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人是自然界造化的产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即是指人要顺应自然界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每天按照十二时辰养生的要求,规律生活,在适合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保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中医叫正气,西医叫抵抗力),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
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所以,要根据时辰中经气的盛衰规律进行作息,也就是十二时辰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详法
1子时(23点至1点),阴气最盛之时,足少阳胆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必须子时前(11时前)入睡。
子时一阳初生,此时的阳气就像嫩芽需要呵护,故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
中医认为,胆是人体做决策的器官。《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以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休息好了,第二天头脑清醒,做事就有效率。
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
2丑时(凌晨1点至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肝经当令,一定要熟睡。
中医认为,肝藏血、人卧血归于肝。人体各个部分的生理活动,均要靠血的支持,故皆与肝有密切关系。丑时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养好肝血。
3寅时(凌晨3点至5点),手太阴肺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进入深度睡眠。
寅时肺经当令。中医认为,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肺主一身之气。意思是说,肺调配全身的气血, 寅时气血由阴转阳,气血开始重新分配。若睡眠充足,清晨起床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如果寅时醒来说明肺气不足。有肺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会在此时咳醒。同时,肺气不足,人就说话没气力,没有魄力。
4卯时(早晨5点至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排便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新鲜的气血布满全身,紧接着就促进大肠把废物排出体外。此时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如便秘者,起床时可先喝一杯水,润肠清肠。
5辰时(上午7点至9点),足阳明胃经最旺,阳气最盛之时。
中医养生理念:吃早餐的最佳时间。
此时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中医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即食物)之海,主受纳腐熟(即使食物变食糜)水谷。此时阳气最盛,是吃早饭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6已时(上午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不食用燥热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办公一族繁重的工作间隙不妨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脾胃不分家,金元著名医家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经值班的时候更要注意养护脾胃。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
“久坐伤肉”“脾主肌肉”。长时间久坐不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血脉不和,四肢肌肉僵硬、酸痛,办公一族繁重的工作间隙要做做工间操,放松放松。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整个身体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如糖尿病等,出现消瘦、流口水等问题。脾虚者或湿盛者在这个时间调理或治疗效较好。
7午时(11点至13点),手少阴心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午睡不能“误睡”。
此时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心为“君主之官”,即心是人体的主宰。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如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一年四季都需要午睡,但每次睡的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不要超过一小时,最好能躺下来,不要趴着睡。
8未时(下午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
中医养生理念:未时前最好吃完午餐,且要吃营养丰富的午餐。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说明小肠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最旺,故未时消化吸收功能最旺盛,吸收营养最彻底。
9申时(下午15点至17点),足太阳膀胱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运动和学习的最佳时间,多饮水,不要憋小便。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若膀胱有病可致遗尿或小便不通、尿路结石。
现代医学也证实,下午4时左右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运动能力也达到高峰,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有阳虚的表现。
10酉时(17点至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不宜过劳,稍事休息。
此时肾经当令。肾主藏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本。经过申时的体力脑力活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所以要休息休息,不宜过劳。肾虚者酉时补肾最为有效。
11戌时(19点至21点),足厥阴心包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多沟通,保持心情愉快。
