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新网8月2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据韩国统计厅24日数据显示,2021年韩国总和生育率同比减少3.4%,为0.81,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同时新生儿数量为26.06万名,同比减少4.3%,同样刷新历史新低。
据韩联社报道,在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中,韩国是唯一一个总和生育率低于1的国家。
韩国自1970年开始统计新生人口,年度新生儿数量超过100万。但进入21世纪后呈断崖式下跌,2001年跌破60万,2002年跌破50万,2017年不足40万,2020年进一步下滑至不足30万。
韩国统计厅称,按生育年龄来看,25~35岁女性的生育率同比减少,35岁以上女性的生育率同比增加。晚婚晚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25至35岁女性的生育率下降,导致生育率整体下滑。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目前韩国社会已经受到低生育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学校面临着学生短缺的问题,军队放宽了应征入伍的资格要求,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也危及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韩国人口在过去两年已经缩水,在三四代人之内,人口可能会急剧下降。
报道还称,尽管韩国政府多年来一直知道这种局面迫在眉睫,但却无法解决人口下降的问题。针对韩国低生育问题,《纽约时报》援引首尔汉阳大学政策学教授李三植(Lee Samsik)称,“政府应该在儿童保育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为年轻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住房,并采取政策吸引移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成都一位90后女孩,因人生中的三次“意外”,不经意间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有人称赞她是超级妈妈,有人问她家里是不是有金矿。她无语。
有一天,她录了一段视频,向未来成年的孩子们发出呐喊,要求两个儿子即便没钱结婚,也不要来找她啃老,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顽强,将来一定要对别人家的姑娘负责。
她告诉女儿,婚姻不是女人的必需品,它更多的是负担与责任。她希望女儿在没有完全了结婚姻,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项无比大的挑战前,保持单身。
(成都90后女孩的三孩)
不要奇怪她为何有这样的举动和想法,了解她育孩经历的人,都会对她充满理解和同情。三胎路上有不少“拦路虎”,这也是三胎政策出台这么久,无人响应的原因。
这位女孩都经历了什么?又遇到了哪些绊脚石?
一、90后女孩意外生三胎,辞职负债押车卖房成都90后女孩春晓,三次意外怀孕。出乎预料的精力和经济透支,逼迫她辞掉了工作,和丈夫一起卖掉学区房,还背负着40万债务。
她刚结婚,还没做好准备就当了母亲。2015年,她和丈夫去泰国度蜜月,旅游结束时发现自己“中招”了。虽然没有心理准备,他们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图文无关)
春晓在成都一家传媒公司做编辑,丈夫是一个事业单位职工,典型的双职工家庭。结婚时,他们有一个80平米的婚房,夫妻俩每月还房贷2000元。
春晓怀第一胎,婆婆简直是不遗余力。她在小两口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照顾他们。特别是春晓坐月子时,为了让她睡好觉,婆婆把孩子带到出租屋照料,喂奶时再抱过去。
春晓哺乳假休完后,回归职场。谁知2016年底,她又意外怀孕。那时国家刚刚放开了二胎,那就生下吧。
对春晓生二胎,局外人可是一片反对声。闺蜜告诫她,生一堆孩子又麻烦又累。同龄的妈妈们也说:“佩服你,带一个都恼火,你还要生二胎”。
(有玩伴啦)
就连婆婆也打退堂鼓,委婉劝她们不要二胎。也许侍候第一胎,她已累得够呛。春晓的父亲更是激烈反对,经常打电话让她放弃,他告诉女儿,“生了你也养不起”。
