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姜子牙是一位传奇的英雄人物,传说他磻溪垂钓得遇文王,辅佐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不世之功。
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都是他一手敕封,过年的家家户户时候只要贴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没有哪路神仙会给主人找麻烦。
可是姜太公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在遇到文王之前,他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岁月,让我们来看看他曾经历了什么?
话说在商朝末年,人界修仙练道者无数,分阐教和截教,阐教受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管理;截教总坛碧游宫,以通天教主为尊。
昆仑山上,钟声回荡,一位老者布衣芒鞋,步履矫健,匆匆赶往玉虚宫,童子催道:“师兄,快些,师父有件大事托你去办呢!”
老者问道:“可知是什么大事?”童子道:“不知详细,大约是关乎天下苍生,三界气运。”
这位老者正是姜子牙。
玉虚宫正殿,掌教的元始天尊端坐台上,身旁立着南极仙翁。姜子牙行礼问道:“师尊召我来此,不知有何钧旨?”
天尊道:“子牙,我只问你,来我这昆仑山多少年岁了?”
子牙道:“回师尊,我三十二岁上山修道,如今算来已有四十载也。”
天尊道:“是了,以我看来,你这一生仙缘难求,却有一场人间富贵可得。”
子牙:“还请师尊明示。”
天尊缓缓道:“百年前,我师鸿钧老祖召集我等,已指明天地间将有一场浩劫,我三教之人皆无法躲过,只能历劫。又书封神榜一卷,记以身殉劫者,升值天界,以扶天纲,此其一也。再者商汤国祚已衰,天命归周,此宇宙循环之理,而推动此运势之‘机’,就落在你的身上。”
子牙:“弟子道法微末,恐有负重托。”
天尊道:“你可放心下山,伺机而动,他年辅周灭商,如遇危难之处,自有我阐教门人助你。”
子牙顿首领命,只是他在昆仑四十年,还有不舍之情,南极仙翁送他出来,劝道:“这是你的造化,尽力去办就是,待到他年功成,该有回山之日。”说罢眨了眨眼。
子牙谢过南极仙翁,别了师父师兄弟,下山去也。
子牙一路想来,红尘中早已无亲人,只有一位老宋是当年义结金兰的,或许还在世,不如去投他。
子牙施展土遁,不多时已到宋家庄,虽然门户和从前不同,但依稀还能辨认。子牙对扫地门童道:“烦请小哥通报,就说故人姜子牙来访。”
不久,有一老翁疾步出迎:“来者莫非是子牙贤弟?”子牙道:“正是,兄长久违了!”
老宋大笑:“当年贤弟留书一封,只说西去昆仑,自此杳无音信。几十年没见,愚兄以为贤弟已得道登仙,不想还有重聚之日!”说罢拉着子牙摆酒入席。
两人酒过三巡,老宋微醺问道:“贤弟在昆仑可访着道,学得法术?”
子牙道:“我在昆仑山上,只是每天挑水,种桃子,炼丹,不外乎做一些杂务,没有修成大道。”
老宋笑道:“贤弟可惜了,劳苦多年,如今到了我处,你就放心住下,所有用度都在愚兄身上。”
老宋又道:“老弟,你既然又回到这尘世,要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为兄要帮你张罗一门亲事,也好居家过日子,如能生下一男半女,好歹有个后。”
子牙连连摆手:“兄长不必费心,我这般年纪,如何还有结亲之望?留待日后再说吧。”
次日老宋骑着驴子去到马家庄说亲,马员外早就有一桩心事,平日里托着老宋。
老宋坐下,备述子牙种种,马员外大喜:“贤侄所荐必是好人,我信得过。”
老宋回家,呼喊着:“子牙贤弟,看你怎么谢我,我刚给你说了门好亲事!马员外有一爱女,对方年方六十八,还是闺中一黄花,与你正相配!”
子牙愕然,继而叹口气,谢过老宋。
老宋选了个良辰吉日,子牙迎娶马氏过门,街坊邻里都来祝(kan)贺(xi),两边皆大欢喜。这正是“六八佳人古稀郎,萧萧白发穿红妆”。
子牙结亲后,夫人马氏见他总是在家闲坐,就抱怨道:“虽说如今吃住都有宋哥哥照应,也不是长久之计,咱们自己得有个营生,一来不让街坊说我们吃白食,二来哪天哥哥不在了,我们也好自己维持。”
子牙道:“贤妻所言甚是,只是我多年修道,不懂经营事务,只有早年学过编笊篱。”
马氏道:“便是卖笊篱也是桩事业,院中就有现成竹子,何不编了去卖?”
子牙依言,编了一些,挑到热闹街口处摆摊,人来人往虽多,他的摊位却无人问津。
夕阳西下,子牙叹了口气,腹中饥肠辘辘,只好把摊子挑回家去,走了几十里地,压得肩膀生疼。
马氏见子牙把摊子原样挑回,就抱怨起来,子牙反怪她出了馊主意,卖这种冷门货物。
马氏骂道:“这笊篱家家要用,你自己不懂买卖,倒来怨我!”两人言语冲撞,逐步升级。
老宋听见,笑着劝道:“两位消消火,我颇有家资,莫说是你们夫妇二人,就是三五十人也供养得起,何必为了这点东西怄气呢。”
马氏余怒未消:“虽然哥哥这样说,可是我二人也该能独立事业。”
老宋道:“难得弟妹有此心,我仓库中有不少麦子,可以磨了去卖面粉。”
于是子牙又赶去朝歌卖白面。
白面也不好卖,他这次换着城门游摊,依然没人买他的面,子牙无奈,在城墙根下闷坐。
他等了大半日,正准备收摊,终于有主顾上门,喊他:“那个卖面的,我要买一文。”
可是子牙不防将担子绳索落在路边,这时飞来一匹惊马,撅起蹄子正好挂到了绳子上,把两筐面粉带倒,面粉纷纷扬扬,撒地满地都是。
子牙待要拾取,恰好刮来一阵大风,两筐面粉顷刻间被吹得一干二净,那买家苦笑一声扭头走了。只留子牙站在原地,望着空筐出神。
子牙挑着空筐回去,马氏见了大喜:“今天生意不错,都卖光了?”
子牙把筐扔在地上,说道:“今日城中放炮,惊了马,撞了摊,又不巧一阵大风,可惜了这两担白面。”
马氏老脸一黑,开始冷嘲热讽起来,子牙只低头不语。
老宋听说,安慰子牙:“不就是些许白面,值得什么?”
子牙道:“背时之人,粗手笨脚,愧对兄长一再抬爱。”
老宋道:“贤弟,我有连锁酒店三十多家,每月都让你轮值当一天店长,如何?”
子牙谢过老宋,做起掌柜来,他让伙计们准备好各色点心,杀猪宰羊,准备迎客。
赤日炎炎,他在柜上坐了半日,没有一个客人光顾,也是鬼使神差,太公命该如此,当时他虽百思不得其解,也只能摇扇暗叹。
过了晌午,下起暴雨,更无半个人来吃饭,那些店里准备好的熟食点心都开始变质,子牙对伙计们说:“这些食物坏了可惜,大伙儿都吃了吧。”
子牙看伙计们吃得欢,心里却大有时运不济之感,他吟诗道:“苍苍鬓发已入秋,王业未成泪空流,飞熊何日得云翅,一遇真龙上九重。”
子牙很晚才回家,他不敢抬头面对大哥,老宋道:“贤弟今日生意如何?”
子牙道:“唉,没有分文进账,反而赔了许多。”
老宋笑笑不以为意,又给子牙本钱去贩卖猪羊牲口,想来活物不会馊不会臭,保本没有问题。
子牙把牲口赶到朝歌城,碰巧因为连月大旱,纣王祭天祈雨,官府禁止屠宰贩卖猪羊,已张贴了告示,而子牙并不知情,反将牲口往城里赶,这下撞在了枪口上。
官兵喊道:“违禁,拿住了!”子牙和仆人仓皇逃窜,那些牲口自然全被没收。
老宋见子牙回来很沮丧,就陪他去后院闲逛解闷,子牙见庭院中有很大一块空地,问道:“兄长,有这么大一块空地,为何不建造一座楼呢?”
