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代小说中都有有关女子及笄礼场景的描写,在电视剧《楚乔传》中也有关于元淳公主及笄礼的场景,那么大家对及笄礼有多少了解呢?
及笄,也称“既笄”。“及”字有达到的意思,“笄(ji)”读作一声,是古代女子用以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因此及笄就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经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
一种年龄的表示古人有很多表示年龄的称谓,例如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三岁,髫年指女子七岁。而及笄就表示女子十五岁。因为在古代男子二十行弱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及笄礼,都表示成年。所以“及笄之年”也指女子十五岁。女子及笄礼的象征意义和男子弱冠礼一样重大。
我国从周代,就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及笄礼。一般是在十五岁举行,她们在行过及笄礼之后,就会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并用黑布将发髻包住,再用簪子将发髻固定住,因此古人也用发型来区分女子是否成年。
及笄礼是一种成年礼作为女子一生具有极为重大意义的成年之礼,及笄礼有一套繁琐而盛大的流程,在行及笄礼之前要准备赐字文书、酒具、饭碗、冠笄(栉)、盥盆(巾)、香炉、草席、、托盘、蜡烛等物品。还要邀请参礼人员,参礼人员也有各自的身份,主人身份一般由笄者的双亲担任;由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担任正宾身份;还要有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以及赞者1人,来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还有其他亲友宾客为观礼者。
及笄礼的流程主要是:迎宾、就位、开礼、笄者就位、宾盥、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字笄者、聆训、笄者揖谢、礼成。在及笄礼中的“字笄者”就是给笄者取“字”。在及笄礼上为笄者取字,即取一个正式的名字。
对于仪式感这件事,古人的确做得非常到位。可能因为在古代,人们的娱乐活动比较少,再加上思想也较为传统,所以才出现了各种仪式和节日。而且还要为不同的节日配上不同的礼节和活动,成为一个独特的完整的活动。
如果15岁没有定亲怎么办后来这个取字就和许婚联系在一起了,如果女子过了十五岁也没有定亲,也不会举行仪式,因此“待字闺中”的那个“字”指的就是有人来定亲再取字的意思。
虽然《礼记▪内则》中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但并不意味着女子到十五岁就要行笄礼。因为行笄礼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许嫁”,因此女子的及笄礼也分“未嫁之笄”与“许嫁之笄”。
女子在15到20岁有许嫁而产生的及笄礼称为“许嫁之笄”,许嫁之笄取表字仪式比较隆重,因为古代女子的取字为夫家所用,不能乱表字。但是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及笄礼,称为“未嫁之笄”,行未嫁之笄后仍做孩童打扮,不取字。
在重要程度上,“未嫁之笄”比“许嫁之笄”的重要程度要低,“许嫁之笄”等同于男子的冠礼,在主持笄礼的人员也不一样,未嫁之笄仅由家中妇人(指兄弟的妻子或者世伯母之类的)执礼,许嫁之笄是由主妇和女宾执礼共同完成。
为什么未嫁之笄与许嫁之笄的隆重程度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及笄礼严格受男子“纳征礼”的牵制,从属于婚姻的一部分,这也是古代男尊女卑理念的一种体现。因此前文中提到的“待字闺中”的情况就属于“未嫁之笄”。
《红楼梦》里的致敬历史在《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在这段贾宝玉问林黛玉名字故事中,黛玉没有许配人家,因此是没有字的,所以她回答宝玉“无字”。
虽然男子的冠礼与女子的笄礼都是表示成年,但是男子冠礼与女子笄礼的意义是不同的,男子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承担社会责任,拥有各项政治义务。而女子行及笄礼在许嫁之后,表示着女子已经可以结婚生子,有奉养公婆、相夫教子、谨行妇道的责任。
现在社会女孩子已经不再行及笄礼,不过有些地区还保留女子行笄礼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笄礼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临泉某学校在学生十八岁的时候为他们主持成年礼,身穿汉服的学生由父母为自己行加冠礼或者及笄礼,老师带领着他们向《宪法》庄严的宣誓。
学校通过这样一个庄严的仪式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已经成年,从法律上被宪法赋予了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公民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虽然与古代的成年礼不同,但是都意味着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要开启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崭新的人生。
通过及笄礼的历史,大白想表达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自己重要的时间点,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无关紧要,但却和自己息息相关。生活中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例如年轻人谈恋爱,会互赠礼物;例如孩子会做一个“抓周”的仪式,来预测一下未来是什么职业;又例如大学生考试前的“拜柯南”仪式。
其实无论是哪种仪式,它的背后承载的一定是信念。行为只是表面的,我们透过历史,更应该关心的是某种行为背后的含义,它或许像中秋节一样承载了期望,或许像端午节一样承载了怀念,又或许像清明节一样,带着一丝丝悲伤的意味。
我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而且很多礼仪代表事物不同,有礼仪已经淡化,有的则带有封建色彩。在我国传统中,不同年龄的人,都不同的专用称谓,像我们常说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都是指不同年龄的人。这些称谓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来,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传统哲学。
在古代,人到了一定年龄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社会上都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说法。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的经验结晶。一个小孩到成人,每个身份界定,都是通过所处年龄礼仪来确定的。那么我们常说的“弱冠”和“及笄”分别是指什么,现在为什么不倡导这些礼仪呢?
