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枫林乐
什么是韵?
在诗词之中,韵就是韵脚,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作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即使是民歌也会押韵。
古代诗词中所谓“韵”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大致相同。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一个汉字一般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如“工”字拼成gong,其中g是声母,ong是韵母。要注意;声母总是在前面,韵母总是在后面。再看“冬”dong“同”tong,“龙”long。等字的拼音,就会发现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将它们称为同韵字。
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隶属于不同的韵。即现代汉语拼音中所说的韵母。同韵母的字,在一首诗中被用于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押韵”这样会使诗歌具备节奏感和音乐感。因押韵的字都在句子的未尾,所以又称其为“韵脚”。
如古诗,《沈园》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ai),押韵
沈园非复旧池台(tai)。押韵
伤心桥下春波绿,不押,必须仄音。
曾是惊鸿照影来(lai)押韵。
这首诗中“哀”“台”“来”三字押韵,绿字不押韵。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不必押韵的。
建议朋友购买韵书,以便写诗时认清那种字同韵,韵书有好几种。新中国成立后,新旧韵共存,刚学买《中华新韵,十四韵》比较易学,我个人认为,仅供参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这两天,有网友发文质疑: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些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对的。
很多网友一脸“发懵”,纷纷惊呼“上了个假学”。这不仅是播音员的噩梦,大概也是学生新增的痛苦。好不容易扭正记住了的读音,现在又要扳回去。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是“假消息”,网上流传的标准读音很多来自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而这个修订稿尚未正式发布,所以目前仍旧以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教育部有关部门也回应称,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虽然这则审音表目前还未通过审议,不过既然已经有了修订稿,所以大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而且,一些字的读音确实也已经为了“从俗”而修改。读音的修改背后,还涉及文化与规范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不标准、不规范的表达,应该是正音,而非改音。允许这次修改,下一次,还有常读错的音是不是都得改一通,到最后岂不是都乱了套?语言的演变不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推翻原有的认知,磨灭读音背后的文化认同,这样做真的好吗?
其实,这次网传修订的很多都是多音字。一字不同音,对应的是表意的差异,就像骑读qí的时候,通常是表示跨坐的动词,而作为形容一人一马的量词或名词则读jì。就像“的地得”三个同音字的不同适用,理解背后的“所以然”和深层意义,也就能知道不同语境下该怎么读,错用、误用自然会有所减少。
那些微妙、细腻、具有不同个性的表达在不同音韵下娓娓道来,若一刀切地将其全部同质化,将有生命的表达形式统统捕杀,只会助长文化的单一趋同。人们逐渐失去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徒留粗糙的表达,这种多元性的丧失,才是最让人心痛的。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同意改读音应当少数服从多数,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知识都“白学了”,因为读音是约定俗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此言一出,也招致了争议。
虽则说语言的进化确实有着约定俗成的色彩,慢慢演变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在音节上有轻微变化或遗失,这是语音的自主更新,无可厚非。“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语言的活水池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但问题是,哪些可以变,又应该怎么变?
