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柴米油盐的琐碎混入生活,很多人会发现婚姻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因此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试婚就出现了。试婚的原因多种多样,试婚的形式却大同小异,那就是婚前同居。
总有人觉得这种方式简单可行,然而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谭芳却表示,每年都会接待不少因解除同居关系而引发的子女或财产纠纷,同居试婚都会面临哪些问题?以下是谭芳律师的讲述。
01
第一段婚姻遭遇累累伤痕
张兰之前在家乡的一家公司做财务主管,她业务能力很强,事业蒸蒸日上。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朋友便介绍了她与汪明认识。
汪明工作稳定,长得也很帅气,恰逢当时单位还有福利分房,张兰考虑到熟人介绍,两人便匆匆登记结婚。婚后,汪明一开始还比较体贴,后来便露出了真实的一面:大张兰几岁的他有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作风,家务从来不沾手。但凡违背他的意愿,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一开始张兰还碍于情面不愿告诉别人,家人问起也只是用摔倒来搪塞。
张兰后来告诉我,她对婚姻充满了信仰,一方面觉得婚姻一生只能有一次,另一方面也期待汪明可以有所改变。然而四年过去了,张兰的脸上依旧伤痕累累,费了不少周折之后,张兰终于和汪明离了婚。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她觉得疲惫,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张兰便逃离了那个让她充满恐惧的小城,来到繁华而陌生的上海。
通过自己的努力,没过几年,张兰就在一家外资企业站稳了脚跟,做到了财务主管的位置。同事们认可她工作能力的同时,也热心地帮她介绍男朋友。此时,张兰也慢慢走出了上一段婚姻的阴影。就这样,她认识了柯建。
02
同居试婚从浪漫到生怨
柯建也是从外地来打拼的新上海人,两人认识后,彼此鼓励,彼此安慰。经过两年的恋爱,柯建向张兰求婚了。彼时,张兰又感动又紧张,感动的是柯建踏实体贴,紧张的是怕自己重蹈覆辙。她把自己的过去和盘托出,提出试婚的想法,如果两人感情稳定,两年后再结婚也不迟;如果分手,好聚好散也没太多牵挂。柯建纵然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下来。于是张兰便搬到了柯建的公寓里,两个人开始了同居试婚生活。
一年过去,柯建对张兰体贴入微,不仅烧饭做菜,而且还经常买些鲜花制造一些小浪漫。张兰满足地想,这段感情跟上一段婚姻看起来不一样,于是便决定嫁给柯建。张兰提出把公寓重新装修一番,置办好生活用品后就登记结婚。但是听到张兰的计划后,柯建说出了实情。
原来,只是一名普通业务员的柯建收入并不稳定,买公寓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而试婚的这两年里,柯建为了生活品质,多次向朋友借钱度日,如今已没有多少积蓄。心爱的男人对自己一片衷心,结婚后钱反正也是两个人一起花,于是张兰就取出自己的积蓄用于装修和购买家具、家电等结婚用品,还拿钱给柯建归还朋友的借款。
慢慢地,张兰发现任何大小开支柯建都找自己要钱,甚至每个月的银行房贷都直接从张兰的银行卡里划。一年前精致的生活也变了样,柯建很少再给她送礼物。而张兰的积蓄也花光了,两个人因为经济原因时常发生争吵,张兰觉得,柯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温暖可靠,就向柯建提出了分手。但是,柯建一直没有答应,张兰担心自己会像第一段感情那时一样纠结,便通过朋友找到了我。
03
试婚出现问题能否全身而退?
我告诉张兰,因为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对于单纯判决分手的请求,法院是不会受理的,但在同居期间产生的财产问题可以处理。
张兰很疑惑地说:“谭律师,我也觉得没有领证法院不会处理这件事情,可是柯建总是跟我说我们已经试婚两年了,在法律上已经是事实婚姻了。我这种情况究竟算不算事实婚姻?查过一些资料,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事实婚姻有没有效是要分情况的,只有1994年2月1日以前符合结婚条件而没有登记的属于事实婚姻,很显然你和柯建的情况不在此列。我能帮你做的,就是尽可能理清你们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于是张兰打消了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诉讼请求,转而主张返还同居期间的财产。
法庭上,柯建一脸委屈:“张兰承诺我们试婚两年就结婚,除了没有领结婚证,我们跟实际上的夫妻没有区别,所以这已经算是事实婚姻了。我一没出轨,二没家暴,她怎么能随意反悔呢?还有,我们在试婚期间的支出跟夫妻共同财产共同支出一样,不用返还。否则,她付出的钱要我还,那我为她付出的开支谁来还?要不是张兰提出来要试婚,我才不会四处借款打肿脸充胖子,高消费去满足她的要求呢!”
