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墓地风水

辛巳年是哪一年(辛巳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时间:2023-10-02 18:42:18 作者:倚势凌人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你会算自己的生辰8字吗?

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一个人的八字其实就是以天干地支纪年的那八个汉字:年,月,日,时。四个字各用一个天干加一个地支表示,一共八个字:四个天干,四个地支。

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总共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总共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记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终止共计六十,称为六十甲子。古人用这一方法记载年、月、日,因而复始循环不断。

古人同样将一昼夜的时间分为十二时辰,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怎样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

1、年柱的排法年柱是八字的第一柱,没有年柱就没有月、日、时。年的分界以每年的立春为界线,立春前为上年,立春后为下年。年柱的确定用万年历查取。如1984年为甲子年,2001年为辛巳年,2002为壬午年,把查的干支写在前面为年柱。

2、月令的排定根据上面十二地支与月令的配对,这个格式是固定不变的,但每个月的天干要视不同的年份来确定,可以从万年历中查取。月干的求法有以下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此口诀的用法是在甲、己为干的年份,正月为丙寅,例如甲戌年、丙寅月,其余仿此。

以上的口诀在记忆上还有技巧,以阳干为准,甲己合化土,生土之阳干为丙。乙庚合金,生金之阳干为戊。丙辛合水,生水之阳干为庚。丁壬合木,生木之阳干为壬。戊癸合火,生火之阳干为甲。在使用上应注意节气的交换,月令不以每月初一为准,以交节为界限。

3、日柱的排定日干支的排定从《万年历》中查取,例如2002年3月5日(农历)查《万年历》得,壬午年、甲辰月、乙卯日,乙卯就是日柱。

4、时辰的排定时辰的确定以前面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时辰进行确定,子时没有早子时,晚子时之分,以23点以后为第二天。时辰配天干的口诀如下:

甲己还需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此口诀的使用方法是说在天干为甲、己的日子,第一个子时配的天干为甲,也就是甲子时,天干为乙庚的日子,第一个时辰子时配的天干为丙,也就是丙子时,其他仿此。例如:2002年三月初五下午十七点四十分排出的四柱为:壬午年甲辰月乙卯日乙酉时。

第二种方法相对第一种就相对复杂一些了,但只要按照下面我说的步骤来排,还是能够准确排出来的。以后有朋友需要排八字,大家也可以显一下身手了。这里的方法是打开手机万年历,当然电脑上面百度万年历也可以。比如有个小朋友是2018年4月19日18点17分出生的,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今天是戊戌年丙辰月辛巳日。那么八字当中我们已经排出六个字了,分别是年柱戊戌、月柱丙辰、日柱辛巳。至于时柱的排法有点复杂,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图来看。

通过五行看自己的运势,你出生的那一年运势如何?来看看很详细!

运势就像天气,会时好时坏,越是精确的运势会越准确,看看你出生那一年的运势如何?如果这一年的运势好,恭喜你,你的运势有了基础好运,如果这一年运势不好,也没关系,你还有月日时的运势。今天就来看看你的年份运势吧!

戊子年生:五行属火[仓内之鼠] 1948或2008出生的人为人计算聪明,精晓文武,早生儿女克,迟生保平安,夫妻和顺,有财益之命,晚年大兴旺相,女人贤良,发达之命。

庚子年生:五行属土[梁上之鼠] 1900或1960出生的人为人尊重安稳,一生衣禄无亏,主妻贤明,持家有权柄,须事能通达,遇凶化吉,贵人提拔,女人兴旺,阴家之命。

壬子年生:五行属木[山上之鼠] 1912或1972出生的人为人幼年有灾,中年衣食足用,男招好妻,身闲心苦,多喜多忧,兄弟少力,六亲冷淡,凡事自作自为,女人贤能之命。

甲子年生:五行属金[屋上之鼠] 1924或1984出生的人为人多学少成,有始无终。心性暴燥,幼年见灾,重拜父母保养,兄弟骨肉小靠,子多刑,男大而女人夫长,可谓伶俐聪明贤能之命。

丙子年生:五行属水[田内之鼠] 1936或1996出生的人为人胆大,有权柄及智谋,早年平平,中年景就,晚景暮年暮年大好,做事按机,女人饶舌絮刮之命,言多必失,守己循分,幸福遁来。

己丑年生:五行属火[栏内之牛] 1949或2009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通文艺有才能,衣禄不少,男女有另娶,花烛重明之嫌,后来夫妻辑穆,百年偕老,晚年发福命。

