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店铺起名

吃白饭是什么意思(吊着干鱼吃白饭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9-30 11:16:39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人的“干饭魂”:揭开日本米饭文化背后的那些事

在中文语境里,吃饭不仅仅是吃“饭”,也代表着完整的一餐。

而日文也是如此。日本人把“吃米饭”称作“ご饭(gohan)”,同时“ご饭”还是“饭菜”的统称。同样地,日本人也把一日三餐称为早饭、午饭和晚饭。

我们的所谓“吃饭”,可能一顿餐食里根本没有米饭,而是面条、年糕、饺子、馄饨、火锅、麻辣烫,甚至是烧烤。

尤其是地域性差异的关系,吃饭远远超乎“米饭”的概念了。

而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如果一餐里没有米饭,那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真的在吃饭,可见对米饭的执着了。

日本传统膳食有个术语叫“一汁三菜”,由米饭、汤、主菜、两个配菜和腌菜组成。米饭是主角,配菜是次要的,配菜可以让人们吃更多的米饭。

当然也会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米饭,比如各种各样的“丼饭”,米饭配上各种鱼、海鲜、肉、蔬菜等等。

此外,还有寿司、饭团等等,可以说在日本料理中米饭有无数种变化。

虽然近年来日本大米消费量急剧下降,但是大多数日本人每天至少会吃一次某种形式的米饭。

米饭的过去和现在

日本的水稻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也有说法是从中国由朝鲜传入日本。日本最早的水稻种植记录可以追溯到南部九州岛的绳文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400 年)。

大米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到的,它是贵族和武士专享的食物。

从7世纪到江户时代,农民种植水稻是为了向封建领主缴纳税款。

封建领主们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统治金泽的前田氏,前田也是日本封建时代仅次于德川幕府最富有的氏族。

据统计,前田氏的累积净资产是100万石,当时1石大米相当于约150公斤稻米,足以养活一名成年男子一年。因此这些封建领主的富裕可想而知了。

当时日本武士们的薪水就是大米,他们就把剩下的大米换成了货币,这也就促成了日本货币市场的发展。

回到主题,下层阶级是吃不起精细的大米的,他们主要吃糙米、小麦、小米等其他谷物以及土豆等淀粉类食物。

一直到明治时代(1868-1912 年),大米加工业的发展让大米走向了大众的餐桌。

但是等到了二战期间和之后的时间,日本粮食短缺,大米再次成了稀缺产品。

这时候美国人推动了日本人饮食结构的变化。美国用小麦来“援助”日本,日本人不得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学校午餐用面包来替代米饭,于是年轻一代饮食偏好就此养成了。

另外,从中国回来的士兵以及移民把中国北方的饮食习惯也带回了日本,包括小麦面和饺子,也进一步影响了日本人的餐桌。

尽管后来日本政府以及各种利益集团想要阻止这一趋势,可是最终也没让日本人的大米消费量回到战前时代。

随着时间的发展,全球化让日本人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大米消费量进一步下降。

而日本政府也在尽可能地扶植本土水稻种植业。在日本的农村,当地政府都会把保护稻田放在第一要务。

每年春天,日本还有庆祝种植第一株水稻的仪式和节日,被称为“御田植祭”,这也是日本的插秧节。

每年的11月23日是日本的勤劳感谢日,在过去被称为“新尝祭”,这是一种收获仪式,天皇会用当年生产的米和酒来祭祀神灵。在日本的很多大神圣里,也都会举行新尝祭的仪式。

日本之所以那么注重稻米文化,除了利益相关,更多的原因是稻米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一切要先从日本的神话说起——

米饭、神话和宗教

日本经典神话集《古事记》(创作于公元712年)和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创作于公元720年)里都有多次提到稻米。

《日本书纪》把日本本土称为“丰苇原の瑞穗の国”,意思是“稻草丰茂、成熟美丽的土地”。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稻米的崇敬和期盼。

日本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天照大御神也是农业神,被称为“谷物之母”,还被认为发明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神话嘛,可以理解)。

