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开一套家谱,几乎都阐述了每次编修家谱遵循的原则,有的甚至还详细载明什么人不能入谱等等。然而不少地区家族在实际修谱过程中互相攀比甚至乱傍名人,使修谱变成了“摆谱”,最终修成的家谱“太离谱”。
有的家族修一次家谱就要花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而对于经费的来源,除一部分来自于家族内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老板的捐款外,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族内群众的集资或缴纳的入谱费。
一套家谱,在几代人的传承续修之后,往往变成十几卷甚至更多卷,家谱修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后人都会有一部家谱,如果想要,还必须要向修谱理事会的人员请家谱,而这个费用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
一般修谱的惯例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但有的家族出现了十年一修甚至五年一修的情况,每次都是大手笔大开销,其背后多是攀比心理在作怪。修谱之前人山人海,大摆酒宴,铺张浪费,到修谱时资金紧张,所谓的修谱不了了之。续修家谱本是一个家族根据自身家族人口繁衍、迁徙等材料记录的需要而为,但现在很多修家谱的动机是因为看到别家在修自家不修谱觉得很丢面子,或者是看到别家修得好,要想办法超越等等。
“不少地方家谱修得热热闹闹,却闹出了不少笑话,那就是乱认祖先,傍名人、拉关系。姓赵的总想攀上赵匡胤。姓王的总想认上王羲之,而姓孔的都想成为孔子的第多少代孙等等。其实,现代续修家谱应该突出它的实用性,比如在编修家谱中将家族遗传病史资料详细记录下来,传给后代,就有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家谱原本是单纯书写族人的“平民史册”,但却在演进过程中凭添了许多功利性的因素。最直观的显现莫过于对每个人“史实”的描述的小传。
隐恶扬善,是家谱编修的根本宗旨,除了对家族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或文化名人等着墨较多外,不难发现“其他在家族中钱多者或势力强者”,在家谱中也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这几乎已成为家谱编修过程中的“惯例”或“潜规则”。对家族中家支势力强者、对编修工作经济贡献多者大加褒赞、溢美之词,而那些因为不交入谱费或不肖者即在家谱中被除名。
还有这样一个事例,在某地一个家族内出现了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一位从政,另一位经商,关系也极为紧张。从政的那位首先率领一拨人对家谱做了编修整理,经商的那位族人看过之后,极为恼火,认为对方完全是在贬抑自己而抬高对方,于是又出资请另一拨人重新修了一次家谱。两三年内,这个家族出现了两个版本的家谱,族人跟着折腾了两次,而双方的矛盾却就此更加紧张激化。
在不少农村地区,家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不同家族势力往往盘根错节,而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借着修撰家谱的机会,来强化家族势力、张扬大户威严,傲视政府部门和其他弱势姓氏群众,严重的甚至影响、干扰到基层组织的政治建设。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礼仪的一个民族,尤其是对于家族的文化继承非常重视,所以在各地都有很多姓氏,家族族谱的延续修订,以及祠堂的建设。当然由于时期过度的反封建,所以导致很多次被迫摧毁。文化以及传统的延续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得到了再一次的完善修复。
我们不提倡这种过度的所谓打着反封建的旗号批判,也不赞成那种过度的批判行为。毕竟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团结的血脉基因,是扎根在每一代人骨子里的记忆和凝聚力。他从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每一代人每一个族群,精神信仰。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或者是种种文化因素的考量。在家族整理修整族谱的时候,或者是新建祠堂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所谓的祖上传下来的族谱真伪性有待于进一步考究。毕竟在古代不像现在那样比较电脑程序化,而且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依据。可能更改姓名的情况是时常发生,由于躲避战乱,战争或者是受迫害等等各种情况因素都要考虑到,所以改名更新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影响了整个客观的判断和对于家族的追根溯源。
还有的家族在修谱时,把家族主要负责人写的天花乱坠,夸大其词,为本次修谱人员歌功颂德,处处彰显,把好好的家谱修成某些人的功德书,最后引起族人反感,造成不团结因素,这些都不可取。
家谱的修缮更多的是一种客观陈述,其实对于现成的达官显贵或者是有社会地位的,才浓重墨笔,歌功颂德而对于那些其实没有多少社会意义的人,忽略了个体的尊重和价值,反而是一笔带过。而家谱中过分注重社会地位,这一点无意程度上产生了一种错误的价值引导。我们姑且不说每个人在整个社会或者是所处的时代产生的能量或者是一定的地域影响,他才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显现。
