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本为韩姓,是韩氏音讹而形成的姓,出现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30年被秦国灭掉,末代君主韩王安被俘。韩国的贵族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韩姓。随后,一部分韩姓人逃至淮河与长江之间的一些地方生存。因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后来又从读音误写为“何”,于是,这些韩姓人就变成了何姓人。对此,一些何氏族谱有不同的说法。
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因东巡遭击于博浪沙,疑为韩国公族所为,乃下令暗访韩氏后裔尽屠之。时有叫韩瑊者,原为韩国厘王支子,韩国灭亡后逃至庐江郡,以操舟为业。当秦始皇派来的密使上船诘问他的姓氏时,他戏指河水曰:“此为吾姓。”密使误以为姓“河”,乃弃他而去。其实韩瑊并不知情,他当时的本意是以水寒喻韩,寒谐音韩,并非有意隐瞒。过后明白真相,大吃一惊,感叹道:“吾家免于刀祸,河字之力也!”乃以“河”的同音字的“人”旁“何”为姓。各种说法尽管互有出入,但共同点是都承认何姓是由韩姓而来。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在两汉及魏晋时期,“庐江”、“东海”、“陈郡”是何姓的三大郡望,其中庐江何氏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人口方面都位居三郡之首,故有“天下何氏出庐江”的说法。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何氏是名列第17位的人口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7%,分布以南方省区较多,尤以四川、广东、湖南为最,这3省何姓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44%。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何姓人很早就来到了广东,而且首先在今清远市域落籍。那是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前面说到那位逃居安徽庐江后改韩姓为何姓的瑊公始祖,至第3世祖何通时,碰上吴楚七国叛汉,为避祸害,迁居湖湘桂阳(今湖南郴州)。至6世祖河绍姬,碰上汉武帝平定南粤,关隘无禁,遂偕妻芈氏南移到桂阳郡最南边的浈阳县(在今英德市、时属桂阳郡管辖)大庆坊内(在今英城镇)筑室居之,另立新支,是为何氏入粤始祖。但至南宋时,他的后裔南移去了珠江三角洲。今清远现居何氏族群,都是后来之族支,最早的入迁于宋末。现全市有10.1万何姓人,为清远第9大姓氏,分布上以英德、清新、佛冈为多。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下文在记述现居何氏具体族支来龙去脉前,得先交代清远古代史上那位第一个被征召为官的历史人物,以照应本文的标题。
汉代选拔官吏的方式是征辟,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入仕为辟。浈阳何氏第3代传人何丹被汉成帝征召为含洭(县治在今英德浛洸圩)令,成为清远古代史上被朝廷征用的第1人,也是古代广东第二个被征召为官的士人。何丹因任含洭令有惠政,被擢升为朝廷中散大夫。后又因言忤权贵王莽,被贬为松滋(今安徽境内)令。时松滋民众因苦役而废耕,田园荒芜,丹去苛政,劝农耕,民用日足。卒于官。邑民哀恸,求丹之衣冠葬于县域河南胜地,每岁六月初二日争往拜祭。自汉至北宋,何丹的后裔主要生活在粤北地区,南宋以后继续南迁,成为今珠三角地区何姓人的主体族众。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市域现居何姓,以连州星子带水何氏为早。开基祖名尚庆(字启祥,号古亭,又称昂公),南宋末年司马。始居南京,因奉召赴粤为官,乃携眷南下。其时,元兵大举南侵,宋廷危在旦夕。何尚庆认定宋廷将亡,遂生辞官退隐之意。当走到连州星子时,见带水其地山水秀丽,便栖隐于此。至今已传30代,后裔2300余口。星子的另一支何氏,元初由江西吉安迁来,开基祖名代富、代贵兄弟俩。其后裔较为兴旺,现有3600余人。
何氏在连州大路边山洲村的发祥历史很有趣味性:山洲村原无何氏,只有张、唐二姓。明正德年间,张、唐两族突发争斗,闹得沸沸扬扬。时在星子巡检司当差的何德贵在处理这宗纠纷时,帮助张姓打赢了官司,因而博得张姓族老的好感。后张姓将本族一姑娘许配于他,并出资为他们修建了新婚住房。于是,这位来自江西星子的何德贵不仅荣幸地当上了山洲村张氏家族的姑爷,还未花分文就拥有了一座漂亮的新居。从此,何德贵以山洲为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后裔衍居周边多个村庄,现发展到1300余人。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古代庐江何氏主要有允公、瑊公两大支系,两个始祖为同胞兄弟,允公为兄、瑊公为弟。瑊公支系早在汉代就有分支南迁到今湖广地带,后主要在南方发展;允公支系唐以前多在中原和北方发展,因有“南瑊北允”之说。但到唐代以后,允公支派也大力向南扩展,且发展势头甚为迅猛,以致遍布赣、闽、粤、台等省份。上面所说的连州星子何氏,当属允公裔系。在允公支派中出现了一位对后世何氏起过重要作用的中兴显祖——何大郎。此公生活于晚唐至五代时期,曾官福建宁化县尹,秩满后落籍宁化石壁,后迁福建武平定居。他生有5子1女(女儿即民间传说中的何仙姑),后裔散布闽粤赣各地,人口甚众,因尊他为客家何氏始祖。清远市域的现居何氏,甚多属其后裔。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佛冈高岗何氏是何大郎第3子金行公的后裔。这支何氏于南宋末由福建武平县入粤,始居南雄珠玑巷,寻迁始兴,后裔再由始兴移居翁源新江。新江何氏开基祖叫何万培。其6世孙辈中有叫永崇、永杰、永琳的3兄弟由新江移居英德高台(今佛冈高岗)墩下开居置业,另有永端、永正兄弟俩迁至高台茶山上和下湾开创基业,还有海渊、海敬兄弟俩迁高台下湾、田心置居。于是,高岗便成了这支何氏新的繁衍生息基地。经过600余年的发展,高岗何氏传承20余代,族众散布佛冈各地,人丁近万,其中发祥地高岗有3700余众。这支何氏还有分支移居到外县,如今英德横石塘的700多何姓人,其先祖就是在清末由高岗墩下分枝去的;英德九龙何氏亦由高岗分枝而成,现发展到540余人。
英德现居何氏族群中,入迁最早的是望埠古村何氏。其开基祖叫仲十二郎,据传是何大郎7世孙万二郎的后裔。这支何氏于明洪武年间由福建直迁英邑开居置业。因何氏在居地周边村落中最早建村,故称古村。现已传到第22代,在望埠镇内居住的有2500人,另有分支移居外地曲江及湖南、广西等地,形成分布甚广的家族网络。明永乐五年(1407),有一支何氏由福建上杭徙居粤北翁源。至清初,族人何龙祖又由翁源移居英德连江口小舍村,至今已传12代,其裔孙散布连江口初溪村的坑口、老屋场和黎溪的鸡坑等地,清新沙河亦有其裔迁居,整个家族逾3000丁口。
清新太平锁塘何氏亦属客家何氏始祖何大郎的后裔分支。何大郎6世孙伯一郎由闽入粤徙居梅县松源堡。至明末,该族后裔何纯宇只身闯外,移居清远善化乡(今三坑镇)大布村,不久转今太平锁塘定居,至今已有380余年的迁居历史,后裔发展到近千人口。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但锁塘何氏只是太平何氏族群中的小支派,比它人数更多的是由广府地区北迁来的何氏。这支何氏的开基祖叫何绍仪(属何氏中的瑊公支系),明末崇祯年间因经商由顺德水藤乡迁来清城,卜居清城下廓鱼地街,至第3代始迁城郊基下围(今山塘金亭)建造永久性住宅。后裔散布今清新太平镇的大楼、南蒲,山塘镇的西尾、金尾,太和镇的塔脚和三坑镇的庆丰等村,逾6000丁口。
清城石角镇有3200何姓人,主要族支来自南雄珠玑巷,开基祖名祖达,入迁于明代,已传20余世,回岐是其集居之地。清城横荷街打古村何氏亦从南雄迁来。这两支何氏可能属于允公裔系。