辛丑年生:五行属土[路途之牛] 1901或1961出生的人为人心性温顺,初限有惊恐之厄,虽有衣禄财帛,进退骨肉少力,晚景暮年暮年福寿延长,女命喜血财。旺相之命。

癸丑年生:五行属木[栏内之牛] 1913或1973出生的人为人衣禄不少,财帛早年不聚,一生尊重,不惹长短,父母难为,骨肉少靠,夫妻和顺,儿女见迟,早宜过房之命。

乙丑年生:五行属金[国内之牛] 1925或1985出生的人为人慷慨,喜爱东风,见事多学少成,幼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无刑,儿女不孤,六亲少靠,女人贤良,纯和之命。

丁丑年生:五行属水[湖内之牛] 1937或1997出生的人为人辑穆,衣禄不少,初年有财禄常在,晚年有剩骨肉,头女无情迟好,夫妻和顺,女人旺夫,持家贤良之命。

庚寅年生:五行属木[出山之虎]?? 1950或2010出生的人为人心性急,有口无心,有事大藏,易好易怒,反复无常,衣食丰足,但财物早年耗散不聚,晚年丰隆,女人有内助旺相之命。

壬寅年生:五行属金[过林之虎] 1902或1962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有事不藏,男女早婚不宜,夫妻相克,儿女见壕,初年做事颠倒,中年兴晚年财帛足用,女人养畜如意发福之命。

甲寅年生:五行属水[立定之虎] 1914或1974出生的人为人老实,一生利官近贵,家道兴宁,衣食足用,财帛多招,父母有刑,重拜双亲,女人管夫,男人怕妻,命硬三分,子息长。

丙寅年生:五行属火[山林之虎] 1926或1986出生的人为人多学少成,心性不定,口快舌硬,身闲心直,手足不停不止,利官近贵,女人贤良,晓事聪明灵利之命。

戊寅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虎] 1938或1998出生的人为人猛烈,易快易冷,反目无情,早年勤俭,离祖发达,主有聪明伶俐,守其和平,以礼待人,晚年大有良机,幸福之命。

辛卯年生:五行属木[蟾窟之兔] 1951或2011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有志气权柄,利官近贵,身闲心不闲,六亲少靠,自立成家,少年劳碌,晚年大利,女人规画家庭兴隆之命。

癸卯年生:五行属金[出林之兔] 1903或1963出生的人为人酒食不少,福禄有余,凶中化吉,早年财帛不聚,多收入多支出,晚景暮年暮年兴隆,女人中年与晚景暮年暮年多下系牺牲利益,保持之命。

乙卯年生:五行属水[得道之兔] 1915或1975出生的人为人志气轩昂,计谋巧妙,求一生近贵,则百事如意,文武皆通,女人福寿无亏之命。

丁卯年生:五行属火[望月之兔] 1927或1987出生的人为人手足不停,身心不闲,衣禄不少,性巧聪明,做事有头列尾,女人秉性好静,一生安允有幸,男人福分之命。

己卯年生:五行属土[山林之兔] 1939或1999出生的人为人风骚,一生衣禄丰足,自然善闲游,嘻戏不首人所欺,六亲冷淡,骨肉难为,妻招年长,配偶和合,女人与邻睦和,亲族贤达,长寿之命。

壬辰年生:五行属水[行雨之龙] 1952或2012出生的人为人劳碌,手足无时停,早年难守,财来财去,不聚财宝,有虚无实,晚景暮年暮年发财发福,女有规画旺相之命。

甲辰年生:五行属火[伏潭之龙] 1904或1964出生的人为人衣食丰足,一生清闲,早年平平,中末丰厚有余,骨肉相亲难靠,参自己所想事业经营,二十年间可以发达之命。

丙辰年生:五行属土[清温之龙] 1916或1976出生的人为人聪明兼伶俐,四海东风,一生衣食无亏,身闲心劳,好交朋友,中年事业兴隆,晚景暮年暮年财旺,女人贤能之命。

戊辰年生:五行属木[清温之龙] 1928或1988出生的人为人喜气东风,出入压群众,利官近贵,骨肉弄伤儿女不孤之命,女人温良贤达,有口无心,主招好夫之命。

庚辰年生:五行属金[恕性之龙] 1940或2000出生的人为人东风和气,劳碌雪霜一生,利官近贵,名利双全,衣食足用,中年平顺,晚年大兴,女人勤俭,规画之命。

癸巳年生:五行属水[草中之蛇] 1953或2013出生的人为人伶俐聪明,财谷聚散,主近贵人,中年风霜,东风之徒,守己暂暂发福,三胜时败,被人反睦,晚景暮年暮年荣华贤良之命。

乙巳年生:五行属火[出穴之蛇] 1905或1965出生的人为人气象端正,且喜好东风,只带指背煞,救人无功,做好不说,早年子女刑克,晚得安宁,女人有发达,相夫益子之命。

