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网
众所期待的智博会,又来了。
自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召开以来,每年一届的智博会,不仅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数字行业的一场盛会,更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刻地改变着这座城市。
如今,智慧基因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脉搏”随着城市的车水马龙一起跳动,“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智能化故事,在每天的十二时辰里,精彩上演。
子时
23∶00—01∶00
轨道列车做“CT” 一分钟查完“全身”
零点,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车辆段灯火通明,“忙碌”了一天的列车陆续返回,进入运用库“休息”。
在到达运用库前,列车需经过一个检测棚。当列车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检测棚时,车辆轨旁智能检测系统子系统360°外观图像检测系统自动开启,对列车全身关键部位进行扫描、做“CT”检查。
“不到1分钟,系统就完成了检测,检查点数多达3000个。”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车辆运维部负责人石涛介绍,该系统采用高频视觉传感技术,以及多维图像采集方案,对列车走行部、牵引电气箱、受电弓、制动供风、车门车窗、空调等“全身”各关键部件及系统完成扫描成像处理,拍摄照片总数达2万多张。
这些照片将由系统进行自动比对,若发现列车有故障,就可自动弹出故障图,并发出报警信息。“弹出的图分两张:一张列车标准图和一张故障图。维修人员根据弹出的图片,进一步判断列车是否存在故障,若发现有问题就现场确认,并对列车进行维修。”石涛说。
这套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效率有多高?如果换成人工,每列车至少需要40分钟。
图① 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车辆段,列车正在做“CT”检查。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丑时
01∶00—03∶00
“智慧排水”系统调度防涝抢险
凌晨两点,沙坪坝区“智慧排水”调度中心,一派忙碌的景象。一个小时之前,该中心使用的智能系统针对全区暴雨易涝点发出预警,三级响应(暴雨黄色)机制随即启动,全区40多名应急抢险人员携物资、设备提前抵达各易涝点。
办公室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区降雨状况、管道径流量、道路积水情况等信息。与之相连接的,是安装在各易涝点的30台视频监控仪,以及45台流量计:监控仪对内涝点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流量计对地下管线液位、流速、流量进行动态管理。
“智慧排水”调度中心可根据突发事件、极端天气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智慧排水平台末端感知系统,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调度中心与移动端信息实时交换,实时掌控抢险人员、车辆、物资的位置分布及汛情变化动态,实现城市排水防涝应急调度的“时效性、智慧性、共享性”,让城市防汛工作能够贯穿汛前、汛中、汛后,切实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并对应急全过程进行记录,为后期复盘提供数据支撑。
2:10,系统提示:某下穿道遭遇险情,积水超过30厘米。该内涝点水位监测信息系统与交通信号灯系统实时联动,进入下穿道路口的交通灯立即变成了红灯,及时中断交通。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平台调配人手马上赶往现场支援。排水抢险人员采取清掏边沟,揭开水篦、井盖等方式对下穿道积水进行应急处置,一场紧张有序的抢险工作,就此展开。
图② 沙坪坝区“智慧排水”调度中心,值班人员对关键内涝点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寅时
03∶00—05∶00
“火眼金睛”识别各种垃圾
凌晨4点,重庆夏家坝智慧固废物流转运港,重庆环卫集团所属固废运输公司员工彭咸国驾驶着厨余垃圾收运车,缓缓驶来。
重庆中心城区垃圾收转运日均规模达1.4万吨,每天超过500辆各式垃圾运输车辆在城市中穿行,日均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这支队伍的作业时间主要在凌晨4点至上午12点之间。
“夜间能见度低,人易疲劳,靠人来管理,容易出错,多亏这套‘中心城区固废收运智慧管理系统’,解决了大难题。”转运港调度员沈艳说。
在这套智慧管理系统中,“打头阵”的,是“餐厨垃圾智慧收运系统”。沈艳告诉记者,环卫车驾驶员每天出车时只需手机登录一键启动,商家就能收到预收垃圾的时间提醒,有效减少垃圾桶暴露在街边的时间。
这套系统中还有一个“撒手锏”:疲劳驾驶主动防御系统。如果驾驶员打哈欠、长时间目光呆滞,系统就会报警。系统自投用以来,重庆固体废物运输事故率降低了44%。
此外,厨余垃圾AI识别系统如同“火眼金睛”,能快速识别不同种类的垃圾,从而有效提升厨余垃圾分类效果,更好地实现废物利用。
图③ 夏家坝智慧固废物流转运港,工作人员对垃圾清运车进行调度。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卯时
05∶00—07∶00
钢筋有了二维码 能查来源和质量
早上6点,江北竹林湾附近的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施工现场已忙碌起来。城投建设公司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李宏伟来到工地人脸识别系统前“刷脸”,一秒钟就完成了考勤。
