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2023年“黑兔遇双春,闰在二月中”啥意思?有哪些预兆,明年年景好吗?
时光荏苒,转眼间不平凡的2022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崭新的2023年。据村里的老人们讲,2023年是“黑兔遇双春,闰在二月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又有哪些预兆呢?明年年景好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
黑兔遇双春我国古代采用“天干纪年法”来记录年序,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结合起来,组成六十个不同的组合,用来记录年序。其中,每十个组合为一甲,共分为六甲,每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周期,称为一个甲子期。
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又分别对应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其中,甲、乙属木,代表春天;丙、丁属火,代表夏天;戊、巳属土,代表长夏(三伏);庚、辛属金,代表秋天;壬、癸属水,代表冬天。
《逸周书》中说:“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2023年是癸卯年,“癸”五行为水,“卯”则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所以,癸卯年又叫作“水兔”年,因古人在五行中多以黑色来形容水,故“水兔”又被称之为“黑兔”。
俗话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古人的很多思想都源自于对天地的崇拜,因此,古人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发明了太阴历;又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发明了太阳历。然后,又把太阴历和太阳历相结合起来,加入二十四节气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
简单来说,就是太阴历是用来表示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的;太阳历是用来表示太阳也地球之间的关系的;而农历则是一种统筹考虑日、月、地三者间运行规律的阴阳合历。
一个阴历朔望月的运行周期约为29.5306天,一年是354天或355天;而阳历回归年一年约为365.25天,这样一年就相差11左右。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又是以阳历为基础划分的,就导致某些年份的同一个农历年份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春年”。
2023年正好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2023年是农历的癸卯年,第一个立春是在癸卯年的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第二个立春则是在癸卯年的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正好两个立春节气都在农历的癸卯年中,所以2023年就是“黑兔遇双春”。
闰在二月中前面我们说过,阴历与阳历在时间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阴历年要比阳历年时间走得快。因此,古人在制定农历时加入了“置闰法”来平衡两种历法时间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有些年份的农历年是12个月、有些农历年是13个月,多出来的那一个月就被人们称为“闰月”。
《周礼.春官》中说:“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曰:“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云:“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为了匹配四季的变化,不出现“冬天穿短袖,夏天下大雪”的情形。闰月究竟放在哪个月,还需考虑到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奇数为节令,偶数为中气。每月一节令,一中气平分于十二个月中。由于“置闰法”(十九年七闰)的关系,某些月份是没有“中气”的,而这些没有“中气”的月份正好成为闰月,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2023年的农历二月,中气落在月末,导致制下一个月中只有清明一个节令,没有中气,所以2023年闰二月。
那明年年景好吗?前面我们说过2023年是癸卯年,“癸”属水,代表冬天,有寒冷之意。谚语说:“两春夹一冬,十栏九个空”、“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一年两立春,豆子贵如金”,从这些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春年往往预兆着当年冬天会很冷,不利于牲畜过冬,牲畜价格会出现上涨。似乎验证了,癸卯年会很冷的说法。
不过,还有谚语这样说:“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双春兼闰月,结婚好年时”的说法。可见,古人对于“双春年”的看法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在民间,人们除了以古人留下的谚语来预测年景外,还会根据正月前十二天所对应的地支,来判断一年的年景。
明年的正月初一为庚辰、初二为辛巳、初三壬午、初四癸未、初五甲申、初六乙酉、初七丙戌、初八丁亥、初九戊子、初十己丑、十一庚寅、十二辛卯。
正月的前十二天里,出现了两个庚日(庚辰、庚寅),分别位于开头和结尾。“庚”通“更”,有变化之意,预示春、冬两季气温可能会波动比较大,需提前做好准备。
当然了,今时的气候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对于古人的这些经验方法我们还需理性看待,总之一句话,参考可以,但要是真的当成金科玉律来看,就大错特错了!
结语俗话说:“富贵身前过,勿勤也白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好的日子,如果自身不去努力也是无用!您说对吗?关于明年,您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