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整理
纺织品整理,也叫后整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物理兼化学的方法来改善织物手感和外观(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轧光或起绒等)、提高织物品质并赋予织物新的功能(如抗皱、防水、防污、防腐、防霉、防蛀和防菌等)的加工过程。
广义:下织机后所经过的一切改善和提高品质的处理过程
狭义:织物在练漂、染色和印花意外的加工过程称为织物整理
后整理分类
1、根据整理工艺的技术特点,可分为机械物理性整理、化学整理和物理—化学整理(综合整理)。
2、根据织物整理效果在随后的洗涤和使用过程中的持久程度,可分为暂时性整理、耐久性整理和半耐久性整理。
1、物理法
利用水分、热量和压力、拉力等机械作用。或者整理时,纤维不与所应用的化工原料发生化学变化,而获得整理效果。如机械柔软整理/外观整理、定型。
2、化学法
利用一定的化学药品或者高分子合成树脂,在纤维上发生化学作用,从而达到整理的目的。如硬挺,防缩防皱、拒水、阻燃。
3、物理—化学整理
如耐久性轧光、电光、轧纹、缩呢
4、暂时性整理
经水洗整理效果便变会消失。如上浆、轧光、电光等
5、耐久性整理
如防缩防皱整理
后整理目的
01使面料尺寸和形态稳定
通过整理,稳定门幅、降低缩水率,使织物门幅整齐划一,织物尺寸形态和组织形态符合规定标准。
例如
拉幅——利用纤维素、蚕丝、羊毛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所具有的一定可塑性,将织物幅宽逐渐拉阔至规定的尺寸并进行烘干稳定的整理过程,也称定幅。
热定型——指合纤织物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尺寸,形态稳定的加工工艺。
02改善服装面料外观
提高织物白度和悬垂性,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和赋予织物表面花纹效应等。
例如
轧光整理——通过轧光机的机械压力、湿热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使表面纤维呈现平行排列,以提高表面光滑平整度,对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进而提高织物色泽的目的。
轧纹整理——轧纹整理机同一只可加热的硬辊与一只软辊组成。硬辊表面刻有阳纹花纹,软辊则刻有阴纹花纹,两者相互吻合。整理时借助于织物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利用阴阳辊压轧织物,使织物产生凹凸花纹的效应。
磨毛——整理后织物可产生绒面,手感改善,穿着舒适,可在拉绒机上做,织物经反复摩擦产生绒面。
03改善服装面料手感
赋予织物柔软而丰满的手感或硬挺的手感。
例如
柔软整理——是弥补织物手感僵硬和粗糙缺陷使织物手感柔软的加工过程。包括机械柔软整理、化学法柔软整理和硬挺整理。
机械柔软整理主要是利用机械方法,在张力状态卜,将织物多次揉屈,以降低织物的刚性,使能恢复至适当的柔软度。
化学法是用柔软剂的作用来降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以获得柔软效果。
硬挺整理——是使织物获得平滑、硬挺、厚实、丰满的手感,并提高强力和耐磨性,也可改善悬饰性和外观。
硬挺整理加工时一般结合定幅进行,浆液中加入柔软剂,以改善综合性手感,同样,单纯的柔软整理,要加硬挺剂以增进其身骨。
04赋予面料特殊性能
使织物具有某种防护性能或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
例如
防水整理——是对织物进行涂层,使水和空气都不能透过;拒水整理是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织物既透气又不易被水润湿。
阻燃整理——经过整理的织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离开火源后,能迅速停止燃烧。
来源:百度文库、《染整概论》
其实作为数字本身而言,“7”的功能与其他数字并无不同,可是从民俗学上来看,古人眼里的“7”则往往是一个特殊数字……
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第七天为“人日”
——与“女娲造人”的传说有关?
