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万可义)随着河南于1月21日发布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增速方面,16省份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均为4.7%。
粤苏鲁稳坐“前三把交椅”
从GDP总量上看,广东、江苏、山东经济前三强排名仍屹然不动,2022年GDP依次为129118.58亿元、122875.6亿元和87435亿元。广东和江苏也成为唯二跻身“10万亿俱乐部”的成员。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紧随其后,排名与2021年同期相比也未发生变化。
2022年,“苏大强”江苏与“粤老大”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1年同期的8005亿元缩窄为6243亿元。数据显示,广东2022年GDP同比增长1.9%,比江苏2.8%的增速低了0.9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广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韧性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指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升。全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十的安徽,在GDP总量常年落后于上海的情况下,2022年终于以392亿元的微弱优势完成逆袭。中新经纬注意到,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安徽GDP首次超越上海,前三季度对其领先优势一度扩大至2746亿元。
据悉,2022年全年安徽GDP达到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谈及安徽经济运行情况,安徽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过劲松表示,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作用下,安徽2022年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长三角靠前,成绩来之不易。
16省份增速跑赢“全国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全年我国GDP为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对比该数据,16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线”。
这16个省份分别是福建、江西、湖南、甘肃、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山东、河北、安徽、新疆、浙江、河南。
其中,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福建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政策,出台实施48条一揽子政策和21条接续政策,2022年全年退减降缓税费1146亿元;新增40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设立各50亿元额度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融资支持专项,惠及企业1.83万家。此外,全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增强消费基础作用。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结果好、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江西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永生近日在答记者问时介绍,2022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锂电、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04.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全省初步形成宜春、新余、赣州3个锂电产业集群,以及上饶光伏产业集群。服务业运行稳健。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865.6亿元,增长11.7%。其中,非公经济表现活跃,非公有制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5%,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6个百分点。
中新经纬注意到,2022年,吉林、上海两地GDP未能实现正增长,分别下降1.9%和0.2%。
对此,吉林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跌宕起伏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多重压力挑战,吉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确定“止跌、回升、增长”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发展的确定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全省经济运行在4月份探底后迅速回升反弹,上半年提前实现“止跌、回升”,三季度实现快速增长。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态势。从走势看,全市GDP一季度同比增长3.1%,受二季度疫情严重影响,上半年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GDP同比降幅收窄至1.4%,全年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2%。
如何评价2022年中国国民经济情况?国家统计局表示,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国家统计局还指出,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望2023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动能将是“前低后高”。伴随疫情影响全面退去,居民消费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并成为引领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此外,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政策面还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中新经纬APP)
江苏位列第二,四川领先福建,安徽垫底,中国GDP10强省份排名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各个省份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地的发展水平愈发凸显。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GDP10强省份排名已经出炉,江苏位列第二,四川领先福建,而安徽则垫底。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个省份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人文和资源优势,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GDP作为衡量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GDP排名也成为了人们研究和评估各省份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的GDP10强省份排名如下:
**1. 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枢纽,四川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稳居中国GDP10强省份的榜首。随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四川的经济地位日益稳固。
**2.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凭借其发达的制造业、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成功地跻身GDP10强省份的第二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江苏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 福建**:作为一个沿海省份,福建在对外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贸易环境,为福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其位居GDP10强省份的第三位。
**4. 浙江**: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一直以其创新精神和活力著称。在私营经济的培育下,浙江的民营企业得以蓬勃发展,为该省经济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位列GDP10强省份的第四名。
**5. 广东**: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广东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发达的制造业、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使得广东稳居GDP10强省份的第五位。
**6.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逐渐崭露头角。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 湖北**: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举措为湖北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其跻身GDP10强省份的行列。
**8. 山东**:山东素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制造业基础而闻名。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山东不仅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位列GDP10强省份的第八名。
**9. 湖南**:湖南省的发展一直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为特色。近年来,在工业升级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为湖南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10. 安徽**:尽管安徽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位居GDP10强省份的末位。安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GDP10强省份排名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特色。每个省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各个省份将有机会实现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2023年上半年即将结束,关于中国半年度GDP十强的预测也是热闹了起来。
通过基本趋势和整体的规律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半年度的GDP十强应该与第一季度的排名大体一致。
2023年半年度,中国GDP十强省份的预测排名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
短期来看,中国GDP十强省份的名额将基本固定,而内部的排名调整也将趋于稳定。
业内人士坦言,GDP十强省份,本质上也是综合实力的排名体现。
广东继续第一,但江苏紧追其后,未来粤苏之争将继续增强!