法庭上柯建振振有词,听起来他说得很有道理。张兰不时可怜兮兮地看着我,我做了个手势,示意她不要紧张。我向法院提交了证明张兰同居期间出资的证据,包括为装修柯建的公寓支付的装修费用、购买家具家电等的证据。经过审理,法院支持了我们的主张。不过,张兰还帮柯建偿还过银行贷款和朋友借款,但是没有证据支持,所以没有得到的法院的支持。
就这样,尽管张兰的财产要回了一部分,但是她又一次经历了感情的伤痛。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试婚变得习以为常,但是令张兰迷惘的是,试婚难道错了吗?
如果不试,没有陷入经济危机的柯建,会不会仍旧对自己体贴入微,会不会带给自己幸福的婚姻呢?而如果不试,又怎么能够知道,法庭上否认代为归还借款的不诚实的柯建,是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那个人呢?
试婚已经变得普遍,但是试婚出现的法律问题却还不被大多数人熟知。我们真诚希望所有人都幸福,但也希望爱情出现问题时,双方能够全身而退。(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律师释疑】
关于试婚的法律锦囊:
感情靠自己经营,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几个法律锦囊。
首先,根据1994年2月1日之后的同居,不再属于事实婚姻的情况,试婚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只能按照同居关系来处理。试婚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法律不保护同居关系,也不保护试婚行为。
其次,除非是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否则一方仅仅要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最后,试婚毕竟不同于结婚,对于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按照一般共有来处理。所以试婚期间男女双方最好将自己的出资有所明确,保留相关的证据,以免日后发生和张兰一样的情况。
【参考法条】
《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三条 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七条 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原文刊载于《上海法治报》2023年9月6日B4“情感档案”)
作者 | 谭芳(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 上海法治报
八月,
一场大尺度的性教育展,在贵阳开幕。展览展现了一个人,
从出生到22岁,
会面临的与“性”相关的一切。
比如身体结构、制品、男女刻板印象、犯、和印满厕所的卖卵小广告……
▲
入口模拟了受孕的过程,经由“”,进入母亲体内
▲
在发生后,会对女性造成二次伤害的言语
▲
男性体验痛经、生育之痛
展览背后,
是一个全部由“95后”“00后”组成的性教育团队。
创始人色阿,今年25岁。
在15岁时,她因为遇到暴露狂,
跟身边的朋友倾诉,
结果惹哭了1/4的女生,
因为她们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那时起,
她就下定决心要改变中国的性教育现状,
并在这条路上走了10年。
▲
25岁的色阿,已经做了十年性教育
十年里,
她和团队伙伴勇斗卖卵黑心中介、
卧底“戒色吧”,
在100所学校做过性教育讲座,
还挽救过走到绝境边缘的生命……
她说,
性教育正在中国的土壤上逐渐发芽。
编辑:周天澄
责编:倪楚娇
以下是色阿的自述:
▲
周雯静作品《节育环》、《红色系列》
这次展览,我们设置了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的关于“性”的疑问、困惑、陷阱、规训。很多中国的青少年,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我们先会模拟怀孕的过程,进入到母亲的“”,然后到达“子宫”。这里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周雯静老师的作品《节育环》和《红色系列》,喻示着女性在避孕、经期、生产、疾病等等阶段的疼痛。
▲
条幅上写满了各种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
“撕掉刻板印象”的互动,观众可以在这里把刻板印象“撕碎”并扔进垃圾桶
往下走,来到六岁,开始有了一些性别认知,意识到男生女生身体的不同。
同时,可能开始遇到一些性别刻板印象,诸如“女生学不好数学”“男生要勇敢不能哭”等等。
▲
用内裤缝成的装置作品,喻示着青春期到来时,男生开始遗精、女生开始来月经的时刻
▲
巨大的月经球,里面所装的大约是一个女性一年需要用掉的卫生巾的数量
接下来,是十二岁,开始经历青春期荷尔蒙的悸动,生理上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我们梳理了月经、遗精等相应的知识。
我们把女性一年可能会用到的卫生用品,攒在一个大气球里,体量非常惊人。这背后也涉及到相应的“月经贫困”问题。
▲
厕所墙上的卖卵、验胎儿性别等广告
▲
短片,呈现了性骚扰中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视角
十八岁是一个有点沉重的年纪,不得不面对关于“性”的一些负面的部分。
比如厕所的墙上满满地写着卖卵广告。比如在不同场景下,都可能发生性骚扰:男友走在路上毫无征兆地摸你屁股;或是在饭局上,有人借酒对你动手动脚……
▲
大声说出“不”
我们在这里设置了一个互动的展具,需要在不同性骚扰的场景下,对着喇叭大声说“不”——因为说“不”需要积累勇气、需要练习。
▲
艺术家:冯梓悦
作品:《开窍》
▲
艺术家:程熙云
作品:《痕》
二十二岁是一个向未来展望的年纪。我们在这里展陈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多都关于身体和性的思考。
在展览现场,也会有意料之外的插曲发生。
▲
留言墙
比如有一个妈妈带着女儿来看展,她路过留言墙,上面有观众留言写的是“女性也可以”,这个妈妈就暴怒,找到我们大吵,说你们怎么可以讲“这些东西”?她也不敢说出“”这个词。她说我们这一辈从来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你们怎么是这样的?
