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原标题:作品荣获漳州市首届建筑木雕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奖后,匠人郭德根说——(引题)
“老手艺有前景,我愿手把手教”(主题)
闽南日报记者 李润 文/图
近日,漳州市首届建筑木雕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的32名传统建筑工匠参赛,展开技能拼。最终,来自龙海区的郭德根拔得头筹,其作品荣获金奖,他被市人社局授予“漳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并获技师技能等级认定。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建筑雕刻这个小众行业刚出了个市“状元”,本报记者慕名前去拜访。
多手准备 全力以赴 一刻一雕细致入微终得偿所愿
“虽然对自己的综合实力很有信心,但公布我的作品获金奖时,第一反应还是既惊喜又兴奋。”郭德根回忆比赛的那三天,意犹未尽。第一天理论考试,占比总成绩20%,他取得满分,赢了个开门红。
“第二、三天进行实操测试,总时长16个小时,我第一天就现场操作了10个小时。”郭德根介绍,竞赛考核的木头由主办方统一提供,尺寸为30cm×60cm×3cm,32名参赛者按各自策划设计,在木板上进行独立创作。
在参赛之前,郭德根想好三个主题,做了多手准备。最后,根据现场赛制要求,他决定雕刻主题为《一路连科 青云直上》的木雕作品。
“为了更贴切标题,我一改大部分人都会使用的四条直线单调边框,在作品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别雕刻对称的祥云,正好符合‘青云直上’这一主题。”郭德根对其作品的构思十分自信。随着作品慢慢成形,他也越发兴奋激动,只见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一只栩栩如生的白鹭矗立着,周围还有数朵莲花围绕,连枝、芦苇等装饰镂空穿插而行,惟妙惟肖,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实操考核历时两天,第一天回到宾馆的夜里,除了疲惫,郭德根还有些许紧张和担忧。“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专业的技能竞赛,前来比拼的30多位匠人都是深耕行业多年的老师傅,大家水平能力都很高,压力确实大。”郭德根虽说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却还是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态,每分每秒毫不松懈,一刻一雕均细致入微,最终得偿所愿。
郭德根正在雕刻
需求很大 匠人不足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入行学雕刻
1980年出生的郭德根,1995年便开始拜师学艺,从事建筑雕刻这一小众行业。“当学徒两年,很苦很累很不易,那时候年轻,不懂吃苦是福,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雕刻,我就跳槽了,辗转多个行业。”郭德根说,直到2008年,也是他结婚那一年,为寻求稳定工作,保障家庭和睦,他才决心重拾老本行。由于当年做学徒时基本功扎实,而且他记性好,也没有把技能“还给”师傅,回归建筑雕刻后上手很快,基本上没有瓶颈期和适应期,很快就如鱼得水,至今15年,一直在建筑雕刻领域里。
木作行业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还有“精细木作”。郭德根介绍,打制建筑材料柱、梁、檩等构件的,行业里称为“大木作”;打制桌椅柜等家具的,称为“小木作”。作为木作大行业的一个小众分支,建筑雕刻就属于精细木作,对师傅的手上功夫、耐心程度、心性成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领悟,都有很高的要求。
“建筑雕刻的操作流程,简单来说就是:画草图、打粗坯、修光、开线、刻画,人物雕刻还要多一个步骤——开脸。”郭德根告诉记者,他的工作主要是雕刻寺庙、宗祠、神龛等古建筑的屋顶、内顶和梁柱,由他带领团队共同完成。
自从郭德根得奖的消息在行业内传开,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最近,郭德根和同行们又在加急赶工一座寺庙的木雕工作。由于当地习俗,“上梁”的日子已选定,因此,他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所有的雕刻工作。
“前两天我刚拒绝一单生意,虽然开出的价格很有吸引力,但因为对方赶进度时间急,实在排不过来。”郭德根最近的订单量很大,因为建筑雕刻属于细致活,工作周期又比较长,急不得也赶不了。 接下一个项目,常常需要2至3个月才能完成,郭德根平均每天工作时长8小时以上,遇到赶工期,晚上加班加点也在所难免。
当前旅游发展日趋兴旺,各个景区、公园等对古建筑亭台楼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很可惜,现在的年轻人,从事建筑雕刻的越来越少,我们对此很是担忧。”每当闲暇之余,和其他师傅谈起如今建筑雕刻的传承困境时,郭德根总是忍不住叹息。
入门难、时间长、收效慢,是现在年轻人不愿意选择学习建筑雕刻的原因之一。“这项老手艺有前景,我愿手把手教。”郭德根有个想法,他希望高职院校等可以开设有关建筑雕刻的学科,让年轻人通过课堂初步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而他也很愿意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地传授建筑雕刻技艺,让年轻人了解它、走进它,进而爱上它、选择它,最终传承它、发扬它。
来源:闽南日报
大家好,我是网络工程师成长日记实验室的郑老师,您现在正在查看的是网络工程师成长日记专栏,记录网络工程师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有个朋友咨询我,他现在32岁,原来不是计算机行业的,原来就是销售这类的岗位零基础。特别是他说到自己的英语也不好,他是自己说的,自己的逻辑思维混乱。他问我他适不适合转行做网络安全工程师?好多朋友都是这种,因为现在网络安全工程师比较火爆一点。
这个火爆,第一是的确有一些招聘,的确招这些岗位,然后社会上这种培训也比较多。可是社会上这个培训依然是这个问题。就是你的年龄32岁,零基础,本身就不是计算机行业的。如果你突然要转到做网络安全,我觉得概率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如果你成家了,你现在所在的城市也将进一步限制你的网络安全岗位的数量多少。如果你不在北上广深,我并不建议你搞什么网络安全。如果你现在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那我觉得还可以试一试。
就是你要有这个试错的意识,不建议你花高额的费用去培训。我本身也做培训,你可以找我培训几千块钱,用最小的试错成本,听清楚叫最小的试错成本去测试。因为有个问题,你的学习能力,就是学计算机的这个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未知的。因为学计算机,它本身还确实要有一定的天赋。就算你的逻辑思维很差,但是只要你用功一点,我觉得学个差不多还可以。
