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1758年(1758年属什么生肖)

时间:2023-10-16 18:18:04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13场战争,清朝走向鼎盛,又衰落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王朝的更替都离不开战争,崛起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清朝也不例外。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吴三桂降清与清军一同击败李自成以及其他抗清势力。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国祚296年。清朝在近三百年时间里,从兴盛到衰落,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有些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平定三藩之乱

这场战争发生在1673年—1681年,持续8年时间。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助清灭明被封王,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三藩王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受康熙的削藩之举刺激,三藩起兵反叛。叛军很快就占据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湖南、福建等省,席卷近大半个中国,让朝廷焦头烂额。康熙通过分化瓦解三藩,各个击破,最终用了八年时间才平息叛乱,避免了国家出现。

二、统一台湾之战

这场战争发生于1681年-1683年,持续两年时间,此战的重要意义自然无需多言。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入我国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攻上台湾岛,赶跑了侵略者,收复了台湾,设置府县进行管理。郑成功去世后,参与三藩之乱的郑经退守台湾。

1683年,施琅受命率水师三万进军台湾,夺下澎湖列岛后,郑氏集团见大势已去,投降清朝,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朝廷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三、雅克萨之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1685年—1688年。沙皇俄国为了得到出海口四处扩张,沙俄侵略者侵入我东北地区。康熙皇帝两次下令对沙俄入侵者予以痛击,收复了雅克萨,遏制了沙俄进一步南侵的势头,对维护领土有积极意义。

雅克萨之战清朝是胜利方,但由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反叛,为避免两线作战,清朝被迫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未能在东北加强防御部署,给沙俄在晚清时侵吞我东北大片领土留下了隐患。

四、平定准噶尔之战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1690年至1757年,用时约67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付出了不少心血。

清朝虽然取代明朝,但是盘踞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准噶尔势力对初生的清朝威胁最大。为了消除这个威胁,康熙、雍正、乾隆爷孙三代从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开始,就不断地同准噶尔势力作斗争,发动昭莫多之战、安定西藏之战等一系列的战争,最终消灭了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等为代表的准噶尔势力,将新疆地区纳入掌控。

五、平定青海之战

这场战争发生于1723年-1724年,青海和硕特部固始汗及其子达什巴图尔均接受清廷册封,表示臣服,但是罗卜藏丹津(达什巴图尔之子)继位后,不愿意受清朝统治,鼓动青海和硕特各部反清,妄想独霸青藏高原。

雍正皇帝派年羹尧率军2万击溃叛军,罗卜藏丹津在岳钟琪长途追击下,逃入新疆,投奔准噶尔部,青海反叛势力被平定,清朝在青藏高原的统治得到加强。

六、平定新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之战

清朝时,新疆天山南路的大致范围为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南疆地区。在准噶尔部势大的时候,大小和卓被准噶尔软禁在伊犁。清朝平定准噶尔达瓦齐叛乱后,释放了大小和卓,并护送大和卓返回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统领旧部。

小和卓霍集占留在伊犁,但他野心比较大,阿睦尔撒纳叛乱时,他也趁机起事,返回叶尔羌,于1757年自立为巴图尔汗,公开反叛清朝。1758年-1759年,乾隆皇帝派军平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使新疆重归平静。

七、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

这场战争发生在1788年-1792年,历时4年。我国西南方向的邻居尼泊尔,在清朝时处于廓尔喀王朝的统治下。廓尔喀野心不小,不满足于现有的疆土,积极对外扩张,觊觎清朝西藏地区。

乾隆皇帝两次派兵对入侵西藏的廓尔喀进行反击,差点打到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投降,成为清朝的附庸。如果不是后来被英国人抢了去,说不定现在尼泊尔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了。

清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开拓进取,对内平叛也有对外抗击侵略,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不过,之后的战争则发生在清朝衰落期,让大清王朝一步步跌入深渊。

八、第一次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英帝国主义将大批输入中国,使中国大量财富外流,对中国人造成巨大伤害。在道光皇帝授命下,1838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触动了英在华利益。英国派远征军发动第一次战争。清王朝抵挡不住英军进攻,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

