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一)
接受粉丝的建议,应着重于预言本身的解读,尽量避免涉及宗教内容。因此,修改后重新发布,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期开始我们将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解读一下《步虚大师预言诗》。
相传《步虚大师预言诗》的作者是步虚禅师,步虚禅师又是何人呢?无论是佛门典籍或是史料名录,都找不到关于步虚禅师的记录,他似乎只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据传其是隋朝大将,为躲避战乱逃进天台山,出家为僧。那么预言诗又从何而来呢?据传诗文并非来自隋朝而是清朝,这里面流传着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传说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七日,也就是公元1904年2月22日,清虚居士高静涵在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得步虚禅师降乩,得此乩文。也就是说“预言诗”不是“步虚禅师”所写,而是后人扶乩得到的“乩文”。另外,据传称“清虚居士”为北京碧云寺清虚楼的主人。这段“传说”根本找不到任何历史记录作为参考或依据,完全是作者胡乱编造的,可谓是漏洞百出。
第一,关于“清虚居士”,史料中可以查到确有其人,但不是“高静涵”,而是北宋诗人、画家王巩。所谓“高静涵”不知是何人,目前可查的资料,查无此人,没有符合此身份的人。第二,北京碧云寺根本就没有“清虚楼”,完全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至于“楼主”自然也是子虚乌有。第三,提到“碧云寺”、“居士”,就证明所谓的“高静涵”为佛门中人,可是佛门是禁止扶乩的。清末和时期,佛教多位高僧都曾明确表示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佛教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出生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是近代佛教高僧弘一法师的师父。其在所著《印光法师文钞》之《复汤锦中居士书》中有载“不能以扶乩坏乱佛法”,文中还称“乩坛所说者,谁也不敢违悖。实多半是扶乩之人伪为,未必尽是灵鬼假冒”。很多佛教高僧在其讲要中都曾提到禁绝扶乩。由此不难看出,1904年佛教居士在佛门圣地碧云寺搞扶乩,纯属无稽之谈。不过就是想借此为所谓的“预言诗”披上“真实”的外衣罢了,结果弄巧成拙。想一想如今还有佛教信徒痴迷其中,是不是即荒唐又可笑呢?如果诗文真的是1904年出现的,而且如传言所称,问世曾轰动一时,那么我们前面提到的四年(1915年)出版的《中国预言七种》这本奇书必将会收入其中。《推背图》、《马前课》、《乾坤万年歌》等都被收入其中,此书多次再版,均未见收入《步虚大师预言诗》,多少有些令人疑惑。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诗文是近代所编造的。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无论是清代还是都没有关于《步虚大师预言诗》的记载。
诗文最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1980年代,起初在中国台湾的流传,彼时并未引发太大的关注。1980年代中期开始在海外流传,直到1990年代诗文传入中国大陆后才引发关注。2000年以后随着大陆网络的兴起,其成为互联网上较为有热度的“预言”之一。各种解法五花八门,各种关于预言的说法也是层出不穷,更有所谓僧人的解读,进行加持,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清朝的佛门居士在佛教圣地扶乩,请来隋朝得道高僧,降下乩文预测未来,无论怎么看总感觉是一个不靠谱的“预言”。
关于《步虚大师预言诗》的来历完全是编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假预言”变成“真预言”,以此迷惑读者,使其相信。这样看来所谓“预言”的可信度也将大打折扣。它到底是什么人编造的?编造它有什么样的目的?“步虚”二字会不会有什么特殊含义?诗文到底能不能“预言未来”?下一期我们继续解读,看看诗文到底写了些什么。
【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连载中,下一期继续,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二)
本期我们将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解读一下《步虚大师预言诗》。
通过上一期的解读,对于《步虚大师预言诗》的来历传说以及流传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并非是清末来自碧云寺步虚禅师的乩文,而是后人编造的。它一共有14个小节,文首和文末各有一首诗,其中间叙事诗文分12个小节。网络上盛传其“预言”了未来的圣人现世,很多朋友对其深信不疑,认为其前半部分“预言”非常准确,完全契合历史。当然这是有前提的,诗文必须是建立前所作,这样“预言”才能算是准确,否则就是事后诸葛亮。究其现世时间和来源,实难确定。查询清代和时期的相关记录,根本找不到任何与之有关的记载。目前可确定其最早现世的时间是1980年代初,在中国台湾地区,19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地区,之后网络上出现了所谓“宣化上人”台北开示详解的文章,这似乎间接的证明了其源于台湾地区的事实。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它就是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编造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编造它呢?真的是为了“天机”预测未来吗?那为什么诗文不从1980年始“预言”,而是从建立开始呢?