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对于全国人民而言,是一个异常悲痛的年份,因为开国之初的七大领导人,有三位都在同年相继病逝,依次是周总理、朱德总司令与毛主席。
三人一同熬过了艰苦作战的革命岁月,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虽不同年生,但却在同一年离世,而各自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也处处体现了彼此牵挂的深厚情谊。
兄弟三人的友情:从苦难中来,到苦难中去图源网络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爆发后,毛主席为了应对的“清共”行动,召集党员到湖南老乡李富春的家中开会。
那时,毛主席的雄才伟略在慷慨激昂的解说中,逐渐凸显了出来。除了频频点头的老乡和党员们,还有一位浓眉大眼的“观众”不住地投来赞许的目光,他就是周总理。
周总理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识,但他们之前的经历却有过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周总理参加了两次东征,而毛主席却在革命前期到处宣传东征的思想和意义。
周总理早就听说过湖南伢子毛主席的威名,亲眼所见后更是佩服主席的军事才能,但两人不久又在各自的革命领域奋斗。
直到1931年,毛主席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周总理则来到中央苏区工作,这对“双子搭档”正式出炉。
毛主席与周总理
在前期的合作中,周总理的地位要大于毛主席,但遵义会议上,周总理与张闻天等人极力推选主席带领红军,他们才变成“毛主周辅”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次的转变,让周总理深刻意识到毛主席的领导才能,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毛主席如果能早一点儿领导革命,那我们就能打更多的胜仗。”
周总理凡事以天下苍生为先,擅长以理服人,这也是他能成为外交第一人的原因。而毛主席智慧与胆识过人,更没有功高盖主的忧心。
毛主席
两人一文一武,强强联手。但在此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小摩擦。
不过,周总理倒是总结出一套经验,说:“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有好几次,我都觉得是我对了,但事实证明我是错的。即便有一次我确认我是对的,但实践证明,我又是错的。”
周总理
周总理不仅在重大决策上听取毛主席的建议,更是密切关注主席的生命安全问题。
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领导的部队收到情报,得知毛主席在西柏坡,且兵力亏虚,攻进去轻而易举。
当时,周总理察觉了傅作义的阴谋,他立即调遣西柏坡周围的解放军前去搭救。但路途太远,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周总理
周总理慌了神儿,连忙给主席发电报:“主席,敌军来势汹汹,请你立即撤退。”
然而,毛主席却镇定异常,还专门给新华社投稿,说:“毛某人在西柏坡等着,就怕他傅作义不敢来。”
此话一出,不仅周总理惊住了,傅作义更是畏首畏尾地不敢前行,询问之前的情报是否可靠。
要知道,从前的毛主席一向不打没准备之仗,这样的架势着实令心慌。为了避免遭受埋伏,他只能下令,让傅作义带领的十万部队撤退。
眼见危机已解,周总理松了口气,细细琢磨后,才发现毛主席是用上了“空城计”。等他带兵赶到时,主席更是悠然地躺在院中,嘴里哼唱着《空城计》的戏词。
周总理欣然一笑,感叹毛主席的勇猛果敢的军事策略。而他也从此更加关注主席的安全。
重庆谈判
在重庆谈判期间,全国上下都清楚毛主席这一去就是“深入虎林”,能不能谈判成功是次要,关键是主席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周总理忧心忡忡几天后,终于制定了一套完美无瑕的安全方案,先是给毛主席一顶头盔式安全帽,又在此后与的会面中,谨慎小心,时刻陪伴左右,一旦不妥,立即安排会面结束。
毛主席与周总理
在那段数十年的革命岁月,毛主席与周总理同甘共苦,互相配合,默契十足,这才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盛举。而两人的友谊从战争中来,又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到极致。
当然,如果说周总理是毛主席的文将,但朱德则是当之无愧的武将。
图源网络
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中,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成功混合,这两位都曾在的队伍中担任职位,但再次见面,却有了不同于以往却目标一致的革命道路。
