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位于我国的华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齐鲁之邦,是先贤孔子的故乡。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本人以及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
两千多年来,不断地有学者对孔子的一生及思想做出评价,包括中国人民的精神导师毛主席,也曾在革命的不同时期就孔子思想作出过精辟的论述。
而作为孔子的故乡,齐鲁大地山东的发展,也让毛主席非常关注,他曾这么评价过山东:“山东是中华民族最早生息的地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其实早在长征时期,毛主席就曾多次和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交谈,叮嘱其要抓好山东的工作,并再三强调山东在全国抗战中的关键作用。
1952年,是我国由新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毛主席一行人来到了齐鲁大地山东视察,同志陪同。
其实早在1919年,毛主席就曾想前往山东曲阜,参观孔庙,但毛主席去的时候很不凑巧,孔庙由于特殊原因,暂时关门了,时隔多年,毛主席仍觉得十分遗憾。
于是在建国之后,毛主席又一次前往山东考察,顺便参观孔庙和孔府,弥补曾经的遗憾,同志为了主席的安全考虑,寸步不离的陪伴在主席身边。
当天下午,毛主席在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的陪同下,来到孔庙参观,在大成殿前,毛主席驻足了许久,他打趣般的说道:“我考考你们,孔子姓什么?”
那么,毛主席此话究竟有何深意?自古以来,学术界对先贤孔子的评价有褒有贬,那么毛主席又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呢?
山东之棋与全国之棋迄今为止,华夏文明已经延续了五千多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过去的五千年里。
中国人民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致力于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儒家思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对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
毛主席是湖南湘潭人,出于革命形势的考虑,毛主席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南方组织革命工作,鲜少踏足孔孟之乡的土地,从这一点上看,似乎毛主席和山东并没有多少交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毛主席一直都很关注山东的变化和发展,一直心系着齐鲁大地的发展,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是革命的老同志了,毛主席曾多次提醒其重点关注山东的抗日准备工作,为今后的抗战做好准备。
黎玉收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在齐鲁大地拉起了一支规模宏大的抗日游击队。
毛主席得知山东抗日游击队的发展已经颇具雏形的时候,非常高兴,他连连点头,夸赞道:“好哇!好得很!山东同志们要抓住时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而对于黎玉来说,毛主席的支持至关重要,当时,山东游击队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为了把控华东地区抗日形势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黎玉向毛主席申请,从延安抽调一个团的兵力,调往山东,协助构建山东游击武装队伍。
毛主席看到申请后,大手一挥,指示道:“一个团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山东游击队在全国抗战的策略发挥着关键作用,同志们要抓住时机建立抗日武装。”
同时,毛主席还指示延安,抽调更多兵力前往山东支援,对于毛主席来说,山东战场对全国战争形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山东北靠天津、南邻陇海,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重要纽带,抗日战争时期,中央提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
而山东位于华中、华北根据地结合的中间地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毛主席曾这么评价过山东:“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也就活了。”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将山东看作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从地理上看,山东省内部的地形错综复杂,既有连绵起伏的泰山和鲁山等,也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及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而从交通上看,三条铁路横亘在山东省内部,只要建立起体系完善、规模宏大的山东革命根据地。
那么我军不仅可以控制南北和东西交通,还可以袭扰敌军海上运输,可以直接威胁敌人的战略要地天津。
1938年2月,抗战战争进入了至关重要的阶段,毛主席在给朱德总司令的电报中表示:“115师应向东移动至山东境内。”
毛主席此举是有深意的,当时罗荣桓率领着八路军115师在山东以西的区域内抵抗敌军,若115师向东移动至山东境内。
那么罗荣桓同志即可带领军队,以鲁南山区为战略根据地,将津浦路以东的广大区域作为抗日主战场,进而领导我党在山东地区的抗日武装。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的战略猜想不无道理,朱德总司令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当即指示罗荣桓同志带领115师挥兵山东。
而罗荣桓同志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在山东迅速拉起了一支规模宏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直至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山东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已经达到了77万之多,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那么,毛主席本人对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又有什么评价呢?这两位跨越了历史鸿沟的巨人之间,思想上碰撞到一起,又有何种交汇呢?
