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失火是什么意思(气缸失火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06 19:01:49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成语故事(19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鱼池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城市的城门着火了,城门旁边鱼池里的一条小鱼儿高兴地说:“哈哈,这些可好了,城门肯定会被烧毁的,我们呆在水里面多安全啊!”其中有一条老鱼说:“遇到别人不好的事情不能幸灾乐祸,这样会有报应的。”鱼儿们说:“城门着火关我们什么事啊?什么报应?我才不相信呢!”

话音刚落,救火的人们拿着锅碗瓢盆舀水来救火。不一会儿就把池塘里的水快给舀干了,鱼儿们在浑浊的水里挣扎,大喊救命。老鱼说:“看见了吧?所有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你看今天‘城门失火,殃及了我们鱼池',所以啊,今后不能对别人幸灾乐祸哦!”

老房着火

刘老汉一生最自豪的是生了四个儿子,在农村生四个儿子意味着他可以在村里横着走。但是他并没有在村里横着走,因为他的儿子们长大后都陆续离开了农村。

刘老大初中毕业后就去城里谋生,现在在一家农药厂打工。刘老二最有商业头脑,在城里开了一家旅馆。刘老三高中没读完就当兵去了,一当就是好几年,一年才回一次家。刘老四读了大学在四兄弟中学历最高,上过大学。现在是培训学校的老师,没有正式编制。为此刘老汉没少教育他,要他去考个编制。但是刘老四平时散漫惯了,不愿去考编制,也不愿受编制内的约束。

刘老汉六十岁了,按照法律也到退休年龄了。但是农民哪里有退休的?都是活到老干到老。刘老汉发现儿子们都对他的养老问题避而不谈。刘老大要他去家里住主要是为了让他带孙子,孙子带大以后就要他做饭。这是拿他当免费的保姆。刘老二也时不时要他帮忙看旅馆,这儿子最精,知道父亲不好意思问他要工资,所以不能浪费这个免费劳动力。刘老三最孝顺,虽然远在外地当兵,有房贷车贷,但是每个月都坚持往刘老汉的银行卡里转500块钱。但是养老的事的确指望不上他。刘老四就更指望不上了,他跟一个同样在培训机构的女老师结婚了,两个人为了享受生活决定不生孩子。连后代都不生,怎么会去养老人?

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刘老汉认为只要他不是瘫痪在床上,他的儿子们是不会养他的。即便哪一天他瘫痪在床上,他的儿子们估计也会嫌弃他。

刘老汉还有一个难以对儿子们启齿的愿望。他老伴过世多年了,他想再找个老伴过日子。找谁他都想好了。春妈男人死了几年了,她儿女们都出远门工作去了,她常年一个人在家。刘老汉经常去找她拉家常,旁敲侧击中刘老汉得知春妈对他也有好感。

春妈还是春姑娘的时候是村里的村花。那时候追求的人很多,当然也包括刘老汉这个癞蛤蟆。但是那时候的春姑娘眼光高看不上刘老汉,认为他太平凡。她跟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离过婚的乡干部结婚了。

结婚没多久春姑娘就生了个女儿。乡干部重男轻女,要求她必须生个儿子。第二年她又生了个儿子,乡干部很高兴,可是没高兴多久饭碗就丢了,因为有人举报他超生。于是春姑娘又跟乡干部回到了村里。他们辛苦的把儿女养大后没多久乡干部就病死了,这时候的春姑娘也熬成了春大妈。

刘老汉是个农民,刘老汉是个有文化的农民。他读书读到了高中,那时候高中就算高学历了。他年轻的时候乡政府要他教小学生,他嫌弃民办教师工资低,养活不了他的孩子。教了两年不干了,去大城市打工去了。