九、太平天国运动

战争后,清廷为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民怨沸腾。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太平天国内讧和局限性,后被清廷勾结外国侵略者残酷镇压。1872年,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运动消散在历史中。

十、第二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英国尝到甜头,列强纷纷而来。英、法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在俄、美支持下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掠夺并火烧圆明园。沙俄出兵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廷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清朝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十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和俄国在中亚地区加强殖民,觊觎我国新疆地区的领土。1865年,英国支持中亚浩罕国首领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南部,建立伪,蚕食天山南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沙俄也于1871年,借口边境安全问题,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新疆面临被英俄列强侵吞的危险。

1875年,清廷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新疆地区,历时约两年,歼灭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新疆其他地区。左宗棠积极准备进军伊犁,并抬棺行军以示收复伊犁的决心。沙俄迫于压力,1881年2月24日同清朝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势力撤出,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十二、中日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大清国成为其侵略的目标。此时的中国经过洋务运动,军事实力有了起色,建立北洋水师,但朝廷,军队士气低落,纪律松弛,外强中干。1894年,日本袭击北洋舰队,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在日本海陆两军夹击下全军覆没。1895年,清廷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大片领土,赔偿白银两亿三千万两等等,进一步刺激日本的野心,导致后来的日寇侵华。

十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两次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列强视清朝为肥羊,随便宰割,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进行压榨。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899年,掀起反帝国主义运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义和团(也叫义和拳)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1900年,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队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北京城沦陷,八国联军到处杀人放火、四处抢掠!偷窃和抢掠的珍宝不计其数!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往西安。

明清紫禁城500年,仅此一起谋杀皇帝案,竟发生在他身上

这天早上,陈德带着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出门,说要给他重新找个雇主。

路上,陈德在一家酒铺要了半碗绍兴黄酒,喝完,不过瘾,再要了半碗木瓜酒,又喝完。随后领着儿子来到东华门——紫禁城东门。

似乎并未受到阻拦,他们轻轻松松进了皇家禁地。

陈德熟门熟路,混在人群中,绕到了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内。他拉着儿子躲到一处建筑后面,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不要来认尸!”

陈禄儿惊呆了,惶恐地问为什么。

父亲陈德说,不要问了,一会儿你就看见了。

隔了没多久,陈禄儿望见一顶黄轿子抬了进来,父亲突然往前冲,手里拿着刀。

陈禄儿不知道父亲的刀从哪来的,更不知道轿子里坐的是谁。

▲ 帝国时代,紫禁城真的戒备森严吗?

1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

在神武门外换了轿子,即将进入顺贞门(御花园北门)时,一条大汉突然窜出,手持尖刃,直奔嘉庆的轿子。

守卫神武门、顺贞门之间的上百名侍卫,一个个吓得呆若木鸡,毫无反应。

只有御前大臣绵恩、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六人挺身而出,围住刺客。

此时,嘉庆已进入顺贞门内。在轿子里,他看不到外面发生什么事,但听得到嘈杂的搏斗声。

嘉庆差遣了一个太监,重新走到顺贞门外,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刺客应该很强悍,以一敌六,凭一把随身小刀,竟然刺破了绵恩的褂袖,还在丹巴多尔济的身上扎了三刀。最后寡不敌众,力气用尽才被拿住了。

陈禄儿被人拥挤,摔倒在地,爬了起来,趁乱跑回住处。回去看到弟弟陈对儿在门前玩耍,就说:“别玩了,父亲出事了。”

2

紫禁城是帝后妃嫔的生活重地,也是帝国中央机构所在地。尽管每天出入紫禁城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工匠厨役,人员繁杂,但按理说,事关帝国的核心,禁卫应该是十分森严才对。

事实上,也是如此。

明清两代权力核心使用紫禁城,将近500年,把皇帝暴露在刺客的眼皮底下,使其几欲谋刺成功,这是头一遭。

此前,发生过两次突发事件,但谋刺对象、事件性质都不及这次严重。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史上称为“梃击案”。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个僧人手持腰刀,只身闯入东华门。值班护军数十人,竟被僧人的气势镇住,任其一路前行。直到协和门,几个护军才把僧人擒住。

