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林姓来源(林姓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3-10-05 04:02:28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林”姓

林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六位大姓,尤盛于粤闽台地区。当今林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13%,总人口大约在1510万。

林的名义

林,树林之义。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楷体的形体基本上是一样的,像并列的两棵树,是一会意字,取木与木连属不绝之意也,表示树木的众多。树木林立,引申出人或事物的会聚、聚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另一侧面表示了众的力量,树林包涵了一种神秘的内聚力和精神。林氏族是对树林的原始图腾的崇拜,形成的氏族族徽最终出现了林字的图形,成为人名的常用之字,最终形成了姓。

林姓起源

林氏始祖——比干

林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出自子姓

子姓林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5000年之前的黄帝,直系远祖是商先祖契,商朝末贤人比干是林姓的始祖。商朝末,朝纲混乱,商纣王昏庸无道,岌岌可危。商王武乙之子比干是商纣王之叔,官拜少师,一直忠诚于朝廷。比干因直谏获罪被杀,比干的子孙和族人纷纷避难外逃并改姓氏,有改王、孙等姓。比干的夫人陈氏怀着儿子出逃朝歌郊区的长林山中避难,朝歌地处今河南北部淇县,比干的儿子泉出生于长林山中。周灭商后,周武王有感泉出生于林中,父亲比干坚贞不屈,于是赐姓林,名坚,食邑博陵,即今河北安平。这是林姓最重要的一支,子姓林的历史有3000多年。

二:出自姬姓

姬姓林氏也是黄帝的后裔。姬姓林氏可分三个分支:第一分支,东周初,周平王的庶出之子姬林开,姬林开的后裔以其名为姓。第二分支,周平王之子为周桓王姬林,其庶出之子姬开以王父名为氏,遂称林开。第三分支,春秋时卫殇公之卿孙林父的支孙以字为氏。三分支姬姓林均出自周文王之后,其历史也有2700多年。

三:出自曹姓

曹姓林氏出自东夷。春秋时林为莒国之邑,莒大夫食采于林,子孙遂以邑为氏。这支林姓人寡势弱,以后一直无闻,可能淹没于姬姓林氏之中。

外族基因融入

我国的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自南北朝开始,不断有其他民族基因的融入。主要的事件有:北魏孝文帝改移民河南的匈奴族丘林氏族为林姓,唐朝福建建州地区的以蛇为图腾的畲族林姓先民与南下汉族的混合,北宋金国女真族仆散氏族改姓林,清朝满洲八旗布萨氏、林佳氏等氏族改姓林。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为当地的汉民。

林姓分布

林姓分布频率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林姓人口由79万增到1510万,人口增长达19倍,林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至今1000年,林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台湾三省,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浙江、广西、四川三省,又集中了林姓人口的15.3%。广东居住了林姓总人口的23.7%,为林姓第一大省,福建紧随其后,为22.7%,两省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林姓血型

林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林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7.7%,A型占28.1%,B型占26.6%,AB型占7.6%。

林姓名人

妈祖

妈祖(原名:林默),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民族英雄”之称誉。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梁思成妻子。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主要文学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林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林姓的郡望主要有西河、南安、河南、下邳、济南等。林姓的堂号主要有九龙、十德、九牧、忠孝等。“九牧”堂号典出唐朝名臣林披,唐玄宗时林披明经及第,先后娶三房生九子,先后明经及第,并且官都做到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他们也被称州牧,兄弟九人合美称为“九牧”。父子相继为官,世代显赫,家声广布,世泽绵延,在家乡福建一带独领风骚,时称“九牧林家”。

林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

金门羽客;和靖高风。

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励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

家训格言:林氏家训当首推近代著名清大臣林则徐了。林则徐福建闽侯人,嘉庆进士,道光年任湖广总督,缉私,卓有成效。林则徐的家书和家训充满了时代气息,他告诫子孙“勿以稍吸为不足虑,更勿以暂吸为不足成瘾。须知此物()之毒不减鸩酒。”他以“地位益高,生命益危”之心情,敦促夫人教诲诸子用功读书,谨慎为人,“若于世事,则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若或胸无主宰,盲人瞎马,则祸患之来不旋踵矣!”要求诸子“持盈乃可保泰,慎勿以作官骄人,而用力之要尤在多读圣贤书,否则即易流于下。古人仕而优于学,吾儿仕尚未优,而可夜郎自大、弃书不读哉。”一再告诫“切不可自满,宜守三戒:一戒骄傲,二戒奢华,三戒浮躁。”成家后要做到:“凡家庭间能守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能守德几分和睦,未有不发。” 林则徐家训虽多切时务,然治家教子之道也足为后世效法。

林姓发源于河南卫辉和洛阳

“林”源自河南卫辉和洛阳。中国姓氏排名第16 ,南方排名第4,现有2000多万人。公元前1029年,商纣王将忠臣比干挖心处死,他的夫人逃难中密林产子,被周武王赐姓林。当初血雨腥风中的孤苦“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大树林”。戳长图,了解这个来自忠良之后的姓氏↓↓

潮汕林氏家谱族史

潮汕林氏基本上都是从福建(始祖林禄)迁移而来的,但开基祖繁多。现把林禄后世入潮各地开基祖简述如下: 2l世林腾云(唐九牧林迈后裔,林长松之子),于唐末光化三年(900),从汀州宁化(一说莆田),移居海阳,创基于潮阳火烧园,至闽林36世学士,因失火移居潮阳仙港桔仔园创基。衍惠来、海陆丰。(据林维宽《长林丰采》) 22世林元和(唐九牧林蕴后裔),于五代十国 (907-960)时,娶潮州陈富贤之妹,遂家于潮。 23世林通玄(属唐九牧林苇派下林可贞房),于北宋嘉祐(1057-1063)年间,为避乱从闽入潮州之惠来古桂林(今东里镇古巷村)定居,为开基祖,子孙衍潮、惠、雷诸州和海外。自其子林纮起,七代连科甲,两朝两状元(即明朝文状元林大饮、清朝武状元林德镛(一说德荣)。第16世林大钦,得嘉靖帝赐诗:“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五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进士三百腰金带,举入一千帽乌纱。贡监生员难屈指,郡州府县水堆沙。”(据林祥源主编《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初稿)。 23世林口与(乾泰)居饶平县石壁,生林惟。林惟长孙居饶平凤凰,衍海阳埔尾(埔涵乡)、桥头寮仔、意溪乐山、陈桥村;次孙居澄海店仔头;三孙居凤凰桥头,衍归湖仙羊。 26世林巽(1005-1091),字巽之,号草范,唐九牧林蕴第9世,从福建蒲田移居海阳县林蒲陇,旋居澄海。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应举对策时忤权贵而不录取。庆历间,投匦论事,仁宗异之,授官徐州仪曹而婉谢,南归读易,潜心易学,著有《易范》等(已佚),井设馆授徒,为潮州前八贤之一。子孙分居于澄海鸥汀(今属汕头市龙湖区)、崎山,潮州官路,澄海,潮阳县青林(今属汕头市达濠区,开基祖系林怀元)。林巽与夫人袁宜春(1007-1078)合葬墓位于今汕头市升平区莲塘,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8世林岳(唐九牧林苇后裔),字“士耸”,林邦猷第三子,始居福建莆田前埭。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与弟林准同登进士,林岳官广东海阳县丞,权揭阳县事,摄梅州通判事,累迁朝奉郎,赐绯。致仕遂籍海阳(潮安)古楼,为古楼一世祖,寿76,葬于海阳山水磨;配谢氏,封孺人,葬于南寺西野;继妻刘氏,封孺人,合葬于海阳山水磨。生子四:及甫、及申、及三、及酉。水磨即今潮安县桑浦山水磨口内,每年春古楼乡之林公后裔致祭甚丰,其碑于清康熙年间重修。三子林及三,字“柔平”,随父居于海阳古楼。配章氏,生隆隐、隆仁、隆德;墓安于海阳山“狗站埕”,相传需用活猪墓前宰杀致祭。衍天宁、大寮、东洲、上社、京北等乡。(见1986年《泰国西河林氏族谱》)潮安古楼始祖林岳衍庵埠林厝、宝陇、浮洋、乔林、古楼、天宁、东光、大寮、潮州府城南门(明代林熙春出生地)、福洞,普宁县龟背,揭阳县锡场、渔湖、江灏、下寺、池边、浦,海阳县博士、义和、金坑、蓝田、竹溪至潮阳县钱塘(又名塘边,今届汕头市河浦区)、平湖、高塘、仙港,丰顺县(阝留)隍、西洞、大窖、塭尾,还远至南洋各地。林岳后裔、闽林44世铭铨于明末,由潮州古楼移陆丰东海保昌寨,传至今闽林58世。 林岳长子林及甫,字“柔嘉”,嘉定贡元,任宣教郎,配郑氏,返闽。后裔衍潮阳旧街林,塔脚林港内村。后裔林端隐,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由福建莆田涵头杆母巷迁徒来,为揭阳仙窖始祖。闽林 37世林弥远(字惇以,号南陇,1334,8,7-1397,6,25),系闽林36世林梅轩(非第41世“五梅入潮”和第31世之林梅轩)之第4子,生于元元统二年,故于明洪武三十年,青年时(相传元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20虚岁),因海寇猖獗,遂由莆田带父亲神主牌入潮,居揭阳县锡场寨(今属揭东县锡场镇,分为锡中、锡东、锡西三村),时当地已有孙、池、刘、陆、许诸氏集居,后各姓他迁,林氏为该乡唯一盛族(今3万多人),裔衍揭东县玉湖镇玉斗柯、揭阳市仙桥镇河曲村、惠来县潭清与锡窟二乡、浇平县和园寨、及旅港,以至柬、泰、新等,海内外今逾10万人。他配吴贞节 (1337,6,25-1405,8,29),合葬于锡场寨大潭墘。生子四:清隐、锡岗、太生、锡潭,生女二:长配盘溪潘氏,次早殇。(据1986年10月林仲杰主编《泰国西河林氏族谱》第297页,1998年5月4日锡场英灵古庙理事会资料)

