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 吉首报道
最近两月,随着茅台生肖酒价格大涨,生肖酒的话题也在岁末年初再次“火热”起来。近日,湖南本土大热的湘泉生肖酒推出最新鼠年纪念酒,在湘西吉首、怀化两地相继上市,市场反响热烈。
“随着前两年湘泉生肖纪念酒的大热,今年的鼠年生肖纪念酒几乎没怎么宣传,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一共才一万六千多件,只剩下不过几千件了。”湘泉生肖酒创始人、建发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章炳润如此表示。
到底是什么在助推湘泉生肖酒的热销呢?
继续挖掘湘西非遗文化,“金钱鼠”来了
“金钱鼠”湘泉生肖酒上市
岁末年初,各大酒企纷纷推出生肖酒,不仅是白酒企业,连葡萄酒品牌也不例外。但任何一款生肖酒的畅销也一定是其品牌内涵和将酒文化传承演绎成功的典范。
“从2018年推出十二生肖纪念酒,2019年推出猪年生肖纪念酒,湘泉生肖酒最大的特色是将湘西的白酒文化和非遗民俗结合得很好。”一位资深白酒收藏爱好者连续三年批量入手了湘泉生肖酒,他看中的则是生肖酒的“文化基因”。
2018年,湘泉推出的十二生肖酒,是一色一生肖,与国家级苗画传承人梁德颂老师合作,将苗画十二生肖作为湘泉设计主体元素,呈现在酒瓶和外包装商,其酒体由樊林大师调制,是一款创意性差异化明显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其纪念和收藏意义。2019年,湘泉生肖酒继续与苗画大师合作,将苗画更立体的呈现,而在瓶型和外包装上更端庄大气。
2020年,湘泉生肖鼠年酒则进一步将“踏虎凿花”是湘西非遗技艺融入酒瓶和包装的涉及,并采用镀金的方式,将“金钱鼠”的美好寓意表达得更淋漓尽致。
生肖酒的热销:源于品牌力和收藏价值的提升
湘泉生肖酒热销
生肖酒作为各大酒品牌发力收藏市场的特色产品,其品牌价值和老酒收藏价值才是其生肖酒持续热销的生命力。湘泉生肖酒热销的背后,其实是湘泉酒品牌力和收藏价值的不断提升。
随着白酒文化的普及,近年来,“存新酒,喝老酒”已经成为酒友圈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而湘泉作为酒鬼酒公司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的一款老产品,以其酒质好、价格低而备受消费者好评,在老酒市场更是备受追捧。
在长沙北辰三角洲的一家老酒体验馆,记者在店内看到众多湘泉盒优老酒陈列,“湘泉盒优作为酒鬼酒的一款历史较久的酒,其老酒也备受市场关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湘泉盒优老酒目前已经涨到300-500元/瓶了。”该店负责人如此表示。
同时,最近两年酒鬼酒的强势增长也给了老酒收藏者以信心,“在此背景下,作为酒鬼酒公司最早的产品之一,湘泉系列老酒凭借很好的口碑和品质,在老酒市场前景可观。”
湘泉生肖酒连续三年热销,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福建一位老酒收藏家,一口气就买了几千件,看中的更是湘泉生肖酒未来的升值空间。”
与其他生肖酒相比,湘泉生肖酒以“平价”“极具湘西民俗文化”“可饮可藏”等特点正备受老酒收藏市场和白酒爱好者的喜爱,今年生肖鼠纪念酒的价格依然平价,一件六瓶不超过一千元的价位。
清朝的古装电视剧,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里面的男子基本上都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脑袋前半截剃光,有的人叫他阴阳头。可是历史上清朝的男子真的是这种发型吗?