归结来看,这次经常弄错读音的网友,很多也选择站在坚持原音的队列里,其用意不是反对改变读音这一行为本身,而是明确反对对一些诗词中读音的更改。毕竟,诗词等语音背后的语感韵律不容随意篡改,需要呵护与传承。
近体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力求达到意境优美,朗朗上口。贸然修改,损失掉的不仅是典雅的表达,还有历史底蕴及内涵。
曾经闻其声,想见其人;读其音,感受其韵。纵使改变前后的读音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杀死了格律,也足以让古人“心寒”至极。想想古人费尽心思掏空脑壳才锤炼出的对仗押韵,捻断数根须才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说改读音就改了,贺知章、杜牧等诗人的棺材板大概已经压不住了。
日常用语不同于诗词表达,只要大家都听得懂就行,着重于沟通便捷提升效率。就像粳(jīng)米改为粳(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荨(xún)麻疹,这些修改顺应了市井文化,尊重了大众的习惯,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在日常用语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但官方发布的审音表和字典代表着汉语言的规范与权威。专业表达还是需要追求经典的汉语规范,而既然提出了规范,就不能一味迁就习惯,尤其是诗词,一音之差,不仅削弱了原有的表达力,更是破坏了本来的意境。所以对于“古音”,理应多点敬畏与尊重。
一、会认的字。
坝(bà)(堤坝)(平坝)(河坝)
扬(yāng)(扬帆)(飞扬)(飘扬)
摔(shuāi)(摔跤)(摔倒)(跌跤)
跤(jiāo)(摔跤)(跌跤)(滑跤)
凤(fèng)(凤凰)(龙凤)
洁(jié)(洁白)(整洁)(洁净)
裳(shɑng)(衣裳)
背(bèi)(背诵)(背书)(后背)
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
例(lì)(例子)(例外)(照例)
圈(quān)(圆圈)(圈子)(铁圈)
段(duàn)(段落)(一段)(选段)
练(liàn)(练习)(练兵)(训练)
糊(hú)(糊涂)(糊墙)(浆糊)
涂(tú)(糊涂)(涂料)(涂抹)
呆(dāi)(发呆)(惊呆)(看呆)
戒(jiè)(戒尺)(戒备)(戒烟)
厉(lì)(严厉)(厉害)(厉声)
挨(āi)(挨打)(挨饿)(挨过)
楚(chǔ)(清楚)(苦楚)(痛楚)
二、会写的字。
晨(早晨)(清晨)(晨昏)
绒(绒毛)(毛绒)(羽绒)
球(球体)(球面)(足球)
汉(汉字)(汉族)(好汉)
艳(鲜艳)(明艳)(艳丽)
服(衣服)(服装)(信服)
装(装点)(冬装)(洋装)
扮(打扮)(装扮)(扮演)
读(朗读)(读书)(读者)
静(安静)(沉静)(静止)
停(停止)(停车)(停留)
粗(粗鲁)(粗壮)(粗暴)
影(影子)(倒影)(留影)
落(落下)(掉落)(滴落)
荒(荒凉)(荒山)(荒芜)
笛(长笛)(竹笛)(汽笛)
舞(舞蹈)(跳舞)(歌舞)
狂(狂风)(狂欢)(疯狂)
罚(惩罚)(罚金)(责罚)
假(放假)(假日)(请假)
互(互相)(互动)(互助)
所(场所)(一所)(所长)
够(足够)(能够)(够用)
猜(猜想)(猜谜)(猜忌)
扬(扬帆)(飘扬)(飞扬)
臂(手臂)(臂膀)(左臂)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穿戴——打扮 鲜艳——艳丽 飘扬——飘动
湿润——潮湿 荒野——荒原 知道——了解
突然——忽然 放学——散学 互相——相互
流利——流畅 照例——照常 详细——详尽
清楚——明白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认真——专心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2.反义词。
罚——奖 安静——喧闹 古老——年轻
粗壮——瘦弱 洁白——乌黑 鲜艳——素净
热闹——冷清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流利——结巴 详细——简略 清楚——模糊
认真——马虎 急急忙忙——不慌不忙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3.量词积累。
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4.词语搭配。
(鲜艳)的服装 (高高飘扬)的国旗
(好奇)地听着 (湿润)的东风
5.词语归类。
表示色彩丰富的词语:绚丽多彩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ABB式动词:摆摆手 招招手 伸伸手 踢踢腿
AABC式词语:连连点头 屡屡命中 洋洋得意 翩翩起舞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霎时 瞬间 瞬时 转眼 刹那
“一~不~”式词语:一字不漏 一言不发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6.成语盘点。
鸦雀无声 摇头晃脑
六、日积月累。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七、佳句欣赏。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大青树下的小学》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景物描写)《大青树下的小学》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拟人)《花的学校》
4.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反问)《花的学校》
5.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花的学校》
八、课文主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可爱的小学,反映了边疆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情感。