《内经》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就是心包,心包像一个内臣,代心行事,表达着心的喜怒哀乐。同时它又是心的警卫员,代心受邪。心包经戌时最旺,最易提升心之正气。
此时最好的调理方法就是与朋友、家人聊聊天、散散步,舒畅一下心情。鼓掌、握拳等动作都可以振奋精神,因为心包经从手掌过,劳宫穴在手掌中央,而中冲穴在中指尖,鼓掌、握拳时能刺激到心包经和这两个穴位。心脏疾病患者可在戍时按摩心包经穴位来辅助治疗。
12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可以进行调理,是入睡的最好时间。
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先做一下各种形式的调理。如泡脚、躺在床上按摩穴位,或敷个面膜什么的。要控制大喜、大悲、大怒等,保持恬淡虚无的心态。
中医养生的积极意义在于崇尚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记住身体健康作息时间表,安排好生活,让人生丰富多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手法,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要想按摩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要遵循时辰对应脏腑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 子时(23:00~1:00)
对应经络:胆经。
身体状态:子时是胆功能最旺的时间,人体的胆汁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在子时入眠,有利于胆进行新陈代谢。但子时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往往在夜间容易突然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新陈代谢充分,晨醒后能头脑清新、面色红润。子时前上床睡觉,还有利于骨髓造血。
2 丑时(1:00~3:00)
对应经络:肝经。
身体状态:此时肝脏功能最为旺盛,是补充肝血的最佳时段。肝血是人思维和行动的重要原料,肝所藏的血液需要淘汰,需要产生新鲜血液,这种代谢通常在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在此时之前进入熟睡状态,就能让血液大量进入肝脏,充分地休养和补充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还在辅助人的思维和行动,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中讲:“卧则血归于肝。”丑时未入睡者,就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 寅时(3:00~5:00)
对应经络:肺经。
身体状态:天地阴阳从此时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开始阳气渐升,阴气渐衰,此刻肺经最旺。肝脏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的血管输送到全身。所以人在清晨时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要求有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如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都容易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也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4 卯时(5:00~7:00)
对应经络:大肠经。
身体状态:这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再促进大肠经进入到兴奋的状态,大肠吸收白天所吃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将渣滓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养生之道:此时起床后最好喝杯温开水,一是补充水分,二是促进大便畅通,然后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毒物都排出体外,让身体清爽无比。
5 辰时(7:00~9:00)
对应经络:胃经。
身体状态: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得不行,所以,这个时候要吃早饭好好消化。但是此时胃休息了一晚上,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要是胃火过盛,嘴唇干,就会唇裂或生疮。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足够的早餐,如果你不将胃填饱,它就会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有患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的危险。饭后1小时按揉胃经就能很好地调节胃肠功能。
6 巳时(9:00~11:00)
对应经络:脾经。
身体状态:此时脾经最旺。脾是消化、吸收的总管,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的质量就高,嘴唇才能红润,否则就会口唇苍白或唇暗、唇紫,皮肤也会没有光泽。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要多喝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此,身体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7 午时(11:00~13:00)
对应经络:心经。身体状态:此时心经最旺,也是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能推动血液运行,能养血、养神、养气、养筋。午时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下午乃至晚上都能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时要适当休息,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1小时,过长反而会精神不好,容易引起晚上失眠。要保持心情舒畅,要适量运动,保持周身气血通畅,增强各个脏腑的功能。
8 未时(13:00~15:00)
对应经络:小肠经。
身体状态: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是分清别浊的器官,把水分归于膀胱,糟粕送到大肠,其中精华就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会对人体一天吸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配。若小肠不正常,人的大小便都会失常。
养生之道:午餐应该在13:00之前就吃,这样才能让小肠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吃的营养物质都充分吸收到人体内;错过了时间,就会影响到小肠一天的工作。
9 申时(15:00~17:00)
对应经络:膀胱经。
