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朱温后面10个皇帝顺序(靖康之耻公主肛裂而死是真的假的)

时间:2024-02-01 01:59:05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大杀宦官七百余人!从军阀到推翻大唐朱温又是如何被自己儿子杀死

晚唐之后,就是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我们将沿着时间顺流而下,去了解那些与人物。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在前几期节目中,我们两次提及同一个人,他曾是黄巢部下,却率部降唐;他被赐名“全忠”,却大杀皇帝身边近侍宦官。这人,就是终结了大唐王朝的朱温。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他归降唐军,被封左金吾卫大将军,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转身攻打黄巢。很快,他因功被升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成为一方藩镇,时年三十二岁。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军包围陈州。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奉皇帝诏令,奔赴前线驰援。是役打得那私盐贩子狼狈溃败。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但同为一方藩镇的朱、李二人,却互相看不顺眼,在一次酒宴中发生冲突。军阀头子解决矛盾的方式很简单——朱温直接派人包围对方驻地,杀其部下数百人。李克用见势不妙,借着雷霆暴雨,“于电光中逾垣遁去”。唐僖宗闻知此事,两边都不敢得罪,只好一边拜朱温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封沛郡侯;一边加封李克用陇西郡王。可见晚唐之际,皇权庸弱,面对地方军阀,常常妥协退让。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唐廷当然愈发失势。一个例子是,黄巢肆虐时,地方军官秦宗权驱逐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刺史,割据一方。此人打仗特别灵性,对阵黄巢则失利投降,遭遇朱温则一触即溃,输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就这么一货,在黄巢死后于蔡州称帝,仍以“齐”为国号,还出兵袭击汝、洛、怀、孟、唐、邓、许、郑等州。战线一长就会补给不上,他下令百姓,把尸体用盐腌制后充作军粮。所到之处,“鱼烂鸟散,人烟断绝”,“极目千里,无复烟火”。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光启三年(887年),他率众进攻朱温的大本营汴州,被迎头痛击,连夜逃回。按朱温睚眦必报的性格,焉有罢休之理?翌年,唐僖宗病逝,其子李晔继位,是为唐昭宗。趁换届之际,朱温自封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大军直逼蔡州。秦宗权继续屡战屡败,最后龟缩城中,被部将打断双腿,献给朱温。经此一役,朱温受封检校太尉、中书令,进封东平王,成为晚唐之际,权倾一时的大军阀。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经营辖区,拓展势力,笼络朋党,剿灭政敌。关键性的一步发生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当时,朝堂格局分为两派。一派是宦官韩全诲与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另一派是朱温和宰相崔胤。后者欲翦除宦官,遂矫诏让朱温率军诣阙。前一派为求自保,把皇帝裹挟到了凤翔老巢。朱温带着大军就追了上来,韩全诲有样学样,矫诏让朱温返镇。结果诏书一出,朱温干脆包围了凤翔城。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天寒地冻,四面楚歌,城中冻饿至死者不计其数。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杀了队友韩全诲,献出唐昭宗。皇帝终于沦为军阀互相抢夺的发光傀儡。朱温因此“大功”,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进爵梁王,大杀宦官七百余人。昭宗见状,却只能赞许:“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嘲讽的是,一年后,这位再造社稷的功臣带着皇帝迁都洛阳。途中,昭宗和内侍踢球,朱温不放心,把这批人全杀了,然后派亲信陪皇帝“玩耍”。但这还不是极致,世人常以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一种荣耀。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但可能在朱温看来,既已立于万人之上,何必还要屈尊一人之下?天佑元年(904年)八月,他派部下以奏事为名,杀入宫中。可怜昭宗身着单衣绕柱躲藏,终被发现后杀害,其年仅十三岁的次子被朱温立为新君,即唐哀宗。这注定是个过渡,因为短短三个月后,朱温就当上了相国、总百揆,此后一边辞让九锡,一边缢杀太后,还在大本营汴州大修宫殿。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受百官劝进后,如昔年曹丕篡汉般,接受禅让,即皇帝位。他改名朱晃,改元开平,改国号大梁,改汴州为东都,改唐哀帝为济阴王。一代军阀,终于戴上了皇冠。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但天道轮回,从没饶过谁。五年后,他有心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次子朱友珪不服。朱温看出这点,想将之外放莱州。史籍载,“时左迁者多追赐死,友珪益恐。”狗急跳墙,他带人杀入朱温的寝宫。后梁太祖如八年前的唐昭宗一样绕柱躲藏,最终被撵上捅死。杀了亲爹的朱友珪登基坐殿,不到一年,又被亲弟弟带人杀入宫殿,身首异处。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高层更迭如闹剧般循环往复,中央如溃坝般土崩瓦解。每个军阀都觊觎皇位,每个地方都各自为政。一段名为“五代十国”的纷乱画卷,就此拉开帷幕。