大城市干啥都比在农村刨地强。刘老汉是对的,刘老汉在大城市奋斗了三十年,用辛勤的劳动养大了四个孩子。到老了他还是回到了农村,他的祖坟在这里,他的根就在这里。

春妈家灶台倒了,刘老汉主动请缨给春妈砌灶台。

现在很多人用天然气,还有几个人用灶台?春妈说。

你是不知道,我在外面做工的时候就怀念用柴火做的饭。天然气做的饭没有那个味道。

老刘,你的鼻子是狗鼻子吧?饭里面柴火的味道都能闻出来。

我从小就能闻到别人闻不到的味道。

那你这一世就是哮天犬转世投胎。

刘老汉憨憨地笑起来。

刘老汉砌好灶台回到家,刘老大夫妻带着孙子思明,已经到家了。他们夫妻俩平时很少回家,刘老汉很意外,但是见到孙子还是很高兴的。

吃晚饭的时候,刘老大开口了。

爸,思明这个月幼儿园就读完了,9月就要读一年级了。老师说思明这孩子很聪明,要我们送去一个好点的学校。我也很想送他去最好的学校,但是那个学校老师说要买那里的学区房才能读他们学校。这几年我挣的钱都养家糊口了,哪里还有余钱。所以,爸我想跟你借点钱付首付,我们以后宽裕了就还给你。

刘老大虽然口口声声说借,但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以他的能力,能还每个月的贷款就不错了,首付是根本不可能还的。刘老汉前些年做工攒了点钱,但那是养老钱。如果把钱给了老大,他拿什么养老?再说了,如果刘老汉把钱给了老大,其他三兄弟会怎么想?但是孩子的教育是天大的事,不能耽误。

这个事,要不你们几兄弟商量一下。我的钱都存了定期,暂时也取不出来。

刘老大夫妻吃完饭就带着思明回到城里,刘老汉留他们过夜,他们不肯。他们一直在城里租房住。,主要是老大的老婆很懒,不工作。本来刚生孩子的时候说好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就找个工作,现在孩子幼儿园上完了也不去找工作。要他去找工作就说她一个人带孩子很累,孩子的教育如何重要之类的话。老大一个人养两个人,活的很累。刘老汉觉得他们过的很失败主要原因是刘老大老婆很矫情,说到底就是懒。刘老汉年轻时女人特别能生,跟猪生崽一样。神奇的是很多女人刚生完还能劳动,刘老汉的婆娘生老四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她一个人生下来以后还做了顿饭,这事在村里被传了很多年。

刘老汉用这件事教育老四要懂得孝顺,要为刘家添丁。老四反驳就是因为母亲年轻时操劳过度才过早离世。这反而成了他丁克的借口,他可是出了名的疼老婆。

刘老大离开后的第二天,刘老二就带着孙女思温来了。

爸,思温的幼儿园最近不是放暑假了吗?我跟她妈整天都在忙旅馆的事,没时间照顾她。爸你以前当过老师,可以监督她读读书,有您带她我很放心。这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就经常喊着要找爷爷。

这孩子很懂事,好带。

让刘老汉带孙女,他当然愿意。刘老汉平时最喜欢跟孙子辈的人在一起,他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

爸,还有一个事。老三昨天跟我打电话,说三姨要回国了。三姨本来经过老三的城市,但是老三在部队里,不好接待她,所以他要三姨直接回老家让我们接待她。

她不在加拿大享福,回来干啥?

三姨这是衣锦还乡。或许是祭个祖,然后又回加拿大。反正她来了我就安排到我的旅馆里住着。

你那个旅馆档次太低了,你也不怕别人笑话你。

她要是笑话我,就让她住五星级酒店。不过她得自己出钱。她是我们亲戚,很多年没走动了,早就没什么情分了。我们也不欠她什么,没必要太热情。

刘老汉觉得老二这番话说的有道理。

晚上刘老汉认真回忆了一遍三姨的故事。三姨比他婆娘小四五岁,也比他婆娘晚四五年出嫁。三姨只生了一个孩子孝义。这孩子很小三姨夫就病逝了,三姨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孝义养大。或许是天赋异禀,或许是天上的老爹保佑,孝义从小读书成绩就很好。一路考上大学,然后考上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抓住了出国交流的机会去了加拿大。研究生毕业后顺利的留在了加拿大工作,结婚生子。前几年他把三姨也接了过去,一家人团聚。

他们这一家可是把刘老汉羡慕坏了,刘老汉四个儿子加一起也比不过孝义有出息。不过想想他们之前吃的苦,刘老汉也觉得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

第二天,刘老汉带着思温在村里转悠,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春妈家里。春妈虽然有孙子外孙,但是都不在身边,所以看思温就像自己的孙女一样亲切。把好吃的好喝的都拿出来招待。

回家后,刘老汉问思温对春妈的印象。

这个奶奶怎么样?