这时,李宏伟突然听到提示音:请立即佩戴好安全帽。他扭头一看,原来,不远处的一名工人正取下安全帽擦拭脸上的汗水。被“点名”后,工友不好意思地朝李宏伟点了点头,迅速把安全帽戴好,走入了工地。
李宏伟来到工地的第一站,是智慧调度中心。这里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当天温度、噪音、人员到岗以及钢筋厂的加工数据等。看完数据后,李宏伟给钢筋厂负责人打起了电话:“今天的钢筋加工量大,一定要注意来料查验。”
工程进入桩基、承台及塔身浇筑的关键期,钢筋尺寸、质量对施工至关重要。打完电话,李宏伟仍放不下心,来到钢筋加工厂巡查。他告诉记者,钢筋加工厂每一批次、每一捆钢筋上都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能追溯钢筋的来源。同时,钢筋物料追踪模块实现了钢筋数字化设计、智能加工一体化,确保质量可控。
图④ 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工地,技术工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施工现场。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辰时
07∶00—09∶00
一键“召唤”电梯在楼层等你
上午8点,家住观音桥欧街92号的冯先生准备出门上班。他一边对着镜子整理衣服,一边用手点击墙上智能网关的“电梯召唤”。走出家门,电梯已在15层等候,电梯空调也已打开。
走出电梯,冯先生看到,小区里的自动喷淋设施正在运行。
到达地下车库,冯先生发现墙上多出一个白色圆形物。这是刚安装的一氧化碳探测仪,一旦检测到超标物,它不仅会立刻启动风机,还会引发中控室的警报,提醒值守人员查看。
冯先生驾驶车辆驶离车库时,出入口采用的视频车牌识别技术,能实现车辆出入识别、出入道闸自动控制等功能。
在冯先生居住的这个小区,智能化应用无处不在。例如,WiFi信号实现了全覆盖,排布有致的摄像头成为小区安防的重要一环;包括排风系统在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还集成了公共照明、排水泵监测、易涝点监测,所有的设备都进行了联网,如遇突况就会自动报警。
图⑤ 欧街92号住宅区,小区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值守。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巳时
09∶00—11∶00
在智慧公园里体验“第二身份”
上午10点,礼嘉智慧公园里已是熙熙攘攘。这里的智能玩法不断翻新,前不久就举行了“画游清明上河——故宫沉浸艺术展”。
这场沉浸艺术展基于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原卷,融入多种高科技互动技术手段,呈现真人与虚拟交织的场景。游客通过“刷脸”,就可以找到《清明上河图》中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宋朝人,体验轿夫、骑马官人等“第二身份”。
类似的智能化新玩法、新体验,还有很多。例如,在展览的汴河码头区域,由CE影院呈现出的码头场景栩栩如生,观众能以第一视角体验沿汴河行船,观赏两岸风光。又如,在“盛世长卷”动态高清巨幕前,观众可以通过8K屏幕,欣赏“动起来”的数字版《清明上河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两江新区正以礼嘉智慧公园为展览平台,不断引入、打造、运营特色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为重庆市民带来更多高品质文艺体验。如今,礼嘉智慧公园已拥有60个智慧体验场景、130个智慧体验项目。
图⑥ 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观展者正在感受数字版《清明上河图》。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午时
11∶00—13∶00
哪里堵车?几点堵车?这个平台能预测
中午12点,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办公室一块大屏幕前聚满了人。这里是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今天有雨,容易造成拥堵,但中心城区整体处于较为畅通的状态,交通‘脉搏’强健。”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翟长旭指着大屏幕说。
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路网中,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轻度拥堵,红色表示拥堵。点击路网,可以看到任意一处的交通运行数据。
翟长旭介绍,有些拥堵是偶发性的,有些则是长期堵点,需要“治疗”。每周,研究团队都要把平台反映出的交通大数据变化趋势梳理形成交通周报,上报有关部门。
据了解,通过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相关部门既能对全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行状况开展动态感知和全面监测,也能为城市“治堵”、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方案测试和验证。例如,该平台可利用人工智能手段预测推演路网的未来拥堵情况和时段,从而提前为市民出行提供参考。
图⑦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工程师们利用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进行路况研判。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未时
13∶00—15∶00
生产一扇门只需30秒
下午两点,位于南岸区白鹤路的重庆美心集团生产车间,一台台机械臂灵巧地抓取门板,然后叠放到一起。