丁巳年生:五行属土[塘内之蛇] 1917或1977出生的人为人利官近贵,禀性刚强,不顺人情,兄弟居长,事业显荣,女人容貌美丽,衣食丰足,贤达起家之命。

己巳年生:五行属木[福气之蛇] 1929或1989出生的人为人聪明伶俐,有功名之分,夫妻能和顺,做事如意,牛田有分,女人衣食不少,男人多出风头,善有计谋,英敏之才,福厚之命。

辛巳年生:五行属金[冬藏之蛇] 1941或2001出生的人为人在机谋,多随机应变,志气过人,衣食足用,贵人扶助,中年平顺,老运发财发福,长寿只命。

甲午年生:五行属金[云中之马] 1954或2014出生的人为人和气,喜好东风,交朋群友,利官近贵,遇凶不为做善事,财源旺相,女人衣禄平稳,主有天财之命。

丙午年生:五行属水[行路之马] 1906或1966出生的人为人清闲,初年财帛耗散,心主不忧不住,宜做手艺工夫生意,不利求名,兄弟各自成家,后运发财兴旺,女人清奇巧妙之命。

戊午年生:五行属火[廊内之马] 1918或1978出生的人为人志气宽宏,一生衣禄自然,容貌端正,温良性格,少年多难,骨肉有刑,女人姊妹少靠,大有兴旺之羊命。

庚午年生:五行属土[堂里之马] 1930或1990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利官近贵,衣禄丰盈,男柄持家,女人荣夫誉子,秀气之命格,男人有带固执之性格,注重欠点,受人敬佩之命。

壬午年生:五行属木[军中之马] 1942或2002出生的人为人勤俭,父母刑伤,灾厄可折,早年有财物但不聚,晚景暮年暮年旺相,事应积蓄,防御乏旱,女人兴家,贤能之命。

乙未年生:五行属金[敬重之羊] 1955或2015出生的人为人容貌端正,少年勤俭,初年平顺,兄弟少靠,子息不孤,立家兴隆,晚年大有聚财,女人持家相夫益子之命。

丁末年生:五行属水[失群之羊] 1907或1967出生的人为人喜怒无常,一生口舌能辩,名利有分,衣禄皆足,骨肉疏远妇息迟,见女人晚景暮年暮年兴旺,助夫益妇之命。

羊年?1919和1979出生的人辛未年生:五行属土[得禄之羊] 1931或1991出生的人为人有志气,一生性宽,少年多难,头见女吉,生男有刑,夫妻和顺,女人持家兴旺,男人有建家立业,名显荣幸之命。

癸未年生:五行属木[群内之羊] 1943或2003出生的人为人心急口快,须事伶俐,救人无恩情,反招事非多,只好休管他人事,,有财无库,财来财去,重物质,造基础,女人贤德能持家,初年起晚景暮年暮年平安之命。

丙申年生:五行属火[山上之猴] 1956或2016出生的人为人衣食足用,交易买卖,利路亨通,自有生财,牛田有分,早年劳碌,晚景暮年暮年兴旺,女人牺牲血财,持家旺相之命。

戊申年生:五行属土[独立之猴] 1908或1968出生的人为人性急,做事反复,一生劳碌辛劳,利官见贵,儿女刑伤,财帛足用,女人贤良晓事,针业精能,妇息不孤之命。

巳未年生:五行属火[食果之猴] 1920或1980出生的人为人一生手足不停,名行清高,利官近贵,命犯指背煞,做好不得好,救人无功劳,女人立志能兴家,六亲冷淡,晚景暮年暮年兴隆之命。

壬申年生:五行属金[秀气之猴] 1932或1992出生的人为人性巧聪明,机谋多变,和气东风,功名有分,更招贤德之妻,男人多受人敬爱,姿性英敏,女人美容艳丽,富贵之命。

甲申年生:五行属水[过树之猴] 1944或2004出生的人为人衣禄不少,心情温柔,出入压众,初年颠倒,晚岁利达,兴家丰隆,夫妻和合,儿女见迟,女人规画兴旺,荣隆之命。

丁酉年生:五行属火[独立之鸡] 1957或2017出生的人为人好东风,多情重恩,利官近贵,初年劳碌,身闲心苦,晚景暮年暮年家道兴隆,女人秀气命,半夫半财,老岁吉昌之格。

巳酉年生:五行属土[报晓之鸡] 1909或1969出生的人为人心性聪明,衣禄有余,六亲难靠,儿女早见,做事如意,百事皆通,凡事宽量,心重为吉,女人计较多变,无灾厄之命。