论“最流氓”皇帝、“扒灰”朱温的第二种死因

朱温,名声最差的开国皇帝:他真的以60岁病躯,睡遍了张全义全家女眷?真的因扒灰被亲儿子杀死?——论朱温的第二种死因

导读:本文从《五代会要》朱温释放宫人的原始矛盾敕令出发,结合《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提出朱温死因的第二种可能——“猜忌被杀说”。

在个人印象里,朱温是历代所有开国皇帝中(大约100人),名声最差、最臭的一个,甚至没有之一。

毕竟是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毕竟被亲自点评,朱温英雄、枭雄算不上不说,晚年还被“世传”以60岁病躯,睡遍下属张全义全家老幼;最后与儿媳,被亲儿子杀死,这太矛盾了。而史料价值更高的、更早的《旧五代史》没他晚年好色记载,临死前三个月拖着病躯进攻李存勖,和晚一些的《新五代史》、《资治通鉴》不同,这太矛盾了。对了,《旧五代史》、《五代会要》更有他轻徭薄赋、减负人民、鼓励耕桑、重用人才、释放宫人宫女(发妻死后)的记载,这太矛盾了。

时人的原始史料:904年张皇后死后,55岁朱温(907年)还在释放宫女

中古时期被儿子弑杀的皇帝,多有嗜杀、暴躁的原因

一、我们分两阶段,简述朱温事迹:

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五代后梁第一位皇帝。

在唐末五代的极乱世,朱家到他出生已破落,兄弟三个“朱全昱、朱存、朱温”都很穷,是社会底层,只能随母亲去别人家打工求生。其中朱温最小,却最凶狠,还慢慢养成了狡猾机诈的性格,混迹于乱世。

第一阶段“早年功利赢家”——枭雄朱温:

朱温迫于生计,先投靠第一主子,农民起义军黄巢——黄巢短视,朱温背叛农民军,再投降第二个主子,唐朝僖宗皇帝——唐末,背信弃义的朱全忠壮大后自己称帝,卸磨杀驴,极残忍、狠毒、无情、功利地新皇帝昭宗、宗室、朝臣、宦官——终于建立后梁,励精图治,30年间胜仗不断。

朱温残忍、狡猾,见风使舵,背信弃义,两次背叛主人(还是两大对立阶层,你敢信?),展现了人性中最现实的一面;但同时,他有相当优秀的军事才能,一生都在前线亲征。称赞:“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后梁太祖朱温,清人绘制

朱温不负所望,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点打援”的方针,不断寻找战机,击败了当时中原的大部分军阀:有秦宗权、朱瑄、朱瑾、朱琼、时溥、康怀英、邢善益、马师素、袁奉滔、李茂贞、赵匡凝、赵匡明、赵璠越、赵匡琳、李罕之、王师范、张友、张筠等等,这些对手,他们或英勇、或流氓、或吃人、或儒法、或联盟、或背信,都是军、政、财三权在握的军阀,朱温从险恶的宣武军起家,硬生生的从黄巢起义后的废墟河南,打出了一片天下;真的像曹操击败袁绍 、吕布、刘表、马超、韩遂一样,隐隐有统一天下之势。极不光彩的发家过后,后梁终于在百战中崛起。

后梁开平年间局势图,朱温身旁强敌环绕

对,就是这个史书记载的残暴之徒、“扒灰之辈”,结束了黄巢起义后白骨遍地的中原战乱,在百战之中、在废墟之中建立了较为发展的、强大的、又争议的梁朝;无论如何,朱温想结束战乱,想统一全国。

唐末历经唐懿宗、唐僖宗等昏君和大量农民起义,弊政种种;而朱温拨除乱政,建设能力一流:他轻徭薄赋,鼓励耕桑,恢复生产,惩治权贵和宦官,严格治军,前线亲征,经营中原30年。譬如他的手下张全义,后来封王,30年镇守洛阳,亲自下田,让洛阳从“渺无人烟”变成了“蚕麦丰收”。朱温称帝后,契丹(耶律阿保机在位)、渤海国、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多次派人朝贺,这体现了后梁的强大地位。如果朱温仅是一个残暴短视的地痞流氓,难道不会步黄巢后尘?如果朱温仅仅是一个投机小人,五代十国全国超过50个藩镇,为什么朱温能于四战之地而不倒?

