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
人口的变动波动,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所以,人口越多的地方,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大,比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众人皆知。
而七台河、阿拉善盟、乌海、铜川等地市,全国范围内,知晓这些地方的人,比例显然远低于前述的大城市。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城市的人口,占全国的比例,能有多高?
今日的数据,我们通过一张柏拉图(Pareto,又名帕累托图),来展示各城市2022年度的常住人口在全国的比例,进而观察到其影响力。
由于部分地市没有公开2022年度的常住人口数据,本篇对于数据缺失的29座地市,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另外,河南、湖北、海南等四省区的省直管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不纳入本表的统计范围。
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和深圳,这6座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500万以上,合计1.36亿,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9.8%。
武汉、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长沙、青岛和哈尔滨,这12座城市,合计人口1.41亿,也占全国人口比例的近10%。
除哈尔滨外,其余11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据,均在一千万以上。
温州、合肥、宁波和南阳等15座城市,合计人口也达到了1.4亿,占全国的比例也在10%左右。
这33座常住人口在890万以上的城市,合计人口4.18亿,贡献了全国三成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数量排名全国前百强的城市,人口均在480万以上,合计贡献了全国近六成的人口。
作为对比,株洲、梅州和枣庄等203座城市,合计人口4.17亿,也贡献了全国三成的常住人口。
有没有一种可能:将这人口数量更少的204座城市,重新组合成100个或者更少数量的地级行政区,形成更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区,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同时也精减了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