延绵两千多年的争论其实我国学术界对孔子思想的探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一部分学者认同孔子的思想,赞誉其为万世师表,指引后辈的前进方向。
但也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因此也只能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生存,顶礼膜拜者及视若粪土者甚至为此争论不休。
而毛主席虽然没有写下相关的文章专门探讨此问题,但他也曾在革命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场合表述过自己的观点。
自古以来,学术界对孔子思想的争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夸赞孔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另一个则是指责其思想为“反面的东西。”
但毛主席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文化领域,毛主席一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毛主席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论述其思想的正误。
反而是主张学术界要实事求是,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去解读这些问题,但总得来说,毛主席更主张后人以辩证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孔子的思想。
1915年9月6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毛主席提笔,在给学长萧子升的信中写道:“孔子之言,谓博学于文,孟子曰博学而详说,窃以为是天经地义,学者之所宜遵循。”
也就是说,毛主席认为,作为一名学者,应当学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思想,孔子是“既得大本”的圣人,他的思想通达天地,明贯过去未来和现在,应当去思考和学习。
毛主席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领袖,作为新中国的开创者,平日的工作十分繁忙,可即便如此,他也始终坚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
闲暇之余,毛主席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看各种各样的文献、小说,甚至是报刊,只要是有文字信息的读物,毛主席都有所涉猎。
因此,毛主席的博学程度远超常人,其中,延绵两千多年的孔子思想,也一直是毛主席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
1930年5月,毛主席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调查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在谈到有关调查研究的方法时,毛主席这么说道:“学会孔夫子的‘每事问’,到工作范围的各地方去走一走。”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去了解中国情况。”
只有实践,才能脚踏实地的解决中国问题。毛主席对孔子思想的认知一度达到了一个前人未曾企及的高度,并且还以此来影响自己的身边人和至亲。
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出生后,他非常高兴,特意从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中摘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以此来勉励两个女儿,要讷言敏行。
可以说,毛主席从青年时期开始,就仔细研读过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两个跨时代的巨人,在毛主席捧起《论语》的那刻起,就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最终实现交融,促进毛主席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跨时代的交汇1952年10月28日,毛主席在一行人的陪同下前往山东曲阜视察。在这之前,毛主席还去了山东的几个著名人文景点,千佛山、趵突泉、英雄山等等地方参观。
同志也寸步不离的陪同在主席的身边,此一行,与其说是视察,其实更像暗访,还未进入山东地界前,毛主席就再三叮嘱工作人员,要保密,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
也不要搞什么特殊礼节去接待,就当是普通群众前来参观即可。因此,山东公安厅的厅长李士英,直到毛主席到来前的几个小时,才接到相关消息。
工作人员同志李士英,说是有一个中央领导前来视察,让他和同志去车站接待一下。而此时,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正在郊外打猎。
接到紧急命令后,司令员不敢怠慢,和李士英商量了一下,便马不停蹄的赶往车站迎接。
其实,此时的司令员,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猜想,因为工作人员特意叮嘱道,该领导喜欢睡硬板床,有这个小习惯的,应该是毛主席了。
所以司令员和时任山东公安厅的厅长李士英同志,在商量过后,连忙命令身边的工作人员,撤换掉了招待所的软床,统一替换为硬板床。
其实这个习惯,毛主席早在“进京赶考之时”,就特意强调过,甚至还因此发生了一场风波。
据说毛主席从西柏坡赶往北平“赶考”的当晚,活动了一下紧绷了许久肌肉,正准备休息时,却发现卧室里摆放的竟是一张弹簧床。
按说,毛主席行军打仗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也经历过不少苦难,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朽的功勋,现如今,革命胜利了,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毛主席适当的放松一下也无可厚非。
但是毛主席本人却不大愿意享受,他老人家节俭了一辈子,连一件旧睡衣都能穿上几十年,就更别提“享受”弹簧床一事了。
毛主席甚至还再三强调道:“弄来木板床我再睡”。
此时,毛主席已经高强度工作许久了,警员们看在眼里,都很着急,最后还是在管理科的带领下,连夜赶制了一张简易木板床,毛主席才揉了揉疲劳的双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次山东之行,毛主席唯一的要求,就是睡木板床,所以司令员也丝毫不敢怠慢,赶忙吩咐身边人去做相关安排。
而毛主席在看到特意为其准备的木板床时,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再三叮嘱工作人员,不扰民、不声张,一切照旧。