老宋摇头道:“我早已使人建过,只是每次造了一半就遭火烧,非常邪门。”
子牙眼中灵光一闪,说道:“老兄只管安心建楼,有邪门之事,弟来处理。”
老宋喜道:“如此最好,我马上安排人手。”
那楼造了起来,到了上梁之日,子牙披发仗剑,在牡丹亭等候。到了午时三刻,突然飞沙走石,火影憧憧,卷起大片乌云,凡人都睁不开眼。
只有子牙看见,火影里分明有五个小鬼面目狰狞,一阵嬉戏玩闹。
子牙把剑望空中一指,喝道:“孽畜好大胆,昆仑修士在此,还不速速下来领罚!”
说罢天上雷鸣声大作,五个妖魔吓得跌落尘埃,跪倒齐声求饶:“我等不知上仙降临,还祈恕罪。”
子牙道:“尔等心怀不轨,屡次烧坏房屋,按理可以诛灭。”
五鬼道:“上仙一剑下来,我等几百年心血付之东流矣。再不敢胡闹了,但有所命,我等愿将功折罪。”
子牙道:“也罢,你们先去西岐搬土运泥,以后自有差遣你们的时候。若生二心,叫你们尝尝五雷符的滋味!”
五鬼谢过不杀之恩,驾云奔岐山而去。
马氏在旁听到动静,过来问道:“老头子,你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什么呢?”
子牙道:“我在降妖,你不知道,屋子本是被五鬼烧坏,今已受我命归顺。”
马氏:“哪里有妖魔鬼怪,我看你是疯了”
老宋过来劝架,子牙把上项事情说起,老宋道:“贤弟原有这样大才,何必做什么生意,不如去开个算命馆子,我来投资!”
子牙开了馆子,可是一直没有生意上门。
直到有一天,一个挑担的樵夫,叫刘能的,从馆边路过,看到了牌匾上书“袖里乾坤大,乾坤日月长”,他本是个破落户,气性不同常人,于是闯入馆中。
刘能对子牙道:“老头,我且问你,你这牌匾上所说何意?”
子牙微微一笑:“就是字面意思”,刘能怒道:“莫非你以为自己是神仙?能算过去未来之事?”
子牙道:“客官若不信,尽管试试。”
刘能道:“好!我就课一卦,若不准,看我砸烂你的招牌!再吃我一顿拳,不叫你害人骗人!”
子牙暗道:“好几个月没生意,难得开张,却是这么个浑货。”
他给刘能算出一卦:“往南走,柳下有老头,得钱一百二十文,点心四个两碗酒。”
刘能就担起柴往南走,忽然看到一棵大柳树,下面站着一位老丈,呼喊:“卖柴的人,快来。”
刘能道:“这算卦的倒有几分本事。”他走上前,那老丈问起柴的价钱,刘能故意道:“这柴要一百文。”老头道:“好柴,请你帮我带进来。”
刘能进屋放柴,又见屋里杂乱,他素来爱干净,顺手就帮老丈打扫了庭院。老丈看见说道:“小哥,今天是我小儿生日,高兴,又遇到你这样的好人,又是给好柴,又是帮我打扫。”
老丈进屋端出一盘点心、一壶酒,送与刘能吃,点心是四个,刘能把酒给倒出,不多不少,刚好是两碗。
老丈付了柴钱,另拿出20文交给刘能:“这是小儿的喜钱,送你打酒吃吧。”
刘能心中又惊又喜,撒开腿狂奔回城,边跑边喊:“朝歌出活神仙咯!”
刘能来到命馆,对子牙道:“先生真是神仙,我服了!”说罢给了算命钱。
刘能又强拉了一位催银任务的公人,让他来算一卦,果然如子牙所算,催到银两分毫不差。
从此姜子牙名声大振,来算命的人络绎不绝,命馆的生意红火,马氏和老宋都很高兴。
再说轩辕坟中,有一位玉石琵琶精,是当朝妲己娘娘的结义姐妹,她出门觅食归来,路过姜子牙的命馆,见此处非常热闹,都在排队等卦。
琵琶精心生好奇,心道:“莫非真有神仙,倒要见识见识。”她变作一位全身缟素的妇人,也去算命。
子牙摸了摸妇人的手腕,就觉此人脉象不是凡人,又以慧眼观察,看出她身上黑气缠绕,显然是个妖精。子牙手中一紧,琵琶精皱眉娇声道:“我一介弱质女流,先生为何紧抓不放?太失礼了吧!”
围观群众道:“先生你也年纪一把了,怎么还有心调戏良家妇女?”
子牙道:“你等不知,这是妖精。”
众人笑道:“如此花容月貌的小娘子,怎会是妖精?还不把她放开。”
子牙并不放开,操起砚台猛砸妇人头部,打得她一朵桃花开,眼见是不活了。
众人嚷起来:“打死人了,打死人了!”早有人报知官家,比干丞相亲来问罪:“你这个老人家,怎么草菅人命?而且这女子已死,你还捏着她作甚?”
子牙道:“回大人,小民不敢松手,若松手妖精就走了!”
此事成了当日朝歌城的大新闻,纣王听说,让带进宫来查验。妲己在一旁着急:“妹妹,你没事去算什么命!这下我也未必能保你无事。”
纣王见姜尚胡子一大把,就攥着美女手腕不放,笑道:“老头,你为何不放此女?我怎么看她都不是妖精。”
子牙道:“大王,我有办法让她现出原形,只是需要些柴。”
很快柴堆好,子牙打开妖精的衣服,用符咒贴在胸口,困住妖精。
子牙从口鼻中喷出三昧真火,顿时烈焰熊熊,火光冲天。
那妖精忽然从火中坐起,叫道:“姜子牙,你好,你好!”吓得周围兵士纷纷后退。
妖精骂道:“姜子牙,你我无冤无仇,为何要欺人太甚!”
子牙喝道:“除魔卫道,是我昆仑门人分内之事,大王请回避,雷来了!”
只听轰隆一声,电光一闪,大火熄灭,一把玉石琵琶落在地上。众人大骇,方知子牙所说不假。
纣王见识到姜子牙的本事,就封他为下大夫,管天文立法。
只是妲己不肯这样了事,她画出豪华娱乐场所鹿台的草图,怂恿纣王召来姜子牙做监工。
子牙临行,算出此卦为凶,他告诉好友比干道:“丞相,我算出此去无法回来,这里有一个锦囊,以后你遇到大难时可以拆开一看。”比干将信将疑收下。
到了朝堂,妲己挑拨离间,限子牙三年建成,面对这不可能的任务,姜子牙忠言劝诫,希望纣王浪子回头。纣王大怒,喊着:“给我拿住这个老匹夫!扔到虿盆去!”
子牙扭身就跑,纣王大笑,对妲己道:“爱妃,你看这个老头,还敢这样乱跑,他还以为能跑得了吗?”
子牙跑到御水河九龙桥边,对追兵喊道:“你们不要追了,无非要我一死而已!”纵身一跳。
那些兵士见河面连水星都不冒一个,以为子牙已死都会去复命,不知子牙借水遁走了。
子牙回到家中,劝马氏赶紧收拾随他去西岐,等以后时来运转。马氏是个本地人,贪恋故土,不肯随子牙同行,还要子牙立休书。
子牙问道:“你以后不后悔?”
马氏道:“我造化如此,绝不后悔。”
子牙一声叹息,拜别老宋。老宋道:“贤弟以后必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惜为兄年迈,恐怕等不到那一天啦。”子牙道:“承蒙老兄扶助,子牙永志不忘”。两人挥泪作别。
子牙远离朝歌,一阵遁法飞过金鸡岭,来到西岐地界。从此他隐居在磻溪,只等命中的贵人来寻。
(完)
这就是姜子牙的早期经历,后来风光八面的大周丞相、封神第一人,也有过挫折困顿。谁没有背时迷茫的时候呢?只看自己能不能继续怀着信心,守份待时。
姜子牙有一身王佐之才,却学市井之人做生意,处处碰壁,只是那些困难的时光是暂时的,神算无漏,火烧琵琶精,都让他声名鹊起,到了西岐,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我不禁想起寒窑赋那句:“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心若自在,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改编自封神演义片段,插图由国内连环画名家姜才华绘画,姜才华的画风人物有些漫画,略显夸张,却融有中国水墨写意在其中,人物凶恶狰狞,颧骨突出,非常有辨识感。封神演义的武戏容易出彩,文戏容易显得沉闷,而姜才华近些年进步神速,加了许多精心的点缀,让这则文戏故事也很有看点。
我是江户小歪,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点赞与关注,谢谢~
姜子牙是一位传奇的英雄人物,传说他磻溪垂钓得遇文王,辅佐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不世之功。
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都是他一手敕封,过年的家家户户时候只要贴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没有哪路神仙会给主人找麻烦。
可是姜太公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在遇到文王之前,他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岁月,让我们来看看他曾经历了什么?
