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婚姻配对

姓方的名人(姓方的名人有谁)

时间:2023-10-06 19:57:54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吕震:为官40年,历5任帝王,兼3部尚书,他在明朝堪称奇迹

明朝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朱棣打算开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北伐。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国库空虚为由坚决反对,朱棣认为夏原吉不给自己面子,一怒之下将夏原吉下狱问罪。命礼部尚书吕震兼任户部尚书。

夏原吉是永乐年间著名的“钱袋子”,堪比汉武帝麾下的桑弘羊,他若说国库没钱了,那便是真没钱了。即使调吕震兼任户部尚书,吕震也没有办法。于是,吕震脸色沉重,如丧考妣,好比接了个烫手山芋。在这时,朱棣却派了10位侍卫跟随吕震,并且对这10人说:“若吕震自杀了,你们也都别想活了!”

《明史·卷一百五十一》记载:

帝令官校十人随之,曰:“若震自尽,尔十人皆死。”

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吕震简直称得上是“奇葩”,他为官40年,历经5任帝王,曾身兼3部尚书,但却能力奇差,不识大体。在都是人精的明朝官场上,他的存在简直是个奇迹。

本文,笔者将结合史料,和大家分享明朝这位奇葩的“三部尚书”,希望在他身上,能够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一、朱棣起兵他投降

根据《明史·吕震传》记载: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洪武十九年以乡举入太学。

吕震,字克声,明朝山西临潼人。吕震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称帝那年,吕震才3岁。

根据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挖掘出来的吕震墓志显示,他幼年家境不好,又几经战乱,能够发奋读书,实属不易。

明朝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恢复科举,吕震考中举人。次年,他被当地知府推荐到太学读书。当时,朱元璋把太学当作培养大明未来官员的学校,因此对太学生十分重视。建文到永乐时期的大部分名臣如铁铉、夏原吉、杨荣、黄淮等皆出自这个时期的太学。朱元璋为了培养这些未来的栋梁,经常会派他们下地方历练。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派一批太学生出去检查各府县的土地情况,并且将这些土地按照富饶和贫瘠分类,以方便后期分摊税赋。吕震当时的目的地是浙江。结果,别的太学生都是拿着记录的文字向朱元璋汇报,只有吕震记忆力超强,他不用拿稿,滔滔不绝把自己的数据和心得说出,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纵观吕震的一生,他超强的记忆力,始终是他的助力。

是年年底,山东按察司佥事空缺,朱元璋亲自点名吕震担任“试佥事”。约在洪武二十五年左右,吕震被召入京城担任户部主事,两年后,他又被调任北平担任按察司佥事。正是在北平,他认识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当时在这里屏藩的燕王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朱允炆对齐泰、黄子澄等科班进士比较重视,像吕震这样举人出身又远在北平的官员短时间没有太多机会。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密谋下,设计杀掉北平布政使张彬、都督指挥使谢贵,公然起兵“清君侧”。当时燕王派张玉、朱能守住北平各个城门,然后用高官厚禄劝城内官员投降。作为北平的小角色,吕震禁不住诱惑,主动投降了燕军,成为第一批投降的明朝文官。

君子欺之以方,小人诱之以利。

吕震此举,可以看出他的品性。

正因为如此,朱棣对吕震的印象非常好。后来朱棣带着众将士南下,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老巢,吕震便协助朱高炽。

在封建社会,“从龙之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本文不评价靖难之役的对错,但对吕震来说,靖难之役的爆发,他是得利者。吕震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大业未成的朱棣和朱高炽,是他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也是他接下来为官多年不被淘汰的资本。

二、三部尚书恶名扬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灭亡。朱棣登基后,吕震曾短暂地担任真定知府,而后又被朱棣调入南京,担任大理寺少卿(四品)。

从洪武年间去北平,到永乐初年回到南京,吕震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他如今是新帝身边的红人,注定前途无量。