身体状态: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主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就会出现小便不通,或咳而遗尿。申时人的体温较热,膀胱气化不足就会表现为阴虚火旺、小便短少。
养生之道:此时膀胱最活跃,所以要多喝水,保证小便的畅通。想尿你就尿,一定不要憋着,否则憋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的情况发生,这是膀胱括约肌没有弹性的表现。
10 酉时(17:00~19:00)
对应经络:肾经。
身体状态:经过申时人体膀胱的泻火排毒,肾在酉时开始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养生之道:此时要行房,可就是最佳时刻,没有一点后顾之忧。而且有益的行房,如按“七损八益”的方法来做,还能养肾保健。
11 戌时(19:00~21:00)
对应经络:心包经。
身体状态:心包经能保护心脏、保存精力。心包是心外面的一层保护组织,也是气血的重要通道:心包在戌时最旺,此时有利于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美的状态。
养生之道:此时是养心的好时间,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按摩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安然入眠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心情和身体的平静,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最好的运动是散步。
12 亥时(21:00~23:00)
对应经络:三焦经。
身体状态:三焦在六腑中最大,有主持诸气、疏通上下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旺盛,能通百脉。在亥时睡眠,人体百脉就能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养生之道:此刻一定要保持心境平静,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保持全身心的舒畅放松。此时要是夫妻吵架,为白天的事而怄气,那第二天人一定会精神萎靡。
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手法,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要想按摩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要遵循时辰对应脏腑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 子时(23:00~1:00)
对应经络:胆经。
身体状态:子时是胆功能最旺的时间,人体的胆汁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在子时入眠,有利于胆进行新陈代谢。但子时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往往在夜间容易突然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新陈代谢充分,晨醒后能头脑清新、面色红润。子时前上床睡觉,还有利于骨髓造血。
2 丑时(1:00~3:00)
对应经络:肝经。
身体状态:此时肝脏功能最为旺盛,是补充肝血的最佳时段。肝血是人思维和行动的重要原料,肝所藏的血液需要淘汰,需要产生新鲜血液,这种代谢通常在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在此时之前进入熟睡状态,就能让血液大量进入肝脏,充分地休养和补充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还在辅助人的思维和行动,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中讲:“卧则血归于肝。”丑时未入睡者,就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 寅时(3:00~5:00)
对应经络:肺经。
身体状态:天地阴阳从此时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开始阳气渐升,阴气渐衰,此刻肺经最旺。肝脏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的血管输送到全身。所以人在清晨时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要求有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如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都容易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也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4 卯时(5:00~7:00)
对应经络:大肠经。
身体状态:这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再促进大肠经进入到兴奋的状态,大肠吸收白天所吃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将渣滓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养生之道:此时起床后最好喝杯温开水,一是补充水分,二是促进大便畅通,然后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毒物都排出体外,让身体清爽无比。
5 辰时(7:00~9:00)
对应经络:胃经。
身体状态: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得不行,所以,这个时候要吃早饭好好消化。但是此时胃休息了一晚上,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要是胃火过盛,嘴唇干,就会唇裂或生疮。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足够的早餐,如果你不将胃填饱,它就会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有患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的危险。饭后1小时按揉胃经就能很好地调节胃肠功能。
6 巳时(9:00~11:00)
对应经络:脾经。
身体状态:此时脾经最旺。脾是消化、吸收的总管,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的质量就高,嘴唇才能红润,否则就会口唇苍白或唇暗、唇紫,皮肤也会没有光泽。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要多喝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此,身体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7 午时(11:00~13:00)
