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刘安(汉)《淮南子·汜论训》。
【原文】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启悟】
恢弘厚重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分量最重。总书记在报告中鲜明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中国是人民的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这句话,成为新时代10年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一句“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既是历史的回响,也宣告了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从“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共同富裕;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的抗击疫情斗争;从“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反斗争,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建设……新时代这10年,我们党攻克的每一个难关险阻、创造的每一个人间奇迹,人民都是逻辑起点、价值所归。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民生新图景,涵盖了“当下与未来”的通盘考虑,连接“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充分体现出“人民”二字重若千钧的价值取向,刻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前进脚步。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一个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党,一个“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的政党,一个“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政党,必能始终赢得民心、赢得未来。
作者:陈东辉(河南省社科院社所长、研究员)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他引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用以说明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阐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先秦道家典籍《文子·上义》。这部典籍的作者文子,姓辛,号计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文子是“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这是文子记录老子的话,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淮南子·汜论训》《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资治通鉴·周纪》等古代典籍对这句话都有记载。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就强调“民”在治理天下中的重要性。《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韩非子指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无论儒家、道家、法家,都注重“民”在治国安邦中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重民贵民、爱民富民、利民恤民。他们的主张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相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十个经典成语,其中之一就是“民为邦本”。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特别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重要标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做到“利民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政党,一个,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他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他说“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他要求“把赢得民心、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们党是知行合一的政党,是最善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就是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十年。
新时代的十年,我们把让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十年来,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维护了人民利益,赢得了群众支持。尤其是三年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总书记用典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古人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必须始终不渝地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来源: 河南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周东娜(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引用古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语出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文子·上义》,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常”,就是常理、常规、常法;“本”,就是根本、本源、关键。所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有基本的法则,但惠利人民乃是根本。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然各自的立场不同,但对于执政者应当如何看待民众、如何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各家各派的态度和主张,总体看来基本一致。孔子认为,执政者治国理政,应当把民作为“所重”的四事之首,并采取“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的政策,切实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老子提出,执政者“爱民治国”贵在清静无为,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墨家学派则呼吁执政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做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就是说,一切不能增加民众利益的花费都不予考虑。被《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列入法家类典籍的《管子》认为,“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如何“利之”?答案就是“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意思是说,一切以民众的好恶为取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百年浩瀚党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去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坚决反对。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也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必能凝聚起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当前,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深化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为政之要,在为民、便民、安民。紧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政之所出才有据,政之所施方有效。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的事办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这样的政绩才是留得下、靠得住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奋发有为的状态,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早日实现。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31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出处】
出自刘安(汉)《淮南子·汜论训》。
【原文】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启悟】
恢弘厚重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分量最重。总书记在报告中鲜明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中国是人民的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这句话,成为新时代10年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一句“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既是历史的回响,也宣告了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从“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共同富裕;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的抗击疫情斗争;从“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反斗争,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建设……新时代这10年,我们党攻克的每一个难关险阻、创造的每一个人间奇迹,人民都是逻辑起点、价值所归。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民生新图景,涵盖了“当下与未来”的通盘考虑,连接“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充分体现出“人民”二字重若千钧的价值取向,刻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前进脚步。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一个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党,一个“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的政党,一个“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政党,必能始终赢得民心、赢得未来。
作者:陈东辉(河南省社科院社所长、研究员)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他引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用以说明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阐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先秦道家典籍《文子·上义》。这部典籍的作者文子,姓辛,号计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文子是“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这是文子记录老子的话,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淮南子·汜论训》《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资治通鉴·周纪》等古代典籍对这句话都有记载。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就强调“民”在治理天下中的重要性。《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韩非子指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无论儒家、道家、法家,都注重“民”在治国安邦中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重民贵民、爱民富民、利民恤民。他们的主张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相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十个经典成语,其中之一就是“民为邦本”。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特别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重要标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做到“利民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政党,一个,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他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他说“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他要求“把赢得民心、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们党是知行合一的政党,是最善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就是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十年。