吕震之所以能得到朱棣的青睐,和他超强的记忆力也有关系。一次吕震随朱棣出巡,在砂丘上遇到一个古碑,朱棣读了一遍,觉得颇有意思。回宫后,朱棣又想起那块碑,便让吕震派人去把碑文抄下来。吕震说:“不须遣使,请笔札帝前疏之。”意思是,何必这么麻烦,我现在给您默写出来就是!说完,吕震认真地默写完全部碑文,一字不差,把朱棣惊讶得目瞪口呆,从此对他青睐有加。

《明史·吕震传》说吕震“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意思是,永乐三年,朱棣破格提拔吕震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他又改任礼部尚书。

在担任礼部尚书时,其他五位尚书向朱棣奏事,都是手持副本,或者带着本部侍郎,生怕有所遗漏。而吕震什么都不带,就能记住所有要点,分毫不差。

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太子朱高炽监国,吕震打算向太子推荐他的女婿、礼部主事张鹤,没想到张鹤胆小,见到朱高炽时严重失仪。按大明律,殿前失仪乃是重罪。但朱高炽看在吕震的面子上没有计较。

待朱棣北征归来,汉王朱高煦等人开始搜集朱高炽的错处。于是,朱高煦便向朱棣状告朱高炽,说后者纵容礼部官员张鹤殿前失仪,有失皇家威严。朱棣大怒,不仅把朱高炽臭骂一顿,还把吕震和太子府詹事蹇义一同关入诏狱。不久之后,经过杨士奇等人的劝解,朱棣气消,才给吕震和蹇义官复原职。

永乐二十年,朱棣决定第三次北征。此时永乐朝经过两次北征、南征安南、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重大事件,国库早已入不敷出,要不是户部尚书夏原吉是个理财高手,朱棣这一摊子早就撑不起来了。

因此,夏原吉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劝朱棣不要再北伐。笔者之前写过夏原吉,对他十分推崇,夏原吉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朱棣自恃雄才,生前定要踏平鞑靼,一怒之下,将夏原吉打入诏狱。

夏原吉入狱后,朱棣又召来兵部尚书方宾,希望方宾能支持自己北伐,方宾向来正直,他说:“今粮储不足,未可兴师。”看到方宾也不支持自己,朱棣更加恼怒,方宾怕自己步夏原吉的后尘,回家自缢而死。

《明史纪事本末》云:

时礼部尚书吕震数乘间言宾与原吉皆奸邪诬罔,上信之,命戮宾尸。

意思是,吕震看到方宾和夏原吉都倒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趁机诬陷方宾和夏原吉是佞臣,朱棣相信了他,并且屠戮了方宾的尸体。若不是杨荣关键时刻为夏原吉说话,夏原吉可能也被杀了。

而今,户部和兵部尚书都空缺了,朱棣环视一周,发现吕震支持自己北伐,于是便下旨,命吕震兼任三部尚书(礼部、兵部、户部)。

听到旨意后,吕震的表情非常怪异,不是惊喜,而是恐惧。因为他知道,在朱棣北伐的当口,兵部和户部的差都非常难当,尤其是户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找了很多借口,希望能辞掉户部尚书之职,朱棣都没答应。不仅如此,朱棣还派了10名侍卫看着方宾,生怕他自杀。这便是本文开篇时的那一幕。

唐朝文学家韩愈在给好友柳宗元的墓志铭中写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意思是,有些小人,在别人掉入陷阱时,他不但营救,反而向陷阱里投石头。

治国无术,落井下石,三部尚书吕震,也算青史留“名”了。

三、不识大体两茫茫

事实证明,永乐朝后期之所以国力衰微,与朱棣的第三次北征关系很大,或者说和吕震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有很大关系。