对应经络:心经。身体状态:此时心经最旺,也是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能推动血液运行,能养血、养神、养气、养筋。午时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下午乃至晚上都能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时要适当休息,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1小时,过长反而会精神不好,容易引起晚上失眠。要保持心情舒畅,要适量运动,保持周身气血通畅,增强各个脏腑的功能。
8 未时(13:00~15:00)
对应经络:小肠经。
身体状态: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是分清别浊的器官,把水分归于膀胱,糟粕送到大肠,其中精华就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会对人体一天吸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配。若小肠不正常,人的大小便都会失常。
养生之道:午餐应该在13:00之前就吃,这样才能让小肠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吃的营养物质都充分吸收到人体内;错过了时间,就会影响到小肠一天的工作。
9 申时(15:00~17:00)
对应经络:膀胱经。
身体状态: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主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就会出现小便不通,或咳而遗尿。申时人的体温较热,膀胱气化不足就会表现为阴虚火旺、小便短少。
养生之道:此时膀胱最活跃,所以要多喝水,保证小便的畅通。想尿你就尿,一定不要憋着,否则憋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的情况发生,这是膀胱括约肌没有弹性的表现。
10 酉时(17:00~19:00)
对应经络:肾经。
身体状态:经过申时人体膀胱的泻火排毒,肾在酉时开始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养生之道:此时要行房,可就是最佳时刻,没有一点后顾之忧。而且有益的行房,如按“七损八益”的方法来做,还能养肾保健。
11 戌时(19:00~21:00)
对应经络:心包经。
身体状态:心包经能保护心脏、保存精力。心包是心外面的一层保护组织,也是气血的重要通道:心包在戌时最旺,此时有利于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美的状态。
养生之道:此时是养心的好时间,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按摩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安然入眠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心情和身体的平静,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最好的运动是散步。
12 亥时(21:00~23:00)
对应经络:三焦经。
身体状态:三焦在六腑中最大,有主持诸气、疏通上下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旺盛,能通百脉。在亥时睡眠,人体百脉就能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养生之道:此刻一定要保持心境平静,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保持全身心的舒畅放松。此时要是夫妻吵架,为白天的事而怄气,那第二天人一定会精神萎靡。
这些方剂汤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会考到的内容,同时,各位中医也需要记忆,希望这些口诀对你有用!欢迎各位在评论区里发布自己的看法1
1.麻黄汤:【干妈贵姓】。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桂枝三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3.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5.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6.止嗽散:【陈梗借钱百草园】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7.桑菊饮【桑甘河人锯韦接桥】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
8.银翘散【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
9.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10.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
11.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13.参苏饮【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
1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
1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
16.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17.大黄牡丹汤【丹东黄桃小】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18.大陷胸汤【陷胸汤妙,大黄随笑】甘遂大黄芒硝
19.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20.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
21.麻子仁丸【姓黄的麻子要朴实】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
22.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23.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24.黄龙汤【大承气+人参当归甘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
25.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26.大柴胡汤【胡大将“室早”,勤下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无甘草)
27.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只服拌虾皮】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
28.达原饮【后母要吃槟榔甘果治(痢疾)】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29.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枳实柴胡芍药炙甘草
30.逍遥散【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31.痛泻药方【臣要住房】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3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三人练琴】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
