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德字真正的含义(德字的最佳配字)

时间:2023-10-01 17:31:32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德?什么是心

德字左边是双人旁,即行字,行字应四人四方,四方人行四方路,不包括禽兽之走。

右边就是古之德字,谓之十目一心,十目以极观,一心以了悟!一心合道,十目应法。一十内外,微义层出。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德的内涵全部包容在其中。“德”字,右边上面是个“十”,下面是个“四”,再下面是个“一”,最下面是个“心”,左侧是个双人旁“彳”。这个字的整体效果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拥有十种善心(“十”)、四种行为准则(“四”),一心一意(“一”、“心”)地去做、去实践,为家庭、为民族、为别人(“彳”)而奉献,这才是真正的“德”!遵守非礼勿言、勿听、勿视、勿行四项行为准则。

“心”,说文解字云:心,人心,火脏。图中所有的字当中,大脑的“脑”,有个“月”字;“肺”,有个“月”字旁;“脾”,有个“月”字旁;“肝”,有个“月”字旁;膀胱、胃、胆、胰,都有一个“月”字旁,唯独这个“心”没有用 “月”字旁。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够释放出一个光明的能量场。我们心场释放出光明的能量场,就是我们体内的太阳。”日”“月”为“明”,学习太阳无私自燃,为万物照明;学习月亮无欲返照,为万物照明镜。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明明德”于心,那么这一生就会走上歧路,白活一生。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人,从而失去了来到人世间真正的价值。不仅对自己没有任何作为和作用,对社会、对他人也没有什么大贡献,因为他心里边没有光明;有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的心就在释放着光明,既照亮了自己,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

心细为德

有句老话说,“性燥心粗,一生不济”。意思是说,心性粗糙,脾气暴躁的人,一辈子命运不好。

这也不难理解,我们做个深度剖析。

心性粗糙,心的本性不细腻,不柔和。表现出做事粗枝大叶,不爱用心思,感觉迟钝,往往后知后觉,后悔,错失良机。考虑问题不周全,自私,只想到自己,只会从自己出发考虑问题,不能换位思考,不顾别人的感受。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总是粗心大意,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更注意不到细节,流行语叫神经大条。

更有甚者,脾气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控制不了情绪,容易暴怒冲动。管不住自己嘴,恶言恶语出口伤人,恶声恶气拳脚相加,往往酿成大祸,造成严重后果。

这样的人,也不能单纯都称之为坏人。但是,如此对人对事缺少包容,不仅显得没有涵养,更是缺少道德素养,其实质就是缺少德。

道德是最高的宇宙法则。

道,是指自然规律。德,是指对道,即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回归与呈现。

德字拆开看,就是心,行,直。意思是直心做人,光明做事,进入天道。因此回归本性,顺乎自然,直心做人,就是德。

德是人之初,性本善,是包容,是慈爱,是认同,是安定。

德是不攀附,不指责,不要求,不对抗,不藏私,不占有,不执着,不较真。

德的力量来自于纯粹干净的道。

与上诉行为表现恰恰相反,心细为德。

心性精纯细腻,从细微中洞察整体,见微知著。细细地体悟自己只是沧海一粟,水滴入海,浩瀚苍穹一颗星,自己也是大海苍穹。

慈悲与爱是宇宙间最高的德行,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

以慈悲之心待人,以利他之心待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人处世,说话做事,修炼心性,多用心思,懂得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

心里装着别人,就不会出言不逊,懂得包容理解,就能奉献爱心。眼里有道有德,就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会慌里慌张,就能每逢大事有静气,做事沉着冷静,心思细腻,不容易出错。

所以,归根到底,心粗为忌,心细为德。

汉字道:讲点“德”,说“德”的思维表达及应用

汉字道,“文”言自然,“字”道世界。

文以载道,以微言大义。

而文字就是微言所载基础。

汉字,以文言文,以文言字;文字,其本质就是文言文字。

“德”字,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是极其重要的。

老子讲“道德”,孔子讲“仁德”。

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说说“德”字汉字思维及所载之道——

理解“德”字的图形构成

德:德行,心德,心德修行。

按照小篆字形,

形声会意合体字,彳直心为德,彳㥁为德,

从彳㥁聲。从彳(chì),从惪(dé) ,惪(dé)声。

其汉字图形构成为

“彳、直、心”或者“彳、惪(dé)”

