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奕诉怎么读音(恭亲王奕诉怎么读音)

时间:2024-01-23 11:47:20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最新好听的女孩名字大全,彰显女孩子独特魅力!

名字会伴随着孩子一生,起一个适合孩子的名字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但是起名不易,接下来小编分享一些好听的女孩名字大全,希望父母们喜欢。

01、秋楠

“秋”字代表着秋季、秋天的意思,而秋季是一个充满收获和诗意的季节,用此字也是诗意满满,“楠”字是指常绿乔木,指楠木,通常用于人名中,体现了一种意志和精神,用“秋楠”二字起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收获满满,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诗人的情怀。

02、暄妍

此名出自于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之中,提取诗词中的“暄妍”二字来起名,一来是因为其意义不错,是指天气暖和、景色明媚的意思,二来是因为“妍”字是一个女字旁的字,适合女孩起名用,搭配起来读音非常悦耳。

03、奕浛

读音为yì、hán,搭配起名的发音非常好听,其中“奕”字有盛大的意思,也是一个偏向于中性化的字,可以给男孩起名,也可以给女孩起名,而“浛”古同“涵”,有涵道的意思,还可作为地名浛洸,在广东,那么如果孩子出生于广东,那么此字就可以表达双重含义了。

04、木易

名字源自于苏麟《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一句中,我们带看“木易”两字,其实都拥有单独的意思,但是巧妙的是,木字和易字组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杨”字,也是杨姓的代称,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个杨姓的,那么就意义非凡了,再加上诗句的烘托,整体突出了一种诗意的美好,而且好听。

好听的女孩名字大全

芬依 莹成 忻彤 天曼 荌荌

淼溪 嫣哲 曹清 含渲 子舒

微梓 暖函 羽媛 儒明 安娜

笛羽 诗佳 馨烟 槐婉 雨文

琼芳 忻竺 依琴 怡丽 白彤

怀梦 琼莎 梦慕 舒颖 宇萧

娟琳 白丽 颖妍 傲亦 玲娇

怜雪 琀美 莹丽 歆悦 婳祎

彦琪 宇欣 令红 芸汝 思楠

驰茜 曦萱 遥玉 彩芬 妍莹

梦芝 晨倩 丽奚 妘英 雅容

流丽 冰之 丽影 茹欣 光蔓

一盈 兰羿 慕碧 熠玉 元彤

欣秀 菱旋 佩昔 纪净 凝捷

不知以上的女孩名字家长们是否喜欢,如果你还想更多的女孩名字,可以通过起名网栏目“智能起名”来查找你想要的名字。

叔嫂联手搞

#头号周刊#

#头条文史#

咸丰逃难到热河 联军火烧圆明园

热河行宫,也就是后来的承德避暑山庄,离北京大约有200多里,周围群山起伏,树木郁郁葱葱,更有热河蜿蜒流淌,山色风光,可谓是美不胜收。

这个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经屡次扩建后完工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花了近九十年的时间修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时候,就在这里接见过远道而来的英国使团。清朝的皇帝们也往往把这里当成避暑的胜地,消闲度夏,但谁又曾知道,“皇帝之庄真避暑,百姓却在热河中?”

弹指一挥间,从英国人打破天朝的大门后,又近二十年过去了。在这二十年间,帝国却已经是四脚朝天,几无宁日。吝啬的道光帝在1850年撒手西去,留下的是一个偌大的烂摊子。

咸丰本是道光帝的第四子,他承继皇位并不是一帆风顺。道光帝本来有九男十女,但很不幸的是,前面三子都在他之前先后去世。幸好1831年道光帝连得两子,即皇四子奕泞(即咸丰)和皇五子奕誴;而1833年皇六子奕诉(恭亲王)的出世,让道光帝很是头疼不已。

到底该立谁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晚年的道光帝为这个事情很是犯愁。按传统,长子如无大过,应该立奕泞;可要说相貌和聪明程度,奕沂则要远胜奕泞。奕泞因为一次骑马摔成骨折,脚有点跛,但在老成稳重方面,奕又胜过奕䜣,倒有点道光帝的风格。

据《满清外史》上说,相比而言,道光帝还是比较喜欢奕诉,甚至几次把他的名字写进了立储的密匣子,但道光帝又考虑到奕泞是长子,又无大过,所以一直下不了决心。

但最后,道光帝选择了奕泞作为皇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后面的咸丰。

后人常以奕䜣没有承继皇位而感到遗憾。以奕诉的能力和变通,肯定比平庸好色而短命的咸丰强很多,至少也不会有后来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而在这半个世纪里,正是中华民族最为屈辱的一段时期。

咸丰登上皇位时,年方二十,风华正茂,但他又是一个极其不走运的皇帝,从做上皇帝开始,就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1851年,也就是咸丰元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席卷了整个大江南北的太平军起义,一直到他死,都没有任何平息的迹象。

咸丰开始临政时也很想有一番作为,但后来发现天朝积弊已久,内乱外患,远非他的能力所及,后来也就心灰意冷,只顾沉湎于美酒和女色了。据说咸丰常在宫中酗酒,酒醉后经常发怒,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往往也难免皮肉之苦。