春晓三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她跟着父亲。后来父亲再婚,自从继母生了弟弟后,春晓不再喜欢那个家,常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她心里带着一股对父亲的幽怨,和父亲吵了起来。好在丈夫很支持她,而且春晓也幻想着生个女儿,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017年5月,春晓未能如愿,又生了个儿子。从此,她这个两个男孩的母亲每天都处于崩溃状态。除了睡觉,家里没有安静的时候。两个男孩子爱打架又淘气,随时得摆平哥俩。
(图文无关)
两个儿子还没拉扯大,2019年她又怀孕了。春晓很崩溃,责怪老公不负责任。可老公始终没说不要这个孩子。且夫妻俩都坚信,这次应该是个女儿。
女儿的到来,春晓很开心,她写信告诉了父亲。这可把父亲吓坏了,他为女儿今后的日子发愁,建议让婆家、娘家各带一个他们的儿子。
但春晓不愿意,她自己吃过单亲家庭长大的苦,不想让孩子们再遭这样的罪。为了能多好地陪伴孩子,加之单位效益不好,春晓干脆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
带孩子的苦和累都可以忍受,钱越来越不够用才是最揪心的。决定要二孩的时候,他们担心房子太小,卖掉婚房,换了一个140平米的学区房,月供变成了4000元。
(看房人)
婆婆心疼儿子,主动帮他们还贷款,可四个月后坚持不下去了。房贷重任又回到他们夫妻肩上。
丈夫为了养家,先做兼职,后改做销售,一家人的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夫妻两只好忍痛割爱,卖掉学区房,换了一个70多平米的公寓做投资,自己出去租房住。
可生活并没有因此饶过他们。随着疫情不断,老公挣钱更加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去借网贷,不知不觉,窟窿大得填不满了,他们背负了40多万债务。
二、三胎宝妈打造超级IP,仍然面临入不敷出春晓想起了父亲的忠告,真是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自己选的路,还得咬牙走下去。
(五口之家)
夫妻两决定把公寓卖掉先还债。可成都二手房市场低迷,挂出去很久无人问津。他们只好把代步车抵押一笔钱,减轻部分贷款利息。眼看着家里就要一无所有了。
他们每月房租4千,住房没了,孩子们上不了公立幼儿园。上私立的,两个儿子一年要三万,奶粉和尿布一个月需要2000多,加上其他开支,这个五口之家每月至少需要一万开销。
而且,他们每月至少要还五千的债务,即便节衣缩食也运转困难。不得已,春晓给孩子办理了幼儿园休学,砍掉了他们所有兴趣班。现在对她来说,挣钱是第一位的。
她试过很多边带娃边挣钱的办法。一次次试错后,她发现,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独立做短视频和直播,把自己的多孩生活和育儿经验,展示给更多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图文无关)
她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三孩超级妈妈”的人设,慢慢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开始接到一些酒店、儿童主题乐园和亲子餐厅的合作邀请。
春晓确实像个超人,经常备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满孩子们的零食和日用品。一有拍摄任务,带着孩子们说走就走。
她经常早上带着孩子们出去拍摄,等他们晚上10点睡觉后,她再开2小时直播,剪辑完后凌晨3点左右才能睡觉。睡眠严重不足,她有时都把车开到了绿化带上。
她从不避讳和孩子们谈钱。当孩子们闹着要心仪的玩具时,她会直接告诉孩子们,家里欠的钱还没还完,现在买不了。她觉得很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财商思维。
(春晓和她的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耗去了夫妻俩无数个三倍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随时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艰难地维持着五口之家的生活。
生三个孩子很容易,养就难多了。其实最大的拦路虎就是钱,有了钱,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尤其是普通的双职工夫妻,一个月几千元收入,养三个孩子这事太难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承受这份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放开三胎无人响应。因为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关键是很多有钱的人现在不一定有生育能力。
那是不是除了钱,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呢?