元代以来,原发祥于粤北浈阳后南移去了珠三角地区的何丹家族,又出现了北返复归的现象。如上面说到的清新何绍仪家族就是一例。此外,还有元延祐三年(1316),何庶由南海盐步北迁到阳山水口新风村创居置业,其后裔又分枝阳山青莲;阳山杜步何氏亦来自南海盐步,入迁于清初,现已传到第13世。开基祖何承勉,原从事水路经商活动,常来往于南海于连阳州县之间,后在杜步开居兴家,其宅居何屋大院建筑在县内有名;明中后期,何世贤由中山小榄北迁今清新石坎立坑创业,后裔衍居立坑附近的13条自然村,计有3000余众。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在清远市域古代文明史上,何氏是一个甚有影响的姓氏。何丹开清远士人征召为官之先河。其后裔何颙官荆州主簿,致仕后撰写了《浈阳水木记》,也开了广东民间修谱之先例。其唐代裔孙何昌期(今阳山七拱人)在平定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著,被擢升为千牛卫上将军,封宁国伯。何昌期子侄12人,均以诗书文学成名,时称“十二相公”。
连州何姓人,宋代产生过4名进士。明代有何良田,淡泊名利,气质高雅。天启初年以恩选贡国学,授通判,不就。归里设帐讲学,门徒日众。阐释义理,以程朱为宗。连州自州学以下,莫不敬重。清末,连州有个何雄辉,早年投军,屡立战功,升为副将。同治八年(1869),率部入黔平乱,一举收复播州,以功升总兵。在贵州、云南镇守多年,多次平息云贵地区的叛乱,受到清廷嘉奖,被授予贵州提督衔,领都匀总兵。
连州还有个何克夫,是时期的重要人物,曾多次参加反清武装起义活动,广东光复后任民团局局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授陆军少将。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海外。4年(1915)反袁时任中华革命军广东北路讨逆总司令。广东军政府成立时任副官长。12年任惠阳绥靖处处长,次年转任大元帅府第一混成旅旅长,后任四会县县长等职。31年任国民政府监督委员,并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生活在清末初年的清城石角人何泰阶,16岁时考上贡生,宣统元年(1909)当选为广东省咨议局议员,兼清远县安良总局学务公所自治所理事。他为人正直,不徇私情,妹夫为贼,建议县长严办。县境暴雨成灾,亲往请赈,得省港九善堂、华东医院拨款支持。7年(1918)县境灾荒,他与麦楚珍积极募捐平崇,次年开办平崇公所,任副总理。9年任县维持名胜协会总协理,主持飞来寺维修工程。他积累资金,置有田产数百亩作为创办岐新中学(今太平中学前身)的校产。其高尚品德深受各界人士尊重。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清新太平人何文献也是一位在当地甚有影响的人物。他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法律系。24年(1935)任国民革命军交通兵团翻译员。30年应乡梓请求,解甲回乡筹办岐新中学(今太平中学前身),次年建成,出任首任校长。31年被推选为县临时参议会议员。新中国成立后曾出席过第一次县农民代表大会,不久病逝。他是一位热爱家乡,致力于家乡文明建设的不可多得的高知人才。世界何氏宗族编辑整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当今清远何姓人展现出新的风采。连山永和镇人何宏铭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籍何宪曾任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连州星子东田村的青年何卓远远赴西安古都开设饭馆,三年多来,每餐坚持只收进馆就餐的孤寡老人崔育英的一元饭钱。其关爱孤老的善行经媒体披露后,使他成了“感动西安”的人物,引领西安刮起了“一元风暴”。时下西安,“一元打车”、“一元理发”、“一元洗衣”、“一元买药”、“一元体检”等关爱孤寡老人的行为,蔚成风气,“一元爱心店”发展到150余家。现在这股关爱风暴已从西安刮回了何卓远家乡所在的清远市,市区有30多家餐饮单位加入了“一元关爱行动”。
来源 | 世界何氏宗族
古人常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任何家族大族的荣华富贵,倘若子孙怠慢不肖,也会耗尽恩惠福禄。唐代统治魏博镇四十二年的何氏家族,就恰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公元829年,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史宪诚,由于政策主张摇摆不定,面对朝廷和其他藩镇虎头蛇尾,不能充分保持魏博镇的独立状态,逐渐失去部属的拥护和支持。在调离时还要把钱粮统统打包带走,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魏博牙兵。
这些牙兵世代居住在这里,姻亲关系盘根错节,谁来当节度使也不敢过分招惹。愤怒的军爷们全都是狠角色,月黑风高杀人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节度使史宪诚和监军史良佐乱刀砍死。
群情激愤弄出大事了,总要有人收拾局面。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在军中很有威望,于是众人都推举他做魏博主帅。无论后晋时期的《旧唐书》,还是北宋时期的《新唐书》,都记载为众军哗变杀了史宪诚。但也有人怀疑,是何进滔幕后操纵杀了史宪诚,因为他才是这次事件中最大的受益人。何进滔当然要对这次事变有所交代,下令诛杀了九十余名叛乱主要参与者,为史宪诚举行隆重的丧礼仪式。
在田弘正执掌魏博镇时期,何进滔就是其手下的将领。经历过田弘正在成德节度使任上,田布在魏博节度使任上,都因为属下牙军叛乱夺权而死。这些以下犯上、抢班夺权的严重事件,必然会在何进滔的职业军人生涯中留下深刻印象,想必也从中有所领悟。在何进滔担任节度使期间,魏博镇内部关系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部下对这位老板也很拥护。
公元840年,何进滔病死,其子何弘敬承袭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主政魏博镇时期,虽然奉朝廷诏令参加过一些军事行动,却仍然保持着魏博镇的割据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何弘敬在历史上的名气不算太大,其墓志铭却颇为精致华美,为我国现今出土最大的唐代墓志铭,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
公元866年,何弘敬去世,其子何全皞(hào)在士兵推举下接任。在何全皞任内,大唐王朝发生了著名的“庞勋之乱”。徐泗戍卒八百人超期驻守桂林,生活困苦不堪,在粮科判官庞勋带领下哗变,一路向北返乡。民众群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二十万人。何全皞因派兵参加平乱有功,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荣衔。何进滔、何弘敬、何全皞祖孙三代接连获此殊荣,此时魏博何氏的地位无比尊崇风光。
然而,何全皞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对待下属非常刻薄寡恩,动辄处死犯错的士兵。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军士中逐渐蔓延滋生不满情绪。公元870年,不知道是何全皞真的想这样做,还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反正军中盛传要削减士兵们的补给。暴怒的魏博军士们杀死了节度使何全皞,四十多年前的一幕再次重演,何氏在魏博的统治终于断送。
品读历史故事,看尽人生百态。敬请关注点赞。
40年老教师总结出的语文“作文歌”,实在是妙!