新时代的十年,我们把让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十年来,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维护了人民利益,赢得了群众支持。尤其是三年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总书记用典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古人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必须始终不渝地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来源: 河南日报
□陈东辉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他引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用以说明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阐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先秦道家典籍《文子·上义》。这部典籍的作者文子,姓辛,号计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文子是“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这是文子记录老子的话,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淮南子·汜论训》《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资治通鉴·周纪》等古代典籍对这句话都有记载。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就强调“民”在治理天下中的重要性。《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韩非子指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无论儒家、道家、法家,都注重“民”在治国安邦中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重民贵民、爱民富民、利民恤民。他们的主张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相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十个经典成语,其中之一就是“民为邦本”。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特别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重要标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做到“利民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政党,一个,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他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他说“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他要求“把赢得民心、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们党是知行合一的政党,是最善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就是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十年。
新时代的十年,我们把让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十年来,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维护了人民利益,赢得了群众支持。尤其是三年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总书记用典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古人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必须始终不渝地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社所长、研究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一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无论是《尚书》的“敬德保民”还是《诗经》的“汔可小康”,无论是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还是孟子倡导的“民本”理念,都包含着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但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对解决民生问题既缺乏主观能动,也不具备客观条件,大多数时候人们生活都处在困顿的境地。中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才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迈上新台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安排,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批判过去思想家错误的群众观点,高度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作用,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社会革命指明了依靠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国天然是同人系在一起的,就像鱼和水、种子和土壤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党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中国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以说,我们党是人民的党,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正所谓,不谋私利才能善谋大利,大公无私才能大道直行。
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考量,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的腐朽统治,都是为了让人民获得解放,走上谋求幸福生活的新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重整山河,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为了改变人民贫穷落后的状况;进入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为了让人民尽快富裕起来。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我们党为增进人民福祉行之笃之。比如,我们党以坚定的决心、精准的思路、有力的措施,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使中华民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有效抗击新冠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大力解决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生态环境、司法公正、资本无序扩张、文娱乱象等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得到更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些都在新时代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生动彰显了中国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
四川昭觉“悬崖村”村民下山上楼过上新生活
阿土列尔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一个村庄。村民曾经住在悬崖之上,上山和下山全凭悬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被称为“悬崖村”。2020年5月,“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344人告别了大山和钢梯,整体搬迁到昭觉县城,住进了新楼房,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宁夏中卫特色民宿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大力发展旅游民宿经济,培育了一批极具西北特色的旅游民宿。位于宁夏中卫市的沙漠星星酒店、黄河·宿集、金沙海火车主题民宿、黄河小院民宿、黄羊古落民宿、丰安屯“枣”主题民宿等形态多样的民宿,让游客融入美景,体验地域风情,是游客向往的慢节奏“远方”,成为游客旅途中的心灵驿站。2023年五一期间,宁夏中卫上榜全国民宿预订热门城市第一名。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人民”二字深深融入党的血脉,内化为中国薪火相传、不可磨灭的精神基因,熔铸成中国永不褪变、永不消逝的鲜亮底色。百年来,不管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岁月静好的和平时期,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根本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动摇过、迟疑过。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今天,中国人民已经全面过上了小康生活,缺吃少穿、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在偏远的山区农村,“两不愁三保障”都已成了最基本的配置,普通家庭拥有小楼房、小汽车也不算什么稀罕事。2022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是29.5%,农村是33.0%,总体上属于相对富裕状态。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从追求“有没有”转向更加注重“好不好”。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为人们提供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一般认为,收入分配结构有橄榄型、金字塔型、哑铃型和倒丁字型等,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占少数”的橄榄型,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0%多,低收入群体的比重仍然较大。完善分配制度,必须重点围绕“提低”“扩中”的任务,构建科学合理的分配格局,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原则,更好激发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收入分配结构的4种模型
1.橄榄型,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均占少数。
2.金字塔型,表现为“底座庞大、塔尖细小”,其收入分配特点是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规模依次变大。
3.哑铃型,表现为“两头大、中间细长”,其收入分配特点是中等收入群体较少,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均占比较高。
4.倒丁字型,表现为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较少,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
江苏多措并举助力大学生就业
为精准帮助大学生就业,2023年以来,江苏省聚焦高质量就业目标,探索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千方百计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多形式开展政策宣讲,高频次举办招聘活动,全力以赴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饭碗是天大的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既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的“温度计”、社会的“稳定器”。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00万,2021年和2022年均超过1200万,分别为1269万人、1206万人。从2023年上半年的情况看,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人数仍在增加,仅高校毕业生就达到1158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除就业总量上的压力外,还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稳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保持就业形势的持续平稳,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的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地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相关政策,稳住就业基本盘,努力让更多劳动者获得工作岗位。
社会保障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全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障扩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保障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比如我国社会出现的老龄化、少子化、就业多样化等问题,都需要妥善应对。我们必须按照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持续深化各项重点制度改革,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经验分享】
重庆建设保障性住房托起群众安居梦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重庆市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1月,重庆建成保障性住房共计140万套,保障人数约337.5万人,其中中低收入群体约140万人。
【相关链接】
【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