话说在商朝末年,人界修仙练道者无数,分阐教和截教,阐教受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管理;截教总坛碧游宫,以通天教主为尊。
昆仑山上,钟声回荡,一位老者布衣芒鞋,步履矫健,匆匆赶往玉虚宫,童子催道:“师兄,快些,师父有件大事托你去办呢!”
老者问道:“可知是什么大事?”童子道:“不知详细,大约是关乎天下苍生,三界气运。”
这位老者正是姜子牙。
玉虚宫正殿,掌教的元始天尊端坐台上,身旁立着南极仙翁。姜子牙行礼问道:“师尊召我来此,不知有何钧旨?”
天尊道:“子牙,我只问你,来我这昆仑山多少年岁了?”
子牙道:“回师尊,我三十二岁上山修道,如今算来已有四十载也。”
天尊道:“是了,以我看来,你这一生仙缘难求,却有一场人间富贵可得。”
子牙:“还请师尊明示。”
天尊缓缓道:“百年前,我师鸿钧老祖召集我等,已指明天地间将有一场浩劫,我三教之人皆无法躲过,只能历劫。又书封神榜一卷,记以身殉劫者,升值天界,以扶天纲,此其一也。再者商汤国祚已衰,天命归周,此宇宙循环之理,而推动此运势之‘机’,就落在你的身上。”
子牙:“弟子道法微末,恐有负重托。”
天尊道:“你可放心下山,伺机而动,他年辅周灭商,如遇危难之处,自有我阐教门人助你。”
子牙顿首领命,只是他在昆仑四十年,还有不舍之情,南极仙翁送他出来,劝道:“这是你的造化,尽力去办就是,待到他年功成,该有回山之日。”说罢眨了眨眼。
子牙谢过南极仙翁,别了师父师兄弟,下山去也。
子牙一路想来,红尘中早已无亲人,只有一位老宋是当年义结金兰的,或许还在世,不如去投他。
子牙施展土遁,不多时已到宋家庄,虽然门户和从前不同,但依稀还能辨认。子牙对扫地门童道:“烦请小哥通报,就说故人姜子牙来访。”
不久,有一老翁疾步出迎:“来者莫非是子牙贤弟?”子牙道:“正是,兄长久违了!”
老宋大笑:“当年贤弟留书一封,只说西去昆仑,自此杳无音信。几十年没见,愚兄以为贤弟已得道登仙,不想还有重聚之日!”说罢拉着子牙摆酒入席。
两人酒过三巡,老宋微醺问道:“贤弟在昆仑可访着道,学得法术?”
子牙道:“我在昆仑山上,只是每天挑水,种桃子,炼丹,不外乎做一些杂务,没有修成大道。”
老宋笑道:“贤弟可惜了,劳苦多年,如今到了我处,你就放心住下,所有用度都在愚兄身上。”
老宋又道:“老弟,你既然又回到这尘世,要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为兄要帮你张罗一门亲事,也好居家过日子,如能生下一男半女,好歹有个后。”
子牙连连摆手:“兄长不必费心,我这般年纪,如何还有结亲之望?留待日后再说吧。”
次日老宋骑着驴子去到马家庄说亲,马员外早就有一桩心事,平日里托着老宋。
老宋坐下,备述子牙种种,马员外大喜:“贤侄所荐必是好人,我信得过。”
老宋回家,呼喊着:“子牙贤弟,看你怎么谢我,我刚给你说了门好亲事!马员外有一爱女,对方年方六十八,还是闺中一黄花,与你正相配!”
子牙愕然,继而叹口气,谢过老宋。
老宋选了个良辰吉日,子牙迎娶马氏过门,街坊邻里都来祝(kan)贺(xi),两边皆大欢喜。这正是“六八佳人古稀郎,萧萧白发穿红妆”。
子牙结亲后,夫人马氏见他总是在家闲坐,就抱怨道:“虽说如今吃住都有宋哥哥照应,也不是长久之计,咱们自己得有个营生,一来不让街坊说我们吃白食,二来哪天哥哥不在了,我们也好自己维持。”
子牙道:“贤妻所言甚是,只是我多年修道,不懂经营事务,只有早年学过编笊篱。”
马氏道:“便是卖笊篱也是桩事业,院中就有现成竹子,何不编了去卖?”
子牙依言,编了一些,挑到热闹街口处摆摊,人来人往虽多,他的摊位却无人问津。
夕阳西下,子牙叹了口气,腹中饥肠辘辘,只好把摊子挑回家去,走了几十里地,压得肩膀生疼。
马氏见子牙把摊子原样挑回,就抱怨起来,子牙反怪她出了馊主意,卖这种冷门货物。
马氏骂道:“这笊篱家家要用,你自己不懂买卖,倒来怨我!”两人言语冲撞,逐步升级。
老宋听见,笑着劝道:“两位消消火,我颇有家资,莫说是你们夫妇二人,就是三五十人也供养得起,何必为了这点东西怄气呢。”
马氏余怒未消:“虽然哥哥这样说,可是我二人也该能独立事业。”
老宋道:“难得弟妹有此心,我仓库中有不少麦子,可以磨了去卖面粉。”
于是子牙又赶去朝歌卖白面。
白面也不好卖,他这次换着城门游摊,依然没人买他的面,子牙无奈,在城墙根下闷坐。
他等了大半日,正准备收摊,终于有主顾上门,喊他:“那个卖面的,我要买一文。”
可是子牙不防将担子绳索落在路边,这时飞来一匹惊马,撅起蹄子正好挂到了绳子上,把两筐面粉带倒,面粉纷纷扬扬,撒地满地都是。
子牙待要拾取,恰好刮来一阵大风,两筐面粉顷刻间被吹得一干二净,那买家苦笑一声扭头走了。只留子牙站在原地,望着空筐出神。
子牙挑着空筐回去,马氏见了大喜:“今天生意不错,都卖光了?”
子牙把筐扔在地上,说道:“今日城中放炮,惊了马,撞了摊,又不巧一阵大风,可惜了这两担白面。”
马氏老脸一黑,开始冷嘲热讽起来,子牙只低头不语。
老宋听说,安慰子牙:“不就是些许白面,值得什么?”
子牙道:“背时之人,粗手笨脚,愧对兄长一再抬爱。”
老宋道:“贤弟,我有连锁酒店三十多家,每月都让你轮值当一天店长,如何?”
子牙谢过老宋,做起掌柜来,他让伙计们准备好各色点心,杀猪宰羊,准备迎客。
赤日炎炎,他在柜上坐了半日,没有一个客人光顾,也是鬼使神差,太公命该如此,当时他虽百思不得其解,也只能摇扇暗叹。
过了晌午,下起暴雨,更无半个人来吃饭,那些店里准备好的熟食点心都开始变质,子牙对伙计们说:“这些食物坏了可惜,大伙儿都吃了吧。”
子牙看伙计们吃得欢,心里却大有时运不济之感,他吟诗道:“苍苍鬓发已入秋,王业未成泪空流,飞熊何日得云翅,一遇真龙上九重。”
子牙很晚才回家,他不敢抬头面对大哥,老宋道:“贤弟今日生意如何?”
子牙道:“唉,没有分文进账,反而赔了许多。”
老宋笑笑不以为意,又给子牙本钱去贩卖猪羊牲口,想来活物不会馊不会臭,保本没有问题。
子牙把牲口赶到朝歌城,碰巧因为连月大旱,纣王祭天祈雨,官府禁止屠宰贩卖猪羊,已张贴了告示,而子牙并不知情,反将牲口往城里赶,这下撞在了枪口上。
官兵喊道:“违禁,拿住了!”子牙和仆人仓皇逃窜,那些牲口自然全被没收。
老宋见子牙回来很沮丧,就陪他去后院闲逛解闷,子牙见庭院中有很大一块空地,问道:“兄长,有这么大一块空地,为何不建造一座楼呢?”