咸丰的郁闷,可能和他身体不好有关。野史上说,咸丰患有肺痨,听人说喝鹿血既有利于肺,又可以壮阳,于是咸丰就在圆明园里养了大群的鹿,甚至逃难的时候也想把鹿带上。

说起逃难,那是因为英法等国的修约问题所引起。《南京条约》后的第12年(1854年),英国按照约定,向清政府提出了18项修约要求,其中的头一项就是要求派公使驻京,这种严重侵犯“夷夏之防”的“无理”要求,当然遭到天朝的断然拒绝。

但英国仍不死心,1856年又联合法国和美国提出要派遣使节驻京,并建议中国派代表分驻伦敦、巴黎和华盛顿,但再次被天朝严拒。

这下英国人火了。他们想起了小斯当东的话,“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已经在第一次战争中尝到甜头的英国人,这次决不会善罢甘休。

英国人这次非要让天朝彻底低下高傲的头颅不可。他们不但要派公使驻京,而且还要对“夷人”的蔑称说“不”。他们要证明的是,他们不是时代的怪物,天朝才是。

如果把镜头倒回一个半世纪,在公使驻京的问题上,天朝的确和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了。

从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威斯特里发里亚和约》开始,欧洲各国互派公使已经成为通例,而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也对外交人员的地位和权利作了详细的规定。至少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谁也不会为互派使节这样的问题大动干戈。

但这种在欧洲极为寻常的事情,对天朝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

他们想像中的互派公使是,让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随意觐见皇上,这不意味着高高在上的天朝从此以后就要和这些夷人平起平坐了吗?夷夏之防断不可开!

但英国人终归是有办法的。后来他们觅得一个借口,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这艘亚罗号船,船东是中国人,船长是英国人,但水手全是中国人。该船在香港注册,悬挂的是英国旗帜,也就是说,归英国保护。这又是一个转型时代的国际化产物。

香港被割占后,海上的商业活动大为增加,海盗的生意日渐兴隆。据说该船也参与到其中的海盗活动,所以两广总督叶名琛派人将他们缉拿问罪。

本来英国人对海盗活动一向是深恶痛绝,但这次,他们却站在了海盗的一边。英国19世纪著名政治家帕默斯顿有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看来,英国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叶名琛却也是个有个性的官员。他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英国人的交涉一概不予理会,广州也不设防,甚至1856年英国人攻到广州后,向他的总督衙门每十分钟开一次炮,他也不予理睬。

叶名琛被英军博虏

正当英国人要大动干戈的时候,印度发生了点小意外,英国人攻打广州的后继部队被派去镇压印度起义了,英国人暂时退出了广州。叶名琛大喜,赶紧向北京飞章报捷,谎称获胜。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仅过一年,印度事平,英国人又卷土重来,而且,这次还带了个帮手。法国人借口“马神甫事件”,也参与了这场修约战争。英法联合给叶名琛下最后通猱,但叶总督照旧不予理会,他此刻正在长春仙馆里大拜吕洞宾、李太白二大仙,一切军机都取决于乩语行事。

洋人终于忍无可忍,冲进总督衙门把叶名琛给逮捕了。后来,这位总督被囚禁到印度加尔各答的镇海楼。到了夷人之地后,叶名琛每日诵读“吕祖经”,并且拒绝洋食,只吃自己和仆人带的食物,最后因营养问题而病死在异国他乡。

叶名琛在加尔各答曾作诗一首,后与其灵柩一同送回国内,传诵一时。

诗云:

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

空言一范军中有,其奈诸公壁上观。

向戍何心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

近闻日绘丹青像,恨态愁容下笔难。(《镇海楼题壁》)苏卿者,一位被匈奴囚禁数十年而不改志的汉使苏武是也。

叶名琛自比苏武,但时人对叶名琛的评价却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其迂腐至此,虽死何益?

广州城陷后,英国人找来了原广东巡抚柏贵,成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傀儡政府,这个怪胎居然一直持续了三年半(到1861年才结束)。这才是中国近代史上汉奸的鼻祖呢。

但令人奇怪的是,北京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撤免柏贵的官职,而是默认到1859年柏贵去世为止。

英法联军随后北上天津,摆出一副战争的架势。咸丰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谈判。美国和俄国早就串通一气,闻风赶来和英国、法国一起分享了好处。这就是1858年的《天津条约》。

本来这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毕竟,咸丰还有一个更为危险的心腹大患(太平军)需要对付。但在1859年英法两国来北京换约时突然节外生枝,甚至酿成大祸。

事情的缘由是咸丰的爱将僧格林沁亲王和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发生了冲突。僧王把英法舰队引诱到一片烂泥滩后,岸上守军用新买的洋炮狠狠轰击了这些洋鬼子,取得了有史以来对外海战的最大胜利,此役光英国人就死伤四百多人,军舰也被毁4艘。

这下事情闹大了。1860年,英法联军组成了一支25000人的联军,在英国额尔金勋爵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

刚取得大胜的僧王没有把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怪物丑类”放在眼里。他心想,洋人依仗的不过是船坚炮利,姑且先放他们上岸,等到了陆地,我的三千铁骑定将之踏为肉泥!