辛酉年生:五行属木[笼藏之鸡] 1921或1981出生的人为人一生伶俐,精神清爽,口能舌便,高人敬重,财帛足用,六亲冷淡,骨肉情疏,女人贤德,规画兴家之命。

癸酉年生:五行属金[楼宿之鸡] 1933或1993出生的人为人心直公平,一生口便舌能,有藏衣禄,平稳足用,六亲冷淡,虚事不中,为人同等,不贪不取,晚景暮年暮年旺相,女人美容艳丽,富贵之命。

乙酉年生:五行属水[唱午之鸡] 1945或2005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志气轩昂,衣禄足用,福禄双全,兄弟虽有,难为得力,六亲辑穆,女人兴财绵元,平稳之命。

戊戌年生:五行属木[进山之狗] 1958或2018出生的人为人和气,自营自立,早年颠倒,财款耗散,晚景暮年暮年得财,宜拜师学艺,工夫之翕,立业能而成功,财源广进,利路亨通,女人养育中平之翕。

庚戌年生:五行属金[寺观之狗] 1910或1970出生的人为人快活,丑年有灾,利官近贵,作事灵敏,百事如意,勤俭励业,福在晚年,犯指背煞,救人无义,女人心贤能事,兴旺之命。

壬戌年生:五行属水[雇家之犬] 1922或1982出生的人为人一生好行善事,东来西去不住不停,且多劳多管,衣食不缺,贵人提拔,百事称意,早年平常,晚年兴旺,女人善能规画贤良之命。

甲戌年生:五行属火[守身之狗] 1934或1994出生的人为人口快舌便,身闲心不闲,有权柄智谋,为名声远播,福禄有余,女人旺夫,生财有命。

丙戌年生:五行属土[自眠之狗] 1946或2006出生的人为人豪杰和顺,招财得宝,自立家业,前运勤劳,晚年荣华,清荣高气,女人老年尚好,血财旺相之命。

己亥年生:五行属木[道院之猪] 1959或2019出生的人为人巧计伶俐,衣食安稳,骨肉少力,六亲冷淡,儿女早见刑克,夫妻和顺,女人清闲,晚年发达之命。

辛亥年生:五行属金[圈里之猪] 1911或1971出生的人为人不惹闲事,百事谋求,早年不聚财物,晚景暮年暮年庆良机,可谓荣华富贵之翕,女人丰福,立业使命。

癸亥年生:五行属水[林下之猪] 1923或1983出生的人为人刚直,不顺人情,财谷如意,六亲疏远,自立权衡,则晚景暮年暮年胜前兴,创家之命,女人持家,牲口旺相,享福延寿之命。

乙亥年生:五行属火[过往之猪] 1935或1995出生的人为人和顺,幼年多难,父母有刑,但重拜无害,夫妇和合,谐老齐眉,存心中正,中年未岁,财兴旺,妇女有克,见迟方好。

丁亥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猪] 1947或2007出生的人为人性巧聪明,自立自营,儿女有刑,见迟为好,生平好做善事,财源旺相,女人衣禄平稳,主有天财之命。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风景,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经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都是自己品味的经历的,就值得好好去珍惜,祝大家经历过,感受过,遇到过风雨,也遇到过彩虹,最后都可以坦然对待生活。