中国农历新年正月的第7天,即正月初七,古人定之为“人日”。
在传统的节俗中,“7”所扮演的,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俗称“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从新年的第1天到第7天,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
将新年首月的第7天设为“人日”,最晚在魏晋时代已很盛行。晋代李充《登安仁峰铭》便称,“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
在新年的第7天,古人要吃用7种时鲜蔬菜做的“七宝羹”;制作类似小人形状,时称“人胜”的佩戴物。而人日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此俗为何而来需再考,但“人往高处走”正代表“人日”里的一种愿望。“人日”即“人的节日”,古人将新年的第七天设为人日,在“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中或许能发现些秘密。
女娲在创造出人类之前先造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从第1天至第6天,分别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第七天才完成了造人计划,遂将这天设为人类自己的节日。
虽然女娲造人仅仅是传说,但巧合的是,在西方的神话里人类的诞生同样与“7”相关。不同的是,在西方“创世造人”传说里,人是上帝在第6天造出来的,比女娲早1天。而第7天上帝休息,西方的一周7天,据说由此而来。
结合中外造人的传说,设新年第7天为人日或许正是古人对人口增殖的期盼,因为这里的“7”已包含有“生”的意味。
农历第七个月的第七天为“七夕节”
——守夜女子“咸怀私愿”?
农历七月的第7天,即七月初七,在古人眼里是又一个特殊的日子。七月的第7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恋爱中的男青年牛郎和女青年织女将会相聚,此即汉应劭《风俗通义》中所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为何牛郎织女只能在七月的第7天相会?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据说,民间还有另一版本的传说,原来天帝本意是让牛郎织女“7天相会一次”,结果传话的乌鸦听错了,弄成了七月份的第7天才能相会一次。在此故事的基础上,随后还演绎出了“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这个节俗却无法得到现代天文学上的解释。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任一节气,都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而定的,有明确的坐标意义。而七夕节,除与月亮勉强有点关系外,与其他天体均无天文学上的关系。那么,惟一的解释是古人觉得“7”与其他数字不一样,由此形成了“敬7”心理,一年中的第7个月的第7天因为显得颇为神奇,促使了七夕节的诞生。七夕节是中国仅有的几个纯阴历节日之一,因为节日的主角是女性,故又被称为“女节”或“女儿节”,也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进一步分析,七夕节的原始意义应与人类生殖繁衍祈愿有关。汉魏时起,女子便有在七夕节这天晚上乞子、乞姻缘的风俗。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时女子在七月七日:“守夜者咸怀私愿”。
人死后第7天要祭奠“做七”
——“7”与“死”产生关联?
在古代丧俗中,数字“7”同样十分神秘。至今,民间在亲人亡故后都有“做七”的风俗。所谓“做七”,就是在人死后,从第7天起,亲属每隔7天设斋会祭奠一次,前后7次,“七七四十九天”结束。
民俗学上的解释认为,这与“转世”传说有关。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后7天就会转生,每7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降生,所以死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若第一期后未得生缘,则要再等一期,如此这般,7期为限,49天后除灵。还有一种迷信说法是,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口。为亡者“做七”,实是为了护卫其顺利到达阴间,免做孤魂野鬼。在第5个“七日”,亡者最受累,所以又以“做五七”最为隆重。
从“做七”的丧俗中可以发现,这里的数字“7”充满了悲情,与“人日”、“七夕”中的数字“7”所关联的“生”、喜庆的气氛刚好相反。
古代早期,“7”在丧俗中的身份很尊贵。《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说法:“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而其他人死后则不能使用这种礼仪。为什么天子的丧礼规定7天停放灵柩,7月下葬?时人认为,“7”是“王者”的代表。古代帝王祭祀先祖一般设“七庙”,即《礼记·王制》所谓:“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也从侧面折射出先秦帝王家对“7”的敬重。
新石器时代随葬品中发现“7孔刀”
——“7”与北斗七星崇拜有关?
