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星座配对

达的意思(达的意思和五行属什么)

时间:2023-10-02 13:10:09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说文解字》第263课:细说“達(达)”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说文解字》“辵”部的一个汉字:達。1986年《简化字总表》中,“達”字简化为“达”。“达”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其详情如下:

達(达)。读音有两个:

(一)dá。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達,行不相遇也。从辵,羍声。《诗》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形声字。本义是通达无阻。羍,本义为小羊羔。看字形发展:

(達字的字形演变)

羍字上部的大,在汉代隶变后又多作“土”。下部的羊在汉代又或省掉一横,则羍变作了“幸”,实际上,達字与“幸”毫无关系。甲骨文字形即有“大”部的字形,后来的简化字“达”,字形并非全无来历。

《玉篇·辵部》:“達,通也。”《荀子·君道》:“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然后明确名分职责,根据轻重缓急的次序来安排工作,安排有技术的人做事,任用有才能的人当官,没有什么得不到治理。

(通达无阻)

本义之外,達字还有其他用法,挑常用的说说:

(1)到达。《书·禹贡》:“浮于济、漯,达于河。”(进贡的物品)从济水、漯水乘船到达黄河。再比如李白《丁都护歌》:“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2)通晓,明白。比如《论语·乡党》:“丘未达,不敢尝。”我还不明白,不敢尝。又指明智。也指明智的人。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一:“达,谓智也。”比如《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

(3)周遍,全面。《书·召诰》:“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周公早晨到达洛地,就全面视察新邑的区域。

(周公像)

(4)豁达;旷达。《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王平子、胡毋彦国(人名)等人都以放荡不羁为旷达。

(5)显达,显贵。《孟子·尽心上》:“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士人)穷困不失去义,显达不离开道。又比如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用的也是这个意义。

(诸葛亮像)

(6)引进。比如韩愈《赠唐衢》:“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自荐引进。

(7)表达;传达。比如《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言语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8)送到;传送。比如《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是日其诞辰,不出堂,书不得达。”书信不能送到。

(9)通行;共通。《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赵岐注:“三者,天下之所通尊。”天下普遍尊重的东西有三件:爵位是一件,年龄是一件,德行是一件。

(10)幼苗出土的样子。《方言》卷十三:“达,芒也。”郭璞注:“谓草杪芒射出。”比如《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苗儿不断冒出来,高大粗壮讨人喜。

(幼苗出土)

(11)窗户。张衡《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李善注称:“《大戴礼》曰,明堂九室而有八牖。然九室则九房也。八牖,八达也。”在这里,“达”就是窗户。古代窗户称达,取通达的意头,而古建筑的窗户常常四壁通亮。

(古建筑的窗户)

(12)夹室,宫中旁边设祭祀祖先的房间。《礼记·内则》:“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郑玄注称:“达,夹室。”孔颖达疏称:“天子尊,庖厨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五阁。”

(13)方言。指父亲。比如三年修《安塞县志·方言》:“称父曰达。”陕西话说,俺达,俺娘。指父母。

(14)象声词。比如马蹄声。郑愁予《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达达的马蹄)

(15)通“羍”,即初生的小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达,假借为羍。”比如《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怀孕足月期限满,初生的孩子如初生的小羊(指生子顺当)。

(16)地名。就是现在的四川达县。

此外,达还是姓氏。《万姓统谱》、《姓苑》有载。

(二)tà。读音出自《广韵》。组专用词“挑达”:往来自由貌。比如《说文解字》引《诗经》的话,就读这个音。出自《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毛传》:“挑达,往来相见貌。”独自徘徊,影随身动,城门楼上久久等。

(《诗经·郑风·子衿》诗意)

達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達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63,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皇上驾到”的“驾”,有什么意思?怎么成了皇帝的专用词?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皇帝的讲究有很多,吃穿用,甚至连文字也要讲究,有的字就成了皇帝的专用,其他人不准用。就比如这个“驾”字,皇帝坐的车叫“车驾”,皇帝来了叫“驾到”,等候皇帝来叫“恭候大驾”,皇帝死了叫“驾崩”等。为什么皇上特别喜欢这个“驾”字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驾”字。

一、“驾”是皇帝的代称

什么是“驾”?驾,古代对车辆的总称,什么驾驶,驾车,或专指帝王的车,如车驾、銮驾,所以,“驾”也借指帝王。就是说“驾”是帝王专用的字,帝王称“驾”,“驾”指帝王。