明,清朝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公元1368-公元1660)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戊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己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 1370年庚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 1371年辛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 1372年壬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 1373年癸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 1374年甲寅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公元 1375年乙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 1376年丙辰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 1377年丁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戊午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公元 1379年己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年庚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年辛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年壬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公元 1383年癸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年甲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年乙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公元 1386年丙寅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 年公元 1387年丁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一年公元 1388年戊辰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二年公元 1389年己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三年公元 1390年庚午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四年公元 1391年辛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五年公元 1392年壬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六年公元 1393年癸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七年公元 1394年甲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八年公元 1395年乙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九年公元 1396年丙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 1397年丁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戊寅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 1399年己卯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 1400年庚辰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公元 1401年辛巳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 1402年壬午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 1403年癸未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 1404年甲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乙酉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 1406年丙戌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公元 1407年丁亥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 1408年戊子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公元 1409年己丑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庚寅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公元 1411年辛卯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公元 1412年壬辰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公元 1413年癸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 1414年甲午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年乙未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公元 1416年丙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公元 1417年丁酉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公元 1418年戊戌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公元 1419年己亥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年庚子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年辛丑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年公元 1422年壬寅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一年公元 1423年癸卯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二年公元 1424年甲辰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 1425年乙巳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 1426年丙午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 1427年丁未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 1428年戊申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 1429年己酉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 1430年庚戌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 1431年辛亥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公元 1432年壬子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 1433年癸丑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公元 1434年甲寅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公元 1435年乙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 1436年丙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 1437年丁巳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 1438年戊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公元 1439年己未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 1440年庚申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 1441年辛酉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公元 1442年壬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公元 1443年癸亥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 1444年甲子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 1445年乙丑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公元 1446年丙寅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 1447年丁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 1448年戊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年己巳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元年公元 1450年庚午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二年公元 1451年辛未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壬申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四年公元 1453年癸酉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五年公元 1454年甲戌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六年公元 1455年乙亥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七年公元 1456年丙子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 1457年丁丑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公元 1458年戊寅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 1459年己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 1460年庚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公元 1461年辛巳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公元 1462年壬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公元 1463年癸未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 1464年甲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 1465年乙酉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丙戌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 1467年丁亥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公元 1468年戊子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 1469年己丑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公元 1470年庚寅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 1471年辛卯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公元 1472年壬辰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公元 1473年癸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公元 1474年甲午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公元 1475年乙未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 1476年丙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公元 1477年丁酉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 1478年戊戌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公元 1479年己亥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 1480年庚子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年辛丑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 1482年壬寅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公元 1483年癸卯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 年公元 1484年甲辰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一年公元 1485年乙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二年公元 1486年丙午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三年公元 1487年丁未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元年公元 1488年戊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二年公元 1489年己酉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三年公元 1490年庚戌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四年公元 1491年辛亥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五年公元 1492年壬子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六年公元 1493年癸丑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七年公元 1494年甲寅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八年公元 1495年乙卯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九年公元 1496年丙辰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年公元 1497年丁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年戊午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年己未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年庚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四年公元 1501年辛酉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五年公元 1502年壬戌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六年公元 1503年癸亥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七年公元 1504年甲子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年乙丑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元年公元 1506年丙寅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二年公元 1507年丁卯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戊辰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己巳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五年公元 1510年庚午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六年公元 1511年辛未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七年公元 1512年壬申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八年公元 1513年癸酉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九年公元 1514年甲戌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年公元 1515年乙亥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一年公元 1516年丙子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二年公元 1517年丁丑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年戊寅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四年公元 1519年己卯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五年公元 1520年庚辰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辛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壬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 1523年癸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 1524年甲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 1525年乙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 1526年丙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丁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 1528年戊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 1529年己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庚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 1531年辛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 1532年壬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年癸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 1534年甲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 1535年乙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年丙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 1537年丁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 1538年戊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己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年庚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 年公元 1541年辛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一年公元 1542年壬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二年公元 1543年癸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三年公元 1544年甲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四年公元 1545年乙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五年公元 1546年丙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六年公元 1547年丁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七年公元 1548年戊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八年公元 1549年己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九年公元 1550年庚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 年公元 1551年辛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552年壬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癸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 1554年甲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 1555年乙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 1556年丙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 1557年丁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 1558年戊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 1559年己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年庚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 年公元 1561年辛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年壬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年癸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 1564年甲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 1565年乙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 1566年丙寅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 1567年丁卯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戊辰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 1569年己巳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庚午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 1571年辛未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壬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癸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 1574年甲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乙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 1576年丙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 1577年丁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戊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 1579年己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 1580年庚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 1581年辛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 1582年壬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年癸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 1584年甲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年乙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年丙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 1587年丁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 1588年戊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 1589年己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 1590年庚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年辛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 年公元 1592年壬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一年公元 1593年癸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二年公元 1594年甲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三年公元 1595年乙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四年公元 1596年丙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五年公元 1597年丁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六年公元 1598年戊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七年公元 1599年己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八年公元 1600年庚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九年公元 1601年辛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年壬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癸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甲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年乙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年丙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 1607年丁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 1608年戊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 1609年己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年庚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年辛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 年公元 1612年壬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 1613年癸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 1614年甲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年乙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明光宗朱由常泰昌元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

南明穆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南明唐王朱韦建隆武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南明唐王朱韦建隆武二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