弱冠礼前文我们已经说了“二十曰弱冠”,也就是说二十岁的男子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与我们现在流行的成人礼仪式差不多。
为什么古代二十岁才举行弱冠礼,据有些资料记载,古代二十多岁的男子体格尚未发育完全,还不强壮,唐朝《孔颖达》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这是“弱”的来由。
《说文》中这样解释:“冠,弁冕之总名也”,是指戴上成人的帽子,而弱冠的“冠”是指“行冠礼”。
还是《孝经》说法到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古人从小就开始蓄发,男孩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要束起头发,然后戴上帽子,表示自己成人了。
我国古代对弱冠礼都很重视,《礼记·冠义》记载:“冠者,礼之始也。”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开初。男人弱冠前有名无字,但《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行过冠礼后,才能给自己取“字”,这也标志着该男子进入成人行列。
弱冠是男子成人礼,所以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冠礼也是很讲究的礼仪。据《礼记》中记载,男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先挑选黄道吉日,通告嘉宾,然后准备祭天地和祖先的物品。在父亲的主持下(如果没父亲可以让长兄主持),带着行礼的人进入太庙,完成祭告天地祖先的礼仪,然后再由嘉宾加冠3次:第一次用黑麻布材质缁布冠,这种冠是指进入朝廷当官。第二次用白鹿皮军帽,代表当兵保卫国家;第三次用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古代通用的帽子,戴上这种帽子可以参加祭祀典礼。
加冠礼完成后,主人设宴款来宾,也就是所谓的“礼宾”,然后再拜见母亲,再由宾客取“字”,代表着此后自己在社会上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然后再拜见兄弟姐妹。当然,身份不同,程序不同,身份高还会拜见皇帝或者大臣。
弱冠礼从周朝一直到清朝都有这方面礼仪的记载,但到了清末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弱冠礼在社会上已经没有了。
及笄礼我们所说的及笄礼是指女子15岁的成人礼仪,据《礼仪·内则》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也就是女孩子15岁以后就可嫁人成为妇了。
这里所说的“笄”是指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女孩子到15岁就要将头发盘起来,用簪子束好。此后女子随时可以出嫁。
女子的及笄礼并不像男子的弱冠礼那样隆重,主要与我国社会重男轻女有关。但也有一定礼仪程序,并不能随随便便的成人,也算是一个见证。北宋的司马光《书仪》和朱熹的《家礼》对女子的及笄礼都有相关的记载。
但女子的成人礼一般在世家大族里才会有,像司马光这样的家庭,普通家庭很少有,贫困家庭更不用说了。《宋史》有专门公主的笈礼记载。
古代女子必须经过笈礼才能让男子迎娶。没有举行过笈礼的女孩子,是不能嫁人的。不过并不是15岁就要举行笈礼的,二十岁也可以。
谈传承现在关于弱冠礼和笈礼大都在汉服爱好者还举行,社会上很少见到这种古代的礼仪。不过这种礼仪之所以无法继承和推广下去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一是礼仪繁琐。从古代礼仪来看,太过繁琐,就目前城市与农村的条件来看,很难实施。我们所看到一些汉服爱好者通过挖掘而组织起来实施的礼仪,有些却民间推广遇到瓶颈。
二是造成误解。如果推广弱冠礼可以理解,但笈礼与弱冠礼分开举行,就会给人造成重男轻女的之闲。
三是中间断层。清末民初,一些倡导新潮的人,认为外国一切都是好的,否定我国传统礼仪,再加之战乱贫困,弱冠与及笄礼消失了,也被人淡忘了。
现在学校组织的成人礼,既有西方式的,也有中式的。即使中式的,也是一种简化程序,只是穿穿汉服,而且男生女生同时参加。年龄也与古代年龄不同,现在的成人礼都定格在18岁。
如果汉服深入推广下去,继续按照史料记载,挖掘这两种礼仪,相信也会继续在民间推广,让所有国人通过这种繁琐的仪式感,找到民族自豪感。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资料:《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