虽然我们跟她解释了,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应该要平常地看待,或者至少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它的影响,关心一下它的注意事项,但是这位妈妈就是没有办法接受。
▲
带孩子看展的妈妈
还有一次,是一个爸爸带儿子来看展,质问我们为什么没有“那个”,我们反应了半天,猜测应该是儿子到了青春期,他希望儿子过来接受一些“制品的危害”的科普。虽然科学认识制品,只是性教育的一小部分。
▲
以偷窥视角展陈的杂志、地摊文学
这些是很多人的性启蒙,虽然其中传递的知识和价值观很多都是错的
其实在展览里,我们放了很多性教育的教材,里面是有关于制品以及的科普的。我们建议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看那个部分。
他有点不乐意的样子,他希望由我们来给他的儿子好好地上一课,没想到还需要父子一起去学习。但后来他还是有点别扭地带儿子去仔细地看教材了,我们看到他一边回避躲闪,一边迅速地翻到相关内容,跟儿子说:你看你看这里。
大家对于“性教育”的理解可能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出发,都会有局限。但这两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肯定还是因为有一定的诉求,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
色阿给来自贵州毕节山里的“元宝女足”队员讲解性教育展
她们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色阿说,相比起大城市的孩子,她们更需要性教育
这次展览的主题叫做“我向许多人打听过你”,“你”指的就是性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各种场合被打听,却总是得不到正面的、正确的回应。这次的展览,就是想要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回应。
▲
高中的色阿,决定要改变中国性教育的现状
高一的时候,我在学校旁的公交车站第三次遇到暴露狂。当时,一起等车的一些初中生妹妹已经吓得快要哭了。而我恰好因为之前的经历,查过应该怎么做——我心理建设了一会儿,走过去拍了拍他,说我已经报警了,你赶紧走。
他当时有点难以置信似地和我对视了十秒。我双腿都有些打颤,但还是狠狠地盯着他。十几秒之后,他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就站在那里,一直看着他。
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不错的事儿,于是回到学校和室友说。她突然开始号啕大哭,我还觉得奇怪,遇到变态的是我,你为什么哭这么厉害?她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自己以前在公交上遇到过“顶族”,也就是被男性用摩擦、骚扰,她为此强烈地应激了,哭了整整一个多月。但直到那时她才意识到,原来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被说出来的。
我好像意识到了一些什么,于是把这件事又跟我身边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说了,没想到惹哭了其中1/4的女孩。当时我们都是14、15岁,很多女孩都家境不错被保护得很好,出门都有父母或司机接送。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至少有1/4的女孩子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实际上这个比例只会更高。
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当时想得比较简单,就是想要办一个讲座,告诉全校的女生,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被说出来的,是可以解决的。
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这不只是性骚扰一个问题这么简单,它很难被独立解决。再往深处去,发现了性教育这个领域,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刘文利老师的论文、科普网站的资料等等。其实当时网上已经有不少质量不错的科普了,只是不太被关注。
于是,我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开发了一套性教育课程,想在我们学校做讲座。为了这个讲座,各种和教导主任沟通。因为在学校里呼声太高,老师们还调了一节自习课,好让同学们都来听。
讲座开始前三个小时,被年级组长叫停了。
我当时还挺伤心的,付出了整整一年多的心血就这样被叫停。直到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我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开始在各大高校演讲,也终于得以回到高中母校进行那场迟到的讲座。
讲座的形式和展览类似,也是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还有设置一些快问快答环节,比如我会讲一个冷笑话:饺子是什么性别?