--------------------------------------------------

--------------------------------------------------

清(公元1616-公元191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二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三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四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五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六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七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八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九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十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二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三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四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五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六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七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八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十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三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四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五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六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七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八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三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四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五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六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七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九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一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二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三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四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五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七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辛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壬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年公元 166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年公元 1664年甲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年公元 1665年乙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丙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年公元 1667年丁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七年公元 1668年戊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己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九年公元 1670年庚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年公元 1671年辛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年壬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二年公元 1673年癸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三年公元 1674年甲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四年公元 1675年乙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五年公元 1676年丙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六年公元 1677年丁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年戊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八年公元 1679年己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九年公元 1680年庚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年公元 1681年辛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年壬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 1683年癸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甲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 1685年乙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五年公元 1686年丙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 1687年丁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 1688年戊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 1689年己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 1690年庚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年 公元 1691年辛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 1692年壬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二年公元 1693年癸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 1694年甲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年乙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公元 1696年丙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 1697年丁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年戊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 1699年己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九年公元 1700年庚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年 公元 1701年辛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壬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3年癸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 1704年甲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年乙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 1706年丙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 1707年丁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 1708年戊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 1709年己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九年公元 1710年庚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年 公元 1711年辛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年壬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 1713年癸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三年公元 1714年甲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年乙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丙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丁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 1718年戊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年己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九年公元 1720年庚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年 公元 1721年辛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年壬寅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癸卯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甲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三年公元 1725年乙巳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四年公元 1726年丙午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五年公元 1727年丁未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六年公元 1728年戊申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七年公元 1729年己酉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庚戌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九年公元 1731年辛亥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年公元 1732年壬子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年癸丑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年甲寅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乙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 173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年公元 1737年丁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 1738年戊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 1739年己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 1740年庚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 1741年辛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 1742年壬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八年公元 1743年癸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 1744年甲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年公元 1745年乙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一年公元 1746年丙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二年公元 1747年丁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戊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年己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年庚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六年公元 1751年辛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七年公元 1752年壬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年癸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年甲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年公元 1755年乙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一年公元 1756年丙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年丁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三年公元 1758年戊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年己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年庚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六年公元 1761年辛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年壬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3年癸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九年公元 1764年甲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年乙酉年清

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一年 公元 1766年丙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二年公元 1767年丁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三年公元 1768年戊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 1769年己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五年公元 1770年庚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 1771年辛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2年壬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 1773年癸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年甲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年 公元 1775年乙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年丙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二年公元 1777年丁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三年公元 1778年戊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四年公元 1779年己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年庚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六年公元 1781年辛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年壬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八年公元 1783年癸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年甲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年 公元 1785年乙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一年公元 1786年丙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二年公元 1787年丁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年戊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年己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 1790年庚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 1791年辛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七年公元 1792年壬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八年公元 1793年癸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年甲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乙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 1796年丙辰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丁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 1798年戊午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 1799年己未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 1800年庚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六年公元 1801年辛酉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七年公元 1802年壬戌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八年公元 1803年癸亥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九年公元 1804年甲子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年公元 1805年乙丑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一年公元 1806年丙寅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二年公元 1807年丁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三年公元 1808年戊辰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四年公元 1809年己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年庚午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年辛未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七年公元 1812年壬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八年公元 1813年癸酉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九年公元 1814年甲戌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年公元 1815年乙亥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一年公元 1816年丙子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二年公元 1817年丁丑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三年公元 1818年戊寅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四年公元 1819年己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 1820年庚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 1821年辛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年公元 1822年壬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 1823年癸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 1824年甲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 1825年乙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 1826年丙戌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 1827年丁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八年公元 1828年戊子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 1829年己丑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年公元 1830年庚寅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一年公元 1831年辛卯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二年公元 1832年壬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三年公元 1833年癸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四年公元 1834年甲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年乙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六年公元 1836年丙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七年公元 1837年丁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八年公元 1838年戊戌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九年公元 1839年己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年庚子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年辛丑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1842年壬寅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三年公元 1843年癸卯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四年公元 1844年甲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五年公元 1845年乙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六年公元 1846年丙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七年公元 1847年丁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八年公元 1848年戊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九年公元 1849年己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十年公元 1850年庚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 1851年辛亥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二年公元 1852年壬子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三年公元 1853年癸丑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四年公元 1854年甲寅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五年公元 1855年乙卯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六年公元 1856年丙辰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七年公元 1857年丁巳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八年公元 1858年戊午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九年公元 1859年己未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十年公元 1860年庚申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辛酉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壬戌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癸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 1864年甲子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四年公元 1865年乙丑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五年公元 1866年丙寅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六年公元 1867年丁卯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七年公元 1868年戊辰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八年公元 1869年己巳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九年公元 1870年庚午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年公元 1871年辛未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壬申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癸酉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甲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 1875年乙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年公元 1876年丙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 1877年丁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 1878年戊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 1879年己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 1880年庚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辛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八年公元 1882年壬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 1883年癸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年公元 1884年甲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年乙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二年公元 1886年丙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年丁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年戊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五年公元 1889年己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年庚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七年公元 1891年辛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八年公元 1892年壬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年癸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年甲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 1895年乙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二年公元 1896年丙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丁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戊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年己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庚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年辛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1902年壬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年癸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年 公元 1904年甲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年乙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年丙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丁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戊申年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 1909年己酉年