唐懿宗时期的黑暗政治一

唐懿宗时期的黑暗政治二

与网上流传的荒淫形象不同,时人、现代很多专家都认同朱温的地位,是对中小地主友好的时代”(《旧五代史·食货志》),在后梁形成了“新的势官地主阶级”(杜文玉等)。

据传的后梁开平通宝孤品,还是比较精美的

更为重要的,全面评价帝王,不仅要看本纪,更要看列传。不仅要看个人,更要看团队。朱温虽然是五代头号煞神,但他重视真才实学,能广纳豪杰,严惩阿谀之徒,账下人才济济:武将有葛从周、刘鄩、王彦章、朱珍、庞师古、杨师厚、张从敬、张归厚、李思安、牛存节、徐怀玉、氏叔琮等,类似曹操的张辽、夏侯惇、庞德、张郃、乐进、夏侯渊、许褚、典韦、于禁、曹仁等;文臣有敬翔、李振、谢瞳、刘捍、张全义、裴迪、韦震等等;类似曹操的荀彧、许攸、郭嘉、贾诩、程昱等等。若朱温只是一个残暴、短视之辈,能吸引这么多人才长期卖命吗?

这样的枭雄和人才团队,经营中原30多年,为什么在传播过程中被选择忽视,却屡屡只提最后几年的、甚至最后一年的朱温,盯着裤裆下面那点事不放(还可能是假的),我们不该反思什么?

另外大胆设想,假如朱温没有扒灰(即扒灰的史源是谣言,而不是信史 ),作为“坏人”,他是不是被安了不属于他的罪,是不是被过度冤枉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争议朱温?别着急,最后涛说精彩历史——“五代十国108外号”会有评价。

第二阶段“晚年输家”——“亡于内讧,被亲子弑杀”的残暴猜忌、“扒灰”朱温:

历史是最高明的编剧,谱写了曲折真实的乱世剧本。朱温的最大对手——河东沙陀集团、河东“刘备”在最后关头绝地反击,取得三垂冈及柏乡之战的转折胜利。朱温、李克用父子这对历史级别的冤家,进行了30多年的、几代人的宿命对决,即有名的“梁晋争霸”。

朱温无法灭掉冤家,只能看着被赞为“风云账下奇儿在”的李存勖慢慢强大,自己又垂垂老去。可继承人不争气,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克用之子,正是“外复强敌,内有不济”。这里的“曹魏集团”,面对的不再是“刘禅”,而是新崛起的五代军神!!!

逆境期的李存勖堪称军事天才

有时候我愿意假想,若没有李存勖,抑或沙陀依旧是一个小小部落,朱温会不会统一北方,统一全国,成为不被黑的开国皇帝?可历史不容假设。

公元912年,60岁的朱温最后一次前线亲征,却发出了这样感慨:“我经营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余孽竟能死灰复燃,如此猖狂!我看他李存勖的志向广大,上天却又欲夺我余年,我的几个儿子皆非其敌手,自己死后,恐无葬身之地了”。说着竟哭泣失声,昏死过去了。

老年朱温亲征,败于李存勖军队

可是,此时他的亲生儿子,却丝毫没有对外的忧患意识,而在暗中谋划内部权力,要杀掉自己的老爹!!!

“涛说精彩历史”,真的为晚年朱温可惜,倒在了自己儿子手中。一代枭雄,是不会被外敌击败的!

但又不得不说,朱梁集团有内讧的必然根源:8年以前,枭雄朱温残忍篡位,“以臣弑君”;8年以后,逆子友珪“以子弑父”,这是不是迟来地报应呢?

之后的朱温形象,开始离奇地模糊,成为了中国史上的一个迷案、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五代十国本来就是一个内讧不断的时代(梁因内讧而衰,唐晋汉周皆因内讧而亡),后梁更是开了这个头。让人奇怪的,内讧的原因,正史记载却出现了不同:

史料价值高的《旧五代史》没有晚年朱温的扒灰、荒淫记录,只着重强调晚年朱温“猜忌心加重”:常常把前线的失利怪罪于臣子,内讧过程仅仅是“(友珪)弑太祖篡位,均王以兵讨之,自杀,追废为庶人”;这里有一问题,《旧五代史》很多记载站在后梁一方,可能隐瞒丑事,删除细节,需要考辨。

(涛说精彩历史概括为“猜忌被杀说”)

而晚几十年后的《新五代史》,却秉持不同观点:说朱温时期的内讧原因偏向“扒灰”,自己召集儿媳入侍,张氏、王氏专房侍疾;传位时消息泄露,被王氏透漏给丈夫,逆子朱友珪提前下手,杀父篡位。《资治通鉴》也采用此说法。

(涛说精彩历史概括为“扒灰被杀说”)

这里,我们必须贴出大家关心的《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分析朱温传位之谜,字数不多,并不占据朱温本纪的主流;但这些《旧五代史》中没有,需各位读者判断细节:

《新五代史》:

博王友文多材艺,太祖爱之,而年又长,太祖即位,嫡嗣未立,心尝独属友文。(被《资治通鉴矛》删除)太祖自张皇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太祖病久,王氏与友珪妻张氏,常专房侍疾。(被《资治通鉴矛》放大)太祖病少间,谓王氏曰:“吾知终不起,汝之东都,召友文来,吾与之决。”盖心欲以后事属之。乃谓敬翔曰:“友珪可与一郡,趣使之任。”乃以友珪为莱州刺史。(被《资治通鉴》删除)太祖素刚暴,既病,而喜怒难测,是时左降者,必有后命,友珪大惧。(被《资治通鉴》删除)妻张氏(注:朱友珪妻子张氏)曰:“官家以传国宝与王氏,使如东都召友文,君今受祸矣!”夫妇相对而泣。 左右劝友珪曰:“事急计生,何不早自为图?”

《资治通鉴》:

“初,元贞张皇后严整多智,帝敬惮之。后殂,帝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放大《新五代史》记载:“二人专房侍疾”——“乱之诸妇”)友文妇王氏色美,帝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放大《新五代史》记载:忽视新五代史的“友文多才艺、年又长、太祖即位,心独属友文”)友(珪)心不平。友(珪)尝有过,帝挞之,友(珪)益不自安。帝疾甚,命王氏召友文于东都,欲与之诀,且付以后事。友妇张氏亦朝夕侍帝侧,知之,(放大《新五代史》记载:《新五代史》只说敬翔通告,并没有张氏偷听)密告友(珪)曰:“大家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夫妇相泣。左右或说之曰:“事急计生,何不改图,时不可失!”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初二,朱温被朱友珪及其马夫冯廷谔在寝殿刺杀,享年60岁。

那关键问题来了,同样是言之凿凿的正史,“猜忌被杀说”,“扒灰被杀说”,到底该相信哪个,或二者都有?

二、“涛说精彩历史”更认可“猜忌被杀说”:

1、“扒灰被杀说”刻意夸大朱温晚年的荒淫,有两个致命错误,不足信服!

错误说法一、网上、野史有这说法,说晚年朱温,将儿子们派到外边做镇守官吏,却让一群儿媳妇们轮流侍寝。对父亲的行为,儿子们不但不愤恨,反而不知廉耻,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博欢,以求能继承皇位。野史刻意夸大扒灰细节,扩大扒灰作用,纯属无稽之谈。

(1)、朱友文虽为养子,但早年就便被朱温赏识,是事实的储君。

朱友文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一直被委以重任,后梁刚刚立国,更是被封博王,位列诸子第一。根本不是912年,王氏侍奉的最好,朱友文才被选为继承人。

我们看看朱友文的人生轨迹:“度支盐铁制置使(890年左右)——负责藩镇财政的“建昌院使”——负责全国财政的“建昌宫使”——博王——博王兼开封府留守”,财权、开封府全给了,这不是重点培养是什么?而亲子朱友珪,朱温传位时,仅仅想调任其为莱州刺史,还是儿媳张氏,奉献了半天肉体的结果吗?

就连《新五代史》,也承认朱温中意养子;只是这句话被更后来的《资治通鉴》删除了。

朱友文

(2)、从不利朱温记载的《新五代史》、《资治通鉴》来看,“儿媳们”主要是“一、二女子之娱”,即王氏、张氏二人;其他儿媳具体是谁,获得什么好处一字都没有提,一个字都没有!

把两个儿媳被刻意传成一群,还编造模糊不清的细节,这不是妖魔化是什么?反正朱温早年背叛农民起义军、背叛唐昭宗,同时代就臭名昭著,后世再抹黑一点又有什么!

错误说法二、至于正史——《新五代史》的最大问题,是把内讧仅仅归因于女人,不足信服!晚一些《资治通鉴》,则添油加醋地接受了该说法。

(1)、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为了奉劝君主不要好色,错误地总结:“及其败也,因于一二女子之娱,……祸生父子之间,乃知女色之能败人矣”,“自古女祸,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

一两个女人能睡倒朱温,睡倒后梁中枢,但能睡倒五代乱世的一群独立节度使?

