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周东娜(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引用古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语出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文子·上义》,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常”,就是常理、常规、常法;“本”,就是根本、本源、关键。所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有基本的法则,但惠利人民乃是根本。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然各自的立场不同,但对于执政者应当如何看待民众、如何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各家各派的态度和主张,总体看来基本一致。孔子认为,执政者治国理政,应当把民作为“所重”的四事之首,并采取“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的政策,切实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老子提出,执政者“爱民治国”贵在清静无为,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墨家学派则呼吁执政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做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就是说,一切不能增加民众利益的花费都不予考虑。被《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列入法家类典籍的《管子》认为,“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如何“利之”?答案就是“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意思是说,一切以民众的好恶为取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百年浩瀚党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去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坚决反对。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也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必能凝聚起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当前,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深化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为政之要,在为民、便民、安民。紧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政之所出才有据,政之所施方有效。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的事办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这样的政绩才是留得下、靠得住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奋发有为的状态,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早日实现。
《光明日报》(2023年05月31日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集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经常引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古语,这反映出总书记对典故的喜爱和熟稔。引用典故,也是总书记以古喻今、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他引用《庄子》中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引用朱熹《论孟精义》中的“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强调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引用《尚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引用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推进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方法途径自然是多样的。《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进行了探索,从总书记引用的我国历史文化典故入手,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季节目2018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产生巨大反响,取得巨大成功。《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沿用了第一季的风格,每集节目通过总书记原声短片、经典释义、思想解读、互动访谈、经典诵读5个环节,既讲清了“为什么”“是什么”,又讲清了“怎么做”,使观众感受到新思想之“用”。每一集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讲故事,既有代代相传的历史典故,又有生动鲜活的真人真事。节目现场安排的访谈,观众积极参与,使现场的气氛更加活跃。节目最后观众集体诵读经典,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多元化设计和安排,极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在《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中,我们通过总书记引用的典故,集中阐述了新发展理念。在第七集《自强不息日日新》中,以总书记所引用的《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墨经》中的“力,形之所以奋也”、《楚辞》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切入点,阐释了创新发展理念。在第八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以总书记所引用贾思勰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荀子的“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为切入点,阐释了绿色发展理念。
在第九集《百花齐放春满园》中,以总书记所引用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切入点,重点阐释了共享发展理念。在国际场合,总书记多次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各国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句分别出自《论语·季氏》和《孟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总书记引用这两个典故说明,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说的是,治理国家虽然有一定的常规常法,但其本质是有利于老百姓。总书记引用这个典故,就是说明,要坚持人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因此,共享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节目重点讲述了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4个方面的内容。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道路虽然很近,但如果不一步步向前走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动手去做也不可能成功。总书记引用这一典故,就是说明,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通过《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观众会深深感悟到总书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总书记强调,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要把这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同时,总书记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总书记用典,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将思想与典故有机结合,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让观众既感受到这一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又感受到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深邃的思想讲透了、讲活了,讲到观众的心坎里,让观众感受到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和认同。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6日 13 版)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周东娜(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引用古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语出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文子·上义》,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常”,就是常理、常规、常法;“本”,就是根本、本源、关键。所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有基本的法则,但惠利人民乃是根本。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然各自的立场不同,但对于执政者应当如何看待民众、如何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各家各派的态度和主张,总体看来基本一致。孔子认为,执政者治国理政,应当把民作为“所重”的四事之首,并采取“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的政策,切实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老子提出,执政者“爱民治国”贵在清静无为,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墨家学派则呼吁执政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做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就是说,一切不能增加民众利益的花费都不予考虑。被《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列入法家类典籍的《管子》认为,“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如何“利之”?答案就是“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意思是说,一切以民众的好恶为取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百年浩瀚党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去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坚决反对。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也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必能凝聚起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当前,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深化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为政之要,在为民、便民、安民。紧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政之所出才有据,政之所施方有效。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的事办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这样的政绩才是留得下、靠得住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奋发有为的状态,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早日实现。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31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