清溥仪宣统二年公元 1910年庚戌年

清溥仪宣统三年公元 1911年辛亥年

元年公元 1912年壬子年

二年公元 1913年癸丑年

三年公元 1914年甲寅年

四年公元 1915年乙卯年

五年公元 1916年丙辰年

六年公元 1917年丁巳年

七年公元 1918年戊午年

八年公元 1919年己未年

九年公元 1920年庚申年

十年公元1921年辛酉年

十一年公元 1922年壬戌年

十二年公元 1923年癸亥年

十三年公元 1924年甲子年

十四年公元 1925年乙丑年

十五年公元 1926年丙寅年

十六年公元 1927年丁卯年

十七年公元 1928年戊辰年

十八年公元 1929年己巳年

十九年公元 1930年庚午年

二十年公元 1931年辛未年

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壬申年

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癸酉年

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甲戌年

二十四年公元 1935年乙亥年

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丙子年

二十六年公元 1937年丁丑年

二十七年公元 1938年戊寅年

二十八年公元 1939年己卯年

二十九年公元 1940年庚辰年

三十 年公元 1941年辛巳年

三十一年公元 1942年壬午年

三十二年公元 1943年癸未年

三十三年公元 1944年甲申年

三十四年公元 1945年乙酉年

三十五年公元 1946年丙戌年

三十六年公元 1947年丁亥年

三十七年公元 1948年戊子年

三十八年公元 1949年己丑年

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城区兰亭乡仙霞山)。生前获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遭人诬陷,被削夺伯爵并取消朝廷恩典。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1567),被追赠为新建侯,谥“文成”。王阳明青壮年时,曾读书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阳明洞天,自称阳明子、阳明山人,故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01 立志读书学圣贤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他自幼聪明绝伦,十岁那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之职。次年,王阳明随同祖父竹轩翁一起赴京生活,船过镇江金山寺,竹轩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成篇,王阳明却已赋诗一首,诗云: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阳明出口成章,诗惊四座。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王阳明的人生目标,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的。

阳明十六岁(1487)时,按照父亲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二教。竟在新婚之夜(十七岁)撇下新婚妻子,只身跑到南昌铁柱宫道观与道士大谈养生。他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骋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弘治十二年(1499)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次年六月,被授以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直到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时,他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02 贬谪龙场,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狱以后,阳明将赴谪所。但刘瑾派人尾随其后,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折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1508)春天,到达龙场驿。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龙场,是王阳明政治生涯和学术生涯的一大转折。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姚江学案》,评论王阳明“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可见学术真知得来不易,它往往是在经历了政治磨难与人生巨变之后获得的思想结晶。龙场时期的“悟道”,代表了阳明心学的初步形成,即从本体上悟得了“心即理”“心外无理”和“知行合一”之旨。

王阳明从正德三年(1508)春初到龙场,到正德五年(1510)春晋升庐陵(今属江西吉安市)知县,前后约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

03 平定宁藩叛乱,提出“致良知”

正德五年(1510)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钱德洪《年谱》记王阳明:“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至今数十年犹踵行之。”可见其治理庐陵成效卓著。

掌政庐陵时期,王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这个时期的讲学特点是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可见,王阳明主张的静坐,是旨在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践,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庐陵任职不到一年,阳明奉命入京朝觐。于正德五年年底调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次年调吏部主事。其后五年,历任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等职。他仕宦之余,讲学不辍,故弟子日众。其讲学重点仍以“静坐”为主,“只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但这样教法,毕竟未脱旧学窠臼,且与佛老的禅定与静坐很难区分。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十四日,四十五岁的王阳明奉旨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十二月初到达江西,从此开始了一介儒生的军旅生涯。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之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于是朝廷封他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就在种种苦难的磨砺中,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

对此,其弟子钱德洪所编《年谱》“正德十六年辛巳”条下记载说:“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乃遗书守益曰: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

可见,王阳明的良知之教是在平定宁藩叛乱以后,以提出“致良知”三字为标志而形成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04 稽山书院讲学,讨论阳明“四句教言”

王阳明受封新建伯不久,其父王华于嘉靖元年(1522)病逝,阳明遵制在绍兴老家守丧三年。到嘉靖三年,阳明丁忧服满,四方来学之士盛况空前。钱德洪记阳明讲学盛况云:

先生自辛巳年(正德十六年)初归越,明年居考丧,德洪辈侍者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者日众,癸未(嘉靖二年)已后,环先生之室而居,如天妃、光相、能仁诸僧舍,每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所,更番就席,歌声彻昏旦。……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字者。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踊跃称快,以昧入者以明出,以疑入者以悟出,以忧愤愊忆入者以融释脱落出。呜呼休哉,不图讲学之至于斯也!尝闻之同门,南都以前,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