1952年10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来到山东曲阜视察,先贤孔子的后代孔子玉负责接待工作。
毛主席在孔庙的大成殿前驻足了许久,他看着大殿正上方康熙所题“万世师表”的牌匾,若有所思的说道:“你们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史书中记载,孔子名丘,但秦以前的姓氏和如今的姓氏并不相同,史书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国人在更早时期,只是商代后裔的封国。
而商人的始祖是契,舜赐契人姓“子”,也就是说,孔子姓“子”,名“丘”。
毛主席之所以问出这个话题,一是为了活跃气氛,二则是为了提醒在场的后辈们,要多学习,多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发展中华文化。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只有重视历史和文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才能带领人民走上一个更高的层面,实现民族复兴。
孔子姓什么?正确答案:姓子。子姓衔生出若干分支,其中一支以孔为氏族名,孔子就是孔氏的第六代。以现代概念而言,姓是一个人的根目录,氏是姓的分支,从一个姓里可以分出很多个氏,姓是血缘符号,氏是家族分支符号。周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两家人如果不同氏而同姓,是不可以缔结婚姻的。
当时的姓以今天的标准来看简直少得可怜,氏却越来越多。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氏都比姓重要,这正如在现代社会里,住址往往比籍贯对一个人更重要。所以,姓在不知不觉间便从历史舞台上消隐,氏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我们今天概念中的姓。汉朝人就已经不太分得清姓与氏的差别了,将氏直接当作姓来使用,“姓氏”一语的含义从此转变。
——摘自熊逸所著《熊逸书院 中国思想经典讲稿》
最近刷视频,经常看到类似“孔子姓什么,屈原姓什么”一类的问题,深知中国姓氏发展的历史文化颇为复杂,最近闲来无事,稍作探究,写成小文,以作消遣。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姓氏和名字的一个历史发展轨迹:
姓字由女字和生字组成。远古的人类只知道其母,不知道其父,姓就代表一个人的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当中,大多数都有女字偏旁,比如说姬、姜、嬴、姚、姒等,也都正好反映出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如果说姓是来自于母系,那么氏就来自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的凸显,氏族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做出区分,就有了氏。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比如说古代传说中的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等等。当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氏还有一些别的来源,例如,氏于爵,如公孙等;氏于官,如司空,司马等;氏于国,如齐、鲁、宋、陈等。战国以后政局动荡,许多的贵族降为平民,氏已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都互相称名。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彻底的废除了分封制,全国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没有了贵贱之分。汉代以后,姓和氏就彻底合一了,统称为姓。
现在人们说的名字指的是一个人的名,与古代说的名字是不同的。古代的名与字都是指这个人,比如说诸葛亮,字孔明,亮是指他,孔明也是指他。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古代的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了。字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一个人成年后,长辈原先为他取的名字已经不方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的直接称呼。如果一个成年人被晚辈叫小时候的名的话,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所以就应该另外取一个平辈或者晚辈可以称呼的称呼,就会取字,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古人除了名字之外,有些还有号,号一般是自己起的,不像姓名受到家族长辈的限制。既然是自己取的,就可以随心所欲,抒发自己的志趣、爱好、情怀等。特别是文人墨客,喜欢用自己的爱好或者是住所为自己取号。比如说陶渊明,他们家的前后有五棵柳树,他就以五柳先生为号;比如说欧阳修,他晚年的时候号叫六一居士,因为他家藏有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一文,一张琴,一副席,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所以有六个一,就叫六一居士。明清时候文人取号特别风行,到了就不取字不取号了,改用笔名、艺名来代替。
最后,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孔子到底姓什么?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祖先,是商朝君王的后裔,孔子是宋国的移民。武王伐纣时,西周建立之后,封纣王的弟弟微子起于宋帝,而后一直传到一位叫做孔父家的人,这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孔父家姓子名家,字孔父。那时候就习惯这样称呼,比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紇,是名紇,字叔梁。孔夫家是宋国的大夫,后来在宫廷斗争中被杀害,他的子孙就逃离宋国,扎根在鲁国。为了避祸,后以孔父家的孔字为氏。那个时代,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个字为氏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我们所熟悉的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