奶奶人很好,给了我很多好吃的。

让她做你亲奶奶怎么样?

她不是我亲奶奶,怎么做我亲奶奶?

如果她跟爷爷一起生活,不就是你亲奶奶了吗?

那也不是我亲奶奶,我亲奶奶死了。

小孩子不懂事。

爷爷,昨天你还夸我懂事。

……

过两天,老二打来电话说三姨接到了,住在他的旅馆里。三姨并不嫌弃旅馆简陋,还要给老二住宿费,老二死活没要。三姨还说明天请以前的亲戚朋友吃个饭,要刘老汉务必参加。

刘老汉并不喜欢参加这类宴会,但是既然人家邀请了,也不好拒绝。

第二天,刘老汉带着思温来到了县城。他刚来到指定的酒店门口就认出了三姨,跟三姨上次见面起码有五年了,她一点都没变。加拿大的水土还真是养人。

姐夫刘老师来了,我们好久没见。

大妹子,难得你还记得我们这些穷亲戚。

这是什么话,我家以前困难的时候,全靠大家帮助才度过难关。

懂得知恩图报,难怪孝义那么有出息。

都是托大家的福。

刘老汉年轻的时候做过两年小学老师,他教的学生有的都做爷爷奶奶了。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叫他老师了。

这一餐,刘老汉吃的很高兴,今天来的亲朋很多,坐了很多桌,但是三姨每个人都能照应到。她做人礼数周到、八面玲珑,刘老汉心里十分佩服。

吃完饭,往回走的时候,刘老汉问思温,这个姨奶奶怎么样?

姨奶奶人很好。

孩子,有句话叫吃人的嘴短,你吃了姨奶奶的就说姨奶奶好,吃了春奶奶的就说春奶奶好。

爷爷最好。

你这个人精。

过了两天,三姨来到农村找到了刘老汉。

刘老师,我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我家以前那个破房子也快塌了,我想推倒了重新建,建个两三间房够住就行了。这边人我不熟,这方面我想请你帮个忙。

大妹子,你回来住几天建房子做什么?

姐夫,不瞒你说,在加拿大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家乡,想念这里的山和水。我把孙子带大了,就跟孝义说要回来,他好不容易答应了。我就打算把房子建好,再种种菜养养花,等到哪天动不了了再去养老院养老。

刘老汉有点愣神,从他记事以来不知道多少人想离开这穷乡僻壤,居然还有人想回来。再回头想想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外面闯荡,混的风生水起,到老了也回到了这片土地。再想想古代当官的,无论做多大的官到老了都会告老还乡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

你的那房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建,我明天去帮你问问吧。

一定能建,我户口在这里。没理由不让建房。

大妹子,你不在这里很久了。不知道现在的政策。现在政府为了让农民进城,不批准新的宅基地了。

我用旧房子的宅基地。

旧房子的宅基地也不批准重建,除非你是镇长的亲戚。

有这样的事?

大妹子,你不知道现在农村的房子有多稀罕。我明天去帮你问问吧。今天晚了,你就在这里住下吧!我把老三的房间给你收拾出来。姨奶奶住这里,思温最高兴,因为姨奶奶给她带了很多好吃的。

三姨的房子就在邻村,第二天刘老汉去问村干部。因为房子没塌,只能翻新不能重建。

三姨很失望,她想过的田园生活看来是过不了了。三姨本来想回到县城再做打算,偏偏这天思温发起烧来,偶尔还会呕吐,刘老汉和三姨吓坏了赶忙把思温送到乡医院检查。经检查思温吃了太多食物,胃受不了。打吊瓶以后就好多了。

三姨责备刘老汉不该给孩子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刘老汉也在反思,思温什么都敢吃,而且不节制,他的确有监督责任。晚上他们回到刘老汉家。

三姨要看着思温好了才敢放心离开。

第二天,春妈打电话请刘老汉过去装燃气灶。春妈觉得用灶台太麻烦,买了燃气灶和液化气,但是送货的人送完货就开车跑了。

刘老汉过来十分钟就装好了燃气管,然后教春妈怎么用,并提醒注意事项。

不用的时候要把开关关了,把这个阀门拧紧。

老刘,你是个好人。你家老四的事你知道吗?

