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71年猪女2020年婚姻感情(71年属猪女2020年婚姻状况)

时间:2024-01-12 22:26:21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2013年湖南少女执意要嫁71岁老头,婚后为他产下一子,如今怎样?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九年前,湖南的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婚礼在宁乡县婚姻登记处举行,这场婚礼汇聚了一名26岁的年轻女子和一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新娘名叫张凤,而新郎则是现年已经走过71个春秋的文长林。两人的婚姻引发了广泛的好奇和质疑,毕竟这年龄悬殊巨大的婚姻着实让人不解。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对不太寻常的新人,最终决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呢?

故事的发展要追溯到1987年,那一年,张凤降生在一个已经拥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们都比她年长将近20岁。然而,她的降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家庭的经济拮据和父亲的健康问题,她差点被夭折在母亲的腹中。但是,命运似乎对她格外眷顾,因为她降生时竟是一对双胞胎之一,而且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允许轻松应对这种情况。于是,张凤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然而,家庭并没有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幸福。负担仍然沉重地压在了张凤的父亲身上,而由于多年的辛劳,他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就在一个普通的傍晚,当他下班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最终在田间的路上倒了下来。

张凤和她的母亲匆忙将他送到了镇上的医院,而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她们心头沉重。她父亲患有高血压引发的中风,虽然在医院接受了数天的治疗,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医生告诉她们,父亲的中风严重,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康复。鉴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张凤的母亲只好将他带回家,尽力照顾他。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玩弄人,她的母亲在前往医院的路上也发生了一场车祸,导致她不得不卧床休养一段时间。对于年轻的张凤来说,这一切都是如此突如其来,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一位名叫文长林的村医出现了。也许是因为同情这个家庭的困境,文长林经常前来照顾张凤的父亲。张凤一家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而文长林为了更好地治疗张凤的父亲,提出留在她们家里,以便更方便照料。张凤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文长林的请求。

或许是命运,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张凤的父亲逐渐康复。在那三年里,文长林不仅没有向张凤一家索要任何医疗费用,还主动提供了一些“伙食费”的资助。尽管文长林具备妙手回春的医术,但在2003年,张凤的父亲再次中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年轻的张凤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而文长林心中也涌上了一股怜悯之情。

失去了父亲后,张凤一家只剩下了她和母亲。她向亲戚们借了所有的钱来支付父亲的丧葬费用,但依然不够。当文长林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提供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这次及时的援助对于张凤一家来说是一种救命之恩,也让张凤对文长林产生了更深的感情。深夜,每当她想起文长林对她和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时,她都会不自觉地前去,尽力为他分担家务,比如洗衣做饭或者修补衣物。渐渐地,两人对彼此的感情心照不宣。

尽管他们之间的感情显而易见,但文长林却开始感到不安。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年事已

高,担心自己会成为张凤的负担。他开始内心矛盾,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个跨越几十年的年龄差距。因此,他偶尔会犹豫不决,对张凤保持距离。

然而,张凤并不愿意放弃这段感情。她毅然决然地找到文长林,坦诚地对他说:“既然家人逼着我结婚,我宁愿嫁给你,我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感到安心!”这番真挚的话语打破了沉默,让文长林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立场。

终于,文长林也坚定地接受了她的感情。于是,这对年龄相差整整45岁的情侣开始了一段与众不同的感情生活,被外界戏称为“爷孙恋”。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2012年12月,张凤怀孕了,这个消息让文长林既高兴又忧虑。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年龄和将来,担心离开的那一天会来临,担心谁会照顾这个孤儿和寡母。他们家庭条件有限,只有三间土房,这让他感到很无奈。经过深思熟虑,他提议张凤不要生孩子,但张凤坚持要生下来,文长林最终也答应了她。

不久之后,张凤为文长林生下了一个男孩,而文长林已经年过72。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也让张凤的母亲逐渐开始接受这对特殊的夫妻。在文长林的精心照料下,张凤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虚弱多病。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健康。

时光荏苒,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九年。2021年6月,这对特殊夫妻登上了《鲁豫有约》节目,文长林在节目中写了两封感人至深的信,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灵。然而,时光不等人,2021年10月,根据张凤的哥哥透露,他们计划将7岁的孩子交给张凤的母亲照顾一段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26岁湖南女子嫁71岁老汉后续:老人已安葬,女子巧妙回应是否改嫁

我曾听到一句话:“爱情是没有年龄的”,而张凤和文长林的故事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这对年龄相差45岁的恋人组合在众人眼中是一个奇怪的搭配。年轻貌美的张凤倒追了一个已经到了晚年的老头子,而这个老头子也对这个小丫头动了情。

张凤的童年过得异常艰辛,从小被家人忽略,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而文长林是一个赤脚医生,没有多少医学知识,但是他给张凤带来了温暖和关爱,让她感受到了被爱的感觉。

张凤是一个坚强执着的姑娘,她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在自己年轻时没有能够读书的遗憾下,她选择离开家乡去打工,寻找自己的人生。

在长沙打工的日子里,张凤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爱上了文长林,她对他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虽然他们年龄相差甚远,但张凤认为爱情没有年龄的界限,她勇敢地向文长林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最终,张凤和文长林在村里的异样眼神中走进了婚姻殿堂。尽管家人们都对这段感情持怀疑态度,但是张凤和文长林并没有放弃彼此,他们选择了相守。

他们的婚姻并不长久,文长林在年事已高时离世。但是在短暂而温馨的相守中,他们找到了彼此最纯粹的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爱情,让人们明白爱情不是年龄、身份、财富的约束,而是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的碰撞。

张凤没有因为丈夫的离世而妥协,她将孩子抚养成人,并且通过短视频平台纪念她和文长林的爱情,回忆他们的幸福和美好。

这是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它教会了我们珍惜爱情、坚持追求真爱的勇气。无论年龄、身份、贫富,只要真心相爱,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爱情。

愿张凤能继续勇敢地面对生活,母子幸福安康,文长林在天堂里能感受到张凤对他的深深思念和祝福。这是一段特别的爱情,它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013年4月,一场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在26岁的湖南女孩张凤和71岁的文长林走进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的那一刻成为现实。这是一段相差45岁的感情,他们究竟是如何坚持的呢?他们的故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回溯到张凤童年的缺爱,1987年6月,她在湖南宁乡一个小乡村里出生,然而她的父母并不欢迎她的到来。家里已经有了四个哥哥姐姐,这个农民家庭本已过得很紧巴,因此在妈妈怀孕后,他们选择了人流手术。然而,这个手术并没有成功终止妈妈的怀孕,因为她竟是双胞胎,手术只取走了其中一个受精卵,而张凤被意外留下。在家庭中,她几乎没有存在感,甚至在她一岁高烧的时候,妈妈都没有察觉到。在贫穷的环境下,张凤一直饱受疾病困扰,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然而,她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当她的爸爸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后,村里的赤脚医生文长林出现了。文长林虽然没有正规的医学知识,但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努力,在村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文长林照顾了张凤的爸爸,给他开了药方,虽然张家拿不出钱来支付问诊费,但文长林没有要求她付钱,而是答应下次再来,并自己带上药物。