“别说作文头就疼,我唱作文歌你听;虽说文法无定论,凡事总有规律循……”为了帮助学生轻松写作文,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四十载、曾辅导过安徽省文科状元的老教师夏传寿,谱写了作文歌。
夏老师的作文歌诀总共四首,包括作文审题歌、作文写法歌、供料作文“十要”歌、文章比喻歌。
这些歌谣亲切自然,朗朗上口,将中高考可能遇到的记叙文、材料作文、议论文等文体全都列出,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老教师的作文教学经验,在这些浅显易懂的歌词当中,学子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
作文审题歌
作文审题作用大,首先体裁要定下;
再抓关键字和词,确定重点别瞎抓。
选材范围考虑好,事例平凡意义大;
写作方法选恰当,区别人称我你他。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法;
时地人事四要素,记叙文章不能差。
如果你要自拟题,标题力求准新雅;
审好题目动笔写,一挥而就笔生花。
作文写法歌
别说作文头就疼,我唱作文歌你听;
虽说文法无定论,凡事总有规律循。
记叙议论两文体,有关知识要记清;
前者主题寓事内,后者主旨自挑明。
点题方法无规定,前后中间均可行;
既可开门就见山,也可水到渠自成。
序幕开端和发展,高潮结局加尾声;
记叙文章几部分,前因后果自然清。
顺叙倒叙和插叙,记叙方法用分明;
还有分叙和合叙,偶尔用之也可人。
议论文常三段论,引论本论和结论;
还有三种好结构,对照层进和总分。
举例引用和对比,论证方法助你文;
还有一法更有趣,名叫归谬或引申。
记叙文中有议论,点到为止不论证;
议论文中有记叙,事例无须求完整。
材料丰富炊米足,构思巧妙立意新;
远瞩思路畅,一挥而就笔有神!
材料作文“十要”歌
一要拟题新 二要引材精
三要入题快 四要扣题紧
五要内容实 六要感情真
七要语句顺 八要主题深
九要字迹正 十要文面净
文章比喻歌
文章好比是个“人”,中心思想是“灵魂”。
选好题材“血肉”丰,拟好标题“眼睛”明。
结构紧凑“骨骼”健,思路开阔“脉络”清。
过渡就像是“关节”,语言“细胞”有生命。
文面犹如人“外表”,文风可见人“精神”。
高考考场作文训练策略四步成文法
好作文的标准:思路清晰、思想深刻、语言精彩!
【例文】
耻的感悟
姚珧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知进,知退,知难,知易,知聚,知散……在众多文化的积淀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知耻。
耻,辱也,过也。而知耻,不仅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一言一行中,还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推动中华文明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知耻,才有了中华文明智慧而坚忍的精神内核。
知耻,是日常行为的准则。早在《孟子》中,就有“人不可以无耻”之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荣,人人景仰。“诲淫诲盗”是耻,人人唾弃。试想,一个人若是做了耻辱之事,家人白眼、朋友冷遇、邻人鄙夷,每一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知耻”的秤,那么即使这个人再心如铁石,恐怕也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做一番检省。慢慢地,何可为何不可为,何该为何不该为,一颗知耻的心自会判断,而“知耻”两个字,也会渐渐体现在日常行为的一点一滴之中,也才有了“温柔敦厚”的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
由个人而国家,知耻则构成了中华文明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名将岳飞以靖康之难山河沦丧为耻,将一腔热血抛洒疆场,三十功名,全部写进慷慨悲歌的爱国传奇。反观秦桧,不但不以偏安半壁江山为耻,反而厚颜无耻地苟安求和,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结果如何?历史自有公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边岳坟墓边的字迹历历如新。知耻的岳飞唱响了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最强音,而恬不知耻的秦桧,则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情随境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知耻”也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也引导着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古以冒进为耻,今以墨守为耻;古以异端邪说为耻,今以抱残守缺为耻;古以不守成规为耻,今以不思进取为耻。光阴荏苒,耻的含义不再囿于忠、节、孝、义,而是拓展到诚信、助人、环保、革新等方方面面,“知耻”也相应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知耻则奋发,知耻则后勇,知耻则节约,知耻则有勇气有力量在面队他人无耻的行为时大声喊出“不!”因为知耻,中华文明才变得更丰富,更有内涵,更有准则,或者换个说法,更“文明”。
耳听而知,既知而止。“耻”字本身既已充分说明了它的意义。伟大的中华文明创造了“耻”字,而“耻”字又教导炎黄子孙懂得了“知耻”,知耻而仁,知耻而勇,知耻而义,知耻而不为人之所能为,知耻而为人之不敢为。
知耻,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知耻,孕育了中华文明不屈的精神内核;知耻,让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繁衍发扬之后,依然熠熠生辉。
因此,当我门再论起璀璨的中华文明,请别忘了在那些令人目眩的辉煌背后隐隐写着的两个大字——知耻。
【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语言精彩,对事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时有警句,但是最初这个学生最初的作文确实语言华丽,内容浅薄。最后高考138分,当年北京市最高分140分)
第一步:教授章法,立规立矩
1.教授章法
每一段只有一个关键句,只论述这个关键句的内容,如果论述另外一个问题,立即另起一段。
宽容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是人与人相处所必需的肚量。有了宽容,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有了宽容,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就更近了,但是,宽容总是有出发者和承受者。宽容是一种单方面的付出,而承受者对于发出者的宽容应予以感激,并且改正原有的错误从而增进两个人的情感交融,这种宽容才是有效的宽容。而如果承受者不对发出者的宽容予以充分的认识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那么我们说这也就是无效的宽容。所以,只有有效宽容才是可取的,才是真正应当采取的宽容,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肚量。
伟大的主义理论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有效宽容大大的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在著作《马克思主义纲领》时,他们有过争论,甚至演变成了争吵,但他们之间的宽容,最终使他们达成了共识,从而不但使他们在事业上有了更大的成功,又使他们的友谊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宽容是对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所以从这方面讲,宽容是友谊的保证。
综上所述,有效宽容可以成为增进友谊的保障,成为一种动力,所以有效宽容才是真正的宽容。
【点评】
此文的第一段表现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宽容”的限定,“宽容”的作用,“宽容”是相互的,什么是有效的宽容。作者把这么多的内容堆积在一个段落中,好像很充分,但是哪个内容都没有展开,都没有说清楚。这是议论文结构段落的大忌。这样的论述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能真正把道理阐述明白。而且,由于要说的话都在一个段落中说完了,造成别的段落无话可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第一段中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四个段落来论述,把第一段中四个方面的阐述作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用适当的道理和事实材料对这些内容加以论证,这样就可以把每一句的话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
对手——要攀登的高山
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击败自己的对手,对手就是一座又一座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的难度就越大,在征服的过程中人自身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大,登上山峰后就越能体会到胜利所带来的喜悦。
挑战更强的对手,攀登更高的山峰,虽然困难越来越大,但只有这样迎接更高的挑战,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
中水集团现在是一个庞大的世界化集团,但它是由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当中水集团的总经理谈到企业如何走到现在的世界化集团时,他笑着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他们使中水集团成长起来的。起初,国内许多大公司在远洋捕鱼技术方面强于我们,我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击败这些对手。所以我们在远洋捕鱼技术上痛下苦功,引进高等人才和先进技术,终于,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在远洋渔业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渐渐这些国内的对手被我们击败,中水集团成为了中国远洋渔业的领头人。”的确,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公司得到成长。中水集团总经理又说道:“为了进一步发展公司业务,我们中水集团开始面向世界。可正当我们要打入国际市场时,外国的渔业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对手的实力更强。面对外国对手的挑战,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在艰难的条件下我们重整队伍,进行了坚决的体制改革,真正成为了国际化集团,在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公司提高了业务本领,增长了市场经验,经过多年奋力,终于令那些外国公司另眼相看了。我们中水集团是因为不断挑战新的对手从而成长起来的。
是啊,好的学者要钻研更深的学问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好的运动员要找更强的对手比赛才能提高自己。
对手就是要攀登的高山。山外有山,一座比一座高,对手也一个比一个强,征服更高的山峰,战胜更强的对手,才能提高自己,体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作一名登山者,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作一名强者,去挑战更强的对手!