前面我们解读了多部伪预言,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民间宗教所作,目的是传教之用,聚众敛财。二是特定之人所作,目的是为利益集团或特定组织宣传之用,谋取政治资本。《步虚大师预言诗》从用词和内容上看很难与民间宗教联系到一起,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台湾地区的所谓民间宗教实际都是处于被禁的状态,几乎无法在坊间活动。这样说来,诗文或许与特定组织有关,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台湾地区可是一家独大,编造“预言诗”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看一看1970年代台湾地区的政局,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阿尔巴尼亚提出的第2758号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集团的代表退出联合国。两岸之间上演惊天逆转,集团不再受联合国所承认,这对于老蒋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最支持老蒋的美、英两国,一个反对、一个赞成,或许算是对老蒋的安慰吧!可谁曾想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破天荒访华,中英两国正式建交,老蒋连遭打击,暴跳如雷,风光不在。
1975年4月5日,叱咤风云、能屈能伸的老蒋于台北病逝。4月6日,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严家淦,依法继任,成为新的领导人。围绕着权力、继承、派系,必然有一番争斗。中的老一代随着老蒋的去世,已无人能约束,对于老蒋精心栽培的蒋经国更是不放在眼里,党内矛盾不断。进入7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跻身“亚洲四小龙”。但在的高压统治下,社会矛盾凸显,台湾地区仍然处于“白色恐怖时期”,虽然蒋经国接班的态势已经昭然若揭,但困难重重。既要面对德高望重的陈诚,又要面对与其不睦的宋美龄,可谓任重道远。
1978年1月7日,严家淦提名蒋经国参选下一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经临时“中常会”一致通过,顺利完成权力移转。3月当选,5月就职。小蒋时代也随之正式开启。虽然小蒋成功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但彼时也是危机四伏,如何站稳脚跟?或许是小蒋和关心他的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此时,《步虚大师预言诗》横空出世,是不是也算是合理呢?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诗文的内容,或许有利于帮助大家理解。
昔因隋乱采菩提,误入天台石宝西。
朝饮流霞且止渴,夜餐玉露略充饥。
面壁九年垂大道,指弹十代换新仪。
欲我辟途途误我,天机难泄泄禅机。
“昔因隋乱采菩提”,“昔”指以往,过去。这里特指1948年。“隋乱”借指国共内战,为什么是隋乱?因为人们常说隋唐不分家,指的是文化、政治的传承。“采菩提”借佛教修行,指代败退保存实力。
“误入天台石宝西”,“误入”完全是粉饰之词,当年的撤退被称作转进,后来常被当成笑柄。“天台”借指中国大陆,这里指祖国,表明其源于此。“石宝”指台湾岛。“西”不是简单的方位词,在这里指代台湾海峡,因为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意为与大陆分开。有朋友认为“天台”是指天台山或天台县,照这样理解,“石宝”必定也是地名,或是天台县的乡、镇、村,无论是现有区划或历史沿革中,都没有石宝这个地名。所以,作者只是借代而已。
“朝饮流霞且止渴,夜餐玉露略充饥”指败退台湾岛初期,军民生活艰困。
“面壁九年垂大道”,“面壁”并非是面对墙壁,而是比喻刻苦学习,潜心钻研,这里指人的历练和努力,人就是指栽培的接班人蒋经国。“九年”指1969年至1978年。蒋经国1969年出任“行政院”副院長,被视为为其铺路的开始,使其正式从军界跨入政界。经过9年的历练,1978年其正式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垂”垂拱,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这里形容具有超强的领导能力。“大道”就是统治权力,指成为领导人。
“指弹十代换新仪”,“指弹”即弹指,比喻时间短暂,指1912年-1980年代左右。“十代”可理解为10段,也可以理解为10个人,也就是称之为“总统”或掌握实权的人,包括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及代总统。1912年成立后至1949年,先后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李宗仁8人正式拥有“总统”的头衔。败退台湾岛后,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去世后由严家淦继任,后其推举蒋经国。严家淦是掌握实权的人,算是第9人,至蒋经国刚好是第10人。“换新仪”即蒋经国就职势必会带来新气象。
“欲我辟途途误我”这一句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小蒋所处的困境,来自各方的阻力和干扰不断,难以施展拳脚。
“天机难泄泄禅机”,“天机”代指未来,也就是作者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禅机”这里指能发人深省富有意味的话,也就是有所感悟的经历。
结合《步虚大师预言诗》的诗文,不难看出文首的小诗,作者借用佛教语进行指代,表面看是在讲误入天台山为僧的故事,实则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与个人经历。或许有朋友并不认同这种解读。前面也讲过它是基于诗文是70年代-80年代编造的假设,或许要等待全部诗文解读完毕才能证明假设是否成立。所以,解读完成全部诗文才更有说服力。
上一期:《步虚大师预言诗》详解一,预言真的是清末北京碧云寺的乩文吗?
