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鹏
通常意义上的科普是指借助于各种渠道用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将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态度、精神、理性等等)传播给受众。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科普也是一门学问,也涉及到具体的方法,比如让受众明白之前自己先要搞明白。
《论语·颜渊》中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意思是说,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反之,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让别人做到。我们不妨借用这句话来说说做科普的方法。
作为科普人员,在向受众传播科学之前,首先需要自己对要传播的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用目标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传播出去,正所谓“若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果科普人员本身就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那可能难以向公众解释清楚某些事情,其结局就是你自己不明白,而听你讲述的人也不明白,这非但达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有悖于让科普通俗易懂的初衷。
卢瑟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你不能跟你实验室擦地板的女工解释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那就说明你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表示过,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它,那是因为你没有很好地理解它。这就说明,在传播交流之前,自己要先搞清楚,弄明白。
当然,科普人员也不是全能的,他们不可能所有东西都知晓,都理解,都明白,因为任何一个人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和普通公众无异,甚至我们可以说任何人都应该成为科普的对象。实际上,这一方面要求科普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科普人员有时候也要学会说不知道,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如果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充分地理解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那么这样的科普就是好的。但是他们可能不能知晓的是,产生这些内容的背后是科普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们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目的就是在传播之前自己先把事情搞明白。这样的科普人员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方法也是值得推崇的。
为了做到自己明白,很多科普人员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法,比如袁岚峰就在有关科普方法的访谈中说到过,自己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工程等等,但是他并不是每个领域都“门清”,所以在做这些方面的科普之前,他会查阅文献资料,同时也会请教各位专家,也就是他的“朋友”。朱定真老师在接受访谈时也表示过,只有“弱水三千”方能“取一瓢饮”。
网络上流传着社会学家周孝正说过的一句话,“一流学者是把本专业的知识让老百姓听明白,二流学者是本专业的人能听明白,别人一概听不懂,三流学者是自己搞明白了但表达不出来……。”这大抵上也可以套用到科普上来,让别人明白的前提是自己先明白,这也就是“欲胜人必先自胜”。
其实,这涉及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科学家或者说科研工作者被视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自己没有搞明白,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了,只是他们不善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传播给目标受众,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其实是“茶壶里煮饺子”,当然如果能让公众明白可能关涉更多的科普方法的问题,比如传播的技巧,语言的表达,术语的转换等等。
做科普的“道路千万条”,理解和明白内容“第一条”。正是,“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文丨刘旭刚
常听一些人感叹:自己很想搞好人际关系,用了许多心思,花了很多精力,可换来的却是说话没人爱听,遇到难事没人愿意帮忙,真正的好朋友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无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成语,意思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有一个典故对这段话的含义作了诠释: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了二十九岁。虽是平民出身,仲弓却非常注意自己在德行上的培养,孔子也因此更多地侧重于从道德品质方面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仲弓谦虚而又好学,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回去之后反复咀嚼回味,遇到有不解的地方就去请教。
有一天仲弓去找孔子,问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称得上“仁”。孔子回答:“出门在外的时候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役使百姓的时候庄严隆重而又极其小心。一件事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那么也就不应该去强求别人。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朝堂之上就不会招致不满,私下与人交往时也不会惹来怨恨。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仁了吧!”仲弓听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弟子虽然资质愚钝,但是一定会按照老师您说的那样去做。”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隔阂,发生争执,出现不和谐的问题。在矛盾纠纷中,当事双方都应该从自身找问题,设身处地地反思自己,而不应一概指责对方,怨恨别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矛盾的解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人们经得住这样的灵魂拷问:
自己不尊重他人,为什么非要他人尊重自己?有的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所作所为缺乏长者风范。这样的老年人,自己不理会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却希望所有的人都要尊重自己,稍不随意就大动肝火,口出狂言,甚至动手伤人,以此来教训不尊重自己的人,早已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忘在脑后。
自己不谦让别人,为什么非要别人谦让自己?有的人自以为是,盛气凌人,感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凡事都争个我高你低,毫无谦让别人的意识。可是,当别人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时,心里却很不受应,狂妄、自大、没教养等一大堆指责的话不绝于耳,让对方难以接受。因为在谦让方面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屡见不鲜。