如果你是在二三线城市,我建议你不要搞什么网络安全工程使用,没有岗位也入职不了。而且网络安全工程师他属于it行业的,他本身属于it行业,那他对30岁以上的人,他要求是比较高的。你可以做售前,但是你要纯做一个技术工程师,在二三线就算能找到工作也是运气。然后干到35再再到40很困难怎么办?如果在二三线,建议你跟我一样做网络运营会比较好,或者做网络工程师转到技术经理,或者转到售前工程师也没问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新华社天津9月21日电 题: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来自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渤海湾畔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场馆内热闹非凡。近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此落下帷幕,这是目前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已然成为新的时代风尚。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面对面一较高下,在展现不凡身手的同时,更以实际姿态展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光荣与梦想。
“高手”比拼,巅峰对决显身手
从后背望去,武旭光的上衣湿了大半,但他的表情和眼神却异乎寻常专注。只见他将一根铅锡合金熔化,浇筑在电缆封铅处,按照工序仔细戳、贴、揉、抹。一番操作下来,原本凹凸不平的电缆接头逐渐展现出柔美的线条和光滑的表面。
今年32岁的武旭光来自国网天津电力,此时的他正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电力系统运营与维护赛项现场,同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一较高下。
“十年磨一剑,这项工艺最考验选手对火候和时机的精准掌控。”天津代表队教练张华解释,“电缆专业老前辈将这项工艺比喻成百姓家里炸面鱼,必须‘文武火’交替,才能达到工艺要求。”
此类高水准竞技,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举目皆是。4000多名参赛选手从数十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了各个项目的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
9月17日,参赛选手在参加砌筑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宁波舟山港集团的桥吊司机,吴飞首次来到天津,参加起重设备应用技术这一新兴赛项。更为特别的是,项目的赛场就设在天津港。
端坐在比赛操作间,吴飞默念着“稳、准、快”的诀窍,操纵着千米之外的场桥和岸桥。“远程操作对技术要求更高。”吴飞说,他期望通过比赛倒逼自己练就过硬本领,服务港口发展。
此次技能大赛开展的109个技能项目比拼,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采矿业等15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
赛场一角,来自上海的蒋志发正十分沉稳地在用传统工艺切割木材,他是此次大赛最年长的选手。除了作为参赛选手,蒋志发还有一重身份——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教练。“我希望用传统方法教授学生,让咱们国家的木工技能传承下去。”蒋志发的参赛,正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最好诠释。
从“老师傅”到“小工匠”,从硕士博士到中职技校生,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手”显能,创新赛项引风潮
比赛期间,大赛互联网营销赛项裁判长薛茂云早早来到比赛现场,见证来自全国多地的顶尖选手激烈角逐。
“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项,比赛要求将传统的销售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薛茂云说,比赛对标的正是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职业。
新赛项拓展背后,是服务新赛道的长远之计。
此次大赛的赛项设置新意十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同第一届相比,增加了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如互联网营销等,对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新增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更符合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趋势。
9月16日,选手参加虚拟现实工程技术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在虚拟现实工程技术赛项区,参赛选手们认真了解规则后,即刻着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维模型构建,开发一个躲避弹幕的游戏,并在系统中实际部署应用。
“全国有两百多所职业院校开设了虚拟现实相关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刘越是该项目的裁判长。他说,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未来沉浸式互联网,虚拟现实有望成为新一代计算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此次大赛旨在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建,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技工教育特色发展,打造一支爱岗敬业、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大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这次大赛中,职工身份参赛选手和高学历参赛选手大幅增加。职工选手占比54.1%,比第一届大赛增加7.6倍;高学历参赛选手多数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大趋势下,不同学历层次人才都能发扬劳动精神,有用武之地。
“能手”走俏,技能人才受热捧
石英钟零件装配、拉面穿针引线、飞机复合材料修理……传统技能与顶尖技术的同台竞技异常精彩,选手们秀技能、展绝活,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参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项的选手冯伟是一位博士,也是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讲师。