(快乐的孩子们)
三、生娃意愿低下,缺钱背后是配套服务需求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三个算什么?那些年生七个八个,也没见养得这么艰难。其实那时候的人,的确没有现代人这么多后顾之忧。
那时候,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生老病死都给管完了。单位有自己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有自己的医务室,生孩子、生病都不用自己花钱,房子单位分配。
有的单位自己没有学校,也会以单位的名义,联系附近学校,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问题。孩子养到一岁,就可以上单位的托儿所,上班带去,下班接回来,啥都不耽误。
(70年代的厂办托儿所)
后来改革了,把这部分职能交给了社会,企业负担是减轻了,个人负担越来越重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育和医疗变成了产业,首先要讲究经济效益。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养孩子,不敢生病。养孩子的内卷,让很多父母很焦虑。刚生了孩子就开始愁幼儿园,上幼儿园又开始发愁上小学的事情。
摇号这个东西就像中彩票。既然是摇号,就有一部分人上不了国立学校,无法接免费受义务教育。经济条件好的还好,大不了上私立,经济条件差的,愁死个人。
这事有多夸张!有一次我们公司正在开会,一个同事突然从座位上呼地站起来,一声尖叫。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她的孩子小学摇号中了,抑制不住兴奋后失态。
(幼升小的家长们)
托育难、上幼儿园难、上学难,这就是现代人养孩子的一大痛点。如果从托育到中学毕业,都可以就近上学,享受义务教育,养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养孩子的第二个难题是住房问题。这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孩子多了必须得大房子,可是现在房子太贵,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啃老的话,没几个人有能力自己付首付。
可如果是一般的工薪族,又有多少积蓄呢?负担一个孩子的首付,省吃俭用勉强还行,如果让他们给三个孩子准备首付,那可是要老命。
曾看到一个网友留言,老婆问他要不要二胎,他说你能保证生个闺女就要,已经有一个儿子了,这小县城我可买不起两套房。
(图文无关)
你说让年轻人们去租房,也不是个事。特别是租私人的房子,主人家要做他用或要卖,你就得搬家。经常搬家不仅耗费精力,还让人感觉居无定所。
除非国家有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出租房,租金他们付得起,还能稳定,估计租房的人会多一些。
四、鼓励生育利好政策不少,为啥效果不明显为了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国家真是操碎了心。看看这些年的生育数据,能不着急吗?
从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202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双双创下1978年以来的新低,分别只有8.5%和1.45%。
从比前一年增加的人口来看,2018年比前一年增加530万,2019年只有467万,2020年降一半多,只有204万,2021年只有区区48万,2022年,不仅不增加,还减少了85万。
(新生命)
2022年是个拐点,我国人口6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在1%以下,确实让人揪心。
为了稳定人口,我国政府2015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放开三胎生育。为了鼓励生育三孩,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文,阵仗不小。
内容涉及财税、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诸多方面,详解了政策倾斜措施,还落实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相应责任。试图推进“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出台了相应鼓励措施,比如延长哺乳假、育儿假、护理假,还有地方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
(图文无关)
这些政策为何大家不买账呢?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解决育孩的痛点。比如哺乳假奖励最多的增加半年,半年以后又怎么办呢?养不起孩子的问题,根本没有缓解。
最近国家实行的,3岁以内幼儿,父母每月税基减去2千元,别说折合成税款少得可伶,就是每月直接补贴2000元,也无济于事。
请保姆贵,上个幼儿园比大学贵多了,还有人上个小学花几十万。其实,托幼、教育不应该是挣钱的产业,而是需要投入的希望工程。
有调查显示,女性不敢生,排在前三的原因,经济原因占了75.1%,孩子没人带51.3%,女性生育后收入下降的占34.3%。其中有42.9%的人收入腰斩。
(幼儿园孩子们做拔河游戏)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要在短时间内增加个人收入,足以让大家放心生孩子,是不现实的。但各级政府在发展托育、幼儿教育、均衡中小学教育资源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房价即使降一半,大多数年轻人也买不起,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显然降房价这条路行不通。但政府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公租房、廉租房,应该是可行的。
解决大家不敢生的问题,需要政府牵头,切实从解决育孩的痛点、难点入手,举全社会之力,营造生育友好环境。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异想天开,一厢情愿。
正如李强总理说的;“坐在办公室全是问题,走出去全是办法”。只要深入调查,积极应对,解决好养育孩子的一系列后顾之忧,相信会有更多的夫妇愿意生孩子。
参考资料真实故事计划.三胎的滋味[OL],2021-11-26
去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43年来新低,学者分析“宝宝去哪儿了”[OL].澎湃,2021-11-20
全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来临?[OL].新浪财经,2021-12-02
在疫情、育龄妇女减少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继续走低。
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1062万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43.6%。
2011年以来出生人口(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出生率方面,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18‰,连续两年跌破10‰(即1%)。第一财经查阅历年资料发现,2021年出生率也是近72年(1950年以来)来的新低。
同时,相比2020年,2021年净增长人口为48万人。第一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
1950年以来历年净增人口(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变化来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906万人,随后几年,年净增人口不断下降,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779万人、530万人、467万人、204万人、48万人。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越来越难,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宁吉喆说,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相比前一年减少,一个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减少约300万。第二,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在推迟,年轻人生育意愿在降低。第三,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生育安排。
根据杭州市民政局近日公布的2021杭州婚姻登记数据,该市2021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5岁、女性为27.1岁,与上年相比,男性晚0.2岁,女性晚0.3岁。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31.7岁、女性为30岁,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晚0.3岁和0.4岁。
新冠疫情对青年婚恋生娃都产生了影响。董玉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比如,疫情带来的社会活动限制措施,影响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减少了男女之间的沟通交流,甚至恋爱和婚育活动,同时,疫情也影响了人们对于生活、对于生育的现实态度。
展望未来,我国出生人口走势如何?