只可惜冷兵器时代早已一去而不复返了。当时僧王幕府中有个叫郭嵩焘的名士(后来成为第一任驻英公使,也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力谏不可轻易放洋人上岸,僧王不听,无奈之下郭嵩焘只好辞职离去。

果然,在随后的新河一战中,僧王的三千骑兵在英法联军的长枪大炮面前,如同稻草一般地纷纷倒下,三千铁骑最后竟只剩下七骑逃回。天津陷落后,北京门户洞开。

据说,新河之战前,荧祸星(火星)侵入南斗,星相学对此称为“荧祸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一向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但这次,咸丰不但是要下殿,而是要离开北京,再也回不来了。

由于出逃时走得仓促,一行人甚至忘记了带被褥,这对于一贯养尊处优的皇帝和后妃们来说,一路上可谓是苦不堪言。忘记带被褥这件事情,后来在庚子年慈禧太后再次出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慈禧太后总共逃了两次难,算是经验丰富的了。

北京随后被英法联军攻破。5天之后,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个举世闻名的园林。这些强盗抢掠时惊奇地发现,前辈马戛尔尼留下的大部分礼品,包括天文地理音乐钟和火炮,甚至炮弹等,都依旧原样陈列在那里。

当整个欧洲都在为他们的抢劫成果而兴高采烈的时候,维克多·雨果写下了下面的判词:

“在历史上,两个强盗之一就是法兰西,另一个则是英国。但我要抗议!法兰西帝国装走了一半的胜利果实,今天它天真地拿出一副物主的架势,成了圆明园的珍宝陈列所。我希望终有一日摆脱了束缚并清除了污垢的法兰西将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随后签订的《北京条约》,这些强盗又获得了新的权利:香港被扩大了,加上了九龙半岛;外国租界完全自治了!互派公使了!不许再叫夷人了!

天朝终于痛苦地接受了国际惯例——除了国交平等的国际惯例外,不要忘了还有弱肉强食的国际惯例。

如今,圆明园残留的石柱依旧无声地矗立在那里,在夜幕快要来临的时候,往往发出惨白的颜色。它们想诉说些什么呢?

威主临终托孤

咸丰帝死了,屈辱地死在了热河行宫。

和康乾盛世人口剧增相反的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子嗣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康熙皇帝有三十五子、二十个女儿;雍正帝有十六子、八个女儿;到了道光帝只有九子(其中前三子夭亡)、十女;而咸丰帝只有两子(次子夭折)一女;到了同治、光绪和宣统,这最后三个皇帝在已经成年的情况下,竟然都没有一个子女。

天亡大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意!

既然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载淳,那秘密立储就没有任何的意义,载淳成为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当时载淳只有六岁,无法理政,弥留之际的咸丰经过仔细考虑后,下了两道口谕:

一、皇长子(载淳)立为皇太子;

二、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鉴于大臣擅权的历史教训,咸丰又将两枚随身印章“御赏”与“同道堂”分别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和儿子载淳,作为皇权的象征。这就是说,在皇帝年幼尚不能亲政时,以皇帝名义下达的谕旨,必须在谕旨前加盖皇后持有的“御赏”印;文末则钤印“同道堂”印,这样的谕旨才有效。

因载淳年幼,他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顺理成章地代理了铃印之责。这样,朝政的运作就形成了两宫太后代政和八大臣辅政的平行体制。咸丰帝临终时精心设计的权力分配方案,其实是想通过多方牵制达到权力的制衡,以确保皇权不会旁落。

但这样的安排,要求双方通力合作,这对于专制王朝来说,显然不太现实。就皇权一方来说,慈安太后不识汉字,对政治也不感兴趣,“见大臣讷讷如无语者”;实际上皇权一方只有二十六岁的慈禧太后一人;而八大臣一边,则以肃顺为核心。慈禧太后和肃顺两人都是强势人物,怎么可能通力合作?

先说肃顺。肃顺本是宗室出身,但他这辈已经家道中落。年轻时的肃顺长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但成天无所事事,经常在街上遛狗斗鸡,一副无赖相。

据《近代名人小传》上说,肃顺的宗室郎中墨裕有一次在街上,遇到肃顺盘辫反披羊皮褂(没钱买好衣服,只好反穿羊皮褂暖和点),牵着狗在街头闲逛。因为宗室关系,墨裕有时候还会接济接济他,看了肃顺这个样子就问:“你觉得你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啊?”肃顺大咧咧地说:“亡赖耳。”墨裕很生气,说:“做亡赖光荣吗?”肃顺答道:“因亡所赖,斯亡赖耳。”(既然无所依赖,就只好做无赖了!)

