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厂的位置有线长、全技员、品管、技术工、普工,等等。不同工作的细节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工作。
1、线长
在整个生产线上,操作工都很讨厌线长,因为每天都被骂。最想巴结也是线长,因为几乎所有关于加班、工作时间、更多赚钱机会的决定权都在线长。
所以线长是一个很纠结的存在,被整条生产线“爱”又“恨”。
2、全技员
全技员,生产线大大小小问题的总协调人。如果你遇到“缺材料”、“缺少防静电设备”、“简单的机器维护”之类的问题,第一个想到帮你的人一定是全技员。他对生产线的每一个工位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都非常“照顾”。
一旦生产线上的问题被品管发现,出去挡枪、递烟、装可爱撒娇的,一定是这个全技员带着万能头衔帮忙处理。
3、品管
品管,全生产线最讨厌的人。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几乎所有上线的人都不喜欢品管。虽然品管大部分是女生,但一个个都像“物妈”。芝麻大小的问题都能戳到组长身上,不好相处,不讲道理。每天在整条生产线上走来走去“无所事事”会挑出你大大小小的毛病,真的很头疼。
每次品管来到生产线,整条线都警惕紧张,让人很不舒服。
4、生技/技术工
生技/技术工是生产一线的医生,属于稀缺物种,在工厂主要负责机器故障维修。普工很好招,但是电子厂的生技/技术工比较稀缺。生产线上很少见到他们,但一旦忙起来,就不像在生产线上那么轻松了。他们的工作也是技术性的,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技术在整个生产线的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台机器一旦不能及时修复,就可能影响整条线的生产质量,甚至导致停产。
5、普工
普工,是整个生产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条生产线上的普工都是一样的。当我们到达一条陌生的生产线时,我们彼此都不认识。无论是对工位还是对同事,都很简陋,但我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培训。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来熟悉它。熟能生巧,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反复做。
我们大部分人进厂可能都是从普工开始的。普工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工厂里没有普工就不行。就像一颗“螺丝钉”。没有螺丝,机器勉强能运转,但是很疼。没有多颗螺丝,机器就会报废,生产线无常运行。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说法由来已久。找工作越来越难成为了逐渐普遍的共识。
今年,又有1158万大学生毕业,比2022年的毕业生还要多82万。
而近年来,因为互联网红利期过去、全球疫情的影响、国家对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乱象的打击,我国经历几次“裁员潮”。应届生一批又一批产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旧紧张。
▲图来自数据GO
“大学生遍地都是”,我们经常看到本科生送外卖、研究生扫地之类的新闻。
今年一所一本院校的招聘会上,甚至还有不少餐饮公司、酒店去招聘服务员、前台、凉菜师傅、洗碗工的岗位出现,薪资最低的仅2000元。这无疑给准毕业生们一记情感重击,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图来自网络
我国就业人数、技能水平与就业环境的不对等,正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场面。
市场坑位不能满足如此大体量的毕业生,这是其一。大学生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的不对等这是其二。
在我国,技能人才与学术人才的培养并不算分明,而许多普通本科的教育就在其中的模糊地带。大部分从普通本科毕业的应届生,既没有扎实的学术素养,也没有相应的技能技术,反而陷入就业的困惑之中。
再者,有一些的专业的设置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可能在短期内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满足毕业生需求。
前段时间,张雪峰在直播间劝阻考生报考新闻专业引发了热议。作为考研界的“网红”老师,张雪峰的直播间永远以亢奋、斩钉截铁的风格直击网友的痛点。
“新闻专业无用。”
“普通家庭的孩子别学医。”
“不要学金融。女生尤其不要学。”
大家咨询报什么专业、学校是为了什么?答案无一例外是更好就业。
在张雪峰的直播间,涌动着对就业的焦虑。
然而,成熟的导师或许会用自己的经验指出一条“宽路”,但路的尽头是否有每个人需要的终点呢?
在张雪峰的直播间,考公就是宇宙尽头。当然,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之下,有一个“铁饭碗”能给予普通个体极大的安全感。如果没有编制,有学历也是极好的。于是,考研又几乎变成了第二次高考。人数一年比一年暴增,而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
虽然盲目地参与并不可取,但考公考研又未尝不是在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的“自救”。
但有些自救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日前,“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登上热搜。尽管有许多人吐槽他“眼高手低”,但也有更多的同龄人在支持他,“硕士5500确实低啊,他说错什么了嘛”,“关键字,上海,211硕士,5500工资难道不低么………不该吐槽么”。
实际上,许多蓝领工种的工资超过了一抓一大把的白领。育儿嫂、钟点工、装修工人、重型卡车司机、车企高级技工,这些工种的收入都动辄上万。
只是,因为中国社会有普遍的“坐办公室的收入一定要高于蓝领工种”的共识,年轻人们想了很多种自救方法,却唯独没有想过“蓝领”。正如网友们所说的“学历是我脱不下的长衫,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
但当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而社会能提供的高薪白领职位仍然还是那么多,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仍然面对“5500元薪水太低”的贬值。而正因为中国有超出国外的“蓝领歧视”,求职的人群减少,市场规律反而会导致蓝领工作收入更高。
蓝领工种相对于白领工种收入的更快增长,正是市场自发的“反内卷”行为。
一份工作挣多少钱,是由稀缺度、真实贡献、市场需求决定的,这和上多少年学,花了多少学费,和工作挣多少钱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以目前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稀缺程度来说,学一门扎实的技术,找一份门槛高的蓝领工作,收入可能比一些211大学毕业生还要高。
或许,相比编制,不论是蓝领还是在企业做白领、创业都稍显逊色。
编制真的很香,但数量有限。
那么在有限的资源里,在无数“上岸”的呐喊里,蓝领为什么不能成为高薪的彼岸呢?
文丨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