古人对数字“7”的迷信,在现古发现中也得到了证实。在已考古发掘出的多座早期古墓中,不时会从墓主人的随葬品中发现玉刀或石刀。奇怪的是,在这些刀的刀背上都打磨有7个圆孔,因此被称为“7孔刀”。
经测定,凡发现“7孔刀”的墓葬年代,一般都在距今3000年以前,远者在6000年以上。1956年曾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期墓葬中发掘出了12把“7孔刀”。其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和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中均出土有“7孔刀”。
值得注意是,这些“7孔刀”均非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出土的同时代的实用石刀都是无孔或是单孔、双孔,而无7孔的。由此可以看出,“7孔刀”是作为某种有象征意义的物品随葬墓主人的。
有专家分析,这里的“7”与死亡概念有关,是古人迷信“7”的反映。有人认为,在刀上打7个孔,缘于对北斗星的崇拜。北斗星由7颗星组成,连起来看如舀酒的斗,因处天际正北方故名,被古代天文学家划为“紫薇垣”。古人常以星象变化来预测人事吉凶,认为“紫薇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帝王死后会“升天”于此。明朝帝王死后其尸体被侧摆成七星状,便是北斗七星崇拜观念的反映。
然而,北斗星崇拜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有吗?而且,为何7孔刀上的7个孔多直线排列而并非北斗7星的造型?“7孔刀”之谜,至今未解。
楼兰“古墓沟”惊现“7道圈”墓群
——“7”具有某种神秘意义?
比“7孔刀”更神秘的还有“太阳墓”。
1979年在中国新疆楼兰古城西北面发现了一处3800年前的古墓群,后被命名为“古墓沟”墓葬群。这些墓葬中,有6座古墓所发现的现象,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据已正式出版的考古报告,这6座墓每座墓都用胡杨木柱围成,每座墓围栏的圈数刚好都是7圈;在围栏的四周,还安插有呈放射状排列的木桩。围栏和木桩,组成了“光芒四射”的图案,考古人员干脆称之为“太阳墓”。在太阳墓中埋葬的全是男性,有一具未腐男性尸体(木乃伊)头上所戴的毡帽上,还有用红色绒线排列成的装饰,所排列线条数也刚好是7条。
类似的神奇的“7现象”,在楼兰古城西南约175公里的小河墓地上也发现过。小河墓地是1934年瑞典人贝格曼最早发掘的,特征是墓上有许多树林般的木桩。
在女性墓葬旁边,多插有多棱形或圆形木柱;男性墓葬旁边,则插船桨形状桩。学界分析,这些木桩代表生殖崇拜,圆桩象征男性,桨状桩则是女性的标志。
2000年后,新疆在对这片墓地进行全面考古发掘中发现,许多桨状木柱子上,横刻有7条平行的凹线。而在包裹尸体毛毯上的木制粗大别针上,则多刻有7道阴纹;包裹女尸的羊毛毯上,则缝有7条红色的装饰带,每条都由7条红色的羊毛绒线并排缝制在一起。
古墓沟和小河墓地上的“7”有什么寓意?一直是一个考古谜团,CCTV曾专门就此作过报道,将神秘的“7现象”展示给观众。但“7”到底代表什么并没有答案,惟一能肯定的是,“7”与生死概念关系密切,具有某种神秘意义。(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文章导读】
♦ 古代“告老还乡”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古代保卫国家领导人制度
♦ 中国古代真正的银子,亮瞎你的眼
《非常历史》
verydaily
搜索名字或识别右图二维码关注
敬畏 · 求真 · 鉴今
纹饰是玉器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玉器时代或地域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各个历纹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制玉工具的不同,使玉器的纹饰题材和表现方式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玉器的纹饰成为玉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符号,是进行玉器鉴定的重要依据。谈到玉器的纹饰,一般包括纹饰的工艺技法和内容题材两个方面。