我们在古籍中,经常看到把“车驾”称为皇帝者的记载,有很多,所以“车驾”也是皇帝的别称。

“驾”代表皇帝,是皇位的象征,也是尊贵的象征。只有皇上才可以用“驾”,因此“驾”也就成了皇上的专属用词。而即便是现在,“驾”字也是表示尊贵有身份的。

1、《汉书•高帝纪》注引颜师古曰:“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

2、蔡邕《独断》称:“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舆以言之,或谓之车驾。”

3、《后汉书.郭宪传》:“从驾南郊”。

二、“驾”是指皇帝的车乘仪仗

“驾”在古代,是指天子的车驾,分为“大驾、小驾、法驾”。《后汉书·舆服志》上载∶"天子出,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

要知道,当皇帝出行时,皇帝的仪仗规模是很大的,虽然在各朝代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皇帝的“驾”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种。

大驾在汉武帝时:“备千乘万骑”,这皇帝是祭天专用的仪典,平日里皇帝出宫,就用法驾、小驾。汉朝以后,大驾就只用于皇帝“驾崩”出殡才用。

据史料记载,皇帝的大驾仪仗非常奢华,属车八十一,就是说,要有八十一辆马车。而且,队伍前面还有各级地方官员罗列开路。前面还有大象,大象后面有鼓吹(奏乐),一般有几十个人同时鼓吹。

自晋武帝开始,皇帝卤薄的形制制定得十分壮观,承袭了秦始皇的玉、金、象、革、木这“五路”仪仗车以外,主要有皇帝亲乘的金根车。

一般来讲,皇帝大驾卤薄中有两辆金根车,一辆是六马金根车,由太仆卿亲自驾驭,皇帝坐在上面;一辆是四马金根车,作为随行车舆。皇帝金根车除外,还有属车八十一乘跟随,卫士们扈卫森然。后面还有尚书的车子,最后是“豹尾车”,就是在车的后面挂一条豹尾巴,这是帝王专属车之一。《古今注·舆服》:“豹尾车, 周 制也,所以象君子豹变,尾言谦也,古军正建之,今唯乘舆得建之。”

“法驾”相对“大驾”来说,阵势就要小得多,只有十六乘马车,导引车、御马和陪坐官员的级别都相应地要低一级,跟随的车辆共有三十六辆。“小驾”则有十二乘,“小驾”是皇帝参加祭祀宗庙或参加丧礼的时候使用,规模最小。在唐代时,规模仅仅是乘车四望车(四面有窗可以观望)、侍卫清道而已,到了宋真宗时,才改“小驾”之名为“銮驾“。

正因为“大驾”的规模最大,最为隆重,因此皇帝就被尊称为“大驾”,相应地,陪同皇帝出行的官员称做“护驾”。皇帝到某处或者某地视察,称作“驾临”、“驾到”。发生战争,皇帝亲自上前线,叫作“大驾亲征”,后来也叫作“御驾亲征”。

因此,“驾”渐渐地也就成为古时对皇帝的尊称,或用来借指皇帝、天子。如护驾、圣驾、驾坐等。

三、“大驾光临”,“恭候大驾”

今天我们礼貌的说“大驾光临”、“劳您的大驾”,“恭候大驾”,这在古代可是不能随便用的,因为“大驾”专用于皇帝,是皇帝的代称,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准使用。

由于皇帝出行时,车乘仪仗规模最大的称为“大驾“,所以,过去一说“大驾光临”,就是专指皇帝来了,只是后来才慢慢变石形容尊贵的客人到家做客。“恭候大驾”也是一样的,就是古代人们等候迎接皇帝时才用。

四、“驾崩”是怎么回事?

既然“驾”,成了皇上的专用词,皇帝来了叫“大驾光临”,那么皇帝死了,就叫“驾崩”。为什么?

《说文解字》中∶“崩,山坏也,从山朋声。”所以,崩的本意是山倒塌。如《左传·成公五年》上载∶“梁山崩。”《后汉书·舆服志》:天子死曰崩。

之所以叫“驾崩”,是因为皇帝贵为天子,天子死了,就如同山倒塌一般。所以皇帝死叫“崩”,“驾”是指皇帝,所以,“驾崩”就是皇帝死了。

五、“皇上驾到”真的要喊?

如果我们观看宫廷古装剧会发现,皇帝每到一处,前面的太监就要喊一声“皇上驾到”。当然皇后、太后,太子等只要是皇家的人出来都是如此。但有人会问,真的是这样喊的吗?