老四发生了啥事?

你老四夫妻都没工作了。

他们上个月都干的好好的。怎么没工作了?

现在政府不让搞培训了,他们就没事做了。

这两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要他们考个编制,他们不考。现在工作说没了就没了。

老刘,你别生气,对身体不好。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县城里有熟人呗。我们村多少人在县城?

那全村就我不知道了。

他们瞒着你也是怕你担心。老刘,你可别说是我说的。

春妈邀请刘老汉吃饭。刘老汉哪里吃得下,气呼呼的回家了。

三姨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和盘托出。

三姨说失业了不一定是坏事。

那还有什么事更坏?

刘老师,亏你当过老师,遇到这种事怎么就想不通呢?

那要我怎么想?

一个县城老师,就算有编制,待遇能好到哪里去?老四夫妻还年轻,也有一定的经验。应该鼓励他们去大城市闯闯。大城市有很多学校,机遇更多,工资要高几倍。

有这样的事么?

千真万确,我这次回国,经过几个大城市,那里的经济水平比我们这个小县城强几十倍。

刘老汉经常跟人吹牛自己走过很多地方,但他也只是个干力气活的农民工。在了解更深层社会运行规律方面,他真的比不过同样农民出生的三姨。也怪不得人家有成就,能指导孩子读书出国。

刘老汉拨通了老四的电话,把刚才三姨的话复述了一遍。老四在电话那边很激动,难得得到父亲的理解和鼓励。他们夫妻俩正打算去一个南方的大城市闯闯,打算跟刘老汉告别以后再走。

别告别了,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你们出去长长见识,先把自己照顾好。

老四工作以后就没找刘老汉伸手要过钱,就连结婚也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这很难得。他生不生孩子随他了,他有自己的生活,刘老汉只能尊重他的意愿。

过了两天,思温的身体完全恢复了。三姨也要离开了。此时她感到很迷茫,老家的房子不能住了也不能重建,加拿大她也不想回。

刘老汉给她提建议。大妹子,你可以去县城买套房,有那种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可以种花种菜。看三姨不乐意的样子,刘老汉接着说如果你不嫌弃我的房屋简陋,就住在我家里吧!我家里房间多,住的人少,你想怎么住就怎么住。你想种花种菜我们农村地很多,就怕你种不过来。

思温也在一边说,姨奶奶你就住在这里吧!我要你给我做很多好吃的。

……

暑假快过完了,思温也快回去读书了。刘老汉突然想到,思明读书的事不知道有没有解决。刘老汉给老大打电话。老大说,老二知道了他的事以后就把他的学区房暂时过户给了老大。但是房子还是老二一家住着。想等思明读完书以后再过户回来。不过老二要求老大每个月给他交租金。

你都没住他的房子,交什么租金?

交点租金没什么,最重要的是孩子能读书了。

胡说,你们还是不是兄弟?我跟他讲讲道理。

刘老汉拨通了老二的电话。

老二,你生意做的太精了,都做到你兄弟身上了。

爸,什么生意?

我问你,你找你大哥要租金是怎么回事?

爸,我把我的房子过户给大哥,收点租金是想提醒他,房子是我的,让他别忘了。

放屁,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会忘记。你生意不能这么做,你做人这么精你们以后还能不能做兄弟了?

爸,你这话说的不对。老大最先找的你,你不帮他他才找我。怎么我帮了人得到点报酬反而错了?不帮人的人反而在埋怨我?

老二,你这是在强词夺理。刘老汉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实际上刘老汉觉得老二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刘老汉也有苦衷,他不肯为老大出首付,一方面是这是他的养老钱,虽然他现在身体还算硬朗,还能劳动养活自己。但是保不齐哪天就不能动了,不能动了的刘老汉就指望这些钱养老了。另一方面,如果把养老钱给老大了,另外三兄弟会不会有意见。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一碗水要端平,否则无法服众。所以他跟老大说要他们四兄弟先商量。如果商量的结果是需要动用刘老汉的养老钱,他就把钱给老大,这样其他三兄弟也没意见。刘老汉以后也能心安理得接受儿子们的供养。

可惜几个儿子都是直肠子,体会不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三姨说,你们父子几个人心眼都很好,就是缺少了沟通。

沟通个屁,不听话就是不孝,放在以前是要家法处置的。

刘老师,你怎么这么封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家法处置?