比如说我们的祖上,哪怕没有一个名人,那么他的祖上在经历战乱或者是比较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能够坚强的生活能够繁衍,传宗接代,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同样值得歌颂。
但是很遗憾,在族谱中根本就没有体现。族谱中往往总是大肆吹捧那些仅存的或者是强行沾边的那些巨大的声名显赫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在体育界或者是在任何领域内,那些能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者是夺目而出的人仅仅仅是微乎其微,沧海之一粟。
所以一味的过分推崇那些巨大的名人效应,反而暴露出本身族谱的真伪性和价值观的走向。在新时代尤其凸显不足和落后性。那倘若如果家族以一个人,他的身份地位显赫,要么是亿万富翁,要么是达官显贵身居要职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当然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催促后人激励,更热衷于功利和世俗。哪怕此人道德和人格有缺陷也是瑕不掩瑜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完全扼杀了人的天性。
单纯的以社会公民的成败作为家族的彰显或者是作为家族的起源,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愚昧。对于现在这个社会而言,其实是明显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很遗憾,目前的族谱修订中,没有任何一家族谱或者是规定来去质疑和批判这样的一种行为,反而是继承了这样的一种。过时的封建的糟粕来进行价值的一种反向输出,在警醒后人应该如此去做。倘若真的以这种文化载体作为一种精神的控制,那么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过分的去轻视劳动者了呢?
总的来说,族谱的修订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是对信仰的一种追逐,是对认同感的一种凝聚。但是在整个族谱的传承延续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合理,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理应指出来,加以修正和调整。
随手翻开一套家谱,几乎都阐述了每次编修家谱遵循的原则,有的甚至还详细载明什么人不能入谱等等。然而不少地区家族在实际修谱过程中互相攀比甚至乱傍名人,使修谱变成了“摆谱”,最终修成的家谱“太离谱”。
有的家族修一次家谱就要花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而对于经费的来源,除一部分来自于家族内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老板的捐款外,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族内群众的集资或缴纳的入谱费。
一套家谱,在几代人的传承续修之后,往往变成十几卷甚至更多卷,家谱修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后人都会有一部家谱,如果想要,还必须要向修谱理事会的人员请家谱,而这个费用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
一般修谱的惯例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但有的家族出现了十年一修甚至五年一修的情况,每次都是大手笔大开销,其背后多是攀比心理在作怪。修谱之前人山人海,大摆酒宴,铺张浪费,到修谱时资金紧张,所谓的修谱不了了之。续修家谱本是一个家族根据自身家族人口繁衍、迁徙等材料记录的需要而为,但现在很多修家谱的动机是因为看到别家在修自家不修谱觉得很丢面子,或者是看到别家修得好,要想办法超越等等。
“不少地方家谱修得热热闹闹,却闹出了不少笑话,那就是乱认祖先,傍名人、拉关系。姓赵的总想攀上赵匡胤。姓王的总想认上王羲之,而姓孔的都想成为孔子的第多少代孙等等。其实,现代续修家谱应该突出它的实用性,比如在编修家谱中将家族遗传病史资料详细记录下来,传给后代,就有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家谱原本是单纯书写族人的“平民史册”,但却在演进过程中凭添了许多功利性的因素。最直观的显现莫过于对每个人“史实”的描述的小传。
隐恶扬善,是家谱编修的根本宗旨,除了对家族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或文化名人等着墨较多外,不难发现“其他在家族中钱多者或势力强者”,在家谱中也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这几乎已成为家谱编修过程中的“惯例”或“潜规则”。对家族中家支势力强者、对编修工作经济贡献多者大加褒赞、溢美之词,而那些因为不交入谱费或不肖者即在家谱中被除名。
还有这样一个事例,在某地一个家族内出现了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一位从政,另一位经商,关系也极为紧张。从政的那位首先率领一拨人对家谱做了编修整理,经商的那位族人看过之后,极为恼火,认为对方完全是在贬抑自己而抬高对方,于是又出资请另一拨人重新修了一次家谱。两三年内,这个家族出现了两个版本的家谱,族人跟着折腾了两次,而双方的矛盾却就此更加紧张激化。