《花的学校》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向我们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在雷云轰响、风雨交加的六月里看到草地上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本文巧妙地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童趣。
《不懂就要问》写的是小学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赞扬了他乐于思考、敢于发问的学习态度。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
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
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
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
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
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
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
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
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
斜(倾斜)(歪斜)(斜线)
霜(雪霜)(霜冻)(冰霜)
赠(馈赠)(赠送)(赠予)
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
菊(菊花)(秋菊)(赏菊)
残(残害)(残缺)(残疾)
君(君子)(君主)(国君)
橙(甜橙)(橙子)(橙色)
送(赠送)(送行)(目送)
挑(挑战)(挑动)(挑起)
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
晶(水晶)(晶莹)(亮晶晶)
紧(紧张)(紧要)(抓紧)
院(院子)(小院)(庭院)
印(脚印)(印象)(印章)
排(排队)(前排)(排列)
列(陈列)(出列)(列队)
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
乱(混乱)(战乱)(纷乱)
棕(棕树)(棕毛)(棕熊)
迟(迟到)(延迟)(迟缓)
盒(盒子)(饭盒)(纸盒)
颜(颜色)(颜料)(颜面)
料(颜料)(料理)(材料)
票(售票)(机票)(钞票)
飘(飘散)(飘扬)(漂浮)
争(争气)(争论)(争吵)
仙(仙境)(神仙)(仙女)
淡(平淡)(清淡)(淡季)
闻(新闻)(远近闻名)
梨(鸭梨)(梨花)(梨树)
勾(勾引)(勾画)(勾勒)
曲(乐曲)(曲子)(戏曲)
丰(丰盛)(丰收)(丰碑)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明朗——明亮 潮湿——湿润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留意——留神 清凉——凉爽(凉快)
欢乐——欢快 掠过——拂过 叮咛——叮嘱
道别——告别 辽阔——广阔 饱满——丰满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2.反义词。
潮湿——干燥 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仔细——马虎 愉快——伤心 炎热——寒冷
欢乐——痛苦 凉爽——闷热 美丽——丑陋
清凉——闷热 温柔——粗暴 辽阔——狭窄
丰收——歉收 饱满——干瘪
3.量词积累。
一(片)叶子 一(块)地毯 一(只)小鸟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 一(把)扇子
一(枚)邮票 一(首)歌 一(排)大雁
一(阵)秋风 一(片)叶子 一(朵)小花
一(滴)汗水 一(颗)谷粒
4.词语搭配。
(彩色)的地毯 (金黄)的叶丛 (明朗)的天空
(棕红色)的小雨靴 (闪闪发光)的地毯
5.词语归类。
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6.成语盘点。
春华秋实 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五彩缤纷
六、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七、佳句欣赏。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2.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比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比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4.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比喻/拟人)《秋天的雨》
5.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比喻/拟人)《秋天的雨》
6.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拟人)《秋天的雨》
八、课文主题。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增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听听,秋的声音》中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单元链接与拓展。
1.带“秋”字的成语:
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 秋风落叶 春华秋实