思温去读幼儿园以后,三姨就搬去了老二的旅馆住。她也不白住,经常会帮助老二夫妻做饭打扫卫生。思温最高兴,她最喜欢姨奶奶做的饭。

春妈与刘老汉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了。春妈现在是把跳广场舞的时间都用来跟刘老汉聊天。两个人在教育子女乃至孙子辈上有很多共同语言。在炒菜做饭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兴趣爱好。

在外人看来,这么发展下去,两个人很快就能修成正果了。但是不久以后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那天,刘老汉吃完饭以后在躺椅上休息,手机响了。是春妈的电话,喂了几声,没有回答。刘老汉意识到危险,向春妈家跑去,离屋子还有十几米远,刘老汉异常灵敏的鼻子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刘老汉毫不犹豫冲进了屋子里,看到春妈躺在地上。他跑了几步把液化气瓶上的阀门关上,同时撇了一眼,燃气灶上有一个汤锅,一定是水开了以后溢出来把火浇灭了。

他抱着春妈往外拖,春妈有点胖他拖的十分用力。这时候他引以为傲的嗅觉反而成了他的负担,因为嗅觉比常人灵敏,他受到的刺激也比常人更多。但他还是忍着巨大痛苦把春妈拖出了门,随后他自己也晕倒了。

三天后刘老汉在医院醒来,他的儿子刘老大刘老二和刘老三围着他。刘老三在部队当兵,听说父亲出了意外连忙请假回家了。

刘老三更黑了也更壮了,刘老汉觉得很欣慰。

春妈怎么样了?

春阿姨昨天就醒了,现在好好的。

老四呢?

老四不知道怎么回事,电话都打不通。两夫妻就像消失了一样。

接下来几天,三兄弟和三姨轮流照顾刘老汉,他身体恢复的很快。刘老大在照顾刘老汉的时候偷偷的说,老大老婆现在找了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也能减少他的一些负担。另外,老二现在不要他交租金了,说是听了父亲的话。

刘老汉跟刘老二单独相处的时候悄悄说你这小子还算有点良心。

哪里是我有良心?我是听了三姨的话,三姨说你当家不容易,我们兄弟之间一定要团结要互相帮助。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刘老汉和春妈煤气中毒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村。大家都在期待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结婚,现在农村的老光棍结婚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刘老汉的三个儿子也希望刘老汉晚年有个伴照顾他的生活。

刘老汉出院这天,晚上请三个儿子吃饭,并且有重要的事宣布。

儿子们心领神会。老三是当兵的,做事雷厉风行,很快做了个横幅。

晚上宴会刚开始,刘老汉就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

爸,是我呀!是老四的声音。

老四,你怎么舍得打电话回家了?

爸,你不知道。我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手机都丢了。我们俩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私立学校的工作。现在发工资了第一件事就是买个手机给你打电话。你说的对,大城市机会真的很多,这个学校刚建起来,以后待遇会越来越好。

老四夫妻熬出头了,大家都很高兴。刘老汉说,不要把我中毒的事告诉老四,免得他担心。三兄弟都说保证不会告诉老四。

刘老汉边吃饭边感叹,你们四兄弟长大以后就难得聚齐,好不容易老三回来了,现在老四又走了。

老三说古人说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连月亮都不会一直都圆满,更何况是人。

老大说,老三这水平快赶上文豪了。

老二说,老三现在是部队搞宣传的,文笔肯定很好。老三,你什么时候给咱爸写一篇文章?

刘老汉说,我一个乡下老头子有什么好写的。

老三说,就凭爸把我们四兄弟养大就值得大写特写。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老房着火》。

这顿饭很丰盛,但是没有人知道菜的味道,大家都在期待刘老汉宣布的大事。

饭吃完了,刘老汉咳嗽了一下嗓子说,我现在老了,一个人生活不是很方便,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

三个儿子很默契的在刘老汉面前展开了横幅,只见上面贴了几个大字“祝爸爸和春阿姨百年好合”。

刘老汉看了一眼横幅愣了一下,接着说,是你们三姨。

横幅掉在了地上,三兄弟尴尬地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