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体制内岗位,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可谓是人人称羡的“神仙岗位”。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能够进到体制内工作,就是结束了漫长的漂泊。
因为在体制内,只要你不犯大错误,哪怕你的能力再差素质再弱,没有能力晋升,每天都在躺平,也没人能开除你。
所以,在广大毕业生之中,体制内工作是非常吃香的,很多同学挤破脑袋也想进到这样的地方去工作。
体制内沦为“女儿国”,“阴盛阳衰”严重失调,男性成稀缺物种:众所周知,现如今这个社会就业十分困难,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相当不容易。因此,每年考公考编的人都很多。
和其他工作不同,体制内的工作不仅很稳定,而且事情简单,难度压力比较小,而且待遇非常不错,福利也有保障,绝对称得上是一份“香饽饽”岗位。
而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男女比例为104.64::10。单从这个数据上来看,我国的男性是多于女性的,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国家。
但是,这一点在体制内岗位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体制内岗位里大多都是女性,很少能够看到有男性存在,像是年轻男性,更是没有了。
就算是办公室内有男性,绝大部分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男性领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制内早已沦为“女儿国”,阴盛阳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可以这么说,在体制内的绝大部分岗位中,年轻男性就是稀缺物种,少之又少,一个都没有也很正常。
那这就很奇怪了,长辈们口中的“神仙工作”,人人称羡的岗位,怎么会几乎没有男性?这样的工作,难道不是广大毕业生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吗?
而且,每年考编的人那么多,难道都没有多少男性吗?既然这样,毕业生中的那些年轻男性,又都去哪儿了呢?
为什么体制内“阴盛阳衰”现象如此严重?虽然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体制内的工作都是很好的,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下,还很轻松稳定,属于一旦考上就可以安稳一辈子的工作。
但是,这样的工作在年轻男性中却并不受欢迎。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有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原因——男生野心大。
这样的工作确实很稳定,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男生来说,这样的工作过于稳定了,属于一眼望到头那种。
说白了,也就是这样的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发展,而偏偏很多男性都是希望可以从事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的。
像是这种一考上就能看到自己60岁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太无趣也太没有挑战性了,因此,很多男性都不愿意被这种工作所束缚。
第二点,这样的工作薪资过于稳定,也不够多。
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人们还是留有一些老旧思想的,在很多人看来,男主外,女主内就是最理想化的家庭状态。
因此,在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男性都是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的。体制内的工作虽然够我们个人生活的,但是并不是身上担着养家重任的男性的最佳选择。
如果当代男性都想要靠着体制内工作来养家糊口,支撑起家庭的话,那难度真的是太大了,根本没法坚持下去。
最后一点,体制内工作的考试并不适合大部分男性。
其实绝大部分男性都是“理科脑”,这一点我们只要在学校中看理科班就知道了。可体制内的考试大多都是偏向文科多一些的,需要背诵的类目很多。
这对于很多男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因为他们并不擅长这样的死记硬背。所以,就算他们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想要通过体制内的考试也是很难的。
又想稳定又想高薪,男生可以看看这些岗位: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男生不愿意进体制内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毕竟工作稳定家庭才更稳定,风险更小。那么,问题来了,男性想要稳定的工作,什么岗位比较合适呢?