“比赛要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不低。”冯伟认为,当前,我国许多传统企业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将“金刚钻”紧握手中,才能在职场大显身手,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技能型人才不断走俏,成了企业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作为本届赛事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胥勇在做好赛事支持和服务的同时,也把揽才的目光投向了赛场内的技能“达人”们。
9月16日,选手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日益旺盛,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并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为新时代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只有提升人力资本投入,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释放创新驱动的能量。”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说。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队伍的核心骨干,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2551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445万余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约百万名毕业生。备受关注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陆续出台,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助推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改善。
“举办全国技能大赛是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王晓君表示,通过全国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亮绝活、唱主角、展风采的舞台,激发广大劳动者热爱技能、学习技能的热情,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为技能人才代表,“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呼吁,广大技能工人将报国之志与自身成才紧密联系,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创造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毛振华、刘奕湛、黄江林、白佳丽、宋瑞)
来源: 新华网
32位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使用32位单片机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对8位、32位和合封单片机进行优先级排序:
一、32位单片机的定义和应用:
32位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度更高的微控制器,它具有32位处理器核心,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数据和算法。在电子产品中,控制空调、电视、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控制等。
二、32位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从最初的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扩展到工业控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2)处理速度和精度提高:
32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和精度远高于8位单片机,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控制系统的需求。
(3)低功耗设计:
为了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32位单片机越来越注重低功耗设计,即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功耗。
(4)网络化控制: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32位单片机逐渐具备了网络通信功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三、32位单片机的优缺点:
优点方面
(1) 处理速度快:32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远高于8位单片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
(2) 精度高:32位单片机的精度比8位单片机高,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精度控制系统的需求。
(3) 集成度高:32位单片机的内部集成了丰富的外设和接口,方便开发者进行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
(4) 可扩展性强:32位单片机的IO端口丰富,可以连接各种外设和传感器,实现更多功能。
缺点
(1) 成本较高:相比8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的制造成本较高,导致电子产品整体价格较高。
(2) 能耗较大:虽然32位单片机越来越注重低功耗设计,但相比8位单片机,其能耗仍然较大,影响了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
(3) 开发难度大:由于32位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编程语言与8位单片机有所不同,开发者的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四、8位、32位和合封单片机优先级排序:
32位单片机: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广泛适用于各种复杂控制系统。虽然成本和开发难度相对较大,但其性能优势使得这些不足得以弥补。因此,32位单片机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16位单片机:
虽然其处理速度和精度不及32位单片机,但价格较为便宜且开发难度相对较低。在不需要太高性能的场合,16位单片机也是一种可行选择。
8位单片机:
虽然其价格便宜且开发难度低,但处理速度和精度都不及16位和32位单片机。因此,8位单片机的优先级较低,仅适用于一些简单控制系统。
合封单片机:
合封单片机是将CPU和其他组件通过封装的方式集成在一起的一种封装形式。它具有体积小、易集成、高性能、难抄袭等优点,适用于对空间和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航天、医疗等领域。但由于其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常规电子产品中应用较少。
五、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32位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其成本和开发难度相对较高,但其高性能和高精度使其成为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的首选。
宇凡微其产品涵盖了8位、16位、32位单片机和定制型合封单片机。宇凡微还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程序设计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开发出优质的电子产品。如果您需要开发方案或定制2.4G合封芯片,直接访问宇凡微>(yufanwei)。
俗话说“寒门出贵子”,在现在这个贫富差距大的时代,许多人在思想上都存在桎梏。就好比说现在的高考试卷中不能出现冰淇淋,就是因为有些贫困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冰淇淋。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信息差,类比到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现如今想要跨越原生阶层变得越来越艰难。
读书,是普通家庭唯一能走的路,也是最公平的一条路。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廉价劳动力,没有知识没有学历,成功几乎是痴人说梦。李嘉诚先生曾说:“知识改变命运”,直到现在,这句话还有效。然而努力也是需要方向的,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才有可能帮助到你,没有方向的盲目努力也是没用的。
下面这3个专业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的最佳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跨越原生阶层,不仅好就业,工资也很高。
一、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是致力于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信息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损坏、窃取和破坏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相对于其他传统的专业领域,信息安全专业相对比较新兴,且要求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安全作为必要的保障措施,其投入将持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从2016年的269.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31.9亿元,并在2022年底达到704.3亿元。根据2021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观察结果,网络安全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以高速增长的趋势呈现,当前网络安全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平均供求比例约为1:2。这一现象导致了资深人才的储备不足,并且新人才的培养和留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据看准网收集全国58664份样本的数据来看,信息安全在全国的平均月薪为33,042,中位数为31,289,其中22k-30k工资占比最多,约22%。
二、集成电路IC设计专业
集成电路IC设计是指将电子电路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集成到单个芯片上的过程。IC设计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这些集成电路,以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更新,对于IC设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都需要集成电路来实现功能,因此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非常大。IC设计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深入了解电子电路原理、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等知识,并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由于该领域技能门槛较高,相对较少人才能够胜任工作,从而使得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相对较大。近几年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说他们的起薪水平每年都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以往,企业对于招聘要求完全对口相关专业,而现在只要是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会受到追捧,被争相抢购。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中,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起薪从年薪20万逐渐攀升至28万元,再到32万元,这一幅度的增长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看准网96629份样本的数据,集成电路IC设计在全国的平均月薪为45,559,中位数为48,068,其中45k-53k工资占比最多,约21%,近半年来薪资一直都在上涨。