惊魂甫定的嘉庆,肯定会想起这两起历史旧案。

▲ 陈德行刺嘉庆示意图

3

刺客陈德落网后,嘉庆亲自指示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介入严审。

当天,就把陈德的个人历史和社会关系摸得七七八八了。

陈德,47岁,北京人。其父母为镶黄旗人松年的家奴。陈德自幼与父母随主人一家迁往山东,成年后,基本上也是在富贵人家当差为生。

父母死后,陈德于乾隆末年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北京,投靠亲戚,辗转在五户人家当差为奴。

干得最久的一户人家是在孟明家。陈德在孟家做厨子,做了五年。不幸,其妻突然病死,留下年逾八十的瘫痪岳母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子。

日子艰难,陈德开始纵酒,在院子里歌唱哭笑。孟家担心陈德酒后闹事,索性把他辞掉了。

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活着,对于中年男子陈德来说,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但对于行刺皇帝的动机,陈德的供词让审讯大臣和嘉庆都感到不合情理。

4

陈德坚持供称,行刺皇帝,系他一人所为。

为什么要行刺皇帝?

回答说,因生活走投无路,一家老少无可依靠,实在情急,要求死路。但转念一想,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枉自死了?

想死,又想死得“轰轰烈烈”,引起社会轰动,陈德一下子就想到了皇帝。

但他辩解,他只是要“惊驾”,并无谋刺皇帝的意思。

他说,他当天看到皇帝的轿子,手持身佩小刀往前跑,原想犯了惊驾的罪,皇帝一定会当场下令,叫侍卫大臣们把他乱刀剁死,好让他图个爽快,也死个明白。仅此而已。

嘉庆对陈德的供词表示严重怀疑。于是,下令加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审。

经过再次会审,陈德的供词仍与“昨日无异”。

▲ 行刺案就发生在顺贞门前

5

然而,一个社会的闲杂人等,怎么会对宫禁之内的路线如此熟悉,并自由出入呢?

在连日审讯陈德的同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雇佣过他的人,认识他的人,以及他的亲人,一切与他哪怕稍微有点交集的人,最少都被审问过一遍。

在提审内务府包衣达常索和太监杨进喜时,审讯人员找到了答案。

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陈德曾跟随达常索在内务府服役,经常给诚妃刘佳氏配送锅碗瓢盆、日常生活物件,因而得以出入宫禁,熟悉各门路线以及皇帝的护卫情况。这为陈德后来入宫行刺准备了条件。

案发后第四天,嘉庆又下令加派九卿科道会同审理。

此前经过轮番审讯,刑部官员还轮班“彻夜熬审”,上了一切刑讯逼供的手段,陈德就是嘴硬,仍然咬定“实在无人主使,实在供不出来”。

嘉庆不相信,一定要揪出幕后主使。所以两次加派部门、官员会审。

陈德始终供称,我就是要求死,所以被抓时逢人乱砍,并无别的意思。

最终,经受不住刑讯逼供,陈德又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就做过自己身穿蟒袍的梦,为此他专门求过几次签,都说自己有富贵命,所以这几年经常胡思乱想。

这些供词表明,陈德已经神思恍惚,人不正常了。

6

刑讯逼供至此,陈德从一个无端报复社会的底层人,变成了蓄谋已久想做皇帝的野心家。

这几天内,嘉庆也一直在衡量,怎样为这起引起轰动的行刺未遂案定性,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嘉庆最想知道的是,陈德行刺的背后,有没有指使者或者秘密社会组织。也就是说,嘉庆朝初期的两件大事,究竟与此案有没有瓜葛?

一是嘉庆亲政后,迅速扳倒了在乾隆朝权倾朝野的和珅。和珅党羽众多,据称嘉庆赐死和珅后,多次险遭暗算。陈德案发生前,社会上已有和珅党羽谋害皇帝的传言。那么,陈德是否也是他们派来的杀手呢?

二是从嘉庆初年起,清廷几乎动用了全国所能动用的兵力强势镇压白莲教起义。陈德案发生时,白莲教起义基本上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陈德行刺,是不是白莲教余党的报复呢?