清代玉器纹饰的工艺特点
中国古代玉器纹饰加工的工艺技法主要有阴纹、阳纹、透雕、浅浮雕、高浮雕、巧琢、镶嵌等。阴纹是用钉子砣所刻的由下凹的线段组成的图案;阳纹是由凸起的线段组成的图案,它是在纹饰底稿定位后,用磨铊将线纹以外的部分磨低成为地子,使纹饰高出地子,因此又称“减地阳纹”、“压地阳纹”或“剔地阳纹”(图6-8);浮雕纹饰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纹饰的制法与阳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凸起的面积较大,而不仅仅是线;高浮雕纹饰与浅浮雕纹饰的区别是高低的落差相对较大;镂空又称透雕,是按照设计的需要去掉玉器上一部分玉料的工艺技法,镂空图案既是一种纹饰,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器型,是玉器制作中极其重要的工艺技法。
清代代玉器纹饰集历代之大成,阴纹、阳纹、透雕、浅浮雕和高浮雕这几种工艺技法均有应用,并大量运用巧琢和金镶玉、铜镶玉、木镶玉、玉镶宝石、贴金、描金等装饰工艺。关于纹饰的加工技法将在第四节清代玉器的做工特点部分羊谈,下面重点介绍清代玉器纹饰的题材内容。
《清碧玉剔地阳纹嵌饰》
在切成器(以后,将设计好的图部分保留原来的高度,而将共其余的地子都分别掉磨平,形成层次分明的主纹与地纹,这种制法以明代晚期的玉带板最为常见,清代玉器上也偶用这种技法。
清代玉器纹饰的主要种类
清代玉器上的人物故事图多为常见于绘画中的流传广泛的历史典故或故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几件碧玉笔筒上所雕琢的“西园雅集图”、“竹林七贤图”、“竹溪六逸图”等图案都属于这样的题材:“西园雅集图”中的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府第,当时的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
清乾隆《竹溪六逸图》
为绘画式图案,表现在山、树、竹林中,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亭台,6位老人或饮酒,或观景,或吟诗,姿态各异。在一块山石上,琢隶书“竹溪六逸”,点明图意。据文献记载,唐开元末年,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居于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每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为此题材典故之出处。一般以深雕、浮雕、透雕及阴刻技法,装饰于插屏、笔筒等时作玉陈设品和文房用品的表面。
清《八仙祝寿图》
图案满雕山石、松柏,8人徜徉其间。图案布局疏密得当,人物神神态各异,雕刻古朴有力。
清《山水图》
采用高浮雕等技法,雕琢山水图案,其中有结满果实的桃树,树下有海水纹,寓意“寿山福海”。
清代的玉器进入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雕有人物纹样的玉器也多于历代,除了上文到的作为供奉或陈设之用的大型圆雕人物和玉图画题材中的人物故事图案,还有以下两种情况是在片状、圆雕或器皿的表面,用阴刻、阳纹、浮雕、透雕等技法,雕琢人物图案,多为活泼可爱的儿童和民俗中的吉祥人物,如采荷童子、戏蝶童子、刘海戏蟾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等。
清《寿星纹》
在鼻烟壶表面,以细阴刻线雕琢一策杖老人,身旁有一鹿,天上有一蝙蝠,因为鹿与“禄”谐音,蝙蝠寓“福”所以老者即为寿星老人,三者构成福禄寿的吉祥画面。