作为三部尚书,吕震在这一时期可谓权倾朝野,然而,他在民间给朱棣搜集完军饷和粮草后,继续他的奸猾之路。

根据《明史》记载,吕震曾三次回老家祭祖与省亲,每次场面都非常浩大。有两次,关中闹饥荒,看到家乡受灾,吕震义不容辞,大笔一挥命户部官员给关中百姓挤出些钱粮发放。结果他回来却没有禀报给朱棣。朱棣得知后,虽然很生气,但念及吕震支持北伐之功,便原谅了吕震。

一次,由于吕震的原因,奏折迟迟没有送到朱棣手中。朱棣责问吕震时,吕震害怕,说这都是礼部给侍中李能未能及时送达。实际上,李能早就将奏折送到吕震手中,是吕震自己耽误了,但为了给自己开罪,他只能拿李能顶杠,结果李能被朱棣所杀,吕震却没有为李能说话。

礼部主事尹昌隆为人正直,多次顶撞吕震。后来谷王谋反,吕震将尹昌隆说成谷王的同党,不给尹昌隆申辩的机会便定罪,最终导致尹昌隆被杀。

吕震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擅长溜须拍马,尤其喜欢献“祥瑞”。《明史·吕震传》记载:

永乐时,曹县献驺虞,榜葛剌国、麻林国进麒麟,震请贺。帝曰:“天下治安,无麒麒何害?”

意思是,永乐年间,曹县进献了一头古代仁兽“驺虞”,而榜葛剌国、麻林国(今非洲东部肯尼亚境内)进献了一头“麒麟”,吕震欢欣鼓舞,恭贺朱棣。没想到马屁拍到马腿上,朱棣说:“只要天下安定,要不要麒麟又如何?”

朱棣从蒙古班师回朝时,山谷里曾传出三声“万岁”,吕震并不在现场,等朱棣归来,吕震开始宣扬这件事,声称都是朱棣的君威震天等,朱棣召来吕震说:“山谷里有回声很正常,你作为礼部尚书,要懂得明辨是非!”

不仅如此,吕震还不止一次上书,恳请朱棣到泰山封禅,朱棣很反感,若不是看在他早年跟随的份上,早就免了他的礼部尚书之职。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守孝27日后,吕震建议群臣脱掉丧服,换上吉服,让天子早日穿上龙袍,大有拍明仁宗朱高炽马屁之意。朱高炽觉得吕震作为礼部尚书,对先帝不敬,于是不听吕震之言,改换了素服。

《汉书》云: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作为礼部尚书,吕震却恬不知耻,胡言媚上,不知“礼”为何物。

四、饮酒猝死愧家邦

洪熙元年正月,朱高炽正位,大封群臣,吕震为礼部尚书兼任太子少师。登基之初,朱高炽命主持礼部事宜的吕震带领群臣祭祀五岳以及先帝的陵寝。吕震却假公济私,私底下却让妻子儿女偷偷坐在乘放祭祀用品的车里到处访友和观光。

待吕震归来,听闻南京龙山上长了一颗大灵芝(当时已迁都北京),他立即上书,说这是天朝的祥瑞,希望朱高炽能派人前来“请”这颗灵芝回北京。结果被朱高炽拒绝。

洪熙元年二月,大理寺少卿戈谦因为在朝堂言辞过激,恰逢周边诸藩属国前来朝贺,吕震和戈谦有罅隙,他建议将戈谦免职问罪。

杨士奇私下对朱高炽说,四夷来朝,这些藩属国可不知道戈谦犯了什么罪,他们只能看到大明新君心胸狭隘,不能容忍诤臣。朱高炽恍然大悟,感叹道:“此吕震误朕也。”事后,朱高炽越发厌恶吕震,但他担心吕震针对杨士奇,因此说是自己改变了主意,和其他臣子无关。

吕震只为个人恩怨,不为大明脸面着想,实在恬为礼部尚书。当然,他最终也为自己这种“不知礼”的行为付出代价。当年,明朝最仁慈的皇帝朱高炽病逝,仅在位10个月,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