33.白虎汤【白虎拾草治母惊】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34.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
35.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36.清营汤【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犀角(水牛角)生地黄麦冬元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
37.犀角地黄汤【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38.黄连解毒汤【三黄治(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39清瘟败毒饮【石母勤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生石膏生地犀角(今用水牛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40.凉膈散【竹竿支帘,皇笑拨琴】川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仁黄芩连翘竹叶薄荷
41.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连报(凯)旋】黄芩黄连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板蓝根马勃玄参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
42.防风通圣散【将军执勤住草房,高桥当归划船忙。麻黄梗少借薄荷,便是防风通圣散】防风剂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
43.仙方活命饮【迎风只要背朝天,当家没乳叫陈(仙)】金银花防风白芷赤芍生归尾天花粉贝母乳香没药皂角刺穿山甲陈皮(酒)甘草
44.导赤散【竹竿捅地】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竹叶
45.龙胆泻肝汤【龙车通黄山,当地泻柴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46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47.苇茎汤【冬桃已萎】苇茎薏苡仁瓜瓣(冬瓜子代)桃仁
48.泻白散【白骨精(泻白)草】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
49.清胃散【生母当黄妈】生地黄黄连当归身牡丹皮升麻
50.玉女煎【十亩麦地(一头)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51.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
52.白头翁汤【白头翁练百琴】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53.芍药汤【秦香莲当(新)郎,将军要炒肉】芍药当归黄连黄芩槟榔木香甘草大黄官桂
54.青蒿鳖甲汤【母鳖好生蛋】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55.清骨散【二胡请教老母甲骨(文)】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青蒿鳖甲知母甘草
56.当归六黄汤【弟弟骑百龟练琴】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
57清络饮【祛暑清热】暑热伤肺轻证。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胸闷不舒。
58.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阴暑。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
59.新加香薷饮【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
60.六一散【清暑利湿】暑湿证。小便不利。
61.桂苓甘露散【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暑湿证。烦渴引饮,及霍乱吐泻。
62.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体倦少气。
63.理中丸【人将猪赶】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无茯苓)
64.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65.大建中汤【人嚼姜糖】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66.吴茱萸汤【吴姨生大人】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67.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68.回阳救急汤【贵妇人将服五味草,皮下注射】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五味子半夏麝香
69.当归四逆汤【通知要当心肝大】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
70.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枣姜药,麻木不仁血痹消】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71.阳和汤【皇帝(阳和)将生贵骄子】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姜炭生甘草
72.四君子汤
73.参苓白术散【四君要杀一人,借肉炒扁豆(止泻)】莲子肉山药薏苡仁扁豆人参甘草白术茯苓砂仁桔梗(大枣)
74.补中益气汤【异功无妇,胡妈当妻】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橘皮炙甘草升麻柴胡(无茯苓)
75.生脉散【生脉为人脉】人参麦冬五味子
76.玉屏风散【妻住房(有玉屏风)】黄芪防风白术
77.完带汤【(玩)苍山狐皮少,(带)白人借车草】炒白术山药人参苍术车前子白芍柴胡黑芥穗陈皮甘草
78.四物汤【兄弟少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79.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80.归脾汤【四君齐将龙眼二枣吃,相当(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当归木香远志生姜大枣
81.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82.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牛膝龟胶
83.大补阴丸【百只地龟密集补阴】熟地黄龟板猪脊髓黄柏知母蜂蜜