墨裕听了,后来想办法以闲散宗室的名义,给肃顺弄了个小官做做,谁知肃顺在官场里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拾,居然做到了刑部郎中,远胜于墨裕。

肃顺虽有能力,但脾气也坏,得罪的人不少。清人笔记《奴才小史》里说,咸丰年间顺天科场舞弊案主考官柏葰被杀一事,肃顺就做得很绝。柏葰当时颇有清廉之名,咸丰八年他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发榜之日,某戏子居然高中第七名,舆论大哗。后查出副考官从中大肆收受贿赂,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柏葰受贿,但查明他的小妾在其中游说谋利。咸丰震怒,下诏将柏葰等五人处斩。

按本朝惯例,一二品大员在临刑前一般会有格外恩典免死,柏葰当时也很镇定,以为自己责任不大,皇上一定会免其一死。但后来见监斩官刑部尚书赵光一路痛哭而来,柏葰一瞧,脚底立刻发软,长叹道:“完了,完了。此必肃六从中作祟,我死不足惜,肃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样。”

由于肃顺屡兴大狱,用刑过严,弄得大家对他又恨又怕,人人切齿。更有甚者,肃顺对自家满人也极为蔑视。肃顺主政时对待满人官员如同奴隶,喝来唤去,但对待汉员却很谦恭。肃顺自己也跟人说:“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就连受贿,肃顺也只收满人而不收汉人的。后来,在他的周围,倒是笼络了不少有才学的汉人,如高心夔、曾国藩、胡林翼等人,都受到了肃顺的青睐和提拔。

肃顺和慈禧太后的矛盾由来已久。《清史拾遗》里说,丰帝临终前,曾担心死后因为儿子年幼而导致慈禧干政的事情发生,肃顺就给咸丰讲“钩弋夫人”的故事,意图除梅慈禧太后。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汉昭帝弗陵的母亲。弗陵小时候身体健壮,十分聪慧,汉武帝很想立他为皇位继承人。但汉朝外戚势力很大,汉武帝担心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钩弋夫人挟子专权,于是有一天找了个借口责罚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叩头谢罪也不理会,高声命令左右将钩弋夫人带走杀掉。钩弋夫人非常委屈,还以为汉武帝是在开玩笑,每走一步就回头用乞求的目光希望汉武帝撤回命令。但汉武帝坚决地说:“快走,你不能活!”

结果,钩弋夫人被处死了。

事情过后,汉武帝问手下的人:“外面是怎么说我杀钩弋夫人的事情啊?”手下说:“大家都说大王心太狠,既然立她的儿子为继承人,为什么要杀他的母亲呢?”汉武帝叹道:“你们这些庸人啊,哪里能明白主少母壮的道理!我朝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这不就是前车之鉴吗?我这是为儿子登基先除掉母后擅权的隐患啊。”

没想到,慈禧太后不但没有成为钩弋夫人般的冤魂,反而做上了晚清的吕后。

慈禧又是何许人也?

慈禧,出身于镶蓝旗,父亲是个文职小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其实算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后来慈禧参加选秀进宫,当时被封为兰贵人。

按清朝的后妃制度,后宫尊贵的先后顺序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贵人不过是第六等。女人的青春有限,虽有幸进宫,要想进到皇后这个级别,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慈禧太后执政期间,外忧内患,民不聊生,民间对她的诽谤也不少。

有野史说她送父亲灵柩回京时,误收了他人的丧银才得以进宫选秀,后来误送的那个人还因此当了总督;也有说慈禧太后在做兰贵人的时候,常常等到咸丰帝来圆明园的时候,在不远的地方唱起南方的小调(她家的保姆是南方人,可能小时候教过她),以吸引咸丰的注意。总之,不择手段,极为狡猾。

但从历史上看,慈禧进宫后的最初两年里,兰贵人的地位一直没有变化。真正改变慈禧地位的,是她后来生了儿子载淳(同治)。由此,慈禧的地位也快速提升,晋升懿妃后一年,又晋为懿贵妃。由于当时后宫里没有皇贵妃,这样,慈禧的地位事实上只在皇后(后来的慈安太后)之下。

母因子贵,咸丰死后只有慈禧太后生的一个儿子,慈禧太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儿子同治即位后,与慈安太后并列为“两宫”太后。

慈禧的文化程度不高,她写一道两三百字的谕旨,往往就会有十几个错别字。但是,慈禧对政治很有兴趣,咸丰生病不愿批折子的时候,往往由慈禧代批。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咸丰帝和后妃们哭成一团,唯有慈禧很冷静地站出来说:“事情到了这分上,哭也没用。恭亲王办事果敢坚决,不如把他找来商量。”

慈禧帮助皇帝批阅奏章,本是违反祖制和家法的行为,这也导致了朝中拥有实权的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特别是肃顺等人的不满。咸丰帝归天后的第三天,慈禧、慈安共同召见了八位辅政大臣,商议有关谕旨拟定发布、疏章批阅及官吏任免等事情的处理方法。

热河定计

八大臣早有准备,肃顺不慌不忙地拿出早已写好的条陈说:“谕旨由大臣拟订,太后只管盖印,不必改动。”这意味着,八大臣只把两个太后当成盖章的机器,具体事情不许过问!

