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都很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孝道,都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最重要的。古人们非常注重孝道并且总结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俗语。比如农村老人常说的“人过七十不上坟”这句话,有些人对此有疑惑,为什么人到了70岁就不能上坟呢?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人过七十不上坟”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好解释,老人过了70岁就不能再上坟了,至于为何?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
第一,身体条件不适。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处于下降的状态,尤其是在以前的农村,70多岁的老人就算是长寿了。并且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数也只能躺在床上,失去了正常行动的能力,所以说那时候是不建议70多岁的老人去上坟的。
尽管有些老人腿脚不错能自行活动,但是由于坟墓的位置很偏僻,一般都在农田里,一路上沟沟坎坎的难免不会摔跤。此外,扫墓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算是一项挑战,所以子女们为了保障老人的健康,以防万一,也不会允许他们上坟。
第二,老年人阳气弱。我国自古以来都是讲究阴阳学说的,按照民间的说法,女属阴男属阳,其实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年纪大的老人阳气弱。而坟墓所在之地通常被大家认为阴气较重,年纪大的老人去上坟很不吉利。因此,不建议70多岁的老人上坟。
第三,老人上坟会触景生情。都说老人越老越像小孩,此时的他们已经无需担负过多的社会责任,他们就像孩子一样,看到子女就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子女出去工作时又会因独自在家而伤心,情绪波动比较大。
如果带着70多岁的老人上坟,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亲人,甚至会在上坟之时难以控制情绪失声痛哭。虽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年纪大的老人来讲,一旦情绪激动,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子女们一般也会尽量避免让老人上坟。
第四,老人要懂得放手。很多老人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不论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上坟自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人过六十三不想”,其中就有一条是不要过分关心子女的事。作为七十多岁的老人更应该懂得放手,有些事情只需要交给子女去做,并不需要像年轻时那样事无巨细。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岁数,那就要看得开,放得下,对于上坟这种事,更应该交给自己的子女,老人只需要颐养天年,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保持心情愉悦,不给子女添麻烦就是对子女最好的帮助了。
第五,高龄老人也算半个“圣人”。想必大家都知道圣人孔子,在他们那个年代,孔子活了七十多岁,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70岁以上就很稀少了。所以那时的人们对于70多岁的老人总是带着崇敬之意,把他们也尊称为半个“圣人”,既然有了“圣人”的称号,那自然就不能轻易上坟了,因此有了俗语“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人过七十不上坟”这句老话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古人为我们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尽管放到现在也很有借鉴意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现在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依然很健康,再加上注重养生和锻炼的老人越来越多,上坟自然也不成问题了。
所以,对于俗语“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如今的社会,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它并不是绝对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都是老祖宗上坟祭祀的日子,人们称之为寒衣节。节日的主要内容便是在孟冬到来之际,给老祖宗祭祀上坟,烧去寒衣,以示慰问和缅怀。
而寒衣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悼亡节日之一,在老祖宗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重要的悼亡节日,寒衣节的规矩也非常多。就比如说,我们的寒衣节究竟需不需要在上坟的时候添土?如果需要添土,那么是先祭祀,还是先添土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上坟添土的意义。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添土?
寒衣节上坟祭祀的一个核心内容便是给老祖宗送寒衣。送寒衣风俗的目的,就在于时值孟冬时节,人们要添衣以御冬。活着的生者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老祖宗会不会在另一个世界,也正在经受孟冬时节的寒冷,于是老祖宗们便会在这一天去上坟祭祀,给逝者送去寒衣。
而上坟添土的意义,其实也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活着的人,会感念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想到老祖宗可能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添土的目的,就是在给老祖宗修缮房屋。
古人将我们的居所称之为“阳宅”,逝者安居之所称之为“阴宅”。古代的时候,老祖宗住的房屋,都是一些木质结构的房屋,所以就要时常修缮、维护。也正是因此,老祖宗也想到了,逝去的先人,所居住的阴宅,也需要时常维护、修缮。
所以,人们便会在祭祀老祖宗的同时,也会帮老祖宗修缮坟墓!
同时,一到孟冬时节来临之际,为了抵御寒冬的侵袭,便会给房屋加盖一层稻草。所以,作为孟冬时节祭祀节的寒衣节,除了要给老祖宗送去抵御寒冬的寒衣之外,更需要帮助老祖宗上坟添土。而寒衣节给老祖宗上坟添土,其实是有着保暖与维修阴宅的寓意!
那么,我们在寒衣节上坟祭祀、添土的时候,是先祭祀还是先添土修坟呢?
