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
1. 概述
(1)什么是六经 学习《内经》时讲的经络是十二经络,在按摩、针灸中也用得最多,那么《伤寒论》里讲的六经或说十二经络都源于《内经》,这就是它们共同的来源。《内经》的《灵枢经络篇》讲十二经络,还讲了冲、任、督、带,加起来就是十六经,这是以前讲过的。 今天所讲的《伤寒论》的六经传变,就是张仲景根据《内经》的学说,以及经络的思想,用在对病的辨证、与病的演变过程的辨证、立法、出方、用药的理论思想,也就是说,将六经用在对病的辨证和演变过程中间。
那么《伤寒论》所讲的六经的次序,首先是太阳,而后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不要弄乱。太阳经就是指足太阳膀胱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少阳指足少阳胆经,太阴指足太阴脾经,少阴指足少阴肾经,厥阴指足厥阴肝经。十二经络有足经、手经,张仲景讲的六经辨证完全是足经,这就是六经。
(2)六经的真义 六经有为病和不为病。所谓不为病,就是指正常的时候,人身的气就按照六经循环。所谓正常,是指六经的正常的气化。正常的六经气化,是讲正常人自然生命的运动规律、气化的规律。《内经》从少阳讲起,接下来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这样的次序。我们把顺序颠倒过来,按照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次序讲的,如下: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这就是人正常的六经气化的规律在《医理真传》里面,每讲一气,都讲了这样一句话的意思,只是用了另一种说法。
把“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表述为“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
也是本、中、标三气。治之,就是主治,即主气、本气。太阳是寒为主气,寒为本气。
这几句话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在人体科学中的运用。
《内经》上还讲:“五体以为本,六气以为用。”所谓五体,即内脏心肝脾肺肾。卢铸之的“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讲的五体为本,讲的五脏相生相克的道理,这个是本;所以五脏、五体为人的根本。
天、自然界的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人体秉承这六气而成人体的六经六气。六经六气出入于脏腑,在其间不断流动循环,升降布化。在讲脏腑学说的时候曾经讲过升降布化的含义,这里不多做解释。流动循行,升降布化,这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规律。
我们养生、治病、辨证都应当知道六经六气这个正常运行规律。这就是六经六气的真正含义。
(3)六经六气运行的推动力
首先要懂得六经六气只接受先天真气,某脏属寒也好,属燥也好,比如太阳是寒气为主,阳明是燥气为主,少阳是火气为主,太阴是湿气为主,少阴是热气为主,厥阴是风气为主,这都是经的本气,它接受的只是先天的真气。寒、燥、火气这些都只是六经的本气,也即正气。
六经接收真气,藏于肾。
真气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父母先天所给的元阴元阳,
二是出生以后,接收了天地之真气。
所谓天地之真气,是空气、食物、药物中的真气,人体接收了食物后,经过五脏的运行,传输到肾,就成为人体的真气。
适合人体的就叫真气,不适合的就是不能补充的,比如乱吃食物,就不能补充人的真气。所以,六经六气的变化只受先天真气的补充和推动,也就是说,靠的坎中一阳推动。这坎中一阳是什么?是乾卦中间的一阳。
乾卦是什么?乾卦是天,是自然界。自然界所有的空气、所有物质的真气,就是乾卦中这一阳;还有父母所给你的坎卦中,也包括了真气。男女都有坎卦,不单纯是男的才有,不要误解了。这就是真气,亦即正气。
真气正常,人就没有病,真气旺盛,太阳的寒气,阳明的燥气,少阳的火气,太阴的湿气,少阴的火气,厥阴的风气,这些本气、主气都正常,这个就是六经六气正常运转的推动力是正常的。这个本气,只接收人的正气,亦即太和之气。太和之气充满全身,人就无病,太和之气盛,这些本气就盛,就正常。这些本气受不得外来的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热这六淫之气,受了六淫之气,就生病了,所以,我们把这六淫之气叫邪气。 这个要弄清楚,正常的六气靠真气去推动,只接收真气,不能够受外来的六淫之气。六淫之气侵犯,即生病。
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要弄清楚,这里说的五行生克制化实际上就跟我们说的六淫之气有联系。“欲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须知相生相养之道,相刑相克相冲之义,然后始可以却病,兼可以延年长生也。”“五行运化,四方宁谧,疾病自然无从而生,天人亦自然得以安和。”后面这句话跟我们讲的真气(正气)、六气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五行为本体、六气为用的道理。
(4)进一步理解正气(六经的正气)
太阳:初生之阳,从子时开始发动。我们经常讲晚上十点半要睡觉守子时,就是守这个太阳。太阳以寒为本,就是它的主气是寒气。为什么主寒?寒主水,坎卦就是水,膀胱太阳和肾都是水,是寒水,所以主寒。
阳明:胃只能靠燥气才能腐熟五谷。胃在五行中属土,艮卦和坤卦。阳明的土没有燥气,就不能够腐熟五谷。
