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入宅吉日

姚从吾(姚从吾毁了河南大学)

时间:2023-10-04 00:49:31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有多穷?

原创 王尧

《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在本报连载

教授们的一场斗争

耻辱的真义

“回视抗战中高度通货膨胀下的昆明生活,恐怕大家都会感觉有如噩梦”,杨西孟在1946年《观察》发文感叹道。这位月薪490元的著名经济学家,还比较了昆明与重庆两地教授的薪津实值:

昆明是抗战期中全国物价的最高峰,而昆明教师的货币薪津又被压得特紧,所以昆明的薪津实值要算后方最低的了。试以重庆而论,到三十二年五月(即1943年5月)的时候大学教授的薪津实值尚有战前的17元有余,同时中学教师也有14元八角,虽已降落不堪,但还比当时昆明大学教授的10元略余差强不少。

昆明的大学教授以战前八元至10元的待遇怎样维持生活?杨西孟说这需要加以描述,他概述了这样的生活:典卖衣物及书籍,卖稿卖文,营养不足,衰弱,疾病,儿女夭折,消耗资本,消耗最后的资本——健康和生命。

西南联大校门

1942年9月初次访问昆明的费正清,在致阿尔格·希斯的信中也以杨西孟教授的方式谈论过杨西孟谈论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无须描述教员们是如何居住在简陋的阁楼中,依靠卖书卖衣过活,陷入债务,最终因营养不良而患病。”费正清这位美国人甚至说到了如果置身事外,未能为这些人提供帮助,“这必将成为美国参与这场斗争的历史上一个可耻的污点”。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部分教授合影

杨西孟在文章中和费正清一样,提及了“耻辱”二字。他问道:

至于这种待遇的经过,到底代表一些什么意义呢?是否含有耻辱呢?有耻辱是谁的耻辱?未必仅是一方的耻辱吧?耻辱的真义仅是如一般人所理解的吗?

教授会议

1943年5月12日,陈岱孙告诉郑天挺,多位教授联名要求召集全体教授会,商谈生活问题。郑天挺认为这是最后手段,不宜轻用。

西南联大

当天傍晚,郑天挺到文化巷南开办事处参加常务委员会,正好教务会议刚结束,有21位法学院教授联名要求召集教授会。郑天挺获知杨石先和陈雪屏已经商定下周三召集教授会。郑天挺当日的日记记载了法商学院教授们的“四步办法”:“一、要求照生活指数发战前40元之生活费;二、如不得请则绝食一日;三、如更不得请则向外募捐;四、如仍不得请则全体辞职云。”

西南联大校训

姚从吾和郑天挺谈到此事,颇为忧虑。据姚从吾说,潘光旦、西孟、陈序经几位情绪最激烈。郑天挺的态度是:“余意同人生活确苦,而学校前途堪虞,如能不要外发展,仅致函常委则较好,从吾亦以为然。”

根据郑天挺日记,在校务谈话会上,与会者态度不一。燕树棠、杨西孟态度较强硬,吴之椿等附和;态度比较缓和的是今甫、树人、莘田、雪屏、景钺等,他们认为保护学校声誉是第一要义,反对绝食、募捐、辞职等一类行动。吴之椿在会上将意见归纳成一议案,但最终未列入决议。吴之椿的提案内容是:“近来本市物价上涨,情形异常险恶,六年以来同人等随身衣物变卖一空,现状已近崩溃,前途更难设想。为此请求教育部改善待遇,以战前俸给十分之一,乘当地物价指数为最低标准,俾学校得以保全。如教育部对此问题不能有解决办法,势难继续维持。”

1940年,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北郊大普吉镇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为帮助云南发展教育,联大师生力起了大批中学,仅昆明地区就建立了22所天祥中学、粤秀中学、松坡中学、五华中学、长城中学、求实中学、金江中学、建国中学等。图为到建国中学演讲的吴晗(前左5)、闻一多(前左6)与该校部分师生合影。

多数教授为学校发展计,似乎不想和政府弄僵关系,或者说还想保持斯文状。在5月19日的教授会议上,燕树棠、吴之椿、杨西孟态度较为激烈,主张有所表示,但他们也未提出具体方案。吴之椿要求设立行动委员会,但未获通过。陈序经、陈岱孙、罗常培、吴宓、江清、张奚若等教授发言,都不赞成有所行动。吴宓发言时非常激动,坚决反对绝食罢课。当天的会议其实并没有人提出绝食罢课的主张,郑天挺以为绝食罢课“误于近日之传言耳”。

晋谒当局

当天的教授会议上选出周炳琳、吴有训、陈雪屏三位为代表,往重庆晋谒当局。传言已经谣传到重庆,蒋梦麟特地从重庆打电话到学校表示关切,认为万万不可有罢课又绝食及其他行动,以免影响学校前途。

西南联大校舍

昆明遭遇空袭,联大被炸宿舍

教授会议下午六时结束后,七时又在文化巷南开大学办事处召开常委会:“常委会开会后,草一电报,告今日开会举三人代表入渝,其他无决议,请蒋、梅两常委在渝辟谣而归。”

这年7月再次来到昆明的费正清,在他的记录中将教授大会的诉求视为“一场斗争”:

5月底,西南联大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教授大会,会后派两位代表前往重庆递交了有关西南联大全体教员要求适当增加生活补贴的申请,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们提出了几项要求:其一是部分粮食补贴应该按市价以现金支付,按照官方价格,每担法币为900元,而市场价格是2400元,补贴应该实现价值对等;其二是工资应随当地物价水平的上涨得到相应的增加,在昆明工资只比以往增长了五倍,而物价据说已增长了300倍。

上课的师生

这里的“5月底”比较模糊,应为“5月19日”,代表非两位而是三位。正像费正清所分析的那样:“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西南联大是否能够破除政府强加于自己身上的束缚,即对于全国各地的公立院校都应该给予相同的财政待遇,而不能有特殊情况。”

(本文节选自 王尧 著《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该书在本报连载完毕,欢迎关注!)