《资治通鉴》也接受了欧阳修的说法,但可能觉得欧阳修说的不够,删减了正常的政令,添加了荒淫细节。

(2) 、我们列举朱温最后一年的活动细节,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乾化二年(912年)二月十五(被杀前3个多月),朱温疾病缠身,还御驾亲征,进攻枣强和蓚县;五月初六(被杀前不到1个月),才病重返回洛阳;五月初九(被杀前不到1个月),病情加重,下令全国减刑减徭役,禁乱捕乱杀;五月十五(被杀前半个月),念念不忘消灭宿敌李存勖;六月初一(被杀前1天),朱温命敬翔将朱友珪调出任莱州刺史,但只宣旨,却并没有敕令;特别注意,此“不下敕令”的左迁,是晚年朱温猜忌残杀的先兆,足以让朱友珪生反叛之心,并不需要张氏通风报信!六月初二(公元912年7月18日,被杀当天),朱友珪、马夫冯廷谔等改换服装,潜入左龙虎军,会见统军韩建,和盘托出篡逆计划。韩建见过晚年朱温的猜忌残暴,惧怕不能保全自己,于是与朱友珪共同策划,谋杀皇帝。因此,朱友珪几乎没有阻拦地潜入大内,马夫冯廷谔最后刺死朱温,梁太祖享年60岁。

不难看出,作为一代枭雄,朱温最后3个多月还在前线征战,死前不到1个月还大赦天下(五代十国君主个人需要,动不动就大赦天下,也应指出);仅仅用好色荒淫、扒灰短视就概括他的所有晚年形象,太过武断,太过妖魔化了,太过不公平了。

2、”猜忌被杀说”更可信。

其实在“扒灰被杀”最后,我已经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猜忌被杀说”更可信。

暮年朱温,屡屡被仇人之子击败。他忧心重重,残忍狡猾的求存本能展现。

在旁人谗言离间下,朱温变得“猜忌心极重”、“暴怒无常”,开始诛杀功臣战将。英雄如朱元璋,晚年也猜忌心极重,无辜,但毕竟天下已定;胸怀大志、刚愎自负的朱由检,面对美女陈圆圆坐怀不乱,绝不荒淫,但猜忌心极重,在位17年,换了19任首辅,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旧五代史》明确记载,朱温性格残忍狡猾,伴其一生,晚年更重。譬如朱温为了完全控制河朔三镇,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曾勾结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残酷魏博牙军8000人,家属中的妇女、小孩也不放过。他晚年被后起的李存勖击败,开始猜忌身边的功臣元老,责怪他们杀敌不力、为政不利,诛杀了氏叔琮、朱友恭、范居实等人;大臣和宗室每次进宫,都要为自己申诉,才能免除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功臣宿老忍气吞声,甚至需要朱温进奉财宝,才能免除一死。

逆子接到“贬谪圣旨”2天不到,就用猜忌残忍之理由,快速说服朱温的亲随警卫人员、统军,内外串通、大模大样地杀帝登基,才真正可怕!

这就是说,即便朱温兽性大发,让王氏、张氏侍奉或侍寝,走漏风声,”猜忌被杀说”也是更根本的原因。“外有强敌,内有猜忌”,人心涣散,朱温“想立贤不立亲”,却不信大臣,没有有力的托孤团队;在重病之际仓促传位,让逆子朱友珪有机可乘,最后篡位成功,弑父杀兄。

朱友珪

这样倒行逆施上位的朱友珪,自然心虚地很,登基马上就杀掉了竞争对手朱友文;他大肆赏赐下属,却毫无作用,无法收买人心,尤其众多节度使、老将回过味来,为朱温不平;废帝在位不到一年,便被朱温四子朱友贞联合“魏博节度使、老将杨师厚”杀害,并被废为庶人。

因此我们的结论:后梁太祖朝发生内讧主要原因,是朱温晚年猜忌心太重,并非荒淫扒灰;也只有“猜忌被杀说”,能解释史料中诸多的矛盾。

三、为朱温说的第一句公道话:60岁古代老年病人朱温,刚从前线返回,甚至不能坐肩舆,如何接连纵欲10几天,如何睡遍下属王爷张全义的全家女人殆遍?《新五代史》、《资治通鉴》中,朱温扒灰的史料来源到底是什么?

1、“淫变张全义全家老幼”史料不可信:

常识矛盾:朱温蓨县战败,都不能乘肩舆,这样的身体,能支持6旬老人纵欲10天?能支持他淫遍下属王爷的全家?

(“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新五代史》;“乱其妇女殆遍“《资治通鉴》)

朱温最后1年多疾病缠身,《资治通鉴》记载:“上以久疾,(911年)五月,甲申朔,大赦。”“疾复作”(911年十一月十二日)、败于蓨县,病增剧,不能乘肩舆”(912年三月)、“以疾淹留”(912年四月初九)、疾甚(912年五月初六)、帝疾增甚(912年闰五月十五),越病越重,宣旨传位(912年六月初一)。

唐初步辇图中的步辇,五代十国还没有轿子

记载矛盾:三本史书,三种说法。

《新五代史》记载的“张全义事件”(朱温败于蓨县后)是912年,而《资治通鉴》却是911年,《旧五代史》干脆没记。

《新五代史》:太祖兵败蓚县(912年二月二十五),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朱温返回洛阳在五月初六,按《新五代史》观点,“张全义事件”在912年农历二月到五月之间)

