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黄道吉日

天有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书法)

时间:2024-01-22 13:30:27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活得要精神

我们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生命组织的精华,米字是十字加上八,四面八方四项生化,所以迷谷包含天地万物之灵,气儿青为木代表生机勃勃的能量米加青组成金字经需要气来推动才能发挥作用,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源,是变化着的,这一过程被称为气话,比如动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升发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气话的展现,而什呢是人的意识、知觉、精神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他虽生于心,但一切活动都依赖于精的滋养,精气相当于身体的护卫,那既然是护卫,就需要一个管理者,否则就会乱了套,那就需要神的帮助,不然机器就会因为无结石的耗损干枯衰竭,精化气气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尔神主宰击语气。 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翻译过来,就是当我们穿衣吃饭正常的时候,而且时刻注重运动,那么上天就不会让人生病,当穿衣吃饭被忽略,而且少有运动的时候,那么,即使是老天也不能保证你的健康,这里呢,其实表达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注重精气神,后天的物质补充,二是说要注意平衡,不要去过度的损耗人之三宝,这样呢,我们才能够有一个好的精气神。

人身有三宝——精气神,如何养神?

什么是精气神?

《黄帝内经》没有将“精气神”三个字连在一起说,但是“精气”和“精神”的概念随处可见。古代先贤就十分注重精气神,道家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可见,精气神是构成生命的的三个要素。

什么叫精?

精是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包括肾精、血、津液等。我们一般称精为“真阴”。精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先天之精,父母给的,与生俱来,一个是“后天之精”,出生后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所滋养的。

什么叫神?

神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广义上,生命活动的一切外在的表现都叫神,它统领人的精神、意志、直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也包括人体的生命活力和自愈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比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表现。

《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心是“君主之官”,我们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是从心出发的,心包含了脑。“心”的主要功能在思维、思考,我们常说“养生先养心”,心安则人安。

什么叫气?

“气”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3000多次,它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中几乎无处不在:生气了叫“怒气冲天”,高兴了叫“喜气洋洋”,萎靡不振叫“泄气了”,人死了叫“断气”……

气实际是介于精(有形)和神(无形)之间的一种状态,它既是物质,也是能量,还是一种信息。它的运行通道就是经络。归纳起来,人体的气分为4种:秉承自父母的元气、后天的呼吸叫宗气、流行于血脉的营养之气和保护人体的卫气。

精气神三者有什么关系?

太极图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精气神三者交合、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关系。人身三宝中,神是最重要的,神可以统领精和气,太极图是靠白色部分(神)来推动的。

《黄帝内经》对于医生医术高低有这么一个评价:“粗守形,上守神”。就是说粗浅的医生关注的是形的问题,而高明的医生守的是神。扁鹊给人看病可以“视见垣一方人”,就是说他一看病人就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仿佛有透视能力,实际上扁鹊看的就是神。神反映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和举手投足,反映在眼睛、舌苔、肤色、毛发、指爪等等。

如何长养精气神?

养精需要重视营养均衡,吃的、喝的、呼吸的东西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节欲保精和经络按摩。养气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呼吸养气,让呼吸尽量放慢。乌龟的呼吸是最慢的,动作也慢,因此它的寿命很长。

今天我们主要讲如何养神,给大家介绍“五心养生法”:

心态平和

苏东坡被贬瓜州的时候,结识了佛印。苏东坡当时学佛嘛,他觉得自己的心已经修得恬淡虚无了,于是就作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派书童渡过长江送去给佛印批阅。佛印看后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一看特别生气,立即去找佛印理论,佛印见他气呼呼的不禁哈哈大笑:“你还八风吹不动呢,我写‘放屁’两个字你就渡过长江来向我问罪了,我看你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真正的心态平和,得时时处处保持少欲清静的心态,现代人的一切心灵困惑不都是因贪多造成的吗?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一个“少”字,越多越困惑,越少越简单,简单反而快乐。

心情快乐

养生需要保持快乐、悠闲、自足的心态,《黄帝内经》说“美其食,任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其实是告诉我们,吃任何东西都要觉得味道很好,穿任何衣服都觉得合身,无论居住的地方多大都觉得安稳,对自己的习俗和所处的风俗感到很满意,保持一种高兴的情绪,就能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心地善良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包含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的淳朴、健康的品德在《黄帝内经》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善良的本性,多行助人之事广种福田使我们的内心获得滋养、获得健康快乐。