慈禧这下气坏了。

从北京到热河,慈禧就一直在受肃顺的气。逃难的时候由于准备不足,途中苦不堪言,慈禧受不了路上的颠簸,甚至三次屈尊向肃顺“泣求”换辆好点的车,但山高路远,肃顺一时也找不到好车,被逼得急了,就大声呵斥慈禧,甚至骂出“你什么东西”之类伤慈禧自尊的话。

而到了热河后,作为行宫大总管的肃顺,忙前忙后,对后宫的生活“供应极薄”,照顾不周,还经常大大咧咧地出入后宫,包括慈安和慈禧在内的后妃们对肃顺几乎是恨之入骨。而在嫔妃供应极薄的情况下,咸丰到热河后仍旧按照北京宫中一样,御宴之外另设一看席(光看不吃),慈禧谏言撤除,但遭到肃顺的反对,理由是撤去看席后会引起恐慌!

肃顺的专横,人人可见,但热河是肃顺的天下,慈禧孤立无援,也是无计可施。在这危急时候,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小叔子恭亲王奕诉!

恭亲王奕诉本是有机会当上皇帝的。

论聪明才智,相貌体格,奕诉都要胜过哥哥奕泞。但道光帝选皇位继承人时,最终的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成稳重的奕泞。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立储密旨,亲笔写下了两份朱谕:皇四子奕泞为太子,皇六子奕诉封为亲王。书写两份建储密谕,这在清朝是头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也许,道光帝想给奕沂一点补偿吧?

奕泞十岁的时候,其生母全皇后突然暴崩,奕泞交由奕诉的生母静皇贵妃一起带养。奕泞和奕沂两兄弟小时候的关系还算不错,在上书房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甚至一起习武。

奕泞当上皇帝后,对奕诉母子也算可以,静皇贵妃封为康慈皇太妃,奕䜣封为恭亲王,咸丰甚至打破祖制,任命奕诉为军机大臣上行走,入军机处才两个月,就被提为“首揆”,当时奕近只有二十一岁。

皇兄的格外恩典,奕诉自然力图尽忠报答,但这时出了个意外。当时的康慈皇太后,也就是奕诉的生母,不慎说漏了嘴,导致咸丰帝心中极为不快,甚至迁怒并冷落奕诉,把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人王闾运在《祺祥故事》里说,咸丰五年康慈皇太妃病危,咸丰帝因有养育之恩,也经常前去探问。有一天咸丰去请安的时候,正好太妃睡得迷迷糊糊,以为身边的人是亲儿子奕䜣,就说:“阿玛本意立汝,今若次,命也,汝宜自爱。”刚说完,发现是咸丰,尴尬至极,于是转身装睡,不再言语。

从此以后,咸丰心里开始有了疙瘩,对奕䜣也起了猜疑之心。过了几天,奕诉从母亲宫中急急走出,正好遇上前来看望的咸丰,咸丰就问情况怎样,奕䜣哭着说母亲恐怕没得救了,希望皇兄能尽快给母亲一个皇太后的封号。

咸丰帝听后支吾了两声,既没说同意,也没说反对。奕诉一时心急,以为皇兄同意了,当时想着争取让母亲活着获得封号,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军机处,命令臣僚准备了册封典礼。这下咸丰骑虎难下,只好勉强同意了封号,尊康慈皇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但是,咸丰对奕䜣的自作主张非常恼火,加上前面听到康慈皇太妃说的那些话,心里更是怒火中烧,一有机会就要爆发出来,只可怜恭亲王还完全蒙在鼓里!

没多久,康慈皇太后去世。刚过一周,咸丰就找奕诉算总账了,他以办理母后丧仪不周的名义,将奕诉赶出军机处,罢免一切官职,罚他回上书房读书。而在责罚奕诉办理丧仪不周的同时,咸丰却把康慈皇太后的丧仪规格大为降低,以出心中的恶气。自此,咸丰和奕诉的兄弟亲密关系结束。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在慈禧的提议下,咸丰重新起用了奕诉,派他为钦差大臣去和英法联军谈判。当时主政的肃顺是主战派,奕诉主和,于是两人“哄于御前,不能决”。旁人洞若观火,两个人不仅仅是对外政策之争,更重要的是权力之争——肃顺暴发的起点正是奕䜣失势的开始,这一点两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咸丰死的时候,奕诉还在北京和英法联军。后来遗诏下来,作为咸丰最亲的弟弟,奕诉发现自己居然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心中自然极为郁闷和委屈。这时,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安德海给奕䜣带来了一封密信,要奕䜣赶紧设法赶到热河,两宫太后有要事相商!

奕䜣得信后不敢怠慢,立刻星夜赶到了热河。但两宫太后和奕诉的见面,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庸庵笔记》里说,肃顺等人企图阻拦奕诉入宫,侍郎杜翰(咸丰帝的师傅杜受田之子)甚至跳出来指责说:“叔嫂应当避嫌,先帝刚死,皇太后居丧,不适合召见亲王。”但两宫太后坚决要召见恭亲王,连派太监几次出来催促,奕诉不敢自主,请端华一同进见。端华向肃顺使眼色,肃顺没办法,只得皮笑肉不笑地说:“老六,你和两宫太后是叔嫂,我们陪同进见算怎么回事啊,你自己去吧!”