▲ 德-小篆

按照甲骨文及金文字形,

彳直为德,后金文加“心”

其汉字图形构成为“彳、直”

▲ 德-甲骨文

▲ 德(无心)-金文

西周之后加心

▲ 德(有心)-金文

其中“彳”,

“彳”为行,表示彳行于路;

“彳”行为外,行为于外。

其中“直”,

目十为直,从十目。

十目所见是直,就是“正见”。

也就是“目正直向前”或“目正直向上”。

直为正见。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见之审视必能矫其枉,故言正曲为直。

“直”指的是

人自身“直”目正见外而产生自我审视认知。

其中“心”,

人身心。

指人身内心的认识感知心得。

▲ 㥁(dé)-小篆

其中“㥁(dé)”,也是“惪(dé)”。

直心为惪(㥁),从直从心。

二者合一,直心为悳,

“悳”就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内得于己,是说身心所自得;

外得于人,是说惠泽使人有所得。

“直”观于外,内求于“心”;

“直”目于外,内化于“心”。

“德”字汉字图形如何表达?

“彳、直、心”

或者“彳、惪(dé)”合一

就组成“德”字

其内“彳、直、心”相互定义就表达“德”义,

“彳、直、心”是独体文,

以“彳、直、心”独体文来言“德”,

“德”字是“彳、直、心”文言文。

如此表达出“德”字之义——

彳直心为德,或者彳悳为德,

人“彳”行于道而“心”有所“悳”为“德”。

其一,

“德”中有“彳”,

彳行于道,彳行往复,

故“德”有行有所復之“德行”“正直德行”本义。

德正直彳行于社会。

其二,

“德”中有“直”,

直为正直,直为直观正见,

故“德”既有“正直、德正”本义,也有“直升登攀”本义。

其三,

“德”中有“心”有“悳”,

“心”直有“悳”,心有所得。

故“德”有“心德”“心有所得”之本义。

本义:

①德行,行得正直。

②直升,直向上升迁。登高,攀登。

③德心,心得。

“德”字之用

老子讲“道德”,孔子说“仁德”。

同为“德”字表达,

但是老子所言“德”是要高于孔子所言“德”。

【道】“道”法自然,是中国“易”经的天人关系变化描述进一步量化,地道的中国本土教派,它的自然观偏向天地自然环境,相对于“易”的“天”自然更与地量化具体,人的修炼更具体,其“天人观”即为“天地自然与人”的关系,这也是“道教”修炼对自然环境选择性很高,深山大川,“道”即在“易”下的地球自然与人量化!

《老子道》:道德

老子从易经“道”出说“道”讲“德”。

道—从天地自然本生而成,

德—人心认知自然万物而得,

以后天心“德”而循先天自然“道”。

【儒】“儒”本质讲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社会自然环境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它在“易”之下,在“道”之下自然与人关系细分量化,“道”的大自然观包含物理自然和社会自然,而“儒”的自然观为社会自然,是在讲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秩序伦理关系变化,人与人社会秩序关系规律!

《孔子儒》:仁礼

孔子讲“德”道,从“德”而出“仁”,

进而仁德仁义。

“儒”以“仁”为内核,

以“礼”外显,内“仁”外“礼”,

讲仁义,说礼仪。

“德”之成语应用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自《尚书·泰誓》: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子: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郭沫若《归国杂吟》