林岳次子林及申,字“柔直”;配陈氏,生丑父、寅父、壮父。第三子林壮父,择化龙桥边南港(古属揭阳县,今渔湖港口村),为港口始祖。配吴氏,生子四:茂兰、茂桂、梅坡、梅轩。次子林茂桂,号玉湖,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1190-1194)授通判,迁开封府尹。时金兵入侵,奸相弄权,他弃官入潮,居揭阳县渔湖都义和衍江灏等地。末子林梅轩(1265,11,25-1324,4,16),宋咸淳元年生,元泰定元年故,29岁时创居潮阳钱塘,缔造煮盐、捕鱼、农耕等业,衍今河浦区欧山、东陇、上店,达濠区东湖、埭头、广澳,浦大场、下底,潮阳市海门镇、棉城后溪、龙井、大有门、古帅、仙城镇坡溪、陈店镇下溪头、铜盂镇溪东仔、成田镇三湖乡,惠来县周田镇西石乡,陆丰县甲西镇华陇乡共19乡,还住福建龙溪、莆田钱坑,四川省巴县,台,港,澳,以及移居泰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等,至今29代共10多万人。钱塘乡等今存宗祠并已重建或修葺,附近“倒地梅”山存宋始祖林梅轩夫妇及其子孙墓葬群,2001年12月已列为市文物保护点。后裔林子加 (1941年生)等发动海内外乡亲,对祖祠、墓群全力加以保护。 林岳四子林及酉,字“韦华卒鸟”,因乃父林岳到潮州任海阳县丞、权知揭阳事,他跟随而来,期间“览潮阳风景而萌创潮之意”,后来便在父丧之后,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入潮创业于县城西之西洋(今文光街道之双望),苗裔衍及双望、海门坎顶、北门、桃园、井都、 平湖、仙港、蘊美、高堂.、京北巷口、惠来县等乡。 28世林绍坚(林苇后裔),南宋绍兴二十四年 (1154)进士,宁宗朝侍御史,历官银青光禄大夫,原福州人,移家来潮(见1986年《泰国西河林氏族谱》第199页)。清康熙《潮州府志》谓:“林绍坚施田六千八百四十八亩”给潮州开元寺,故寺建有二座檀越祠(已毁),其一为林公祠,另一为余公祠(即元朝封州节度判官余英,施田一千五百亩,与林公所施远超该寺所置之田亩数)。(详见2000年第2期《人海灯》庄万翔《林绍坚施开元寺田考》)。居揭阳县池尾都,衍浦、庵埠霞露、南桂(东凤)、荖园、潮州太平路林厝巷、灶巷、乌洋、杨厝寮、开元后巷、横溪、丰顺县。林绍坚之弟林稃裔孙林翼龙居海宁(今惠来县),衍海阳县金石山兜(明代状元林大钦出生地)、花园二房;林振忠,于清雍正(1723~1735)时移居潮安县归湖。 28世林慨,唐九牧林藻派下,林轮(宋熙宁壬子年即生,海丰县丞)之次子,宋孝(徽)宗时广东提举,遂家居惠州石帆都(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397页)。

28世林拳(又名程),系唐九牧长房林苇后裔,于南宋淳祐年间(1174-1189)衍惠来,为新埭之祖 (据林祥源《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序》初稿)。而林维宽《长林丰采》第399页曰:34世林拳(属莆田县“阙下林家”派下),林韬后裔,莆田阳城人,宋进士,率长孙颐创新岱,嗣因宋柞倾移,返莆田。第4代孙雷焕,偕兄长迎春复原址,创惠来新岱,衍陆丰莲花地、碣石城、后径乡、葵潭古寨、东海肖蕉园乡,惠来东栅、北山洋、小城等。 29世林月隐(又名鼎,宇承芝),系唐九牧长房林苇后裔,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任海丰县丞,移居惠来创钓石。传至闽林39世林南溪,移海丰青草南汾。(据林维宽《长林丰采》) 30世林岩泉,林苇后裔,南宋末居石鼓,林岩震居揭西五经富,衍葫芦地。 30世林居安,唐九牧林蕴派下,宋代移官(侍御史、银光禄大夫)来潮,居澄海蓬州都冠垄,衍湖心、斗门、陇尾、沟头、峰下、坝头、下窖、上厝、莲上关新乡、东篮尾、外砂内陇、南澳、海阳县樟厝洲、意溪林厝堀、揭阳县棉树、仙阳、沟尾、渔湖、登岗林乡、埠头、棉湖、惠州三蕉德、普宁里湖河头、盘寨、海丰之梅陇、陆丰东海六驿等。(据林金松《林氏族谱简序》、林维宽《长林丰采》) 31世林天与,系唐九牧长房林苇后裔,于元代 (1271—1368)期间衍惠来,为隆江竹湖新乡之祖。(据2001年8月林祥源《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序》初稿) 31世林真福,世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里,元末明初,因战乱,兄弟亲疏8人,挈眷避于饶平县坪上乡。嫡孙林根德迁至同县元高都水口社石头乡安石楼,其第10世林观吾时,有万历(1573—1620)进士林峥嵘注重昭穆,自这第10世起伦序昭乎。时之林氏六屋(后裔移居台湾鹿港、竹北等),各迁失联而各立诗序,尤其下六屋,东山、老屋、腾蚊岭同以“子”起,大埔则以“德”起。斗屋则以“世”起,但系第2世祖大二公为一世(相差一辈)。胡阳楼则以“天”起,但系第3世祖念一公为一世。(见1984年台湾林恩显主编《林氏大宗谱》第130页等) 31世林圭,唐九牧林蔇后裔,居澄海外砂,生三子:成、盛、戚,长子林成移饶平县生二子:心、行(两人后为澄海外砂之祖)。林行生林和易,和易生三子,长子林文质居湖心,次子林文叟居南砂寨,末子林文形迁海、陆丰。林盛移潮阳县,生林维、林绍(移潮州城,属第33世)。林维生二子:嵩、峰,林嵩生仁惠,林仁惠生三子:宝、鉴、镜,皆居惠来县,其中林鉴子孙居该县靖海、后山、翁厝乡等。林峰也居惠来,生四子:义、智、礼、信,林礼移居海阳县枫岗村,衍登塘、揭阳县新亨。 世林文熙于宋代入潮,居揭阳县西门乔林;林完粹居白云,林敬夫居麦园三代后移玉湖,林大院居惠来县黄冈寨,林光佑居东莆下陇而衍牛田洋,林贡隐居塔下而衍今揭西、江西,总统军事林环瑶生于龙湖市头;六十郎(林致政)于宋末入潮居鸿沟,第3房裔孙林茂德于明代迁江东的西前溪而衍亭头,第4房裔孙林青田迁沙洲;林玉窖裔孙居榕城、窖口;林东窜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闽南云霄县乌烟巷龙坑(即龙头村)移创东前溪,榕城近韩居的林枝裔孙居桃山都水路尾、皮厝洋、上埔、市下、苏坑、京北都巷内、渔湖堀仔;林振千居桃山都林畔埔,子孙林万如、林一枝居潮州府城春城楼;林澄记居盘溪、仙窖;林仁爱居池边而衍榕城、城隍;林景昭由普宁县百里桥移居榕城进贤门内;林礼源居草埔乡庵巷,原居云霄乌烟巷的林东南裔衍揭阳县池尾、华美下尾洲;祖居涵头林火四,第3子林指溪,于明代移居厚洋,衍仙桥、南山仔、普宁县东内、澄海县沟内、上坑、山边;林道辉(林勋裔孙),元末由广南回家,路过潮州,久住旅店,遂家于潮。 世林致政(即六十郎),唐九牧后裔,娶宋氏,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自莆阳迁来海阳县怀德乡环山下鸿沟里(今属澄海市)。启拓胤祚宫室、清雅堂,匾“壶公旧家”。时莆中旧友,有精堪舆者游术,来潮卧病其家,愈去忽遗囊金,林致政还之,友感其德,以择秀山佳域为其夫妇合葬地而酬谢。衍樟林、新港、钱塘等。子林梅湖,娶黄八,生子真惠、真道。清林邃养,通天文历算,直宗龙图阁提点,后为朝散大夫,被誉“守正凝妙”,至元庚辰(1280)夫妇合葬梅花岭。明嘉靖丙辰(1556)修墓,发现其茔石中藏一小石刻:“安人八黄氏”。一方石如桌面,横刻:“守正凝妙通玄,梅湖提点林公”;永乐年间(1403 -1424)合刻云:“梅湖提点林公,安人八黄氏。”自林致政至今有27世。林腾瑞排第17世。(见1999年林尧彦《鸿沟林氏腾瑞公振系家谱》) 32世林昭,宋代居涵头,长孙林韩学,元代率四子:南山、俊山、振在、北山,居金坑,衍钱坑、阳夏、意溪下坪埔(在明宣德二年即1427年)。 32世林玉溪,唐九牧林蕴后裔,妣叶棉江,于南宋末(约1239-1279)战乱时,由福建兴化府莆田上林春(村)柴闸脚打铁巷二门楼,迁入揭阳县西门外棉树洋顶寮池,搭棚养鸭,兴基置业。其子林恒叟衍居揭阳县沟美村、潮阳县海门等。在林玉溪入揭时,同辈的东阁学士林文贞(与林玉溪并列为一世祖,称“始祖叔”)及其长子林勉斋,也从闽移居揭阳渔湖都化龙桥脚金鸡脰乡,次子林善斋迁棉树,季子林淑斋迁榕城南门南市巷,衍揭阳县榕城、港尾、沟美、渔湖西洋村、凤鸣村鸟叫(今属揭东县)、新庙村、潮阳县直浦都、仙阳等。(据1997年林英聪主编《玉树扬风》) 32世林直可,(1107-1195),字正卿,北宋人,原籍莆田县澄渚乡,九牧林蕴派下,父林续(广州府推官)。直可为宣教郎,移居海丰青螺(今陆丰桥冲下塘村),衍海丰海城、洋甲洲、上达等,陆丰博美、霞绕、后冲、大陂等,成为盛族。(据2002年1月林维宽《长林丰采》第127、398页) 33世林南山,名均正,字渭玉,父大塘君(大理寺评事)。约宋末避元乱,与弟靖山自福建上杭到棉湖(今揭西县)卜居,靖山卒而葬南门埔,南山为今揭西钱坑、阳夏始祖,娶潮阳泥沟乡张氏(现普宁县)葬仙径之麓,生五子:月溪、梅湖、榕湖、秋湖、东湖,梅、秋无嗣。后裔、林禄52世良枝、达三从钱坑移泰国。(据1986年《泰国西河林氏族谱》)。 世林孟森,字水茂,号大六,别号西澜静隐,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因战乱弃官避于潮阳县和平,卜居中杜天妃宫巷,四世同居,里人称之为“义门先生”,成和平桥头林族之始祖。后裔散居于潮阳县四人桥、旧街、官厅、陈店镇三合、林厝围、仙城镇五石云、林围村、谷饶、上埔、和埔、义英、铜盂镇洋美、溪东、峡山镇田墘、西胪镇后埔、陈大陂、大厝林(即新和)、白石、北门仔、海门、河浦新寮、汕头市区、海丰县、普宁县大坝、惠来县朥投澳、靖海及台湾(今约6000人)、港澳(今约1万人)地区或移居美、泰、越等国,海内外今共约10万人。始祖林孟森生四子:汝记、汝睦、汝开、汝盛。派下在潮汕共有祠堂33座,其中和平桥尾新村者(忠孝堂)是在1996年创建的。林孟森墓在潮阳市金浦镇梅西乡山水波洋。(据1997年2月出版《潮阳和平林氏祖祠谱志》,2001年8月2日林忠青、育明先生来信) 34世林评事(又名昉,林苇后裔),(据2001年1月大埔广德乡林乡编委会简报写为“总95世、入闽32世”),生于清流县石壁村,宋末弃官于大埔县林坑居之,衍潮州冠陇、揭阳县南山、蕉岭县、江西省苎州,5世孙林真福于元末同辈兄弟8人徙饶平县坪上乡,裔衍台湾。林真福之孙林根德居饶平县芙蓉寨和阳楼,衍饶洋石头乡。四代后林千六(即永珍)生于明洪武元年(1368)移居饶平县三饶河口。林评事第10代林肇基移居东莆都前山村(今第18代林志坤所抄存清朝《林氏家谱》载,林肇基移居弦歌都才豪乡即今饶平县三饶镇马岗乡才豪村)。 34世林富德,林广胖,属唐九牧之第6牧林蒙后裔,移居潮州。 35世林顺居潮州。 35世林学士(即澺溪公。另有一同名者于宋开庆元年由闽入潮阳),福建莆田石狮巷人,九牧后裔,父林开佑。南宋咸淳间(1265-1274),以经术科授潮郡博士,因家于海邑东厢之澺溪(今潮州市区)。至元兵迫城,始分移于龙溪都(今之潮安庵埠镇)之黄陇,即陇头东埔乡(现称“林厝埔”),卒谥“澺溪”,不忘旧也。妣郑氏,谥玉阃。生五子:长松隐,次竹轩,三梅湖,四兰轩,五因就山垦田插处于黄坑霖田村落访求遗裔而未得。其第11代“忠宣公”林熙春 (1552—1631),出生于海阳县龙溪宝陇乡(今属庵埠镇),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后为户部左侍郎,敢于直言,著述颇丰,与父亲林乔根共创林氏家庙,又致力于多项公益事业。逝世后被朝廷追赐“三世尚书”、谥“忠宣”。<见乾隆二十一年(1756)宝陇乡《西河林氏族谱》>