其实,按照老祖宗的讲究,在很多地方的风俗中,都是先上坟祭祀,给老祖宗摆上贡品,然后清明烧纸,中元烧包,寒衣烧衣。最后在这一系列的祭奠仪式过后,才会给老祖宗修缮坟墓,除去杂草,再添上新土。当然,在添土的时候,也会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从距离坟墓太近的地方挖土,而是一般要从比较远的地方挖土,然后再添到坟墓上,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会有着不同的风俗,比如他们会先给老祖宗修缮坟墓,然后再祭祀。
到底是先祭祀,还是先修坟,这都是依据各地不同的风俗来定的。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要求。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祭祀先祖和上坟,绝对不是单纯的一个仪式,而是有着敬重先祖、维护亲缘的重要文化内涵。而寒衣节上坟的各种规矩和讲究,甚至于说是其他时节上坟祭祀的规矩和讲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强化人们的亲族意识,传承孝道和缅怀逝去的亲人!
我们每一天晚上都要做梦,但是对于做梦来说,每一个梦境都是不同的。有的时候能做到好梦,在睡梦中能笑出声来,但是有的时候却做“噩梦”,半夜里却惊吓出一身的冷汗。
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这句话也符合一定的常理。比如说,在白天的时候,对某一人思念至深,那么到了晚上,这个人却出现在你的面前。
因此这梦很神奇,就像一层神秘面纱一样,在恍恍惚惚,朦朦胧胧之间来回得游走。
不过在农村里,一些老人却认为“梦故人,要注意”,如果遇到故去的朋友或者亲人,我们一定要注意了!
当然,做梦对于古人来说也是非常神奇的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以后,和张士诚打仗。
由于张士诚的势力非常的大,朱元璋军队和张士诚军队陷入了胶着的战斗状态,打的也是“难分难解”。
对此朱元璋也是愁眉不展,夜不能寐。
突然有一天,朱元璋一大早起来便怒冲冲的对徐达和刘伯温说:“把十几个战俘拉下去斩了………”
刘伯温不解,就问朱元璋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才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脸泥土,并且血流不止,我醒来一想,这并不是好的事情,所以我想杀几个死刑犯,以应验梦中的血兆。”
但是刘伯温听到以后,却哈哈一笑,对朱元璋说:“恭喜吴王,贺喜吴王。”
朱元璋大怒,喜从何来。刘伯温这时却不紧不慢的说:
“吴王头上有血是“眾”字的意思,而“眾”的意思是多,能得到更多人的心,当然脸上有泥土能表示得到土地。所以吴王能够得到众人的心,又能得到土地,那么在三天之内必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果然在第三天之内,有好消息传来,因为张士诚的军队,在徐达将军的包围下终于投降了。
当然这不过一个朱元璋的故事罢了,至于是不是历史典故却无从考证,但是却说明了梦境的神奇之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曹操的“三马夺槽”的故事,虽然说“三马夺槽”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非常有名。但是真实的事情却在《晋书•宣帝纪》中却是这样记载: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所以来说,在一些梦境上,还是有一些神奇的东西存在的。当然对于“梦故人,要留心”也是一样,如果做梦梦到故去的亲人,一些事情上也要注意了:
第一,在感觉自己不好的时候,会梦到故去的人。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邻居大娘以前得了糖尿病,由于她不忌口,又不听家人的话,慢慢的发展成了糖尿病后期了。
有一天早上,大娘对突然家人说,我昨天晚上梦到你故去的姥姥了,她在梦里和我招手,看来我已经不多时候了……
家人百般安慰她,并对她说,这不过一个梦罢了,别往心里去,你的病会慢慢的好起来。
但是大娘哪能不往心里去呢,每日郁郁寡欢的,吃饭也不如以前了。
结果三个月后,大娘就走了,临走之前对家人说:“我又做梦了,那边说很好,让我过去……”
当然这事是大娘的家人在事后和我们说的,只不过这事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考证,所以这件事且听一听就行了。
不过根据科学的说法来看,外国曾经做了一个“濒死的实验”。其中一些自己在“濒死”的过程中,仿佛看电影一样,不断展现的是自己的家人,过去的时光等等,而以及更想一个看电影的人。
当然对于这种实验,科学家认为或许是讲义力学之间出现了磁场所导致的,毕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太多了。
第二,每逢一些重要的节日,也会梦见一些故去的亲人。
在农村里,有一些老人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比如一些特殊的节日,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生日忌日等,会梦到故去的亲人。
当然出现这样的原因,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导致的吧,毕竟一些日子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节点。而在“睹物思情”下,在加上给故去亲人上坟的悲伤,才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三,在熟悉的老家,或者以往生活过的地方,也会梦到故人。
其实故人是我们曾经深爱过、深受关注和关爱的人,他们的出现或许是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将与他们有关。
因此在熟悉的地方,故乡都会梦到故去的亲人个朋友,或许是“睹物思情”吧,又或许是刻在骨子里记忆的缘故,所以这样的梦境就出现了。
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梦境的事情,其实也有一些神奇的地方。而梦不同于现实,所以在梦中,就有很多人都实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但是现实中却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