姚从吾,襄城县名人

姚从吾(1894~1970)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中年以后以号行。河南襄城县人。生于1894年10月7日(光绪二十年九月初九)。1917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史学门。1920年夏毕业后,又考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曾任河南大学校长、台湾大学、德国柏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922年夏,由北京大学选派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专攻历史方-、匈奴史、蒙古史及中西交通史。1929年,任波恩大学东方研究所讲师。1931年,任柏林大学汉学研究所讲师。1934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讲历史方-、匈奴史、辽金元史及蒙古史择题研究等课程。1936年,兼历史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1946年9月,任河南大学校长。1949年初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创办辽金元研究室。1958年4月,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70年4月15日病逝。遗著由门人札奇斯钦、李守孔、陈捷先等辑为《姚从吾先生全集》(共十册),由台北正中书局陆续出版。《全集》之外,姚氏尚与札奇斯钦合撰《汉字蒙音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刊载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九至十一期。

主要成就

姚从吾

是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吸收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学贯中西,促进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他重视史料的整理,完成《蒙古秘史》第一部全译本。他提出着眼于民族融合的“国史扩大绵延观”,认为在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才得以广大绵延,形成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而辽金元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融合时期,在国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姚氏就是以这样的观点,深入研究辽金元史,建立起辽金元史体系。他进而倡导宋史与北亚、中亚史的研究,写成《余玠评传》等一系列论文及所辑《蒙古与南宋争夺巴蜀始末》的专题资料,开宋蒙关系研究之先。1958年,他又倡导组成台湾“宋史研究会”(后改名为“宋史座谈会”)。姚从吾本通蒙文,晚年又学习满文,并倡导组成“边疆语文研究会”,积极推动北亚及中亚史研究。他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河南大学、台湾大学执教三十六年,桃李满天下。

主要事迹

姚从吾先生在河南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开封复员办学不久接任校长职务。当时河大校园被日寇破坏后,急需整理补充,虽有田培林校长复校之基础,但在各方面,仍需新任校长规划充实。姚从吾校长继承前几任校长艰苦奋斗的办学思想,竭心尽力,扩大学校规模,使河南大学面貌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当时在开封河南大学的校园分为三处:第一,校本部,即铁塔公园南部,面积广阔,花木繁盛,楼舍壮丽,为开封风景区之一,文、理、法、医四学院及附设医院、图书馆在此;第二,南关分校,南关分校又分两处,一在今开封城南著名古迹繁塔附近,旧为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改为河大农学院,二在干河沿(繁塔后二里许),工学院全部和农学院的一部设在这里;第三,河大医学院附设医院,为接收鼓楼大街医学专科学校原址,设立产科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助产学校及第二门诊部。姚从吾校长非常注重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将图书馆从教务处中独立出来,成立图书委员会,聘教授兼任图书馆长,主持馆务。同时聘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所长徐炳旭先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毛子水先生担任顾问,并请他们代为收购中外文书籍。

成就及荣誉

姚从吾校长亲自授课,给文史系历史组讲授《历史方-》。他虽然工作繁忙,但很少缺课。姚从吾校长虚心访贤,遍求名师,广揽人才,为这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增添了光彩。他要求教师们要保持“严格考试,教学认真”的优良传统,学生要清洁自持,培养良好的读书风气。在他的指导下,各个院系亦聘请学识卓越、教学认真的教授任教,教坛出现了勃勃生机。姚从吾校长重视科学研究,提倡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创造一切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南大学旧日的出版物有《学术丛刊》,每学期一册,复员办学后每学期两期。后又支持各学院办刊,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农学与医学》、《文史与考古》等,为教师们提供发表论著的园地。他鼓励教师紧密结合开封实际搞科研工作,让文史考古学者着手调查北宋现存史迹,如“相国寺”、“繁塔”、“北宋开封府遗址”、“宋太祖画像”等。他还鼓励与校外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研究。曾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选拔高才生,参加发掘工作。又与河南通志馆合作,供给房舍图书,协助调查采访。姚从吾校长还请史学名家董作宾等来河大讲演,亦带领文学院历史组学生在开封城外调查古迹。

襄城县名人姚从吾之新发现的姚从吾先生往昔的照片

新发现的姚从吾先生往昔的照片

拙著《寄天国中的爷爷——写给姚从吾先生的一封信》发表后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近接文物收藏家某先生来电,自上世纪50年代始,先生收购了许多因历史原因散失在市场上的文物,经其研究和考证,一部分照片是属于著名历史学家姚从吾先生在德国留学、教书及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重要遗存。先生看到拙文后,决定先将部分照片的复制品寄给我,希望我俩共同努力,与从吾先生的嫡亲和他的得意门生如王德毅教授等取得联系,以便完璧归赵、物尽其用。

姚从吾先生谢世后,他的学生王德毅等编纂了《姚从吾先生年谱》和《姚从吾全集(10卷)》。若再版时能将这些照片按照历史顺序补充到“年谱”或“全集”中,定会再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一代史学大师姚从吾教授。故而先将部分照片公布如下,以飨读者。切盼与有关人士取得联系。在此,谨向这位先生表示衷心的谢意和敬意。

1、

2、

3、

4、

5、

6、

(此乃姚从吾之弟姚逊卿之照片)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来源孙宪武新浪博客

1.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老家襄城县””提供,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ongyeyhf@163

4.“老家襄城县”爱襄城县老家,看“老家襄城县”。

5.老家襄城县,首山、紫云山、诚信、开放、包容、创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