是也不完全是,这要看在清朝的哪个阶段,其实清朝男人,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留的不是这种发型,这种发型就是标题中说道的金钱鼠尾辫。
什么是金钱鼠尾?顾名思义,大如铜钱,粗如鼠尾,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是什么样子。
脑补结束,就是上图这个样子。乍一看,颇有些滑稽可笑。这个发型要求是大小如铜钱,粗细用铜钱的孔能穿过去就好。
《榕城纪闻》云:“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抚浙檄草》云:“小顶辫发”每个炎黄子孙,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铜钱大一点,梳成一根小辫,叫“金钱鼠尾”式。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秦世祯,汉军正蓝旗人,初籍广宁,清初官吏。)
为什么清朝汉人要留如此怪异的发型?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1618年,努尔哈赤率军攻破辽阳城后 ,将全城百姓聚集,明令: 自髡剃不杀。 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当地百姓只得屈服。
从此,这一招就成了投降满清(包括后金时期,下同)的标志。
随着满清铁骑四处征伐,剃发令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1622年,辽东地区官民皆剃发;
1629年,明副将标下官李丰,带着汉儿庄城官民剃发降清;
1 629 年,遵化明中军臧调元被擒,剃发降清;
1630年,沙河驿被清军攻占,城中人皆被令剃发;
1636年, 皇太极称帝,将国号从“金”改为“清”,更大力度推行剃发令。
由此可见,剃发并不是清军入关而后开始的,入关之前就有了。
问题又来了,剃发令是专门针对汉人的吗?前文提到了,非也,都一个样。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建州纪程图记》载:“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
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或“金钱鼠尾”。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访问中国的英国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写实画稿,可知迟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时,清朝所留头发仍然极细极少,与现今清装戏中的发型不同。
可见,金钱鼠尾辫,并不是针对汉人的一个发型,那为什么要说这是一场文化入侵呢?入侵的结果又怎样?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众所周知,自清朝之前的汉人,男女皆束长发。这个在各种影视剧中皆有体现。
可见,汉人的生活习惯与满人有很大的不同,这属于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过大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互相取长补单,自然融合;一种是此消彼长,经过博弈之后,依然会融合。汉族的文化繁荣程度要远远胜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弱者去通知强者,矛盾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本能的反应是暴力摧毁。凡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均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民族只有元和清,一个蒙古人,一个满人。
少数民族中,前期基本上都是抵制汉化,保持本民族风俗,这样的确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元朝的汉人地位极其低下,始终处在高压统治之下。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代表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之比乞丐好一点儿,可想而知,汉人该有多惨;清朝擅长精神控制,剃发令、文字狱玩的风生水起,说错一个字,要了你的命。
言归正传,剃发令正是满汉文化冲突的开端。
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第一次颁布剃发令。但是遭到了广大民众的反抗。 因为当时满清根基不稳,多尔衮只得废除此令 。
多尔衮本衮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入南京城,南明王朝(弘光)的第一位皇帝朱由崧被俘,整个江南地区都被清朝所掌控。为了实现“满汉一体”的政策,摄政王多尔衮第二次颁布了剃发令,要求全国百姓在十天内,按照满族的发型剃发,同时衣着也要与满族一样,违抗者一律处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也就等于自残,是为不孝,所以在剃发令颁布后,让本就屈辱万分的汉族人民更加不能自已,你可以杀了我,但是你不能侮辱我。
一大批本来已经归顺或已经决定放弃反抗的仁人志士,纷纷揭竿而起,进行激烈的反抗,反清复明的大业正式拉开帷幕。
于是,清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之屠(庚寅之劫)”等等,数千万汉人死于非命。
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八十万具。
一个扬州尚且如此,大大小小几十屠,死了多少人可想而知。
后来,头剃了,闹事的都躲起来伺机而动了,老百姓也假装乖了,清军也不敢杀了,怕都杀光了,没人干活了。
但是,剃掉了头发,文化却并没有随之剃掉。反而顺其自然的进行了融合。因为无论是谁都不能避免放着好的不用,而去用破的道理。
随着与汉人杂居时日的长久,满人也越来越体会到了汉族文化的高深与精妙,无论从实用性、还是欣赏性上来说,都是那么的欲罢不能。上至经典、下至庖厨。无不让马背上吃牛肉干的满族统治阶级越来越硬气不起来了。跟着老师学那些经典子集远比在草原上骑马吓跑有意思多了,随着学的文化越来越多,生活习惯与汉人基本一样了。照镜子的时候,越瞅自己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越觉得丑的不能自已。于是,就慢慢开始了应由的变化。
鼠尾变成了猪尾,猪尾又变成了牛尾。于是就有了电视剧中长长看到的,身着长袍马褂,头顶元宝小帽,手里拿着折扇或鸟笼子招摇过市的遗老遗少的形象了。当年牛哄哄的屠城的刀箭,早就不知扔哪里去了。
最后,剪刀一剪,辫子没了,整个人干净利落,封建王朝正是落下帷幕,新时代就此开始,文化的发展永远都在进步,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农历新年(春节)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来临了,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的越南各地都在为迎接农历新年做准备。在越南北部的陶器村庄钵场村,这里的工匠正加班加点生产以鼠年为题材的“金钱鼠”陶器,希望在春节前销售一空大赚一笔。
河内市钵场村正在生产鼠年陶器,这些“金钱鼠”陶器有钱袋,也有抱着“金硬币”,都是为了让民众感受祈求新年发财的陶器。
鼠年即将来临,传统陶瓷村钵场村家家户户工匠的车间正在忙于生产订单,这是最后一批能及时交付给客户的“金钱”鼠。有工匠表示在过去的4个月中,生产了成千上万的金钱鼠陶器。最近为了加大产量,工匠没日没夜的加班生产。
谈到越南陶瓷,免不了说到越南河内市的钵场村,这里位于河内市下属的嘉林县。是越南最为集中的陶器产地,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每年临近年关,这里都会生产大量的新年生肖陶器,喜迎新年,图为生产出来的“金钱鼠”半成品。
这个制造过程随着现代技术效率越来越高,其塑像上色的过程是最困难的,这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迅速在塑像上喷涂油漆,以使新年生肖陶器上的金色更亮。
这样一个成品“金钱鼠”产品如果是没有上色售价为将近10000越南盾,上金色的金钱鼠价格是不上色的两倍。
各种各样的金钱鼠雕像,其中最多的是抱着金币的老鼠和抱着钱袋子的老鼠,这些陶器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而进入零售商店后,每只上金色金钱鼠售价为50,000越南盾,大金钱鼠的售价为80,000-100,000越南盾。据说这个价格由于很便宜,许多学生负担得起,所以销量也很好,许多学生买来当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