对于朱德,他一向放荡不羁,胡子拉碴,搁在士兵堆里都认不出是一军统领。但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的人,却在即将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仔仔细细地刮胡子。
毛主席、周总理、朱德
“朱毛”一词是革命时期喊出来的,连也默认了这种叫法,在数次大“围剿”失败后,他生气地对秘书吼道:“你们都是无能之人,区区一个‘朱毛’都对付不了。”
朱德胆大心细,认为毛主席的姓应该在前面,但毛主席却笑着说:“没有朱,哪来的毛!就该这么叫。”
每次朱德外出带兵打仗,奔赴抗日前线,毛主席都会非常担心,有次还失了态。
毛主席与朱德
1938年2月,朱德远赴山西指导作战,只带了200余士兵。可谓是势单力薄,而这消息也被狡猾的日寇得知,他们安排了大批军队,对故县进行狂轰滥炸,城内的红军四散逃离,伤亡惨重。
很快,山西的战况传到了延安,称朱德下落不明。让一向沉稳的毛主席慌了神儿,立即发出军令:务必要找到朱德的去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毛主席
可是,日军干扰了山西与延安的电台信号,红军们根本联系不到朱德。毛主席痛苦万分,茶饭不思,拟定了一份讣告,正准备昭告全国时,却得到了朱德还活着的消息。
原来,愚蠢的日军以为朱德在山西故县,但他却是在古县。
一字之差,摧毁了日军的阴谋,却让毛主席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朱德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毫不逊色于周总理与毛主席。
周总理
不过,周总理与朱德作为毛主席的“左膀右臂”,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初识经历。他们相识于德国柏林,友谊跨越了半个世纪,比与毛主席的结识时间要早些。
那时,周总理温润有礼,不凡的谈吐以及远大的见解给朱德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而周总理对直来直去,有勇有谋的他也是极为赞赏。
留学归来后,在周总理的引荐下,朱德加入中国。在毛主席深受排挤的期间,他们力排众议,坚决拥护主席的领导,为壮大红军的有生力量做足了努力。
朱德
在日常生活中,周总理作为比朱德小12岁的晚辈,自然受到长辈的呵护与关注。
重庆谈判前,朱德把自己最好的毯子送给了周总理,而这条毯子还救了总理的命,被他视若珍宝,之后被收藏在革命纪念馆中,以此纪念朱与周的革命友谊。
三位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胜利的大人物,在面对刀枪无眼的战场时,除了誓死杀敌的魄力,更有多对彼此的担忧与不舍。
毛主席
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更让人感叹三人之前的革命友谊,并非常人能够达到。
生命最后时刻的牵挂与悲伤1972年5月18日,周总理身体不适良久,医生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后,确认患上了膀胱癌。
对此,周总理并未过于惊讶,但毛主席在第一时间发来慰问,说:“你安心养病,且不可大意,有些工作可交给处理。”
毛主席与周总理
周总理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但他并没有耽搁工作,也未曾停下脚步休息过。他不止是为了党和国家,更是为了替毛主席分担肩上的责任。
然而,癌细胞的扩散远远超过周总理的预料,已经出现了“血尿”的情况。
当报告给毛主席时,主席的眼睛闪过一丝悲伤,严肃地说:“立即给周总理安排两周的休假,嘱咐他好好治疗。另外,跟他说,这是组织和我的命令,要是不肯,就以‘抗命’处理。”
毛主席与周总理
就这样,常年奔波操劳的周总理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然而,国家正处于大力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时期,他精神好些后,重新投入到工作。
1974年5月29日,马来西亚总理扎拉克访华,周总理以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外交能力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在当晚的宴席结束后,周总理站在毛主席的门外,两人四目相对,没有说话,却紧紧握住双手。
图源网络
自在李富春家初识,到这一次握手,足足经历了半个世纪。而这次见面也是毛与周的最后一次。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享年78岁。
毛主席得知后崩溃大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沉默不语,只是忙着看书、看报、批改文件等等,似乎让自己忙起来就能忘掉这位风雨同济的挚友离开的消息。
朱德
而朱德在得知噩耗时,差点晕了过去。前不久,他还与周总理深切长谈,共同商议国家的发展,怎么突然阴阳两隔呢?