心胸开阔

安徽桐城县有个人文景点“六尺巷”,讲的是清代一个叫张英的大学士收到老家桐城的家书,说家里和邻居都盖房子,邻居把墙砌得挨着自家了,张英就回信:“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后来双方都主动让了三尺,被传为佳话。忍让、宽容让人获得精神的快乐,身体也会是健康的。

心灵纯净

当今人们过多关注物质生活、追名逐利让俗物缠身,总喊着心太累。庄子提出的“心斋”和“坐忘”便是要我们抛开欲念使心灵纯净,无以物累,不以形役,回归达到。

精气神告诉我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有形的“疾病”上,而是着眼于人的信息、物质和能量三个层面的全面健康,通过炼养自身的精气神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和自愈力,这也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要内求。

人有三宝:善良的心,和气的脸,克制的嘴!

《礼记》曰:“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人的真实德性,藏于内心、溢于言行,所以德厚之人,即便独处,也会慎重。

做人,唯有修善良的心、养和气的脸、管克制的嘴,方能涵养品性、增厚美德。

人这一生,养性修心,福气自集。

01

善良的心

萧纲说:“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当一个善念深入内心,历经磨难也永不消失。

善念的力量就像无数灯火照耀,千里之内一片光明。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根本,是修一颗善良的心。

心变善了,品德就变得高尚,言行就会感染人,好运自然会来。

东晋名士顾荣,一次应邀赴宴,在宴席上发现烤肉的仆人脸上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

顾荣便拿自己的那份烤肉让仆人吃,同席的人都笑他这样做有份。

顾荣却说:“他每天都在烤肉,怎么连烤肉的味道都不能尝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过长江南流。

每当顾荣遇到危难,总会有一个人在左右保护着他。

顾荣十分感激,询问后得知,这个人便是那个想尝烤肉的仆人。

正如古人所说:“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

做人,既要心存善念,又要付诸善行;有了善念善行,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

善念,是无我的境界;善行,是自然而然、不求回报的本心行为;善良,是我将无我、不负良心。

人活于世,修一颗善良的心,福报最深。

02

和气的脸

《礼记》曰:“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人的内心,有和顺的气质,脸上便会和颜悦色;脸上和颜悦色,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

和气与婉容,由何而来?

有位手艺人,喜好雕刻妖魔鬼怪。

一次,他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面容竟然变得凶恶、丑陋起来,便赶紧去寺庙求助。

方丈说:“你的病能治,但你先得雕刻一百尊观音像。”

于是,他开始忙碌起来,一边雕刻,一边研究、模仿观音的神态。

半年后,他完成了一百尊善良、慈悲的观音像,便去找方丈治病。

方丈拿出一面镜子,笑着说:“你的病,其实已经被你自己治好了。”

手艺人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面容正气端庄、慈祥和善,顿时大悟。

正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人的外在相貌,由心而生;人的内在情绪,随心而变。

人的心境是什么模样,脸色就是什么模样。

心若慈善,自生和气;心若和气,自有婉容。

和气的人,脸色端庄和善,魅力旷日持久。

和气,是一种智慧;婉容,是一种修行。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

和气待人、与人为善,便能以和为贵、和气满满。

做人,养一张和气的脸,福气自然来。

03

克制的嘴

培根说:“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深以为然。学说话是本能,只需一年;学闭嘴却是本事,需要一生。

所谓“闭嘴”,即为“慎言”,就是说话克制,谨慎慢言。

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对他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象不到的。”

苏格拉底问道:“你要告诉我的这件事,用三个筛子过滤过没有?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第二个筛子叫‘善意’,第三个筛子叫‘重要’。”

这个学生一脸懵逼,无言以对。

苏格拉底接着说:“既然不知是否真实,是否善意,是否重要,又何必说呢?”

扪心自问,自己在说话前,可曾用三个筛子过滤过?

若未过滤便说出来,就可能是搬弄是非,搞不好会引来祸端。

正如古人所说:“水深流缓,人贵语迟。”

有深度、涵养高的人,懂得管好自己的嘴,善于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总能收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馈赠。

与人交流,管一张克制的嘴,便能受益一生。

人们常说:人字易写不易做,心字简单却难懂。

然而,做人有三宝,时刻需谨记:善良的心、和气的脸、克制的嘴。

做人,修善良的心,待人待己,和善慈悲;

养和气的脸,以和为贵,和颜悦色;

管克制的嘴,谨慎慢言,静水流深。

来源:洞见

作者:与文为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