老宋摇头道:“我早已使人建过,只是每次造了一半就遭火烧,非常邪门。”
子牙眼中灵光一闪,说道:“老兄只管安心建楼,有邪门之事,弟来处理。”
老宋喜道:“如此最好,我马上安排人手。”
那楼造了起来,到了上梁之日,子牙披发仗剑,在牡丹亭等候。到了午时三刻,突然飞沙走石,火影憧憧,卷起大片乌云,凡人都睁不开眼。
只有子牙看见,火影里分明有五个小鬼面目狰狞,一阵嬉戏玩闹。
子牙把剑望空中一指,喝道:“孽畜好大胆,昆仑修士在此,还不速速下来领罚!”
说罢天上雷鸣声大作,五个妖魔吓得跌落尘埃,跪倒齐声求饶:“我等不知上仙降临,还祈恕罪。”
子牙道:“尔等心怀不轨,屡次烧坏房屋,按理可以诛灭。”
五鬼道:“上仙一剑下来,我等几百年心血付之东流矣。再不敢胡闹了,但有所命,我等愿将功折罪。”
子牙道:“也罢,你们先去西岐搬土运泥,以后自有差遣你们的时候。若生二心,叫你们尝尝五雷符的滋味!”
五鬼谢过不杀之恩,驾云奔岐山而去。
马氏在旁听到动静,过来问道:“老头子,你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什么呢?”
子牙道:“我在降妖,你不知道,屋子本是被五鬼烧坏,今已受我命归顺。”
马氏:“哪里有妖魔鬼怪,我看你是疯了”
老宋过来劝架,子牙把上项事情说起,老宋道:“贤弟原有这样大才,何必做什么生意,不如去开个算命馆子,我来投资!”
子牙开了馆子,可是一直没有生意上门。
直到有一天,一个挑担的樵夫,叫刘能的,从馆边路过,看到了牌匾上书“袖里乾坤大,乾坤日月长”,他本是个破落户,气性不同常人,于是闯入馆中。
刘能对子牙道:“老头,我且问你,你这牌匾上所说何意?”
子牙微微一笑:“就是字面意思”,刘能怒道:“莫非你以为自己是神仙?能算过去未来之事?”
子牙道:“客官若不信,尽管试试。”
刘能道:“好!我就课一卦,若不准,看我砸烂你的招牌!再吃我一顿拳,不叫你害人骗人!”
子牙暗道:“好几个月没生意,难得开张,却是这么个浑货。”
他给刘能算出一卦:“往南走,柳下有老头,得钱一百二十文,点心四个两碗酒。”
刘能就担起柴往南走,忽然看到一棵大柳树,下面站着一位老丈,呼喊:“卖柴的人,快来。”
刘能道:“这算卦的倒有几分本事。”他走上前,那老丈问起柴的价钱,刘能故意道:“这柴要一百文。”老头道:“好柴,请你帮我带进来。”
刘能进屋放柴,又见屋里杂乱,他素来爱干净,顺手就帮老丈打扫了庭院。老丈看见说道:“小哥,今天是我小儿生日,高兴,又遇到你这样的好人,又是给好柴,又是帮我打扫。”
老丈进屋端出一盘点心、一壶酒,送与刘能吃,点心是四个,刘能把酒给倒出,不多不少,刚好是两碗。
老丈付了柴钱,另拿出20文交给刘能:“这是小儿的喜钱,送你打酒吃吧。”
刘能心中又惊又喜,撒开腿狂奔回城,边跑边喊:“朝歌出活神仙咯!”
刘能来到命馆,对子牙道:“先生真是神仙,我服了!”说罢给了算命钱。
刘能又强拉了一位催银任务的公人,让他来算一卦,果然如子牙所算,催到银两分毫不差。
从此姜子牙名声大振,来算命的人络绎不绝,命馆的生意红火,马氏和老宋都很高兴。
再说轩辕坟中,有一位玉石琵琶精,是当朝妲己娘娘的结义姐妹,她出门觅食归来,路过姜子牙的命馆,见此处非常热闹,都在排队等卦。
琵琶精心生好奇,心道:“莫非真有神仙,倒要见识见识。”她变作一位全身缟素的妇人,也去算命。
子牙摸了摸妇人的手腕,就觉此人脉象不是凡人,又以慧眼观察,看出她身上黑气缠绕,显然是个妖精。子牙手中一紧,琵琶精皱眉娇声道:“我一介弱质女流,先生为何紧抓不放?太失礼了吧!”
围观群众道:“先生你也年纪一把了,怎么还有心调戏良家妇女?”
子牙道:“你等不知,这是妖精。”
众人笑道:“如此花容月貌的小娘子,怎会是妖精?还不把她放开。”
子牙并不放开,操起砚台猛砸妇人头部,打得她一朵桃花开,眼见是不活了。
众人嚷起来:“打死人了,打死人了!”早有人报知官家,比干丞相亲来问罪:“你这个老人家,怎么草菅人命?而且这女子已死,你还捏着她作甚?”
子牙道:“回大人,小民不敢松手,若松手妖精就走了!”
此事成了当日朝歌城的大新闻,纣王听说,让带进宫来查验。妲己在一旁着急:“妹妹,你没事去算什么命!这下我也未必能保你无事。”
纣王见姜尚胡子一大把,就攥着美女手腕不放,笑道:“老头,你为何不放此女?我怎么看她都不是妖精。”
子牙道:“大王,我有办法让她现出原形,只是需要些柴。”
很快柴堆好,子牙打开妖精的衣服,用符咒贴在胸口,困住妖精。
子牙从口鼻中喷出三昧真火,顿时烈焰熊熊,火光冲天。
那妖精忽然从火中坐起,叫道:“姜子牙,你好,你好!”吓得周围兵士纷纷后退。
妖精骂道:“姜子牙,你我无冤无仇,为何要欺人太甚!”
子牙喝道:“除魔卫道,是我昆仑门人分内之事,大王请回避,雷来了!”
只听轰隆一声,电光一闪,大火熄灭,一把玉石琵琶落在地上。众人大骇,方知子牙所说不假。
纣王见识到姜子牙的本事,就封他为下大夫,管天文立法。
只是妲己不肯这样了事,她画出豪华娱乐场所鹿台的草图,怂恿纣王召来姜子牙做监工。
子牙临行,算出此卦为凶,他告诉好友比干道:“丞相,我算出此去无法回来,这里有一个锦囊,以后你遇到大难时可以拆开一看。”比干将信将疑收下。
到了朝堂,妲己挑拨离间,限子牙三年建成,面对这不可能的任务,姜子牙忠言劝诫,希望纣王浪子回头。纣王大怒,喊着:“给我拿住这个老匹夫!扔到虿盆去!”
子牙扭身就跑,纣王大笑,对妲己道:“爱妃,你看这个老头,还敢这样乱跑,他还以为能跑得了吗?”
子牙跑到御水河九龙桥边,对追兵喊道:“你们不要追了,无非要我一死而已!”纵身一跳。
那些兵士见河面连水星都不冒一个,以为子牙已死都会去复命,不知子牙借水遁走了。
子牙回到家中,劝马氏赶紧收拾随他去西岐,等以后时来运转。马氏是个本地人,贪恋故土,不肯随子牙同行,还要子牙立休书。
子牙问道:“你以后不后悔?”
马氏道:“我造化如此,绝不后悔。”
子牙一声叹息,拜别老宋。老宋道:“贤弟以后必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惜为兄年迈,恐怕等不到那一天啦。”子牙道:“承蒙老兄扶助,子牙永志不忘”。两人挥泪作别。
子牙远离朝歌,一阵遁法飞过金鸡岭,来到西岐地界。从此他隐居在磻溪,只等命中的贵人来寻。
(完)
这就是姜子牙的早期经历,后来风光八面的大周丞相、封神第一人,也有过挫折困顿。谁没有背时迷茫的时候呢?只看自己能不能继续怀着信心,守份待时。
姜子牙有一身王佐之才,却学市井之人做生意,处处碰壁,只是那些困难的时光是暂时的,神算无漏,火烧琵琶精,都让他声名鹊起,到了西岐,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我不禁想起寒窑赋那句:“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心若自在,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改编自封神演义片段,插图由国内连环画名家姜才华绘画,姜才华的画风人物有些漫画,略显夸张,却融有中国水墨写意在其中,人物凶恶狰狞,颧骨突出,非常有辨识感。封神演义的武戏容易出彩,文戏容易显得沉闷,而姜才华近些年进步神速,加了许多精心的点缀,让这则文戏故事也很有看点。
我是江户小歪,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点赞与关注,谢谢~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作为西安土著,以弘扬三秦文化为己任,挖掘西安人文,全是个人爱好,有史载、有典故、有传说,今日整理一番“西安地区”有关“封神演义”的传说,全当一乐,希望不要上纲上线。
西安,古称“长安”、陕西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全市下辖10区3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封神榜】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作者许仲琳,一说陆西星。成书一般认为在明穆宗隆庆至明神宗万历之间。小说通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
大仙云中子的仙府在西安秦岭北麓终南山!