【点评】
这篇作文各个段落长短的分布不平衡,第三段过长,没有与其他段落保持和谐的关系,通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就显得比较丑,缺乏应有的美感。
当然,第三段还有同学们写议论文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错误,就是在举例过程中写的过于细致,而不是概述式的,造成以举例代替论证的问题。
2.学会举例
举例方式:段落观点+事例概述+事例分析+普遍规律
锁不住的灵魂
八岁那年,她进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哑巴女孩来说。
她创办的电子杂志曾获奖,里面的诗歌、游记等大多出自她的笔下。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13岁的女孩来说。
有一年的1月到3月,她在别人的陪同下,从英国南部的家里出发去旅行,英格兰、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孟加拉、美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这很了不起,对于一个双腿残疾的女孩来说。
乔伊·南丁格尔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她以轮椅为伴,身体即是她的监狱。她罹患的不是大脑性麻痹、多发性硬化症或者帕金森病,尽管这几种病的症状都一一出现在她的身上。那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未知疾病,医学界只能将它描述为深度精神性肌肉失用症及神经紊乱。她还常常发高烧、尿道感染、腹泻、癫痫发作……她是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载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乔伊并非没有气馁过,想到自己哪里也去不了的时候,就感到万分悲伤。她上网与许多国家的残疾人交流,大家相互鼓励,不久后她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电子杂志。这是一份叫“From为the window”的杂志,你不会想得到,乔伊竟能够令许多普通人难以接近的名人为她的电子杂志投稿,如作家玛格兰特,大主教乔治加里,曾经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下最著名的残疾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没有谁比乔伊更能体现这句话了:疾病禁锢了身体,但锁不住的是坚强的灵魂。她谱曲作乐,让音乐代替她的声音;她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用美妙的文字与他人交流;她到各国旅游,向人们证明了坐在轮椅上也能亲睹世界的精彩……
分析1:
有付出才有回报。/乔伊·南丁格尔双腿残疾,又是哑巴,还身患重病,但她并没有在轮椅上安逸的接受来自外界的帮助,而是积极努力,挑战自我。创办电子杂志,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畅游世界。/这些正常人都办不到的事情,她却办到了,这全靠她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试想,她没有这些付出,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白白叹息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不只乔伊·南丁格尔是这样,我们正常人也是这样。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汗水与心血,才能得到回报。
分析2:
世界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即使它给与每个人的天赋都各不相同,但是它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乔伊是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女孩,她身有残疾,却凭着自己的信念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接受高等教育,去周游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世界并没有因她的残疾而抛弃她,而是给了她与正常人一样的机会,正是由于她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些机会,才成就了她的人生理想。/对于身体健全的人们,世界也没有丝毫偏私,它把同样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不牢牢抓住,那么我们也将会一事无成。世界就是这样公平,无论我们出身如何,天资如何,我们所拥有的是同等的机会,所以,一定不要轻易将它放过,否则,即使天赋再高,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在这一步的训练中,要尽量采用命题作文,尽量减少审题所带来的问题。
第二步:充实思想,学会论理
在第一步训练完成以后,学生会出现“观点+例子”的论述方式,这时候需要要求他们在作文中具有对问题的看法、见解,也就是要有思想,要学会理性分析。
阅读下面短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珍贵的东西总慢慢成长
就如银杏树的成长虽然比白杨树缓慢,但长大后的它“大若垂天之云”,果实成为珍贵的药材,枝干成为上等的建材;而白杨,很快长大但很快就变成朽木了。珍贵的事物,总是需要慢慢成长。
可以说,在大自然里,珍贵的事物总是慢慢成长。王冠上的珍珠晶莹圆润如鮫人之泪,温和滑润如美人的肌肤,它是珍贵的海洋之珠,是珍贵的稀世之宝。它的成长不是“一日成材”,它是由蚌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精血凝聚打磨而成,它的成长是缓慢的精华的汇聚。
在文学领域,珍贵的事物也总是慢慢成长。《红楼梦》家喻户晓,流芳千古,它是珍贵的白话文学作品典范,它是珍贵的古代文化生活的长卷。然而,谁晓曹雪芹一生耕耘,千日泣血,才成就这一中外文学名著?它的成长,是缓慢的“神来之笔”的集聚,是妙手偶得的升华(?)。
巨大的科研成果更是“珍贵的事物总是慢慢成长”的最好体现。2007年,当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成功发射,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为这一辉煌的科技成就震惊了。它是珍贵的中华飞天梦想的里程碑,更是珍贵的中国航空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这样精准到误差几乎为零的变轨,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很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数亿数万秒的漫长而缓慢的奋斗,才把中国航天事业举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它是缓慢的心血汗水的结晶,它是缓慢的事“十年磨一剑”的精华。
【一,以上三段,思路清晰。但是,这样的思路是“大众化”的思路,我们往往“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各一段,什么题目都能用,所以没有个性。二,以上三段,属于材料罗列型,每段就是一个例子,几个例子举出来,文章就完了,说理不深入,同样没能说清楚“慢”的意义。】
缓慢的成长,是吸取日月精华的过程,是磨练意志的历练,是慢工出细活的最好体现,是铸就完美的重要前提。缓慢的成长,给了人停下来思考过错自我提升的时间,给了人深思熟虑以更好的选择未来的机会,给了人充分的吸收知识的过程(排比句,说出了“缓慢”的意义)。缓慢成长,不仅是珍贵的自然事物、文学作品、科学成就的需要,也是一个成功的人成长的需要。
珍贵的事物总是慢慢成长的。请放慢脚步,慢慢走上你的成功之路吧。
【教师下水文】
长久涵养,孕育珍贵
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杨树苗很快长成参天大树,而银杏却相形见绌,“珍贵的东西总是在慢慢成长”,一句话,让人深思。(援引材料,迅速入题)
同为木材,杨树只能做成一般的桌椅板凳;银杏,可以制成高档家具,可以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缓慢的成长,使银杏年轮清晰,纹理细密,木质上乘。“珍贵的东西总是在慢慢成长”可谓言之有理。(分析材料,展开论证)
人类生活中的种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诸多的作家“著作等身”,成百上千万字的作品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行云流水”般写就,但是读起来,内容肤浅,语言粗糙,在大方之家看来,鄙陋不堪。而曹雪芹“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创作的《红楼梦》却是锦心绣口,字字珠玑,读来让人不忍释卷。其深刻的思想境界、宏大的艺术结构、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前无古人,至今无人超越。(由自然,说到社会)
为什么时间才能创造真正的珍贵呢?因为一个长久的涵养蕴藉的功夫是至关重要的。树木需要长久地汲取营养,接受雨雪阳光的洗礼,木质才能细密结实,成为大材。北大人说“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没有“十年冷”的研究和积累,怎样才能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研究文章呢?说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也未为不可。这十年冷板凳,充实了思想,缜密了思维,造就了北大不断涌现的大师级的学者。(联系材料,进行分析。类比)
只有长久的涵养,才能孕育珍贵,只有成为珍贵,才能历久不衰。同为生命,杨树的寿命几十年而已,超过百年,已属凤毛麟角;银杏却可经历成百上千年而青春常在,照样绿叶成荫子满枝。千百年后,当银杏直插青天笑春风的时候,杨树已经经过了多少代的轮回。在北方的寺庙中,银杏甚至成为佛教圣树菩提树的替代。(紧扣“珍贵”,杨树、银杏比较。)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商品经济大潮下,“快”似乎成了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这个标语,充斥了大街小巷,在“快”的思想的驱使下,一个个工程火速上马,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但是质量如何呢?当年,唐山大地震无法撼动紫禁城,今年,汶川大地震也无法撼动都江堰,这两个工程,如果几年就匆匆完成,如何能经受时间和灾难的考验?北京西客站建成时,一个外国专家问道:西客站你们打算使用多少年?建筑质量引起了这样的质问,我们不应该深思吗?(联系现实,进行对比)