渐渐地,张凤和文长林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张凤常常会为文长林熬草药,他们之间开始互相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而在张凤14岁生日时,文长林带给她人生第一次的蛋糕,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这份温暖和感动成为他们之间的纽带,也让张凤对文长林产生了特殊的情愫。

尽管年龄差距巨大,但张凤对文长林的感情愈发深厚。她决定追求自己的爱情,离开家乡到长沙打工,以希望能找到自己和文长林幸福的可能。在长沙的艰苦生活中,每当张凤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文长林,他的温暖和支持始终伴随在她身边。

最终,张凤返回家乡,向文长林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尽管文长林起初拒绝了她,但张凤并没有放弃。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爱情不会被年龄差距所限制,因为她爱的是文长林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年龄。久而久之,文长林也被张凤的坚持和真诚所打动,两个人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他们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2013年4月17日他们走进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时,这对相差45岁的“奇怪”恋人组合震惊了所有人。尽管家人反对,但他们的爱情依然坚不可摧。张凤和文长林结婚后,迎来了他们的儿子,这让文长林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

然而,命运却在某一天开始向他们做着不公平的手势。2014年,文长林被诊断患有肺癌,他的身体逐渐衰弱,而张凤也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给他。然而,这并没有打倒张凤的信心和勇气,她始终陪在文长林身边,给予他全部的爱和关怀。

最终,文长林在2022年9月离世。尽管伤痛深重,但张凤选择了坚守。她表示不会再嫁,会将自己的重心放在抚养儿子和保护他们的家庭上。张凤通过一个短视频账号分享他们的幸福和美好,用回忆留住他们的故事。张凤的坚守和执着,让人为之动容。

张凤和文长林的故事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挑战,但他们用坚定和爱战胜了一切。他们相信爱情无关年龄和外界眼光,只要彼此相爱,便能共同面对一切困难。他们的故事是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挑战,也是对爱情真谛的诠释。他们敢于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为我们展示了爱情的真正力量和力量。让我们祝福他们的爱情永远幸福和美好!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

育娲人口研究2022/03文: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於嘉,鲍笛特别鸣谢:白学松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夫妻双方的结合。和谐的婚姻家庭生活,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1949年以来中国制定了有关婚姻家庭的四部法律规定: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2021年开始实施《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结婚人数: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养育成本高,四是结婚成本高,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六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已婚比例和未婚比例: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中国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未婚同居率:中国的未婚同居率不断上升。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0.33%,女性为26.79%;出生队列为1985-1989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7.99%,女性为33.13%。

性别比:近几十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随着生育政策的收紧而逐渐升高,然后又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而逐渐下降。2020年全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家庭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家庭规模的总趋势是不断缩小,1953年家庭规模平均为4.30人,1964年为4.29人,1982年为4.41人,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为3.10人,2020年只有2.62人。在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单身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

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启动中国《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

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目录

1、1949年以来中国有关婚姻的法律规定

1.1 1950年《婚姻法》

1.2 1980年《婚姻法》

1.3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1.4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2、中国婚姻状况和国际对比

2.1 结婚率、离婚率、离结比

2.2 历年婚姻登记数据

2.3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

2.4 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的国际对比

2.5 男性和女性未婚比例的国际对比

3、性别比失衡对中国婚姻家庭的影响

3.1 总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的区别

3.2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演变和原因

3.3 性别比失衡导致农村光棍急剧增加等负面影响

3.4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与城市大龄未婚女性

3.5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出生性别比下降

4、非传统家庭

4.1 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4.2 单亲家庭

4.3 未婚同居

4.4 非婚生育

5、政策建议

5.1 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

5.2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5.3 对《民法典》有关收养条款的修改建议

5.4 法定婚龄降到18岁

5.5 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5.6 启动中国《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

6、结论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表1:中国2000-2020年结婚率与离婚率(‰)

表 2:2020年中国各省份结婚率和离婚率

表 3:中国1985年以来婚姻登记情况

表 4:2019年部分国家平均初婚年龄情况

表 5:2009-2019年中国20-39岁女性未婚和已婚(有配偶)的比例

表 6:2019年中国30-49岁大龄男女未婚比例(%)

表 7:部分发达国家30-34岁男女未婚比例(%)

表 8:2015年部分国家/地区的家庭规模情况(人)

表 9:历次CFPS调查中18岁以下未成年受访者居住在各类家庭中的比例(%)

表 10:2018年部分国家/地区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

表 11:当今主要国家的法定婚龄概况

图 1:中国2000-2020年结婚率与离婚率(‰)

图 2:中国1985年以来结婚登记情况

图 3:2020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

图 4:2009-2019年中国20-39岁女性未婚和已婚(有配偶)的比例

1、1949年以来中国有关婚姻的法律规定

1.1 1950年《婚姻法》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于1950年4月13日由中央政府通过,自5月1日起公布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正式法律,颁布时间比1954年宪法还要早4年。这部《婚姻法》颠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纳妾等旧婚姻制度,其确立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四大基本原则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基本旋律。此外,1950年婚姻法还规定“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并规定婚后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

这部《婚姻法》第一条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主义婚姻制度”。这一条款确立的新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男女权利平等。它还在第三章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中指出:“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7条)。第二条规定“禁止重婚、纳妾。”这条规定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首次明文禁止纳妾。

第十七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这一离婚条款,贯彻了当时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破裂主义”离婚原则,坚持了离婚自由的原则。不过,1950年的《婚姻法》从某种程度上也为离婚设置了一些限制,即需先经调解。《婚姻法》所规定的比较自由的离婚条款,帮助当时不计其数的深受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虐待、遗弃之害的当事人挣脱了不幸婚姻的枷锁。

1.2 1980年《婚姻法》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与1950年《婚姻法》相比较,1980年《婚姻法》有以下几点重要修改:

第一,1980年《婚姻法》对离婚的法定理由做了一个实体性的规定。1950年《婚姻法》对离婚只有一个程序性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由区人民政府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起诉到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

1980年《婚姻法》增加了一个实体性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新《婚姻法》通过后,迎来了一阵新的“离婚潮”。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离婚人数从一年28.5万对增长到42.8万对。

第二,1950年《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禁止结婚,但对旁系血亲结婚未加限制。1980年《婚姻法》增加了禁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的规定。

第三,1980年《婚姻法》将“实行计划生育”写入法律,提高了法定婚龄。1950年《婚姻法》规定法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婚姻法》把法定婚龄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