次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派礼部尚书吕震祭祀太庙,并设立斋戒。吕震又出了幺蛾子,《明史》云:

祀太庙致斋,饮酒西番僧舍,大醉归,一夕卒。

吕震偷偷跑出太庙,到西番僧人那里去饮酒,喝得烂醉如泥,当晚便一命呜呼了。

祭祀太庙本当斋戒,不食酒肉,作为礼部尚书的吕震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当晚却偷偷喝酒,导致醉酒而死,这也算是报应吧。

吕震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被朱元璋提拔为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历经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五位帝王,到宣德元年(1426年)暴毙时,已持续为官长达40年,从永乐六年开始,一直到他去世,他一共做了18年礼部尚书。这样一位明朝高官,却奸诈狡猾,逢迎拍马,不识大体。

在笔者看来,作为礼部尚书,吕震却不知“礼”,是为不忠。作为大明朝臣,他却对同僚落井下石,是为不仁。作为上司,他嫁祸同僚,陷害同事,是为不义。他代君王祭祀,却不知斋戒,是为不敬。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敬之人,能在明朝担任18年礼部尚书,堪称奇迹。

笔者认为,吕震之所以能在永乐、洪熙年间得宠,得益于两点,第一是他有“从龙之功”,一有风声便投奔了朱棣和朱高炽;第二是他有超强的记忆力,这是一块敲门砖。

《论语·里仁篇》云: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以史为鉴,希望后人能从吕震身上吸取教训,多为民请命,多为国谋福。

吕震:为官40年,历5任帝王,兼3部尚书,他在明朝堪称奇迹

明朝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朱棣打算开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北伐。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国库空虚为由坚决反对,朱棣认为夏原吉不给自己面子,一怒之下将夏原吉下狱问罪。命礼部尚书吕震兼任户部尚书。

夏原吉是永乐年间著名的“钱袋子”,堪比汉武帝麾下的桑弘羊,他若说国库没钱了,那便是真没钱了。即使调吕震兼任户部尚书,吕震也没有办法。于是,吕震脸色沉重,如丧考妣,好比接了个烫手山芋。在这时,朱棣却派了10位侍卫跟随吕震,并且对这10人说:“若吕震自杀了,你们也都别想活了!”

《明史·卷一百五十一》记载:

帝令官校十人随之,曰:“若震自尽,尔十人皆死。”

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吕震简直称得上是“奇葩”,他为官40年,历经5任帝王,曾身兼3部尚书,但却能力奇差,不识大体。在都是人精的明朝官场上,他的存在简直是个奇迹。

本文,笔者将结合史料,和大家分享明朝这位奇葩的“三部尚书”,希望在他身上,能够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一、朱棣起兵他投降

根据《明史·吕震传》记载: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洪武十九年以乡举入太学。

吕震,字克声,明朝山西临潼人。吕震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称帝那年,吕震才3岁。

根据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挖掘出来的吕震墓志显示,他幼年家境不好,又几经战乱,能够发奋读书,实属不易。

明朝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恢复科举,吕震考中举人。次年,他被当地知府推荐到太学读书。当时,朱元璋把太学当作培养大明未来官员的学校,因此对太学生十分重视。建文到永乐时期的大部分名臣如铁铉、夏原吉、杨荣、黄淮等皆出自这个时期的太学。朱元璋为了培养这些未来的栋梁,经常会派他们下地方历练。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派一批太学生出去检查各府县的土地情况,并且将这些土地按照富饶和贫瘠分类,以方便后期分摊税赋。吕震当时的目的地是浙江。结果,别的太学生都是拿着记录的文字向朱元璋汇报,只有吕震记忆力超强,他不用拿稿,滔滔不绝把自己的数据和心得说出,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纵观吕震的一生,他超强的记忆力,始终是他的助力。