由此可见,盲目地追求快,无异于揠苗助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独立成段,总结上文,突出醒目)
懂得了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沉静;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淡定从容。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锻炼自己能力和才干,有朝一日,必成珍贵的大材,必为晚成的大器。(紧扣论点,谈这样做的好处,收束全文)
第三步:梳理思路 清晰条理
学会论理以后,思路混乱的问题就出现了,不是结构不清晰,而是没有条理,佶屈聱牙。这个思路问题,不仅限于段与段的衔接中,而且在段落内部也有很多问题,让人看着烦躁不堪。
这项训练,是高三的重中之重,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完成。
1.并列展开的思路混乱表现
行胜于言
作为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大礼堂前的日晷每天要接受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在它旁边合影留念。这日晷除了年代久远,象征着清华的历史外,最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清华精神——“行胜于言”。从每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到它开始,到最后一抹夕阳离开它为止,每个路过的学生都能用心感受到它的谆谆教导:“时间在匆匆流逝,切记‘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不如一次善良之举更能铭刻在人心里;许下再多的承诺,也不如遵守诺言的行动更能博得别人的信赖;立下再多的目标,也不如一次切实的进步,更能令人佩服。
行胜于言。说出的话很快会被人忘记,哪怕写成书也只是印在纸上,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终要化为实际行动才有最大意义。科学家们研究多年,提出一套套“理论”,但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是理论化为实际:新技术、新工具、新药品、新疫苗。是这些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行胜于言。把力气全用在嘴上,一天到晚鼓噪不休,只能如青蛙般被人厌恶,而把力气用在腿上,哪怕一声不吭,只要如骏马般日行千里,肯定会受人器重。古人云:火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会将豪言壮语转化为行动。或许他们不善表达,但从他们的举手投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君子之大气。
行胜于言。大多数卓有成效的人,受人赞誉之处在于他们完成了什么历史重任,创造了什么奇迹。不在于困境中怎样鼓舞士气,而在于最终度过困境,起死回生;不在于许下的诺言,而在于在艰难中兑现。
行胜于言。不用华美的言词,而用朴实无华的努力体现自己的实力;不做游荡天际的幻想家,而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或许我们应该在说话前想想自己能否付诸现实;抱怨前考虑有没有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经常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说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是否谨记“行胜于言”。
【点评】
作文虽然结构很清楚,段落的长短安排和比较和谐,但是学生没有明晰的思路,造成车轱辘话来回转。
行胜于言
姚珧
青蛙在池塘边整天聒噪却无人理睬,骏马只是默默工作却受人器重,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条最朴素却也最珍贵的道理:行胜于言。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用汗水孕育了现代文明。自此以后,历史车轮的每一次滚动,都是靠了实干者一步一步的脚印,而并非空谈者的夸夸其谈。因为,言语如果不付诸实践只能是一张废纸,而只有付出努力有所行动,我们所有美好的愿望,才能开花结果.
行动是言论的先导。古人云:“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试想,如果没有切身实地的考察,一切言论要么是主观臆测,要么是照搬书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咀嚼、升华,说过的话轻飘如纸,根本无法得到别人的信任,又何谈改变自己呢?正因如此,伽利略才在比萨斜塔实验成功后,大胆宣告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轻物和重物落地速度一样快。”
行动是言论的实践。如果不付诸行动,一切言论都只能看不能用。一个正确的思想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去一步步实现。纵观历史,空谈者有之,埋头苦干者亦有之: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一役断送军队40万;廉颇默默坚守,保得赵国周全;蒋干自认有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周瑜来降;周郎将计就计,成就赤壁美谈;上个世纪清廷丧权辱国,皆是因满朝都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却缺少真正能救民水火,领兵抗战的志士。一百年前金戈铁马之声犹在耳,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要言,更要行。言论只有一时光彩,懿行却可万古流芳。
行动是言论的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此时之行,将因更具前瞻性和指导性而具有更加深厚的意义。行——言——行,经历这样一个从行而始再回归行的过程,一件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真实地展示在你的眼前,而你走过的这条路,也就不再是虚无的,不切实际的,而是坚实的,充满希望的。
当然,注意行也不可盲目行动,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迈出正确的脚步。
因此,让我们学会沉默,学会无言地为自己的梦奔跑,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记的:行胜于言。
【点评】
同为并列展开,但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逻辑顺序明显,显示出清晰的思路。
2.层进展开的思路混乱的表现
【原文】
我们是否必须追求完美
一位老僧让两个得意门生各去找一片他们最满意的叶子,结果,胖和尚很快带着一片叶子回来了,然而瘦和尚却迟迟未归,从中我们看出了懂得满足是一种幸福。
【缺乏对材料的适当分析,观点提出突兀】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无论是在广阔的空间里,还是在浩瀚的时间中,总是有着瑕疵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被人们视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者、伟人,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决非是常人可以比拟的,但他们依旧不完美,无奈“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无奈“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更无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连这些赢得身前身后名的伟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常人?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确实没有完美存在,甚至是一棵树,一叉枝条,一片叶子。
既然没有完美存在,我们是否必须追求完美。世界上不乏一心追求完美的人,但大多都因梦想不切合实际而导致无功而返,或是终生不得志。所以追求完美的人,总会不断的追逐,很难有时间停下来去感受幸福。然而幸福又是什么呢?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评判标准也各有差异,所以自是不能用一条线来衡量,每个人心中各有一条线,若是太高,自是永远闷闷不乐,伤心忧虑。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强己所难,不必追求绝对的完美。
【行文中没有适当铺垫,突然论及幸福问题,思维的跳跃性造成思路混乱,不能水到渠成】
让我们学会满足,这里说到的满足决非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而是一种宽容,对周边事物的宽容,对自身的宽容。人的一生转瞬即逝,这更要求我们学会满足,遇到不顺心的事,多一点笑容,少一点抱怨。完美固然值得追求,缺憾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美丽,黄山虽没有泰山的巍峨,他却用秀美去宽容自己,黄河虽没有长江的飞流急湍,他却用蜿蜒九折去宽容自己,苏州园林虽没有故宫的气势恢宏,他却用别具一格去宽容自己。这关键在于你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待问题。
【从幸福问题突然跳跃到宽容,中间缺少适当的过渡,造成文章内在脉络的断裂】
有了知足之心我们就可以获得幸福,当忍饥挨饿了许多天后突然为你提供了一顿丰富的大餐。你是否感到幸福?当整周都阴雨绵绵突然有一天雨过天晴,你是否感到了幸福?当你苦恼于长时间在学习方面的低落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飞跃,你是否感到幸福?我确定你会感到幸福的,哪怕大餐中夹杂着你平时不喜欢的菜,哪怕还有几朵未消的阴云挂在天际,哪怕这一次成功并未达到你长期的期待。
我们不是必须追求完美,只要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完美又何妨?