三、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是指通过设计、建设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保障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人员负责规划、配置、维护和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以满足企业和组织对于高速、可靠、安全网络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建立和维护稳定、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支持其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应用。这导致了对网络工程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
根据中国IT行业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网络工程师的起薪较高,地位也高。一年工作经验的网络工程师月薪普遍在6000-8000元之间,而一些高级网络工程师的年薪甚至可以达到10万元。与其他行业相比,网络工程师的薪资水平相对更加稳定。此外,网络工程师这个行业没有性别歧视,与程序员相比,网络工程师的职业寿命较长,也不会像程序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
根据看准网来源于250601份样本的数据,网络工程师在全国的平均月薪为13,496,中位数为12,966,其中2k-7k工资占比最多,约29%。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专业虽然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从事该专业的人都可以轻松就业和获得高薪。成功的相应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并具备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只有不断努力和积累经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今年是我步入程序员行业的第9年,大概到明年年后就满10年了。
有些唏嘘,嗯,又多干一年(又多活一年)。
现在依稀记得当年玩仙剑四最后慕容紫英说的那句话:
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
现实生活的冰冷和枯燥,大体也就这般了吧。
30岁之前1、高考失利2007年,我在全国高考失利了,总分469,理科生,在当时来讲,最多也就是二本二了。
而我在之前的大多数模拟考中,都是530分以上,我自认为是比较努力的那一类学生。
无数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一次考试,竹篮打水,前功尽弃。
遥想古代学子名落孙山的落魄心情,人生第一次脱离书本得到体会。
同时,高考的失利,让十八岁的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努力真不一定有用。
2、去当兵了2007年左右参军的人,有不少是因为《士兵突击》而去的,唯一腔热血尔。
我不是。
我报了湖北第二师范大学,当年的分数勉强能过的,学校也打电话了。
我十几岁就是个对未来有些许规划的人,知道上不了理想中的大学,家庭经济也支撑不起复读一年,我立马就决定选专业为主,老师是我很早就在内心有计较的一个方向。
父母的反对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魔怔了,竟然让我去参军,进去考军校。
我愤怒且惊慌,大闹一场,事后得知是一位亲戚的怂恿,说是认识里面的人,可以走关系,也说我本身成绩不错,那几年去部队的很多都是小混混或者家里管不了的,文化水平很低,我这样的学生去了机会很大。
我的亲戚不多言,当时在创业做生意,到处筹钱,想让我父母抵押房子,父母认知浅,被忽悠了,中邪一样。
我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血压一直不好,我妥协了,条件就是不许抵押房子给他们,否则一死了之。
事后证明我的强硬是对的,其他有些亲戚被骗了,父母才大梦初醒,我从懂事开始,一直在大事上从不糊涂。
去部队了,父母哭很惨,一个月后就后悔了,因为我是独子。
我在新兵连像行尸走肉一般熬了3个月,每天就三件事:跑步呕吐、单杠吊死猪、紧急集合。连吃饭和挨打都不在我的记忆中。
那个时候,在部队,城市兵是差农村兵很大一截的。
3、考军校?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不知道现在部队还流行这句话不。
在部队,我最苦的日子回忆起来基本都是一群武汉兵带来的,他们很抱团,但是又很爱欺负同样是湖北的新兵,我给他们洗过沾屎的内裤,也被他们罚过吃没打扫干净的蜘蛛网。
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而两广的兵、湖南的兵、江西的兵、温州的兵,都很团结,那两年义务兵,最照顾我的反而是广东的老兵。
虽然不提倡这个,但部队就是个大熔炉,抱团随处可见,湖北兵的尔虞我诈,是我心头至今的一片阴霾。
我真正适应部队生活是在一年后,成为了上等兵,人就是这样,改变不了,那就努力适应。
硬要说我当兵后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大的没有,但赶上了2008年特大冰灾。
而我所在的部队驻地湖南,又是重灾区,什么郴州、衡阳很多地方都被砸烂了。
开个玩笑,如果我不做程序员了,我觉得体力活我还能捡回来一点,因为我的铁锹和镐头功力很深,都是在抗冰灾以及挖电缆沟的时候练出来的。
第二年开始,我体能达到了巅峰,一个山地5公里跑下来甚至没怎么喘气,对于从小体弱多病的我而言,倒是个惊喜,有种内功大成的感觉。
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惊喜了,所谓考军校,名额是有的,但机会没有,因为有关系的兵是可以被安排到一些执勤点或哨所,安静的温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我这样的就一直训练、干活,想挑灯夜战连复习资料都没。
当年在部队还可以考军校,现在估计不行了,没有分数线,就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一定的人头即可,对我来说确实很大机会。
我在部队没关系,家里也走不到关系,有关系的在新兵结束刚下连队就被安排去学开车、学叉车、学训犬、学修坦克(有一个战友学了但没留队是我心中一个未解之谜)之类的等等,我这种没关系的就在连队一直训练、出公差、偶尔种地养猪放牛,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
考军校那只能是大梦一场。
终究是退伍了,也没什么留恋,但确实没后悔过,给了我一些很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视角。
4、退伍了做什么我有一群战友在部队欠了钱,退伍的时候小店老板在大门口拦着不让走,什么时候还钱什么时候走。
这算是意外留队了么……