84.一贯煎【当地一贯杀狗零卖】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85.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桂枝】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
86.右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胶当归杜仲附子肉桂
87.八珍汤
88.炙甘草汤【阿妈将卖地,贵大人干生气,气得脉结代来心动悸】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
89.地黄饮子【贵妇从远东赴沪,尝巴鱼是何味】熟干地黄山茱萸石斛麦门冬五味子巴戟天肉苁蓉炮附子官桂茯苓菖蒲远志
90.龟鹿二仙胶: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子
91.七宝美髯丹【补益肝肾,乌发壮骨】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
92.牡蛎散【骑马卖牡蛎】黄芪麻黄根煅牡蛎(入小麦百余粒同煎)
93.九仙散【乌梅丧母无人管,应叫九仙去借款】**壳乌梅五味子款冬花桑白皮贝母桔梗人参阿胶
94.真人养脏汤【穆桂英当草蔻要人,可诛】诃子**壳人参白术炙甘草木香当归白芍肉豆蔻肉桂
95.四神丸【四神早将骨肉喂鱼,治五更泻】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96.金锁固精丸【涩精补肾】肾虚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
97.桑螵蛸散【神龙远飘,仆人归家】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龟甲茯神人参当归
98.固冲汤【探骑龙母背,潜航诸山海】白术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
99.易黄汤【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100.朱砂安神丸【老朱当皇帝】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
101天王补心丹【三婶早博两冬无,当地接令住五院】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元参人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柏子仁酸枣仁朱砂
102酸枣仁汤【令母熊找草】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
103.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
104.安宫牛黄丸【清热,豁痰解毒,开窍醒神】高热烦躁,苔黄燥,脉数。
105.紫雪丹【清热开窍,息风止痉】高热烦躁,痉厥,脉弦数。
106.至宝丹【化浊开窍,清热解毒】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
107.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白术青木香犀角(今用水牛角)香附朱砂诃黎勒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茇龙脑苏合香熏陆香(乳香)
108.越鞠丸(芎术丸)【智取熊,降伏猪】苍术川芎神曲香附栀子
109.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厚朴下气良】枳实厚朴薤白瓜萎桂枝
110半夏厚朴汤【梅核气生下后舒服】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111.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
112厚朴温中汤【陈干豆腐炒生姜,香气扑鼻】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生姜
113.天台乌药散【巴金回乡,木屋请宾(喝)高粱酒】乌药小茴香高良姜木香槟榔青皮川楝子巴豆
114暖肝煎【将领当回关,乌狗香暖肝】小茴香乌药肉桂当归枸杞子沉香茯苓
115.苏子降气汤【苏子归后湖,官贵伴三苏】苏子苏叶半夏厚朴生姜前胡大枣当归肉桂炙甘草
116.定喘汤【秦老用果子麻花拌杏仁霜】白果麻黄苏子款冬花杏仁法半夏甘草炙桑白皮炒黄芩
117.小半夏汤:半夏生姜
118.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吓三人】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
119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三人参】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
120.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汤,人参加生姜】丁香柿蒂人参生姜
121.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贵调胃】桃仁桂枝大黄甘草芒硝
122.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才赶几只牛】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123.补阳还五汤【熊骑红尾赤龙逃】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
124.复元活血汤【将军归天山,胡老献红桃】柴胡大黄瓜萎根当归桃仁红花甘草炮穿山甲
125.七厘散【散瘀消肿,定痛止血】跌打损伤,筋断骨折
126.温经汤【贵嫂人娇老母凶,吓得姜于迈门归】吴茱萸桂枝当归芍药川芎麦冬阿胶牡丹皮半夏生姜人参甘草(无地黄)
127.生化汤【蒋干逃归川】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干姜炙甘草(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128.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
129.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桃少】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白芍
130.鳖甲煎丸【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疟母、癥瘕。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成块;或癥瘕结于胁下
131.十灰散【大鸡蛋黄和小鸡毛,总值百钱】
132咳血方【咳血请人刻石子】青黛炒山栀子瓜蒌仁海粉诃子
133.小蓟饮子【六一节牧童当生煮三黄鸡】小蓟生地黄木通淡竹叶滑石蒲黄藕节当归山栀子甘草
134.槐花散【百岁之槐】炒槐花侧柏叶荆芥穗炒枳壳
135.黄土汤【叫夫子在黄土地勤锄草】干地黄(生地)灶心黄土炮附子白术阿胶黄芩甘草
136.川芎茶调散【草熊带新戒指,呛风喝薄荷茶】川芎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细辛甘草薄荷(茶)
137.大秦艽汤【独娇子黄细强活,八珍少人乘风高升】秦艽防风川羌活独活细辛白芷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黄芩石膏白术茯苓甘草
138.牵正散【牵正残复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139.小活络丹【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