《封神演义》第五回原文:话说终南山有一炼气士,名曰云中子,乃是千百年得道之仙。那日闲居无事,手携水火花篮,意欲往虎儿崖前采药;方才驾云兴雾,忽见东南上一道妖气,直冲透云霄。云中子打一看时,点首嗟叹:“此畜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仙都终南山】
云中子,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元始天尊的门人,收徒雷震子,用火柱烧死了殷商太师闻太师。其仙府就在终南山。终南山,又称中南山,古名太乙山、地肺山、周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简称南山。主峰在西安长安区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诗传》:周之名山曰终南。
西伯侯收雷震子的地方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祝村!
《封神演义》第十回原文:西伯那一日上路,走七十余里,过了岐山。一路行来,夜住晓行,也非一日。那一日行至燕山......一声响喨,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那道人答曰:“贫道是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云中子是也。方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贫道不辞千里而来,寻访将星。今睹尊颜,贫道幸甚。”........”云中子曰:“贤侯,贫道今将此儿带上终南,以为徒弟;俟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昌曰:“道者带去不妨,只是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道人曰:“雷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
【90版,《封神榜》雷震子】
今西安市长安区有祝村,古名:祝贺里。相传周文王朝商,路过此地,得子雷震子。后文王由于崇侯虎告密,姬昌被商纣囚于羑里,并将他的儿子伯夷考杀死烹作肉羹让他吃,后来西伯侯姬昌的大臣将许多黄金、美女、马匹送给纣王,才将他救出来。后群臣在武将南宫适、文臣散宜生,带领下在此地祝贺文王归释,得名祝村。路遇雷震子的地方,就是北村,后来叫做太子羊村。雷震子生后奶养于本村北邻村,所以此村叫乳家庄。羊村与乳家庄、东祝村交界处,曾经竟然有雷震子墓冢,后被平毁。
西伯侯大将南宫适是今天西安市周至县竹峪南原人!
《封神演义》第二十回原文:有大将军南宫适大叫曰:“公子乃西岐之幼主,今进贡与纣王,反遭醢尸之惨。我等主公遭囚羑里。虽是昏乱,吾等远有君臣之礼,不肯有负先王;今公子无辜而受屠戮,痛心切骨,君臣之义已绝,纲常之分俱乖。今东南两路苦战多年,吾等奉国法以守臣节,今已如此,何不统两班文武,将倾国之兵,先取五关,杀上朝歌,剿戮昏君,再立明主。正所谓定祸乱而反太平,亦不失为臣之节!”.......
【90版,《封神榜》南宫适】
南宫适,文王四友之一,《论语•微子》中就有:“周有八士:伯达、伯适……”的记载,伯适即南宫适。南宫适作为微邑伯长、周初军马大元帅,助武王灭商,南北征战,东剿西杀,功勋卓著,但始终没有离开他的封国周至县竹峪南原这块领地,死葬南原脚下的二阶台地。南宫适陵墓在今西安市周至县青化乡南二庙村北约300米处,陵墓封土高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氏南姓后裔至今流布南原一带。南宫适后裔,袭其爵位掌握周王室军旅大权达1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南原地区不仅一直是周王朝屯兵的地方,号称“盩师”。
西伯侯文臣散宜生是今天西安市周至县尚村人!
《封神演义》第二十回原文:散宜生曰:“公子命刀斧手先将南宫适拿出端门斩了,然后再议大事。”姬发与众将问曰:“先生为何先斩南将军?此理何说?使诸将不服。”宜生对诸将言曰:“此等乱臣贼子,陷主君于不义,理当先斩,再议国事。诸公只知披坚执锐,有勇无谋。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公等造次胡为,兵未到五关,先陷主公于不义而死,此诚何心。故先斩南宫适,而后再议国是也。”
【90版,《封神榜》散宜生】
散宜生,西周开国功臣。周至县尚村人,尚村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的东部,为尚村镇驻地,境内有西周文化层遗址和西汉贵族墓葬群,出土众多珍贵文物。相传这里是西周初期“仗剑在侧”、扶助武王的大夫散宜生之故乡名,古名散村,后书写为尚村。姬昌受商封为西伯侯时,散宜生不满商纣的荒淫无道行为,而慕西伯侯贤明,就跑到岐山周原。另有辛甲、太颠、闳夭等一批殷商才子亦投奔西岐,同姬昌一起共同反纣。使周国一时人才济济,众望所归。当姬昌被纣王囚在羑里(今河南汤阴)作了囚徒,散宜生与闳夭等人投纣王贪酒色之所好,设法求得有莘氏美女(古莘国在今陕西渭南市合阳县)、骊戎宝马(骊戎在今西安市临潼区)和许多奇珍异宝,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换得纣王释放姬昌出狱。
周文王姬昌修建的“灵台”在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办阿底村!
南宫适、散宜生听文王之训,顿首叩谢。文王曰:“孤思西岐正南欲造一台,名曰‘灵台’。孤恐木土之工,非诸侯所作,劳伤百姓;然而造此灵台,以应灾祥之兆。”散宜生奏曰:“大王造此灵台,既为应灾祥而设,乃为西土之民,非为游观之乐,何为劳民哉。
【长安区平等寺周文王灵台】
周文王灵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南约1公里处,紧靠吴家村,是西周文王征发奴隶在灵囿之中为他修筑的高台建筑物,用于游观和观测天象。春秋《诗经·大雅》中有《灵台》诗一首,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人\"。汉朝时期《三辅黄图》中记载;周文王灵囿,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沣河西岸,周灵台高两丈,周回百二十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沣水北经灵台西,文王又引水为辟雍、灵沼。而在唐朝《括地志》记载:“”今悉无复处所,惟灵台孤立。可见灵囿、灵沼故迹在唐朝到此时已堙没已尽,故址难寻了,古灵台面积,比起汉时记载,明显的缩小了许多。明时,秦藩王在古灵台顶上修建平等寺由僧人维护。现在平等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伯侯崇侯虎的崇国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鄠邑区结合部!
《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原文:话说子牙人马过府、州、县、镇,人人乐业,鸡犬不惊,一路上多少父老迎迓。一曰,探马来报中军:“兵至崇城。”子牙传令安营,竖了旗门,结成大寨。子牙升帐,众将参谒。不题。且说探马报进崇城。此时崇侯不在崇城,正在朝歌随朝。城内是侯虎之子崇应彪,闻报大怒,忙升殿点聚将鼓。
【90版,《封神榜》崇侯虎】
殷商时期,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於商。那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四大诸侯分镇东西南北四方,各领200小诸侯。北伯侯为崇侯虎,封国崇城。关于崇城,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鄠邑区一带,夏朝时期为“有扈氏”的领地,“有扈氏”不服从夏朝君主夏启的统治,在鄠邑区甘河一带战败。到了殷商时期,这里就成为北伯侯崇侯虎“崇国”的地盘,其国都大概在今鄠邑区秦镇、大王镇,长安区灵沼、马王镇一带,简称“崇城”。《史记·周本纪》\"崇侯虎\"下《正义》引皇甫谧说:\"崇国盖在丰镐之间”。西伯侯讨伐崇侯虎后在此地做丰邑,建立丰京。《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闻太师收黄花山四将的地方在今天长安区、蓝田县一带的风凉塬!