35世林肃(唐九牧林蔇后裔),居潮阳县华亭桥,衍凤巢、海门和海丰县。 35世林则祖(华山,即宋九牧林景渊八代孙),生于涵头,南宋宝佑四年丙辰(1256)春中进士,为太学士、国子监司业,同年六月20岁时被贬入潮,居海阳县长乐乡大和都仙庭,裔衍白宫(万里桥南)、双望、坎下(中厦)、顶埔、新埔、礼埔(万里桥北)、市头顶、凤鸣、涂厝陇、古板头、全福、堤头、枫溪、大巷、神山、陇美、汕头太古南记(旧时铺名)、陆丰县大安、海丰县青坑、慎廉、桐坑、蛟龙、东畔寨、揭阳县霖田、溪尾、三洲、东浦、棉湖、新亨、海口、丰顺县径心、汤坑金鸥寨、潮州府城以及南洋各地。 35世林原兴,宋末来潮,裔孙居饶平县南陂等地。 35世林义叟,唐九牧林蕴派下,父居士。于南宋淳祐从莆田县荔枝园移揭阳地都大瑶乡(一说渔湖)。传至38世善业,衍陆丰东海洛州,分支海丰仓前。39世四川,衍陆丰豪路,分支海丰凤山。(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143、398页) 世林贞(万)一,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由莆田鱼街市柴亭脚(今属福清市)避乱南逃,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落籍潮阳县,创奉思乡洋心田村(后称播扬村),成为金玉玉浦林氏始祖。传下第2代林中江于元初衍揭阳县锡场;传下第4代林始于元大德五年(1301)居竹桥;第6代林忠恕于元明宗(1329-1332)时,分徙新兴乡之新桥(今属铜盂镇),是新桥林始祖,为报庶母养育之恩而建婆祠祀之。(据1999年9月陈丰强主编《潮阳姓氏丛谈·林氏》) 世林维,号琼岛,随父林盛(字崇祚,号启轩)于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以举人授主簿,从莆田到潮阳县上任。父为县尉,卒于任所(葬于县城南御吏岭),遂迁居丰欢乡之狮石(今属惠来县)。明代裔孙林慎笃,由惠来后深园迁居海门下浣;林子闽由狮石迁居潮阳黄陇都上西(今属峡山镇)。明嘉靖四年(1525),裔孙林桂川由狮石移居洋鸟都第七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光绪初,林氏先后由狮石迁潮阳县红场之潘岱、老村、中村、后田、尖峰、丰厝、雷岭之东洋及峡山之陈禾陂等处。光绪二十四年 (1898)裔孙林亚粒由第七陂分居波浪溪(均仙城镇)。(引同上)今惠来县成田镇狮石乡共1.3万人,皆姓林(涌现今广东省佛协副会长释传正,俗姓名林培庵),尊林盛为一世祖。<据狮石乡乾隆《祖自福建入潮系派实录(录至20世林达峰)》> 世林虞川,字岳荐,号翘竹,宋末由莆田迁居潮阳县海门,为北门“永祀堂”林姓始祖。(引同上) 世林文贞,官大学士,宋末由莆田迁居于揭阳县化龙桥金鸡脰村(今属渔湖镇)。子林勉斋有二子:长林致政(1279—1348),又名西河,分创于潮阳县奉恩乡之仙阳(均属灶浦镇)。元末,林致政裔孙林元盂分创于涂寨。明代裔孙林南轩分徙新庙(均属灶浦镇)。清初,裔孙林学海迁居海门,为海门三仕林始祖。道光年间(1821-1850),涂寨林裔孙林安德迁居揭阳县城林厝厅。(引同上) 世林渔川,于宋元之间,从莆田避乱入潮阳,成为县城新街林氏始祖,按林大春自述乃其入潮之祖。(引同上) 世林梅山(林蔇后裔),元朝后至元间(1335-1340),从蒲田来知海丰县,惠政及人,口碑载道,遂定居。有子二,其一松石于元末为避战乱与夫人失散,而夫人襁负幼子及三山国王神像、外家神牌,携婢逃难,留住于潮阳县城棉东“四人桥”(即明初由所携神像所创、何野云择地而在1996年重建三山国王庙前)附近,成为始祖母。明朝时进士大有(六世)、举人继述及其弟继习(七世)、恩贡树蕉(七世)、举人明元(八世)、举人、“半个进士”吾翰(九世)共四世科甲蝉联,故明中宪大夫、知潮阳县事李栻赠门匾“世魁”(自此为该族外号)。九世钦德创城西约13公里远桑田乡(今属河溪镇)屿西社,由十五世、贡监生苞孙在光绪戊申(1908)主创林氏祖祠“振先堂”(1987年由创业家、慈善家林芬丁等捐修,2000年农历五月廿六日晋主),后裔今3千多众,人才辈出,经济发达为世魁后裔各乡之冠。十四世宗仁、宗杰(先祖敬和与九世钦德是兄弟)也移居桑田。清康熙六年 (1667),世魁裔孙华景分居竹山都陂头之梨园。嘉庆、道光间,十四世样光迁居城北小棉田。嘉庆三年 (1798),商孙由棉东分创直浦都圆山仔(今属关埠镇)。还衍竹山都上坑(今后河溪镇),隆井都石坑及上陇、南阳、惠来靖海、陆丰湖东等处,远播台港澳 (香港名人林百欣为世魁第十九世)及外国。(据2002年7月10日,棉东世魁后裔林榕提供资料) 35世林总督,号璋,名如圭,系唐九牧长房林苇派下林禹房,林制属之三子,元朝天历戊辰(1328)科进士,惠州刺史,于元朝末期衍惠来县,为凤镇之祖 (据2001年日8月,林祥源主撰《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初稿)。 世林华封,元至正八年(1348)由闽迁潮阳兴仁乡洋尾寮(今铜盂镇洋美)。据陈丰强《潮阳姓氏丛谈·林氏》) 35世林彰耀(又名和易),福建唐九牧后裔,由巢山梧龙村,于明正德癸亥(1443)移居今澄海市溪南镇南砂乡,生文叟、文质、文形。文叟生筠轩、刚毅、茂才、梅轩、俊山、智齐、季轩。文质居湖心(今上华),文形居陆丰县。明万历丙午(1606)裔孙在南砂乡西社建林氏大宗祠,称“永思堂”,顺治十四年 (1658)邱辉来乡劫掠时焚毁,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林有楣、林青门主持重建,同治九年(1871)方耀宋办清乡时被烧毁,光绪四年(1879)由林有仪主修, 1996年至1999年重修。该乡另有一林氏族人来创居,康熙五十年(1711)建林氏宗祠即“上巷祠”于南社。1999年该乡总人口13492人,其中林氏8599人,还衍海外(见2002年1月林明舜主编《南砂乡史》) 36世林学士(另有一同名系南宋来住澺溪),唐九牧林迈后裔,莆田人,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由闽入潮阳,创居于县城南火烧园,后徙至仙港桔仔脚。明末创祖祠敬爱堂(1991年由学舞、炳南捐10多万元港币修复)裔孙林清溪生三子:长居县城东门外世美巷,裔创惠来黄冈寨;次子村翁裔居桔仔脚东门(光绪时称新元乡)而衍大布(今存林厝祠),末子迁居海丰县博美麟书庭(今属陆丰县埔美林厝埕)而裔分东海半埔、海丰赤花等地(据陈丰强主编《潮阳姓氏丛谈·林氏》)和2001年林升东《重修敬爱堂记》)。 36世林弥远(字惇以,号南陇,1334,8,7-1397,6,25),系35世林梅轩(非第41世“五梅入潮”和第31世之林梅轩)之第4子,生于元元统二年,故于明洪武三十年,青年时(相传元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20虚岁),因海寇猖獗,遂由莆田带父亲神主牌入潮,居揭阳县锡场寨(今属揭东县锡场镇,分为锡中、锡东、锡西三村),时当地已有孙、池、刘、陆、许诸氏集居,后各姓他迁,林氏为该乡唯一盛族(今3万多人),裔衍揭东县玉湖镇玉斗柯、揭阳市仙桥镇河曲村、惠来县潭清与锡窟二乡、浇平县和园寨、及旅港,以至柬、泰、新等,海内外今逾10万人。他配吴贞节 (1337,6,25-1405,8,29),合葬于锡场寨大潭墘。生子四:清隐、锡岗、太生、锡潭,生女二:长配盘溪潘氏,次早殇。(据1986年10月林仲杰主编《泰国西河林氏族谱》第297页,1998年5月4日锡场英灵古庙理事会资料) 36世林三峰,林则祖之子,配刘颐良,随父到潮,生子三:靖山、维商、梅崖,后与长男返莆田,林靖山后复来潮,与季弟林梅崖(又名德辉)自潮安县仙庭,移创于揭阳县霖田都(今属揭西县)、蚊龙乡等,衍桐坑。林维商之子孙世居仙庭。 36世林仁(唐九牧林蔇后裔),元代由琼州(海南岛)移居潮州;林迪元(同上)居长泰岩宅乡,裔孙林宏跃、宏实居普宁县洪阳水吼,林宏魁居黄厝寮;林华(系第17世林萍,开发漳浦县游洋莒村者之后裔),居攀龙、车田、南靖、饶平、台湾岛板桥;林慕(居福建平和县埔坪)裔孙林日兴(乾泰)于元代徙居饶平县石壁,生林惟,林惟长孙林光震居凤凰(今潮安县),衍海阳县埔尾(埔涵)、湘桥头寮仔、陈桥村、揭阳县下埔、澺溪东山,次孙居店仔头,三孙林承乾居凤凰桥头,衍潮安县归湖仙羊;林长江于明万历八年 (1580)由饶平县石壁徙居归湖(属潮安县);林华阳长子林袒翘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徙居归湖;林怀英自饶平县三饶石壁徙居东(阝留)乌石塘;居大坑林莲山之裔孙林开学于清代徙居苏石溪,生三子,次子林明兴移居揭阳县云路坎下;林元昌之裔孙居澺溪、银洞、澄海县东陇上社林厝巷。 世林得实(又名晟,1333-1405),其父林进廷,祖林居安,元惠帝元统元年生,明永乐三年故,庠生,世居莆田县米碎花村井头巷红花下,明初移居潮之蓬洲都华窖(今澄海市上华镇下窖乡)。生四子,长林呈双移澄海盐灶港头;次林呈光移揭阳县鲤湖高陵乡(今属普宁市),后因战乱避于惠州三多祝,后裔林俊贤于明末移普宁鲤湖棋盘寨河头乡;季林呈章移澄海外砂内陇(衍坝头七村),末林呈副与父同居开基地华窖(有“敬爱堂”祀林得实)。(据1990年澄海市林子忠主编《长山世谱》) 37世林广胖、林顺,叔侄二人,明初由闽南云霄县移居潮州。 世林积福,世居莆田,元末至正间(1341-1368)其弟三子梁懋,任广东潮州主簿,遂居该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梁懋三子均政,复迁平远大拓。(见1984年台湾林恩显主编《林氏大宗谱})第165页)