是年年底,山东按察司佥事空缺,朱元璋亲自点名吕震担任“试佥事”。约在洪武二十五年左右,吕震被召入京城担任户部主事,两年后,他又被调任北平担任按察司佥事。正是在北平,他认识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当时在这里屏藩的燕王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朱允炆对齐泰、黄子澄等科班进士比较重视,像吕震这样举人出身又远在北平的官员短时间没有太多机会。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密谋下,设计杀掉北平布政使张彬、都督指挥使谢贵,公然起兵“清君侧”。当时燕王派张玉、朱能守住北平各个城门,然后用高官厚禄劝城内官员投降。作为北平的小角色,吕震禁不住诱惑,主动投降了燕军,成为第一批投降的明朝文官。

君子欺之以方,小人诱之以利。

吕震此举,可以看出他的品性。

正因为如此,朱棣对吕震的印象非常好。后来朱棣带着众将士南下,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老巢,吕震便协助朱高炽。

在封建社会,“从龙之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本文不评价靖难之役的对错,但对吕震来说,靖难之役的爆发,他是得利者。吕震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大业未成的朱棣和朱高炽,是他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也是他接下来为官多年不被淘汰的资本。

二、三部尚书恶名扬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灭亡。朱棣登基后,吕震曾短暂地担任真定知府,而后又被朱棣调入南京,担任大理寺少卿(四品)。

从洪武年间去北平,到永乐初年回到南京,吕震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他如今是新帝身边的红人,注定前途无量。

吕震之所以能得到朱棣的青睐,和他超强的记忆力也有关系。一次吕震随朱棣出巡,在砂丘上遇到一个古碑,朱棣读了一遍,觉得颇有意思。回宫后,朱棣又想起那块碑,便让吕震派人去把碑文抄下来。吕震说:“不须遣使,请笔札帝前疏之。”意思是,何必这么麻烦,我现在给您默写出来就是!说完,吕震认真地默写完全部碑文,一字不差,把朱棣惊讶得目瞪口呆,从此对他青睐有加。

《明史·吕震传》说吕震“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意思是,永乐三年,朱棣破格提拔吕震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他又改任礼部尚书。

在担任礼部尚书时,其他五位尚书向朱棣奏事,都是手持副本,或者带着本部侍郎,生怕有所遗漏。而吕震什么都不带,就能记住所有要点,分毫不差。

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太子朱高炽监国,吕震打算向太子推荐他的女婿、礼部主事张鹤,没想到张鹤胆小,见到朱高炽时严重失仪。按大明律,殿前失仪乃是重罪。但朱高炽看在吕震的面子上没有计较。

待朱棣北征归来,汉王朱高煦等人开始搜集朱高炽的错处。于是,朱高煦便向朱棣状告朱高炽,说后者纵容礼部官员张鹤殿前失仪,有失皇家威严。朱棣大怒,不仅把朱高炽臭骂一顿,还把吕震和太子府詹事蹇义一同关入诏狱。不久之后,经过杨士奇等人的劝解,朱棣气消,才给吕震和蹇义官复原职。

永乐二十年,朱棣决定第三次北征。此时永乐朝经过两次北征、南征安南、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重大事件,国库早已入不敷出,要不是户部尚书夏原吉是个理财高手,朱棣这一摊子早就撑不起来了。

因此,夏原吉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劝朱棣不要再北伐。笔者之前写过夏原吉,对他十分推崇,夏原吉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朱棣自恃雄才,生前定要踏平鞑靼,一怒之下,将夏原吉打入诏狱。

夏原吉入狱后,朱棣又召来兵部尚书方宾,希望方宾能支持自己北伐,方宾向来正直,他说:“今粮储不足,未可兴师。”看到方宾也不支持自己,朱棣更加恼怒,方宾怕自己步夏原吉的后尘,回家自缢而死。

《明史纪事本末》云:

时礼部尚书吕震数乘间言宾与原吉皆奸邪诬罔,上信之,命戮宾尸。

意思是,吕震看到方宾和夏原吉都倒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趁机诬陷方宾和夏原吉是佞臣,朱棣相信了他,并且屠戮了方宾的尸体。若不是杨荣关键时刻为夏原吉说话,夏原吉可能也被杀了。

而今,户部和兵部尚书都空缺了,朱棣环视一周,发现吕震支持自己北伐,于是便下旨,命吕震兼任三部尚书(礼部、兵部、户部)。

听到旨意后,吕震的表情非常怪异,不是惊喜,而是恐惧。因为他知道,在朱棣北伐的当口,兵部和户部的差都非常难当,尤其是户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找了很多借口,希望能辞掉户部尚书之职,朱棣都没答应。不仅如此,朱棣还派了10名侍卫看着方宾,生怕他自杀。这便是本文开篇时的那一幕。

唐朝文学家韩愈在给好友柳宗元的墓志铭中写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意思是,有些小人,在别人掉入陷阱时,他不但营救,反而向陷阱里投石头。

治国无术,落井下石,三部尚书吕震,也算青史留“名”了。

三、不识大体两茫茫

事实证明,永乐朝后期之所以国力衰微,与朱棣的第三次北征关系很大,或者说和吕震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有很大关系。

作为三部尚书,吕震在这一时期可谓权倾朝野,然而,他在民间给朱棣搜集完军饷和粮草后,继续他的奸猾之路。

根据《明史》记载,吕震曾三次回老家祭祖与省亲,每次场面都非常浩大。有两次,关中闹饥荒,看到家乡受灾,吕震义不容辞,大笔一挥命户部官员给关中百姓挤出些钱粮发放。结果他回来却没有禀报给朱棣。朱棣得知后,虽然很生气,但念及吕震支持北伐之功,便原谅了吕震。

一次,由于吕震的原因,奏折迟迟没有送到朱棣手中。朱棣责问吕震时,吕震害怕,说这都是礼部给侍中李能未能及时送达。实际上,李能早就将奏折送到吕震手中,是吕震自己耽误了,但为了给自己开罪,他只能拿李能顶杠,结果李能被朱棣所杀,吕震却没有为李能说话。

礼部主事尹昌隆为人正直,多次顶撞吕震。后来谷王谋反,吕震将尹昌隆说成谷王的同党,不给尹昌隆申辩的机会便定罪,最终导致尹昌隆被杀。

吕震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擅长溜须拍马,尤其喜欢献“祥瑞”。《明史·吕震传》记载:

永乐时,曹县献驺虞,榜葛剌国、麻林国进麒麟,震请贺。帝曰:“天下治安,无麒麒何害?”

意思是,永乐年间,曹县进献了一头古代仁兽“驺虞”,而榜葛剌国、麻林国(今非洲东部肯尼亚境内)进献了一头“麒麟”,吕震欢欣鼓舞,恭贺朱棣。没想到马屁拍到马腿上,朱棣说:“只要天下安定,要不要麒麟又如何?”

朱棣从蒙古班师回朝时,山谷里曾传出三声“万岁”,吕震并不在现场,等朱棣归来,吕震开始宣扬这件事,声称都是朱棣的君威震天等,朱棣召来吕震说:“山谷里有回声很正常,你作为礼部尚书,要懂得明辨是非!”

不仅如此,吕震还不止一次上书,恳请朱棣到泰山封禅,朱棣很反感,若不是看在他早年跟随的份上,早就免了他的礼部尚书之职。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守孝27日后,吕震建议群臣脱掉丧服,换上吉服,让天子早日穿上龙袍,大有拍明仁宗朱高炽马屁之意。朱高炽觉得吕震作为礼部尚书,对先帝不敬,于是不听吕震之言,改换了素服。

《汉书》云: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作为礼部尚书,吕震却恬不知耻,胡言媚上,不知“礼”为何物。