才德兼备 德才兼备 德高望重

仁义道德 德艺双馨 道德文章

感恩戴德 歌功颂德 功德圆满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何德堪之

德厚流光 德言容功 称德度功

德音莫违 德重恩弘 地丑德齐

同德同心 同德协力 同心合德

同心同德 同心协德 同心一德

为德不终 无德而称 遗德休烈

恩德如山 二三其德 负德辜恩

积德累功 积善成德 积德累仁

俭以养德 离心离德 量力度德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三从四德

酒后无德 畏威怀德 称功颂德

为德不卒 无怨无德 一心一德

妖不胜德 一德一心 以德报德

以怨报德 澡身浴德 同德一心

以德报怨 以德服人 以德追祸

道高德重 道微德薄 德薄才鲜

德本财末 德薄才疏 德隆望重

德隆望尊 德配天地 德浅行薄

德容兼备 德容言功 德胜头回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德洋恩普

德尊望重 丰功茂德 丰功硕德

丰功懿德 负德背义 负德孤恩

感恩怀德 高才大德 果行育德

河山之德 厚德载福 见德思齐

龙德在田 论德使能 名德重望

遗德余烈 年高德勋 讴功颂德

耆年硕德 潜德秘行 潜德隐行

潜光隐德 施仁布德 硕望宿德

颂德歌功 遗德馀烈 一饭之德

知恩报德 祖功宗德 醉酒饱德

才轻德薄 才疏德薄 材德兼备

进德修业 大恩大德 好生之德

度德量力 减师半德 爱人以德

耆德硕老 败德辱行 积德累善

积德裕后 进德脩业 小德出入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课本中“德”之名句应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刘禹锡 《陋室铭》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关联阅读:

汉字道:反者道之动,汉字“反”动?

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最难、最有争议的会是什么?

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一章“观妙”?

《道德经》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弦理论会不会受此启发?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人字学习法、说文解字、汉字思维、快速识字、国际中文,汉字博物】

想了解《人字学习法》,提升孩子的汉字能力!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1001

“德”: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

作为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原生概念之一,“德”字使用率极高,自周初至今,经久不衰。“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融伦理、政治等为一体,其创立和发展,不仅在整体上奠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走向,决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更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

(一)

从字源上看,商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德”字的初形,并有多种写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和“ ”两种。以“ ”为例,左部是“彳”,表示道路、行动;右部是眼睛,上悬一条直线,表示目光直射,可理解为循行视察、目不斜视之意,此为“德”字初义。但此时的“德”并不具备后世惯常使用的“道德”含义,且从属于殷商的宗教神学。周初维新变革之后,“德”观念才真正脱颖而出。至西周晚期毛公鼎铭文中的“ ”,在“目”下加一“心”字符,意味着目正、心正才算“德”,暗示着“德”的内在化,象征着它在伦理、道德层面的意义拓展。

当甲骨文的德字演化到金文的德字时,中国古代社会也相应地由神文时代走向人文时代,开始了人文祛魅的历史进程。据《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相较而言,周人则“尊礼尚施”,更注重理性思考。而这一转型较为集中地体现于“德”观念的酝酿与发展上。公元前11世纪,小邦周取代大邑商后,面临着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一个地处偏僻的“小邦”,在人口、技术、军事甚至文化素养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有册有典”的殷族“大邦”,为何能够取而代之?经过对历史的缜密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周人提出“以德配天”。“以德配天”不仅解决了商汤伐桀、武王伐纣的天命逻辑,更确定了西周乃至后世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

在《书》之《誓》《诰》及《诗》之《雅》《颂》诸篇什中,周人反复论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了德,上可得天之助,下可得民之和,而失了德,则天不佑、民失和,故不论是夏人、殷人,还是周人,都应当全力修德,以自求多福。周人更当自觉以此为戒,故《尚书·召诰》有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这就是说王朝在受命之后能绵延多久,是无法预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敬德”。如此,周人不仅通过“德”谱写了夏商周的更替历史,为其增添了更多的伦理道德性,对当时许多宗教仪式和宗教实践都进行了人文祛魅,如马王堆帛书《周易·要》所提到的“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德”观念的酝酿与发展,使人更多关注人本身道德的自觉和自律,从整体上奠基了中华文化的人文走向。

(三)

