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广泛流传着“择吉”的习惯,但凡要出行、动土、结婚等都需要挑选一个好日子。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黄道吉日”,这是古代人们根据天体星象运行的一种总结。并且对此加以规定凶吉,以至于对人们用事择日产生影响,并且形成了一种习俗。
自古就有观测天象测凶吉的习惯,这源于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不理解,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趋吉避凶的结果。在一些佛、儒、道等学派的影响下更深入人心,在民间有了广泛的影响。基本各地都有着类似的做法,对于如何选择良辰吉日的做法特别多,流传下来了《玉匣记》、《万宝楼》、《灵棋经》、《协纪辨方书》等等。
在古代里人们把日辰的十二地支,相对于的配上十二个不同名称的值日天神。分别为青龙、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白虎、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六黄道。而所谓的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因此人们通过这些参考进行。
择吉日是人们常见的习俗,因此人们通过古代黄历或请“风水先生”,来为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选定吉日。如常见的婚嫁、盖房、乔迁、出现等。虽然这是一种封建迷信,但依然在各地流行。因为风俗不同,说法无法统一,相互冲击,反而很难找到一个“十全十美,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这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一个“好日子”扎堆结婚办事等。在农村里广泛的流传这样一句俗语,“看了玉匣记,茅房都不敢去”。指的就是过分追求“黄道吉日”,对于教条文化的盲目崇拜,深怕触犯了哪路大神,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其实所谓的“黄道吉日”都是人为规定,经过时间的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只是人们图一个心理安慰,祈求平安的祝愿。过分的追求反而搞的自己心绪不宁,错失良机。
中国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叁者皆备,才能成其大事。从古至今,凡是遇到祭祀、婚嫁、开张、修房建屋等大事,人们都要挑个〝黄道吉日〞,祈求趋吉避凶,顺利完成。古籍记载〝黄道吉日〞与十二个值日天神有密切关系。
许多古籍都有关于黄道吉日的记载,如元朝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今日便是个黄道吉日,请大人咐吩一个小僮把我那半肩行李搬了进来,便可开舘。〞
那为什么诸事皆宜的好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呢?黄道是天文学名词,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地球上观察太阳和地球在相对位置移动所形成的轨道。
《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意思是说,太阳在中道运行,月亮的运行有九条轨道。中道就是黄道,又叫作光道。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像数二》:〝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
古代传统历法中有以干、支记日,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值日天神,十二日当中,十二个天神各按顺序轮值一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并制定黄黑道日,黄道主吉,黑道主凶。
十二个天神分别为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十二天神所主不同,分掌吉凶。
当遇到青龙(子)、明堂(丑)、金匮(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六神值日时,是吉祥的日子,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道吉日〞、〝黄道日〞。
古籍描述,青龙是神传祥兽,为祥瑞的象征;明堂是古代天子举行大典之地,是权力的象征;金匮为金质之柜,通常秘藏重要文物、文献,是珍奇名贵的象征;天德则是象征上天化育的恩泽;玉堂是宫殿所在、神仙居所,司命则为星名、神名,都是吉祥的象征。
反之,若是天刑(寅)、朱雀(卯)、白虎(午)、天牢(申)、玄武(酉)、勾陈(亥)六神值日,则为凶日,诸事不利,不宜举行任何重大活动,称为〝黑道凶日〞、〝黑道日〞。
黑道,塬是日月运行轨道之一。古人认为日月运行有九条轨道,即黄道一,青道二、赤道二、白道二,黑道二。此外,古代阴阳学家也把黑道视为凶神,是不吉利的象征,如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上载:〝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归忌、黑道……等凶神。〞
最早的择日书籍出现于夏朝,名称为《夏小正》,收录在《大戴礼记》中。春秋战国时,选择黄道吉日已蔚然成风,当越王勾践从吴国回越国时,就特别挑选在十二月己巳时加禺中归国。
秦至两汉,如何选择黄道吉日的历书更为常见,东汉永元六年的木简历书,历注中既有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十二值神。敦煌出土的汉代历书木简,并有大时、小时、月煞、土府等历注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各国在行军打仗前均要选择吉日。此外,各国普遍认为天象神煞与人间灾异有关。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万年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在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记载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运程、吉神凶煞(黄道、黑道)等。“黄道”本是天文学上的专门术语,天文学上还有白道、赤道,但并无“黑道”;“黑道凶日”这概念是古代黄历编制者相对“黄道吉日”而创的术语。
“黄道吉日”就是“黄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是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出来的。黄道,是天文学上的一个名词(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黄道天空分布着十二神煞,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
黄历里将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称为六黑道,认为犯之不吉,将有大祸;将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一天,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
如元无名氏《连环计》第4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此说虽有迷信之嫌,但它寄托了中国古人趋吉避凶的良好愿望。黄道,有时还专指天子所经行的道路。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7卷:“高庙驻跸临安,艰难中,每出犹辅沙藉路,谓之黄道。以三卫兵为之。”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的“黄黑道日”,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择吉习俗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它具有相当广泛的文化蕴含,择选吉日其根本就是寻找、确定用事活动的适宜时空点,能充分地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由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适宜机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
《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就是说,太阳在中道运行,月亮的运行有九条轨道。中道就是黄道,又叫作光道。宋朝沉括的《梦溪笔谈象数二》中说:“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
黄道吉日分为大黄道吉日和小黄道吉日。小黄道日是以月建为首顺排的十二建星,因为没有大黄道日通用,所以就称为小黄道日。有六个黄道日和六个黑道日: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闭、破不相当。
小黄道日,没有明显的黄黑道的区别,吉凶也不是固定的。如“建”日,“叠吉星则大吉,叠凶星则大凶”,意思就是建日这天如果和大黄道日、天德、月德等吉星在同一天并临,这天就是吉利的;建日如果和黑道日、离绝日、红砂日等凶星在同一天出现,这天就不吉利。
古有“太岁当头坐,无灾必有祸”。所以,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如马年生人不可选择子鼠日,虎年生人不可选择申猴日,兔年生人不可选择酉鸡日,蛇年生人不可选择亥猪日,反之也不利;至于龙狗牛羊则不忌,但命局中不要遇见刑伤或鬼杀,碰巧遇见者也不可以。
“吉日”一词,也并非带有迷信的含义,它是代表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愿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老皇历》上所指导的看病、做衣服,甚至连洗澡、理发都要找好日子,那就大可不必遵循了。因为那已是过去式,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也确实有一些糟粕,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古代的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方能成其大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也有一定道理。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
来源:《阅读时代》2022年第03期
作者:孟先生
编辑:邓汝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