平分秋色 一日三秋 明察秋毫 春兰秋菊
2.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秋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一、会认的字。
融(róng)(融化)(融入)(融雪)
伐(fá)(伐木)(砍伐)(伐树)
锯(jù)(锯树)(锯木头)
切(qiē)(切开)(切块)(切分)
燃(rán)(燃放)(燃烧)(燃灯)
缩(suō)(缩小)(畏缩)(退缩)
努(nǔ)(努力)(努劲)
茎(jīng)(茎部)(根茎)(茎叶)
推(tuī)(推开)(推车)(推磨)
吱(zhī)(嘎吱)(咯吱)(吱吱响)
拆(chāi)(拆开)(拆分)(拆封)
旧(jiù)(依旧)(陈旧)(旧俗)
偷(tōu)(偷窃)(小偷)(偷盗)
答(dā)(答应)(答理)
应(yìng)(呼应)(适应)(反应)
卷(juǎn)(卷起)(卷入)(花卷)
骨(gū)(花骨朵儿)
齿(chǐ)(牙齿)(唇亡齿寒)
嚼(jiáo)(嚼舌)(嚼碎)
吞(tūn)(吞下)(吞并)(囫囵吞枣)
悲(bēi)(悲惨)(悲哀)(悲伤)
咽(yàn)(吞咽)(咽气)(咽下)
几(jī)(几乎)(茶几)
眯(mī)(眯缝)(眯着)(笑眯眯)
宣(xuān)(宣布)(宣告)(宣传)
处(chǔ)(惩处)(处罚)
诱(yòu)(诱惑)(诱人)(引诱)
舔(tiǎn)(舔净)(舔一舔)
强(qiáng)(强大)(强健)(自强)
犯(fàn)(犯人)(犯法)(犯罪)
禁(jìn)(禁止)(严禁)(禁令)
稍(shào)(稍息)
豫(yù)(犹豫)(豫剧)
跺(duò)(跺脚)(跺足)
聚(jù)(聚集)(聚会)(欢聚)
申(shēn)(申请)(申报)(申诉)
介(jiè)(介绍)(简介)(介入)
绍(shào)(介绍)(绍兴)
宗(zōng)(祖宗)(宗旨)(宗法)
乙(yǐ)(乙方)
召(zhào)(召开)(召唤)(号召)
孝(xiào)(孝顺)(孝敬)(孝心)
二、会写的字。
冷(冷静)(寒冷)(冷漠)
离(离别)(离开)(距离)
等(等待)(等候)(等级)
剩(剩下)(剩余)(剩饭)
斧(斧头)(斧子)(鬼斧神工)
砍(砍树)(砍伐)(砍断)
谷(谷子)(谷物)(稻谷)
柴(柴草)(柴火)(火柴)
煤(煤炭)(煤气)(烧煤)
油(油灯)(汽油)(火上浇油)
诉(诉说)(告诉)(倾诉)
睁(睁眼)(睁开)(眼睁睁)
接(接近)(接受)(接见)
旅(旅行)(旅途)(旅客)
咱(咱们)(咱俩)(咱家)
怜(可怜)(怜惜)(怜悯)
救(救命)(救人)(抢救)
命(命令)(生命)(命题)
拼(拼合)(拼音)(拼接)
扫(打扫)(扫地)(扫雪)
胃(胃口)(肠胃)(开胃)
管(管理)(保管)(管教)
刚(刚才)(刚刚)(刚强)
流(流动)(流汗)(流水)
泪(泪水)(眼泪)(泪珠)
算(打算)(暗算)(计算)
三、多音字。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寒冷——冰冷 朋友——好友 融化——融解
必须——务必 难受——难过 舒服——舒坦
努力——尽力 调皮——淘气 费力——吃力
摇晃——摇摆 满意——满足 急忙——连忙
非常——异常 贮藏——储藏 悲哀——悲痛
集合——聚集 队伍——队列 嘀咕——嘟囔
照样——照旧 助手——帮手 也许——大概
可惜——惋惜 趁机——乘机 依旧——依然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七上八下——六神无主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2.反义词。
缩——胀 旧——新 强——弱 足——亏
处罚——奖励 朋友——敌人 融化——凝固
寒冷——炎热 点燃——熄灭 难受——舒服
努力——懒惰 高大——矮小 调皮——乖巧
休息——工作 费力——省力 舒展——卷缩
非常——平常 悲哀——欢乐 集合——解散
消失——浮现 犹豫——果断 可惜——幸好
暖洋洋——冷飕飕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争先恐后——甘居人后 七上八下——心平气和
3.量词积累。
一(棵)树 一(只)鸟 一(盏)煤油灯
一(辆)手推车 一(头)黄牛 一(次)旅行
一(块)奶酪/大石板
4.词语搭配。
(寒冷)的冬天 (紧紧)地包裹着 (调皮)的儿子
(呼呼)的风声 (偷偷)地看 (笑眯眯)地说
5.词语归类。
描写吃惊的成语:
大吃一惊 惊心动魄 惊慌失措 胆战心惊
“四~八~”式成语:
四面八方 四平八稳 四时八节 四通八达
6.成语盘点。
七上八下 大吃一惊 四面八方 争先恐后
六、日积月累。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七、佳句欣赏。
1.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语言描写)《那一定会很好》
2.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动作/心理描写)《在牛肚子里旅行》
3.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语言描写)《一块奶酪》
八、课文主题。
《去年的树》这篇童话主要写了鸟儿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的朋友——树,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去年的歌的故事。课文赞美了高尚的、令人敬佩的真挚友谊。
《那一定会更好》讲述了一棵树有追求的一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这棵树一样,有理想,有追求,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道理。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故事表现了青头临危不惧及其解救红头时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一块奶酪》讲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说到做到,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美的道理。