首先,想要高薪稳定兼备,男生可以考虑医生这一职位。
虽然同为“铁饭碗”,但是医生这一行业上升空间更大,薪水也更高,非常适合既想稳定又想多挣钱的男性。
只不过,和其他工作相比,医生这一工作会比较辛苦,很少有休息时间,经常会有加班,工作强度也很大。
如果不愿从事医生这一行业,也可以看看律师。律师这一工作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也很吃香,工资也很高,待遇非常不错。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为什么年轻男性都不愿意去体质内工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体制内岗位,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可谓是人人称羡的“神仙岗位”。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能够进到体制内工作,就是结束了漫长的漂泊。
因为在体制内,只要你不犯大错误,哪怕你的能力再差素质再弱,没有能力晋升,每天都在躺平,也没人能开除你。
所以,在广大毕业生之中,体制内工作是非常吃香的,很多同学挤破脑袋也想进到这样的地方去工作。
体制内沦为“女儿国”,“阴盛阳衰”严重失调,男性成稀缺物种:众所周知,现如今这个社会就业十分困难,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相当不容易。因此,每年考公考编的人都很多。
和其他工作不同,体制内的工作不仅很稳定,而且事情简单,难度压力比较小,而且待遇非常不错,福利也有保障,绝对称得上是一份“香饽饽”岗位。
而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男女比例为104.64::10。单从这个数据上来看,我国的男性是多于女性的,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国家。
但是,这一点在体制内岗位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体制内岗位里大多都是女性,很少能够看到有男性存在,像是年轻男性,更是没有了。
就算是办公室内有男性,绝大部分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男性领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制内早已沦为“女儿国”,阴盛阳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可以这么说,在体制内的绝大部分岗位中,年轻男性就是稀缺物种,少之又少,一个都没有也很正常。
那这就很奇怪了,长辈们口中的“神仙工作”,人人称羡的岗位,怎么会几乎没有男性?这样的工作,难道不是广大毕业生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吗?
而且,每年考编的人那么多,难道都没有多少男性吗?既然这样,毕业生中的那些年轻男性,又都去哪儿了呢?
为什么体制内“阴盛阳衰”现象如此严重?虽然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体制内的工作都是很好的,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下,还很轻松稳定,属于一旦考上就可以安稳一辈子的工作。
但是,这样的工作在年轻男性中却并不受欢迎。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有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原因——男生野心大。
这样的工作确实很稳定,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男生来说,这样的工作过于稳定了,属于一眼望到头那种。
说白了,也就是这样的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发展,而偏偏很多男性都是希望可以从事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的。
像是这种一考上就能看到自己60岁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太无趣也太没有挑战性了,因此,很多男性都不愿意被这种工作所束缚。
第二点,这样的工作薪资过于稳定,也不够多。
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人们还是留有一些老旧思想的,在很多人看来,男主外,女主内就是最理想化的家庭状态。
因此,在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男性都是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的。体制内的工作虽然够我们个人生活的,但是并不是身上担着养家重任的男性的最佳选择。
如果当代男性都想要靠着体制内工作来养家糊口,支撑起家庭的话,那难度真的是太大了,根本没法坚持下去。
最后一点,体制内工作的考试并不适合大部分男性。
其实绝大部分男性都是“理科脑”,这一点我们只要在学校中看理科班就知道了。可体制内的考试大多都是偏向文科多一些的,需要背诵的类目很多。
这对于很多男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因为他们并不擅长这样的死记硬背。所以,就算他们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想要通过体制内的考试也是很难的。
又想稳定又想高薪,男生可以看看这些岗位: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男生不愿意进体制内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毕竟工作稳定家庭才更稳定,风险更小。那么,问题来了,男性想要稳定的工作,什么岗位比较合适呢?
首先,想要高薪稳定兼备,男生可以考虑医生这一职位。
虽然同为“铁饭碗”,但是医生这一行业上升空间更大,薪水也更高,非常适合既想稳定又想多挣钱的男性。
只不过,和其他工作相比,医生这一工作会比较辛苦,很少有休息时间,经常会有加班,工作强度也很大。
如果不愿从事医生这一行业,也可以看看律师。律师这一工作其实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也很吃香,工资也很高,待遇非常不错。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为什么年轻男性都不愿意去体质内工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学在即,近日,浙江多所高校公布了2023年本科新生大数据,包括录取人数、男女生比例、生源分布情况等。除了这些基本数据外,还有的学校公布了星座、出生日期、姓氏、毕业院校等信息。
寻宝记从这些大数据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现象——这一届新生中,“05后”占据主流,浙江大学有位2007年12月出生的新生,年仅15岁;有的新生,家庭住址距离学校仅400多米,步行就能在家门口上大学;欣(心)怡、佳怡、子涵成为2023年新生的爆款名字。
“05后”占据半壁江山
同届新生年龄最大差10岁
在各校公布的新生年龄情况中,2005年出生的同学占据主流,其次是2004年。浙江大学年龄最小的新生仅15岁,出生于2007年12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05后”的新生占总人数的59.34%,其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8年5月。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公布的新生数据中,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27岁,同一届本科新生,年龄整整相差10岁。
浙江理工大学本届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大的是1997年,26岁,年龄最小的是2007年,16岁,新生最萌年龄差也达到了10岁。
各学院男女生比例揭秘
人文、外语、教育专业女生最多
浙江大学2023级新生中,男生有4092人,女生有2336人,男女比例约为1.75:1。
宁波大学今年本科招生共5409名,其中男生2698名,女生2711名,男女比例很均衡,接近1:1。不过具体到各个学院,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海运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4倍,而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等,女生人数则占据了大多数。
浙江财经大学男女比例约为0.64:1,其中男生2040人,女生3195人。从各学院的男女生分布情况来看,人文学院女生占比达到了80%,410名新生中,女生人数达到329人,男生仅81人。其次是外语学院,女生人数占比78%。信智学院、数科学院则是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王、陈、张、李是大姓
欣(心)怡、子涵成爆款
各校统计的新生姓氏中,王、陈、张、李占据了最庞大的群体。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
宁波大学——
看完热门姓氏后,也来看看稀有姓氏吧。以后要是遇到这些生僻姓氏的同学,可千万不要读错人家的名字哦!