宁吉喆表示,我国出生人口2021我国人口平稳增长,我国人口总量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在14亿以上。目前仍有3亿多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每年能保持在1000万,三孩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一些被推迟的生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释放。
在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2021年,我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全球人口突破80亿,低生育率却成为世界多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总和生育率连续多年全球“垫底”,并且仍在不断突破下限的韩国,已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韩国统计厅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第三季度新生儿人数再度创下新低,今年全年出生人口预计仅有25万人。人口危机不断发酵下,人们不禁疑问:为何韩国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
生育率再创新低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处于全球最低水平的韩国生育率仍在进一步下滑。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韩国第三季度新生儿人数同比减少3.7%,至64085人,创下自1981年有统计以来同期最低纪录。数据显示,韩国前三季度新生儿总数为192223人,同比减少5.2%。
韩国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今年第三季度为0.79,同比减少0.03,创下自200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同期最低纪录。
根据韩国政府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韩国2021年全年总和生育率为0.81,比2020年下降了0.03%,已连续多年全球“垫底”。韩国2021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减少4.3%,为26.06万名,同样刷新历史新低。
韩国《中央日报》已预测,韩国今年全年生育率降至0.8以下、首次降至0.7区间已成定局。
与韩国相比较,2021年美国和日本的全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和1.3。一些非洲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则为全球最高,达到5至6。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此前报道,韩国自1970年开始进行年度新生人口统计,当时每年新生儿数量超过100万。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还在一直实施计划生育。
但进入21世纪后,韩国出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2001年跌破60万,2002年跌破50万,2017年不足40万,2020年进一步下滑至不足30万。
随着生育率下降,韩国妇女晚婚晚育的趋势也在进一步凸显。根据韩国统计局数据,2021年产妇平均年龄为33.4岁,比前一年增长0.2岁。
韩国人口结构也在加速老龄化。截至去年11月,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8%,而14岁以下人口占比仅为11.8%。
韩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引发人们对韩国发展受阻的担忧。韩国央行此前就警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产力放缓,韩国经济将面临长期停滞的风险。
为何年轻人不想生?
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韩国政府并非没有想过办法。
据悉,韩国政府近年来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允许新生儿父母双方同时休育儿假、延长带薪育儿假期等。政府还动员社会方面鼓励男性在育儿和家务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一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发放“育儿津贴”,鼓励更多人生育。
不过,这些措施收效甚微。据美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此前称,韩国在过去16年内已花费280万亿韩元(约合1.5万亿人民币)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生育率的下滑不止反跌。他下令要找到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何韩国无法解决人口危机?韩国年轻人为何不想生、不敢生?
