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许的姓氏来源(许的姓氏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4-01-22 15:30:49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20讲朱秦尤许之许

许姓

中国姓氏之一

许姓,中华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许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据考古及基因研究显示,中国人的起源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南方沿海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即许氏以及其它姓氏多发源于南方沿海一带。基因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先是到达了中国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进入黄河流域。这一结论,颠覆了学术界认为史前亚洲人由北往南迁徙的主流观点。

亦有许姓由北往南迁之说,据说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以后许姓大举南迁繁衍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移居海外。迁至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位列第26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许氏

拼音

郡望

汝南郡、高阳郡、河南郡

姓氏始祖

许由

姓氏名人

许慎、、许家印、

许晴

起源地

南方沿海,河南省许昌东

收起

起源

许氏先祖许由

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传说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也称许氏。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

源于观天象定姓,“许”字的主体标志是天干顶上这部分,这是“午”的标志,中午的午,这个午是玄鸟的翅膀,下方还是璇玑盘。凡是上古得姓的族,它必须得观天象,所以在古代,历法是第一等级的,所以每个姓的后面都有璇玑盘,璇玑盘就是风向标。许姓这半部分与谢的“訁”是一样的,这个三角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当斧子讲,另一个是当帝王的“帝”。那么天子说的话,也就是皇帝代天说的话叫“言”,他这不是自己的说的话,而是代天说的话,午这边表示天。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等。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得姓始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分布变迁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历史名人

许行(农学家、思想家)

许行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同年孟轲游滕,遇到,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孟子·滕文公》)。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许行以其独到的农家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对后世的农业社会和农业思想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宋人范晔《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奇妙。

3

许劭(评论家)

许劭(shào)(150年—195年[1] ),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任汝南郡功曹,后南渡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随其逃往豫章郡,并在豫章去世。

4

许褚(将领、武卫将军)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5

许敬宗(唐朝宰相)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少有文名。

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其间参与了《武德实录》、《太宗实录》的撰写工作,因此被封为高阳县男,太宗李世民征讨高丽期间,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文本死后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高宗李治即位后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永徽五年(654年),因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先后历任礼部尚书、太子宾客之职,显庆元年(656年)升任侍中,仍监修国史。次年进爵高阳郡公,同年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662年)拜右相,加光禄大夫头衔。次年又任太子少师、加同东西台三品。至此位极人臣。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6

许衡(宋元之际理学家)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

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许氏宗亲点击加入许氏全球群

许姓自古以来名人甚多,就不在一一列举,欢迎许姓朋友评论区留言

寻根问祖:百家姓探讨第26期“百家姓之许姓起源探讨”

许姓的人口与分布

许姓是中华《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目前许姓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福建、河南、台湾五省,大约占许姓总人口的40%。其次于山东、河北、云南、安徽、四川、浙江六省,又集中了28%的许姓人口。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许姓人口达902万6322人,百家姓排名第26位。

许姓起源及得姓始祖

当今许姓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源于姬姓。据史料记载: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于是许氏后人大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随着历史变迁,这一支许姓又不断的南迁,逐步分布于南方各大省份。

许姓始祖许由(远古时期)

二、源于姜姓。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该支许氏族人以高阳(今河北高阳旧城)为郡望。

三、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满族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许慎(公元58-147年)

许姓主要历史名人

1、许慎(公元58-147年),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

许慎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因许慎所着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许浑(公元791-858年)

2、许浑(公元791-858年),唐代诗人。今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3、(1905年2月-1985年10月22日),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人。将军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近代历史名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等。

将军一生战功累累,他的早年经历也是一波三折,最后加入了军队,成为一名军人。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沙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1985年10月22日,将军因病逝世,享年80岁。

以上是许姓起源初略探讨,不足之处恳请多多指教。

姓氏的来源及同姓历史名人之26―许(手抄版)

据2020年开展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4.1亿,位列人口数前30位的姓氏分别是:

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马孙朱胡,郭何林高罗;郑梁谢宋唐,许邓冯韩曹。

许姓在全国姓氏排名为第26位,人口约902.6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64%。

相传,许姓的来源有四:

一是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姬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

二是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商朝末年,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分封诸侯,许国即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战国初期许国被楚所灭。亡国后,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该支许氏族人以高阳(今河北高阳旧城)为郡望。

三是源于观天象定姓,据传,上古时有观天象定姓之俗,此为许姓又一来源。

四是源于满、黎、瑶、彝、土家、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许。

许姓自古人才辈出,主要代表有:

家人手抄截图

友友好![握手][握手][握手][玫瑰][玫瑰][玫瑰]您贵姓?[what][what][what]我是@很喜欢向日葵。

想知道姓氏的渊源吗?截至目前,我已陆续查找、整理了26个姓氏的来源,我将把这件事情继续坚持下去,很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传承中国姓氏文化,欢迎大家雅正。(下一个介绍的姓氏为:邓)敬请期待。[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撒花][撒花][撒花]

《百家姓》20讲朱秦尤许之许

许姓

中国姓氏之一

许姓,中华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许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据考古及基因研究显示,中国人的起源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南方沿海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即许氏以及其它姓氏多发源于南方沿海一带。基因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先是到达了中国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进入黄河流域。这一结论,颠覆了学术界认为史前亚洲人由北往南迁徙的主流观点。

亦有许姓由北往南迁之说,据说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以后许姓大举南迁繁衍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移居海外。迁至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位列第26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许氏

拼音

郡望

汝南郡、高阳郡、河南郡

姓氏始祖

许由

姓氏名人

许慎、、许家印、

许晴

起源地

南方沿海,河南省许昌东

收起

起源

许氏先祖许由

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传说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也称许氏。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

源于观天象定姓,“许”字的主体标志是天干顶上这部分,这是“午”的标志,中午的午,这个午是玄鸟的翅膀,下方还是璇玑盘。凡是上古得姓的族,它必须得观天象,所以在古代,历法是第一等级的,所以每个姓的后面都有璇玑盘,璇玑盘就是风向标。许姓这半部分与谢的“訁”是一样的,这个三角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当斧子讲,另一个是当帝王的“帝”。那么天子说的话,也就是皇帝代天说的话叫“言”,他这不是自己的说的话,而是代天说的话,午这边表示天。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等。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得姓始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分布变迁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历史名人

许行(农学家、思想家)

许行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同年孟轲游滕,遇到,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孟子·滕文公》)。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许行以其独到的农家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对后世的农业社会和农业思想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宋人范晔《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奇妙。

3

许劭(评论家)

许劭(shào)(150年—195年[1] ),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任汝南郡功曹,后南渡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随其逃往豫章郡,并在豫章去世。

4

许褚(将领、武卫将军)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5

许敬宗(唐朝宰相)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少有文名。

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其间参与了《武德实录》、《太宗实录》的撰写工作,因此被封为高阳县男,太宗李世民征讨高丽期间,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文本死后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高宗李治即位后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永徽五年(654年),因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先后历任礼部尚书、太子宾客之职,显庆元年(656年)升任侍中,仍监修国史。次年进爵高阳郡公,同年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662年)拜右相,加光禄大夫头衔。次年又任太子少师、加同东西台三品。至此位极人臣。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6

许衡(宋元之际理学家)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

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许氏宗亲点击加入许氏全球群

许姓自古以来名人甚多,就不在一一列举,欢迎许姓朋友评论区留言

许姓的源流,源出黄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

许姓,是我国姓氏,其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在宋朝时期成书的《百家姓》中,许姓排在第20位。而在2007年姓氏人口普查中,许姓位列第28位。

那许姓有着哪些来源呢?

出自姬姓,

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颛顼帝,姬姓,高阳氏,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为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亦是上古“五帝”之一。

一开始,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后被封于高阳,所以称为高阳氏。少昊去世后,颛顼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颛顼帝有一后人,名叫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有六子,其中长子名樊,已姓,后封于昆吾,故称为昆吾氏。

到了尧帝时期,当时的昆吾氏首领是很有贤名的许由。

尧帝在未选择舜帝为继承人之前,还曾想把君位让给许由,但许由却不接受。

相传,当时尧帝闻知许由贤德,便要把君位让给许由,许由不愿接受,就逃到箕山下。尧帝得知许由的地址后,又找到许由,打算让他做九州的长官,但他听后却到颍水边洗耳朵,还是不愿接受。

许由虽然没有答应尧帝的请求,但据说,许由曾做过尧帝、舜帝、大禹的老师,所以后人称他为“三代宗师”。

后来,许由的后人就以先祖名为姓,改姓为许。

源于姜姓

属于以国为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炎帝,姜姓,神农氏。

到周武王灭商的时候,炎帝有一后人,名叫文叔。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开始大封诸侯,此时周武王分封的诸侯有开周的功勋,也有周室姬姓宗亲,除了这些,还有上古贤王圣君的后人。

当时作为炎帝的后人,自然在分封之列。其中一个炎帝后人,名叫文叔的,被封于许,建立许国,故而其被称为“许文叔”。

到了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混战的局面,诸侯间相互征伐、兼并,已成常态。

此时的许国,就成了楚国的附庸。

再到战国时期,楚国就把许国灭了。

姜氏许国被灭后,其宗室之人不忘故国,于是就以国为姓,改姓为许。

至于还有其他的一些源流,则是源出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