《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原文:众将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说亦喜,随同众将上山。众将请太师上坐,复行参谒。太师亦自温慰;因问四将:“尊姓?何名?今日幸逢,老夫亦与有荣焉。”邓忠曰:“此黄花山;俺弟兄四人,结义多年,末将姓邓,名忠;次名辛环;三名张节;四名陶荣。只因诸侯荒乱,暂借居此山,权且为安身之地,其实皆非末将等本心。”
【90版,《封神榜》辛环】
闻太师在黄花山收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将。本地相传黄花山就是现在西安的风凉塬,《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砚山之阴也。风凉原位于西安市东南,白鹿原,少陵原之间。浐河上游两大支流,库峪河和汤峪河中间。呈东南----西北走向,距西安沿浐河逆上约五十华里,其范围南起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和史家寨乡,北至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和魏寨乡大部分地域。风凉原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上古新石器时期,本地传说,风凉塬古名黄花山,商、周交兵之时,闻太师在此处,收辛、张、邓、陶四将。
截教大仙赵公明是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赵大(待)村人!
《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原文:话说赵公明乘虎提鞭,出营来大呼曰:“着姜尚快来见我!”哪咤听说,报上篷来:“有一跨虎道者,请师叔答话。”燃灯谓子牙曰:“来者乃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是也,你可见机而作。”子牙领命下篷,乘四不相,左右有哪咤、雷震子、黄天化、杨戬、金、木二咤拥护。
【周至县赵代村赵公明陵】
赵公明俗名黑虎(封神演义中坐骑黑虎),商代末期人,祖居周至县集贤乡赵大瓦子村。自幼家贫,刚直勇敢,时终南山有虎害民,民不安生。公明跋山涉水入深林,找到了黑虎,生擒猛虎,为当地群众除了祸害。商王传令要公明从军为国效力。公明不负君命,从军英勇作战,屡建功勋。时适周纣交兵,朝廷加封公明为大将,后又统领三军,为兵马大元帅,与周兵交战,死于沙场。赵公明战死后被追封为财神圣人,加如意龙虎玄坛真君之神。晋陶潜《搜神后记》载:“赵玄坛,得道于终南山”。元朝、明朝间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均说赵公明终南山人氏。清《周至县志》载:“财神赵公明,赵大村人,村中有赵公明墓”。十四年(1925)《重修周至县志》记载:“财神姓赵名朗字公明,邑东南有赵大村,相传为元坛神赵元帅故里。” 《周至县志:古迹》载,“赵元帅墓,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赵大村。”
闻太师魂断绝龙岭的地方就是现在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的兴隆岭!
《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原文:话说闻太师行至绝龙岭,方欲进岭,见山势险峻,心下甚是疑惑。猛抬头,见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认的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闻太师慌忙上前问曰:“道兄在此何干?”云中子曰:“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不归降?”
【长安区绝龙岭太师洞】
西安市长安区南王曲镇有神禾塬,塬上有岭,名曰“兴隆岭”,古名:“绝龙岭”。相传此地就是太师闻仲九龙火柱烧死的绝龙岭。后来人们念及闻太师忠勤王事,哀其愍烈,在绝龙岭下挖成窑洞,修建太师洞,洞内供奉闻仲太师,四时祭祀。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张学良奉不抵抗之命,率军进入关内抗战时期张少帅亲自在绝龙岭顶修建公馆,距离太师洞不足百米,得知此地为“”绝龙岭’。心中大为不喜,说这个名字不吉利,正直全民抗战“绝龙”两字太为晦气,随改“绝龙岭”为“青龙岭”。1937年底,胡宗南入陕,移住在青龙岭“张公馆”。自觉其常以“青龙在渊”自居,故又改“青龙岭”为“兴龙岭”,后胡宗南以西北王自居,又改“兴龙岭”为“兴隆岭”。四旧时,楼倒洞塌,一片狼藉。时至近年,村民逐步修缮,恢复景观。
周武王定都长安镐京,就是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镐京村一代
《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原文:且说武王西都长安,武王垂拱而治,海内清平,万民乐业,天下熙熙皞皞,顺帝之则。真一戎衣而天下大定,不逊尧舜之揖让也。──后武王崩,成王立,周公辅相之,戡定内难,天下复睹太平。自太公开基,周公赞襄,遂成周家八百年基业。
【长安区镐京村镐京观】
西周时代的首都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斗门镇镐京村一代,和丰京一起并称为\"丰镐两京\",是中国古代最早称京的都城,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史记·周本纪》,周人自岐下东徙,于沣河西岸作丰邑,沣河东岸做镐京。《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未经授权,不要转载!
首先,抛开《封神演义》不提,商朝的灭亡真的和妲己没啥关系,其实连商周时期是不是有个美女妲己也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因此本文涉及的周亡并非指周平王东迁而西周灭亡之事,所以这个共同事件也不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女主褒姒,毕竟文王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算出数百年后有这么个子孙如此之坑。
不过确实有个子孙坑了周朝,至少是坑了几百年后的周王朝——此人便是辅佐成王的周公旦。周与商灭亡的共同事件则是分封诸侯而不能节制,最终出来几个力量超越天子的诸侯,按易中天老师的话说:都是月亮惹的祸。
文王演周易西伯侯姬昌获罪,被帝辛(纣王是一个不会在纣王在位时听得到的名词)囚于夔里,而这七年间姬昌悟透易理,推演出《周易》六十四卦。
不过此《周易》并非能让姬昌成为神算,后世对易经的运用也有“通易者不卜”的说法,六十四卦就像万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性,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得失,但以文王对易经易理的透彻理解,辨析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能力必然高超。要通晓商朝灭亡的原因,理论上应该也是易如反掌才是,更何况这个原因还就是自己和儿子一手造成的。
武王伐纣与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在历史上也并没有夹杂神仙渡劫和天帝封神的演义,而且记载也不过寥寥几笔,有一种商朝军队一触即溃的错觉: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于火。
但牧野之战失败的原因《左转》早已一句话总结而出:“纣克东夷而损其身”,为啥?纣王派兵打东边去了呀!和《封神演义》中说闻太师征北海差不多,朝歌空虚啊!(当然也有说是牧野倒戈的)。
但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西伯侯的诸侯国太过强大,实力在多年兼并战争中早已超过了商天子。孔子也曾不经意透漏了些什么,孔子曰:“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既然三分天下都有其二了,别说会盟八百诸侯会成功,就算没这会盟,难道还灭不了商么?更别说商朝的主力,怕不都还在遥远的东边搞事情。
都是月亮惹的祸时间来到八百年后,另一个虎踞西川并执商君之法的大诸侯国,秦,一统九州,周朝就算是彻底的灭亡了。按易中天老师的说法,西周分封是希望有一个众星拱月的态势,但其中有些星星却发展成了月亮,因此周王朝出现的问题,都是月亮惹的祸,但最后一个月亮发展成了太阳,吞噬了所有的月亮和星星,这就是大秦。
这比起商朝的结局,多出来的月亮,和冉冉东升的太阳,又是何其的相似?不只是结局,分封诸侯而不节制,让诸侯国发展到无法节制甚至无力与之抗衡的地步,周朝对诸侯的做法,与商朝又是何其的相似!
但说到月亮,端倪实际早在郑庄公打败周天子成为春秋小霸时就已经基本宣判了周朝的死刑,不过当时是个死缓,之后就越玩越大,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哪一个不是从殷商西边那个小诸侯国的模子里跑出来的?
以史为鉴,易理常存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是为悼念谏臣魏征的,但曾看到过一个论述,说唐朝开国之所以如此盛世,是因为唐太宗发现隋炀帝是一个好老师——所有一个皇帝不该做的事他基本都干过,所以只要按着隋炀帝不曾走过的路去走,成为明君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这更偏向个笑话,但随着王朝更替,兴者总会总结亡者的过失,通常后一个王朝是不会犯前一个王朝同样错误的。秦因集权过甚而外无援,大军一旦调度则中国空虚而亡;西汉就继续设立诸侯,连系外戚,em,对,尴尬的点就在于外戚中有个叫王莽的;东汉觉得外戚分权容易被取而代之,就叫宦官分外戚的权,于是就让十常侍在历史上留了个名姓。当然,里面巧合和因素有很多,并非全是前朝的锅,只是前朝的得失或多或少会影响后代的国策。
所以,说周并未接受殷商的教训,结果还以同样的方式把自己给玩完了,应该不是这位将易学发展到巅峰的周文王的作风,自然更不会是因为文王渭水遇太公,背吕尚走了八百步,所以就只活个八百年够了。
也许当时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并没有更好的制度被发明出来,也许文王早已演算出周的礼法才是最好的制度(毕竟周朝在五千年历史里算寿命最长的了),也许八百年后周面临的无地可封和五霸七雄就标志着王朝的寿终正寝而非半道夭折...