一方面,韩国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高昂的房价、巨额的育儿费用,让年轻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许多韩国年轻人认为,与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辈不同,他们并不觉得组建家庭是一种义务。
“简而言之,人们现在认为韩国并不‘易居’。”韩国卫生与福利部人口政策专家李素英(Lee So-Young,音)表示,年轻人认为他们的孩子无法过得比他们自己更好,因此他们质疑为什么还要费心生孩子。
韩国儿童保育与教育研究所专家崔允京(Choi Yoon Kyung,音)表示,韩国并未建立良好的社会福利体系,因此许多没能进入好学校、找到体面工作的人认为,他们已被社会边缘化,即使结婚生子,也无法获得幸福。
此外,韩国苛刻的工作文化也让很多年轻人不敢生孩子。
在首尔金融公司工作的柳英伊(Yoo Young Yi,音)就表示,她和丈夫都很喜欢孩子,但如果选择生育,就必须“牺牲一些东西”,比如工作。30岁的柳英伊说,当她看到办公室里的女同事需要躲在厕所给孩子打电话询问情况,或者在孩子生病时需要请假早退后,她改变了生孩子的主意,因为她的男同事都无须这么做。“我意识到,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在工作上的注意力会被严重分散。”
此外,还有年轻人提到了韩国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认为这也导致女性的“罢育”。
33岁的平面设计师姜寒星(Kang Han Byeol,音)决定保持单身。她提到了韩国隐藏在女厕的头等层出不穷的网络性犯罪问题,以及韩国社会对“反厌女”运动的选择性忽视。“当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健康,给予男女更平等的地位时,我才会考虑结婚。” 姜寒星说。
不过,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韩国“丁克族”的不赞同。
75岁的首尔居民李尚载(Lee Sung-jai,音)就表示,结婚生子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这些天,我总看到未婚年轻女性推着婴儿车遛狗,说她们是狗的妈妈。狗是她们生的吗?这真是疯了。”
(编辑邮箱:ylq@jfdaily)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裘雯涵
我国人口虽然已经达到了14亿,但年龄结构却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就是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61亿人,而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已经形成趋势。对此,我国早在2016年就放开了二胎政策,在2017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达到1728万之后,就一路下跌,到2020年我国新生儿数量降到了1200万。
即使是今年放开三胎政策,截止2021年1-7月份,全国新生儿数量,比之前下降了16.77%,而局部地区,最高下跌的幅度则高达35%。专家预测,2021年新生儿将会跌破1000万。当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生儿出生率虽然再创新低,但与日本、韩国更低的出生率相比还是略好一些,这也足以给我们国家敲响了人口的警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再创新低的呢?我们归结为四个原因:第一,在国内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了。孩子出生后要用最好的生活用品,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就要报考各种兴趣班。
等孩子上中学后,家长生怕孩子跟不上教学进程又要报名课外辅导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还要为孩子买学区房,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少要用掉50万以上。很多人觉得养孩子成本过早,就不愿意再生养了。
第二,职场的因素。现在的家庭,光靠男性一个人赚钱养家的难度很大,往往女性也要出去工作。而职场上对女性并不友好。很多女性为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在生完了一胎之后,休完产假就赶紧上班,害怕自己的岗位被别人抢去。如果生育了二胎或三胎,女性更多的会把精力放在自己家庭上面,这就意味着女性的职业生涯就宣告结束了。甚至于有些女性为了自己的职位和安逸的生活,放弃了生孩子的念头。
第三,住房方面。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高房价而结不了婚,国内的结婚率是持续走低,更别提生孩子了。即使能通过贷款买房,也是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每月还贷的压力是可想而知,能生育一胎就算不错,再生二胎三胎就没这个经济条件了。更何况,养二胎三胎还是要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而现在房价如此之高,年轻家庭能还清原来的房贷就算不错了,也没有能力再去换更宽敞的房子了。
第四,国内生育率持续下行也与我国实行了近四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由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习惯于生养一个孩子,而不愿意再多生养。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本身都是出自独生子女的家庭,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生养一胎也是靠父母帮助照料的,如果再生养二胎或三胎,父母年事已高,也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国内生育率一旦下行,短期内要想扭转的难度是很大的。
从目前来看,放开三胎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相关的配套政策也要及时跟上,否则效果肯定不会明显。比如要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减轻家庭的养娃成本。此外,还要把当前高房价给调降下来,并且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共有产权房,以减轻大家的购房压力。更关键的是,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鼓励适龄女性生育的氛围,让更多的年轻家庭有时间、有经济条件去生养二胎或三胎,这样新生儿出生率会慢慢的出现反弹,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