1.3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对《婚姻法》的修订,从通过即日起施行。

上世纪90年代初,婚外情甚至“”渐渐成为公开话题。随着一些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婚外情有了“经济”基础,婚外包养情人的现象开始从隐蔽走向公开,引发了一些恶性事件和家庭经济纠纷。广东省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就“”、养情妇等问题向中央写出报告,希望引起重视。这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出台。

修改后的《婚姻法》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写进总则。针对“”现象,添加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条款。还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作出明确规定,这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尚属首次。《婚姻法》修改后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设计了更多保障性规定。例如,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增加了离婚救济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规定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的再婚自由等。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还增设了关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在夫妻财产制方面,一是改进了原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分别列举了法定夫妻财产制中双方共有财产和一方个人财产的种类和范围。二是规范了夫妻财产约定,包括约定的内容、形式和效力等。

1.4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了《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编“婚姻家庭”以原《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新的规定。

第五编第二章规定了结婚制度,并在原《婚姻法》的基础上,对有关规定作了完善:

一是将受胁迫一方请求撤销婚姻的期间起算点由“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修改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二是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并相应增加规定一方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三是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第五编第四章对离婚制度作出了规定,并在原《婚姻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完善:

一是增加离婚冷静期制度。实践中,轻率离婚的现象增多,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为此,规定了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二是针对离婚诉讼中出现的“久调不判”问题,增加规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三是关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将原《婚姻法》规定的“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修改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以增强可操作性。

四是将夫妻采用法定共同财产制的,纳入适用离婚经济补偿的范围,以加强对家庭负担较多义务一方权益的保护。

五是将“有其他重大过错”增加规定为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

2、中国婚姻状况和国际对比

2.1 结婚率、离婚率、离结比

结婚率是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是:结婚率=(某年登记结婚对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00‰

离婚率有两种计算口径:

第一种是一年内离婚对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是: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00‰;

第二种是一年内离婚人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是:离婚率=(某年离婚人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00‰。

这两种计算口径的分母相同,但分子不相同:第一种计算口径的分子是离婚对数,第二种计算口径的分子是离婚人数。以“离婚人数”作分子计算的离婚率,比以“离婚对数”作分子的离婚率高了一倍。本文的离婚率采用第一种计算口径,这也是国际通用的计算口径。

离结比是指一年内的离婚对数除以结婚对数。

下表是中国2000-2020年结婚率和离婚率:

图 1:中国2000-2020年结婚率与离婚率(‰)

可以看出,中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下表是2020年各省份结婚率和离婚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0年常住人口结婚率最高的地区是西藏,最低的是上海;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市,达到4.93‰,最低的是西藏,只有1.75‰。

2.2 历年婚姻登记数据

下表是中国1985年以来结婚对数和初婚人数。

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已过了生育期,对出生人口没有什么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为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

图 2:中国1985年以来结婚登记情况

图 3:2020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各年龄段中,25-29岁的结婚人数最多,其次是30-34岁年龄段。

2.3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对数跌破800万对大关。

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近年来为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是养育成本过高。虽然结婚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孩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恋爱双方没有能力养育孩子,就没有迫切的动力结婚。数据表明,一方面中国的初婚年龄最近几年不断延后,另一方面同居率上升很快,而非婚生孩子还是非常少。另外,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几乎是世界最高的。这些数据表明,如果我们有效降低生育成本,能够同时提高生育率和结婚率。

第四是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房子是结婚的首要条件,虽然有一部年轻人可以接受租房结婚,但在大城市房租价格也高企,况且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希望买房结婚。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并且,越是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彩礼要得越高,让很多农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第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

第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与父母辈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30多岁了还没结婚”在年轻人中已经见怪不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的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更低。

2021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调查报告《青年婚恋意愿调查: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列出了年轻人在婚姻殿堂前徘徊的几大原因:一是基于个体主义价值观,部分青年过于重视对个人价值感的追求;二是基于互联网碎片化认知,部分青年对婚恋产生灾难化思维;三是源于现代生活时空挤压,部分青年对寻找合意伴侣产生无力感;四是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部分青年对婚姻匹配存在过高期待;五是囿于婚育高成本,部分青年对婚姻风险采取理性规避的态度;六是基于“母职惩罚”,部分女性对婚姻产生抗拒与犹疑。

2.4 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的国际对比

我国在2010 年初婚平均年龄是男性25.9 岁,女性23.8岁。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

截止目前,民政部尚未公布2021年全国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不过,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已陆续公布了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初婚平均年龄普遍推迟。下面是两个例子:

例一,2021年安徽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

例二,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5.23岁,女性为33.96岁,与2016年的29.41和27.27岁相比,5年里推迟了近5岁。

年轻人初婚平均年龄推迟,有以下几个原因:年轻人受教育年份的延长;高房价推高了结婚成本;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婚姻观念的改变。

初婚平均年龄推迟,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初婚年龄如下表:

从上表可见,2019年日本平均初婚年龄为男性31.2岁,女性29.6岁;韩国为男性33.4岁,女性30.6岁;美国为男性29.8岁,女性28岁;欧盟27国平均初婚年龄为男性33.3岁,女性30.7岁。

2.5 男性和女性未婚比例的国际对比

我们根据2010-2020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整理出2009-2019年20-39岁女性的未婚和已婚比例如下表:

图 4:2009-2019年中国20-39岁女性未婚和已婚

(有配偶)的比例

“大龄男性和女性”是指3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下表是中国2019年大龄男性和女性未婚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30-49岁各年龄段的男性未婚比例均高于女性。

下表是部分发达国家30-34岁男性和女性未婚比例的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大龄男性和女性未婚比例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从医学上来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0-30岁之间, 35岁以上的女性生孩子就属于高龄产妇,不孕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医学数据显示:15-34岁女性的不孕率约为7.3%-9.1%,而35-39岁女性的不孕率直升至25%,40-44岁女性则高达30%。因此,初婚年龄推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生育率下降。

3、性别比失衡对中国婚姻家庭的影响

3.1 总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的区别

“人口性别比”又称为“总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中,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例如,一个国家的人口性别比为106,是指这个国家的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为106:100。“出生性别比”又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或“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出生人口中男婴与女婴的比例,即每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人数。人口研究特别关注出生性别比,因为它决定着未来分年龄性别比以及总人口性别比。

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是经常保持在95~106的范围之内。随着年龄的递增,性别比经历下列变化:

出生婴儿性别比:正常范围一般是在103~107之间波动。

青壮年性别比: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结婚年龄时,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开始接近100。

老年性别比:由于女性比男性长寿,因此,在65岁以上的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可见,人口的性别比存在着依年龄组的递增而降低的变动趋势,这个变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岁,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阶段;第二阶段15~64岁,为男性人口大致等于女性人口阶段;第三阶段65岁以上,为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阶段。