在这里,完全看不到传统工厂里面工人穿梭不停、手忙脚乱的情形,技术人员只需通过MES系统在后台下达指令,生产线即可开始自动生产。通过5G自循环智能化生产线上的多台机械臂,可精准完成门类产品制造中的钣金、扣合等工序。
据了解,制作一扇门共有40道工序。经过智能化数字改造,美心集团将以前的单机“孤岛式”生产设备,通过运用物联网和软件技术,并综合使用智能化技术和制造技术,实现了生产数据互联互通,将这40道工序进行充分优化。
例如,以前的门类产品生产线和物料厂之间,一直存在原料转运“痛点”——在原料配送过程中,由于信息传达有误等原因,往往造成生产线所需原料不能及时、准确送达,导致生产延误。“而现在有了‘过桥’生产线,一下子解决了原料配送问题。”美心集团技术中心负责人王万贵说,“过桥”生产线由人工智能安排原料全流程配送,化解了此前生产线与物料厂转运的矛盾。
智能化,大幅提升了效率——以前,生产一扇门需要3分钟时间,而现在最短可缩减到30秒,同时门类产品的交货时间也从原来的35天缩短为最快只需3天。
图⑧ 美心集团智能生产线正在作业。(企业供图)
申时
15∶00—17∶00
智慧银行有“智慧” 超九成业务能办理
下午4点,解放碑步行街,农业银行营业大厅的智能橱窗,正展示着银行和商家的优惠活动信息。当有人走到橱窗前时,智能橱窗的屏幕上就立即弹出解放碑和重庆特色的趣味物件或背景,参观者按动屏幕上的互动拍照键,即可与解放碑完成合影。
走进门时,记者第一眼就看到一个智能引导台。通过它,市民可直观了解智慧银行各区域分布及功能,查看当前热销理财产品。
来到O2O新金融购物场景“店中店”,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块显示屏。通过它,记者360度观看了贵金属等线上商城实物产品。用手机扫描商品二维码或业务办理二维码,记者发现,在这里还可以购买黄金等贵金属,办理信用卡、借记卡。
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智慧银行运用了人脸识别、触控交互、感应跟踪、语音识别等多种新技术、新设备,可办理超过90%的银行业务。
图⑨ 渝中区解放碑中国农业银行网点,市民正在数字互动茶几前办理业务。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酉时
17∶00—19∶00
隧道交通事故处置响应时间缩短3成
“叮铃铃!”下午6点,重庆高速集团渝合公司路段监控中心,突然响起了报警铃声。监控人员从大屏幕看到,北碚隧道里,一辆小货车发生燃烧,黑烟滚滚。
通过数字化快速应急处置平台,重庆高速集团工作人员快速通知应急处置人员赶往现场。几乎同一时间,隧道内风机、车行横通门、照明、车道指示灯等机电设备自动启动,确保了隧道内的通风和照明。
与此同时,数字化快速应急处置平台还将事故信息、交通管制信息,通过可变情报板、隧道广播、微博、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并向市交通局、交通运输部等信息平台同步发送了事故的信息。
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高速公路4000公里的通车里程中,有1419公里的隧道,隧道中突发事件次数是同里程一般路段的5倍。隧道里发生事故后,经常出现发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迅速、应急处置不高效等难点。依托这套数字化快速应急处置体系,重庆隧道事故发生后确认平均时间缩短40%,响应平均时间缩短35%,次生、衍生事故量减少40%。
图⑩ 重庆高速公路路网监控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快速应急处置平台快速开展救援。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戌时
19∶00—21∶00
场桥操控员 办公室里当“白领”
晚上8点,夜色降临,果园港码头作业区灯火明亮,货车来回穿梭。不过,集装箱场桥驾驶室里,却空无一人。
原来,借助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操控这些场桥的工人,都在办公室工作,俨然成为了“白领”。
距离场桥作业区几百米的远程控制室里,摆放着5块屏幕,每一块都被分为4个区域。屏幕前还有一个麦克风、一个鼠标、两个操作手柄、若干按钮,整个布局,就像一个场桥驾驶室。
每个屏幕前,都坐了一个工作人员,他们便是远程操控场桥的司机。司机们先在屏幕上选择一条作业指令,远控系统软件随即开始解析,并将场桥各运行机构的相关数据传送至PLC系统。随后,场桥大车、小车及起升机构根据相应信息自动运行到指定的位置和相应的高度,进行集装箱作业。
果园港这套场桥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如同为巨型手臂装上了大脑,司机只需要在办公室按键,就能将几百米外的场桥精准对位。同时,因为有近距离影像,司机在微小操控时也更加容易,效率也更高。据介绍,以前,一个司机只能负责一台场桥,现在可以实现一人同时远程控制四台场桥。
图⑪ 果园港码头,工作人员在远程控制室内操控场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亥时
21∶00—23∶00
过海关不开箱 “X光”查验货物
晚上10点,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口岸,一辆货车载着集装箱,缓缓驶入了一个白色“小房子”。随后,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关员高友劲开始在一旁的机检室里进行操作,对集装箱进行扫描。
几十秒钟后,机检扫描完成,图像同步到重庆海关“智能审图系统”服务器,并弹出“无异常”的提示。看到这个信息后,渝州海关经办关员又进行复核,最后下达了放行指令。整个流程下来,不到10分钟。
这个“房子”虽小,可并不简单,它名为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H986),是全国最早一批投用的大型智能化非侵入式查验设备。H986拥有辐射成像技术,可以穿透220mm厚的钢板,海关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箱的情况下对集装箱内货物、空箱、货柜车或集装箱夹层夹带等实现非侵入式查验,然后判断集装箱内的货物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暗格以及违禁品。整个过程,就如同为集装箱做了一次“X光”。