38世林逢春(1404-1469),字泰元,唐九牧林蕴后裔,生于明永乐二年二月廿四日,故于成化五年元宵。原莆田人,举乡进士授官潮州府海阳县教谕,定居澄海澄南凤岗里,夫人李婉淑(1411,1,2-1468),生七子:南塘、崇浦、良弼、四维、南泉、见川、刚泮。后裔移居澄海之崑美、信宁、港口、外埔、东湖、岭亭、西门、水关墘、龙田、海后、东湾、南湾、沟内、更楼、凤窖、鸥汀(今属汕头市龙湖区)等。(见1994年冬林景绵等主编《澄南林氏世系集》)裔孙林迎川于明末在归湖教书,遂家于归湖墩脚;林魏山居急水,移厦里美;林西岭居海阳县内衙洲;林迎春居海阳顶厝洲,移江东;林汉祚居潮州府城南外关帝庙边,林达上居新埔于清末移潮州府城,林丰士移海阳涸溪而衍海丰县。 38世林崑华,唐九牧林蕴后代,明洪武(1368— 1398)携子郊隐,由莆田移居海丰,创港阳张乡(今属陆丰),衍海丰海城、名园、沟湖等,为旺族。(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398页) 世林宽容,于明隆庆壬申年(1572)自莆田移居澄海峰下,生二子:x x、惠迪,衍附近华富、信宁、渡亭、东湖和远及丰顺县(阝留)隍等。(据1988年林景绵主撰《澄南林氏世系》) 40世林启夫(即东井公,唐九牧林蕴后裔)居福建莆田东井,娶妻李妙志,生五子:梅陇、梅江、梅轩、梅溪、梅斋。南宋景炎元年(1276),林启夫鼓励“五梅”投军抗元,勤王报国,随帝昺从闽入饶平县,二年(1277)于饶平县百丈埔兵败,卸甲为民,散居于饶平、澄海、揭阳、海丰、陆丰等,繁衍后代,各成为开基祖,史称“五梅下潮”。林梅陇居澄海,林梅江居黄冈,衍附近大澳、径口、澄海县坝头;林梅溪居海山岛。元初,由创居于饶平县汫洲(当时是海岛)的林梅斋(独子碧潭),从莆田迁东井公林启夫墓重葬于汫洲镇东北面虎尾山黄牛落洋地。梅斋后裔衍潮州仙子园、东巷、花园、埔头尾、樟厝洲八房、棉湖三山、澄海南湾。(据2001年9月林绍翰先生提供《饶平汫洲林氏家庙》等) 40世林二九郎,属九牧林蕴派下,曾祖林文德,祖九郎,父三五郎。从东莞移居陆丰鳌峰,传惠来象岗。林文德子孙移居饶平县、海陆丰之大安、东海、捷胜等。(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398页) 40世林维福(唐九牧林蒙后裔),居漳州,衍诏安县含英,澄海鹊巷,潮州泮巷,饶平县钱东西社。 40世林淑隐(唐九牧林迈后裔),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由潮阳县移海丰县。 世林原兴(号古锋,南末广州府东莞县教谕林昉第10世,父林向日原居闽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元朝进士任潮州府程乡县教谕),于明初,携母张氏和末弟原隆(1年后返诏安县故居。上有三兄:原吉、原兴、原庆),从福建诏安县溪东乡上营村,迁入海阳县弦歌都下绕堡溪东南坡(今饶平县三饶镇溪东管理区枫头林村)开基,子孙衍东山埔、上寨、西坡岭、浮山、海山岛、澄海南洋、潮州城内、台湾。乾隆 (1736-1795)中期,第11世林名上带妻、五个儿子渡台,定居后庄垦植,今人口数千,仍使用南坡村辈序:“原来得惟秉伯文,廷朝国元应承传。斯时举家齐弘振,历行世代益常新”(今传至“弘振历行”字辈),建祠堂也以南坡村祖祠“怀德堂”为名。(据1998年郑国胜主编《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第160页) 世林乔谷,字鲁翁,明景泰(元年为1450)初,从莆田迁徙来潮阳,卜居直浦都石井(今关埠镇玉一),为石井林氏始祖。(据1999年9月陈丰强主编《潮阳姓氏丛谈·林氏》) 世林希圣,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福建迁潮阳黄陇都创寨外林(今属峡山镇,俗称寨外林)。今全寨1542人中林氏占95%。其第6代孙分衍惠来县。(引同上) 世林比坚,明代(1368-1644)由福建南安县迁居潮阳黄陇都沟头(今属峡山镇),明崇祯十二年 (1639)裔孙林兴太由沟头迁至洋乌都长春围(今属仙城镇)(引同上) 世林莹,福建漳州杨梅潭殷户,因家遭劫毁,兄弟三人逃难入潮阳。林莹卜居竹山都大园埔(今属西胪镇),长孙分居直浦都神山宫(今属金玉镇)。康熙元年(1662)裔孙林逸台由大园埔分创于直浦都新林(今属金玉镇)。(引同上) 世林亿三(唐九牧林蕴后裔),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从莆田上林村(与揭阳县棉树村始祖林玉溪同乡)待到巷,移普宁县南溪镇市上村,子林德宇,传至今20世。(据1997年林英聪主编《玉树扬风》) 42世林乐熙,属唐九牧林蕴派下,约于明嘉靖至隆庆间自福建西坡岭,移惠来长青村创基,衍增城县、陆丰南塘北坑、甲子、碣石等。(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158页) 43世林逸乐,唐九牧林蕴派下,先祖居东莞茶园寨,自明成化十年(1474)东移。逸乐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在陆丰博美涵头沟(今鳌峰)创基,衍海陆丰、台、港、印尼等。(引同上第146页) 44世林兴若(父林恒嫩,在福建珠浦乡排第9世,唐九牧林蔇后裔),于明万历三年(1575),从福建漳州府长泰县武安镇珠浦乡移居揭阳县霖田都东桥园乡(今属揭西县),首创大寨村,裔创后畔园、曜东、巷墘、金湖、西湖、厝前、柑园顶、西兴围、新寨、鹊鸟湖、月眉山共11个村。约万历十八年(1590)前后,林兴若返闽带父母、弟、伯、叔等十八口鼎,过湘子桥来东桥园,各寻创业之路,成为潮州各地开基祖。1949年12月24日汕头市解放,首任市委书记、市军管会主任、后当省计委副主任等职的林美南(1909- 1955)、是东桥园乡人。(见1999年《林氏东桥园乡族谱》) 世林梅谿,约在明朝(1368-1644)中期,从莆田移来今汕头市金园区华坞(时为滨海荒埔)开荒耕作,子孙进一步开发盐田(在今红领巾路、石炮台等),衍附近马西(大房)、鸥汀(第2房)、浮东(第3房)、华坞(第4房)、大路(第5房),合称“下蓬林氏五房”。(见2000年林广宇《华坞林氏宗祠》) 世林宏寔(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岩宅乡,林迪元房系第7世,林宏耀之胞弟),因天灾严重,于明万历三年(1575)往潮州逃荒(定居背宁县黄厝寮村)。其嫂“始祖妣慈懿严氏也同举家就道”,携六子初到揭阳县犁宅村、贡山乡(今皆属揭西县),逢赖厝寨人乘归带引至普宁县旧寨内(由二世祖林献廷改名为水吼村)居住,林宏耀成为水吼村始祖,现裔逾万,分布海内外。(见1997年《水吼林氏族谱》) 世林梅壑,唐九牧林藻后裔,福建漳浦县赤岭乡仙美村人,长子沈渠(明宣德四年至成化十五年,即(1429-1479)来澄海程洋岗创仙美溪村(今属莲下镇)。林梅壑来潮巡视子孙寿满,卜葬本乡之树仔脚。后裔繁衍海内外,该乡以梅壑为一世祖,其辈序是:梅沈竹静,临南绍省。禄茂维其,克成宗动。诞膺天命,诗书世业。礼乐传家,翊赞景运。蔚为国华,荣植祥源。藩起繁长,继发兴昌。开基祖林沈渠约在明成化五年(1469)建林氏宗祠。(见2000年林建章主编《澄海程洋岗仙美溪林氏族谱》) 世林宽,系林文甫派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从福建莆田南靖移居惠来,为河田、八乡林、葵潭之祖。(据2001年8月林祥源主撰《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初稿) 44世林见城,系唐九牧长房林苇后裔林总干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衍惠来,为惠城大巷林之祖(引同上)。 世林彩堂,系唐九牧林蔇后裔,由福建长泰县武安镇珠浦乡,移居惠来,为仙庵之祖(引同上)。 45世林纯直,系林玉器之后代,由福建漳浦乌石乡竹岭头石狮巷移居惠来,为达三圩之祖(引同上)。 世林怀文,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由闽迁惠来,为沟疏之祖(引同上)。 45世林温泉(?-1602,12,26),父汝玉,母金氏。系唐九牧林蕴之第29世,自万历癸酉(1573)为避寇乱,与妻陈氏(?-1617,1,7)由漳州府龙溪县,南迁陆丰县(原属海丰县)河图岭西南面大路边,因带有帝王神像而建庙祀之,后迁宁阳乡白水堀,置寨时又建帝王庙,庙前又留大路,故有“大路林”之称。后裔移居栅仔、连厝围、县城油槎社、神农社(原马厝巷)等。(据1998年春陆丰县重修《大路林世家谱》) 45世林甫诚(成),字有芹,号双池,排行三,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六月十五日,卒于万历廿八年 <1600),隆庆年间从漳州龙海县福河乡移海丰东海龙山脚小口巷(今陆丰)创基,配王氏,生子:芝翰、怀济、怀宝,衍海陆丰。(据林维宽《长林丰采》第150页)。 45世林彬泉,于明万历间携子鼎宇(时12岁),从泉州南安县铁井乡,移惠来葵潭涂楼乡,至孙德芝转陆丰甲子新城脚(称林厝埕寨内林)。(引同上第 176页) 46世林活梧,唐九牧林藻派下,福建漳州龙溪人,祖子玄,父能海。明万历十八年(1590)避乱移海丰,其第6世良美,于清顺治丁亥(1647)创海丰莲花五狮亚。(引同上第398页)林氏宗亲点击进入林氏总群