3.2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演变和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就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而迅速攀升。1982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7.2;199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3;到2000年已经高达116.9,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18,远远偏离103-107的正常范围。从1984年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长达30多年,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那么,中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为何会演变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呢?1984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08.32,已经超出正常值,但这个问题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3,引起人口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1990年代上半叶,国内的人口学家大多认为主要原因是瞒报女婴形成的。国家计生委在《关于防止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意见》(1994年3月)中说:“一些专家和有关部门认为,80年代以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统计数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瞒报、漏报出生女婴,在高出正常值的统计数字中大约有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是瞒报、漏报女婴引起的。”从而把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看成是统计不实。因此,当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性别比偏高。到了1990年代末,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国内的人口学家不得不承认:自1980年代以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在逐渐升高是中国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性别比失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流产为主因。

3.3 性别比失衡导致农村光棍急剧增加等负面影响

性别比失调的直接后果就是带来婚姻的不匹配。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育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此外,更主要的影响还在于社会生活方面。首先是适婚年龄段男多女少,会导致大量男青年找不到对象,尤其是导致农村男光棍急剧增加,也是天价彩礼的重要推手。男多女少,会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将增多,离婚率将持续上升。其次是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大龄未婚男子越来越多,会导致骗婚、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增加。缺少和谐婚姻的青年男性,会有更强的暴力倾向。

3.4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与城市大龄未婚女性

传统的婚配观念,一般倾向于“男高女低”的梯度婚配模式,如果按婚姻条件的高低把男性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女性也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那么一般是甲男和乙女结婚,乙男和丙女结婚,丙男和丁女结婚,而剩下的甲女和丁男就会找不到对象了。

所以,现在大城市有很多甲女是大龄未婚女性,而农村则有很多丁男是大龄未婚男性。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结婚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男性。例如,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34岁人口中,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共有5894万人,其中男性有2788万人,占47.3%;女性有3106万人,占52.7%。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婚配条件中仍然坚持“男高女低”,势必会导致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要提高结婚率,除了要创造更多条件帮助单身男女“脱单”,社会舆论也需要改变婚配条件一定要“男高女低”的传统观念,既需要提倡男女平等,也需要包容婚配条件“女高男低”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男方要多做家务,并在育儿方面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3.5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出生性别比下降

近几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下降趋势。2013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17.6,2014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性别比降到115.88,2015年继续降到113.51;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性别比降到112.88,2017年继续降到111.9。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当年的出生性别比下降到111.3。

可见,近几十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随着生育政策的收紧而逐渐升高,然后又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而逐渐下降。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的生育政策从限制生育转变为鼓励生育,出生性别比将会继续下降,直至恢复到正常值。

4、非传统家庭

4.1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建国以来我国家庭规模的总趋势是不断缩小。下面是历次人口普查的中国家庭规模:

1953年“一人普”时为4.30人;

1964年“二人普”为4.29人;

1982年“三人普”为4.41人;

1990年“四人普”为3.96人;

2000年“五人普”为3.44人;

2010年“六人普”为3.10人;

2020年“七人普”时只有2.62人。

家庭户规模小型化,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生育率下降,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减少。二是因为结婚率下降,“单人户”数量日益增长;三是因为住房条件改善,很多年轻人婚后不再与父母同住,而是搬出去独立居住;四是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使原本居于一户的家庭成员分散多处。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单身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

下表是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列出的2015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家庭规模: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家庭规模为2.46,而瑞典的家庭规模最小,仅有1.8人。

可见,家庭规模小型化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现了许多非传统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

4.2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孩子仅由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抚养的家庭。单亲家庭的类型,有丧偶式、离婚式、未婚生育式等几种。在现代社会,离婚率较高是造成单亲家庭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1年欧盟国家各类型家庭的所占比例平均为:有配偶的家庭占比为52.62%,其中25.82%的家庭有孩子,其余26.8%的家庭没有孩子;单亲家庭占比为6.81%,其中5.6%是单亲母亲家庭,其余1.21%是单亲父亲家庭;单身家庭占比为30.68%,其他类型家庭占比为9.89%。

下表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春泥根据历次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计算的18岁以下未成年受访者居住在各类家庭中的百分比:

4.3 未婚同居

中国有关未婚同居的法律规定如下:一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双方是夫妻关系,且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是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以后,男女双方未婚同居不再认定为事实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纠纷,则法律不会像保护正常结婚的夫妻一样保护未婚同居者的权益。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国的未婚同居率不断上升。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0.33%,女性为26.79%;出生队列为1985-1989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7.99%,女性为33.13%。

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未婚同居率仍然较低。以美国为例,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婚前同居率为69.7%,女性为64.6%。

西方一些国家较高的未婚同居率,与其法律规定、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一些北欧国家,同居伴侣被允许以注册“民事结合”的方式获得法律地位。无论结婚与否,共同居住的伴侣在税收、居留、生育子女的权利和福利等方面并不会有太大区别。

瑞典处理未婚同居关系的法律是2003年出台的《同居法》,与专门调整狭义婚姻关系的《婚姻法》并立。如果未婚同居伴侣间愿意更进一步,当然可以建立婚姻关系,此时同居协议将被婚姻法规则所取代。

未婚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区别是:未婚同居的任何一方可以随时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也简单得多。而婚姻关系的解除,需双方同意或法院判决离婚,并且财产平分。

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1年瑞典20-34岁年轻人中,与伴侣共同居住的年轻人占比为46.98%,其中以婚姻形式或注册伴侣形式共同居住的年轻人仅占17.57%,其余29.41%是以未婚同居形式共同居住。

4.4非婚生育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世界各国中,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差别很大。下表是经合组织列出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述国家中,非婚生子比例最高的是智利,高达73.7%,也就是平均每出生100个婴儿,就有73.7个婴儿是非婚生的。欧盟国家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1.3%,经合组织成员国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0.7%。法国的非婚生子比例是60.4%,远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比例。美国非婚生子比例是39.6%,略低于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比例。日本和韩国的非婚生子比例最低,分别仅有2.3%和2.2%。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西欧国家还是东亚国家,结婚率都在下降。例如,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从1995年到2019年,法国的结婚率从4.4‰下降到3.5‰,日本的结婚率从6.4‰下降到4.8‰,韩国的结婚率从8.7‰下降到4.7‰。虽然2019年日本和韩国的结婚率比法国稍高一些,但生育率却更低。这是因为日本和韩国的非婚生子比例远远低于法国。

法国政府为了鼓励生育,在社会福利层面,不管是婚生还是非婚生,生育都能得到同样的家庭补助,生育的孩子越多,补助也越多。在财产继承方面,法国民法典规定婚生与非婚生子女享有完全同等的权利。瑞典法律也规定,在生育子女方面,同居双方都是孩子的合法父母。婚生和非婚生子女在入学、户籍等方面享受的待遇不会有任何差别。