少阳:胆经以火为本气。这个火是相火。相火能够帮助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胆的相火属火,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有燥火的火,这个火是一种推动力量,推动肝气的顺畅,推动胆汁的恰当分泌。如果此火过盛,胆汁分泌就会过剩,口就要苦,那就是病了。我们所谓的火,是正气,是主气,适当的火必须有,才能推动肝胆的运动,胆本身的分泌,胆还要帮助胃的消化,没有这个火,就不可能帮助胃的消化。
太阴:太阴为湿。为什么它主湿?太阴脾即坤土,或艮土,脾主运化。因为土只有湿才能生长万物,脾只有湿才能运化食物,才能把精华的物质与肺气结合变成宗气,然后输送到全身。这在五脏理论里讲过的,没有这个湿,万物就不能生长,人身的脾就不能运化,我们人的生生化化靠宗气就是要靠脾的湿。
少阴:以热为本。热就是一种动力,少阴主君火,君火本身就是热。我们切脉,右手命门主火,即指此少阴热。若无此热,身上就没有真火的能量。真火就是靠热才有能量,没有真火的能量,肾的气化就不开,就不能把真气、正气运送到全身。我们所谓的真气、太和之气布满全身,就是靠这个热,这个君火的热的动力。我们在切脉时,如果肾脉紧了,有寒,就是有病了,肾脉只能缓而有力有神,不能紧,也就是这个热要恰到好处。
厥阴:主风。厥阴为肝,肝属木,木主风,所以肝主风。这个风能使肝气条达,没有风气的能力、动力,肝就不舒畅。我们经常说到肝气不畅时,是肝脉滞了,风是流动的,肝脉不流通,就是滞了,还有逆了,像水一样逆跑了,就是风气不正常了,肝的本气不正常。
上面所讲的,寒燥火湿热风之气,都要有个度,过了不行,又缺不得。比如湿气,太阴主湿,没有湿,就运化不了物质,但是湿气过重就要生痰,就要得痹病;肾主火,过了就是阳浮于上,就叫虚火,若没有这个火,肾气推动不了。这几个字,寒燥火湿热风,每个都有个度,都少不了,在这个度的范围内,就叫正气,即本气,超过了就不是本气、正气。 那为什么会超过?是受外界六淫的影响。
超过了这部分的变化,就是《伤寒论》所讨论的,也就是说《伤寒论》就是讨论过度之气,人如何病的,不是讨论的这个正气。只有懂得了正气,才能懂《伤寒论》。
正气(五脏之主气)是生命的活动之气,主气正常,生命正常,主气不正常,生命就不正常。所以,六经六气是人和自然界紧密结合的整体,脏腑受了自然界的六气,才变成人体脏腑的六气,六气正常与否,也跟自然界有关。
从天人合一的思想来看,一年四季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冬、立夏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属于六经中的一气。也叫六气,书上所谓的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就把这六气概括为六天了,用六天来表示六气的运动变化。也可以概括在一天内,一天十二时辰,两个时辰为一气,我们强调半夜子时,即十一点到一点,这个子时就是太阳开始的时候,所以要守子时,守这个一阳初生,不要损阳。把天人结合的理论和六气、五脏结合起来,就很具体很现实了。
总之,年月日时都是三阴三阳不断地变化、循环、运行,这种人体的生生化化的循环规律不停息,这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医学的具体体现。这种变化叫做生而又化,化而又生,阴生阳少,阳生阴少,阳化为阴,阴化为阳,这就是人生命的六经六气生化的规律,所以,六经六气是人的生机,永远在不断地循环、运行,这个运行是人本来的正常状态,是人生命运动的正常状态。
这一段一定要认真理解,否则易把《伤寒论》的论病和人身正常的生理混淆了。
(5)正确理解六经的传变
传变,指六经非正常时,即生病时,病一步步地传和变化。不要认为一提太阳,就认为是太阳病,一说阳明就是阳明病,太阳还有正常的,前面讲的,还有不正常的,接下来就要讲的。《伤寒论》六经六气这种的传变,不是讲六经正常的生化关系,这点一定要注意的,张仲景也不是把外邪六淫之气一把抓来讲。他是讲外邪首先必入太阳,太阳寒气治之,太阳的主气是寒,当其寒气入太阳后,就变成寒,客气(六淫之气)入太阳后,就变成了寒。因为任何邪气首先必入太阳,所以把这本书称为《伤寒论》。
也就是说,有条规律,不管邪气怎么传,首先入太阳,然后邪气随寒化寒,随燥化燥。前面的寒是主气,邪气遇到这个寒就变成寒气,所变的寒气是寒邪。同样,邪气入到阳明,就是燥邪。是外邪随本气变成的相应本气的过余之邪。《伤寒论》治病,邪入太阳就解决寒邪,入了阳明,就解决燥邪,解决了这些邪气,病就好了。一定要弄明白这一点,不然读《伤寒论》就会越读越糊涂。
这个具体怎么学呢?就是郑太老师在《医理真传》中写的“六经提纲病情”: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字为提纲,“恶寒”二字为病情。(邪进入寒水区,邪为寒邪)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阳明为燥,所以邪入阳明就恶热。这里胃家实的实,具体有很多症状,以后详细讲)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为病情。(少阳火气治之,而邪气进入的火不是胆本身的火,已经离开了正常的度)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二十三字为提纲,“食不下”三字为病情。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但欲寐”三字为病情。
六日厥阴,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为提纲,“不欲食”三字为病情。
这六经辨证提纲,表明六淫进入体内后对正气造成损害的情况,同时表明邪气走在何处、在何脏腑。
有了这个表现,就可以随踪辨证,随踪知病,随踪立法用药。我们学习的时候,深入领会提纲,然后有条有理地、提纲挈领地学习《伤寒论》
(6)《伤寒论》的学习要点