据朱德的女儿朱敏回忆说:“我父亲反复确认周总理的死讯,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崩溃大哭,我哥去世是,父亲都没有这样难受过。”
周总理的离世也令全国人民感到悲伤,无数人忍受着刺骨寒风,只为看见灵车后,送一送敬爱的总理。
毛主席与朱德
因为周总理生前留有遗愿,一是不想大操大办,更不开追悼会,二是骨灰洒向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毛主席还是希望能体面地送老友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有些跳梁小丑竟然试图抹黑这位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公然指责上海市政府给予周总理的赞颂词不合实际,应当推翻。
毛主席恼怒至极,直接否决了这项提议,表示:“谁借机侮辱周总理的追悼会,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毛主席
周总理的去世,对主席的打击很大。但率先受到影响的是朱德,他挑起总理生前的事务,继续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经常顾不得自己的身体。
1976年6月21日,朱德突发高烧,彻底压垮了年迈的他。
然而,即便在医院治疗的几天时间里,朱德依旧执意接见中央领导,处理事务。直至陷入昏迷之际,他断断续续地叮嘱,说:“千万,要,要抓生产,不然,国家将来,还是发展不起来。”
毛主席
6月25日的傍晚,朱德追寻逝去的周总理,生命定格在90岁。作为001号骨灰编号,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
好友接二连三的去世,给毛主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病情也随之恶化。即便主席在面对生死时尤为豁达,但病痛的折磨也不由得令外人忧心。
毛主席
1971年,毛主席患上肺心病,1972年,主席受到白内障的影响,已经看不清事物。当时健在的周总理还关切地把自己的眼镜送给主席,嘱托警卫员:“如果主席戴得不舒服,及时告诉我,我再进行调换。”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无论是看报还是看电影,毛主席都带着这副意义非凡的眼镜,似乎逝去的周总理依旧陪伴在身边,也能给予一些心理慰藉。
毛主席
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法阻止。即便是伟人,也不得不接受最后的离去。
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而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我很难受,快叫医生来。”
即便专业医生们与死神争分夺秒,但还是没能挽回主席已经凋零的生命。
图源网络
很快,领导中国的无产阶级胜利、带领中国及中国人民开辟新中国的伟人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一年离世三位对国家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者,人民的心中充斥着巨大的悲痛和感慨。不过,即便开国元勋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去,后代们永远会记得他们的牺牲与付出,然后继往开来,开辟新中国的下一个时代。
1976年对于新中国而言无疑是充满悲痛和泪水的一年,三位开国元勋的相继离世,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在周总理辞世之后半年的7月6日,朱德元帅也在北京与世长辞。出于对这位解放军精神领袖的崇敬,数万名百姓自发走上街头为元帅送行,周总理十里长街的场景仿佛又一次重现。
朱德元帅的骨灰安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后,工作人员便开始按例开始清理他生前的一些物品以供人们瞻仰和妥善保存。
然而在清理的过程中,一本泛黄的日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小心地翻开这本充满年代感的日记本,上面除了对革命道路一些往事的回忆和自己对工农阶层的一些理解,还记录着一些社交琐事。
其中就有这样一段:“1922年,我遭唐继尧追杀,在金沙江北岸受雷云飞搭救。”
文章中,还有一些关于朱德和这位名叫雷云飞的兄弟结拜的故事,以及建国之后朱德对这位在四川攀枝花结交的兄弟念念不忘,想要重叙旧情的想法。
就这样,一本泛黄的日记,揭开了数十年前的大元帅和一位地方势力头领一段特殊友谊。
元帅日记揭开往事,涉险相救义结金兰1922年春天,金沙江畔。
一名将领神色慌张地到达了南岸渡口陶家渡,衣物上的血迹昭示着他刚刚经历的血战。在他的身后,跟随者零零散散的十几名残兵,个个也都是负伤在身。
看到这样的场景没有人会想到,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朱德元帅。