46世林天木,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从莆田县石笼矿竹阿田乡,移居海丰大安(今属陆丰西南镇),传至今14世,其中7世移厦门、台湾,11世炳东移新加坡。(引同上第18页) 47世林孟桂,于明嘉靖(1522-1566),从莆田带子到海丰大安下寮(今属陆丰市大安镇厦饶)定居,今有16世,其中13世华斌偕兄妹于1946年移居香港。(引同上) 48世林茂,清代从莆田迁潮阳县棉城塔脚,孙育浩、育仁于康熙(1662—1722)移陆丰甲子长青围,今传至13世即闽林60世。(引同上第182页)

49世林开先(乌石三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武举人,于诏安县任职,裔孙林义彩在清代居新埔、林阿楷在清末移居潮州府城、林绍章在清代居新埔(裔孙林宏扬在清末移居潮州府城北门)。 54世林笋(林惟正房)居安溪,生15子,长子林治、末子林秀清末居潮州;次子林家、第3子林滔、第7子林恩、第8子林光、第14子林钩,移居汕头。第54世林楚、林春风(惟正房),清代移居潮州。 另有不知第几世移潮者:林省廉居海丰县梅陇,林分海于宋末居海阳上官政(裔衍港头、人家尾即府城西沟头),知府林元昌明末居潮州(衍澺溪银洞、澄海东陇上社林厝巷与聚竹成),林东窜于明万历间由云霄县乌烟巷龙坑(今龙兴村)移海阳东前溪,等等。 (上述史料,除注明出处者外,系引自2000年潮州市仙桥区陈桥村人林金松《潮州林氏源流序》等) 补注:南澳岛林氏源流 南澳岛林氏,属大姓,开基祖颇多,来自闽南、粤东等地,但缺族谱、史料记载,源流不详。南澳乃笔者故乡,因前没征访宗史,深感内疚,今补访而仅知: 1.明末福建省乌石林纯厚(?—1630),迁居南澳云澳荖园村,成为财主,有良田100多亩,卒于崇祯三年(1630)葬在村东约4公里远山上、即环岛公路旁的金高椅村前(此地被称为“林厝埔”),墓幸存。其碑高0.63米,宽o.36米,刻:“明崇祯叁年仲冬立,考纯厚林公,妣勤慈苏氏墓,男克绩、(克)经、 (克)给同祀”。次子夭折,末子克给(又名羽南)在村中心创林厝公厅,建筑面积48.3平方米(1918年地震倒塌,后卖掉3亩公田而重建,今为锣鼓馆),后裔今110多户(笔者属之,已移居汕头),550人,为村中大姓,还衍近村澳前、中柱等。该村还有另一支人口较少的林氏,林泉、启合、老铁等约百人,与县城西阁村林氏同宗,开基祖来历不明。(据2001年12月荖园村丁普焕同志复信,越年6月14日林晓民抄墓文) 2.1988年,南澳县城后宅镇人林布袋、汉杰等6人,访福建漳州龙海市步文乡龙头村,本想寻找道光年间(1821-1850)先祖林彩玉(原陈氏)之兄从饶平县入赘该村林氏之史料,却意外得知该村始祖林景善之第4世二房,于明嘉靖(1522—1566)移居南澳岛,但不知其今南澳支系在何处。笔者于2002年1月初发信该村询之,由“漳州龙文朝阳龙头”林河山、亚根宗兄于月底复信云:“本村祖厝内收藏总牌一面,……到第4世才分为房次,一、三、四、五守祖,二房开往广东南澳,到现在也无法查清”。 3.云澳镇南台乡林氏开基祖林肃乾(约1679- 1761),是位扶正压邪“赌王”、武功高手,在清康熙年末三四十岁时,为避赌徒谋害,而从澄海县小北门内公婆树(树旁有井,故地名也称“四方井”)脚,逃至南澳创祖,至今10代、74户、370人。(据南台乡林牛屎、俊丰于2001年11月9日、越年1月26日所说)。林肃乾故乡开基祖是南宋林口口(佚名)从莆田来澄,明朝子孙创林氏宗祠,1995年被拆建成商住楼新蕊园。(据2002年1月26日林俊聪、广宇到公婆树调查) 4.2001年8月中旬,大埔县广德人林氏数人,到南澳岛寻找古代先祖上岛定居后裔。据称,林禄32世、唐九牧林苇后裔林评事,宋末弃官于大埔县开基,至六世碧源到南澳岛当官于深澳城(其堂兄也到饶平当官),遂定居。深澳林氏,今有一开基祖、明末崇祯(1627—1644)墓在邻村三澳水库顶的王桐山“倒插金钗地”(附近有后代“倒戴纱帽地”墓葬女性)。大埔数人说待越载清明探墓而没去,故其是否为碧源墓待考。该深澳林因乱世多数迁台及闽,乡巾现仅有长春、国良、荣桂等十余户数十人。(据2001年8月17日夜南澳县副县长林占忠来电,2002年7月26日深澳林荣桂来信及去电补充。) 5.有来自河南(上文“唐初河南林孔著入潮”有简介,此不赘述)。 6.林禄第30世林居安,宋代来潮,居于澄海冠陇,衍潮各地,其一是南澳(据1997年潮州市林金松编《林氏族谱简序》)

「康平地名」西关乡村屯名称由来

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政府驻地为西关屯村,位于县政府西南27千米处。东北与方家屯镇、正北与东升满族蒙古族乡接壤,南与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毗邻。其总体地势东高西低。东部边台子村、姜家沟村、东沟村皆为黄土丘陵,部分地方有青石山脉。南部黑山村为黑土丘陵及青石山脉。南部大辛屯村为半丘陵半平原,其西边的近邻罗家屯村则为黑土平原。西部望山堡村、大广宁村是过去禿尾巴河旧河床冲积所形成的低洼平原。全乡区域面积为88平方千米,原辖11个建制村,2004年调整村级规模后,现在是9个建制村,分28个自然屯。有汉、满、回、蒙古等9个民族,全乡现有耕地面积69480亩,森林覆盖率为34%。乡境内南边黑山村与法库县四家子乡的交界处,有全县海拔最高的山脉八虎山(442.7米),山势东西走向,为医巫闾山余脉。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峭,山顶部平坦舒展,山上有野鹿、野鸡、兔子、松鼠、鷹等,动物种类繁多。八虎山风景幽雅,每年都吸引着省内外大量游客登临览胜。

西关乡政府

政区沿革

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辖地旧属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宾、达、博”三王旗地,清代设有柳条边,属边外蒙古牧地。

1923年(十二年),奉天省实行区村制,全县划8个区,西关屯属第四区(驻地敖汉屯)和第六区(驻地卧牛石)。1927年(十六年),全县划9个区,西关屯属第六个区(驻地罗家屯)。1934年,全县重新规划7个警区,19个行政村。西关屯分属曦光村(西关屯)和广宁村(张家窝堡)。1937年村屯制改为保甲制,全县共25个街村,西关屯分属曦光村(驻地西关屯)和广宁村(驻地西小陵)。1943年广宁村撤销,全县共13个街村,西关屯属曦光村。1945年中国建立,全县划8个区,西关屯归第六区(驻地方家屯)辖。

1947年,进行区划调整,西关屯及所辖的11个村(28自然屯),划归为康平县六区、九区。1956年撤销区、村建制,西关屯及所辖的11个村(28个自然屯),分属方家屯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西关屯及所辖村屯隶属方家屯人民公社。1961年西关屯置建人民公社,辖西关屯、小辛屯、边台子、姜家沟、东沟、黑山、大辛屯、罗家屯、荒岗子、望山堡、大广宁11个大队(28个自然屯),公社名以驻地西关屯命之。1968年成立“西关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6年根据西关屯乡民族的具体情况,更改“西关屯乡”为“西关屯蒙古族族乡”。2004年,调整村级规模,把荒岗子村并入罗家屯村,把东沟所辖的上、下东沟及3家窝堡并入大辛屯村。由此,原有的11个村,现已压缩为目前的9个村。