奕䜣与慈禧究竟商议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两宫太后一定向小叔子哭诉了肃顺的蛮横无礼,飞扬跋扈,根本不把她们母子放在眼里。随后,话题毫无疑问地转移到如何扳倒八大臣重新夺回权力上去。

和两宫太后见过面后,奕䜣立刻启程回京。肃顺一派显然大意了,当时他们只是乐得奕䜣早点从热河滚开,没想到这样一个简短的“叔嫂会”竟然已经定下的基调。

波二折的官廷

这时的热河,看似平静,但随时都可能掀起滔天大浪。八大臣以为自己遗诏在手,万事大吉;而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听也没闲着,也一直在暗中动作。

奕诉回京后,立刻找到了当时的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周祖培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肃顺的矛盾极深。肃顺和周祖培曾分别为户部满汉尚书,但肃顺为人专横,根本就不把年长他二十多岁的周祖培放在眼里。有一次,文件已经周祖培批阅过了,肃顺装作不知道,故意问:“这是谁批的啊?”手下秘书低声说:“周中堂批过了。”肃顺鼻子一哼,骂道:“呸!不过是一帮吃干饭的混混,懂什么公事!?”拿起笔就把周祖培的画诺全部勾掉。周祖培受此奇耻大辱,表面上还不敢表露,但心里恨透了肃顺这个政治流氓!

周祖培作为三朝老臣,同情他的人不少,这次得了机会,自然想尽办法要和奕䜣等人一起扳倒肃顺。得令后,周祖培立即授意他的得意门生,时任山东道监察御使的董元醇写一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的奏折。

按照慈禧太后和奕诉的意思,董元醇在奏折中提出两点极为重要的建议:一是皇帝年幼,国家又在危难中,皇太后应该出来权理朝政,垂帘听政,左右不得干预;二是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辅政,防止皇权旁落。

董元醇只是个小棋子,这个奏折也只是棋局的开始而已。奏折意思很明显,就是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和恭亲王辅政造势,并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态度。

果不其然,董元醇的奏折就像是在热河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使两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完全暴露无遗。

八大臣看过董元醇的奏折后,暴跳如雷——这等于是把权力从八大臣手里剥夺,转移到太后和亲王的手中——完全是和咸丰的遗诏对着干,和八大臣对着干!

慈禧当时很冷静,有意将董元醇的奏折“留中不发”,既表示对这个奏折的重视,又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反应。

八大臣果然坐不住了,他们立刻责成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拟定了批驳董元醇奏折的谕旨,大批“皇太后垂帘听政和亲王参政”的建议,并要求对董元醇严加惩处。慈禧不予理会,仍旧将折子“留中不发”。八大臣心急火燎,竟然不顾君臣礼节,向两宫太后反复催要。

被逼无奈,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在八月十一日召见了八大臣,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大臣当然不是傻子,岂肯轻易答应!两宫太后和八大臣随即展开激烈论辩,但两个女人怎能说得过八个男人!

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是何等的紧张。八个壮硕男人声震殿瓦的咆哮声,把六岁的小皇帝载淳吓得哇哇直哭,一头钻进慈安太后的怀里,裤子都尿湿了。值得注意的是,小皇帝这时找的不是亲生母亲慈禧太后,而是慈安太后!

最后,肃顺等人干脆公然宣称:“今后请太后看奏章已经是多余了!”慈安太后当下就被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哗哗直流。

第二天,八大臣变本加厉,不等宣召就直接入宫和两宫太后大吵大闹,要求下发批驳董元醇的谕旨,在要求被拒绝后,八大臣就以“搁车”(罢工)相威胁——既不处理奏章,也不向太后移交。这种让朝政瘫痪的做法,历朝历代从没发生过。

当时的热河,完全被肃顺控制,慈禧孤立无援,最后只能服软,把八大臣拟定公开批驳董元醇的谕旨下发,肃顺等人这才“照常办事,言笑如初”,八大臣取得了最初的胜利。

遭受重大羞辱的两宫太后决定尽早回京,另做打算。按丧仪,小皇帝必须日扶灵柩归京,但慈禧太后以小皇帝年龄小、身体弱为理由,要求先行归京。八大臣被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便轻易答应了。

这样,八大臣就被分开,肃顺等人护送咸丰的灵柩慢慢回京,而载垣、端华护送小皇帝和两宫皇太后先走,并于九月二十八日先到北京。还没进城,慈禧太后就立刻秘密召见了奕诉,准备对八大臣痛下杀手!