后面他们电话找父母打钱过来才放走的,和我这种还攒了几千块的相比,确实谈不上光荣退伍了。
我带着一个嘉奖和一个优秀士兵的勋章回去了,父母凌晨在火车站看到我的那一刻喜极而泣,抱着我不撒手,我也对过往的事情释怀了。
当年,政策上更关照城市兵,退伍回来还有2万多的补贴,而农村兵没有。
我交出在部队攒的几千块钱,加上政府给的2万多补贴,给家里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度过了那两年最艰难的时期,算是我成年后为数不多开心的事情。
至于接下来做什么,我有想过,继续上大学,但年纪大了,家里情况如此,我果断放弃了。
我选择了一个2010年左右逐渐新兴且我认为很有潜力的行业,动漫专业,也是我本身喜欢的东西,有了我前面的经历,我更清楚了,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有动力去深耕,自己也会快乐。
父母总觉得亏欠我,所以什么都支持我,我理解但也不希望这样相处。
我兴致勃勃地报了这个学校,同时也报了成人大学,费用相对低一些,每年出一部分,对于全日制大学无望的我而言,这是最佳选择。
怀揣着异样的心情,我准备迎接新的人生起点。
5、误入编程行业我的人生在18-24岁的期间,都是颠簸的。
我选择的动漫专业在那一年只剩下建筑动漫,而我决定退而求其次的时候,这个专业也没了,因为和学校合作的一家深圳企业满额了。
我人都快昏了,这个时间点我还去哪里找专业,可以说已经没了。
再花时间去选择吗,我甚至厌恶了选择,我也没有那个条件选择,再拖一年看看?我本身就比别人更晚步入社会了。
我知道这一年我必须要入学,否则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
编程行业是该校老师对我的建议,因为他们有华为回来的Java高级工程师做老师,还有拿到微软高级认证的专家授课。
什么华为?没听过,什么微软?修电脑的吗。
我当时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入学测验体会了一把,那简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代码就像蝌蚪文一样,多看一眼都浑身难受。
一直到截止报名的最后两天,我才终于咬牙进来了,再苦能比部队生活更艰苦吗?改造过的人,有军事素养,还怕学不会吗。
我本质上是一个误入编程行业的人,在入行前5年,我都没喜欢过这个行业。
6、Java和.Net选哪个在2010年-2014年之间,我回头来看,Java是处在最大红利期的时候,但.Net也不不遑多让。
我在第一年的时候,是两个一起学的,.Net很舒适,各种拖控件,熟悉了之后那叫一个快,Java就枯燥多了,编码非常多,和现在比,以前真的很多。
HTML、CSS、JS、JSP、Struts2(Struts1即将淘汰)、Hibernate、Spring,再加上个三大数据库,那个时候的Java课程其实就这些东西。
第二年的时候我拿到了程序员资格证,也考过了.Net的很多微软认证,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对编程有了一些入门的感觉,也就是知道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了。
第三年的时候,参加了当时省内举办的一个编程赛事,还和同学一起写项目拿了个小奖,这算是对编程的实战有了新的体会。
编程最快乐的事情,即使到现在,也依然是产出成果的时候。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Java为主修语言,因为好找工作,就这么简单。
没想到的是,Java到现在,还是最好找工作的语言,这里面有太多戏剧性,但只能说明它确实厉害。
7、参加工作了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选择了去广州,因为我在部队所属的军区就是广州军区。
我的心情是带着欢快和紧张的,我年纪其实不小了,和正规大学生比,我其实已经比他们晚了两年步入现实社会。
但找工作比我预想的容易很多,或者说太容易了,因为当时的IT公司除了大厂和事业单位,几乎是不看学历的,更看中你是否能马上开始干活。
简历刚投出去,就有三四个面试电话过来,凭着我当时的准备,很容易就过了两个,开价都是5000。
带队老师说我在学校的时候个人能力就比较强,让我这几天再试试多面几个,我答应了。
后面每天都有不少电话面试,我一共面了大概7个公司,最终选择了开价最高的那个6000的。
收到offer的时候我开心坏了,终于工作了,而且一个月6000,五险一金,试用期给80%,在当时入行的程序员里面算是挺高了。
其他同学还在苦苦面试,我顺便也给他们一些指导,睡觉前也在想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该怎么花。
那几年有两个培训机构其实很火,叫北大青鸟和清华IT,广告里面都是白领一样的老师和学生,令人眼馋。
而当我背着笔记本,胸前挂上工牌的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是白领了。
8、工作和学习真不一样我在第一家公司受了严重的打击,一度一蹶不振。
因为我明明在学校学了很多,也很优秀,但在公司,我是懵圈的。
业务读不懂,我连CRUD都步履维艰,一些没见过的技术,你不学会甚至没法干活。
在公司就是这样,你干不了活,就是不行,因为在学校你是付钱的客户,在公司,你只是拿钱的工人。
半年后,我的主管,一位湖北仙桃的半个老乡,对我有了很大的意见,甚至在办公室吼我。
我感觉丢脸极了,即使不抬头我也知道很多人都在看着我,这种无力的屈辱感如蚂蚁钻心一般。
我提离职了,才半年多,我扛不住了,选择了远离,主管很快就批了。
为什么我在外地对湖北人一直避之不及,除了在部队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就是这一次带来的心灵打击了。
在离职正式要走的那一天,我的主管湖北老乡来送我,他说了一句我现在都忘不了的话。
你可能不适合这个行业,可以考虑做点别的。
轰……
不是我一拳轰出打爆他脑袋哈,而是当时内心的感觉,头皮好像都要炸开了,我是失魂落魄走出公司回到出租屋里的。
接下来,我整整半年没找工作,靠着自己的一点钱,公司发的工资,以及同学的接济,勉强度过了半年。
为什么我不找了,因为内心害怕,害怕那种在公司里什么也不会,对着一个问题或BUG解决一天也解决不了,也不好意思总是问别人,那种每天只希望早点下班的煎熬、度日如年的感觉。
在学校,我很优秀,很努力,还拿过奖,工作后,我竟然一无是处,什么活也干不好。
工作和学习,真的不太一样。
9、编程是需要开窍的假装在外地工作不错,第一年回老家过年,父母听闻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家的温暖和同学的鼓励下,我才重拾信心,年后又开始找工作。
这一次,我找到了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给电网做服务的,薪水开了7500,比我预期要好很多。
有了前面的经历,这次我领悟了一些事情。
进了公司之后,我首先就请同组的同事和主管一起吃了个饭,还去了KTV,增进了一下感情。
大家觉得我很好相处,后面果然顺利很多,同事们都对我提供帮助,主管也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慢慢熟悉了很多业务,做项目和日常维护也有了一些心得,每次处理一个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我的积累甚至能比公司驻场的运维人员还强了。