根据神话记载,天照大御神派遣自己的后裔神武天皇(日本第一位天皇)把这片荒野之地变为稻米丰收之地。神武天皇不仅征服和统治了日本,他还是一个农民和巫师,他和神灵交流,祈求五谷丰登。

除了天照大御神外,另一个著名的神灵就是稻荷神,他是稻米和农业之神,也是剑匠和商人的守护神。

据说每年春天水稻播种的季节,稻荷神就会从山上下来,等到收获结束,才会回去。

在日本有很多稻荷神,据说日本的30000多座神社里有三分之一供奉的都是稻荷神。其中最著名的和最具标志性的是日本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

稻荷神总是被描绘成狐狸的形象,所以在稻荷神社里就能看到狐狸的雕像。

另外,还有一种叫“稻荷寿司”的食物,这是一种酿豆腐,据说是稻荷神的最爱,通常会在神社里供奉。

在日本神道教里,最神圣的祭品就是清酒和麻糬,这两者都是米制品。

在很多神社里都能看到被称为“饰り樽”的清酒桶,这都是酿酒厂为了祈求来年大米丰收特别向神社供应的。

很多和神道教有关的节日都是和稻米有关的。

春天的节日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秋天的节日是为了感谢五谷丰登。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仪式,是为了祈求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烈日和大雨的侵害。

有意思的是,日本的相扑过去就曾经和一种农业仪式有关,是农民向神道教的神灵祈求丰收和保护。

除了神道教,米饭在日本佛教里也有一席之地。在日本的一些佛寺里,米饭是僧人早餐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米饭、节日和仪式

在日本的各种庆祝节日和仪式上,米饭无处不在。

给刚生了孩子的家庭送礼物,其中一个受欢迎的礼物是体重米,这是一袋和新生儿体重一样重量的米。

婴儿出生的百日仪式被称为“お食い初め”,其实就是第一次给宝宝喂食的仪式,用来庆祝宝宝的健康成长,并希望宝宝永不挨饿。

这个仪式上标志性的菜肴之一就是红豆饭,由红豆和糯米饭一起制成。

大概六个月左右宝宝可以吃辅食了,日本人会先给宝宝吃“10倍粥”,这是一种比较稀的粥。

等到了宝宝的周岁庆祝仪式上,会在宝宝身上挂一个“一升饼”,实际上就是一升麻糬,“一升”也是“一生”的谐音。年糕上会用红墨水写上宝宝的名字,祈求宝宝身体健康长寿。

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经历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会有米饭制成的食物。

女孩节有三色菱饼、散寿司和雏米饼,饮料有甘酒。

在儿童节,孩子们会吃柏饼和粽子。

日本还有七五三节,这是3岁、5岁的男孩和3岁、7岁的女孩庆祝的节日,孩子们会得到一种叫“千岁糖”的食物,用来祈祷身体健康和长寿。

这种千岁糖传统上由大米糖浆和糖制成的,呈棍状,然后放在装有画着象征长寿的仙鹤和乌龟的袋子里。

在神道教的婚礼仪式上,新婚夫妻喝清酒,并进行开清酒桶的仪式,这些清酒会分享给在场的客人们。开清酒桶的仪式在公司庆典、体育赛事和其他庆祝活动中都很常见。

在日本的新年期间,人们会喝屠苏酒(不用怀疑,就是源自中国的屠苏酒),这是一种米酒,被认为有驱除邪灵的作用,还可以为家人带来健康和好运。

米饭和艺术

水稻种植在日本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浮世绘作品都是以稻米为主题。

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都曾经画过稻田风光,这已经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一种传统文化了。

米饭的禁忌

日本人吃米饭也会有一些“禁忌”。有一条可能比较费解,那就是不要在米饭里倒酱油。

所以在吃寿司时,如果你要蘸酱汁,传统的吃法是把非米饭的部分浸入酱汁里。

另外,也要避免把筷子垂直地插入碗里,在日本,这是佛教葬礼专用的做法。

你可以把筷子放到碗或盘子的另一侧就好。其实这一点我们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我们也有类似的禁忌。