自己不愿意帮助他人,为什么非要他人帮助自己?有的人缺乏同情心,为人处事比较“独”,当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能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从未有过扶危济困的善举。而当自己遇到困难没人帮助时,却怨天尤人,抱怨人情淡薄、社会冷漠,抱怨世上没有好心人。其实,这样的人最没有资格抱怨,自己不愿意帮助别人,却希望别人帮助自己,岂有此理!孔夫子早就有言在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做不到的事,为什么非要别人做到?有的单位负责人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却做不好,要求别人遵守的规章制度,自己却不当回事,我行我素,随意践踏。群众对此很反感,鄙视、唾弃,甚至公开顶撞,这样的领导毫无威信可言,给团队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正人先正己,率先垂范才能有号召力、凝聚力,有此情况的单位领导应该好好反思,切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对别人的工作不支持,为什么非要别人支持自己的工作?有的人在工作中缺乏协调配合意识,当同事负责的工作需要给予支持帮助时,表现得很不情愿,敷衍、搪塞,甚至在暗中作梗。而当自己负责的工作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要求同事做这做那,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说三道四,牢骚满腹,甚至向上级打“小报告”,弄得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由此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同样有启发意义。
自己不孝敬父母,为什么非要子女孝敬自己?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问,漠不关心,不能尽到赡养的责任。可是却希望自己的子女要有孝心,经常给其讲孝经、说孝道,还时不时的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尽孝要求,若不能做到,就大声斥责其是不孝之子。殊不知,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给孩子做出好榜样。自己在言行上不孝敬父母,对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培养出不孝之子的概率比较高。这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适用于家教和家风建设。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后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出发点是好的,关键是要搞好言传身教,自己先要做好。要求孩子有好的道德品行,自己先要讲道德、重品行;要求孩子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自己先要坚持不懈的搞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孩子讲文明、有礼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自己先要做文明人,有文化,懂礼仪,树立知书达礼的好形象。如果家长自己没有做好,却希望孩子做得好,“望子成龙”只会成为空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遵循的为人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想“自己高兴就好”“自己便利就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友好,社会也就难以和谐。
要善于“将心比心”。人们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遇事多考虑对方的难处,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难为他人。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诚。人生在世,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多些诚恳,少些计较,多些关怀,少些算计,多些支持,少些诋毁,多些帮助,少些刁难。谁都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才能得到人心。
要学会“换位思考”。人们的许多争执与困惑,往往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对待他人。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换个位置,便会使人豁然开朗,矛盾纠纷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个人难免遇到各种机遇和挑战,懂得换位做事,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也更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要避免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养成“助人为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含义不仅是要求人们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更倡导人们要乐于助人。热心肠的人,把帮助他人作为一种快乐,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常常会不计报酬,鼎力相助,或给予精神上的关怀,或给予物质上的资助,用“雪中送炭”的实际行动温暖他人的心。这样的热心人,深受欢迎,广受赞誉,聚拢的朋友多,人际关系必然好。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人际关系好,社会才能和谐。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一个总原则——仁者爱人。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温暖的爱心去爱别人,如此世界将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凡事要先自己做好,再去要求别人,彼此真诚相待,相互关心和帮助,努力营造团结友善的氛围,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丨邱 曼
实习生丨贾朝政
王大鹏
通常意义上的科普是指借助于各种渠道用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将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态度、精神、理性等等)传播给受众。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科普也是一门学问,也涉及到具体的方法,比如让受众明白之前自己先要搞明白。
《论语·颜渊》中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意思是说,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反之,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让别人做到。我们不妨借用这句话来说说做科普的方法。
作为科普人员,在向受众传播科学之前,首先需要自己对要传播的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用目标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传播出去,正所谓“若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果科普人员本身就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那可能难以向公众解释清楚某些事情,其结局就是你自己不明白,而听你讲述的人也不明白,这非但达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有悖于让科普通俗易懂的初衷。