同名同姓的情况也有不少,不少同学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浙江中医药大学统计,这届新生中,男生最爱用的字是“宇”“杰”,女生最爱用的字是“佳”“怡”。
佳怡、欣怡、心怡、俊杰、子涵……这些名字成为了2023年新生爆款同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有5位“陈佳怡”,宁波大学有5位“张弛”,浙江理工大学有4位“张宇”,浙江大学有3位刘子涵、王心怡……
你们学校
有哪些有意思的大数据呢
欢迎来评论区告诉我们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婷 郑叶昕
我国单身青年人口规模上升
“单身社会”被西方学者用以描述“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现象。相比西方,家庭制度在东亚地区历来在阐明一般社会关系和生活安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单身青年规模的大幅增长已经引发了社会对其未来生活的关注,并激起了对更宏观的家庭婚姻制度的讨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女两性的初婚年龄达到29.38岁和27.95岁,创历史新高。同时,20—49岁未婚人口规模达1.34亿人,同年龄组中一人户的数量也迅速扩增,达到5897万户,社会个体化趋势明显。我国单身青年人口规模逆趋势上升,对该人群特质的探讨不仅是把握当前人口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理解未来单身社会演进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综合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与大型调查数据,从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生活与家庭私人生活三大维度刻画当前20—49岁单身青年的特征与演进态势,并重点关注35—49岁晚婚与不婚的青年实践者,为理解我国社会个体化的发展进程提供重要线索。
我国单身青年呈现出七大特征
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大型调查数据,从人口、社会经济与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入手,基于社会与人口模式的探讨以及趋势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向成年过渡的生命历程呈现日益多样化的形式,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晚婚、不婚以及独立居住,使其处于单身的时长在生命周期中不断拉长,但影响个体化进程的因素在不同人群中作用强度不同,差异性与共性并存。
具体而言呈现出如下七大特征:一是单身青年人口规模逆势增长,其中35—49岁年龄段增长幅度最大。这是婚姻不断推迟、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结果。二是单身青年总体的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持续升级,但在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社会经济地位作用下逐渐分化,呈现出“被动单身”与“主动选择”并存的情境,且极化加剧。三是单身青年的就业状态和就业质量整体弱于青年总体,体现了就业对婚姻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主要体现在35岁以下的青年中。35岁以上单身青年就业质量存在两极分化,但整体水平逐渐接近于青年总体,表明“主动选择”型单身青年比重的增加。四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处于单身状态,单身青年的财富状况整体较青年总体差,对应着其较低的未来信心、主观收入与地位认知,彰显出单身青年相对弱势的社会心态。五是在居住方式上,单身青年独立性提高,单人立户水平上升,但存在城乡分化。城镇单身青年变得更加独立于原生家庭,但农村单身青年反而在居住上更依赖原生家庭。六是单身青年在生活态度上呈现“弱家庭、强自我”的特征,向成人过渡的生命事件发生延迟,其闲暇生活更加丰富,也更关注自我的提升。七是单身青年社交网络与朋友绑定更为密切,但也存在以家庭为代表的强社会关系支持的潜在脆弱性。