【升格】
懂得满足是一种幸福
一位老僧让两个门生去找一片他们最满意的叶子,胖和尚很快带着一片叶子回来了,瘦和尚却迟迟未归,原因是他想找一片最完美的叶子。其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完美,追求绝对的完美是一种不可企及的事情,因此,应该适当地懂得满足。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存在。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创立了不逝的功业,到现在还屡屡为人所称道,他们是否完美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连这些赢得身前身后名的伟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常人?因此,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也有自身的缺点,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根枝条,甚至是一片叶子,都不完美。
【原文中,有些语句堆砌辞藻,显得做作,所以删掉】
既然没有绝对完美存在,追求绝对完美就是不明智的。绝对完美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无论我们对完美抱着多么大的热情,多么执着的信念,我们也无法找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追求的结果,是精神上的无限疲惫和生命中的光阴虚度。到头来,只能把成功的机会拱手让人。
其实,人应该学会懂得满足。懂得满足就是要满足于相对的完美。虽然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是生活中相对的完美还是比比皆是的。一片初生的叶子,虽然不够健硕,但是足够可爱;一个青春的生命,虽然不够成熟,但是足够热情;一间书房,虽然不够阔大,但是精神足够充实;一次考试,虽然成绩不很突出,但是足够证明自己的进步,这些,不是都可以让我们感到满足吗?
满足,需要一种宽容之心。这种宽容之心是对外在世界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对一片叶子,我们要宽容它的不绝对完美,对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长辈我们也要宽容他们的不够完美。对自己也是如此,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黄山虽没有泰山的巍峨,它却用秀美去宽容自己;黄河虽没有长江的飞流急湍,它却用蜿蜒九折去宽容自己;苏州园林虽没有故宫的气势恢宏,它却用别具一格去宽容自己。懂得了宽容,我们就具有了懂得满足的前提条件。
懂得满足是一种幸福。懂得了满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带给我们快乐。冬天过后,一点新绿也足以让我们欣喜。阴云密布,透过云层的一缕阳光也足以让我们兴奋。学习的重压下,一点进步也给我们继续努力的无限动力;孤独寂寞中,一次偶然的邂逅也会让我们体会到人情的无限温暖。懂得了满足,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温馨和幸福。
【把设问句改成陈述句,并用总括句收束,显得简洁干脆】
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追求绝对的完美是一种生命的虚耗,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完美又何妨?
【点评】
这个改文,就是让学生明白,上个问题应该为下个问题做铺垫,下个问题必须是上个问题顺理成章的发展,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造成思维跳跃,思路错综复杂
【原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都在社会中生活,身边总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影响面大,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成为了社会热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热点呢?我认为,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面对积极的消息,我们要鼓舞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面对消极不利的消息,我们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应冷静全面地去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真正对那些热点有了自己的见解。
【树立正确人生观,这个观点范围太大,很多东西都能说是人生观】
“‘神五’飞天”,世界杯出线,申奥成功,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为每个关心热点,善于思考的中学生打了一针催化剂。为中国的崛起而骄傲,为明日的辉煌而倍加努力,这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牢记心中的。可有些人却不这样认看,他们认为“入世”给就业增加了机会,申奥成功减弱了竞争的强度,于是一种“不学也能有出息”进的不良心理蔓延开来。事物都是辩证的,那些没有良好人生观的人们,任何积极的事情和消息对他们都会有反作用,因为他们不具备解读美好事物的能力。
【这一段与下一段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造成结构松散,缺乏逻辑的力量】
还有那么一类消息,他们是恐怖,是灾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令我们都听之色变。在许多人的口中,这些消息是消极的,因为他们令人感到了危机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于是人群开始骚动,局面渐渐失控。可我们用冷静的头脑想想,混乱对于灾难又有什么好处,迷茫之中事态会更危机。如果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来看待,那些事情或许不足一提。“”、“艾滋病”、“禽流感”,我们有必要去惊慌吗?听从上级的安排,响应国家的号召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个平常心,那么为之色变的恐怕就不是我们了吧?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你用什么心情看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呈现在你面前。”我要说:“你用什么人生观去面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那么社会就会怎样来影响你。”
用向上的心来感受美好的消息吧,它会催你奋进;用平常的心来品尝灰色的消息吧,你会发掘出鲜艳的色彩。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最后一段的内容未必完全属于人生观问题,又显得松散】
【升格】
热点面前的冷思考
社会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有的影响面小些,像天空中的流星倏忽即逝;有的影响面大些,成了一时间人们争相议论的焦点,后者就成了所谓的社会热点。有些热点,人们纷纷为之欢呼雀跃;有些热点,人们踊跃对其口诛笔伐;有些热点,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面对这些热点和热点引发的舆论热潮,应该如何对待呢?我认为,面对热点问题,要保持冷静的思考。
足球世界杯出线,申奥成功,“‘神五’飞天”,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一时间街谈巷议,这些热点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为明日的进一步辉煌而倍加努力。但是在这样的社会热点面前,仅仅为之骄傲,为之振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冷静地思考:足球世界杯出线,这个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在米卢手中实现了,这个快乐的南斯拉夫人的快乐足球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申奥成功了,相对于上次的失败,这次成功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值得我们记取呢?“‘神五’这飞天”了,在欢庆胜利的同时,我们和科技强国美国、俄罗斯还有多少差距呢?冷静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在成功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9·11”、伊拉克战争,“”、禽流感。这一类灾难所构成的热点,让我们看到世界面临的危机,生命面临的威胁。一时间,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泪水、鲜血、伤残和死亡。人们开始怀疑世界,否定现存的社会秩序,否定人性,否定人类的文明……。在这样的社会热点面前,心灰意冷、愤怒指责都是无益的,我们更应保持冷静的思考:人们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是造成这些灾难的根源?发生了这样的灾难,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在灾难结束之后,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训经验需要记取?冷静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心理的镇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社会热点,因为我们“身在此山中”所以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要我们在“入乎其内”的时候“出乎其外”,站在“局外”的高度,保持冷静的思考,定会受益无穷。