也许,末一卦火水未济,就是文王的答案,既然物不可穷,那周又何必万世仍存呢?何不效法生命,为了发展愿意放弃永生那样。
常有人问,《易经》是不是占卜术?是不是算命的?不是,它只是表示事物变化规律的玄学。
不要过度解读它,更不可凭它断定未来。别说它有多灵验,中医、心理医生比它还灵验。
一、占卜趣事
据《史记》记载,姜子牙家世贫困,到八十岁了还没发达。可是他知道自己有学问,且有经天纬地 、安邦定国之才,所以,他不想随便做个小官混饭吃。
他早就熟知西伯侯(周文王)有德行,能让天下归心,所以,他研究好周文王出行的必经之道,就在那儿垂钓等他。
文王好久没有打猎了,这天,他想先算一卦,看看会不会遇到很多猎物,大获丰收。
于是,文王用龟壳和钱币占卜,卜得了一卦是:“此次所猎获者,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虎也不是熊罴(pi,二声),会遇到一个能辅助西伯侯成就霸王之业的贤臣”。
文王带着疑惑出发了,在渭水河边遇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在钓鱼,他上前问询,原来老人叫姜子牙,八十岁了。通过交流,文王认定姜子牙是自己要找的能臣。
文王这一卦算得非常准。
这时候,商纣王越来越昏庸无道,百姓忍无可忍,纷纷反抗。
经过长期准备,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要行动了,他要讨伐纣王,推翻商王朝。
临出征前,他又以龟壳钱币来占卜,却卜得大凶之兆,而且连续卜了三次,都是大凶。恰好此时狂风暴雨突然降临,满朝文武都觉得不能出征,害怕伐纣带来大祸。
只有姜子牙不看占卜,他深知商纣王耗尽了气数,失去了民心,现在是推翻他的最好时机,所以他康概陈词,分析天下大势,激励将士们替天行道。
武王也被激励了,听从姜子牙的意见,出兵讨伐纣王,最终建立了周王朝。
周武王的这一卦,一点也不准,若武王迷信卜卦,不信能谋善断的姜子牙,就没有周朝八百年天下了。
占卜就像投硬币,总有50%正,50%反。因此,以占卜为生的神算子越来越聪明,不但善于察言观色,还深谙人性人心。
智慧的人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怎么看待神算子了。
南宋时,有一天,大将杨存中到郊外去巡视,遇到一位测字的神算子,杨存中用神算子的拐杖在地上写了一画。神算子见了,连连对他鞠躬,说:“阁下为什么穿着便装来这儿,应该自爱自重才是。”
杨存中惊奇得不得了,问他为什么知道自己的身份。
神算子说:“土上画一横,是“王”字啊!”
杨存中很高兴,亲自批给神算子五百万钱,让他第二天去找王府管财物的人领取。
第二天,神算子来取钱时,管财物的司帑(tang,三声)拿着票据仔细查看,说:“你是何人?竟然敢伪造我家王爷的签名来骗取财物,我要送你去官衙治罪!”
神算子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大开嗓门,语带委屈,想引起杨存中的注意。
管家和司帑商量了一下,给了他五千钱,神算子很悲伤,大骂司帑之后才离去。
后来司帑找机会告诉了杨存中这件事,杨存中不理解神算子为何无礼。
司帑说:“这就是神算子的特点,为了钱财,没有节操。他现在说您是亲王,如果将来又为了钱财,胡乱加些言辞,大王您就会遭到诽谤了。而且大王您已经是亲王了,何必再用看相。”
杨存中听了即刻站起来,抚着他的背说:“对,你说得对。”并把原来准备给神算子的几百万赏赐给了司帑。
杨存中赏赐司帑对吗?对!因为司帑不仅仅忠诚,为王府节省了开支,还有智慧,点拨了王爷,神算子很危险,“泄露天机”的嘴,将来不定会招来什么祸害。
还有更荒唐的轶事。
有个神算子,给相邻两户人家的娃算命,一家姓张,一家姓李,俩家娃年龄相仿,都是两岁左右。神算子算出张家娃将来大有出息,能光宗耀祖。而李家娃命不好,终生穷困不顺利。
两家人听了自然有的欢喜有的愁。
被预言命好的张家娃从此被当做宝物优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磕磕碰碰、惊惊骇骇一点也不能有。
到了上学年龄,高高兴兴去上学,才去一天就抱怨太累,也不好玩,不去了,家人怎么哄劝也不去了,脾气大得不行。
而被认为一生苦命的李家娃,由于知道了自己命不好,家人一点也不疼惜,该干嘛干嘛,收拾整理,劈柴拎水什么都做。为了孩子能够分担更多,父母也让他去上学识字。
小家伙可开心了,反正在家没人关心没人注意,在学堂就像进了天堂一样,非常主动地跟先生学习,识字,背书。平时还用干活换书看,用讲故事哄小伙伴带书来。
随着年龄增长,李家娃越来越仪表堂堂,不仅学会了各种生计,还满腹才华,善于运筹管理,买卖经商。渐渐地名声越来越大,没几年就富甲一方了。
而张家娃还在遛狗逗猫,动不动就发脾气,干啥啥不行,败家第一名。
俩娃的结局竟然和神算子当初的预言正好相反!
二、神算子能不能信?
神算子多数时候是灵验的,否则也不能收服人心。像周文王的礼官用龟甲和钱币占卜,也有准头,不然,礼官也要被开除了。
他们为什么看起来很灵验、很准呢?真有神灵附身吗?还是真的天赋异禀?
都不是。他们只是更擅长像雷达一样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收集时事资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收集从上到下,从天子到百姓的正史、野史、八卦等,从而对这些资讯做出推理判断。他们也更懂得察言观色,更有兴趣研究人性,揣摩人心。
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一名优秀中医,只要看看这个人的气质神情,言行举止,就大概了解了这个人的脾气性格,命运遭遇。为什么呢?
因为五脏(心肝脾肺肾)是里,五官(舌眼口鼻耳)是表。表是里的外显,由表知里。还有五声和五色,都是脏腑状态的外显。
所以观察一个人的外在,就能了解他的性格偏好,大概了解他的生存状态。
因此古时候巫医是一家。有戏言称,优秀的中医都是半个仙。
在占卜还十分权威的夏商周时代,姜太公为什么能“逆天”而行,无视占卜结果?当然是因为姜太公有知识有智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情。
他能准确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度,尤其对天时,即时机的精准掌控,他是名副其实的经天纬地之才。
杨存中的司帑也是有智慧的人,明白远离神算子,免受其影响。
至于那对张家娃和李家娃,他们的结局说明了,只有知识和智慧能改变命运。正如《了凡四训》所言:“命由天注定,福靠自己求”。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姜太公,不看占卜,而用知识和智慧,塑造好命,创造奇迹。
(参考资料:《智囊全集》、《了凡四训》)
周文王姬昌,《封神》中说他“姬昌乃良心君子,善演先天之数”,他曾被纣王囚禁羑里,在此他又悟出并创立了后天八卦,这不惟是小说中的情节,史料中也多有此说。
只可惜在《封神》故事里,文王的占卜技术比姜子牙还是略逊一筹。正因周文王发现术高于己的姜子牙,才心甘情愿拜子牙为相,掌管国家军政大权,讨伐商纣。古代军事家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不同,最重要一个指标就是必须精通奇门占卜之术。
下面来看在小说中二人各自的占卜神技以及二人“斗法”的故事。
周文王占卜神技1.算出自己有灾但不至死
姬昌要去觐见纣王,众人都感觉凶多吉少,不过,他的老母太姜和他自己都算出他此去有一场灾祸但不至死,而且最终能够灾消难满。
太姜曰:“我儿!为母与你演先天数,你有七年灾难。”姬昌跪下答曰:“今日天子诏至,孩儿随演先天数;内有不祥七载罪愆,不能绝命。方内事外事,俱托文武。国政付於伯邑考,孩儿特进宫来辞别母亲,明日欲往朝歌。”
由此可看出,文王的神算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老母亲就精通此术。
2.算出商纣王国运不能长久
文王到达朝歌城后,纣王命奸臣费仲、尤浑来探他的口风。二贼趁着酒酣耳热之际套文王的话,让他演算一下商纣王气数,文王大概是喝高了,忘了天机不可泄露,尤其不可泄露给小人,居然实话实说,说纣王天下
“气数黯然,只此一传而绝,不能善其终……不过四七年间,戊午岁中甲子而已。”
3.算出费仲、尤浑二人蹊跷的死法
费仲、尤浑已然找到了文王口实,心中暗喜,但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也想让文王算算他们俩的命运。
少顷二人又问曰:“不才二人,亦求贤侯一数,看我等终身如何?”西伯原是贤人君子,那知虚伪,即袖演一数,便沉吟良久曰:“此数甚奇甚怪。”费、尤二人笑问曰:“何如?不才二人数内,有甚奇怪?”答曰:“人之死生,自有定数;或坏痨膨膈,百般杂症,或五刑水火,绳缢跌扑,非命而已。不似二位大夫死得蹊蹊跷跷,古古怪怪。”费、尤二人笑问曰:“毕竟何如?死於何地?”笑曰:“将来不知何故,被雪水身,冻在冰内而绝。”后来姜子牙冰冻岐山,拿鲁雄捉此二人祭封神台。
文王占算费仲、尤浑将被冰封而死
费仲、尤浑听说自己被冰封而死都觉得太离谱,可他们忘了《封神》就是本“离谱”的书,最后还真是在姜子牙冰冻岐山时被“冰镇”了。
4.算出朝歌城太庙失火
纣王听说文王会占卜,更是要当场测试一下。文王哪敢推辞,取出金钱一晃,结果出来了:太庙明天午时着火!
