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黄帝内经》说:“肺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肺被称为人体的宰相,掌管生命的气机运行。
如果病邪犯肺,导致肺气宣降出入失调而不得解,常见以下症状出现:咳嗽、气短、咳血、易感冒、慢支、哮喘、鼻炎、慢性咽炎等。时间长了,气郁化火就会造成皮肤粗糙、痤疮等。肺的喜和忧如下:
肺最怕:环境差1、长期吸烟。烟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医和西医都认为吸烟对肺的伤害极大。
2、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
3、过度悲伤。早在《内经》中就有“悲伤肺”的记载,是指人过分的忧伤、悲哀就会严重损伤人体肺脏的功能。
肺最喜欢的食物中医常说,肺为“娇脏”,正是因为它更容易感受外邪。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润肺、养阴生津,细心呵护肺部非常有必要!
1银耳
银耳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对症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萝卜
生津止咳。生食可对症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百合
肺痨久咳。熟食或煎汤,对症肺痨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后天之本:脾胃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脾在五行中属脾土系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脾胃的喜和忧如下:
脾胃最怕:生冷脾胃是健康的根。食物要靠脾的运化才能化为精微,从而化生为精、气等滋养五脏六腑。伤脾的坏习惯主要和饮食有关。
1、吃得太生、太冷、太撑。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容易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也对它伤害很大。
2、思虑过多。中医认为“思伤脾”,如果思虑过多,就会损伤脾气,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有些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脾胃最喜欢的食物1糯米
替换高清大图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红薯
替换高清大图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薏仁
薏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