在不少农村地区,家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不同家族势力往往盘根错节,而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借着修撰家谱的机会,来强化家族势力、张扬大户威严,傲视政府部门和其他弱势姓氏群众,严重的甚至影响、干扰到基层组织的政治建设。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礼仪的一个民族,尤其是对于家族的文化继承非常重视,所以在各地都有很多姓氏,家族族谱的延续修订,以及祠堂的建设。当然由于时期过度的反封建,所以导致很多次被迫摧毁。文化以及传统的延续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得到了再一次的完善修复。
我们不提倡这种过度的所谓打着反封建的旗号批判,也不赞成那种过度的批判行为。毕竟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团结的血脉基因,是扎根在每一代人骨子里的记忆和凝聚力。他从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每一代人每一个族群,精神信仰。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或者是种种文化因素的考量。在家族整理修整族谱的时候,或者是新建祠堂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所谓的祖上传下来的族谱真伪性有待于进一步考究。毕竟在古代不像现在那样比较电脑程序化,而且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依据。可能更改姓名的情况是时常发生,由于躲避战乱,战争或者是受迫害等等各种情况因素都要考虑到,所以改名更新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影响了整个客观的判断和对于家族的追根溯源。
还有的家族在修谱时,把家族主要负责人写的天花乱坠,夸大其词,为本次修谱人员歌功颂德,处处彰显,把好好的家谱修成某些人的功德书,最后引起族人反感,造成不团结因素,这些都不可取。
家谱的修缮更多的是一种客观陈述,其实对于现成的达官显贵或者是有社会地位的,才浓重墨笔,歌功颂德而对于那些其实没有多少社会意义的人,忽略了个体的尊重和价值,反而是一笔带过。而家谱中过分注重社会地位,这一点无意程度上产生了一种错误的价值引导。我们姑且不说每个人在整个社会或者是所处的时代产生的能量或者是一定的地域影响,他才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显现。
比如说我们的祖上,哪怕没有一个名人,那么他的祖上在经历战乱或者是比较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能够坚强的生活能够繁衍,传宗接代,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同样值得歌颂。
但是很遗憾,在族谱中根本就没有体现。族谱中往往总是大肆吹捧那些仅存的或者是强行沾边的那些巨大的声名显赫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在体育界或者是在任何领域内,那些能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者是夺目而出的人仅仅仅是微乎其微,沧海之一粟。
所以一味的过分推崇那些巨大的名人效应,反而暴露出本身族谱的真伪性和价值观的走向。在新时代尤其凸显不足和落后性。那倘若如果家族以一个人,他的身份地位显赫,要么是亿万富翁,要么是达官显贵身居要职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当然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催促后人激励,更热衷于功利和世俗。哪怕此人道德和人格有缺陷也是瑕不掩瑜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完全扼杀了人的天性。
单纯的以社会公民的成败作为家族的彰显或者是作为家族的起源,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愚昧。对于现在这个社会而言,其实是明显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很遗憾,目前的族谱修订中,没有任何一家族谱或者是规定来去质疑和批判这样的一种行为,反而是继承了这样的一种。过时的封建的糟粕来进行价值的一种反向输出,在警醒后人应该如此去做。倘若真的以这种文化载体作为一种精神的控制,那么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过分的去轻视劳动者了呢?
总的来说,族谱的修订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是对信仰的一种追逐,是对认同感的一种凝聚。但是在整个族谱的传承延续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合理,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理应指出来,加以修正和调整。
修谱建祠修祖坟在民间被称为“家族三修”,是有传承的家族必做之事。然而在民间也有一些说法,比如“修家谱死主编”。家谱、祠堂、祖坟竣工之后,需要主修人的生命来“祭谱”、“祭祠”、“祭祖坟”等。
甚至还有一些人信誓旦旦地说修完家谱之后,主编不久就要过世了,最长也不过几年,然而在修谱过程中主编都是好好的,原因就是修好之后,要给先人汇报,所以去见列祖列宗了。
也有些人留言说确有其事,他们家族修家谱修了几年,家谱在交付印刷厂之后,突然大病,中途不得不更换主修人。
也有一些家族说,确实有这些说法,所以他们那里编修家谱的领头人修到最后,都要留下点瑕疵,不能修的太完美,这样就可以避免修谱主编用命“祭谱”。
那么修家谱死主编到底是怎么回事呐?是因为家谱编修的太好或者太差或者不好不差被祖先给“带走”?还是真有灵异事件?