动物纹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是集许多动物和自然现象于一身、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的曙光”,龙伴随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整个进程,时至今日,中华大地上仍到处可见龙的名字和龙的形象。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形象不断地发生变化,清代龙纹的形象较明代更为苍老,可谓之苍龙,尽管刻画细腻入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具有如下突出特点:龙的头发多而蓬乱,飘向脑后,甚至额下都长满胡须;双角粗壮如松枝,一对虾米眼向外高凸,眉毛呈锯齿形,两条龙须下垂,颌下长满胡须;足伸展为四爪或五爪,尾端分出许多尖叉。
清《龙纹》
碧玉兽面纹簋的盖钮透雕团龙纹,正面的龙头位于正中央,刻鳞纹的龙身盘于周围,是典型的清代龙纹。
清代的螭纹有的模仿两汉螭纹,有的综合各代螭纹特点于一身而作四不象形,还有一些抽象变形的装饰性螭纹图案。清代螭纹的最大特点是:螭的神态开朗活泼,身体灵动有力。头似虎,方腮,大直鼻,鼻头雕刻如意纹,大眼,眼角上挑。身躯扭曲幅度较大,四肢支撑有力,肘部细刻短毛纹,腹部腾空,尾较长,尾端雕成花蕾状。清代螭纹大多以高浮雕技法雕琢而成,最常见的装饰部位是苍龙教子式带钩的腹部,有的是作为器皿的把手。
清《螭纹》
玉带钩的腹面采用高浮雕与镂空技法雕琢螭纹,螭为尖首,看似幼年,四肢撑地,腹部腾空,口衔灵芝,花形长尾。
凤纹
凤与龙一样,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其形象汇集了各种禽鸟中最美的部分。凤的原始形态,是作为神鸟出现的,新石器时期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雏形。传说凤凰是可以变化再生之鸟,因此成为长生吉祥的象征;又因凤凰成双成对,所以又用来比喻忠贞的爱情。成熟的凤纹可见于商周时期青铜器,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勇武健硕的情态,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和艺术的夸张。在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龙成为帝王的象征,而凤则成为皇族女性的象征,因此逐渐少了威猛的气势,而趋向于阴柔华丽。清代凤纹尾部和双翅上长翎飞舞,尽显优雅华美的风格,常见双凤或龙凤的组合形象。
清《双凤纹》
凤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传统常见图案,为神化的禽鸟。左右凤纹以透雕结合阴刻技法雕琢,相对而立,颈部刻画长羽,身饰鳞纹,翅与长尾下垂,尾端翎羽弯卷,足踏于尾上,精细华美。
寓意吉祥的动物纹饰
清代玉器上的纹饰,有很多是以植物、动物或植物与动物组合为题材的,这类图案大多具有析求人财两旺、健康平安、长寿多福、学业仕途顺利等吉祥的寓意。其解读方式是通过名字的谐音或事物的特征展开联想,前者如荔枝的“荔”与“利”同音,寓含“大吉大利”之意,后者如松鼠葡萄的形象,因葡萄颗粒成串,可寓“多”之意,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可寓“子”之意,合为“多子”。这类图案按其题材内容,大致有三种情况:
是以植物形象为图案,最多见的有莲蓬、莲花、桃子、佛手、葫芦等。因莲蓬多子、常用以寓意“连生贵子”,也以莲花寓意为“连生贵子”,桃子表示“多寿”,佛手表示“多福”,葫芦枝蔓寓意为“福禄万代”。此外,松、竹、梅、菊是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玉雕图案,一般以透雕、高浮雕或隐起浅浮雕技法雕琢,常见装饰于器皿或佩饰品上,尤其多见于笔筒等文房用具。
清《梅花纹》
白玉籽料琢成的鼻烟壶上,上面阴刻一枝梅花,在曲折的树枝上有2朵盛开的花朵和4朵花蕾。
清《岁岁平安图》
佛教纹饰