我们学习《伤寒论》的目的,是为了承继郑钦安、卢铸之太老师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经验。这是传承之学,所以,我们通过郑钦安的三本书,以及卢铸之太老师传给卢永定老师的辨证、立法、用药实践,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了《伤寒论》。《伤寒论》中最珍贵、最核心、最本质的医学思想和用理、用法、立方、用药,都包含在这些书和卢铸之卢永定老师传下的临床实践之中。这就是我们医学的正道。
学习《伤寒论》的重点,就是郑太老师的六经定法贯解,以及卢铸之太老师、卢永定老师传的在实践中对《伤寒论》发展了的用法。这只能跟师学,这是学医的正确方法。
为了便于学习,为了能够以纲带目、纲举目张,我们要学习下面六点:
(1)六经六气的真义。
(2)六经传变的规律。即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阴,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3)《医理真传》的六经定法贯解。
(4)卢铸之医学的诸法解。
(5)诊断切诊辨证立法与六经传变理论的实践运用。这个也只有跟师学。
(6)读《伤寒恒论》,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实践,要与运用结合。注重书中每一条后面的“郑论”。
本文摘自《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
导语:
时间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古代人们没有钟表,却有着独特的时间计算方式。滴水声和阳光投射成影都曾被用来判断时间。中国人将时间分成时辰,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今的两小时。这些时辰不仅有着特殊的含义,也对应不同的时间段,甚至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这篇文章将带您探索中国古代的时辰文化,解释其中的谚语,并反思其在现代社会的合理性。
(文章经过大幅度改动和重新构建,以下为改写后的内容。
)
时光在中国文化中流淌,古代人民未有钟表,却独创时间计算法。古老的滴水声与晨曦光线投影曾用以鉴定光阴。古代中国以“时辰”为单位,一时辰等于今天的两小时。每个时辰都蕴含深刻的寓意,映照不同的时间段,甚至扬帆影响着个人的命运。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中国的时辰文化,解码其中的俗语,并审视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实用性。
---
在过去的时代,中国人生活没有钟表,而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计算时间。
滴水声的频率和太阳的位置在天空中都成为了时间的指示器。这种古老的时间计算方式使中国人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时间体系,即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种时间单位在古代被广泛使用。
时辰不仅仅是时间的计量单位,它还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含义。每个时辰都与特定的时间段和活动相关联,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正午代表着太阳最高,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刻,被视为吉祥的时间。
而晚上则被划分为五个时辰,从傍晚7点一直到凌晨5点,每过一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这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划分夜晚的方式。
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是“男子难得三更子,女子难得正午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指的是孩子出生的时辰,男孩最好在凌晨1点到3点之间出生,而女孩则最好在正午出生。这涉及到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认为男性具有阳气,女性具有阴气,平衡阴阳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命运的幸福。
阴阳平衡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家庭和社会和谐的追求。男女双方要相互尊重,平衡彼此的阴阳属性,才能共同生活在一个和平共处的家庭中。这句俗语传承至今,教导后代要懂得进退与明礼,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古代的观念逐渐需要重新审视。将孩子的出生时间绑定在特定的时辰可能是迷信的表现。孩子的出生时间应该由自然规律和医学因素决定,而不是固守在某个特定时刻。
过于迷信这些观念可能不仅对母亲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威胁到孩子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科学地对待这些俗语和传统观念。
综上所述,中国的时辰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虽然这些古老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观念,不将其当作绝对的标准。时代在变,思想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来理解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