稻米的其他作用

除了米饭可以吃之外,米糠还可以用来制作“糠渍け”,这是一种米糠腌制而成的腌菜。

米糠还可以压制成米糠油,这种食用油不仅烟点高,还是不饱和脂肪、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洗米的水还被爱美的女性用作洗面奶和爽肤水。直到现在在日本还有化妆品公司销售使用大米及其副产品制作的产品。

日本人还会用洗米水来做饭。煮熟的洗面水可以用于去除萝卜、竹笋、牛蒡、胡萝卜等蔬菜的涩味。洗米水也可以用来浇灌植物,去除脏盘子上的污垢和异味。

在日本,谷物以外的部分也会被充分利用。稻草可以用来盖茅草屋顶、加固泥墙,还可以编织成袋子、凉鞋、榻榻米和雨衣。

在古代日本,下层武士们会把制作稻草凉鞋或其他产品当做自己的第二收入来源。

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新年还会在家门外挂上稻草,一些神社、牌坊上也会用稻草来装饰,因为人们相信,稻草制成的绳索可以起到驱邪的作用,可以净化周边的环境。

以上就是日本米饭文化的一些内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喜欢的话记得关注、点赞和分享哦~

多吃主食死得快?米饭其实是“最差的主食”?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22岁的小文是个爱美的女孩子,因为身材发胖,经常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至今还是母胎单身。她很沮丧,所以她决定减肥,并打算从控制饮食开始。

小文刚开始饮食以蔬菜和米粥为主,后来听说主食吃太多有害健康,于是干脆连米粥也不吃了。

小文就这样坚持了半年,体重的确减了20斤。可是,小文也觉得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总是头晕胸闷,前几天甚至突然晕倒在路上,送医后被确诊低血糖。

小文一脸疑惑,不是说主食吃多了会缩短寿命吗?这主食到底吃还是不吃呢?

一、多吃主食死得快?是真的吗?

近期,一篇于2017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期刊论文在网上引起热议,论文名为《一项涵盖5大洲18个国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关于膳食中脂肪和糖(碳水)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关系》。此论文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摄入更多碳水的人总死亡率会高一些。

不少人看了这篇论文后,都选择减少日常主食的摄入,这样到底是否科学呢?

对此,中国营养界专家范志红在分析后给表示,该研究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者。

即低收入,除粮食外其他饮食少且营养不良的中高体力劳动者,因此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该研究的数据有偏差,大多数国人碳水化合物吃得并不多。

研究中指出中国受访者饮食中碳水、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为67%,17.7%,15.3%,其中碳水最多且死亡高组碳水比例高达77.2%。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我国居民2012年饮食三大营养素的比例是55%,12.1%,32.9%。大多数国人碳水比例在60%,根本达不到的77.2%。数据差异太大,论文的调查结果显然不能反映大多数中国人饮食状况。

而另外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的历时25年的研究却发现,长期低碳水饮食反而会缩短4年预期寿命。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减少日常主食的摄入。

二、中国人吃的白米饭,其实是“最差的主食”?

米饭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主食了,但是近些年关于米饭的争议却越来越多——米饭升糖指数快,容易长胖,营养不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米饭。米饭,真的有那么差吗?

其实米饭之所以有“最差主食”的称号,是因为太精细了。

有研究发现,吃太多米饭等精细化谷物的人,罹患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疾病的几率会高一些。这是因为精细化谷物在加工时,大量营养素会损失,像膳食纤维、维B等能抑制血脂血糖吸收的物质会被破坏,导致吃完主食后血糖会快速升高。

但除此之外,米饭还是有其特有的营养价值的,这里需要为米饭正名。

米饭中的氨基酸组成较完全,同时含有铜、钾、锌、钙等矿物质,少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价值不算低。米饭有70%为碳水,消化快且容易被吸收,能帮助人体补充能量。大米中的谷维素可以帮助抑制黑色素,对于改善肌肤状况并防止肌肤干燥有好处。中医角度认为大米性平味甘,主归脾经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止泻、消烦渴等好处。