当时西南地区的形势可谓变幻莫测,1922年3月,被当地人成为“云南小皇帝”的唐继尧,趁着滇军总司令顾品珍调兵,云南空虚之际逃回了云南境内。
原本被逐出云南的他,一番招兵买马、收买人心使得他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很快朝着昆明进发。由于备战不足,顾品珍很快落败。
而时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警察厅长的朱德,作为“拥顾派”,自然也在唐继尧的“重点关照名单”上,只能携二百亲信暂避锋芒。
但就算是这样,唐继尧也并没有打算就此作罢。
在朱德沿茶马古道北上,夜间经过盐丰桃花山地块的时候,二百人的队伍遭到土匪的伏击。众人奋力拼杀、死伤惨重,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价才最终杀出重围,到达金沙江畔。
眼下若不抓紧时间渡过金沙江,身后增援的追兵就将赶到。真到了那般境地,这位日后伟大的元帅也将回天无力,折戟于此。
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一位当地势力的头领却拍马赶到,将朱德身后的追兵成功阻截,掩护朱德一行人安全渡江
这个人就是金沙江的船老板曾海若。
当时,渡船到达金沙江北岸不久,身后紧追不舍的三百多人骑兵团就拍马赶到。
但船老板曾海若早就得知了这一情况,通知了江防大队前来阻挡,而这支江防大队的领武装首领,正是雷云飞。
起初雷云飞并不知道他今日搭救的那位将领是谁,但随后他就接到部下的飞报,这正是他之前一直有所仰慕的朱德。
为了不打扰已经下榻的朱德,雷云飞等到了第二天,就亲自前往同盟会会员伍祥帧家中,将朱德接回自己的司令部会面。
“久闻朱将军大名未曾相识,今日相见算我雷云飞三生有幸!”一见到朱德,雷云飞就难掩激动之情,双手抱拳对朱德说道。
朱德自然知道当时正是西南地区袍哥文化兴盛的时候,而雷云飞的起家也正是与袍哥组织有关。
于是,他按照袍哥的礼节,遵循了他们的文化问候了雷云飞并知会了他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雷云飞也知晓了朱德如今的艰难处境,并答应全力相助。
几天的盛情款待之后,雷云飞在第五天正式按照当地的习俗与一见如故的朱德进行了接风仪式并拜了把子。
当日,雷云飞邀请了数百名同乡人,席间可谓热闹非凡。
庆典上,朱德与雷云飞共饮结盟鸡血酒,从此成为了把兄弟。按照年龄排序,朱德为弟,雷云飞为兄,二人就此发誓结为了命运共同体。
作为兄弟,雷云飞自然不会亏待朱德,二人不仅互赠了礼物,雷云飞还将朱德安排在了自己的村寨内住下。
在这段时间内,他不仅为朱德提供了丰盛的伙食,还为朱德请了最好的郎中治疗朱德在逃亡过程中的负伤。
两人还常常促膝长谈国家大事,推杯换盏不分昼夜。
在雷云飞这样的招待之下,朱德的身体很快就痊愈了,此时两人的目标就开始出现了分歧。
觉得身体已经无恙的朱德,想要继续自己的革命进程,前往南方与会合。加之他认为跟随继续革命前途灰暗,想要出国汲取一些全新的思想。
而雷云飞结拜这个消息的初衷,就是想要与这位自己崇拜已久的将军一起留在这里,借用自己现有的势力闯出一番天地。
但朱德去意已决,向雷云飞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并说明了自己坚定的抱负,婉拒了雷云飞希望和兄弟结伴的美意。
兄弟二人分道扬镳,雷云飞生平何许人知道挽留不住朱德,雷云飞便决定好好给自己这位兄弟送别。
为了确保路途中不会再遭遇围追堵截,考虑周全的雷云飞让自己的妻子刘元珍缝制了商人的衣袍给朱德一行人穿上,将他们伪装成一个商队。
临行前,雷云飞又二话不说掏出几百银元,以保障朱德旅途中的吃穿用度。
朱德自然也知道这个兄弟对自己仁至义尽,他将自己相伴天涯的马匹送给了雷云飞,还送了二十多条德国制造的步枪给雷云飞。
“这些武器都留给你了,一枪一弹都要用在正道上。”朱德对雷云飞嘱咐道。
考虑已经十分周全的雷云飞,最终还是放心不下,派出了自己的亲信队伍将他们一路护送到了西昌才折返。最终还回赠了朱德一匹走山路的马匹。
朱德的路途中的几个接头点雷云飞也是早已打点完毕,首先在会理马道会有袍哥首领孙养斋接应他们,同时金汉鼎将军的好友赖建侯作为当地官员也会给予它们一定的支持。
随后,他们会来到在位于南溪的朱德夫人家中进行一段时间的修养。在进行半个月的停留,将舟车劳顿一扫而空之后,他们启程坐船顺流而下来到上海。
初夏,他们来到上海并从这里去往德国与周恩来进行会合。而正是这一次历史性的会面,和朱德之前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他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自己的憧憬。
最终,在周恩来的引荐和帮助之下,朱德在1922年11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开启了他与的革命之路。
朱德最终能够与周恩来会面并入党,雷云飞一路的保护和资助自然功不可没。那么这样一个地方势力头领,他有着什么样的生平,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他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受到描写中国农民反抗封建专制的斗争的《水浒传》的影响,把农民组织成一支队伍。每逢没有收成不好的时候,他就打进富裕的城市劫富济贫。比起军阀来,他应该算是正直清白的公民。”