【西关屯村】建制村,在康平县城西南24千米处,地势为黑土平原,辖2个自然屯。区城面积10.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100亩。

〔西关屯〕自然屯,系乡政府和村驻地,由原关家屯、陈家窝堡2个自然屯的合并而成。

清雍正年间(1729年)有关佳氏陪公主到科尔沁左翼中旗王府,改汉姓为关,八旗人,镶黄旗。关恩在王府当管家。王爷在柳条边外赏其丰腴的草场给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从东关来到现在的西关,见此地草木繁茂,又见此地有蛇盘兔,认为是吉地,就落脚此地,搭建窝棚,圈地放牧,后人称为关家屯。至嘉庆年有陈氏一族从关内逃荒到此落脚在村东头,租种关家土地,当时称陈家窝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不断增加,两村两连,后来实行屯保制,两屯合并,为关家屯。一直到后期为区别于本县境内有两个关家屯,而称居西者为西关家屯,后简称为西关屯。现乡政府沿用此名。革命烈士关起义为关家后人,出生于此屯。

区域面积9.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870亩。

〔太平沟〕原名李洪窝堡。自然屯,位于西关屯村偏东南1.5千米处的山坳里。地势为半丘陵。

清道光末年,山东省逃荒的难民李洪,带领一家人途经此处,看到此处安宁僻静,周围又有大片荒地可以开垦,遂留于此建茅草房而定居。李洪除了开荒种地外,闲暇时,还到外面以唱皮影戏来维持家中生计。不久又有王姓、付姓等人家陆续搬入,由此逐渐形成屯落,取名为李洪窝铺。咸丰年间,又有常姓、张姓等人家从山西讨要至此。在李洪窝堡做暂短停留后,看好距离李洪窝堡一千米外东面的一个小山沟,于是搬到那里定居。自从搬到那里,一直很太平,甚至在胡子闹得最凶的时候,也没闹到那个地方,遂给这个只有几户的屯子起名为太平沟。后期,实行屯保兼并时,李洪窝堡与大平沟合并为一屯,为憧憬和祈福今后生活更加美好,日子过的太平,遂定名为太平沟。区城面积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30亩。

【小辛屯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处。地势为半平原半丘陵。辖5个自然屯。原八岔沟屯因所处偏僻,人户稀少,已于2008年整屯移民至小辛屯。区域面积15.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495亩。

〔小辛屯〕自然屯,村驻地,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处。嘉庆初年有林姓、王姓蒙古族八旗人,他们在军内有职务,来到此地圈地放牧,同时招佃放荒,后逃荒者多在此处落脚,且租种林王土地,逐渐成屯,称之为小辛屯。小辛屯为蒙汉语结合用语,“辛屯”蒙语,新建的屯子,即新建的小屯子。区域面积9.6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637亩。

〔后山〕自然屯,位于小辛屯村北0.5千米的山岗上,地势为半丘陵。清咸丰年间,有几户小辛屯的农民,他们所垦荒出来的地块多在北面的山岗上和山岗的北面、西面,因离家太远,就在山边地角搭起了临时的遮风避雨、休息纳凉的简易草房,有时劳动太晚太累又可以在山上休息一晚。久之有几户人家干脆把家搬到了山上,随着后来户数的增加,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屯子。人们根据这个屯子的地理位置和方位,是处于小辛屯的后面山上,所以自然而然地给村子起名为后山。区域面积2.4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22亩。

〔腰沟〕自然屯,位于小辛屯村东1千米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沟里。地势为半丘陵。

清道光年间,由直隶永平府逃荒避难关东过来的周、吴、张姓难民,在此落脚,他们除了耕种田园外,又在东面山坡脚下,挖坑修建了一个瓦盆窑,利用在故乡所掌握的技术,在这里烧制泥瓦盆对外销售。因此这个地方始称老窑沟。不久又有赵、朱、王、张等姓氏人家的迁入,沿着这个东西走向的山沟,在中间的山坡下向西一家家定居的,以居住山沟中间(俗称当腰)为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屯落。到时,那个老窑早已废弃,只剩废墟。所以,人们改老窑沟为腰沟。区域面积1.3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23亩。

〔下腰沟〕原名李才窝堡,自然屯,位于小辛屯村东1千米处(腰沟南0.5千米),地势为半丘陵。清道光年间,一李姓家族从河北一路逃荒至此落脚,其家族族长为李才,带领其家人开垦了很多荒地。其后又有王姓、李姓等人家的迁入,遂使这里成了一个小的屯子,外屯的人称其为李才窝堡。后期实行屯保兼并后,因这个屯子与北面的腰沟在一个沟里,几乎相连,所以就更名为下腰沟。区域面积1.1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32亩。

〔白石沟〕自然屯,位于小辛屯村东2千米处的山里,地势为丘陵。地下有白石矿。清嘉庆末年,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沟壑,各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曾经在此居住过的高丽人遗址还依稀可见。当时,由山西省太原府逃难过来的李、王二家难民到此处,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以后又有人家的迁入,逐渐形成了一个屯落。这里有一条盛产白石的矿脉,一米见方的白石在地面上随处可见。于是起屯名为白石沟。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的矿产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七十年代,对这里的白石进行了开采和加工,对外销售。这项产业,一直是这里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区域面积1.2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81亩。

【边台子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5千米处。地势为黄土丘陵,辖3个自然屯。原后梁屯因所处偏僻,人户稀少,已于1997年整屯移民至边台子。区域面积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880亩。

〔边台子〕自然屯,村驻地。明末清初,为保护龙兴之地,清政府在辽、吉二省修起了柳条边,柳条边长1320千米,分为西,东、南三段,边上设门即后旧门,西至彰武门,门中设台即边台子为首台得名为边台子。后遭蒙古王公强烈反对,柳条边南撤40里,边虽未建成,但地名却留了下来。清嘉庆年间,一些山东省逃荒的难民经由此处陆续驻足,在此垦荒种地,繁衍生息。就在他们居住的北面后山梁上有一个老虎墩台,也就是由彰武台门至法库北边门其中一段柳条边的台子。这里年久成屯,人们就根据自己所居地的标志性的柳条边墩台,取名为边台子。区域面积4.9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860亩。

〔狐狸沟〕自然屯,位于边台子东北2.5千米处的一个山坳里。地势为黄土丘陵。狐狸沟原名瓠子沟。清中期道光初年,由山西省逃荒避难的人流落至此。当时沟内多产一种属于葫芦科的攀援植物野果——瓠子,鲜时可以食用,干又可以入药。当时来到这里的人,都采集这种野果,用锅熬熟来充饥。同时沟内灌木丛生,山上沟内野鸡、兔子非常多,因此这里也是狐狸经常光顾的地方。随着居住人口的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小屯子,开始称为瓠子沟。后来住在村子里的人,认为瓠子与胡子有谐音,令人讨厌。清末初时,把瓠子沟改为狐狸沟,现已成了一个自然屯。区域面积2.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45亩。

〔甄家窝堡〕自然屯,旧属东小陵村,1961年西关屯成立人民公社时,甄家窝堡从方家公社东小陵大队划出,归入西关屯公社边台子大队,一直延续至今。其地理位置位于距边台子东2千米处,地势为丘陵。清道光年初,居住在东小陵的一甄姓庄户人家,在外出放牧时看好了西面2千米外的一处地带,其地肥沃,其草茂盛,可开垦大片良田,于是从东小陵搬出,落脚新处。历经几年,又有多姓人家迁入,渐成屯落,因甄家最先开荒占草,遂起屯名为甄家窝堡。建国后,实行村制后,一直为方家六区所辖,后调划为西关屯公社所辖下的边台子大队。区域面积2.4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75亩。

【姜家沟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6千米处的山坳里。地势为黄土丘陵。区城面积8.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05亩。

〔大房身〕自然屯,村驻地。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7.5千米处的山坳里。地势为黄土丘陵。清嘉庆初年,从山东济南府逃荒过来的一户张姓人家,在大房身北山后面的一个沟里搭起窝堡开荒定居,几年后,置买了几头牛,用来代替人耕。一个冬闲时间,有一头大牛走失,家人四下寻找,结果在南山脚下(现在的大房身)的密林深处找到了这头牛,同时也发现了这个比他们原来的居住地好的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有很宽阔的高丽人留下的房身地,还有很多肥沃的荒地。于是全家搬到南山脚下居住。后来又陆续从山东、河北逃荒过来了王、李、孙等很多姓氏的难民来此定居,很快成了一个大屯子。人们根据当地人建房基地较大的特点,起名为大房身。建国后,特别是成立人民公社时建立各大队,曾一度定为大房身大队。但西关屯公社西面还有一个大房身(现在东升乡南小陵村,那个时候归西关屯管辖)。为防重名,便用姜家沟作村部名,但其村部仍设在大房身。区域面积3.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87亩。

〔姜家沟〕自然屯,位于村西1千米处。清嘉庆中期,在大房身已经居住了几年的一个姓姜的人,除了种地之外,家还养了几头牛,在每天早出晚归的放牧中,看好了距离大房身西边两里外的一个山坳。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很适宜放牧和耕种,于是全家搬到这里定居。不久又有人陆续搬到这里,由于户数的增加,人口的增多,渐渐形成了一个屯子。老姜家是最先在这里圈山占草定居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起了村名姜家沟。区域面积2.6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18亩。

〔刘祥窝堡〕自然屯,位于大房身东南2千米处的山坳里,地势为丘陵。清咸丰年间,大房身有一个叫刘祥的人,性格孤僻,和当地人不合群。有一年他在大房身南山坡下种下瓜田,他恐怕有人去偷,于是在那里搭了一个窝棚看护,后来干脆迁到那里生活。继之陆续又有几户搬入,若干年后成屯,起名为刘祥窝堡。区域面积1.7平方千米,耕种面积797亩。

〔回家营〕自然屯,位于姜家沟(大房身)西南2千米处,地势为丘陵。回家营原名回回营,清咸丰年间,从法库北门外,回子营那里搬迁过来一个姓李的回民,在此定居。随后又有大房身的几户李姓、吴姓、张姓人家迁入,成屯后,给屯子起名为回回营,后改为回家营。区域面积0.8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03亩。

【大辛屯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3千米处,地势平坦,辖4个自然屯。区域面积10.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810亩。

〔大辛屯〕自然屯,是村部所在地,位于乡政府驻地南3千米处大,汉语。辛屯,蒙语,意为新建的屯子,蒙汉语结合,即新建的大屯子。清嘉庆年间,有何姓和潘姓蒙古八旗人,到此圈地放牧,招佃放荒因他们在军内有职务,所以王爷赏其丰腴的牧场。后山东直隶一带的逃荒者纷纷到此落脚,租种土地,屯落不断扩大,得名为大辛屯。区域面积5.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165亩。