当然,也有人认为米饭淀粉与糖含量高,长期吃会导致糖尿病,这其实是误解。

大米精细加工后更容易消化,餐后血糖的确会快速升高。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自身调节能力强,血糖快速升高也不会影响健康。

而且,糖尿病作为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造成的,会受到饮食、遗传、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不是长期吃米饭就会得糖尿病。

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吃米饭,但要注意适量,毕竟吃多了会造成肥胖,这才会增加糖尿病出现的可能性。

三、主食怎么吃,最有利于长寿?听听专家怎么说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担心主食会引起肥胖,从而限制主食的摄入,但你可能不知道,主食吃多或吃少都关于寿命!那么到底怎么吃,才有利于长寿呢?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王文祥表示,食用主食时要注意三点。

1、控制好每天摄入量

成年人每日主食量在250g-400g,建议全谷类与杂豆类要占到50g-150g,薯类则50g-100g。而每日所需碳水能量占比50%-65%,那成人每餐需1-1.5碗米饭或1-2个馒头。

注意,建议最好定期检测体重的变化,并以体重变化适当调整每日饮食摄入量。

2、改善主食烹调方式

杂粮和全谷物因膳食含量高而口感稍差,不妨通过变更烹调方式来改善这一情况,比如用豆浆机将杂粮做成米糊,或用高压锅烹饪,都可以改善口感并提高吸收消化率。

3、多种主食搭配食用

光吃白米饭显然营养不够,不妨在米饭中添加豆类、全谷物和薯类,一般这些占比1/3即可,像豆饭、八宝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均衡健康的饮食应当包含碳水、蛋白质、脂肪等,而像主食这种碳水丰富的食物,也是我们获得能量的基础。

而从营养全面的角度出发的发,也可以在白米饭的基础上做出花样,比如添加谷物豆类等,两者达成互补,吃得就更健康了。

参考资料:

[1]《多吃主食死得快?6句话说清真相,别被误导了》.丁香医生.2017-09-04

[2]《多吃米饭,容易长胖、死得快?煮饭时加点它,秒变“天然长寿药”,肠胃好了,脂肪少了,血糖稳了……》.我是大医生.2023-05-02

[3]《主食吃多少关乎寿命!哪种主食对人体最健康?该怎么吃?答案是…》.科普中国.2021-07-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中国网友的“白人饭“梗,被国外网友发现了!反应太好笑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最近,国内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关于饮食的热议,让人瞠目结舌。一种食物组合,简单至极,一时间成为了中国网友热议的话题,他们称之为“白人饭”。

白人饭的特点是冷的、素的,分量极少。它基本上是一种能够维持生命正常运转所需的食物,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准备。这种食物的食材常常是可以生吃的,或者只需要极少的烹饪,调味料也简单,通常是盐、黑胡椒、蛋黄酱或番茄酱。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一些在国外的中国网友传播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白人同事的午餐,比如几根生胡萝卜和一些生菠菜。这种食物看上去就像刚刚准备好等待下一步烹饪的食材,但实际上,这就是他们的午餐。

中国网友们看到这样的午餐,不禁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习惯了丰盛的午餐,米饭、面条等主食在其中必不可少。但在欧美国家,午餐通常简单清淡,不需要午休,这样的午餐有助于保持清醒,提高工作效率,也更加节省时间。这种饮食差异给中国网友带来了文化冲击。

更有趣的是,最近,“白人饭”这个词汇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梗,而是一种饮食方式,许多网友开始模仿,深入研究白人饭,仿佛打开了新的饮食世界。有人认为白人饭适合中国宝宝的减脂餐,有人深谙白人饭的精髓,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备餐。

而这个概念不仅在国内流行,甚至传播到了国外。国外网友的反应也颇具幽默感。有人在推特上表示:“我今天发现中国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叫做‘白人饭’,哈哈。 ‘我太累了不想做饭所以今天吃了白人餐’,其中一个标签还是‘白人饭也是饭’。”