对非婚生育子女与婚内生育子女一视同仁,也是法国和瑞典生育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法国和瑞典的生育率在欧洲国家中居于前列。相比之下,东亚国家的社会舆论对于非婚生育问题没有西欧国家这么宽容,日本和韩国非婚生子女占新生儿比例很低,这也是日本和韩国生育率远低于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原因之一。2019年,日本和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36和0.92。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但就现实来说,我国的一些非婚生子女长期游走在社会边缘,面临入户难、上学难等问题。

根据2016年CFPS数据,中国的婚前生育和未婚生育(生育后始终未婚)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出生队列为1970-197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5.9%,未婚生育占比为0.3%;出生队列为1980-1989年的人口婚前生育占比为6.1%,未婚生育占比为1.2%。

5、政策建议

5.1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

高房价是阻碍年轻人结婚生育的一大“拦路虎”。中国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主要因为是房价高,其他如衣食住行,大城市并不比小城市贵很多,教育成本如果是公立教育,也不会贵很多。所以大城市里,养育的高成本主要体现在房价上。这是大城市的生育率要低于小城市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3,其中上海和北京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仅有0.74和0.87,而山东、河南、江西等省份的总和生育率在1.4左右。

要减轻年轻人结婚生育的负担,需要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按揭利息返还或房价打折进行补贴。比如说返还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的50%,对于三孩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返还。或者在高房价的地区,可实施一孩房价九折,二孩房价七折,三孩房价五折的政策(不超过一个封顶补贴的上限)。这部分补贴的成本可以通过增加人口流入地区和大城市的住房土地供应来覆盖。

5.2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生育成本过高是导致低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9倍,几乎是世界最高的。

根据OECD的数据,2017年部分发达国家现金补贴家庭福利的金额占GDP的比重如下:英国2.12%,法国1.42%,瑞典1.24%,日本0.65%,韩国0.15%,可以看出,欧洲国家现金补贴家庭福利的金额占GDP的比重远高于日韩,这也是欧洲国家生育率普遍高于日韩的原因之一。

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我们建议个人所得税减免和现金补贴的方式并重,对高收入家庭通过孩子人头抵税的方式减免个人所得税。由于收入较低者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减免税收不适用于低收入家庭,对于这些家庭,可直接发放现金补贴。

5.3 对《民法典》有关收养条款的修改建议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的收养登记数量已经连续多年呈现负增长,内地居民的收养数量从2005年的3.8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1.1万人。通过孤儿院领养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收养需求,而且鉴于严苛的送养收养法律条款,真正能在民政部门办成合法收养手续的“民间收养”数量较少,于是没有办理民政登记的“民间收养”大量存在。这些民间收养的小孩因不符合现在收养条件上不了户口而处于“黑户”状态,给其入学、生活及以后的就业都带来很多不便。为此,建议修改《民法典》的以下有关收养条款。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规定:“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这一规定导致生父母有经济能力可以抚养,但是没有意愿抚养并且虐待子女的那些未成年人并不属于可以被收养的范围,因此建议增加一项可以被收养的情况:“(四)被父母虐待和家暴的子女,经所在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建议可被收养。”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

该条款对收养人的限制条件较为苛刻,建议删除“(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这一条款。另外,建议把收养人需“年满三十周岁”改为“年满二十五周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规定:“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建议该款修改为:“收养人可以收养多名子女,但应证明收养人具备抚养和教育多名子女的经济能力、健康情况及家庭意愿等,并且个人信用良好。”

另外,福利机构送养儿童只能按成本核算收取相应的养育费,不可变相以“接受捐赠”的名义贩卖儿童。送养之前应先在网上进行公示,中国公民有优先收养权。

5.4 法定婚龄降到18岁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中国古代男女的法定婚龄,春秋战国时代为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到汉唐又降为男十五岁、女十三岁,至明清又稍提高至男十六岁、女十四岁。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定婚龄如下表所示:

有一点需要注意,上表列出的法定婚龄,有个别特殊情况。例如,日本男子18岁、女子16岁经父母同意可以结婚,如果男子和女子到了20岁,则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也可以结婚。又如,德国、西班牙法定婚龄一般是男女均为18岁,但如果经过法院同意,16岁也可以结婚。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龄是男女均为18岁。

1950年《婚姻法》规定,法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修订新《婚姻法》时,出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考虑,把法定婚龄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中国现行的法定婚龄是世界最高的。

法定婚龄降到18周岁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自由结婚实际上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当他们达到法律规定的成年人年龄时,法律便承认了他们可以完全承担民事行为的能力,可以自由行驶自己的完全行为权利。

法定婚龄降到18岁也有利于社会和谐。一般来说,女子14岁、男子16岁左右就已发育成熟,开始具有生育能力。中国男女青少年从性成熟到法定结婚年龄之间的时间长达6年之久,容易造成一些社会问题。现在农村有一些十八、十九岁的青年男女谈恋爱之后想结婚,但由于达不到法定婚龄,领不到结婚证,他们就在不领证的情况下“非法同居”,虽然是事实婚姻,但法律不承认不保护这种婚姻,这无疑隐藏了诸多社会隐患。因此,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1980 年修订的《婚姻法》将法定婚龄提高到现行的男22岁、女20岁,主要是出于推行“一胎化”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考虑。如今,我国的生育政策已经转向鼓励生育,有必要降低不合时宜的、过高的法定婚龄。

我国法律规定18岁的公民已经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结婚也属于一种民事行为。如果一个人还达不到法定婚龄,这意味着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法定婚龄统一到18岁,是对法律体系逻辑统一的尊重。

5.5 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虽然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并不禁止单身女性生育,但是某些部门的文件规定却在事实上侵犯了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基于生理原因,单身女性如果想独立生育就需要使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但是原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规范》(卫科教发〔2003〕176号)中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此规定从实际操作中造成了单身女性无法使用库、冻卵等人工辅助生殖相关技术方法行使自己的生育权。

中国不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和做试管婴儿的政策,其实可归咎于过去限制生育政策的残留的惯性。但是现在中国的生育政策已经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现在有些单身女性愿意用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去尝试生小孩,其实有利于提高生育率,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应该禁止。

5.6 启动中国《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

在目前中国,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婚姻同居关系,而未婚同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未婚男女在结束未婚同居后常常引发很多纠纷。建议中国的立法部门借鉴瑞典的《同居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启动中国《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或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增加有关未婚同居的法律条款。

瑞典在2003年出台《同居法》,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区别是:如果两人结束了同居关系,需要分的财产只是两人共同的常住居所和里面的家具家电;而如果两人结束了婚姻关系,瑞典婚姻法对共同财产的分割采取均分规则,伴侣双方各获得共同财产的一半。

在生育子女方面,同居双方都是孩子的合法父母。婚生和非婚生子女在入学、户籍等方面享受的待遇不会有任何差别。

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1年瑞典20-34岁年轻人中,与伴侣共同居住的年轻人占比为46.98%,其中以婚姻形式或注册伴侣形式共同居住的年轻人仅占17.57%,其余29.41%是以未婚同居形式共同居住。