【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连载中,下一期继续,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五)
本期我们将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解读一下《步虚大师预言诗》。
吉士怀柔,三十年变,岂凡人哉?
昙花一现。南北东西,龙争虎战,
七八数定,山川粗奠。
“吉士怀柔”,可以看作是双关,“吉士”即可代表袁世凯,也可以代表袁世凯的堂叔袁保恒。因为“吉士”是“庶吉士”的简称,清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袁保恒是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去世后,任户部左侍郎的堂叔袁保恒将袁世凯接到身边,对其严加管教。不想袁世凯长进甚微,科举屡试不中。堂叔袁保恒见其处事圆滑,办事得当,又喜欢学习拳术,研读兵法。希望通过关系推举袁世凯从军,以此开启仕途。“怀柔”指使用手段,笼络人心或谋得利益。这里既可以看作是堂叔袁保恒栽培袁世凯,利用人脉创造机会。也可以看作袁世凯入仕后笼络人心,实现权倾朝野。
“三十年变”指公元1882年到1912年的30年,也就是袁世凯自发迹到其只手遮天的30年。公元1882年刚刚从军的袁世凯得到任用,随清军赴大清附属国朝鲜平乱,而获得擢升的机会。此后,一路高升,辛亥革命爆发后,复出的袁世凯把持朝政,逼迫清帝逊位,迫使辞去临时大总统,自己取而代之,权倾天下。
“岂凡人哉?”袁世凯从冲锋陷阵的小卒,到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封疆大吏,再到的大总统。怎么会是一个普通人呢?这一句说正是袁世凯确有过人之处。
“吉士怀柔、三十年变、岂凡人哉?”或为作者有意暗示,似乎能组成“袁世凯”三个字。
“昙花一现” 指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并不满足,于1915年12月预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宣布称帝。此后,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不得已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总共做了83天的皇帝,还真是昙花一现。
“南北东西,龙争虎战”指“护国运动”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战火波及云南、四川、山东、陕西等多省多地。北洋军主要由马继增、张敬尧、曹锟等人指挥。讨袁护主要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戴戡等人指挥,名副其实的龙争虎战。
“七八数定,山川粗奠”并不是网络上解读的代表15年以后,局势趋于稳定。这一句是指护国战争的结果,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七”指反袁护主要控制的省份,早在1913年反袁的“二次革命”中,革命党对南方7省的控制权全部丧失,导致反袁失败,、黄兴等人被迫逃亡日本。护国运动中,护“夺回7省”也算是报仇雪恨了。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出兵讨袁,得多省响应,先后宣布独立。北洋军连连受挫,袁世凯迫于各方压力,在称帝83天后宣布取消帝制。反袁护主要掌控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广东、广西七省。而北洋军则主要控制直隶(今河北省)、山东、湖北、江苏、福建、甘肃、安徽、江西八省。1916年5月,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形成对峙。1916年6月6日,皇帝大梦乍醒的袁世凯忧愤离世,袁世凯死后由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并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被撤销,护国运动结束,局势渐趋平稳,但军阀割据的局面也就此展开。
《步虚大师预言诗》时间线非常清晰,历史事件也是有层次的推进。说是扶乩得到的“预言”很难让人相信,这完全是按照历史书编的,言语上极尽暗示,妥妥的事后诸葛亮,定是后人刻意编造。
上一期:《步虚大师预言诗》详解四,君做祖,质彬彬,万里长虹破浪征
【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连载中,下一期继续,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步虚大师预言诗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