但不管如何用刑,陈德都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嘉庆认为,再审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反而会引起朝廷内外的猜疑、攻击,使得人心惶惶。

闰二月二十四日,陈德案发生后第五天。嘉庆最终颁发谕旨,停止刑讯陈德。

▲ 嘉庆皇帝

7

用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一桩谋刺皇帝案的审讯侦查,表面看来,嘉庆未免太过草率了,但实际上,他已经过了深思熟虑。

嘉庆帝在谕旨里说,陈德一案,诸大臣尽心尽力,穷究其主使、同谋及党羽,忠君为国,必应如此。但朕即位八年以来,仁政虽不多,却也从不妄行杀戮,朝野上下,都是朕的臣工及兄弟子侄,不忍心无端猜忌任何一人。

他给此案最终定性是,陈德行凶,有如狂犬伤人、鸱枭食母,不一定必有主使或同谋。

如果一味用刑逼供,陈德真的像疯狗一样随便说出几个人的名字,到底要不要追查下去呢?嘉庆说,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追究也不是,不追究也不是。

赶紧结束陈德案,让官员们尤其是此前被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的和珅余党们放心,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实际上,在嘉庆颁发这道谕旨之前,他已经接到密报,有人投了匿名信,举报笔帖式兴德保父子曾与陈德有密切往来,现在尚有陈德的同党在外勾结行事。

嘉庆密令帝国官员两头追查,一边查兴德保父子是否与陈德案有牵连,另一边查匿名信是谁写的。

追查结果是,一个叫兆昌的人,因为与兴德保父子有私怨,挟仇诬陷。

阴险的兆昌未能得逞,自己反被处死。但人性的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8

而嘉庆最纠结的,其实还是紫禁城的护卫松懈问题。

陈德案发生时,在场100多名侍卫人员,竟然只有绵恩等六人奋力救驾,其余人员呆若木鸡,就像看戏的。

疲惫松懈,无责任心,无警戒意识,宫禁之内,皇帝身边的人,竟然顽劣至此!嘉庆感到十分后怕。

事发当天,他颁发谕旨,对绵恩等护驾有功的六人分别进行了奖赏。同时,以门禁废弛为由,对护军统领副都统、护军章京等一批人进行了降罚。

随后,他多次提及禁卫问题,并指出那些无动于衷的侍卫,实际上是没心没肺。

他在谕旨中说得很尖刻:“绵恩、拉旺多尔济等六人受恩固厚,然百余袖手旁观之人,竟无一受恩厚者乎?绵恩系朕之侄,拉旺多尔济系朕之额驸,固应休戚相关,朕怀深慰;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

他最后说:“朕之所深惧者,在此而不在彼。”

意思是,让他最感害怕的,根本不是陈德案背后有无主使或同谋,而是松懈的禁卫、漠不关心皇帝安危的侍卫。这些才是陈德真正的“同谋”。

▲ 陈德案十年后,林清(如图)领导的天理教教徒打进了紫禁城

9

依照法律,陈德最后被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一并绞决。其岳母年已八十,免议。

陈德案,从事发到终结,不过五六天时间。

嘉庆本想以快刀斩乱麻,消弭这一恶性个案的影响,但各种传言以及后续事件,让他的这一意愿屡屡落空。

传统中国,一直就有阴谋论生长的肥沃土壤。陈德案,恰好提供了一颗种子。

人们始终不相信一个寻死的人会想到去行刺皇帝,也不相信一个社会底层人这么容易就持刀站到了皇帝面前,更不相信一个打杂的厨子以一敌六竟然还没让大内侍卫占到太多的便宜。

于是,陈德在民间传说里,变成了武艺高强的刺客,勇猛逾常,能够横扫地上短柱,一脚扫去,十二根柱子都拔起。他的口气也变得更大,面对王公大臣的审讯,他曾说,我的事如果成功了,你们现在坐的地方,就是我坐的。

嘉庆真是倒了血霉。陈德案发十年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清领导的天理教教徒竟然攻入了紫禁城。

这些松散的天理教徒虽然最终落败,但紫禁城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于是,人们又想起了陈德,附会说他是天理教徒,编排他当年的行刺,正是天理教的谋划。

总之,陈德成为了民间反抗皇权的一个象征性人物,一个不怕死的英雄。

反倒是嘉庆最在意的那些东西,无论怎么申饬,怎么三令五申都管不好。

紫禁城的门禁松懈问题,看来也是帝国走向没落的一个表征。

陈德案发生四十多年后,咸丰年间,京城里一个卖馒头的小贩,偶然在路上捡到一块出入紫禁城用的腰牌。凭着这块腰牌,小贩把馒头卖到皇宫里。两年多后,才被发现。

那时,大清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圣人”孔子的?