国外网友对这个词汇并不感到冒犯,反而是接受了这个设定,甚至时不时地自嘲。有人说:“难以反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还有人说:“在波兰,人们绝望的时候会喝中国的汤。” 还有人开玩笑地表示:“这是因为只有亚洲饭才是真正的饭。”

白人网友听说中国网友也开始尝试白人饭后,纷纷分享地道的白人饭做法。他们强调白人饭其实只有三种选择:牛肉汉堡或芝士汉堡、芝士通心粉,或者花生酱和果酱。还有人分享了一份白人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便宜的切片白面包、奶油花生酱和棉花糖酱。

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各异,这种饮食差异常常会带来有趣的文化碰撞。白人饭的兴起和传播,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阵欢乐与探索的风潮。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顿顿白米饭最伤血糖 这样吃才健康

中国人的餐桌上少不了主食的存在,尤其是白米饭。不过,随着大家对健康饮食的逐渐关注,“白米饭是最差主食”的说法越传越广。这种说法靠谱吗?

白米饭没那么好

白米饭确实不是一种完美主食——

缺陷一:升糖指数高

我们常见的大多数食物经人体摄入后最终都会转化为葡萄糖,但是不同的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代谢时间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也有差异。

升糖指数就是反应食物摄入后对人体血糖影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升糖指数越高的食物,引起血糖的波动越大。

而白米饭在人体内消化的时间相对较短,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升糖指数超过了80。食物的升糖指数大于70就是高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人群需要控制这类主食的摄入。

不过,对于没有患糖尿病的人来说,体内自身的胰岛功能完全可以控制血糖的水平,适量食用白米饭,不会导致血糖问题。

缺陷二:营养单一

大米是稻米在收割后,经过精加工的产物。

为了能让大米有更加软糯的口感,在除掉不能吃的外皮后,其粗糙但含有较多营养素的外壳也被磨掉。并且为了延长保质期,稻米内最富营养和油脂的胚芽也会被完全去掉。

至此,大米的淀粉比例大幅上升,营养成分也更加单一。

缺陷三:过量摄入易造成脂肪堆积

大米富含的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对于人体而言,大量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主食,体内脂肪储存量会增加。

对于已经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可以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量,同时尽量多吃一些粗粮或者少食多餐,避免一顿摄入过多造成脂肪堆积。

怎么吃米饭更健康

大米虽然“问题多多”,但不吃是不行的。

因为,米饭中含有的淀粉会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它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保证大脑运转的唯一能量来源。

如果长时间不吃主食,轻者会造成代谢紊乱,严重甚至会影响大脑的功能。

不过我们可以在吃米饭的时候,给大米搭配一些“冠军主食”,不仅能够改善口感,还能弥补大米的营养缺陷。

蛋白质冠军——燕麦

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物中是最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构成和消化吸收率也较高。

除了这个优势外,燕麦还富含具有调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β葡聚糖。

胡萝卜素冠军——红薯

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有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防止皮肤干燥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半块红薯(约200g)就能满足所需的胡萝卜素了。

膳食纤维冠军——荞麦

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保护肠道等作用。

荞麦有的保健成分芦丁、槲皮素等能帮助调节餐后血糖。

维生素C冠军——土豆

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等。

土豆中的维生素C高于大多数的根茎、鲜豆和茄果类蔬菜。并且,薯类食物富含淀粉,可以保护其中的维生素C。

杂粮饭放几种杂粮好

一般来说,每次选择1~2种粗杂粮和大米一起煮比较好。

对于肠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糙米、小米、大黄米、燕麦相比其他杂粮更容易消化,可以从这几种杂粮开始添加,等身体慢慢适应后再添加其他种类的杂粮。

同时,应遵循“少量添加,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吃时杂粮比例要小,比如占到主食的1/10,然后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一个适应的时间。

食用频率上也要讲究循序渐进,比如开始一周三次,等肠胃适应了,再慢慢增加到每天都吃。

来源: 吉林12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