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成语,叫“安然无恙”,意思是说一切安好,没有啥毛病。形容身体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任何侵害。但你有没有想过,“恙”到底是什么?人们问候别人,为什么会说“无恙否”呢?
原来,“恙”其实是古代的一种啮(niè,咬)虫。上古时期,人们不像现代有很好的房子,有华美的衣服。他们只能草居露宿,过着艰苦的生活。那个时候在野外时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像拉小提琴一样。也能看到流连的戏蝶在野外飞舞。不过一旦到了晚上和早晨,露水就有可能会沁入人的身体,使人得病。
更要命的是荒野湿地里活跃着一种叫“恙”的啮虫。据说这种啮虫善食人心。一旦被啮虫咬到就有可能有大病危险。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动物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
初蜇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疱,并有发烧以至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问候语。
而“恙”在古代就成了疾病的代名词。没病,叫“无恙”;生小病,叫“微恙”或“小恙”,表示问候,说“无恙否”。
“恙”的甲骨文比较简单,但是仍然能看出小虫子的形象
“恙”刻在鼎器上的金文,虫子形象更加生动了
“恙”的篆体字,心旁已经非常明显。暗含“恙”善食人心
关于安然无恙 这个成语,还有这很多小故事。
据汉代刘向《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会见了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笑着问齐使说:“岁亦无恙乎?民亦无恙乎?王亦无恙乎?”这里面的岁就是指的年岁收成,民指的是百姓。意思是问你们齐国收成还好吧?老百姓还好吧?齐王还好吧?
齐使听到了赵威后的问候,很不高兴,说道:“我是奉齐王之命出使贵国的。您先问我们齐国的年成和百姓,而后才问齐王,这不是‘舍本而逐末’吗?”赵威后回答说:“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年成,怎么保证百姓的生活?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君?所以,我才这么问候。难道你要我‘舍本而问末’吗?)”
从这段故事,可以了解在战国时代,“无恙”便有广泛的使用意义,可以问年成,可以问百姓,并不局限于一个人的身体。所以,凡平安无事者,但云“安然无恙”。
后来人们相互问候,也作:别来无恙!
【成语】: 安然无恙
【拼音】: ān rán wú yàng
【解释】: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成语故事】:
安然无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汉语大词典》:安然无恙(安然无恙)
平安无事。《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只可恨奸人闻知他在 惠州 安然无恙,遂又加谗谮,直贬他到海外 儋耳 地方。” 清 李渔《玉搔头·飞舸》:“她若安然无恙,就可以携载入宫。”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虽然山上山下落了不少炮弹,但是因为地形选择得好,洞子却安然无恙。”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成语,叫“安然无恙”,意思是说一切安好,没有啥毛病。形容身体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任何侵害。但你有没有想过,“恙”到底是什么?人们问候别人,为什么会说“无恙否”呢?
原来,“恙”其实是古代的一种啮(niè,咬)虫。上古时期,人们不像现代有很好的房子,有华美的衣服。他们只能草居露宿,过着艰苦的生活。那个时候在野外时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像拉小提琴一样。也能看到流连的戏蝶在野外飞舞。不过一旦到了晚上和早晨,露水就有可能会沁入人的身体,使人得病。
更要命的是荒野湿地里活跃着一种叫“恙”的啮虫。据说这种啮虫善食人心。一旦被啮虫咬到就有可能有大病危险。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动物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
初蜇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疱,并有发烧以至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问候语。
而“恙”在古代就成了疾病的代名词。没病,叫“无恙”;生小病,叫“微恙”或“小恙”,表示问候,说“无恙否”。
“恙”的甲骨文比较简单,但是仍然能看出小虫子的形象
“恙”刻在鼎器上的金文,虫子形象更加生动了
“恙”的篆体字,心旁已经非常明显。暗含“恙”善食人心
关于安然无恙 这个成语,还有这很多小故事。
据汉代刘向《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会见了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笑着问齐使说:“岁亦无恙乎?民亦无恙乎?王亦无恙乎?”这里面的岁就是指的年岁收成,民指的是百姓。意思是问你们齐国收成还好吧?老百姓还好吧?齐王还好吧?
齐使听到了赵威后的问候,很不高兴,说道:“我是奉齐王之命出使贵国的。您先问我们齐国的年成和百姓,而后才问齐王,这不是‘舍本而逐末’吗?”赵威后回答说:“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年成,怎么保证百姓的生活?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君?所以,我才这么问候。难道你要我‘舍本而问末’吗?)”
从这段故事,可以了解在战国时代,“无恙”便有广泛的使用意义,可以问年成,可以问百姓,并不局限于一个人的身体。所以,凡平安无事者,但云“安然无恙”。
后来人们相互问候,也作:别来无恙!
大家好,学而思网校语文新增了【每日成语】板块,梦瑶老师从成语出处、成语故事、成语释义、成语结构和成语造句五个方面入手,让孩子轻松掌握词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只要五分钟,就能让孩子掌握一个新词汇。
快让孩子来跟梦瑶老师学习吧!
【成语板块每日持续更新,记得点关注哟】今日成语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小故事】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且有见识的中年妇女。
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兴奋,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假如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文中威后是这样问的——\"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它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成语释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成语结构及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发生
成语造句1.没什么比中了弹却安然无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2.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容忍危险等于作法自毙,谨慎行事才能安然无恙。
4.父爱是一堵厚墙,让你的人生之旅即使风雨兼程也能安然无恙。
4月28日,
全省14市州
共8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657.4亿元。
基础设施成网强网,
产业发展延链补链,
社会民生筑底托底,
生态环保系统治理,
各行业共同发力。
从集中力量抓复工到扩大有效投资,
从被动防控疫情到主动抢抓机遇,
大抓项目,
抓大项目,
湖南力量高度聚合,
湖南发展再添动力!
来源 | 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 | 欧阳伶亚
▶ 定了!湖南本科院校最早返校时间为......
▶ 大阵仗!今天,湖南8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