〔上东沟〕自然屯,位村东2千米处,地势为丘陵。清嘉庆末年,由山东省逃难过来的张、陈等姓氏的农民先定居在大辛屯,二、三年后,看好了大辛屯东1千米以外的一个山沟,便陆续搬到那里繁衍生息。随后又有王、李等姓氏的村民迁入,到初期整个东面的山沟从东到西已住满了人家。人们根据与大辛屯搬出的对比方向,给屯子起名为东沟。其实上东沟和下东沟2个屯子几乎连在一起,只不过在最开始时,整个山沟里东头有几户人家,西头有几户人家,所以才分开了上、下东沟的屯子名。2008年实行并村后,这里划归为大辛屯村。

区域面积1.7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40亩。

〔下东沟〕自然屯,位于大辛屯村东面1千米处,地势为丘陵。随着东沟村也划归到大辛屯村。区域面积1.8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45亩。

〔三家窝堡〕自然屯,位于大辛屯的东南面3千米处的一个山坳里,地势为丘陵。清咸丰年间,分别从本县境内有三户人家庞姓、兰姓、张姓一同从蒙古人那里买下荒地,开始了农耕生活,兰姓未到,但三姓同买大片土地,开荒占草,却得名三家窝堡。区域面积1.7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60亩。

【黑山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千米处。地势为丘陵。辖2个自然屯。区域面积5.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445亩。

〔黑山〕原名小房身,自然屯。村驻地,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千米处。清雍正年间,在法库县西面曾修有一座满清王朝的公主陵,到了清朝末年,废除了守陵制,其中有一位韩姓满族守陵人,携其全家奔往西北,经过八虎山,顺北坡而下,来到了这个树木茂密、四面环山、中间有大片荒田可耕的地方,于是在有高丽人居住的遗址上搭起窝堡,垦荒种田。随后几年,又有从山东省逃难过来的郑姓、侯姓、张姓等庄户人家路经此地留了下来。因是在原有高丽人的旧房身地上建立起来的屯子,所以当时称屯子名为小房身,亦称小房申。建国后几度更名未妥,到了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在搞大跃进时,上级有关部门看好那里的山和水,曾有改村名为花果山之意,但毕竟山上没栽植果木树,哪来的花与果。最后命名为黑山,南面的全县最高的八虎山也在黑山村辖区之内。区域面积4.3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085亩。

〔杨家窝堡〕自然屯,位于黑山村的东南1.5千米处的一个山坳里,地势为丘陵。

清咸丰年间,在小房身(黑山)居住的一户杨姓人家,从屯子里搬出,迁到那里居住,原因是他家的耕地离家远。后来又有其亲戚王、邓几户看好那里的生存环境,也迁到那里居住。为了让人们知道自己新的落脚处,遂起屯名为杨家窝堡。70年代,这里曾建梅花鹿养殖场,以销售鹿为主而驰名远近方圆百里。区域面积0.7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0亩。

【罗家屯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千米处。地势为平原,辖2个自然屯。区域面积9.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350亩,总户数568户。

〔罗家屯〕自然屯,村驻地。清道光初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草甸子,一个蒙古族念经的罗姓人(那个时候称他为喇嘛)路经此处,看好这个地方,举家迁移到这里,他除了为周围病人驱邪超度念经外,还在这里开垦了大片荒田。他修建了一个小型寺庙,并铸有一口铜质的刻有铭文的大钟,一时香火很旺。于是南面过来逃荒的、近处看病的,纷纷在这里落脚,使大面积的荒野得以开垦。人多成屯后,以罗家先在此定居,起屯名为罗家屯。现在古寺庙遗址已无踪迹。那口铜钟曾为罗氏后人保管。期间,此钟被毁,亦无踪迹。区域面积6.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300亩。

〔荒岗子〕自然屯,位于罗家屯村西北2千米处,地势为平原,有少许山岗。最早这里是高丽人居住遗址,高丽人被撵走后,这里成一片荒地。清嘉庆中期,由河北省永平府乐亭县逃荒避难过来的人路经此地,便留了下来,因居住地点是在一个山岗上,遂取屯名为荒岗子。1978-1983年,这里繁育过玉米种、高梁种,曾一度改荒岗子为良种场,后又归回原来荒岗子的名称。2004年实行并村,荒岗子划为罗家屯村。区域面积3.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50亩。

【望山堡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千米处,地势为平原,辖2个自然屯。区域面积6.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375亩,总户数323户,总人口数1162人。

〔望山堡〕原名为双井子。自然屯,村部所在地,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千米处。清嘉庆初年间,由于战乱与饥荒,陆续有山东济南府逃荒避难过来的平民在此落户,开垦荒地,逐渐形成一个小屯落。当时在屯子的中间有两口相隔不远的泉眼,长年流水不断,人们据此挖了两口水井,囤水以供屯人饮用。由此,也曾以双井子来定屯名。到光绪年间,由于户数的增多,屯子里已不止那两口井了,于是就琢磨改名。一户人家早起开门、抬头望见了南边几里外的八虎山,于是找屯子人一起合计,干脆改名为望山。于是,望山堡这个新的屯子名逐渐被人叫了起来。区域面积2.9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060亩。

〔三架窝堡〕自然屯,位于望山堡村西北2千米处,地势为平原。早年这里是旧河床,为淤泥所填成平原。清嘉庆中期,由山东省济南府逃难过来的王、李、张三户人家,最先在此定居,开荒占地,始称“三家窝堡”,也有叫“三架窝堡”的,叫“三架”是因为最初来到这里的人,多数都盖不起房子,只能搭一个简易的棚子来居住,就是用木架子作主架,上面辅上茅草而成的茅草屋。后来到光绪年间,为了尽量不让近处的屯子重名(因东面东沟附近已有个三家窝堡了),所以这里最后定为三架窝堡。区域面积3.3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315亩。

【大广宁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面5千米处。地势平坦,辖4个自然屯。区域面积11.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020亩。

〔张相窝堡〕自然屯,村驻地。位于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政府驻地西4千米处,地势平坦。清嘉庆初年,山东省济南府由张献带领过来的一户张姓人家,来到这里停留下来,搭窝建灶,开荒占草。这个张献家境很殷足,在方圆十几里,也算是个绅士,连胡子都不敢惹他。后期又有很多姓氏人家来此落户。初始时的小屯子叫张献窝堡,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咸丰年间,户数及人口不断增加。可能是人们的口误,张献窝堡后来成了张相窝堡。区域面积4.5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05亩。

〔大广宁〕自然屯,位于村北1.5千米处,地势低平。

清咸丰二年,有王姓兄弟俩举家从辽西北宁广宁村到此落脚,搭建窝棚,开始了农耕的生活,后又有那、齐、李、侯姓等到此定居。因王姓首居,不忘家乡,怀故里,遂给村子起名为大广宁。“大”这里土地广阔,同时也表达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1958年人民公社时,大队部设在张相村,但还是以“大广宁”命名为大队名。区城面积2.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60亩。

〔程家窝堡〕自然屯,位于大广宁村南1千米处,地势平坦。清嘉庆年间,从河北永平府黎平县过来三户程姓的人家,经由此地,觉得这是个生息的好地方,便在这里垦荒占地。这三家程姓人家当时的家境也颇丰裕。程家窝堡这个屯子名也正是由于这三个程姓在此定居,后又形成了屯落而得名,延续至今。区域面积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65亩。

〔拉拉街〕自然屯,位于大广宁南2千米处,张相窝堡西1千米处地势为平原。清嘉庆年间,从山东,河北逃荒避难的人相继来到此处,由于大广宁这块地域过去是河流淤积所形成的低洼之地,部分地方还坑坑洼洼,有大片泥塘,因此,来到这里的人,只能选地势相对较高一点的地方搭建窝棚居住,同时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人不是来自一个地方,相对陌生,也不愿凑到一起,所以,这搭建一个窝棚,那搭建一个窝棚,稀稀拉拉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屯子。由此,起了个很贴切的名字拉拉街。后来书写形式是拉拉街,但这里的街,人们在习惯上还是念gāi音。区域面积2.3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90亩。

客家姓氏故事——「林氏」:优良家风孕育一代宗师林风眠

“林”在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成片的树木或竹子,另一个则表示为聚集在一起的同类人或事。即“林”寓意着团结一致,和睦共处。对于林氏族人而言,团结便是家族的精神所在。

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排在姓氏人数榜的第16位。其中广东约有311万林姓人口,居于福建之后,属于全国林姓人口第二多的省份。据现有史料记载,林姓最早由福建进入广东,便是来到了梅州蕉岭。从唐朝定居梅州后,千余年来,林氏族人在此开枝散叶,并由此逐步迁至广东、广西、江西、台湾等地。而“睦宗亲”“务读书”等家风家训也为梅州林姓培养了众多名人。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林氏入粤最早来梅 在蕉岭开基建祠

在梅州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上合片,一排排崭新的祠堂映入眼帘,墙壁上印着“德、孝、善、勤、忠、宽”等客家家训。在众多的祠堂中,林氏忠孝祠堂最为特别,它不仅是第二批梅州市“文化祠堂”,也是广东林氏由闽入粤一世八郎公的开基祖屋。

追根溯源,全国林姓始祖是比干,他是商纣王少师。据《林氏世糸总记》和《姓纂》载,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朝廷中以比干为首的文武大臣为着国家利益,直谏纣王。但商纣王执迷不悟,怒杀比干。因为比干夫人陈氏有孕,为了保护血脉,他们便逃避到长林石室中,随后生了儿子,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比干墓,并寻访其后人,拜见他的儿子。因为长居在长林山,周武王便赐他为林姓,这就是林姓的由来。

“梅州的林氏支系众多,大部分是从福建迁入。”梅州林氏宗亲会会长林作尧说,除了在蕉岭开基辟祠的八郎公,其他支系还有迁至梅县开基的林岩,以及在大埔开基的评事公,他是福建林氏始祖林禄公三十二世孙。据了解,林氏在平远的分布较为集中。《平远县志(1979—2000)》记载:2000年末平远林姓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的10.8%,是平远第一大姓。平远林氏也是福建林氏始祖林禄公后裔,于元末明初迁入。

正是因为支系众多,大大小小的林氏祖祠遍布梅州。“在梅州,林氏祖祠就有数不尽的堂号,如西河堂、济南堂、忠孝堂、九牧堂、九龙堂、双桂堂等等。”林作尧说,这些堂号都是有缘由的,是与祖上的开基地、墓葬风水、官位等有关。