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雷云飞被这样描述道。
雷云飞出生在晚清的攀枝花地区,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幼年受尽了父母的宠爱。
所以即使家境一贫如洗,父母还是砸锅卖铁供他读了几年私塾,让他拥有了基本的知识水平。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了四大名著的熏陶,并迷上了水浒和三国人物豪爽的精神。在这些书籍的影响之下,他从小就一身正气,喜欢结交朋友。
此外,艰苦的家庭环境也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力,等到他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大汉,在他们家乡也因义气闻名,可谓广交朋友。
雷云飞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来自一个偶然的务工机会。
初年,三十岁出头的雷云飞为了补贴家用外出给人做脚夫,在这期间恰巧被当地的袍哥头领江海臣看中并收入麾下。
在这位大哥的组织里,雷云飞从马夫、护卫这些小角色做起,逐渐学习了骑马射箭以及一些武器的使用方法,也对袍哥组织的各种条款和文化渐渐熟识起来。
最终经过两年的时间,雷云飞刀法大成,枪法的准头更是惊人。就这样,他逐渐成长为江海臣的左膀右臂,在大小冲突中屡屡建功。
江海臣也很看重这个后起之秀的义气、忠诚和机灵,认他做了干儿子,在自己身患麻风病之后逐渐把组织内大小事务转交给雷云飞处理。
于是,在九年江海臣病故之后,雷云飞水到渠成地成了这个部落的掌权人。
从底层贫苦人家出头的雷云飞,自然格外懂得民生疾苦。加上他对于的崇拜,上任之后,他挂出“杀富济贫、保商保民、靖滇太平”的口号。
事实证明雷云飞也并非空喊口号,每逢荒年他就会在驻地雷云飞很崇拜梁山好汉,经常在住地放赈救灾,荒年在辖区设棚施粥。
据卢茂斋说“他曾打开棉花地胡、高两家大地主的寨子,抢粮救济受灾的老百姓,还在冷水箐、三大湾等地设哨保商”。
雷云飞的这些为民着想的善举,使他受到了穷苦农民的拥护,队伍不断扩大。但同时又引起了军阀、地主的不满,多方对他进行了挟持,企图瓦解他的武装。
为了抵抗军阀、地主报复性的打击,一九二四年春他调集一千多人打盐源县,攻下了县城,并想趁机进攻西昌。
但由于在德昌县驻扎时,被投靠他的该县财主阿七沟刘某、麻扎沟张某出卖,遭到西昌严世堂军队的包围袭击,造成全军溃散。
雷云飞败逃回盐边后,迅速召集旧部,同时联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打垮了盐边县清乡司令杨润田的地主武装,重新进行整顿,恢复了力量,使队伍发展到三、四千人并独霸了盐边南区。
帮派争斗设计被害,中央优待云飞后人在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雷云飞开始慢慢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他与朱德相遇相知,也从朱德身上学习了不少他从未听说过的观点。
加上朱德送他了数量客观的德国步枪,在送走自己的这位兄弟之后,雷云飞的势力扩张速度愈发无法抑制。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一直和自己为了收取烟款、争夺地盘争执不休甚至屡屡兵戎相见的“两盐清乡司令”杨润田。
当地的政府出于想要调节这两股势力的矛盾,让他们和平相处的目的,派出了两个人分别游说二人。
但不料这两人被雷云飞收买,后以游说为名进入杨府之后与早已埋伏好的雷云飞势力里应外合,打了杨家一个措手不及。
最终,吞并了杨家这块肥肉之后,1924年年末雷云飞终于成为了这一块地区的最大势力。一时间无人敢招惹,众人称他为“土霸王”。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雷云飞势力扩张的速度已经波及了周边的几个县,这让周围的官僚和地主自然感受到了危机,于是他们便开始商议如何铲除雷云飞这颗眼中钉。
由于雷云飞的势力扩张之快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所以他们并没有“先礼后兵”,而是直接打了一个直球。
地主们总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愿意出资剿灭雷云飞势力。
就这样,廿四军旅长羊仁庵派团长蒋如珍为司令多次对雷云飞进行武装清剿,但由于雷云飞实力雄厚而且作战经验丰富,他们并没有得逞。
眼看直接进攻没有出路,他们这才开始转变方向,决定擒贼先擒王,设计杀害雷云飞。
他们经过密谋,决定由蒋如珍以重金(据说出了一万多块银元)收买雷云飞的亲信、大队副宋文榜。
有了雷云飞的亲信作为内应,接下来的事也就方便很多了。一九二四年的秋天,蒋如珍以亲率幕僚到棉花地搓谈为由,诱使雷云飞亲自出面。
雷云飞出发之前,他麾下的另一个得力谋士赵鼎山曾经提醒雷云飞此次蒋如珍拜访可能有诈。但雷云飞反驳道:
“我这个游击司令、团防局长是羊司令委任的,再说我曾受他的旨意在5年前将滇军独立营赶出盐边,羊司令也得过我的不少好处,他怎么会起心害我呢?如果让宋副官看出点什么,反倒不好。”
赵鼎山听完又是一番苦劝,然而这两年发展顺风顺水、未曾吃过什么瘪的雷云飞,出于年轻气盛什么防备都没做,只是略带了几名贴身随从就匆匆赴约。
当雷、蒋在鲤鱼坡背刚刚见面时,蒋如珍就假意客气让雷云飞走在前面。
此时的雷云飞哪里会料到这一举动有什么深意,宋文榜见状立刻如约发出信号,早有准备的蒋如珍卫士立即朝雷云飞开了枪。
这一枪精准命中,雷云飞当场毙命。
随后,早已埋伏在山后的蒋团浩浩荡荡冲了过来,将毫无准备的雷云飞部下团团围住,并顺利俘虏了雷云飞的所有武装。
杀害雷云飞后,就连他的家人蒋如珍也没有放过。
雷云飞的两个侄子、参谋彭庆高均被杀害,雷云飞的舅子刘继清带领一支残部在山上盘桓,不久亦被盐边县王识事诱骗解散,刘继清被押送西昌,后为李家钰部枪杀。
遇害的那一年,雷云飞正值壮年,才刚刚42岁。陷害成功之后,蒋如珍还派人将雷云飞的头颅装到竹笼里游街示众,十分可怖。
朱德后来从报纸上获悉了自己远在西南地区的这位兄弟遇害的消息,也十分痛心和惋惜,决意要好好补偿他的家人,妥善处理他的后事。
然而事不遂人意,尽管朱德一直记挂着自己这段萍水相逢的兄弟情,但他却一直没能联系上雷云飞的家人,只得作罢。
直到元帅死后,工作人员整理他的遗物之时,才发现这段尘封的往事和元帅的心愿。这才赶紧派人前往攀枝花地区,调查有关雷云飞的线索。
经过摸排,中央才得知在雷云飞遇害之后,他的妻子刘元珍从家中出逃,一直流落于西南多地,后来迫于生计改嫁。
于是,中央给予了这位曾经照顾朱德元帅的夫人优厚的待遇,并让她得以结束奔波的一生,安享晚年。
1980年,刘元珍全家乔迁,搬到了县城中心居住,房屋条件也很好。每年过节的日子,当地的政府都会派人上门慰问,可见中央重视程度。
最终,刘元珍享年99岁,安稳地走完了后半生。
结语虽然雷云飞及其武装力量,被军阀、地主用阴谋诡计消灭了,但是其所作所为却仍然留在盐边县群众的记忆中。
当地一位名叫胡恭先老先生就曾回忆道:“一九一四年,我步行从会理到盐边视察住在腊撒田时,当地的教师向我说,雷云飞是盐边的一个豪杰、一条好汉,他人很机智、有魄力、会打仗。他一反土司、二反土劣,打富济贫,伸张正义”。
相信这位元帅结拜兄弟的事迹,将会长存于当地老百姓的心中。
历时历史
公元1976年,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农历丙辰年(龙年),闰八月,共384天。每当人们谈起1976年时,都会说这一年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一年,对中国人而言是最不平凡的一年。那为什么说1976年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一年?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这4件大事。

第1件大事,吉林陨石雨:发生在1976年3月8日,吉林市北郊。这场陨石雨软棱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它为当代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时,也为中国江城吉林市的旅游业增添了奇彩,成为关东大地旅游观光的一道独特景观。

第2件大事,7·28唐山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将唐山这个人口达到百万的繁华城市瞬间夷为平地。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也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并诞生了中国的“地震社会学”,让中国在防御地震灾难迈出了一大步,使得中国抗震救灾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3件大事,中国3位伟人相继逝世:这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7月6日,新中国开国第一元帅朱德逝世;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位伟人的逝世,对那时的中国人而言,如同顶天柱塌了一般,不知所向,整个中国都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随后在同志的带领下,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4件大事,结束“”,粉碎“”:此举结束了十年浩劫,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革命,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意味着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因为第二代领袖同志即将登台,此后他将带领中国走向富裕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