九、单元链接与拓展。
1.与树木有关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关于友情的名言: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识,贵在知心。——《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一、会认的字。
凑(còu)(凑近)(凑巧)(紧凑)
喵(miāo)(喵喵叫)
孵(fū)(孵化)(孵卵)(孵小鸡)
叽(jī)(叽叽喳喳)
偶(ǒu)(偶然)(偶尔)(偶数)
尔(ěr)(偶尔)
萝(luó)(萝卜)(藤萝)
卜(bo)(胡萝卜)(白萝卜)
愁(chóu)(发愁)(离愁)(乡愁)
沾(zhān)(沾满)(沾水)(沾边)
晾(liàng)(晾晒)(晾干)(晾衣服)
吗(má)(干吗)
讨(tǎo)(讨厌)(讨论)(商讨)
厌(yàn)(讨厌)(厌烦)(厌恶)
怒(nù)(发怒)(愤怒)(怒气)
批(pī)(批评)(批判)(批斗)
访(fǎng)(访问)(采访)(拜访)
担(dān)(承担)(担任)(担负)
压(yà)(压根儿)
差(chà)(差不多)(差得远)
忍(rěn)(忍受)(容忍)(忍住)
模(mó)(模仿)(模特)(楷模)
中(zhòng)(中奖)(中毒)
弹(dàn)(子弹)(手榴弹)
疯(fēng)(疯狂)(发疯)(疯狗)
汪(wāng)(汪汪)(汪洋)
搞(gǎo)(搞好)(搞定)(搞清)
二、会写的字。
洞(山洞)(洞穴)(地洞)
准(准备)(备用)(完备)
暴(暴发)(暴露)(暴风)
墙(墙纸)(墙壁)(院墙)
壁(壁纸)(绝壁)(悬崖峭壁)
饿(饥饿)(挨饿)(饿虎扑食)
蜘(蜘蛛)
蛛(蜘蛛)
漂(漂亮)
撞(撞上)(撞见)(撞钟)
饱(吃饱)(饱和)(饱经风霜)
晒(晾晒)(晒干)(晒太阳)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准备——预备 安心——放心 根本——基本
发愁——忧愁 浓密——稠密 必须——务必
继续——持续 飘动——飘扬 发现——发觉
刚好——正好 紧张——不安 竭力——尽力
诧异——惊异 索性——干脆 模仿——仿照
使劲——用力(用劲) 偶尔——偶然
常常——经常(时常) 确定——肯定(判定)
牢固——坚固(结实) 滑稽——风趣(诙谐)
逼真——传神(真切) 缺陷——缺点(毛病)
飞快——飞速(快速、迅速)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自言自语——喃喃自语
2.反义词。
已经——未曾 安心——担心 飞快——缓慢
常常——偶尔 浓密——稀疏 近视——远视
牢固——薄弱 紧张——放松 逼真——失真
同情——嘲笑 偶尔——时常(常常)
必须——无须(不必) 缺陷——完美(优点)
滑稽——严肃(正经) 索性——迟疑(犹豫)
继续——中断(停止、中止) 匆匆忙忙——不慌不忙
哈哈大笑——号啕大哭(泣不成声、痛哭流涕)
3.量词积累。
一(个)地方 一(条)缝 一(张)网
一(根)胡子 一(条/只)狗 一(个)圈套
一(只)杜鹃 一(片)草地 一(头)母牛
一(个)农民
4.词语搭配。
(吱吱呀呀)地响 (又大又漂亮)的网 (浓密)的胡子
(甜甜)的果酱 (孤零零)的小狗 (喔喔)的叫声
(默默)地走开 (百发百中)的神 (安详)地吃草
(奇怪)的叫声
5.词语归类。
ABAB式重叠词:
很久很久 好饿好饿 研究研究 讨论讨论 打扫打扫
AABB式拟声词:
吱吱呀呀 叮叮当当 乒乒乓乓 叮咚叮咚
ABB式词语:
孤零零 冷清清 冷丝丝 阴森森 水汪汪 气冲冲 红扑扑 火辣辣
形容笑的词语: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眉开眼笑 强颜欢笑 喜笑颜开
6.成语盘点。
自言自语 百发百中
六、日积月累。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七、佳句欣赏。
1.“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排比)《不会叫的狗》
3.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动作描写)《不会叫的狗》
八、课文主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述了破旧的百年老屋,为了帮助小动物们,一直没有倒下的故事。表现了老屋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写了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因为沾到了果酱快速生长,所以这跟长长的胡子帮助小男孩做了放风筝的线,帮助鸟太太做了晾衣服的绳子。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会叫的狗》写了一只外来的不会叫的小狗先后向小公鸡、杜鹃学习了怎么叫,但是都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盲目,要动脑筋思索,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做真正的自己。
一、韵
韵是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例如:
锄禾 唐乐府·李坤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午、土、苦压“u”韵。
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二、诗韵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现在也有许多人人用《中 华 新 韵》(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5月颁布),也称新韵,十四韵,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三、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作者:诗道骏言
格律知识入门篇之(6)押韵的本质是什么?
