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口性别比来看,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合理。
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3237万人,女性人口则为689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许多人只关注新生儿总量增速,却忽略了性别比这一重要数据。其实,找到去年的数据并不难。
截止到2021年年末,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比2012年下降了0.2。今年的数据为104.69,性别比进一步下降。换句话说,男女人口结构越来越合理了。高速城镇化推进房价压制。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渲染、教育年限延长等因素都功不可没。这真是一个令人感慨的讽刺。
104.69是总人口的性别比,并不是最最最重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官网和各路媒体的通稿里,我翻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到。如果后面有公布,我们可以再聊一下,包括二胎和三胎的性别比、城镇和农村的二三胎性别比,应该会更有趣。
↑图据IC photo
根据民政部6月9日发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683.3万对,离婚登记210.0万对。与2021年结婚登记763.6万对相比,2022年结婚登记量减少80.3万对,下降约10.5%;与2021年离婚登记213.9万对相比,2022年减少约1.8%。
资料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结婚人数达到高峰时期的1346.93万对后,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对大关,而2022年的结婚人数跌破700万对,也创下了民政部1986年公布结婚数据以来的新低。
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向红星新闻表示,主要包括基础性原因和其他外在影响。
“从基础性原因来说的话,主要是20岁至40岁的适婚人口数量在下降,也就是说从1982年到2002年的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其中在1998年时,出生人口跌破了2000万,并一直减少。”原新教授介绍,基础性原因还包括性别失衡。“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0年代初期到现在一直是偏离正常值的,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在103至107个男孩应该对应100个女孩,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0年代初期高于107并一路升高,2004年达到最高值121.2,然后下降,目前依然为108.3,略高于正常值上限。我国出生男女比例到2022年还在108:100以上,这也导致了适婚年龄段的部分男性想结婚而无法结婚。”
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20-40岁年龄段的适婚人口(1980-2000年出生对列),男性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
“除以上基础性因素,其他还包括经济因素、婚姻观念改变、社会包容性的提高等,这些因素也对结婚对数的下降起到了助力作用。”原新教授举例说,根据中国人的习惯,结婚要买房子,现在总体来说房价与收入相比,房价是偏高的。性别比例的失衡,男多女少,又导致婚姻竞争性不断增加。婚姻成本增加,彩礼随之水涨船高就是例证。还有,就业的竞争性在加强,内卷压力愈发严重,在“先立业后成家”的文化氛围中,如果不能为婚姻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经济基础,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推迟结婚。所以,婚姻成本的增加自然而然约束了一部分人的婚姻行为。
而目前婚姻观念的改变对结婚人数也造成了一定影响。2010年到2020年,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24岁提高到28岁,近年来提升幅度在明显加快。婚姻年龄提升无疑减少了当下时点的结婚人数。
“甚至有些人选择不婚,如果把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失衡导致的不能结婚称之为‘失婚’的话,那么现在的‘不婚’是有些人做出的主动选择。”原新教授说,失婚人口大多为男性,因性别失衡所致;而不婚人口则大部分在女性。
“另一方面社会的包容性在增强,对性少数人群的接纳性也在提高。”原新教授表示,这些社会性因素都在导致结婚对数的下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偶发性因素,去年的统计数据还包括新冠疫情因素,疫情导致一些人收入不稳定,对未来预期不稳定,这些也会使一些人推迟结婚,甚至放弃结婚。”
一句话,结婚人数的逐年减少是多因素综和作用的结果。原新教授说,展望未来,在长期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人口基础要素短期内难以改变,适婚人口规模只会逐渐缩减,如果上述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推力因素在未来能够向好的方面发展,那么结婚对数可能会略有好转。
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也向红星新闻表示,由于世纪之交的出生人口在波动运行,所以未来几年的结婚对数也会跟着出生人口的趋势走,呈现出波动状态。“另外现在年轻人很多推迟到30岁之后才结婚,这样也导致阶段性结婚对数上不去,但后面几年结婚对数可能会追回来。所以对结婚数据问题还是要冷静看待,要多关注人口背景。”丁教授说。
红星新闻记者 卢燕飞
编辑 潘莉 责编 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