《资治通鉴》:秋,七月,……辛丑,帝避暑于张宗奭第,乱其妇女殆遍。(《资治通鉴》的“张全义事件”在911年七月辛丑。这个比《新五代史》的说法考谱些,但司马光也忽略了朱温在911年五月,身体久病的事实)

而同是宋朝人王禹写的《五代史阙文》,对张全义事件半信半疑,所以记载“世传梁祖乱全义家妇女,悉皆进御",请注意“世传”二字。

2、“扒灰张氏、王氏”史料存疑:

记载存疑:五代薛居正是后周宰相,后来入北宋。他修《旧五代史》,完全可以如实记载“扒灰事件”,宣示北宋正统,可是没有;而北宋的《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却记载详细;此后朝代,越传越大,不可收拾。

佐证材料存疑:目前五代的最早佐证材料,只有朱温死后几十年,才出现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生于公元901年,在南方(南平)当官。也就是说,朱温死时候孙光宪才11岁,一个南方小孩不可能进入北方的中枢了解第一手资料,大概率是道听途说。而《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的扒灰来源,很可能出自笔记小说《北梦琐言》,而非官方史书。

3、额外史料:55岁的皇帝朱温,还释放宫人、宫女:

55岁的朱温,临死前五年(开平元年九月),释放宫女的敕令——出自后周王溥《五代会要》(后周继承自后唐,作为对手,记录了朱温释放宫人、宫女的敕令);

五代十国仅有的两条释放记录,第一条为55岁的朱温,第二条为59岁的李嗣源

总结一下,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朝不保夕;整体上皇帝后妃数量都偏少,子女也相对不多。开国皇帝也都是马上皇帝,不少人都征战到临死的前一年!(因此结束五代十国的赵匡胤,也被民间称为“一条棍棒打下三百州天下”!)

四、我为朱温说的第二句公道话:朱温死后,纵观诸子结局,他的后眼极准。

拉长时间,纵观博王朱友文、废帝朱友珪、末帝朱友贞的失败结局,我们得说,朱温毕竟一代枭雄,晚年担心没错。

朱温被梁废帝杀——博王朱友文被梁废帝杀——梁废帝朱友珪登基,被梁末帝杀——梁末帝朱友贞登基昏庸,被李存勖击败自杀。

后梁的接连失败,再一次印证了枭雄朱温的眼光:“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

五、我为朱温说的第三句公道话:朱温绝不是好人,但也不是绝顶淫魔,他是一个真实存在、呼吸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人的影子,是需要“二分看待”、“独立思考”的乱世枭雄。他在最难立足的废墟河南,“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点打援”,打败了(或吃人、或儒法、或英武、或流氓、或联盟、或背信的)各种军阀,建设出了一片天地,这是朱温一生最光辉、最耀眼的历史成绩,连都为之赞叹;历史上荒淫皇帝很多,狡猾、残狠、功利的乱世朱温,征战开国,后妃数量有限,别再人云亦云,只提扒灰荒淫的朱温了。

六、评价朱温——面向微观史学:

【涛说精彩历史——“五代十国108外号”

1、朱温:

出身外号:“偷锅贼”、“偷锅朱三”;

追加外号:“五代雄猜帝”,”狡枭残狠帝”、“后梁发展帝”、“后梁争议帝”、“弑君被弑帝”、“废墟立国帝”、”离奇招黑帝”、“五代头名煞神”、“背信弃义朱全忠”、“忧心猜忌帝”;

主要身份:后梁太祖;

主要成就:结束中原战乱,在最难立足的废墟河南,建立后梁。

主要失败原因(“五代史,五次大同大异的内讧”——“猜忌”的内讧):

一代枭雄朱温,晚年“外有强敌,而内有猜忌”,落入了狡猾残忍的性格陷阱,因而发生了集团内讧。朱温“想立贤不立亲”,却不相信大臣,未给接班人建立强有力的辅政班子;在重病之际又仓促传位,让逆子朱友珪有机可乘,最后篡位成功,弑父杀兄。

七、历史调度学分析——面向宏观史学:

【约束分析——后梁

军事约束:稍有。晚年朱温亲征,依然攻不下坚固的太原,且继承人更是不济。李存勖战三垂冈、战柏乡,在南边还有朱温的情况下,居然强攻下桀燕刘守光、刘仁恭的幽云十六州,再无北顾之忧;朱温接连进攻失败,还率军驰援桀燕,居然被李存审挡在枣强,可见朱温晚年,战场上不是对手了。

政治约束:无,朱温政治能力比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强;

经济约束:无,五代后梁赋税低于晚唐、后唐(唐庄宗时期有孔谦),甚至可能低于后来的宋朝;