有个答案会说,饺子是男的,因为饺子有包皮。
我就会继续科普,男性的包皮需要如何清洁,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加是为了伴侣的健康。
但“饺子是男的”其实也是个错误答案,因为女性也有包皮,叫做包皮。接下来我就会科普这个独属于女性的身体器官。
截止到现在,我已经在100所左右的高中、大学进行过性教育的讲座,反响都很好。
你知道,高中生去听讲座,往往都会带上一本作业,可能都是边写作业边随便听听,我自己念书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我回到母校的那场讲座,很多人带着作业进来,最后没有一个人在写作业,都在抬头认真地听我讲。
讲座结束后,会有听众蜂拥而至,说我讲得很棒、或是单纯想给我一个拥抱。这也是我很有成就感的地方,说明我的讲座是让人感觉温暖的、有力量的。
女孩子们会来跟我讲述她们的共鸣,她们曾经受到性骚扰或侵犯的经历。这也说明变化正在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女孩子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被讲出来的。
▲
发生后,可以说的话语
我们有一个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科普内容。我曾经有一次值班到凌晨时,在后台收到了一封私信,说她已经在天台上,马上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希望能和我们聊聊。
我一边非常紧急地调动了所有小伙伴,开始尝试查IP分析这个女孩的所在位置,一边听她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哥哥了,她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却责骂她不检点,还让她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她觉得非常困惑,是父母让她去和这个邻家哥哥学画画的呀?
因为这段经历,她在之后一直都没有办法处理好亲密关系。她在和我们的对话中不断重复一句:你看我是不是很恶心?连我妈都觉得我很恶心。
我就对她一遍遍重复:你不恶心,你没有错,你值得被爱,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爱你。
后来她沉默了半个小时没有说话,我们都特别紧张,打算报警了。再过了一会儿,她发来一条很长篇幅的表达谢意的消息,说她已经从天台下来了。她说,十几年来第一次有人跟她说,“你没有错”。
这件事情其实非常触动我,其实挽救一条生命可能并不需要多大的能耐,只需要一句“你没有错”。但是那一句“你没有错”,她等了十几年。可能还有更多的孩子,更多的人,还没有等到这一句“你没有错”。
事实上,我自己小时候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我也经历过来自于邻居哥哥的。相比起遇到暴露狂的事情,这件事情其实一直在心里隐藏得更深,等我自己做了性教育三四年之后,才真正开始释怀。
所以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跟所有受过侵犯的朋友说:你没有错,你的价值不会有一点折损,你值得所有好的东西,也永远值得被爱。
▲
展览作品之一:那些被改成自习课的性教育课
我抗拒性,但对男友感到愧疚
这种事,忘记就算赢了吗?
P遗照、羞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天生丰满,但对自己充满了厌恶……
▲
女生来信
我冲破了性的禁忌,然后被性灼伤
我是男大学生,我想购买
向好友提出性邀约,我做错了吗?
▲
男生来信
我们还有一个栏目叫做“性箱”,会收到读者的线上来信,有关于他们的困惑的,也有讲述他们的经历的。我们会给到真诚、科学的回信。
在来信中,女性很多困惑都是关于“这是不是性骚扰?”她们会叙述一些特别具体的场景:关系一向很好的异性朋友,在聚会的时候直接喝她杯子里的水,和她勾肩搭背,她感觉不太舒服,这是不是性骚扰?
或是,在实习的大学生,上司对自己很热情,会邀请她晚上去喝酒,但也没有过分的举动,这算不算是性骚扰?
她们不敢以自己的感受作为标准,而希望通过我来帮他们下判断,这是比较常见的女性的困惑。
还有一些对自己身体的困惑或者不满,比如有人刚刚成年,就要准备去做私密部位的整形手术,想要来询问我们,这个手术是不是安全的?