卢瑟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你不能跟你实验室擦地板的女工解释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那就说明你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表示过,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它,那是因为你没有很好地理解它。这就说明,在传播交流之前,自己要先搞清楚,弄明白。
当然,科普人员也不是全能的,他们不可能所有东西都知晓,都理解,都明白,因为任何一个人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和普通公众无异,甚至我们可以说任何人都应该成为科普的对象。实际上,这一方面要求科普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科普人员有时候也要学会说不知道,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如果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充分地理解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那么这样的科普就是好的。但是他们可能不能知晓的是,产生这些内容的背后是科普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们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目的就是在传播之前自己先把事情搞明白。这样的科普人员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方法也是值得推崇的。
为了做到自己明白,很多科普人员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法,比如袁岚峰就在有关科普方法的访谈中说到过,自己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工程等等,但是他并不是每个领域都“门清”,所以在做这些方面的科普之前,他会查阅文献资料,同时也会请教各位专家,也就是他的“朋友”。朱定真老师在接受访谈时也表示过,只有“弱水三千”方能“取一瓢饮”。
网络上流传着社会学家周孝正说过的一句话,“一流学者是把本专业的知识让老百姓听明白,二流学者是本专业的人能听明白,别人一概听不懂,三流学者是自己搞明白了但表达不出来……。”这大抵上也可以套用到科普上来,让别人明白的前提是自己先明白,这也就是“欲胜人必先自胜”。
其实,这涉及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科学家或者说科研工作者被视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自己没有搞明白,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了,只是他们不善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传播给目标受众,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其实是“茶壶里煮饺子”,当然如果能让公众明白可能关涉更多的科普方法的问题,比如传播的技巧,语言的表达,术语的转换等等。
做科普的“道路千万条”,理解和明白内容“第一条”。正是,“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在生活当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沉思,自己做不了事或不想做的事,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但是现实中有多人都不这样,自己做不到的,偏偏要求别人去做。比如现代好多公司的制度,是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但总有那么几个领导不遵守。这样的公司会长久吗?答案不用说也知道,肯定不会长久的。一个公司的发展除了公司的领导的英明决断,还得加上员工的齐心努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会发展。如果领导勿所不欲还想施于人,那有那么美的事。
在家庭的生活当中,有好多父母就是这样。现在大多数都用手机,所以每天下班后都在躺在沙发上看手机。但小孩子也想玩手机。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小孩子不允许玩手机。不给小孩子玩,让他做作业等。要想让孩子不玩手机,首先你自己也不要玩手机,这样以身做则达到勿所欲人,勿施欲人。也给孩子了榜样。从心教育孩子公平对待事物。以德服人,不是很好的吗?
我们要做到勿所欲人勿施人的境界,就要公平对待自己和别人。不要有私心。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让我们尽量做到勿所欲人勿施人吧,让社会尽量充满正能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共创我们美丽的新家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我们熟知的孔子名言之一,广泛流传于中华文化中。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不要做出危害他人的行为,即“己所不欲”,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对别人做,即“勿施于人”。
这种道德规范早在二千年前已经被提出,如今仍然被认为是正确、合理的行为准则。
人们常常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为劝人善待他人。
这种解释并没有错,但它并没有深入挖掘这句话更深的道德内涵。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的是强调自律和自我调节。即如果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做给别人看,也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波及到别人身上。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和态度,例如在——
上班路上,有人因为时间紧赶公交车, 在人群中推搡着拼命往前挤,不顾自己的举动是否伤害了别人。
在社交媒体上,有些人经常在评论区发表侮辱、挑衅和恶意言论,这不仅会造成网络暴力,还会导致一些人心理上的创伤,甚至引起犯罪等。
在学校或工作场所,有些人常常对同学或同事进行嘲讽、调侃或污蔑,给其他人带来了负面情绪和不愉快的体验。
这些人往往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将自己的情绪施加给了他人。他们需要牢记孔子的这句名言,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能够伤害他人的。
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自我调节、拒绝暴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自我控制,尊重别人的权利,那么他就更容易拥有和平、快乐的生活。用心去理解这句名言,就会发现它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和别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非暴力沟通》中介绍了一种沟通技巧,即“情绪表达法”,即用“我感觉…因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拒绝暴力则是主张通过和平、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非使用暴力手段。在书中,作者将“暴力语言”定义为指责、批判、想当然、比较、要求、命令、威胁等方式来进行沟通,这不仅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伤害,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
因此,自我调节和拒绝暴力是重要的人际交往及沟通技能,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
它提醒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实践,逐渐将这种道德观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头条创作挑战赛##论语##每天学一点论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