140.玉真散【白天星】南星白附子天麻
141.消风散【朱妈通知老高,当地竞产牛子裤风】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苦参木通苍术当归生地胡麻石膏知母甘草
142.羚角钩藤汤【领狗上草地,主妇少背菊】羚羊角双钩藤霜桑叶滁菊花鲜生地生白芍淡竹茹京川贝茯神木生甘草
143.镇肝熄风汤【天涯少草龙牡恋,牛鬼折姻缘】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144.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教绝技,诸神擒牛众致意】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145.大定风珠【少浇地板,别急,五人卖力干】鸡子黄干地黄生白芍麦冬生龟板鳖甲生牡蛎麻仁阿胶五味子炙甘草
146.杏苏散【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杏仁大枣
147.桑杏汤【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桑叶杏仁香豉栀皮沙参梨皮象贝
148.清燥救肺汤【叫爸妈炒桑叶,找人卖杏仁膏】桑叶杏仁石膏枇杷叶胡麻仁阿胶麦门冬人参甘草
149.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
150.麦门冬汤【夏大人卖草米】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151.益胃汤【沙门冰玉地】沙参麦门冬细生地玉竹冰糖
152.养阴清肺汤【增液单少河北草,养阴清肺少不了】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甘草
153.百合固金汤【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玄参桔梗甘草
154平胃散【草(船)舱破早沉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155.藿香正气散【藿半夜三更指令陈捕大腹猪】藿香白芷紫苏厚朴半夏曲茯苓白术大腹皮陈皮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156.茵陈蒿汤【茵陈治黄】茵陈蒿栀子大黄
157.八正散【黄山边区等六一通车】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木通山栀子煨大黄(灯心草)炙甘草
158.三仁汤【三人扑通滑竹下】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白通草竹叶
159.甘露消毒丹【秦香莲被射(中),花和尚都沉痛】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飞滑石藿香连翘白豆蔻薄荷射干
160.连朴饮【廉颇只吃拌卤脯】制厚朴制半夏炒川连香豉焦栀石菖蒲芦根
161.当归拈痛汤【利湿清热,疏风止痛】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或足胫肿痛不可忍
162.二妙散【清热燥湿】湿热下注证。足膝红肿热痛。
163.五苓散【吾令贵侄择白猪】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164猪苓汤【猪苓腹泻滑一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165.防己黄芪汤【玉屏去风加三防】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
166.五皮散【陈夫妇丧生】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167.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
168.真武汤【珠江**灵】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169.实脾散【二佛煮二姜,炒枣瓜果扑鼻香】厚朴木香草果大腹子炮附子干姜生姜茯苓白术木瓜甘草大枣
170.萆薢分清饮【萆解铺里无一人】川萆薢石菖蒲益智乌药(一方加茯苓、甘草)
171.羌活胜湿汤【高峰二活熊蛮干(生事)】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蔓荆子藁本炙甘草
172.独活寄生汤【新房毒酒妻中计,八珍去术用桂心】独活桑寄生防风细辛秦艽川芎杜仲牛膝茯苓肉桂心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173.二陈汤: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174.温胆汤【陈茹三夏只服温胆汤】半夏竹茹炒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
175.茯苓丸【夏令滞销】茯苓炒枳壳半夏风化朴硝(生姜)
176.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伴黄瓜实难服】胆南星制半夏瓜萎仁陈皮炒黄芩杏仁炒枳实茯苓
177.小陷胸汤【连下楼】黄连半夏瓜蒌实
178.滚痰丸【泻火逐痰】实热老痰证。癫狂昏迷,或惊悸怔大便秘结,苔黄厚腻。
179.贝母瓜蒌散【红花楼桔梗被俘】贝母瓜萎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180.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痰饮咳嗽。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181.三子养亲汤【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182.半夏白术天麻汤【三夏天著红服】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
183.定痫丸【涤痰息风,开窍安神】风痰蕴热之痫病
184.保和丸【俏皮山神下岭来】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连翘清热而散结,既除“伏阳”,又助消积)
185.枳实导滞丸【夫君择珠琴,(导)致练神曲】大黄黄芩黄连枳实炒神曲茯苓白术泽泻
186.木香槟榔丸【俏郎清晨牵牛卧,香妇白脸牧黄鹅】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香附莪术大黄牵牛黄连黄柏
187.健脾丸【四君三仙要陈香莲杀寇】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木香砂仁、炒神曲麦芽山楂、黄连、山药煨肉豆蔻
188.枳实消痞丸【半夏时候,四君将卖黄连(消痞)】枳实厚朴干姜半夏曲黄连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麦芽曲
189.葛花解酲汤【分消酒湿,理气健脾】酒积伤脾证。眩晕呕吐
190.乌梅丸:乌梅细辛蜀椒桂枝干姜附子黄连黄柏当归人参(酸安蛔、辛伏蛔、苦下蛔)
191.瓜蒂散:瓜蒂赤小豆(香豉)
编者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十二经脉循行动画图,快来学习吧~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内容来源:首都中医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秦沙沙 孙磊 王晶晶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