写近体诗要押韵,这是总原则,但具体什么才是同韵的字,有比较严格的标准,也有比较宽松的标准。
古代韵书把声调相同、韵也相同的字放在同一个韵部,这些字叫同韵的字。写诗押韵要用同韵的字,不但要求韵母、韵母的主要部分相同,而且同时还要求声调相同,这是最严格的押韵标准。古人缺乏现代语音学知识,只能根据感觉对汉字的音韵进行分类,然后写成韵书,于是,韵书成了规定,大家写诗就按照韵书的分类来做。现在有人坚持按“平水韵”来押韵,这就是最严格的用韵标准(平水韵的优点和缺点,参见我的头条文章《谈谈<平水韵>的来龙去脉、是非功过》)。
现代人懂得语音学知识,发现同韵的字其实不一定都是韵母相同的字,原来,汉语音节有一些韵母里面有韵头,比如,ia、ua;ie、üe;ien、uen、üen。它们韵母中的i、u、ü都是韵头,韵头对字的发音起的作用相对比较小,两个字即便韵母不完全相同,只要韵头后面的部分相同,读起来、听起来声音也差不多,因此,现代押韵的标准是:韵头后面的部分相同的字,就算同韵。比如:发fa,家jia,夸kua。它们的韵母不完全相同,但是,去掉韵头i、u,它们的韵母主要部分都是a,所以,这三个字可以算作同韵字,写诗的时候,可以用来押韵。
韵头以后的部分相同的字,视为同韵,这是比较宽的押韵标准,也是比较科学的标准。
需要注意三点:
1一个字如果韵母是i,u,ü,那么,它们只是韵母,不是韵头。只有当i,u,ü后面还有其他字母时,i,u,ü才是韵头。
2汉语拼音方案里,有些韵母的拼写方法并不代表实际发音,所以要知道:in实际是ien,un实际是üen,ing实际是ieng,iong实际是üeng。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理解,“琴、人、裙”是可以押韵的,因为,去掉韵头,它们韵母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都是“en”。
3韵母中的n、ng通常称为鼻韵尾,n是前鼻音,ng是后鼻音。前鼻音韵有en,in,uen, üen,后鼻音的韵母有eng,ing,ueng,iong。大部分专家主张n韵尾的字不可以跟ng韵尾的字押韵。(对于这个主张,骏言是持保留态度的。骏言认为两类韵母可以通押,这是最宽松的押韵标准。不同方言区的人对某些音是否相似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音韵的和谐,只要听觉上感到两个字韵母有相似性,就能一定程度上取得音韵和谐的效果,所以,n韵尾的字与ng韵尾的字用来押韵,也不是不可以。这个最宽泛的标准,是骏言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总结一下:
1.押韵是为了诵读诗歌取得音韵的回环美,听起来和谐悦耳。
2.押韵的标准有严格、宽松、很宽松不同的等级。
3.传统诗歌押韵依据的是平水韵。
4.现代通行的押韵标准是:韵母中去掉韵头,剩下的部分相同的,就算同韵。
例如:人、民、军、文;营、朋、龙、涌;口、修、牛,这三组字就是同韵的字,可以用来押韵。
[玫瑰][玫瑰]我们的口号是:要当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心]关注“诗道骏言”,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小练习
根据现代通行的标准,把下面每组里与其他字不同韵的一个字挑出来。
A衣、起、回、诗、丝
B楼、秋、柔、偶、鸟
C音、晨、虫、新、云
D元、湾、千、群、娟
上期(5)参考答案:
1)C秋,2)B云,3)D心,4)A伤
[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