孔子思想大概从16世纪开始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西方的。几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孔子

第一种形象是“哲人”。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虽然不能说在中国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是受哲学家牵制的。”

利玛窦来到中国,看到读书人穿的是儒服,念的是四书五经,讨论的是孔孟之道,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信奉儒家学说并以之治理天下。这样耳濡目染之下,他向西方传达的结论就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这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种形象是“智者”。

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黑格尔的理由如下:1、孔子只注重常识道德,或者说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教训”。2、孔子不懂思辨哲学。因此,“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尔本人不懂中文,他对孔子思想的了解只是限于传教士的译本,他所能接触到的是脱离具体语境缺乏鸢飞鱼跃活泼生动生命力的若干条孔子语录,他无法把握孔子思想的全貌,因此他对孔子的评价自然不高。黑格尔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轻视东方文化,他甚至不无偏见地认为汉语不宜思辨,对此谬论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严加驳斥。

第三种形象是“完人”。

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未曾说过。不过禁人行恶,孔子是劝人为善。他尤其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以为“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教理,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孔子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地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伏尔泰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

法郎士·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造者,马克思称之为“现代经济学始祖”,又说他“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1758年,魁奈发表《经济表》一书,他的弟子声称:“有史以来只有三大发明,第一为信件之发明,第二为货币之发明,第三为前二者之结果的《经济表》之发明。”而《经济表》一书的结构模仿儒家《易经》六十四卦。因此,人称魁奈是“欧洲的孔子”。

这一派对于孔子作了高度的评价:“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宗教道德优美到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但是还有一事要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魁奈本人认为希腊哲学不如中国,一部《论语》即可以打倒希腊七贤。(张荣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来源:非常历史

电磁学的发展简介

电磁学的发展在人类认识自然现象过程中,展示出了非常强的逻辑性,值得我们探讨。

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如下:

1. 公元前600年,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水草等轻小物体,以及天然磁矿石吸引铁等现象。

2. 公元前770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有“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慈石烧铁,或引之也”等慈石吸铁的记载;

3. 西汉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中有“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及“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说明西汉时人们就已经发现磁铁虽能吸引铁,但是无法吸引瓦的现象。当时的人们虽观测到“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葵之向日”等现象,但尚无法理解其原理,因此有“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4. 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公元27-97年)在《论衡·乱龙》一书中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

5.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6. 16世纪的吉尔伯特是英国著名的医生,曾是英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他不但医术高明,在物理学方面也成绩斐然。他发表了《论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其在电与磁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其著作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的磁现象,如磁石的吸引和推斥;烧热的磁铁磁性消失等。他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并用大磁石模拟地球做过著名的“小地球”试验。他发现除琥珀以外,还有十几种物体,玻璃、硫磺、树脂、水晶等经过摩擦,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英语的“电”来自于希腊文“琥珀(ƞλεκτορν)”。

7. 17世纪,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物理学家格里凯制造出一种摩擦起电器,使用摩擦可以连续转动的硫磺球,从而可以得到大量电荷。后来,不断有人制造出各种静电起电器。但是,当时存在一个难题:好不容易产生的电荷,很快就会消失了,该如何储存这些电荷?