四、饮酒猝死愧家邦

洪熙元年正月,朱高炽正位,大封群臣,吕震为礼部尚书兼任太子少师。登基之初,朱高炽命主持礼部事宜的吕震带领群臣祭祀五岳以及先帝的陵寝。吕震却假公济私,私底下却让妻子儿女偷偷坐在乘放祭祀用品的车里到处访友和观光。

待吕震归来,听闻南京龙山上长了一颗大灵芝(当时已迁都北京),他立即上书,说这是天朝的祥瑞,希望朱高炽能派人前来“请”这颗灵芝回北京。结果被朱高炽拒绝。

洪熙元年二月,大理寺少卿戈谦因为在朝堂言辞过激,恰逢周边诸藩属国前来朝贺,吕震和戈谦有罅隙,他建议将戈谦免职问罪。

杨士奇私下对朱高炽说,四夷来朝,这些藩属国可不知道戈谦犯了什么罪,他们只能看到大明新君心胸狭隘,不能容忍诤臣。朱高炽恍然大悟,感叹道:“此吕震误朕也。”事后,朱高炽越发厌恶吕震,但他担心吕震针对杨士奇,因此说是自己改变了主意,和其他臣子无关。

吕震只为个人恩怨,不为大明脸面着想,实在恬为礼部尚书。当然,他最终也为自己这种“不知礼”的行为付出代价。当年,明朝最仁慈的皇帝朱高炽病逝,仅在位10个月,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

次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派礼部尚书吕震祭祀太庙,并设立斋戒。吕震又出了幺蛾子,《明史》云:

祀太庙致斋,饮酒西番僧舍,大醉归,一夕卒。

吕震偷偷跑出太庙,到西番僧人那里去饮酒,喝得烂醉如泥,当晚便一命呜呼了。

祭祀太庙本当斋戒,不食酒肉,作为礼部尚书的吕震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当晚却偷偷喝酒,导致醉酒而死,这也算是报应吧。

吕震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被朱元璋提拔为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历经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五位帝王,到宣德元年(1426年)暴毙时,已持续为官长达40年,从永乐六年开始,一直到他去世,他一共做了18年礼部尚书。这样一位明朝高官,却奸诈狡猾,逢迎拍马,不识大体。

在笔者看来,作为礼部尚书,吕震却不知“礼”,是为不忠。作为大明朝臣,他却对同僚落井下石,是为不仁。作为上司,他嫁祸同僚,陷害同事,是为不义。他代君王祭祀,却不知斋戒,是为不敬。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敬之人,能在明朝担任18年礼部尚书,堪称奇迹。

笔者认为,吕震之所以能在永乐、洪熙年间得宠,得益于两点,第一是他有“从龙之功”,一有风声便投奔了朱棣和朱高炽;第二是他有超强的记忆力,这是一块敲门砖。

《论语·里仁篇》云: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以史为鉴,希望后人能从吕震身上吸取教训,多为民请命,多为国谋福。

中医巨匠: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葛洪等的医学传奇

嗨,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的一群超级巨星,他们不仅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还创作了经典名著流传百世,他们的传奇不仅令人佩服,还影响了世界的医学!让我们一起揭开他们的神奇故事吧。

扁鹊

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姬姓秦氏,秦朝以前,姓氏分离,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名越人[3],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传说中东周战国时期姜齐勃海郡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人。

最有名气的当属于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公元前357年扁鹊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蔡桓公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见时,他望了望桓侯脸上的颜色,便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

扁鹊离开后,桓侯就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

他辞出后,桓侯感到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

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的溜走了。

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

华佗

华佗(110或140年—207或208年),字元化,名旉(读音同“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华佗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与扁鹊、张仲景及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华佗一生行医济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特点是用药少,只用几味药而已;执药随手抓出,不用称量。针灸也只是针一两处。下针前对病人说:“当引某许,若至,语人”(针感会到某个部位,若你感觉到了就告诉我),病人说:“已到”,便拔针,不久病便会好。