男性则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关于自己欲望的事情。如何释放自己的、如何打开自己对于性生活的想象,如何获得更多的性知识。
另一类可能是和自己的对象相处的问题。他们会很在意现在的性别议题是不是对男性过于严苛、男性是不是受到太多偏见等等。
我曾经收到过一封男大学生的来信,他在来信中提到自己想要购买,并且列出了十几条理由来阐述自己应该购买的理由:性工作者可以获得钱、他可以获得的满足、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等等。但他同时也考虑到了很多“不应该”的理由:他以后的伴侣会无法接受、消耗金钱、改变性情……
我们在回信中,首先肯定了他的欲望本身并不是罪过。这也是我们一直会强调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不是错。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可以把一些欲望压制在内心深处,而不是付诸实践。
然后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讲述了为什么不行:1. 最重要的一点,这违反法律。2. 这是对女性和性工作者的剥削和压迫。3. 基于物化女性的性,并不能带来平等、美好的性体验……
不知道最后劝住了他没有,但是他还是写了回信感谢我们用温和的语言和他沟通,带给了他更多的思考。
▲
莓辣团队忙碌中,几乎都是95后和00后
我们全职的团队现在是7个人,如果算上线上作者、志愿者,大概会有50人左右。几乎全部都是95后、00后的年轻人。这次展览,还有05后的志愿者加入。
大家的背景还挺多元的,学理科的、学文科的、学艺术的……但是大家都会有比较强的信念感,就是关注各类社会议题、关注女性成长,希望能改变国内的性教育现状。
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我们会做一些比较勇敢的尝试。比如有一次,我们假扮女大学生,和卖卵机构“斗智斗勇”。
当时已经有过一些调查记者对卖卵机构的暗访:取卵针有30多厘米长,操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对女性的身体伤害巨大。但是很多写在女厕所墙上的小广告,仍然在鼓吹“无痛无害”。我们觉得不行,必须要科普一下。
▲
莓辣团队的作者与卖卵黑心中介
当时我们找到两三个人,假扮成无知女大学生,用不同的话术拨通了卖卵广告上的电话。对方问我们要照片,对身高、身材、学历进行评级,然后给价格。他们的反侦查意识也挺强的,全程都很谨慎,我们在几轮斡旋以后,大概地套出了对方宿舍的地址。
当时我们也很年轻,都还在上大学,套到信息之后就开始发泄积压已久的怨气,怒骂对方在做非常丧良心的事。挂了电话之后,就赶紧报警,把我们拿到的信息给到了警方。我们把这整件事情一起写进文章里面,除了简单的科普,也做了一个实践。接下来,会交给我们所相信的执法力量。
我们还有小伙伴,卧底过一个男性的贴吧,她扮演了一个痴情的男大学生。这位“男大学生”很爱自己的女朋友,女朋友人很好,但不是。“他”很痛苦,问吧里的“前辈”:不是,是不是真的不行?
那些“前辈”们发表了很多因为缺乏正确的性知识而产生的反智言论。
还有很多言论是不尊重女性的,比如“我一个堂堂男儿,难道不配娶一个当老婆吗?”或是“可以跟非处谈恋爱,但是结婚绝对不行”,等等。
我们也会基于这些,来做一些科普。
▲
团队布展中
还曾经有过一个真的深受“戒色吧”影响的男孩子,后来成为了我们的小伙伴。
他在中学时感觉到自己的觉醒。但是“戒色吧”认为这些都是“淫邪”的念头,他为此真的很痛苦,去公园撞树,希望消除自己的“邪念”。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消解,觉得自己很没用,意志特别消沉。
后来,他接受了一些正确的性教育,意识到欲望本身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事情,转变了想法。再后来,开始和我们一起做性教育。
在我的理解里面,性教育是一种关于“关系”的教育。它教会大家如何尊重关系,尊重自己和身体的关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再细化一点的话,它关于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我们对自己性别的认知,我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在这种认知中,学会尊重与爱。
▲
设计关于性教育的互动游戏
今年是我做性教育的第十年,这十年里社会环境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十年前,身边真的几乎没有人知道性教育是什么。到了如今,虽然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还有很多争议和讨论,但是“中国的小孩需要性教育”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高中生都开始做性教育,而且都做得很不错。
我曾经说过,“我们是一群想要改变中国性教育现状的小孩”。这个口号是我15岁的时候提出的,现在我25岁了,再这样说好像有点羞耻,但是我心里仍然是这样想的。
虽然做这件事很辛苦,会受到很多阻碍,但是每一天都有人跟我们说感谢、每一天都有人跟我们说要坚持下去、每一天都有人跟我们说,我们在哪些方面帮助到ta,这是一种被推着走的感觉。让我们可以一直这样做下去。
一般做这种梦,醒来之后都会沮丧。因为在梦里,总是紧张努力的往前赶,可是老是遇到百般阻拦,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误了自己要做的事。迟到和错过车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往往要去的目的地或者做的事情,在梦里是比较重要的,而到梦的结束为止,也没能赶到目的地。这种和当初《人在囧途》中塑造出来的感觉特别类似。