林氏宗祠常见的堂号有西河堂和济南堂。据介绍,西河堂来自汉代郡名。东周时期,林氏三十六世林皋为赵国丞相,因避赵五祸,携子及家人藏于西河白干山,后为当地望族,故林氏以“西河”为堂号。济南堂则是四十七世林遵,世居济南,为济南望族,其后裔以此为堂号。

说起堂号,不得不提堂联。林氏宗祠的堂联主要为“九龙世泽 十德家声”,其中“九龙”“十德”是最重要的。“九龙、十德出自战国时代赵国宰相林皋公(三十六世)生九子,九子皆有文才,且行仁积德,都是赵国官员,人称九龙之父。十德即加上他们的父亲,十德之门。”林作尧说,堂联可以根据堂号来写,例如平远的林氏祖屋堂号为“双桂第”,其堂联为“九龙世德 双桂家声”。

“林氏一族行仁积德,妈祖是林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林作尧介绍道,妈祖原名为林默,因满月仍不会哭闹,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民间传说,妈祖专以行善济世为己任,一直在湄洲岛上扬善抑恶,拯救海难。“湄洲供海神,四海祭天妃”指的就是妈祖。据《妈祖录》记载,自宋代至清代历代皇帝给予妈祖褒封赐号共有36次,从“夫人”“天妃”到“天上圣母”。有船就有妈祖,有海岸就有天后庙,林氏族人信奉妈祖,当地人都会到妈祖庙朝夕膜拜。

崇文重教 孕育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

驱车前行来到梅县区南口镇锦鸡塘尾村,步行穿过狭窄的门坪,来到了百年民居将军第。门楣上方的金色“将军第”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象征着将军之志威武不屈。林氏家族在这里孕育了三代将军,是名正言顺的将军世家。

据介绍,这个将军世家的第一代将军是林竹筠上将,他被国民政府封为文威将军,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第二代将军是林竹筠的三个儿子,即林伯民中将、林仲循中将、林铭如中将,其中林伯民中将曾任广西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林仲循中将任潮梅镇守史;第三代将军是林竹筠的孙子林益堃少将。值得一提的是,林竹筠孙女林伦可是的孙媳妇,孙治强之妻。

“崇文重教一直是林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将士。”对林氏家族文化颇有研究的林干军说。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林风眠是梅江区白宫阁公岭村林氏开基祖维公第十三世裔孙。林风眠自幼爱画画,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大师,代表作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受学界泰斗、创办人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被聘任筹办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今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林风眠在白宫阁公岭村出生、成长,于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赴法求学。“他不但继承了林氏崇孝道、明德性、处世事的优良传统和家风,更体现了客家人百折不挠的精神。”林干军说。

“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我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强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这是林风眠1989年在香港的自述,刻在他的故居“敦裕居”的墙上。

踏进“敦裕居”,只见天井铺满了鹅卵石,一反平常客家围龙屋的水泥建筑,让人想起林风眠1963年曾撰文《回忆与怀念》里提到,他的祖父林维仁是个倔强、勤劳的山村石匠艺人,无论四季阴晴,都是光着脚板,对他疼爱有加,从小就教诲他“脚下磨出功夫来,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林风眠是梅州林氏的名人,也是骄傲。为了更好地纪念林风眠、弘扬林氏崇文重教的精神,去年11月,林风眠故居举行了“林氏维公祖祠重修落成暨祖公登座庆典”活动,该村的林氏族人及来自海内外宗亲和迁居浏阳200多年的维公后裔共1000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此外,今年新建投入使用的学校——梅江风眠小学也是梅州人为纪念林风眠而建。该小学以“致美、唯美、求美”为办学方向,整体设计展示了林风眠艺术精神、客家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表达了对林风眠诚挚而深切的怀念。

“睦宗亲”家风世承 教育后人团结一致

每年正月初三,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的花萼楼里,都有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举行祈福活动。楼内鞭炮声震耳欲聋,火花四溅,香雾缭绕。在圆楼中央空地,几十张八仙桌摆成两长排,桌上摆放着各家各户带来的水果、食物、酒等。花萼楼里,对联、灯笼、人潮相映成趣,人们斟茶敬酒,焚香点烛,叩首跪拜行大礼,整个仪式庄重而神秘。

相传花萼楼是由林氏先辈援宇公经手兴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它是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也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和文化瑰宝。

花萼楼取义“花萼相辉”,源于《诗经》中的“常棣之华,萼不华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萼,意为“花托”,暗指家庭兄弟间的情谊就如同花与萼一样,相互扶持辉映,既寄托了林氏祖先期盼家庭兄弟和谐共处的愿望,又显现了林氏族人团结勤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林氏家训中第一条就要求子孙厚道要“崇孝道,睦宗亲”,要团结族人,孝老爱幼。“在林氏家训中,家族和睦是重要的内容,从花萼楼的寓意中就能看出林氏先辈对家庭和睦共处的重视。至今,林氏依旧是十分团结的家族。”林干军说,“正礼节 明德性”也是林氏家族精神中的重要内涵。

林氏家训中提到“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裏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对于林氏族人而言,人立身处世,重在人格礼节的树立。对待小人物不可以轻视之态,对待尊贵的人物也不能卑躬屈膝。”林干军说,林氏族人祖祖辈辈教育后人要心存善意,要有容忍度量,做人做事堂堂正正,表里如一,不可炫己之长,揭人之短。

“崇孝道,睦宗亲”“正礼节,明德性”都是林氏家训对后人为人处世的箴言,而“务读书”则是家训给予后代立世的宝典。家训中要求族人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读书则能知事理。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所谓“公尝金”,即宗族向族群内收集的共用资金。至今,该族依然有为家族中优秀学子给予奖励,及为贫穷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读书的机会。

“‘公尝金’奖励学子的习俗可见林氏族人对读书育人多么重视。”喜爱研究林氏家族文化的林振兴说,林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让林氏后裔人才辈出,尤以文人雅士居多。“如著名画家林风眠、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的林伦彦、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的林登云等。”

梅州邵德堂杨氏是由林姓易姓而来。其远祖林远邵于元末明初从福建宁化石壁迁往梅州,传至七世,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因故改为杨姓至今。

今年8月,林氏宗祠重建工作正式启动,不仅得到了林氏宗族的支持,还接到邵德堂杨氏族人提供的资金支持。

■家族字辈

梅州林姓排辈序

蕉岭长潭八郎公林氏辈序

宗(21) 功(22) 宏(23) 远(24) 祖(25) 烈(26) 辉(27) 煌(28) 世(29) 标(30) 清(31) 望(32) 代(33) 衍(34) 书(35) 香(36) 为(37) 洲(38) 里(39) 庆(40) 宝(41) 邦(42) 家(43) 光(44)

大埔湖乡林氏辈序

崇(11) 卿(12) 士(13) 弘(14) 锡(15) 秀(16) 周(17) 昌(18) 世(19) 贤(20) 宜(21) 兴(22) 华(23) 国(24) 文(25) 章(26) 廷(27) 绪(28) 廼(29) 宣(30) 孝(31) 友(32) 传(33) 芳(34) 信(35) 义(36) 为(37) 先(38)

三河坝洋陶坪林氏辈序

应(10) 志(11) 玉(12) 淘(13) 山(14) 开(15) 伯(16) 卖(17) 荣(18) 华(19) 昌(20) 启(21) 仁(22) 和(23) 盛(24) 发(25) 祥(26) 光(27) 泰(28) 福(29) 禄(30) 寿(31) 安(32) 康(33) 添(34) 富(35) 贵(36) 衍(37) 庆(38) 才(39) 能(40)

注:括号内数字代表姓氏世数。

■家族秘事

林氏图腾:林氏姓氏来源的体现

“图腾感生,演化为姓”,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是古代原始部落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林氏图腾(如图)中的“木”是建木,即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又名扶桑、扶木。两条建木并立意味着林。双木之下是天齐坛台,是商朝末年比干之子避难长林山得此姓的体现,也表示着林姓自古有植树成林的精神。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柳青 汪思婷

【摄影】何森垚

【作者】 张柳青;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林姓始祖竟然是皇族!林姓出过多少皇帝和宰相呢?

林姓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迁徙和繁衍,成为了分布十分广泛的姓氏。林姓人才辈出,后人将先人的光辉事迹记录在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学习先人的坚韧意志和优良品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林姓子孙的贡献。

林姓是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的,比干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期担任少师一职,以忠正敢言知名,商纣王昏庸无道,比干多次进言匡谏,后被商纣王挖心致死。他的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的追杀,逃到今河南卫辉一带的长林石室,诞下一子,名坚,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称林坚。林姓最早起源于他,后人尊他为林姓始祖。

林姓还有其他起源,北魏时期,孝文帝迁到洛阳时,将鲜卑族的丘林姓改成林姓。少数民族还有满族布萨氏和林佳氏都有改为林姓。

东周时期,周平王有个儿子名开,字为林。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姓林。周平王建都洛阳,这支林姓起源于今洛阳南郡,所以称为河南林姓。

林坚后代在博陵发展繁衍,到了西周末年,迁徙到了东周国都。秦汉时期,鲁国林雍的后人,迁移到齐郡县定居,后来齐郡改名为济南郡,便称为“济南林”。“济南林”分衍出的林姓被称为“徐州林”。

“晋安林”也是来源“济南林”,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经过多年历史发展,这支林姓分支众多,有“阙下林”、“九牧林”、“游洋林”等,有些后代回迁北方或者台湾等世界各地,成为林姓最大支派。

林姓出过三位皇帝,林士宏在赣州称帝,国号为楚。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来因战局失利,被迫投降于大唐朝廷。林士宏家族担心被仇家追杀,便迁移到今河北邢台,改姓为柴。周世宗柴荣氏林士宏的后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皇帝在位期间严惩贪官污吏,以身作则,让社会经济能得到快速发展。周皇帝柴荣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成为周恭帝。

林姓宰相有林希、林特、林大中、林安宅、林略等二十二位,林希,宋仁宗嘉佑二年丁酉科进士,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后任秀州通判,复知太常礼院,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元丰六年,奉诏撰《两朝宝训》。林特,尚书左仆射,曾奉诏撰《会计录》30卷。林大中,字和叔,举绍兴三十年进士,后任太常寺薄等职;光宗即位后,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林安宅,宋高宗绍兴进士,曾任新昌知县、户部郎中等职;孝宗即位后,擢右司郎中,试右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林略,宋宁宗庆元五年登第,历绕州大宁监教授;崔与之为蜀师,其为台阁之选,遂荐为博士,被召为太府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