单身青年规模的不断增长会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我国现阶段单身青年规模的上升,其主要动力还是婚姻的推迟。换言之,由于青年从成年到进入婚姻的时间被不断拉长,群体层面处于单身状态的青年规模和占比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以日本和韩国202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为参考,我国的婚姻推迟还将持续,并将进一步推高单身青年的比例。但需要看到的是婚姻仍然是中国青年当前的主流选择。即便单身青年的规模持续上升,中国离严格意义上的“单身社会”——单身成为个体不容忽视的选择的社会情境——还有一定的距离。
中国单身群体内部存在极大的异质性,揭示出单身青年规模扩大的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进程。无论是由于性别比失衡以及梯度婚姻造成的婚姻挤压,还是类似发达国家的“劣势模式”现象,都指向了“被动单身”情境下的单身青年。因为社会经济地位的天然劣势,这个群体很难达成婚配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但随着婚姻的物质门槛被不断推高,婚姻挤压还有加剧的趋势。那些“主动选择”情境下的单身青年,通常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这也催生了他们价值观的个体化转型。如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所预测的那样,他们更加积极地建构个体的价值体系及其与婚姻家庭的关系,或者主动推迟婚姻,或者不婚,形成多元的亲密关系和婚姻模式的实践,但是他们仍然只是当前单身青年中的较少数。事实上有更大数量的青年介于“被动单身”与“主动选择”两类情境之间,他们并没有试图改变对婚姻的预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面临各类婚恋的困境。一方面,在个体化进程中,青年群体开始强调婚姻对个人的价值,然而消费主义的兴起与房价的不断攀升,极大抬高了进入婚姻的物质门槛。法律变更下家庭财产分配方式的变革,也使得婚姻中审慎的理性计算不断增加。对婚姻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进一步增加了婚姻的匹配难度。无论是婚姻搜寻难度的增加还是物质准备时间的拉长,都延缓了青年进入婚姻的节奏。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与高竞争性,不仅加大了个体婚姻准备的难度,也挤占了可投入婚恋的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女性因面临公私领域的双重性别困境,更加难以平衡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下沉重的家庭责任。婚姻缔结的困难就在于无法平衡上述多对矛盾,个体在追求婚姻所带来的情感价值的同时,又力争排除可预估的束缚和对个体利益的潜在威胁。在多重矛盾下,个体依据所拥有的资源形成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一些青年努力达成婚姻的预期,但不可避免地推迟进入婚姻的时间;另一些青年调整对人生的规划,进入“主动选择”的情境;还有些青年则压制结婚的意愿,放弃婚姻市场上的主动性,最后滑入“被动单身”的情境。事实上,针对日本的研究发现,真正的不婚主义者仍是少数,越来越多的青年因对婚姻的低欲望而“无计划地导入单身”。
单身青年规模的不断增长会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变革。理解单身社会的演进过程,并为潜在的变革做好准备,可能是当前更务实也更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单身社会”的担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有意愿进入婚姻却不能的单身青年。这部分人群不仅包括受到婚姻挤压,面临着高额婚姻成本而无法负担的困难群体,也包括受困于滞后的家庭性别分工与激烈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女性。如何解决既有的性别、年龄与单身歧视,改善个体的生活处境,是面对初婚推迟、人口形势变化时需要直面的问题。二是正处于单身状态的青年人。如何避免因过分原子化而导致的相互孤立,这不仅需要增强单身青年独自生活的能力,还需培育出彼此支持的公共文化,使得单身青年可以依赖各类场所与多元服务展开社交,从而满足其内在的联结需求。三是单身青年内部的社会分化。既有文献指出,我国越发同质性的婚姻匹配模式,正在强化当前的财富不平等,并持续抬高婚姻的准入门槛。困难群体或将承担社会向下流动的不利后果,并加剧社会不公平与社会阶层固化的风险。需要指出,本文所讨论的单身青年及其在人口、社会经济生活与家庭维度的特征,仅为状态而非因果性质的描述,同时未包含离异、丧偶的单身青年,因此只是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的一角。更多讨论有赖于对当前青年群体的长期观察以及面向更广泛人群的持续研究。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