8. 1729年英国的格雷(Stephen Gray)研究琥珀的电效应是否可以传递给其他物体时,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金属可导电,丝绸不能导电。

9. 1733年法国的杜费在注意到格雷的研究后,经过试验得出所有物体都可摩擦起电,他改进了吉尔伯特的验电器,并观察到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金箔后对金箔有排斥作用,而摩擦过的硬树脂棒对此金箔有明显的吸引。他意识到不同的材料经摩擦后产生的电不同,带相同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带不同电的物体彼此吸引。

10.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家马森布洛克发明了莱顿瓶。莱顿瓶其实就是一个电容器,最初的莱顿瓶是在一个盛水的玻璃瓶上塞上一个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枚铁钉,用铜丝把铁钉和起电器连接起来。后来,莱顿瓶经过改进,里面不再装水,而是在玻璃瓶内外贴上锡箔。莱顿瓶曾被作为电学实验的供电来源,也曾被魔术师作为道具进行表演。

11. 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根据自己的实验,认为在正常条件下电是以一定的量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元素;电像流体一样可以流动,摩擦的作用使电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不能创造;任何孤立物体的电的总量是不变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荷守恒;他把摩擦时物体获得电,而形成电的多余部分叫做正电;物体失去电,而形成电的不足部分叫做负电。严格地说,这种关于电的一元流体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正确,但他所使用的正电荷负电术语至今仍被沿用;

12.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验证被人们称为“上帝之火”的雷电是否和莱顿瓶内摩擦起电得到的电为同一种电,在雷雨天把一个绸子做的风筝放到了天空。风筝顶部放了一根尖细的铁丝,牵引风筝的麻绳末端绑上一个铜钥匙,把钥匙塞进莱顿瓶内。当雷电来临时,通过细铁丝、淋湿的麻绳、铜钥匙等传到莱顿瓶内。富兰克林手指靠近钥匙时感到一阵麻,说明雷电被引到莱顿瓶内。富莱克林因此认为天上的雷电和地上的电为同一种电,并发明了避雷针。不过,类似的实验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被雷电击中而毙命。

13. 1766年英国的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根据他在实验上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电荷和对内部不产生电力,猜测电力与万有引力有相似的规律,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他未能予以证明。

14. 1769年英国的约翰•罗宾森(John Robison)通过作用在一个小球上电力和重力平衡的实验,第一次直接测定了两个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即:实验得出 =0.06。

15. 1773年英国的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提出每个带电体的周围有"电气",与电场理论很接近;卡文迪许演示了电容器的电容与插入平板中的物质有关;电势的概念也是卡文迪许首先提出的,这对静电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了导体上的电势与通过电流成正比的关系。卡文迪许将两个同心金属球用导线相连充电,然后取走导线打开外球壳,检测内球是否带电,结果为零。根据这个试验,卡文迪许确定指数偏差 ≤0.02,比罗宾逊得出的结果更精确,但是没有发表。

16. 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设计精巧的扭称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他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总结出了库伦定律。

17. 1786年意大利医生和动物学家Lugi Galvani(路易吉•加尔瓦尼,又译作伽伐尼)在实验室解剖青蛙时发现,当他的一个助手偶然将解剖刀的刀尖碰到桌子上青蛙腿上的神经时,另外一个助手发现附近起电器导体(在桌子上放有一部起电器)发出火花同时青蛙腿抽动了一下。他重复这个实验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他又以严谨的态度选择不同时间、不同条件进行试验。他发现,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雷雨天,在室外还是封闭的屋子里,重复这个实验,青蛙腿都会收缩。因此,他认为这个电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动物本身所具有的。他把这种电命名为“动物电”。他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因为当时人们就注意到某些鱼类像电鳗、电鲶等都能放电。

18. 与伽伐尼同时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德罗•伏特(有的文献称伏打)注意到该实验,但他不同意“动物电”的观点。他认为引起蛙腿抽搐的是来自两种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的电流。为此,他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用导线连接起来,再使用金属导线的两个端点去接触青蛙,蛙腿会抽动。完全抛开青蛙,而使用金属导线的两端去接触自己的舌头,会有触电的刺激感,他把这种电命名为金属电。接下来,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通过搭配不同的金属,得出了伏打序列,即:锌、锡、铅、铜、铁、铂、银、金……,只要按这个序列将前边的金属与后边的金属搭配起来,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形成电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金属放在到点的溶液中。根据这个原理,1800年,伏特把数十个圆形的银片、锌片以及盐水浸泡的厚纸片按银片、纸片、锌片、纸片的顺序不断叠起来,就成了著名的伏打电堆。用金属导线将电堆的两端连接起来,可以形成稳定的电流。