传统企业对接接口是非常多的,主要是webservice,这是在学校老师不怎么教的,所以我根本不会。
正因为有了前面和同事打好关系,才有人愿意给我更多帮助,我才能掌握公司的很多常用技术,而这些都是你在一个公司的立身之本。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第二年,加起来是我工作3年的时候,我对很多脉络都理顺了,对编程的一些系统认识,以及项目在企业中的运作也了然于胸。
工作第3年,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好像开窍了,忽然知道项目该怎么写了,接口该怎么写了,不需要问任何人,很奇妙的感觉。
现在的程序员刚工作就要收入过万,动辄就会分布式架构之类的,对我这种经历的程序员而言,我是理解不了的,我要到第3年才真觉得自己开窍了。
难道真的是时代变了。
10、传统行业能学到的也多进什么行业,对刚入行的程序员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选择的。
有不少程序员其实都进了传统行业,服务于政企、事业单位等等。
我这样在传统行业呆了5年的人,对于传统行业的看法也是能不进就不进,但没选择也别觉得它就差劲。
很多传统行业所用的技术其实是过时的,跟不上主流的,这和服务的对象有关,讲究求稳不求变。
但你千万别以为传统行业什么都学不到,我在前面提到的这家公司,主管曾经跟我说过一段话很有道理。
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你肯学,你都能学到东西,你不肯学,在哪里都一样。
我在这家传统行业,学到了电力行业的诸多业务,驻场期间学到了其他厂家的一些技术,比如SOA的服务架构、dubbo、zookeeper、RabbitMQ、netty等技术,都是在此期间互相交流学到的。
同时,传统行业的工作比较有规律,只要掌握了以后,是有节奏的,你很好把控自己的时间,我在这5年期间,还通过摸鱼陆续学会了后面几年开始兴起的SpringBoot、SpringCloud、docker等技术。
如果是在互联网公司,它如果不采用某些技术,因为工作紧凑,加班也多,你是万万学不到的,只能靠自己挤时间。
这就是有得有失,你如果是在传统行业混日子,那确实白瞎,你如果利用好时间,搞不好3年时间下来你比互联网公司的一些程序员懂得的还多。
我就是在传统行业的这5年,凭借自学,薪水翻倍的,甚至在回老家之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得心应手,成为了研发骨干。
30岁之后1、30岁是个分水岭我从不觉得35岁对于一个程序员是分水岭,反而觉得30岁才是。
对于普通人出身的程序员而言,30岁你将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终身大事。
这是哪怕最终你可以逃掉,但过程你绝对逃不掉的人生转折点。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就知道,我个人是倾向于大家努力走入婚姻的,这不是强迫,而是陈述大自然的规律。
我在26岁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稍微提一下谈朋友的事了,更多的是开玩笑的口吻。
在28岁的时候,他们的口吻已经略显严肃了,而我也试着相亲过两个。
没成功,更多的是尴尬,你要知道,相亲是要牵扯到第三方的,往往牵线的会是熟人或者你父母的熟人,你谈不好终归会让这里面的关系变的比正常关系微妙。
而29岁的时候,这种压力就真的逐渐步入顶峰,因为父母的传统思维依然是,过了30岁就不好找了。
所以你会面临除了工作以外的,来自家庭的关于个人问题的巨大压力。
尤其是程序员,很多还是不怎么会谈朋友的,工作加班、学新技术、看动漫、打游戏……如果再来个看综艺的习惯,你还有什么时间谈恋爱。
我很不幸,30岁依然没谈好,但我有别于许多自暴自弃顺其自然的人,我在30岁那年做了一件没有后悔的事。
我在薪水翻倍,并且即将升任新小组的研发主管的这一年,选择了离职回老家。
公司有些惊讶,试图挽留过,但因为牵扯到我的个人问题,他们最终不好说什么。
所以,在广州摸爬滚打混迹6年的我,提着一个包来到广州,最后又提着一个包离开广州。
原来人生做出选择没那么难,就是一个包的事情。
2、相亲是个体力活回到老家是2019年,幸运的是,年底就开始传出疫情,第二年年初就爆发了。
如果我没有鬼使神差的回来,我估计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了,可能还会让父母急到崩溃。
我很顺利的在老家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个小公司,给我开了6.5k,目前凭着我的努力已经涨到了7.5k。
和在外地相比,薪水何止腰斩,一度让我很不习惯,但我所得也很多,吃穿有家人更多照料了,没有广州那种湿热的环境,身体也逐渐变好了。
果然,身体的健康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心情。
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相亲就是个难题了。
我回忆起来,大概相亲了不止10个,按照当初我母亲的斥责:你相亲的对象都能凑几桌麻将了。
很累,相亲真的很累,不止身体,还有心理。
要么你看不上别人,要么别人看不上你。我对此的形容是,不分男女,大家都有问题,就像一堆烂萝卜,最后都剩在一个框里,还要让这框里的烂萝卜成双成对。
这简直是双倍难度……
我能坦然接受相亲也是有过长足的心理建设的,我年轻点的时候始终希望,我的意中人有一天会驾着七彩……哦不对,我的意中人一定要是我喜欢的,否则宁愿不谈。
想法没错,但想要走入婚姻,那确实得想开点,否则犹如大海捞针,真心随缘了,和尚都不会这么干。
我坚持下来后,32岁这年终究是修成正果,其中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如果你不愿意在这个年纪为这件事主动付出更多,以现在的社会情况,那确实很难成家。
我有了一个谈不上特别喜欢,但确实相互合适的另一半,33岁小孩出生,目前也一岁多了,相处这几年下来,夫妻也算挺和睦,家中矛盾不能说没有,总体和我预想的生活差别不大。
重要的是,有了家庭,步入了婚姻,哪怕琐事缠身,但内心已然安定,对未来没有孤独感,可以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努力在事业上投入更多心神而不被人生大事所干扰、打乱。
我想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可能包含这个意味在里面,这是我30岁之前不可能理解的。
3、30岁之后的程序员我在30岁之前,学了非常多的技术,最离谱的时候,我花钱买服务器来搭建大型分布式架构,以帮助我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回到老家之后,我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医疗行业,涵盖的业务范围还挺广,包含了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统一支付平台、医保支付、动账消息推送等等。
像一些动账消息,一月会有几次需要当日推送百万消息通知,比不了大厂,但在二三线城市算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企业了。
技术虽然掌握的挺多,但30岁之后如果一直徘徊于此,就国情而言,这样的程序员应该还是走错了。