由于门人日众,阳明弟子、绍兴知府南大吉(字元善,1487—1541)遂督同山阴县令扩建稽山书院,“聚八邑彦士,身率讲习以督之”,门人多达300余人。

嘉靖六年(1527)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勘处思恩、田州事宜,进剿“乱贼”。王阳明遂定于九月初八启程前往广西。就在出征前一天晚上,他与弟子钱德洪、王畿在府邸天泉桥上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思想论辩,史称“天泉证道”。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阳明所谓“四句教言”。《传习录》记曰: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龙溪)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云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还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这个四句教,重点本来是要求弟子“二君相取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但阳明殁后,王畿另著《天泉证道记》,对四句教作了翻案文章,于是开启了日后的许多争端,王畿说:

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王畿又记乃师之说曰:

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

言下之意,是说阳明赞同其“四无”说,这就有悖于王阳明“二君相取为用,不可各执一边”的告诫了。

其实关于阳明“四句教”的争论,不只限于王、钱二子。其山阴后学刘宗周(号蕺山)就批评王阳明的“致良知”有“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的弊病,批评阳明“将意字认坏,将知字认粗”。蕺山主张分别意、念,认为意是好善恶恶的本体,念是意之动,故有善有恶,他将王阳明“四句教”修正为:“有善有恶者心之动,好善恶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有善无恶者是物则。”

总之,阳明后学各派关于良知学说的种种歧见,都围绕着“良知”善恶问题与本体功夫问题展开,这与王阳明解说“四句教”时分别所谓“接利根人”和“为其次立法”不无关系。

05 广西平乱,临终留下八字遗言

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以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接着,王阳明采用“以夷制夷”策略,主要利用新招降的土司头目镇压了负隅顽抗的断藤峡、八寨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平乱之后,阳明又上疏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到战事全胜,他也病入膏肓了。嘉靖七年(1528)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但朝廷没有回文。

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他由广西经广东韶关,过大庾岭,进入江西,再顺赣江而下,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时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上午辰时(8时许),享年五十七岁。这位明朝文武双全的大臣、这位被后人誉为“真三不朽”的圣贤,就这样英年长逝于军旅途中。虽然令人无比惋惜,但其思想、其精神令人无限敬佩!

06 阳明学的思想主旨

王阳明的学说简称阳明学,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海内而传播中外。所谓阳明学,就是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功夫,以“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的良知心学。

关于阳明学的思想主旨,可谓众说纷纭。多数人只作哲学形而上的概括,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而忽略其作为外王之学的民本政治论。我们现从“良知”本体论、“致良知”的方、“知行合一”的实践论、“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四大方面展开论述。兹简述如下:

一是“良知”本体论。在王阳明之前,宋儒陆九渊已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命题,元儒史伯璿也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命题。王阳明的高明,不在于承认“心即理”或“心外无理”,而在于他进一步探索了“心之本体”的问题,如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这是很明确地说明了“心之本体”即良知,良知即天理的观点。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即是道德自觉,是德性本体。

二是“致良知”的方。王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的《咏良知》诗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又说:“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在王阳明看来,所谓“天理”就是内存于心的“良知”,而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做标尺去衡量一切事物,这样就能认识事物的理,这就叫“致良知”。这说明,致良知是王阳明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阳明学的根本宗旨。

三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论。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能割裂。所谓“功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功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说明王阳明的良知学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

四是“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这是王阳明良知学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王阳明一反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大学》首句改本“在新民”之说,而坚持《大学》古本的“在亲民”之说。他指出:“‘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徳’,‘安百姓’便是‘亲民’。” 王阳明“亲民”说的基本思想,是保民、爱民与富民,以民之好恶为好恶,主张为政者的根本之道,即是“明德亲民”。它继承了孔孟“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传统而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的民本特质。

07 阳明良知心学的当代价值

可以说,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这个“良知”精神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道德自觉精神。王阳明《咏良知》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自觉精神的话语。

二是人文精神。阳明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首句原文“在亲民”的坚持,它反映了阳明心学“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黄宗羲解释说“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功夫”,则“致良知”即是“行良知”了,强调的正是一种力行实践的精神。

我们从阳明学的基本精神可以揭示其当代价值之所在:

第一,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自觉精神,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第二,阳明学提倡“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主张,继承了早期儒学的“民惟邦本”的思想,并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倾向。

第三,阳明学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第四,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总之,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并不是僵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并加以发扬光大。

《金刚般若》:明心见性,消除烦恼点击进入企业家学习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