19.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尼科尔森(William Nicholson,1753-1815)得知发明了伏打电池后,同年5月2日同解剖学家安东尼·卡莱尔(Carlisle,Anthony,1768-1840)共同研制成英国第一个伏打电堆,即用铜币和锌板各36枚组成的电池组,他们发现,当将两根分别连接银币和锌片的导线放在水中时,与锌(负极)连接的金属丝上发生氢气泡,而与银(正极)连接的金属丝上产生氧气。这样,他们就成为电解水的先驱者。

20.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电解得到多种金属。

21. 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一组2000个电磁联成的大电池制造了碳弧电极,它在19世纪70年代白炽灯问世之前,一直作为点光源供人们使用。

22. 1813年,法国人泊松(Simenon-Denis Poisson)将引力势理论移植到静电学,并给出泊松方程 ,其中V是电势, 是体电荷密度。而引力势理论的基础是1777年法国的拉格朗日引入引力势V描述引力场,V的负梯度就是引力以及法国的拉普拉斯给出的引力势方程 ,称为拉普拉斯方程。

23. 1820年7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接电池正极,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接到负极时,小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即为电流的磁效应。

24. 1820年9月法国的安培提出了通电线圈与磁铁相似,并在其后的五年之内通过对通电平行导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得出了电流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提出了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25. 1820年12月法国的安培在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了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安培定律;

26. 1820年,法国物理学家毕奥和萨伐尔,通过实验测量了长直电流线附近小磁针的受力规律,发表了题为“运动中的电传递给金属的磁化力”的论文,后来人们称之为毕奥--萨伐尔定律。

27. 1820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Arago)发现了软铁的瞬时磁化现象。

28. 1821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建议可以使用电磁仪器传输信号。

29. 1822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由两种不同金属连接成的回路,当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便有电流出现,这便是温差电动势。

30. 1825年斯图金发明了电磁铁。

31. 1826年,德国人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实验中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八根铜导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等式X=a/(b+x)。 式中X为磁效应强度,即电流的大小;a是与激发力(即温度差)有关的常数,即电动势(当时欧姆称之为“验电力”),x表示导线的长度,b是与电路其余部分的电阻有关的常数,b+x实际上表示电路的总电阻。

32. 1827年,

又在《动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将他发现的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当时欧姆称之为“验电力”),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但是,欧姆的研究成果并未立刻得到科学界认可,可能的原因是欧姆提出的“验电力”等名词含混不清。

33. 1831年8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进一步认识到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即使没有回路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依然存在,感应电流是由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

34. 1832年,法拉第根据静电和电流的各种效应,用实验证明伏打电、摩擦点、磁感应电、温差电、动物电等不同来源的电具有“同一性”,实现了电的统一。

35. 1833年,德国的高斯(Carolus Fridericus Gauss)德国物理学家韦伯制造了第一台简陋的单线电报,控制电磁铁的吸引可在远距离产生听得清楚的声响。

36. 1834年,俄国人楞次(H.F.E.Lenz)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37. 1835年,美国人亨利(Joseph Henry)发表了论文解释自感现象。早在在1829-1830年亨利就发现了自感现象,比法拉第早一些,但未及时发表。

38. 1837年,英国人惠斯通(Charle Wheatstone)发明了电报机。

39. 1839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莫尔斯”电报码。

40. 1839年,德国人高斯在格林公理(1828年由英国人George Green给出)及矢量分析的高斯定理基础上证明了静电学的高斯定理。

41. 1848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从能量角度考察,才明确了电势差、电动势(欧姆称之为“验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使得欧姆理论与静电学概念协调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基尔霍夫解决了分支电路问题。

42. 1855年-1865年期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只可能是横波,速度等于光速。同时,得出结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

43. 1854年,法国人布瑟耳(Charles Bourseul)提出用电来传送语言的设想。

44. 1855年,英国人威廉汤姆逊(William Thomson)解决了水下电缆信号传送速度慢的问题。

45. 1866年,英国人威廉汤姆逊(William Thomson)设计的大西洋电缆铺设成功。

46. 1873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和麦克阿利斯特改进了卡文迪许在1773年的同心球试验,麦克斯韦亲自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并推算出 ,其中q不超过1/21600。

47. 1876年美国人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与他的同事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

48.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49. 1905年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