图⑫ 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关员在机检室里操作,对集装箱进行扫描。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本版稿件由记者杨永芹、廖雪梅、唐琴、周盈、申晓佳、夏元、黄光红、郑三波、杨骏,实习生彭诗洋采写)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被称为“十大天干”,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一、十天干1、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 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 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2、天干喻人含义
甲木属阳,一般指森林大树,性质强壮。甲木有恻隐之心,具上进心,好华美的事物而有风雅的性格,进退有情有义,处事负责,但缺乏应变能力,又因常烦恼故做事多老苦。
乙木属阴,指小树花草之类,性质柔软。乙木富同情心,性情和蔼,外表谦虚,但内心占有欲强,虽有才能,但常烦心。
丙火属阳,指太阳,炎炎炳照之意。丙火为火之兄,含有朝气蓬勃,热情开朗之意。还含有适合各种社交活动,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
丁火属阴,指灯火、炉火等,火势不稳定,得时有力,失时无力。丁火为火之妹,具有外静内进,思想缜密的性格。但是多疑与心机是其缺点。
戊土属阳,指大地的土,广厚茂盛,又指堤坝之土,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戊土诚实,厚重,性情笃实沉稳,为人憨直。
己土属阴,指田园之土,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己土重视内涵,多才多艺,行事依循规矩,但度量欠广,易生疑心。
庚金属阳,指铁、刀剑、矿石等,性质坚硬。庚金精神粗犷豪爽,意气轻燥,性情刚烈而重义气,个性好胜,具有破坏性,人缘佳,容易相处。
辛金属阴,指珠玉、宝石、砂金。辛金性较阴沉,温润秀气,重感情,虚荣心强而爱好面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缺乏坚强的意志。
壬水属阳,指大海之水。壬水为水之兄,含有清浊并容,宽宏大度之意,能潜伏和包容,富于勇气。但也有依赖性强,凡事漫不经心之意。
癸水属阴,指雨露之水,也有闭藏和内在萌生之意。癸水为水之妹,其人平静,柔和,内向,勤勉力行
二、十二地支1、含义
子,孳也,谓阳气至子,更孳生也。万物孳生萌子。
丑,纽也,言阳气在上而未降,万物厄纽,纽芽于丑,未敢出也。
寅,引也,万物始生螾然也。
卯,茂也,冒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万物茂于卯。
辰,震也,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阳气之已尽也,阳气盛之尽,万物盛于巳。
午,阴阳交,故曰午。
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身也,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犹也,已老也,万物皆犹缩而熟于酉。
戌,灭也,谓此时万物衰灭也。万物毕而入戌。
亥,刻也,此时阴阳刻杀万物,阳气藏于下,万物收藏。
三、干支纪法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甲子年在历史上不止一个,离我们较近的甲子年是1924年和1984年还有2044年。在六十甲子当中,10个天干,12个地支。甲子年是循环的第一年,每60年一循环。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四、时辰八字时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汉族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依此类推,亥时是现实中的21点至23点。《智取生辰纲》中有说到:“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与天干地支计时法类似的,还有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生肖
五、十二生肖1、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3、十二生肖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4、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5、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6、十二生肖的故事。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满们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7、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
8、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古代的更(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晚上7点-9点为一更,
晚上9点-11点为二更,
晚上11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
晚上1点到3点为四更,
晚上3点-5点为五更.
(「历史大学堂」官方微信公众号 oldman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