我认为,太监喊“皇上驾到”,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喊,只是在一些场合才会用。

首先,皇帝出行比如祭天祭祀等时,就使用“大驾”仪仗,规模很大,人数众多,奏乐声,人的噪音等都很大。因此,在这种场左合,喊一声“皇上驾到“,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听到皇帝要来,这时,喊也没用,所以不需要喊“皇上驾到”。

皇帝作为天子,安全自然放在第一位,平时也不可能随意出宫。如果决定出宫,安保工作是很严的,随行的官员也很多。到人多的地方还要警跸,就是净空道路,以保安全。这时皇帝出来,也是不需要叫人喊“皇上驾到”的。

但在一些宫内的小场合,在皇宫内,比如皇帝上朝,接见大臣,到宫内某个地点时,为了显示皇帝威严,同时也是给正在“恭候大驾”的人提个醒,不要说话了,皇上来了,这时才由带路的太监高喊一声“皇上驾到”。

王维《终南别业》名句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什么含义吗?

前言

有人问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真得有什么深意吗?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这首诗的名句,有人说,就是写景的两句诗而已,未必有什么深意。也有人不这样认为,相信王维这两句隐含了禅机。

我们先从这两句开始,然后欣赏一下整首诗,看看哪一种人说的有道理。

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一定是王维的作品

关于这两句诗,首先要说明的是:行到,不是行至。

另外,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这不是王维的诗句,是他从别人哪里借来的:

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

李肇,是中唐的文学家,宪宗时期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他说这两句诗是《英华集》中的诗句。

是真是假,老街就不知道了。不过在宋朝还有不少人坚持了这种说法。

二、水穷云起 生灭有无

这两句诗到底有没有深意呢?

不妨用”莫须有“来解答。大概有三种情况

首先,有的诗词的确是作者有意为之;其次,有的诗词作者未必有意,但是个别读者牵强附会;也有作者不是有意为之,但确实很容易让大多数读者有新的认识,这也是一种情况。

宋朝的陆游有《游山西村》诗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陆游上溯到唐朝王维 ,更容易体会到王维这两句诗的妙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走到水没有了的地方,正是看见云起之时。

高明的诗人,在不动声色之间描山绘水,却能够让读者感悟到,一种难以道出却明明存在的妙理。

一灭,一生,一无,一有。诗人在山水之间徜徉,随意吟来,似乎自有禅意。

清朝学者谭献有一段话: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

那么王维是不是”用心未必然“呢?

我们要结合整首诗来看,首先看一看颔联两句是怎么写的?

三、与颔联的关联

先说明一下,避免犯糊涂。第一联两句叫做首联,第二联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两句叫做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最后两句叫做尾联。

颈联的禅机,是对于颔联的阐释,这首诗的颔联为: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独往,见到的是什么?是“水穷云起”,而”自知的胜事“又是什么呢?

既然王维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接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可以认为颈联是颔联的一种回答。也就是说“胜事 ”就包含在颔联的两句诗中。

这个“胜事 ”正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背后的禅机。是生与灭、有和无的一种循环,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四、通篇环环相扣

明朝谭宗在《近体秋阳》中评价这首诗:八句如同一句。清朝《历代诗评注读本》评价:一气相生。《茧斋诗谈》评价:一气贯注。

这些评价都是指这首诗上下贯通、环环相扣。

上面我们欣赏两中间二联,下面在看看首联两句: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因为中年好道,所以隐居到了终南山,因为住在了山脚下“终南别业”里,所以常常有机会“兴来每独往”, 因为常常“独往”,所以”胜事空自知“,如何自知呢?因为见到了“水穷云起”。

而“水穷云起”又是其“中岁颇好道”的收获与感悟,也就是”胜事空自知“。

清朝屈复《唐诗成法》中对这首诗剖析到:

一家别业之由。二别业。三四承一二。五六承三四。七八承五六结。无一语说别业,却语语是别业,神妙乃尔。以“中岁”生“晚家”,以“独往”生“自知”,以“行到”应“独往”,以“坐看”应“自知”,以“水穷”、“云起”应“兴来”、“胜事”,以“林叟”、“谈笑”而用“偶然”字总应上,此律中带古法。

第一句写去终南山居住的原因,第二句写了自己住到了终南别业。三四句承接了一二句,五六句(颈联)又承接了三四句(颔联)。

没有一个词说别业,但是每一句都围绕着别业展开。

结束语

这首诗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一直到”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二字,可以看出其”兴来每独往”的随意性,人是随意的,水云其实也是随意的。其背后的禅理,也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这里包含是时有时无的随意 ,也有生生灭灭的自然规律 。

作诗之法,在于如何用淡语不露声色地让读者感受到内涵的妙理。

其实自己作诗多了,就会知道,不是读者多事,把人家作者的诗意猜来猜去,而是优秀的作者有意营造这种效果: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们自己作诗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20 袁去华这三首词,写出了宋词的咏物怀人之妙

观宋填词119 从王千秋这首宋词中 了解唐诗折腰句与折腰体的不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