6、结论

从2013年到2020年,仅仅七年时间,我国初婚人数就减少了将近一半,预示着出生人口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到2021年已经是连续五年下降,总和生育率从2017年的1.58下降到2021年的1.15。2021年只出生了1062万人口,近几年初婚人数的直线下降预示着未来的新出生人口还会迅速下降。因为,初婚人数2020年比2013年下降了将近一半。如果按照初婚和生育大约有一年到三年的延迟来估算,未来几年出生人数很可能比去年的1062万还要少很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按每五岁分组的人口数来看,2020年30-34岁人口有12415万人,25-29岁人口有9185万人,20-24岁人口有7494万人。由于步入婚龄人口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初婚人数仍然会继续下降。

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恋爱观、婚姻观,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参考文献[1][2] 民政部历年发布的民政事业和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article/sj/tjgb/[3] OECD family database: https://www.oecd/els/family/database.htm[4] 於嘉、赵晓航、谢宇:当代中国婚姻的形成与解体:趋势与国际比较,《人口研究》2020年9月第5期[5]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数据

了解更多精品游学与精品培训详情,请关注【托育研究员】公众号。

湖南71岁大爷,娶26岁女孩为妻,在2013年生了儿子,如今怎样了?

2015年,在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的节目现场。

一位身材瘦高,精神矍铄的老人,说出他的幸福心愿:想在这里办一场婚礼。

老人叫文长林,已经73岁了。

他头发花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神仙一般的山羊胡须,让他身上充满不凡的气质。

在众人的想象中,文长林的老伴,无疑也是头发花白的老太婆。

老两口或许是纪念金婚之类,才举办婚礼的。

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文长林的妻子闪亮登场。

只见一个身材匀称,容貌清秀,身穿红色套裙的年轻女子走上舞台。

看到众人疑惑惊讶的表情,女子落落大方自我介绍:

我是张凤,是文长林的爱人,今年28岁。

73岁和28岁,相差整整45岁,妥妥的爷孙恋啊!

(文长林一家三口)

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这种年纪差过大的婚姻,一般不被世俗社会看好。

而文长林举办这场面对公众的婚礼,就是要表明他们相亲相爱的决心。

节目最后,当文长林身穿礼服,张凤身穿婚纱再次走到舞台时,全场所有人员起立,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中,有祝福,有尊重,更有佩服。

能得到世俗的理解和认可,当然最好,但如果得不到,也无所谓。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会坚定走下去,坚守到老。

一路走来,这场不俗的爱情婚姻之旅,有感恩和依赖,有拯救与自救,注定也有不一样的亮光。

这对爷孙恋的爱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文长林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一个花季少女心甘情愿跟定他?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文长林和张凤在《幸福来敲门》节目现场)

鸡飞狗跳的原生家庭

1987年6月,张凤出生在湖南宁乡县的一个小村庄。

她的降临,并没有给父母带来什么喜悦,反而让他们忧心忡忡。

本来,家里已经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不料张凤的母亲意外怀孕,而且怀了一对双胞胎。

贫困的家庭条件,怎能承受这么多孩子的养育负担?

加上那时计划生育抓得紧,超生要交罚款,家里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这对双胞胎的生命,面临被提前终止的悲剧。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尽管母亲在医院吃药,做坠胎手术,但张凤却奇迹般活下来。

没办法,母亲只得躲到娘家,把她生下来。

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也注定她的不受欢迎。

与众不同,让她在后来勇敢找到自己的幸福。

而不受欢迎,让她在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里,很难找到被爱的感觉。

她一出生,家里就被罚了4000多元,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是一大笔钱。

那一年,奶奶过世了,家里养的猪和牛,也莫名其妙死了。

在家人看来,张风就是一个倒霉鬼,丧门星。

父母不太喜欢她,哥哥姐姐也同样不喜欢她。

尤其是哥哥姐姐们,他们和张凤年龄相差太大,最小的哥哥也比她大近20岁。

因为存在代沟,他们对张凤很少有爱意,更多的是不满和排斥。

受流产的影响,张凤身体不好,玩耍时大孩子常常欺负她。

家里人不喜欢她,外人更不把她当回事,她仿佛一个丑小鸭,可怜巴巴,无人疼爱。

因此,她很快就失去儿童的活力,变得沉默寡言,孤僻封闭。

随着父亲病情加重,母亲的全部精力用照顾父亲上,对她的关心越来越少。

上小学时,哥哥嫂嫂们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不停吵架打架,搞得一家鸡飞狗跳,不胜其烦。

最严重时,他们打起架来,几个人都拉不开。

在张凤的印象里,家里的气氛总是紧张兮兮的,大人们的情绪,不知何时就会爆发。

她的内心总是忐忑不安,对家充满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

(张凤讲述往事)

由于家庭困难,张凤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家人打理农活。

尽管她努力表现自己,懂事听话,干活卖力,但她在家人眼中可有可无,毫无存在感可言。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艰难的童年生活让她不堪回首,她感觉自己没有童年。

家庭本是温馨的港湾,婚姻本是幸福的事情。

但在她看来,家庭是令人不安的地方,婚姻是自讨苦吃的行为。

她对家庭和婚姻充满排斥,想着自己今生可能无缘温馨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了。

不曾想,将来有一天,她会为爱情和婚姻做出惊人之举。

什么样的土壤开出什么样的花。

在原生家庭里,家人是积极乐观、努力奋斗,还是郁郁寡欢、愤世嫉俗,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对孩子来说,家里贫穷并不是第一位的,家庭的氛围才是第一位的。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张凤)

似曾相识的旷世情缘

直到有一天,张凤遇见到了文长林,从此,两人之间产生一种旷世情缘。

1995年,张凤8岁,她在姑姑家第一次见到文长林。

那时,文长林帮姑姑家收稻谷,一见面,张凤就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对父亲说,自己好像认识文长林,父亲很奇怪:你又没见过他,怎么能认识人家?