纣王为了保证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命人即刻将文王关入监牢(难道怕文王去偷偷放火?),又命禁止在太庙焚香,说我都不点火了,看哪来的火。第二天带着群臣和皇子一起在宫里坐等午时看结果。
阴阳官报:“禀上众老爷!正当午时了。”众官不见太庙火起,正在惊慌之际,只听半空中霹雳一声,山河振动,忽见阴阳官来报:“禀上众老爷,太庙火起。”
谁能想到,遭雷劈也能起火。
姜子牙占卜神技1.算出樵夫一天好运
姜子牙从昆仑山下山后,为了生活,先干了一份人畜无害的工作:卖面。只可惜“姜子牙卖面,不是风吹就是马踏”,老天爷压根不许他干。他只得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算卦。
可刚开了卦馆儿就遇到一个“踢馆儿”的。一个叫刘乾的樵夫是个破落户,看到卦馆儿广告语是“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非常不服,就找茬让子牙算算他今天的运气,算准了给钱算不准砸馆儿。
刘乾取下一个卦帖儿,递与子牙,子牙曰:“此卦要你依我才准。”刘乾曰:“必定依你。”子牙曰:“我写四句在帖儿上,只管去,上面写着一直往南走,柳阴一老叟,青蚨一百二十文,四个点心两碗酒。”刘乾看罢:“此卦不准,我卖柴二十馀年,那个与我点心酒吃?论起来你的课不准。”子牙曰:“你去包你准。”
刘乾担着柴往南走,还真看到一个老头站在柳树下,向他招手要买柴。老头问这担柴多少钱,刘乾想起子牙说他今天能挣一百二十文,就故意说“一百文”。老头让刘乾帮助把柴搬进家去。刘乾搬完柴发现门口掉了好多枝枝叶叶,就顺手抄起把扫帚扫干净了。这时,老头带个小孩子出来,小孩儿捧着个托盘,上面是四个点心、一壶酒、一个碗。老头说,今天他儿子结婚大喜,既然刘乾赶上了,也要尝尝点心喝两碗酒。老头又拿出一百文柴钱给了刘乾,大概是老头看刘乾把地扫了很高兴,又单掏出二十文来说这是今天儿子结婚的喜钱必须收下。刘乾这才彻底服了子牙神算。
2.算出差人催钱粮的准确收入
刘乾拜服子牙后,直接到街上给子牙拉活儿。他楞是把一个公差模样的人给拽进卦馆儿。那人死活不算说自己是当差的,正急着催钱粮呢。刘乾发挥无赖特长,说你要不算咱俩一起跳河吧,拉着那人要跳河。那人一看惹不起这种混不吝的,就随便应付说,那就算算看今天能收多少钱粮。子牙一算说:能收一百零三锭银子。子牙算完了往狠了要钱,要五钱银子。那人着急办事只得给了五钱银子走人。没想到过了一个时辰,那人押着钱粮又从卦馆门口过,说先生算的神准,正好收了一百零三锭银子。从此子牙神算轰动朝歌城,定价就是五钱一卦,由此走上致富发家之路。
文王PK子牙文王和子牙还各有一些占卜准确之事就不细说了,两个如此能掐会算之人,一朝相遇便擦出了史诗级的火花。
事情的起因还是跟一个樵夫有关。这时子牙已经从朝歌来到西岐,在磻溪边假装钓鱼等待明主。这天他遇到了樵夫武吉,武吉跟子牙聊了几句闲篇儿,发现此人口气大得没边,心中不服。一般打渔的跟砍柴的都是平起平坐的,这老头居然想着当王侯将相,肯定疯了。他刚嘲笑子牙两句,没想到子牙突然说看你气色不好,“左眼青,右眼红,今日进城打死人。”原来子牙不仅会算卦还会看相。武吉哪肯信,说你这人嘴够损的,扭头进城卖柴去了。
没想到进南城门时,因道路狭窄把担子换了个肩膀,就这一下居然打中守门军兵王相的太阳穴,将人打死了。
此时正赶上文王出行,问明缘由,判定伤人偿命,即命人先将武吉囚禁于此听候发落。怎么囚禁,就是在地上画几条线表示牢房,竖起一根木头代表狱卒,齐活。因文王擅演八卦神数,你想跑也跑不了,抓回来还得加倍惩罚。这就是“画地为牢”一词的来历。
武吉在“牢”里一关就是三天,这天想起家中老母不由大哭。刚巧大臣散宜生路过此处,问明情况觉得是个孝子,又回去禀报文王,决定给予武吉假释,让他回去先给老母准备送终的棺椁,然后再回来报道,为门军抵命。
武吉回家见母亲诉说了一遍因由,还是当娘的有见地,问他干嘛还不去找钓鱼的老头求救。武吉这才又找到子牙,又是作揖又是痛哭又是拍马,求子牙救命。子牙大概觉得此子有些根器,说只有你拜我为师才能救你,武吉二话没说立刻跪倒拜师。子牙便给武吉出了一个奇特的招数:
“ 如今你速回到家,在你床前,随你多长挖一坑堑,深四尺。你至黄昏时候,睡在坑内,叫你母亲於你头前点一盏灯,脚后点一盏灯;或米也可,或饭也可,抓两把撒在你身上,放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只管去做生意,再无事了。”
武吉立刻照师父命令执行,而姜子牙“工作”要做:
子牙叁更时分,披发仗剑,踏罡步斗,掏抉结印,随与武吉厌星。
话说散宜生把武吉放了之后就把这事给忘干净了,过了半年才想起来,这才禀报文王说,大王咱们上当了,遇到刁民了。文王不慌不忙取出金钱卜上一课,说武吉并非刁民,因为惧怕刑罚已投万丈深潭而死。两人连连叹息,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光阴迅速,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文王带领散宜生等众官员出外踏青访贤,忽然遇到了唱歌的樵夫,散宜生看着眼熟,命人抓来审看,竟然正是武吉,只得禀明文王。文王弄个满面通红,下不来台,只好对散宜生说:
“这等狡猾之民,须当加等勘问;杀伤人民,躲重投轻,罪与杀人等,今若被武吉逃躲,则‘先天数’竟有差错,何以传世?”
后来他们由武吉这里问出了姜子牙,文王发现果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顿时把占卜失利一事抛到脑后,因为子牙正是他要寻访的大贤。文王姬昌最终拜子牙为相,掌西岐大权。
《封神演义》有诗单说此事:
“文王先天数,子牙善厌星;不因武吉事,焉能陟帝廷?磻溪生将相,周室产天丁,大造原相定,须教数合冥。”
由此可见,周文王只善八卦推演,常用手段是金钱起卦。而姜子牙则是算卦、相面、厌星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姜子牙的道法比文王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