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易逝,白发须臾。
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
在人世间浮浮沉沉这么多年,当我们走向五十岁时,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知。
终于理解了老舍先生所说的这句话: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人生起落,功过是非,俱成过往烟云。
曾经那些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走着走着,就突然明白了。
儿女大了,不由娘
都说孩子是父母一辈子割舍不掉的牵挂,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份牵挂终要放下。
当我们逐步向人生半程时,孩子也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他们不再是需要保护的雏鸟,而是要展翅翱翔的雄鹰。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退出他们的生活,留一片广阔天空任其翱翔。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一位老人在退休时,儿子刚好结婚。
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老人搬到了他们的小区,还配了一把儿子家的钥匙。
每天早上,老人就来到儿子家给他们做早饭;晚上孩子们睡了,她才离开。
有一天,她照常来儿子家做饭,发现钥匙开不了门。
原来是门锁换了,但为了不伤她的心,儿子告诉她换锁的原因是小区里治安不好。
老人怎么会不懂儿子的意思?儿子只是不想让她过度操劳罢了。
可她操心了半辈子了,总是割舍不下。
她回家后向老伴诉苦,老伴儿听后二话没说,就定了机票带她去内蒙古草原旅游。
在那里,老人看到了羊妈妈产子的全过程。
老伴对她说:
“小羊出生后,羊妈妈也会给它最好的照顾。
但等到羊儿长大,就会放手,让它们独立地在草原上奔跑。”
老人终于明白了老伴的真实用意:对子女真正的爱,其实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每个人都有此生注定要走的路,如果说我们在孩子生命的前半段为他们铺路,那么后半段就要学会放手。
正如作家弗兰克·克拉克所说 :
“家长可以传授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是,如何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父母子女一场,其实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
因为我们能庇佑孩子一时,却无法陪伴他们一世。
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剪断了子女的翅膀。
他们最终要穿上自己的鞋,走上自己的路,攀越自己的山。
而父母最大的爱,就是及时退出,让他们在新世界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不是你的,求不来
听过一句话:
“平凡的世界,才是大多数人最后的归宿。”
年轻时,很多人不信天不信地,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随着年岁渐长才发现,我们拼尽了全力,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为生计忙碌着。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已经尽力了,那便无怨无悔,不留遗憾。
生命不是数学题,每一个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
得失荣辱,阴晴圆缺,也是人生路上的风景。
纪录片《生活万岁》中,讲述过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奶奶。
在别人都安享晚年的时候,她却要顶着四十多度的高温,守着油锅在路边叫卖。
赚到的钱,老人是要拿去还债的。
因为七年前为了给儿女们投资,她把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卖掉了。
如今,年近耄耋,儿女投资失败,生活无依,她苦吗?
当然苦,但老奶奶说起这件事时,却没有哭天抢地,反而十分平静。
甚至在摆摊结束后,还和老伴儿讨论:
“还完债以后,咱们是换一个大房子住,还是出去游玩一番。”
大风大浪一笑过,千钧重担一尘埃。
老奶奶的生活可能不满60分,但生活态度却是100分。
八十岁尚能如此,更何况正当年的我们呢?
《喻世明言》中说: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
人生一世,大多数都将归于平凡,有些人还有可能落于暗淡。
但若是心无旁骛,坦然生活,平凡中也会开出花来,暗淡里也能星光璀璨。
当生命的脚步即将迈向五十岁,该努力的努力过了,该放下的也都放下吧。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尽力而为之后,能够随遇而安,这就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相识百人,白首一人
人生这一路,遇到的人很多。
小时候,有父母,有同学,有朋友;长大后,有同事,有家人。
但大多人都只能陪伴我们走一段路, 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
越来越多的人从我们的生命中退场,一直不离不弃陪伴着我们的,原来只有老伴。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的夫妻俩,一个是农村“乡巴佬”,一个是城市大小姐。
两人阴差阳错成为夫妻后,因为习惯和三观的巨大差异,矛盾不断。
家里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为此还闹过离婚,甚至在中年时还产生过出轨的念头。
有一次安娜生病时,阔别多年的初恋来看望她。
并且留在她的身边细心照顾,将橙子切成“小花篮”逗她开心,用手捂热,让她插着吸管喝,安娜非常感动。
这一点王贵是比不上的,无论是出身,还是学历工作王贵样样不如他。
所以当初恋情人提出要带走她时,安娜的心也动摇了。
但最终,为了家庭和孩子,安娜还是拒绝了离开,选择留在王贵身边。
因为安娜明白,什么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浪漫,都抵不过风雨同舟的牵手,相守一生的细水长流。
年轻的夫妻,都有脾气,满身锐气。
婚姻中的鸡零狗碎,柴米油盐,很容易就激起我们的火气,总觉得面前的是“错的人”。
但历经岁月的磨合,我们都将去除棱角,彼此依偎,相互温暖,成为对方唯一的依靠。
有句话说的很好:
“走到最后的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能陪你走过人世浮沉不离不弃,能共你历经春夏秋冬一同老去;
能在你生病时送上热茶,在你孤独时与你解闷的,不是别人,是你的老伴。
不要期待完美伴侣和满分婚姻,和“错的人”走出一条“对的路”,才能拥有后半生的幸福。
成为自己,才自在
我们这一生,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三十岁的时候,我们有了家庭,成为家庭的维系者;
四十岁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成为生活的顶梁柱。
但人生短暂,之前为别人活,之后要为自己活了。
当我们逐渐走过一半人生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工作已经稳定,物质已经充实。
我们也要放下重担,开启人生的另一段美好。
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你能想象出这是一位55岁的退休阿姨吗?
这些照片,都是她的自拍。
但这位阿姨并非摄影专业毕业,更没有从事过任何与摄影相关的工作。
在退休之前,她与大多数人一样,是工厂流水线上装配显微镜的一名普通工人。
退休那年,阿姨拿起了相机,开始给自己拍照。
又因为喜欢做衣服,就去批发市场买处理的便宜布,拿回家自己设计自己缝纫。
每次自拍后,阿姨就会发在网上和大家分享,没想到这些个性十足的照片突然爆红了。
粉丝暴增之后,有人不解:“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玩年轻人的自拍?”
阿姨说:“我就是喜欢,所以就这么做了。”
这位阿姨的前半生,就是许多人的人生缩影:普普通通,忙忙碌碌,为了别人,奉献半生。
但是退休之后的她,按照自己的心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声告白》中有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生很短,经不起等待。
忙了大半辈子,是时候停下来,去享受自己人生的硕果。
正所谓“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人活着,一定要让自己活得高兴,这是本事,也是智慧。
▽
半世沉浮眨眼间,不知不觉即将半百。
我们享受过欢喜,也经历过遗憾;体会过幸福,也遭遇过茫然。
但韶华匆匆,人生不再来,与其纠结抱怨前半生的是非,珍惜当下,善待余生。
孩子大了,学会放手,这是父母的本分;
日子苦了,学会看开,这是生活的态度;
感情淡了,学会包容,这是幸福的秘诀;
年龄大了,学会松弛,这是人生的智慧。
很喜欢摩西奶奶的一句话:
“惟愿岁月静好,内心从容。”
蚂蚁庄园满100岁被称为什么耄耋还是期颐?为什么满100岁的老人叫期颐?中国每一个特殊的词语背后都有典故,知道了背后的故事我们就记住的更牢固一些。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今天的答案以及相关的年龄称呼小知识。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1.7
古代满100岁的人称为什么
耄耋
期颐
正确答案:期颐
答案解析: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古代年龄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舞勺:男子13岁。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来源:手机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