经常有网友问我,未来,江苏的GDP反超广东的可能性大吗?实际上,仅仅在GDP这个领域,江苏和广东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广东全省的GDP总量为30178.23亿元,同比增长4.0%。
同期,江苏全省的GDP总量为29401.7亿元,同比增长4.7%。
对于一座强省而言,一季度这样的GDP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除了GDP总量外,广东在存款、贸易、财政、金融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江苏的优势在于工业制造业以及全省的全面均衡发展。
浙江坐稳第四,短期内难以改变!
对于浙江而言,其实心里还想着追赶山东,成为中国的GDP第三强省。此外,浙江后面,依然有着河南的紧追。
但实际上,浙江目前的GDP排在第四,还是相当稳定的。
了解到,一季度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18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
仅仅一个季度,浙江全省的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
河南领先四川,这个排位也是相当稳定!
今年半年度,基本可以确定,河南排在我国省份第五,四川位居第六。
去年全年的数据中,河南全省的GDP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也是我国第五个突破6万亿的省份。
从河南省统计局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河南全省的GDP总量为14968.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
同期,河南全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4.29亿元,同比增长8.2%。
安徽强势入围,可以确定排在第十位!
十三五时期以来,安徽的发展速度处于了我国各大省份的领先水平,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了我国十强省份的成员。
2023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安徽全省的GDP总量为1093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另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全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89.5亿元,同比增长7.3%。
那么对于这份中国半年度GDP十强预测的排名,大家有什么其他看法呢?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万可义)随着河南于1月21日发布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增速方面,16省份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均为4.7%。
粤苏鲁稳坐“前三把交椅”
从GDP总量上看,广东、江苏、山东经济前三强排名仍屹然不动,2022年GDP依次为129118.58亿元、122875.6亿元和87435亿元。广东和江苏也成为唯二跻身“10万亿俱乐部”的成员。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紧随其后,排名与2021年同期相比也未发生变化。
2022年,“苏大强”江苏与“粤老大”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1年同期的8005亿元缩窄为6243亿元。数据显示,广东2022年GDP同比增长1.9%,比江苏2.8%的增速低了0.9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广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韧性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指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升。全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十的安徽,在GDP总量常年落后于上海的情况下,2022年终于以392亿元的微弱优势完成逆袭。中新经纬注意到,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安徽GDP首次超越上海,前三季度对其领先优势一度扩大至2746亿元。
据悉,2022年全年安徽GDP达到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谈及安徽经济运行情况,安徽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过劲松表示,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作用下,安徽2022年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长三角靠前,成绩来之不易。
16省份增速跑赢“全国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全年我国GDP为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对比该数据,16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线”。
这16个省份分别是福建、江西、湖南、甘肃、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山东、河北、安徽、新疆、浙江、河南。
其中,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福建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政策,出台实施48条一揽子政策和21条接续政策,2022年全年退减降缓税费1146亿元;新增40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设立各50亿元额度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融资支持专项,惠及企业1.83万家。此外,全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增强消费基础作用。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结果好、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江西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永生近日在答记者问时介绍,2022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锂电、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04.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全省初步形成宜春、新余、赣州3个锂电产业集群,以及上饶光伏产业集群。服务业运行稳健。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865.6亿元,增长11.7%。其中,非公经济表现活跃,非公有制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5%,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6个百分点。
中新经纬注意到,2022年,吉林、上海两地GDP未能实现正增长,分别下降1.9%和0.2%。
对此,吉林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跌宕起伏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多重压力挑战,吉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确定“止跌、回升、增长”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发展的确定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全省经济运行在4月份探底后迅速回升反弹,上半年提前实现“止跌、回升”,三季度实现快速增长。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态势。从走势看,全市GDP一季度同比增长3.1%,受二季度疫情严重影响,上半年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GDP同比降幅收窄至1.4%,全年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2%。
如何评价2022年中国国民经济情况?国家统计局表示,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国家统计局还指出,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望2023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动能将是“前低后高”。伴随疫情影响全面退去,居民消费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并成为引领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此外,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政策面还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