地理约束:有,李存勖占领幽云十六州后,占据了地理优势。四战之地的开封,更加易攻难守;后来后唐速灭梁、金朝速灭北宋,证明了开封防突袭之难。

资源技术约束:无;

思维约束:稍有,主要集中在朱温晚年。他一代雄猜之主,落入了猜忌的性格陷阱。

(以上约束的比照对象是后唐)

选择调度策略:

第一类调度策略,发挥优势:

1、发挥政治优势。后梁与后唐相比,优势在政治。李克用时代,不断用政治上的短视挥霍战场上的一次次胜利,最后差点被灭;继续想政治办法对付沙陀人,说不准有效。

第二类调度策略,打破约束:

2、尝试打破约束,首先是思维的。像落难的李克用一样,相信自己培养的接班人——朱友文,临危托孤,激发后梁领导集团的凝聚力。

3、尝试打破约束,军事方面的。暂缓统一天下的进程,尽可能联合周边军阀,进攻李存勖,改变树敌过多的局面。

4、尝试打破约束,地理方面的。如果真有后眼,可以尝试发展第二都城洛阳,分散风险,抵消沙陀的骑兵优势。后来赵匡胤就曾考虑迁都洛阳,有缓解契丹军事压力的考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朱元璋临终前召见朱棣,是打算传位么?浅析朱棣此行的凶险程度

前言: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南京皇宫西内,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气息奄奄。在弥留之际,老朱依然在问左右之人:"第四子来未?"在迟迟无人敢回答之后,这位农民出身,被称为历史上得国最正的草根皇帝终于驾崩,享年71岁。这里的第四子,指的是当时封国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很快就和他四叔朱棣之间爆发了大明王朝第一次皇室内战:靖难战争。

对于朱元璋的临终遗言,历来同情建文帝朱允炆,厌恶明成祖朱棣的史学家都认为是朱棣篡位后修改《明太祖实录》时所编造。之所以要编造这段记录,目的就是误导后世之人,让他们以为明太祖朱元璋临终前有意传位于燕王朱棣。问题是朱元璋为了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杀了多少人,铺了多少路,他会利令智昏到临终改变自己的主意么?

那么《明太祖实录》中的这段记录到底是真是假呢?当年皇太孙的册封仪式,朱棣本人就是见证人,他何苦要自己打脸来给自己脸上做这样所谓的"贴金"呢?今天笔者就来探究一下朱元璋是否在临终前召朱棣南下,以及这次召见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政治算计。

气氛诡异的大行皇帝葬礼及新皇帝登基

朱元璋的去世时间是闰5月10日(乙酉日),入葬孝陵的时间则是闰5月16日(辛卯日),期间仅仅间隔七天。就在同一天,朱允炆在奉天殿举办了登基大典。一边哭声震天地送葬,一边喜气洋洋地登基,这红白喜事同一天办的诡异气氛,委实令人难以理解。

明孝陵石像路

日后朱棣起兵时,在檄文中曾严厉批评朝廷将太祖皇帝死后第二天即敛,七天即葬这样的大不敬做法。为了有一个直观的说明,我们将朱元璋原配马皇后的葬礼流程拿出来做一个比较。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8月10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皇后马氏驾崩,享年51岁。由于马皇后是明朝第一位驾崩的皇后,她的丧礼流程对后世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朱元璋在8月12日要求礼部考定大行皇后丧礼流程。8月20日,上大行皇后谥曰孝慈。8曰26日,当时已经就藩的全部亲王: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回京奔丧。9月1日,制孝慈皇后神主。9月24日,孝慈皇后梓宫发引。10月8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还国。

下面敲小黑板划重点:

马皇后从去世到入葬,期间耗时近1个半月。皇后去世,在外亲王需回京奔丧。不但如此,两年后马皇后禫祭除服之时,秦王等五位亲王还要再赴京祭拜。在外亲王从接到讣告到抵达南京,共耗时16天,也就意味着单程需要8天左右。这个数据很重要,我们在下文中会用到。

对比马皇后和朱元璋的丧礼,两者一个隆重,一个简单,甚至简单到令人生疑。所有反常事件背后,必然隐藏着出人意外的事实。

孝慈高皇后马氏画像

燕王朱棣到底有没有南下?