佛教对清代玉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除了以玉圆雕的佛教人物和法器,在玉器的装饰图案上也常可看到佛教的因素。清代的莲花纹、莲瓣纹、如意云纹等几乎已经完全被中国化了,但佛像纹、八宝纹以及一些佛教用语还是具有鲜明的佛教色彩。雕有佛像纹的玉器或为陈设的山子,或为实用的碗、钵,估计其主人应是佛教信徒,传世的很多这类作品为清宫旧藏,应是清朝官府作坊的制品,其主人就是清朝的皇帝。在北京颐和园旧藏的一件玉钵上,外壁浮雕一周共七尊佛像,其间镌刻每尊佛的佛号、佛偈。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膝上,眼帘低垂,宝相庄严。其背光为浅浮雕,佛像为高浮雕,恰到好处地突出了纹饰立体感。半圆形的佛座莲台,为适应器下部的曲面形态,视觉效果颇佳1。内壁刻有乾隆御题诗《题和阗玉七佛钵》,记载七佛钵的来历。字体端庄凝练,潇酒秀丽,字口填金,金彩略有脱落。首都博物馆收藏一件白玉坐佛纹碗,外壁碾琢减地阳起的蕃莲纹及二尊坐佛。佛头戴五佛冠,面容丰满祥和,双耳垂肩,颈佩璎珞,右手捻指,左手捧钵,袒露右肩,结跏趺坐于吉祥瑞草之上,足由三层圆瓣蕃莲纹组成。
清《坐佛纹》
“八宝”,又称“吉祥八宝”或“八吉祥”、“八瑞相”等,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传佛
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因为八宝贯串了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义,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和装饰图案,也可作为佛家的符号。八宝纹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的宝物图案组成,这八种宝物依次是:白海螺、宝瓶、宝伞、吉祥结(盘肠、盘长)、金轮、金鱼、莲花和胜利幢。法螺,象征菩萨妙音吉祥之意;,表示佛法圆转万劫不息之意;宝伞,表示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意;白盖,表示偏覆三千净一切药之意;莲花,表示出五浊节无所染着之意;宝瓶,表示福智圆满具无漏之意;金鱼,表示坚固活泼解脱坏劫之意;盘肠(长)表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八瑞相的组合图案最多,有横、竖、圆、方等多种,有的图案中可以省去宝瓶,用其余七种宝物以代之。八宝纹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经常在法器、壁画、唐卡、服装、餐具、地毯中出现,也常被刻饰在寺院、民居的家具和木器上。清代玉器中的八宝纹,多装饰于佩饰、器皿的表面,一般以阴刻或隐起浅浮雕技法雕琢,通常按上述顺序排列。
清《八宝纹》
仿古代青铜器纹饰
仿古代青铜彝器的仿古玉是清代玉器的一个重要品类,这类玉器上的装饰图案一般也是模仿古代的青铜器纹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兽面纹,又称饕餮纹,由两只大眼、两眼中间的大鼻及与鼻相连的眉毛构成,有嘴或无嘴,一般是作为器物的主题纹饰装饰于器腹部位,以阴刻或浅浮雕技法雕琢而成(图6-20);夔龙纹也是常见的主题纹饰,每两只夔龙身体相互交缠,绕器体周身连续分布11;云雷纹是最为常见的辅助性装饰纹样,一般以阴刻技法雕琢,可作为主题纹样的地纹,也可作为装饰于仿古玉器皿的颈部、圈足部的装饰纹带;蝉纹和蕉叶纹也是常见的辅助性装饰纹样,一般以阴刻或浅浮雕技法雕成一周带状,装饰于仿古玉器皿的颈部和腹下部。
清《兽面纹》
仿伊斯兰玉器纹饰
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即痕都斯坦玉器,是清代中期非常受乾隆皇帝推崇的玉器品种,并出现了模仿这种风格的玉器。伊斯兰风格玉器中的蕃莲纹和莨苕纹是对中国玉器影响最大的纹饰,不但在仿痕都斯坦玉器上雕琢这种纹饰,甚至在中国风格的时作玉器上也雕琢这种图案作为装饰。
清《潘莲纹》
以文字作为纹饰
清代玉器还有一部分是以阴纹或阳纹的文字作为装饰的,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御制诗文,这类玉器保守的估计也在800件以上。此外,还有“寿”、“太平有象”等吉祥文字,阴纹和阳纹两种技法雕琢的天干地支文字121,以及阿拉伯文字等。
清《御题笔架峰诗文》
作者: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