随后,两宫太后声泪俱下地向留京的众大臣控诉了肃顺等人欺侮她们孤儿寡母的恶劣行径。女人的柔弱是很容易得到同情和支持的,加上肃顺得罪的人太多,大多数的大臣在奕诉和周祖培的鼓噪下,很快倒向了两宫太后。

计划早就由奕听和周祖培拟订好了。周祖培当时愤懑地说:“太后为何不将他们(八大臣)治罪?”二位太后装作不解:“先帝遗诏任命他们为赞襄王大臣,能治罪吗?”周祖培说:“皇太后可先降旨解除他们的官职,再治罪不迟。”慈禧太后说:“好,就这么办。”于是恭亲王奕诉把早写好的治罪诏书奉上,两宫太后盖印,要治八大臣的罪。

肃顺等人垮台的原因主要还是树敌太多,北京的大臣就几乎都倒向了太后和奕诉。而且,肃顺没有得到实力派将领的支持,就连当时护送咸丰帝灵柩的胜保,这位握有重兵的将领也反对肃顺,对于这点,肃顺也不是不了解。事实上,他也试图拉拢一些实力派将领如僧格林沁为自己撑腰,但因为多年的人品太差,无人支持,甚至他提携过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对于这场政治风暴,也都持观望态度。

据说,肃顺的门人王闾运亲自到曾国藩帐中游说,试图拉拢,但曾国藩在听完后,用手渍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妄”字。而慈禧太后等人在回宫的途中,一直是荣禄的军队保护,京畿一带,则完全是胜保的军队!

由此,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其结局可想而知。他们太相信那封遗诏了,以为那是尚方宝剑呢!

载垣和端华的表现更像是个书呆子,当奕䜣拿着对载垣、端华、肃顺治罪的诏书前来捉拿的时候,这两人还傻乎乎地质问:“我辈未入,诏从何来?”(意思是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写诏书)

侍卫们才不管谁的诏书,立刻上前将两人按倒在地,捆猪一样地送宗人府关押。当天晚上,肃顺护送咸丰的灵柩驻于密云县的时候,道光第七子醇郡王奕譞和睿亲王仁寿的亲兵踹开卧室大门,肃顺还和两个小妾横卧在床上调笑。肃顺被抓后,骂不绝口,“悔不早治此贱婢(慈禧太后)!”

整个,从计划到实施,只用了三天时间。某京师官员记载,当天(九月三十日),上午乌云密布,天色阴沉,风声不止,到中午才风开云散。天意如此!

八大臣最后的结果是: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被判斩立决,其余五人革职;肃顺和当年顺天科场舞弊案的柏葰一样,被斩于市口。柏葰被杀前曾说,“肃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样”,冥冥之中竟似有报应!

成功后,慈禧论功行赏也不含糊,特别是奕诉,更是备极恩宠,一月四赏。按记载,十月一日,授奕诉为议政王、军机处行走;初二日,授奕诉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初八日,赏奕诉食亲王双俸;初九日封奕䜣的长女为固伦公主。

成功的第九天,小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原来的年号“棋祥”弃之不用,改为“同治”。

历史在这里划了个重重的顿号。

温馨寄语: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恭亲王奕訢曾经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为何让咸丰皇帝抢了先机?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xī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子六”,奕訢是晚清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王公重臣,,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始和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也是现在颇受争议的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奕訢

恭亲王奕訢在皇子中排行老六,他的各方面才能都远在他的四哥爱新觉罗·奕詝(zhǔ)之上,可是他们的父亲道光皇帝,偏偏最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四皇子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原来让道光皇帝下定决心传位给皇四子奕詝,是因为奕詝在其老师杜受田的指点帮助下,剑走偏锋,夺得皇位。

道光皇帝晚年在立储的大事上一直犹豫不定。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这两个最佳候选人始终让道光难以决断。皇四子奕詝,年龄最大,宽厚仁孝;皇六子奕訢天资颖异,文武双全。老六奕訢的文治武功均在奕詝之上,谈论起治国韬略条条有方,道光帝也最喜欢这个六儿子。按大清朝的传位规矩,皇位需要传给皇子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奕訢因此获得皇位的可能最大。无论从哪方面说奕詝都是竞争不过奕訢的。可是最后奕詝即位,成了咸丰皇帝,可以说这里面咸丰的老师杜受田起着决定性作用。

道光皇帝

一次道光皇帝带着自己的皇子们去狩猎,实际是想试一试自己这些个儿子们的武艺怎么样。杜受田深知奕詝的马上骑射根本比不了奕訢,因此临行前给奕詝定下计策,要他以仁爱之心取悦于道光,并且告诫奕詝到了猎场中,要带着手下随从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坐下一箭不发,不准捕杀任何生灵。等你空手回来,皇帝一定会问问你什么都没捕到是怎么回事,那时你就可以说:“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当天狩猎结束后,奕訢满载而归,成了皇子里面实至名归的第一名,道光很是高兴,大肆夸奖一番老六。看到奕詝却空手而归,心中不解问道这是何故,奕詝照其老师所说来回答。道光帝听了之后龙颜大悦,不禁感叹:“这才是君主的风范啊!”此时心里就有偏向皇四子奕詝的意思。