这种梦的背后,往往是做梦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正面临一个机会或选择,或者是已经错失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比如正在找工作的人,等待着面试结果的通知,内心特别焦急,或者是收到了两个公司的邀请,不知道如何选择。这种焦虑的感觉,会在梦里具象化为主人公,急急忙忙的赶车,而那些半路阻挠的事情,是内心的一种保护机制,千方百计的想要把焦虑的感觉消灭掉。
当然,还有刚刚错失了好的机会,或者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比如大学专业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是因为个人原因没能赶上一波投资的好机会。在现实里,这些事情对于当前自己是重要的,以至于内心一时无法接受,就在梦里得到了转化,演给自己了一出人在囧途的悲剧。心理层面的意义在于,我们心理机制的运转,通过梦,让这种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得到释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醒来之后有沮丧的感觉的原因。
2.被可怕的东西追赶这是一个噩梦的典型代表。追赶你的可能是自己惧怕的人,不想见到的人,恐怖剧中的角色,可怕的怪物,甚至是某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比如被一个电冰箱追赶。
这意味着在心理可能面临一个冲突,或者生活中也有遇到什么威胁。这种威胁是可能是遇到裁员、感情上有什么难挽回的危机等。我们对此危险很恐惧,极力希望逃避、摆脱这种危险。
人在面临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所以,在梦里常常出现被追赶的情形。
追赶你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在生活中恐惧的事物,但是梦的特点就是没有逻辑和夸张的表现。没有前因后果,很可能一进入梦中,你就在奔跑的路上了。
3.在天空中飞翔这种梦的感觉多是特别舒服,特别高兴的。因为自己在天上飞,也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另外在我们的认知里,人是不具备飞翔的能力,因此在梦里也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这类的梦多半跟现实生活里的收获有关。比如在公司升职加薪,在家里也喜事临门等。人在面对收获时,会不自觉地有得意,甚至炫耀的表达,在生活中,其实通过他的一些言行举止和精神状态,也能窥得一二。梦里也是如此,只是梦里不会加以掩饰,而是用最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容易做这类梦,那是因为他们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正快速的成长。
当然,飞翔并不绝对是我们有所获得。梦并不只是表面呈现那么简单,飞翔也可能是逃避的表现,就跟前文讲过的被人追赶的梦一样,如果在梦里,通过飞来代替跑,那也是遇到了威胁,逃跑的表现。
我们主要是根据,当时做梦的情绪来判断,自己是哪一种。
4.牙齿掉了这类梦有两种相反的感觉,一种是对成长的喜悦,因为我们在儿童阶段,就要经历换牙,每一次换牙都代表着成长。另一种是衰老的忧愁,老了之后,掉牙则意味着能力的丧失。是我们对当下自己能力退步,或者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表现。
5.参加考试每次遇到一些大事的时候,我总会在前一天晚上,梦到自己重新坐在了高考的考上,面前摊开一张卷子。这样的梦的情节已经出现了很多次。
我们遇到的考试的梦,则是生活里遇到相同重要事情的一种类似表达。可能我们最近就要接受人生的一次大考,自己心理紧张,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可能真的是一场现实中的考试,也可能诸如一次交易,甚至结婚都有可能。
而此时做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自己消除对未知考验的恐惧。重温考试,其实就是在我们内心提前练习,而这类梦往往结局都不是悲剧,要么平平淡淡的结束考试,要么喜悦的 发现自己面前的那张试卷没有那么难。
这是我们自己做梦在安慰自己!
当然还有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梦,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比如天生胆小的人,会做去恐怖的地方冒险的梦,那是因为他渴望去战胜自己内心的怯懦;有的人会做关于死亡的梦,可能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自己要是去的东西的一种象征,比如丢了钱。
梦本身的内容是要根据梦带给我们的情绪具体分析,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的暗示,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防御,帮助自己消除负面情绪,还可能是内心愉悦的表达......
总之,梦是有意义的,和我们现实是有联系的,正如一句诗所言: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
[心]喜欢就点个赞吧~
#秋日里的社会观察##秋日生活打卡季#
#暑期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