【点评】
通过这样的分析,告诉学生,作文要想做好,逻辑性并不比数理化要求得低,实际上,由于内容的复杂,写作对逻辑的要求可能更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注意两个单一性:
1.训练题目类型单一,一般情况下,用看材料作文。因为材料作文论理的难度比较大,如果材料作文都能论述好,那么到话题作文,思路的清晰就几乎不成问题,因为话题作文论理的难度要比材料作文低。
2.不要让学生过分追求语言,如果急于追求语言,易使表达和思路的更加混乱,使问题复杂化。
一个阶段只能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不要急于求成。
包容
张议文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造物主赋予我们无际的思想与变幻的色彩,给这个世界以丰富与博大。在大自然的眩目光辉下,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深邃沉淀中,我们如同一颗细碎的小沙粒,在瞻仰与敬畏中接受着时光的冲刷和大千世界中不同思想的激荡。学会包容吧,它使你明白自己的渺小,使你深化自己的思想,使你领悟这个社会和我们人类的真谛。
东坡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面对旖旎幽深的大自然,我们没有资格傲视与满足,我们没有理由闭塞与自封。我们在各种新奇思想漫天横飞的今天,更应该看到它们当中的光芒,更应该去包容。牛顿说:“我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小孩,无意间拣起一颗鹅卵石,但真正的知识海洋我还未曾涉足。”多么宽广的气度,多么浩大的胸怀,他包容了历史包容了今人,包容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所以他明白了海洋的浩瀚,明白了自己的渺小。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气定神闲,安稳深沉,是因为其中翻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汹涌波涛,是因为它包容了那么多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思想浪潮,然后在自身的内部碰撞中迸发出更大的坚定的力量。可敬的梁思成先生学习了一辈子,总是那样谦逊并善于聆听,他包容每一个学生的大胆设计理念,包容每一刻涌现的艺术手法,包容社会中的思想创新,所以他有着渊深缜密精神实体,以此,开启了中国建筑的新一轮辉煌,塑造了艺术的一个时代,甚至可以说雕铸了整个文明的进程。这个社会是物质的,更是思想的,只有包容才能让人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从而为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心血与汗水。
生活在每一刻变幻它的色彩,从绚烂的欢腾到阴郁的哀思,斑斓的让人无所适从。只有你包容它们全部的时候,真实之门才会向你缓缓打开。那里有着万物普适的规律,有着人类文明的实质,有着自然和宇宙亘古不变的玄妙真理。莫奈在光影的微妙世界中冥思了一生,从最痛苦的艺术排斥到最光亮的艺术认可,他统统包容了。然后他在油彩中灌注了生命的本质,从睡莲上泛出每一缕光泽都在向人们昭告:这使万物的起源,这是自然最纯真的色彩。包容净化人们,祛除人们的杂念,让他们在广阔的视野中望到这个世界的真谛。
在念想中漫步,我忽地记起了那个超越的梭罗。他的思考渡过了歌德那一层,游历了尼采那一层,最后缓缓地回到自然的本源。我相信,某一天他矗立于湖边,突然就感受到了远方的大海连绵的群山,涂遍了世上所拥有万千色彩,像上帝把玩的晶莹玻璃球。
这是因为他包容了整个世界。
【点评】
文章虽然语言不错,但是表达的意思晦涩玄妙,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能放弃,因为只要解决了语言晦涩的问题,他们的作文是会很精彩的。
学生本身并不认为自己的语言让人无法理解,教师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修改,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碰撞中的音乐文化
张议文
在一个云雾缭绕的空谷中,禅意的静坐冥想,耳边飘来哀婉凄凉断断续续的萧声,这是东方文化;在肃穆庄严的教堂里,感受片片阳光汇聚于一点,耳畔奏响气势如虹的管风琴声,这是西方文化。音乐文化在东西方自成一体,风格迥异。在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中,无限绮丽的画卷慢慢地在音乐文化中展开了。碰撞,使音乐有了别样的美。
东方文化中的凄清旋律盘旋回荡。也许最能唤起我们内心情愫的就是二胡了,起起伏伏的律动,一唱三叹的转调,东方人心中含蓄内敛的绵绵情思呼之欲出。而在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乐器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东方文化中独有的特质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古琴的悠悠延音串起了几千年人们心中的审美标准:余音绕梁。我们无法不为二泉映月的哀伤和清幽深深地感伤,因为血浓于水,音乐文化渗进了每个华夏儿女的肌肤中,自古以来,我们享受着祖先的非凡创造。
西方文化中浓密的乐音汩汩流淌。当音乐从教会中脱离时,西方音乐迅速成长。小提琴绵长不绝的缠绵演绎着西方人浪漫张扬的性格,在乐队中,这种无与伦比的和谐创造出可与上帝比肩的力量。与我们文化中的向往回归自然不同,西方人想改造自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中现代社会的机械碰撞声,
火车轰鸣声,包含了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奇迹。西方音乐中的任何乐器都能完美无瑕地组合,乐器之王钢琴和皇后小提琴天衣无缝的合奏,在乐曲中不会留下一丝空白。西方音乐,满满的,浓浓的,总能刺探到人心中的最深处。
碰撞中,音乐文化无限灿烂。当我国的钢琴家朗朗面对美国卡耐基音乐厅如潮的观众演奏谭盾的《八幅水墨画的回忆》时,我们确信,音乐是相通的。尤其是当他父亲郎国平先生——二胡演奏家在台上演奏《赛马》时,观众的喜悦超乎想象,二胡模仿的马嘶声让所有的观众惊叹鼓掌。著名的二胡音乐,加上世界级的钢琴伴奏,竟有如此魅力。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曹鹏先生第一次在莫斯科指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东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就被所有人认同了。今天,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我们无法否认,东方与西方音乐的碰撞创造了这两大文明都没有想到的辉煌。碰撞中的音乐文化,有着别样的情致,别样的美。
音乐是一种文化,从人类学会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音乐就是人们内心力量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音乐,而这看似不同的音乐在碰撞中却能产生异常辉煌的火光。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音乐世界不仅包罗万象,还处处潜藏惊喜,像一幅冷暖色交叠的画,在每个文化交汇处融合为奇迹。
【点评】
文章表达清楚,文质兼美。
【原文】
动人心弦
人活天地间,由于因情而生,便会因景而动;不管是面对胡笳画角中的大漠孤烟,还是云生雾绕的云泽古城;不论是平凡的朝露花开,还是壮美的夕阳斜下,我们的心弦总会弹拨,随即会发出粼粼的回响。
一本畅销的日本小说曾这样描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每念此句我的心总会生出万千感慨。在浮华的尘世里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还会在晨光熹微的清晨去数蔷薇花瓣上的露珠?你是否还会在日幕出降的傍晚,去观察月亮爬升的轨迹?其实在我们身边,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生命的戏剧,如果你不加留心,也许那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就像身处宁的花园,却永远感受不到露珠的寂静。所谓感动于大自然,既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当我们感恩于自然赐予生命的激扬活动时,当我们感动于万籁丘壑中的“鸟语争鸣”,当我们感恩于生命的勃勃不息时,我们就会赞然于火烧后乌黑的草原上初春的那一片新绿。长怀感恩之心,你的心弦也能共鸣出天籁的绝响,来回应这生命的多彩美丽。
除了对大自然的感恩外,感动同样是情的象征。