其实不是的,修家谱不但不会被祖先“带走”,反而是功德。修谱建祠修祖坟领头人容易出事更是谣言!
那么有修谱建祠修祖坟的人出事是咋回事?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有巧合的原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编德高望重也年岁已高。能参与家谱编修的人基本很少有中青年人,即使中青年人参与到修谱过程中最多就是跑跑腿收集一下人丁信息和丁费等。梳理家族世系、整理资料的基本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族人来完成。
按照家谱三十年一修的习俗,这次参与修谱,下次才有资格担任主编,即使五十岁参与修谱,下次家谱编修担任主编也都是八十岁的人了,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又有多少人能活到八十岁?七八十岁之后但不担任修谱主编,都有可能随时遇到意外事件。所以修家谱不但不死主编,能担任家谱主编的人一般还长寿。
二、带领族人修谱建祠堪比创业。没有参与修家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修家谱有多难!有钱没威望不行,有威望没钱也难!有钱有威望也可能缺各种资料,即使资料齐全,也难说,因为家族里还有坏蛋,这些族内坏蛋甚至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些事都是要主编去处理,难度堪比再一次的创业,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让他去“创业”,确实风险挺高。毕竟中青年创业者猝死的案例也是有很多报道。
三、老人突然少了手头事儿,容易没了精气神。身边有不少老人七八十岁在农村上地做农活,洗衣做饭的啥的硬朗得很,一旦被儿女接到城里“享福”,没几年身体就垮了。
其实跟精气神也有很大的关系,主持修家谱的时候,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一旦修谱完成,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可以接上,也是容易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然后抵抗力弱,再然后就容易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如果本地有修谱死主编的说法,真不是因为家谱修的太好或者家谱修的太差被祖先给带走,年龄大了又在透支身体,做其他的事也是一样风险挺高。不过话又说回来顶着心理压力为家族做奉献,在和平年代,堪称家族的脊梁,确实值得尊敬!
在翻阅家谱时,常常会发现家谱起初所记载的多是从迁入家族地址的“始迁祖”,而不是广为人知的家族名人。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家族都不是从历史名人的祖先开始,多是从本族村落的“始迁祖”而发展。
始迁祖指的是从最初居住在家族现居地,并作为家族起源发展的人物,在部分家谱中也被称之为“开篇祖”“发祥祖”,是宗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在家族地址中最早建立宗族的人物,所以同时作为家谱中的第一世出现。
多数家谱从始迁祖写起的原因
一、创修家谱时,祖根地的信息不详
很多家族在始迁祖之后延续的几代人后才开始创修家谱,中间的时间间隔较长,对于祖根地的信息又没有具体的记载,只有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才有所了解。
采用这种记载方式,家族更是有可能是有以下原因:
1. 时间跨度大
2. 始祖信息少
3. 避讳的信息没有避讳
4. 不符合常理的生育情况
当一个家族有以上的原因将始迁祖记载为一世祖后,便是因对祖根地和始祖无法追溯,属于无奈的情况。
多数家谱从始迁祖写起的原因
二、政策不允许或已约定
普通的家族人士修家谱是在宋朝时期开始,但这并没有在普通百姓中得到一定的普及,这种情况更是一直延续到明朝年间,但在明朝时期,政府虽然鼓励家族修谱,但是又因家族势力造成社会不安定,下定规定无论亲疏远近,第一个移民的便是一世祖,更是不得往上追溯。
这类家谱有以下的特征:
1. 尚存始迁祖往上的简短世系
2. 迁徙路线和背景都比较完整
3. 世系记载详细更经得起考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始迁祖并不为一世祖的情况,孔子后裔的《孔子世家谱》中便是以孔子为一世后,颜、孟、曾氏再分别为第一世。
尽管家谱中至今仍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但作为家与家族,家与国家相关的文献,它具有着优越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