作为周朝立国基础的分封与宗法制度,从一开始便与“德”相关。不论是《左传·定公四年》所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还是《左传·隐公八年》所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均可为证,无不说明周王朝封建背后的“尚德”动机。这种封建宗法制度以伦理为纽带,在天然血缘的自然基础上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结构。基于此,伦理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使为臣下者,由敬祖而敬宗子,而敬国君以至天子;为君上者,由敬天敬祖,以爱同宗同族以至百姓庶民。于此,家庭、社会、政治、宗教、礼乐融合一体,在一片和谐有序的伦理氛围中可使诸侯不致相争,天下趋于安定。王国维也据此指出“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道德之团体”,因此,“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为中国成功地建立了文明社会的道德政治秩序和伦理生活范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伦理型文化的根基。自春秋以降,西周的宗法制度虽渐趋式微,但宗族、家庭作为宗法制度的遗存,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且在孔子“从周”的努力下,直至今日依旧作为文化基因镌刻在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中,体现于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孝亲敬长等人文传统和理念中。

春秋以后,“德”观念逐渐从笼统走向具体,与敬、慎、仁、忠、勇、孝、亲等所有美好的价值和品质有机结合,成为个体美德的指称,并在儒家那里完成了“德目”的系统构筑与弘扬,最终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精神品格。崇德向善内在地包含了崇德和立德双重含义,既包括理念层面对道德的尊重与高扬,也包括实践层面对道德修养的要求。在儒家那里,孔子就一贯重德,强调德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甚至在与外族交往中,也要“修文德以来之”。到了孟子,更是将道德视为人禽之别的根本所在,并将仁义礼智置于人内心,在著名的鱼和熊掌之辨中推出“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浩然正气。《大学》则对修养立德提出了“三纲”“八条目”的层层递进之方,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便是为了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以修身为基础和前提。在“八条目”中,“修身”成为连接“内圣”与“外王”的关键枢纽。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崇德向善、修身养性,崇尚气节和个人情操,就成为历代贤能圣哲、仁人志士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形成了诸如“厚德载物”“崇德尚义”“杀身成仁”“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承中哺育着民族的性格,塑造着民族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

老子道德文化核心价值观2

2022年5月18日:陈琦南

老子道德文化核心价值观2

老子巜道德经》的核心哲学思想是遵道守德。这和道学、儒学、玄学、丹道学等的所谓百家的意识形态思想是不同的。故老子道德哲学不能与各家思想混为一体。

《道德经》高度代表了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从出土帛书德上道下篇看。周末秦初时的韩非《解老》及魏末王弼注老都是德篇在前。汉代黄老之学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术为主的各家优秀传统文化统称"经学"。而百家形成儒教不成教

,道教散落民间,佛教外来引入之各种信仰和意识形态的文化。

老子《道德经》古文为德(得)道经。故我们先研究"德"的内涵。

韩非子曰:

德者,是人身内部之德。

得者,是人身外部之得。老子曰:上德不德,是说道德高尚的人,不把自己的言行花在追求自身以外的精神和物质上。那么,是有德之道德品质!

道德,是从自身獲得。取得是身外之物。这就是"德"和"得"的本质区别。韩非子进一步提出:德者,道之功。事物的本质都源于"道"。道的功能体现为事物之德。道寓于德。德是道的体现

!古人云: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唐代老学名家陸德明曰:道生万物,有得有獲,德可理解为获得了道,故名德。

史称:上古之风,各安其性。上下无为。君民共乐,风俗谆厚。讼争不起,万物皆率自然之本性

。夏商时期,则道为体,而德为用。以道德仁义礼智合论,则道德为体,仁义礼智为用。然商朝晚期,统治阶级崇尚"得",而出现离经叛道之为。前1046年,纣王鹿台自焚。不得好死。

老子受周古公亶父,避西戎之禍而迁居岐山,以"不得为德而得民心,民众归附,天下归心,创周朝。老孑又受《金人铭》和"黄帝言"的影响。成为老子制订《道德经》的指导思想。

老子认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老子肯定了上德、上仁之为。但所谓侠义之为必须遵德守仁。西周初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后来穆公制刑三千,而演变为:"出于礼而入于刑。夏商周三代主要败在夏桀、商讨、周幽三个未代皇帝离经叛道之祸。以至礼崩礼毁,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下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