徜徉于断壁残垣的古城中,倾听着潮打空城的寂寞回响,昔日的歌台舞殿,只留下今天的莺飞草长。夜已深,月亮发出苍白的光照,在废墟上流动着微微的银。仰望苍穹,我对天拜月,我问月亮,500年前,5000年前的年前的今天,你也一样冷峻地看着那个不知何生,何卒,何姓,何名的人呢?你不用说我也知道,随着岁月的流淌,斯人早已成了时空中飘散的烟霭。然而为什么我的心弦还在铮铮作响,激荡着古人昔日今时的旋律,而其旋律之真,又有如祖先所即与我的这一身血脉一样,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反因时间的积淀而更加生动而更加生动,真挚我问月,可冷月无声,我问影,可影不解人情;于是我扪心自问。
最后我终于明白,原来这贯彻人心,跨越时空的红绳,原来就是那个“情”。
情,是人所独有的,他能够使古今为隔日,能使天涯若比邻。而有了这个情,那么我眼前的这个月亮,就是李白酒撙中的那个月亮,就是苏子为之悄然的那个月亮,张太虚春江花夜中地那个月亮,还是白居易笔下那个住着杨贵妃的月亮┄┄
天若有情天亦老!请放开思想感情的潮水,让她在大自然与人情之中放纵奔流吧!拥有易动的心弦,你会发现这世间的点点滴滴都弥足让人感动。
【升格】
学会感动
人活天地间,孰能无情;不管是面对胡笳画角中的大漠孤烟,还是云生雾绕的云泽古城;不论是平凡的朝露花开,还是壮美的夕阳斜下,我们的心弦总会弹拨,随即会发出粼粼的回响。
【除一点生涩的语言外,无改动】
一本畅销的日本小说曾这样描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每念此句我的心总会生出万千感慨。在浮华的尘世里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还会在晨光熹微的清早去数蔷薇花瓣上的露珠?你是否还会在夕阳渐落的傍晚,去观察月亮爬升的轨迹?其实在我们身边,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生命的戏剧,如果你不加留心,也许那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就像身处宁静的花园,却永远感受不到露珠的寂静。所以,也许不是生活中缺乏感动,似乎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已僵硬,我们的心弦,不再为世间的优美与宏壮拨动。
【在段落中,突然出现了感恩的问题,不符合一个段落只论述一个问题的原则,旁逸斜出,突兀而缺乏根基】
徜徉于断壁残垣的古城中,倾听着潮打空城的寂寞回响,昔日的歌台舞殿,只留下今天的莺飞草长。夜已深,月亮发出苍白的光照,在废墟上流动着微微的银。仰望苍穹,我对天拜月,我问月亮,500年前,5000年前的今天,你也一样冷峻地看着那个不知何时生,何时卒,何为姓,何为名的人呢?你不用说我也知道,随着岁月的流淌,斯人早已成了时空中飘散的烟霭。然而为什么我的心弦还在铮铮作响,激荡着古人昔日今时的旋律,而其旋律之真,又有如祖先所给与我的这一身血脉一样,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反因时间的积淀而更加生动真挚,我问月,可冷月无声,我问影,可影不解人情;于是我扪心自问。最后我终于明白,原来这贯彻人心,跨越时空的红绳,原来这个被打动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个“情”,那个深深藏在我心中的感情。
情,是人所独有的,他能够使古今为隔日,能使天涯若比邻。而有了这个情,那么我眼前的这个月亮,就是李白酒撙中的那个月亮,就是苏子为之悄然的那个月亮,就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那个月亮,就是白居易笔下那个住着杨贵妃的月亮┄┄古往今来所有的善于感动之心所拥有的月亮。
于是我明白,不是我们缺乏感动,而是我们缺乏被感动的情,拥有了亲情、爱情、友情,拥有了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感动,随时可以发生。
【通过这一段,把感动和情联系在一起,思路就显得严密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请放开思想感情的潮水,让她在大自然与人情之中放纵奔流吧!拥有易动的心弦,你会发现这世间的点点滴滴都弥足让人感动。
第四步:完善语言,更上层楼
不急于追求语言并不是放弃语言,文质兼美的文章的魅力是谁也无法抗拒的,但是这种追求要在前面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才能进行,原因在上面已经说明,不再赘述。
在这一阶段,我们就可以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
文化怎能当快餐
张子鸣
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当各朝的“太史公”斟词酌句、煞费苦心地编写史书时,他们绝想不到,这些精心撰写的文字还是要变成大白话;当巴尔扎克伏案疾书,留下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喜剧》时,他哪里料得到,这厚厚的心血,居然被缩成了薄薄的小故事;当杜甫、李白抒发胸怀、以诗言志时,若他们得知,后人们仅仅看中了诗中的几个句子,其它的一律删去,该有多么尴尬;当乾隆爷六下江南时,若能得知,今天电视中的他,是一个风流成性的游侠,私生子、私生女满处跑,恐怕不等到80大寿,便要气得魂归西天了;如果曹雪芹听说自己的作品,在短短时间内就由纸变成了胶片,他恐怕也要再回头看看自己那“十年辛苦”了。走在大街上,漫步书店中,满眼是“文化精品”、“XX精缩”、“XX再续”,满耳是“最纯粹原作感受”、“领略经典名篇”;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巨献”、“大片”满天飞。我感到窒息,仿佛身处在旋风中,目不暇接的文化快餐让我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只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停!
历史专著、文学巨作,这样的经典名菜,真能变成街头快餐吗?绝不可能!
不敢想象,满汉全席、法国大菜,被装在快餐盒中外卖;不敢想象,足球比赛只表演精彩射门;不敢想象,贝多芬、巴赫的大乐章,被录成小段,以供取乐;不敢想象,八大山人、毕加索的画,被复制后,切成小块当装饰。如果有一天,谁那么做了,招来的必然是唏嘘嘲骂,再被冠以“无品味”的头衔。可是,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干了。我们把文学著作压缩、戏说、拍成电影,于是,厚重的大部头变成了装帧精美的几页纸、几片光盘、几张电影票。我们可以把荆柯刺秦王写成缠绵的爱情故事、把一个帝王拍成武艺超群、美女相拥的侠客、把所有的故事情节、电影镜头都塞进妙龄女郎、把一次平常的话剧演出炒作得沸反盈天、把一个三流乐手包装成天皇般的人物,之后,再盖以“宣扬文化”的外表,打着“享受文化快餐”的旗号招摇过市。
也许,那也是一种快餐,只是,它不再与原来的大菜有任何联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联系,那么,这些快餐只能被看成变了质的残羹冷炙,只不过被装在了漂亮的餐盒中。
或许有一天,只要一个盆景,就可以不再去读“大江东去……”;或许有一天,只要划划小船,就当作看过了“争渡,争渡……”;或许有一天,只听支曲子,就可以夸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或许有一天,我们连吃饭也不必了,躺在床上翻菜谱吧……
我警告某些人,把文化当快餐,迟早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点评】
这篇作文的特点突出,第一就是大量运用整句,大量使用排比,这样造成了文章磅礴的气势,显得非常雄辩。第二个特点是语言色彩鲜明,音韵铿锵,这样使观点的表达非常明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还需细嚼慢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内容的增多,人们渐渐无暇在自己的小屋中,在柔和的灯光下去享受那份恬静的书趣了。于是“文化快餐”应运而生。大家可以用读简缩本,看文言文译文,看电视剧,看“戏说”,代替读大部头的原著。凝聚作者心血的传世之作似乎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这“文化快餐”确有好处,它可以帮助人了解点历史,显示些文雅,效果取得了,时间节省了,何乐而不为呢?殊不知一知半解终逃不出智者的慧眼,表面的文雅终掩盖不了内在的粗俗。而这假象却能蒙骗自己,使自己安于现状,不再求知,抑或囫囵吞枣,不重深广。
真正的阅读还是要读原著的,十个赝品也抵不上一个真货,佳肴经过脱水就会毫无味道。
读原著我们可以丰富情感,陶冶心灵。徜徉于书中景,感慨于书中情,为激动的话语而心潮起伏,为人物的命运而魂牵梦萦。很多时候,文学精品可以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物我两忘。
读原著我们还可以读出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描写。读书要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出乎其外,方知高妙。”这高妙的境界,只有在读原著时才能体会到。我们会为欧·亨利那出人意料的结局而赞叹不已,为大仲马那曲折动人的情节而拍案惊奇;领略简·奥斯汀恬静淡然的风格,欣赏马克·吐温幽默犀利的语言。这又岂是文化快餐能够给我们的收益?
读原著我们还可以读出高尚的精神品质,深邃的思想内涵。一部名著,或反映人物悲欢,或反映世态炎凉,总有它的主旨在。这主旨凝聚了作家思想的精华。《简·爱》能使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坚强的意志,桑提亚哥的《归航》能使我们受到内心的震撼,《呼啸山庄》能唤起我们对人性探索的欲望。内涵丰富的书,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使人在人生旅途中找到方向,看到榜样。
“快餐”虽快,却无甚滋味,甚至会伤人脾胃。应该选择真正的佳肴,细嚼慢咽,体味品尝,但求在回味时仍感到齿颊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