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脂溢性皮炎(S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症状特点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常伴有脱屑和瘙痒。好发部位为:头皮、面部、胸部、背部、腋窝和腹股沟区域。
脂溢性皮炎是无法治愈的,治疗的重点是清除疾病体征;改善相关症状;并通过长期治疗维持缓解。治疗方法主要是三方面:抗炎、抗真菌和抗角质。
一、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头皮部位因为有头发的关系,药膏使用不太方便,当然如果你是光头那么可以享受更丰富的治疗方法,具体参考后面介绍的身体部位脂溢性皮炎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治疗以各种洗剂为主。
1、2%酮康唑洗剂
作用机制:抗真菌,抑制马拉色菌细胞壁合成。用法:当作洗发液使用,应停留在头发上5-10分钟后再冲水;每周至少使用2-3次或者每天使用。可能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明显见效。副作用:少见,不足 1%的患者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瘙痒、烧灼感;大约3%的患者出现头发、头皮干燥,如果出现可以配合使用护发素。
2、2.5%二硫化硒洗剂
作用机制:抗角质,同时有一定抗真菌作用。
用法:与酮康唑洗剂相同。
副作用:约3%的患者出现接触性皮炎。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头皮染色。
其它有一定作用的洗剂还包括:1%吡硫翁锌, 4%煤焦油,1.5%环吡酮胺等。其中可能酮康唑洗剂效果最为确切,但是同一种洗剂长时间使用后效果可能下降,可以每个月更换交替使用以保持效果。治疗效果很好的情况下逐渐降低洗剂使用频率,维持改善。
对于比较严重的头皮脂溢性皮炎,可以使用复方洗剂,如同时含有酮康唑和糖皮质激素的康王。
或者更为有效的单独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比如哈西奈德溶液,涂在局部皮疹最为严重的部位,每天2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注意激素不应使用时间太久。另外如果头皮结痂较厚可以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水杨酸洗剂,起到软化头皮增加疗效的作用。
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常见于面颊、鼻翼、眉毛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脱屑,可伴有瘙痒。
治疗常用方法包括:
1、外用糖皮质激素
面部因为皮肤柔嫩,只能使用弱效的激素,比如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作用机制:强效抗炎。用法:每天2次,用于患处,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1-2周。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多毛症和色素减退。
2、外用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
常用的就是吡美莫司乳膏或者他克莫司软膏。
作用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起到抗炎作用。用法:每天2次,用于患处,症状较重者可能需要连续使用4周以上明显见效。与外用激素有基本相当的效果,但是副作用更为少见,可以更长时间的使用。副作用:在使用初期可能有瘙痒、烧灼感、刺激等不适。长期使用可能增加皮肤恶性肿瘤和淋巴瘤风险,但是此项副作用并未得到完全证实,尤其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小面积使用时,可能不足以引起严重后果。
3、外用抗真菌药膏
常用的比如2%酮康唑软膏,或者咪康唑,注意不要购买复方成分的,复方成分的一般同时含有强效激素,不适合用于面部。
作用机制:抗真菌。用法:每天2次,用于患处。效果可能弱于外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适合程度比较轻微的面部脂溢性皮炎。副作用:接触性皮炎。
其它可能有效的药物还包括外用甲硝唑凝胶,外用过氧苯甲酰,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但是效果没有以上介绍的药物确切。
另外,长期的脂溢性皮炎可能促进局部血管增生,形成持久性红斑或者红血丝,尤其鼻唇沟附近。这样的红斑药物达不到完全祛除的效果,进一步治疗需要结合针对血管的光电治疗。
三、身体部位的脂溢性皮炎胸部、背部、腋窝和腹股沟也是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区分对待,腋窝和腹股沟属于皮肤皱褶部位,用药和面部完全相同。
而胸背部皮肤较厚,和面部治疗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可以使用一些更强效的激素,见效更快,比如外用糠酸莫米松或者复方氟米松等,注意激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四、重度难治性脂溢性皮炎外用药无法控制,或者合并有HIV阳性免疫力低下患者的脂溢性皮炎可以尝试口服药治疗。常用的有抗真菌的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以及控油和抗角化作用的异维A酸。
1、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用法为每天口服200mg,连续服用1-2周可能有较好效果;部分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疗程或间断用药以维持改善。伊曲康唑需要随餐服用,且有一定的引起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服用需要监测肝功。
2、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
用法为每天口服250 mg,连续服用4-6周。或者采用间歇服药的方法,每个月服用12天,连续服用3个月。同样注意监测肝功能。
3、口服异维A酸
用法为一开始每天10-20mg,症状好转后酌情减量。因为副作用风险的问题,较少用于单独治疗脂溢性皮炎,大都用于同时合并有痤疮或者玫瑰痤疮的情况下使用。
脂溢性皮炎不存在根治,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常需要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或者有反复就及时用药。饮酒、干燥、压力等是常见诱发因素,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注意皮肤保湿有一定减少复发作用。
另外,以上介绍的用药是结合国内实际现有药物情况进行的推荐,其中很多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06月01日
由「皮肤科王子洋医生」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森妈 排版: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