那时,张凤的父亲还没生病,他家并没有和文长林有什么交集。

但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挥之不去,一直在张凤的脑海里浮现。

张凤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像个谜一般,真实存在自己心中。

2001年,张凤的父亲突然发病,晕倒在田坎上,因为舍不得花钱,父亲拒绝到医院检查。

那时,张凤的哥哥姐姐都已成家,各忙各的生活,听说父亲生病,也没人回来。

眼看着一家的顶梁柱倒下来,张凤的母亲一筹莫展,这时,姑姑忽然想起文长林。

他是隔壁村的赤脚医生,多年来给人看病,医术还不错,而且收费也低,很受当地人欢迎。

抱着试试的心态,张凤家请来文长林,让他帮着给父亲看病。

文长林生于1942年,当时已经有59岁了。

1991年,他的老伴因病去世,留下四个孩子。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生活,文长林没有再婚,他任劳任怨,尽心尽力,靠医术养活全家人。

把孩子们培养好,等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文长林才能踏实心安。

10年来,他含辛茹苦把孩子们养大,总算没有辜负老伴的心愿。

街坊邻居也对他竖起大拇指,没有一个不夸他好的。

(文长林)

经检查,张凤的父亲患的是高血压中风,文长林给他开了一些中药。

煎服之后,竟然产生不错的疗效,他的病情有所好转。

考虑到张家只有张凤母女俩在家,万一半夜病人发病,两个村离得比较远,也不方便治疗。

张凤母亲便想让文长林在家里住下来。

一开始,文长林想拒绝,但想到这样对病人有利,便答应了。

谁知,这一住就是8年。

这8年时光,对张凤来说是最放松、最愉快的一段时间。

文长林待人和善,很少发脾气,他总是和颜悦色和人交谈,没事时就摆弄草药。

之前,张凤家每日争吵不断,而文长林无疑是一股清流,他来后,家里再也没有争吵过。

张凤跟在他身后,两人每日形影不离,聊天玩耍,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平和。

起初,张凤把文长林看成恩人,舍不得让他干重活。

她抢着劈柴、烧火、煎药,文长林看在眼里,也喜欢这个懂事勤劳的孩子。

张凤16岁生日那天,文长林专门骑着自行车,到县城为她定做了一个蛋糕。

这是张凤第一次过生日,从小到大,过生日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

贫困的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在头上,父母哪里有心思为孩子们过生日?

甜美香甜的蛋糕在嘴里慢慢化开,张凤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从小就懂事的张凤,对幸福的期望值如此低,一块蛋糕就让她的心彻底融化 。

她想不到的是,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不是身边的亲人,而是这位朝夕相处的老人。

这让她更加坚信,两人有着前世今生的藕断丝连,总会发生一点什么。

只是,她不知道,他们日后的命运,竟然联系得如此紧密。

(香甜可口的蛋糕)

女倒追男的爷孙之恋

2009年,多灾多病的张父离开了世间。

几年相处下来,文长林成了张家最受欢迎的人,血缘上不是亲人,但感情上胜似亲人。

张凤也从豆蔻少女,出落成亭亭玉立大姑娘,可她吃惊地发现,自己对文长林有了异样的感情。

这属于自己的秘密,谁都不能说,她静静等待,等着合适的机会。

此时的家里,除了文长林,只剩下了张凤和母亲。

还没发生什么,周围已经开始流言四起,很不和谐。

一个寡妇、一个鳏夫、还有一个未婚的大姑娘,如果他们还住在一起,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这些年,文长林不仅医治张父的病,还医治张母车祸留下的后遗症。

更关键的是,张凤有头疼、抽筋的毛病,在文长林的循循善诱下,终于找到病根。

原来,张凤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下,神经方面极其脆弱,有被害妄想的心病。

文长林可怜她,一方面给她按摩头部,开药治疗;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让她倾吐心声,做她的忠实听众。

每次吐完苦水,张凤就觉得十分放松,头疼的症状也减轻了。

经过他的精心调理,张凤的病情得到很大缓解。

虽然他担心她的身体,但也知道人言可畏,于是他准备离开张家。

那一刻,张凤万般不舍,尽管她百般请求,但还是没能挽留住文长林。

文长林走了,他把张凤的心也带走了,她心里空落落的,整日魂不守舍。

他是她的盖世英雄,是她的精神支柱,她觉得自己一刻都不能离开文长林了。

(文长林和张凤)

文长林也觉察到张凤的异常,渐渐明白她的心思。

但他很冷静,有意躲避她,想让她死了这条心。

为了让她考虑清楚,他还专门介绍张凤到益阳工作。

随着距离的拉开,时间的推移,她会慢慢转变过来。

而他万万没想到,事情却朝自己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在益阳时,张凤如同一个刺猬,平日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很少和同事交流。

但一有时间,她就和文长林通话,坦诚心迹,赤诚相见。

有一天,张凤坐公交车时,碰到小偷,手机被偷了。

她第一时间把这事告诉给文长林,并开玩笑说自己没钱买手机,能不能给她送个旧手机?

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

张凤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想借机让文长林来,两人好见面。

很快,文长林便送来一部新手机,那是他刚买两天的手机。

有了新手机,张凤更主动了,每天下班,她就给文长林打电话,聊一些工厂的事情。

期间,有个小伙子追求过张凤,但她很快就拒绝了对方。

在她心里,小伙子不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

如果不是两厢情愿,所有的喜欢都是心酸。

而只有文长林,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这才是她的最爱。

终于,张凤实在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她回家找文长林表白。

她认真地对文长林说:”我要照顾你,和你一起生活。“

文长林想拒绝,张凤进一步表白:”我要和你结婚。“

尽管文长林有心理准备,但当张凤说出实情后,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自己年事已高,而对方还是个黄花闺女,年龄上整整差了两辈人,这怎么可能?

许多年轻小伙有钱有房,拿着彩礼都找不到媳妇。

而自己没钱没房没车,穷光蛋一个,凭什么娶人家?

迫于流言蜚语的压力,道德伦理的约束,他当场拒绝了张凤,并给她说明利害关系。

但张凤不为所动,她一次次去找文长林。

既然心意已决,就坚定走自己选择的路。

时间一长,文长林开始动摇,不是他意志薄弱,而是从张凤身上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

一个22岁的女孩子,能一次次主动接近自己,一旦认定一个人,便无所畏惧追求。

这种积极的力量,让文长林很欣赏,也很内疚。

不管别人如何指指点点,如果不在意了,自然就不会无所适从。

慢慢地,文长林开始接受张凤,两人的心越走越近。

(张凤接受媒体采访)

非议颇多的婚姻生活

两个人要长期生活在一起,最先需要过的就是家人这个关口。

两人最怕张凤母亲和文长林子女的反对。

对张凤母亲而言,自己比文长林还小,却要面对这样一个老女婿,这让她情何以堪?

起初,张凤的母亲也接受不了,但看到两人恩爱的样子,她便不再反对,默认了这门婚事。

毕竟,文长林是个非常可靠的人,女儿跟着他不会受委屈。

文长林的子女,虽然对这事感到很诧异,但父亲能找到一个照顾他的人,他们当然乐见其成。

最大的非议,往往来自外界。

他们的故事,变成了周围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许多人不看好这段“畸形”婚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或许是两人对外界杂音的最好反击。

两人生活三年后,张凤怀孕了。

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张凤,她要当妈妈了。

这种喜悦,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同身受。

况且,以文长林年逾古稀的身体,能怀上孩子也算是个奇迹。

她和文长林有了爱的结晶,这是天赐的恩惠。

而文长林既高兴有担心,他默默思考着,这个孩子的到来,不知是福还是祸?