首先我们来确认一下朱棣到底有没有南下。《明史》在《建文帝本纪》中,记录了朱元璋的遗诏,里面对于在外诸王是否需要奔丧是这样说的:"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在《成祖本纪》中则明确指出朱棣从北平南下奔丧,收到遗诏后才掉头北返。这里虽然可以确定朱棣确实有南下的举动,但和朱元璋的临终遗言则产生了矛盾。

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明史卷五·本纪第五》)

而在距离朱元璋去世时间最近的《明太祖实录》中,朱棣南下之时不是发生在朱元璋死后。

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注:指朱棣)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七》)

此时朱棣并没有坐实朱允炆即矫诏者,而在朱棣死后,其孙明宣宗朱瞻基修纂的《明太宗实录》中,则进一步坐实了朱允炆及其党羽的矫诏者身份。至于为何要这样说,笔者在后文中会作分析。

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明太宗实录卷一》)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画像

但无论谁是矫诏者,在这两本实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朱元璋在病危之时就已经派人召朱棣回京,临终前又多次询问朱棣消息,给人的感觉就是老皇帝要改立朱棣为大明帝国新皇帝。然而,这真的是事实么?我们从时间线上来做一个推断。

根据《太祖实录》记述来看,朱元璋遣人召朱棣来南京的时间是在他"(疾)渐剧"的时候。如果这个时间对应的是《明史》中"闰月癸未,帝疾大渐"的话,那就是闰5月8日。当天派使者去北平,根据此前南京到北平单程需要8天来算,朱棣最早也要到闰5月16日才能动身。朱元璋在闰5月10日去世,他难道不知道此时朱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赶到南京么?由此笔者有理由相信,朱元璋绝对不是在闰5月8日才派人召朱棣回京。

继续翻《太祖实录》,笔者发现早在洪武三十一年5月8日就已经记录了"上不豫。"换句话说,在朱元璋去世前一个月,他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已经71岁的老人,朱元璋肯定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那么他是否会在临终前再为孙子做一次保驾护航呢?他召朱棣南下,对于这位燕王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朱元璋临终前的最后布置

5月12日,洪武末年最受朱元璋信任的武臣:左军都督杨文从南京被派往北平,任务是统率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王、谷王、宁王三府护卫中的精锐马步军士,随燕王一起往开平堤备。同一天,任命镇守辽东的武定侯郭英为总兵官,都督刘真、宋晟为副总兵,统率辽东都司并辽王护卫中精锐马步军士,随辽王朱植前往开平迤北屯驻堤备。换句话说,杨文空降北平城,就是来接管兵权的。而大军到了开平之后,在他们的北面还有虎视眈眈的辽东明军。燕王朱棣最大的依靠:燕山三护卫已经在朝廷官军的合围之中。

5月29日,朱棣接到南京方面发来的敕文,里面有"朕之诸子,汝独才智克堪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这样表面褒扬,实则意味深长的话。在本年三月份晋王朱棡去世之后,北方诸王的势力平衡就已经被打破。无人制约的燕王,反而成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明军骑兵

笔者进一步推测,朱元璋就是在这道敕文中召朱棣回京。从开平到淮安,10天的时间是比较符合常理的。因此才会有朱元璋驾崩时,朱允炆君臣听说朱棣已经到淮安的惊慌失措。由于兹事体大,相信朱元璋并没有告诉朱允炆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年轻识浅的朱允炆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祖父最后一次为自己保驾护航。从朱元璋临终前焦急等待朱棣的心情来看,朱棣一旦进宫,必然凶多吉少。虽然老朱本人未必会虎毒食子,但燕王的兵权肯定会被褫夺。

而从隔壁朝鲜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朱棣对于此行也是心存疑惑。他并没有孤身南下,而是抽调了部分兵马跟随。

军一人自辽东逃来,本国人也,属东宁卫。以辽东役烦逃还,言:燕王欲祭太祖高皇帝,率师如京,新皇帝许令单骑入城,燕王乃回。还兴师,以尽逐君侧之恶为名。(《李朝实录·恭靖王实录卷第一》)

对于朱棣大军抵达淮安的消息,建文君臣上下慌作一团,这才有一面为朱元璋送葬,一面匆匆登基的荒唐之举。而让朱棣单骑入京的要求,更是让燕王彻底醒悟,赶紧率军北返。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结语:事后回想起来,朱棣一定会为这次南下感到脊背发凉。从当时普遍的认知来说,燕王南下这一事实是无法抹去的。而事后回过味来的朱棣只有模糊处理朱元璋让他南下的时间,从而造成老皇帝有意改立其为接班人的错觉。而明宣宗显然也领会到了祖父的意图,因此在《太宗实录》中抛出皇太孙矫诏这样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巧妙地将大众的视线搅乱,使得朱元璋意图在临终前收拾朱棣这段史实被成功掩盖。此举既维护了祖父的英名,也彰显了靖难的合法性。可怜后世史学家被困在朱棣、朱瞻基祖孙所设的"迷局"之中,想当然地以为朱元璋是要传位朱棣,从而只顾否定这段记载的真实性,而无视其背后隐藏的信息。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李朝实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