这些年我写的接口有多少已经数不清了,看过烂到流脓的代码,也看过美丽如画的代码。
这里面就我知道的一些同事和同学,写过美丽如画代码的,有部分可能已经没干了,而写过烂到流脓代码的人,还有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甚至混的越来越好的那种。
我有一起吃饭交流过,算是琢磨出一点感悟来。
30岁之后,技术固然重要,人情世故可能更重要。
有些人,技术也许一般,也就是能干活的程度,但不妨碍他认识的人多,朋友多,有些程序员就喜欢这样的人,好相处,好沟通,平时乐于助人,也爱一起出来玩、吹牛皮。
至于技术上的问题,如果同事不再是同事,而是朋友,帮你解决真不是什么难事。
4、资源共享很重要我目前这家互联网公司,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初,因为公司是医疗行业,必须在家熬夜支撑,甚至6天内就要出一个线上运行的项目,帮医生和患者们排忧解难。
我的主管也是刚来没多久的一个高级工程师,临危受命,带领我们几个一起做。
他规划和安排了一些事情,有些其实我感到不合理,但别人不说,我自认为有些经验,会据理力争。
到了这个年纪的程序员,都会有这样的通病,谁也不服谁。
这也给我后面的祸患埋下了一些伏笔。
矛盾爆发在初五的凌晨,我在微信通话中抱怨了几句,他没有说什么。
但第二天开始,什么活也不给我安排了,直到项目紧急上线,后面依然也没安排,我就知道自己得罪人了。
果不其然,因为疫情都在家里,公司要求每天报备,然后每周在一起钉钉群通话,每个人说自己这周干了些什么。
我贼尴尬,活都没安排,我说什么,之前还硬气呢,不安排干活我乐得清闲,原来这是给我摆了一道。
一周后,他又给我重新安排事情做了,此时我完全接受安排,一句抱怨都没了,大家心知肚明也都没主动提这茬,仍然正常交流。
后面我才知道,这人居然还是总经理从武汉请回来的一个大佬,技术很厉害,管理能力也很强。
接下来几年,我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底层的一些原理,以前一知半解,现在茅塞顿开。
从那次矛盾之后,我就很主动的和他搞好关系,慢慢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已经是38岁的程序员,他的朋友圈有非常多很厉害的同行,有他以前的同学,也有他的前同事,还有他这些年网上认识的一些技术圈的人。
他说了一句话我感觉非常好,大概意思如下。
“现在是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时代,程序员要学会扩大交际圈,得到更多可以共享的资源。”
他说他为什么能在疫情这么艰难的时期能进入到这家公司还成为技术主管,就是因为前两年结识了现在的总经理,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除此以外,他能接收到的圈内资讯也比我快,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能咨询的圈内朋友也多,换成我,只能硬着头皮找BUG。
他还一直和很多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同学在北上广都有,目前有的也是技术骨干了,他之前还把自己亲戚的小孩推荐给了上海一个同学所在的公司,不得不说这人脉令人佩服。
我是被深深震撼了,如果我不是运气好,我根本没机会进来,可能还在到处奔波,而他因为圈子广,比别人有更多找到工作的机会,一个电话就来了。
这些道理,我30岁之前连想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一门心思埋头苦学,追求新技术。
可技术年年都有新的,你学的完吗?你学不完。
人脉年年也能有新的,积累的越多,资源越多,你主动积累过吗?你没有,这对你来说可都是隐形财富。
5、不要贴35岁标签35岁的标签谁给你贴的?
是社会吗,是技术圈子吗,是公司和企业吗?他们只占一半,剩下一半是你自己贴的。
如果20-25是一个程序员入门编程行业的时期,那么26-30就是一个程序员技术能力爆发的时期。
这个时期有小部分程序员会主动加强对未来道路的铺垫和积累,这小部分人我是佩服的。
比如我入驻CSDN已经12年了,去年我偶然看到一个和我同年加入CSDN的博主,如今已经是知名大博主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矩阵,有了庞大的粉丝关注。
比如天蚕土豆大火了这么多年,而我其实就在他后面一两年开始写小说,写的时候《斗破苍穹》还没火出圈,遗憾的是,我把当初的小白文红利期放弃了。
我年轻时做什么都喜欢半途而废,不是我意识不到,而是我控制不了,有多少人也是这样?
从学习算起,我入行编程领域是2010年,如果早点就开始有意识的积累,现在估计也有庞大的圈内资源了。
从写小说算起,我如果当时坚持下来,趁着小白文红利期,估计现在开新书也有一批死忠粉了。
类似的事情,我经历过好多次。
对于绝大部分程序员来说,像我这样的一类人终究是占比更多的。
大家更愿意把20-30岁的时光贡献给数之不尽的新技术,用以维持在编程领域的水平。
这无可厚非,精力有限,想要技术更厉害,保持学习是唯一路径。
可30岁之后,这种思维要主动求变了,继续保持学习固然重要,侧重点也许需要调整。
像我,30岁之后很少学习新技术,只是保持关注,但我拥有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所以心里不慌。
30岁之前的程序员,如果你没有在这个阶段拥有这个能力,那么你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失败的。
30岁之后,需要开始多结交朋友,拓展资源,你入驻的平台是资源,你的朋友圈是资源,你待过的公司更是重要的资源。
你仔细想想,你待过的公司,那些同事你有好好维系关系吗,研发同事你还有联系吗,人事你还有联系吗,商务部销售部的同事你有联系吗,运维同事你有联系吗。
其次,你作为大学生,如果是科班生,你的同学大部分都应该是同行业的,你还都有联系吗,有互相交换信息交换资源吗?也许你26岁之前还有,但快30岁或者30岁之后就逐渐淡了。
为什么淡了,因为你自己的事情多了,就没有主动维系了,这是你的资源,你都不维系,指望资源缠着你吗。
大部分程序员是肯定没有考虑这些的,而等到30岁之后才想起,会留下很多遗憾,这都是喂到你嘴里你都不要的财富。
我鼓励30岁之后的程序员,在有了家庭以后,把更多精力放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和人际关系上,绝不能继续陷入追求新技术的泥沼中。
35岁的标签其实在30岁就已经决定了,5年时间足够你取下这个标签。
我认为,这是中国式程序员需要面临和沉思的课题。
总结我一开始是有大纲的,这是以前写小说的习惯,大概就规划了3000字左右。
但是写到中途我发现,像我这样比上不齐,比下有余的程序员,应该是挺多的,毕竟我周围就有。
越写越觉得内心有一丝渴望得到救赎的悸动。
所以像我这样一群已经过了30岁的程序员,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是值得解析的,对于年轻点的程序员是有借鉴意义的。
因此我修改了大纲,加入了个人从成年后到目前为止的简要经历,每个阶段给了一些心理路程。
希望这种步入编程行业的经历,能够对仍旧或热爱、或挣扎、或迷茫的同行业者们一点正面积极的思考。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哦,持续分享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