自己已经71岁了,风烛残年,而张凤才26岁,风华正茂。

如果哪天自己走了,留下这对孤儿寡母,张凤的处境将很尴尬,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她能承受得住吗?

为了不留遗憾,他想让张凤打掉这个孩子,但是遭到张凤的强烈反对。

她第一次当妈妈,怎么能随便打掉呢?

她还告诉文长林,这个孩子是父亲托梦送给他们的。

之前,她做了一个梦,父亲在梦里呼唤着她的小名,告诉她:“我给你送个娃娃。”

所以她更坚信,这个孩子的到来是命中注定的,坚决不能打掉。

看到她如此坚持,文长林只能妥协。

(文长林张凤结婚照)

一天,张凤和大嫂闲聊,大嫂忽然说道:

“你们在一起那么久了,还没领结婚证,这样下去,对孩子也不好。”

一语惊醒梦中人,张凤一听,觉得有道理。

2013年4月17日,她和文长林一起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当大家得知这对相差45岁的新人领证时,几乎惊掉下巴。

很快,大家的目光便聚集在他们身上。

张凤没有丝毫的尴尬,面色如常,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工作人员再三询问与确认,张凤都坚定回答:我要嫁给文长林。

而文长林紧张得发抖,填写结婚表格时,因为总写错字,连废了两张表格。

张凤安慰他,咱光明正大领结婚证,幸福最重要,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文长林自叹不如,自己作为男人,应有的气魄哪里去了?

领了结婚证,两人大大方方住在一起。

但即便如此,周围的非议还是源源不断。

婚姻有时像一场豪赌,赌赢了如同上天堂,赌输了就是下地狱。

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周围人关注。

有人认可并默默祝福,有人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只要他们出门,异样的眼光像雷达一般,追随一路。

渐渐地,文长林在妻子的鼓励下,变得淡定起来。

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为啥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自己健健康康多活几年,眼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013年8月13日,张凤产下一子,虽然经过一番曲折,但总算母子平安。

孩子的出生,再次打破两人平静的生活。

当时,许多人争相围观,想看看孩子是不是文长林的。

家里的门槛快被挤破了,文长林既无奈又自豪,大家不相信他还能生育,但这孩子确实是自己的。

当看到孩子时,人们才相信,慢慢散去,不再说什么。

儿子的到来,让这个特殊的家充满了笑声,文长林和张凤每天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

周围的非议也被他们彻底抛之脑后。

(文长林张凤的结婚证)

情深意切的两封家书

儿子出生后,文长林焕发出人生第二春。

平时,他承包了给孩子冲奶粉、换尿布、洗衣服的家务,尽管劳累,但他乐在其中。

他给儿子取名文璟天,寓意为像玉一样光彩照人,吉祥如意,同时也感恩老天的恩赐。

张凤的母亲也是在2013年再婚,她和丈夫搬到文长林家,帮忙照看孩子。

一家五口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对文长林来说,每天抱着儿子,无疑是最幸福的时刻。

儿子百天时,他还特地摆了百天宴席,以示庆贺。

幸福的背后,藏着文长林深深的隐忧。

以前,他靠出诊看病维持生计,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一家5口人,就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生活,显得捉襟见肘。

不得已,他申请低保,加上儿女们接济,日子勉强过得去。

自己肯定不能陪妻子儿子走一辈子,那么,他走了之后,母子俩怎么办?

因此,他抽空给妻子和儿子分别写了信。

直到2014年,一家人到北京参加《鲁豫有约》节目时,信的内容才得以公开。

尽管张凤和文长林平时沟通很好,没有什么代沟,相处比较融洽。

但信的内容,他从未给张凤说过,怕引起她的伤感。

他希望妻子和儿子能有一个幸福长久的人生。

给儿子的信,主要是让他知道,父母是真心相爱,才走到一起的,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希望儿子不要受风言风语的影响。

同时,他希望儿子孝顺母亲,替他照顾张凤,做个有能力,有孝心,懂报恩的人。

而对妻子,他满怀赞美之情,称赞妻子有品德、有品质、有品性,集善良、贤惠、吃苦耐劳,不贪图虚荣于一身。

妻子和儿子是他的开心果,这是他快乐幸福的源泉。

他希望妻子把儿子培养好,一家人好好生活。

(文长林给儿子的信)

是的,妻子和儿子让他心态上更年轻,他很想陪他们多走一程。

而妻子张凤一直认为,他们的缘分是注定的,像是上辈子就有的。

两人之间天生就有亲切感、熟悉感。

如果有来生,她还是愿意嫁给文长林,她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就算是再苦、再累,将来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她也不后悔。

她希望文长林如他的名字一样,长命百岁,看着儿子长大,成家立业,陪她一起慢慢变老。

未来很长,有时想得太多也于事无补。

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2021年10月,张凤陪文长林去旅行。

两个人走在一起时,常常被误认为是父女。

虽然年龄差距大,但并不影响两个人的旅途生活,或许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旅行。

他们特别珍惜难得的机会,一起欣赏大熊猫的憨态可掬,攀爬蜿蜒曲折的长城,品味黄昏大漠孤烟的苍凉。

虽然结婚才9年,但是他们认识21年了,人生最长不过百年,不知道这场“爷孙恋”能维持多少年。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相爱的人能在一起,一刻就是永恒。

衷心祝愿这对夫妇,在未来的岁月里,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文长林张凤的牵手照)

写在最后

如今文长林已经8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张凤也35岁了,他们的儿子活泼可爱,已经上小学了。

虽然日子依旧清苦,但一家人始终其乐融融。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生活是自己的,不用活着给别人看。

经历了太多的心酸和非议,两人的感情历久弥坚。

当初不被世俗看好的婚姻,如今结局却出人意料的幸福。

岁数差距太大,共同话题太少,男方没房没车更没钱,这样的现实障碍,一般人很难跨越过去。

而在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张凤,无视这一切。

她最需要的是,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感和虚荣感,而是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回到文章的开头,当年,因为特殊原因,文长林和妻子匆匆结婚,没有举办婚礼,他一直耿耿于怀。

他时刻记着,自己欠妻子一个体面的婚礼。

如今,通过媒体的方式,他向世人宣誓自己的决心。

这样的体贴温柔,在文长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张凤很感动,心理上得到慰藉,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增。

曾经,在张凤受到伤害、遭人嫌弃时,文长林帮助她,给予她温暖。

他雪中送炭的恩情夹杂着人性的温情,让张凤深深着迷,终生难忘。

每个人都有选择爱情的权利,对普通人来说,对方的身份、条件、年龄等,你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又不能不在意。

差距太大的爱情,可能惊天动地,感天动地,但要经受太多考验。

如果经受不起折腾,那就选择平凡的爱情,

爱情可以有不同的模样,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请不要对别人的爱情评头品足。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或理想的,或现实的。

只要内心安宁,幸福之花随处可生。

作者:朱小鹿&心平气和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