道光帝直到死前仍对传位之事还是下不了决心。有一天道光帝重病在床,知道自己时候不多了,想要临终前最后考察下这两位候选皇子来决定皇位的继承。此时四皇子奕詝再次六神无主,他怕道光考察他的治国方略,他自知不如自己的六弟。他的老师杜受田告诉他说:“你不要慌,你要是真去谈论治国方略那你根本不是你六弟的对手,所以现在只有一招,无论皇上问什么,你不要说话,你一直跪在地上哭,表露你们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就行了。”果然,老六和老四到了道光皇帝的病榻之前,道光询问自己挂了以后的治国大事,六阿哥奕訢无视皇上的病情,自己在那滔滔不绝,大谈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而四阿哥则是听了老师杜受田所言,面对道光的垂问,就是一直跪在那里哭的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完全衬托出自己对父亲的关爱和孝顺。道光在病榻上,仔细观察了两个人的言行,最终被老四奕詝的举动所感动,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孝,可当大任。”于是终下决定立储皇四子。等道光驾崩后,咸丰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即位当上了皇帝。

杜受田

咸丰皇帝

奕訢才华横溢,机敏过人,相比之下,身为皇帝的咸丰却显得十分平庸,因此,咸丰开始猜忌自己的六弟,在政治上疏远奕訢,并未给他施展能力的舞台。直到第二次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逃亡到热河去,当时清政府的实权掌握在跟随咸丰逃往热河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一班人手里,这些人将奕訢视为政敌,不让他随驾到热河,又命令奕訢留在北京和侵略者议和,后来咸丰在热河病死,权利掌握在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中,两宫太后与奕訢一起叔嫂合谋联手发动“辛酉”,铲除了顾命八大臣。随着慈安太后的暴毙,慈禧太后成为了大清的掌权人,她给予了奕訢巨大的权力让其施展才华,但是随着奕訢的名望升高,又引起了慈禧的不安。于是慈禧又开始对他进行打击,使得奕訢在官场一直浮浮沉沉。

亲兄弟,威丰为什么不重用恭亲王奕诉

咸丰皇帝,名爱新觉罗.奕泞,道光皇帝第四子,1830年七月出生,30岁即帝位,在位11年,终年31岁,死后葬于宫陵。咸丰帝在位做了一件震惊后人的事,就是为清朝造就了一位擅长权谋诡计、不为民勤的残酷女人――慈禧太后。

奕泞继帝位,改年号为成丰,并遵照道光帝遗旨封奕沂为恭亲王。但奕沂对奕泞即位,不怎么心服。咸丰三年(83年) 十一月,恭亲王奕沂受任军机大臣,不久便以亲王身分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成丰帝也常召见奕沂来议事。但奕沂为人恃才做物,目中无人。 久而久之,兄弟之间逐渐由猜疑进而不和,终于为静皇贵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暴露无遗。

静皇贵太妃,也就是恭亲王奕诉生母静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生于嘉庆十七年(1813年), 初人宫时为贵人,后晋封为静嫔、静妃。道光十二年(1832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丑时,生下皇六子奕沂,后又晋封为静贵妃。孝全成皇后死后,提升为皇贵妃。因宣宗密定储位,立奕泞为皇太子,所以奕沂生母不能再册立为皇后。

静贵妃一生共有三男一女, 因抚养过奕泞,咸丰初年被尊封为康慈皇贵太妃,皇帝奕泞还经常到寝宫寿安宫问候,对她格外尊敬。但她自恃抚育皇上有功,一心想得皇太后封号。奕沂也想通过生母晋封皇太后来扩张自己的权势。但成丰帝对此并不愿意。咸丰认为先帝妃嫔被嗣皇帝尊封为皇太后的,前朝还没有先例。而嗣皇帝的生母,被尊封为皇太后的却有例在先。如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乾路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和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等。所以,康慈皇贵太妃的皇太后封号迟迟定不下来。

咸丰五年(1855 年),康慈皇贵太妃病危。一日,咸丰帝想入内省视,正好碰到恭亲王奕沂从里面出来,咸丰帝询问太妃病情如何,奕沂跪泣言道:“已笃!意待封号以暝。”咸丰帝仓促间不置可否,只随口答应两声。奕诉认为咸丰帝已经认可,赶忙回到军机处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迫使咸丰帝在同年七月初一日不得不传旨,“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事后,咸丰帝十分气恼,认为这是爽诉有意挟制自己。因此,七月初九日康慈皇太后死后不久,便颁发谕旨:“恭亲王爽沂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着勿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均着开缺;并勿庸恭理丧仪事务、管理三库事务,但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管理中正殿等处事务,必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以副朕成全之至意。”

同时,威丰还下令:“减少太后丧仪”,不按皇太后礼发丧;在上谥号时,不系宣宗谥,即不加宣宗成皇帝的“成”字,以示区别于其他皇后。《清史稿”后妃传》载:“康慈死后,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附庙。”创清代历史上皇后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到同治皇帝登基时,才改系宣宗的道号,称:“孝静成皇后” 恭亲王奕沂被撤去军机大臣以后,虽在咸丰七年又被重新受命任都统,但是咸丰帝周围的肃顺一派势力强大,他们不断打击和伤害恭亲王奕诉。所以,咸丰执政时期,恭亲王奕诉一直得不到宠任和重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