相传曹操头风病严重,时常头痛欲裂,听闻华佗医术了得,特地把他召来看病。华佗施针替曹操舒缓病情,但告诉曹操其疾病难以根治,曹操于是留下华佗为专门为自己看病。但华佗本为士人,为人性格孤傲又脾气不好,因此把从医为业视作耻辱并常感懊悔,加上离家太久思念亲人,便向曹操推说得到家书,顺道回家取回药方。华佗回家后又托词妻子患病,多次向曹操告假不返。曹操屡次发书信召华佗,又要求郡县长官将之遣回,但华佗自恃才能,不肯回去事奉曹操。曹操大怒,派人查访后发现华佗之妻诈病,便将华佗禁锢狱中。荀彧向曹操求情,曹操不许。华佗最终受严刑拷问而死。

华佗在临死前把一卷医书赠给狱卒。可是狱卒因惧怕获罪而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强求,取得火种将它烧毁。

张仲景

张仲景(150年—219年),名机(《历代神仙通鉴》作玑 ),字仲景,以字行,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医学家。汉灵帝时曾任长沙太守。

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写的自序,东汉末年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者很多,张仲景自幼目睹的家族中过半人口过早地死于疾病。“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引发了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但除此之外,人们对他所知不多。张仲景在《后汉书》中无传,最初提及此人的是西晋皇甫谧的著作,张仲景事迹又见于《宋校伤寒论序》。《宋校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但《名医录》此书在宋代之后就已失传。据此,他为南阳人,师事张伯祖,曾经出任过长沙太守,因此被后世称为张长沙。但关于仲景任长沙太守之事是否属实,后世尚有争议,因为《名医录》为唐人著作,南北朝人的著作都未提及此事,考诸史书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

《伤寒杂病论》于公元210年撰写完成,共十六卷。该书面世不久即散失,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分论外感寒热与内科杂病。

王叔和

王叔和(210年?—258年?),名熙,高平(治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人,西晋医学家。

王叔和个性沉静,博通经方,早年随族南下荆襄投奔王粲,与名医张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晋武帝时为太医令。晚年寓居麻城。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有两项:第一是整理编辑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重新编辑成书。第二是撰写中国医学文献中第一部专门讲究脉法的著作-《脉经》。另著有《金匮玉函》八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孩子脉论》一卷、《脉诀机要》三卷等。

现代学者如刘渡舟认为王叔和可能是张仲景的弟子。

葛洪

葛洪(283年—34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时代的阴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相传《灵宝经》内中经文,为葛玄传给郑隐,郑隐传给葛洪,后转传予葛巢父。

《抱朴子》内篇

著有《抱朴子》,在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货之事”,并具体记载了炼丹方法,为现存历史时期较早的炼丹术著作;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主要著作留下的有《梦林玄解》和《神仙传》等,其他大多数著作都已失传。

他是第一个将狂犬的脑子敷在狂犬病人伤口上来医治狂犬病的人。并且,他提出用青蒿(黄花蒿)来医治疟疾。后来屠呦呦等人就是被他的《肘后备急方》启发,而想到不应该用高温提取青蒿素,最终成功。他在《肘后备急方》中亦记载到用硫磺、柳树叶等医治疮。

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耀州孙家塬)人,是著名的中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为天医妙应广援善济真君,被奉之为医神。

出生于西魏,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北周元老独孤信称他为圣童。他精通百家学说,善于谈老子、庄周之道,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兼好《释典》。

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岁时立志学医,终身勤奋不辍。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十八岁之后就“志于学医”,最后终有所成。

相传,周宣帝,周静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与之,都被他婉拒,孙思邈曾经作过唐太宗的御医,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他称病退隐山中,唐高宗以良马赐之。卢照邻奉他为师。之后一直隐居王屋山。永淳元年(682年),卒。

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共有三十卷。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药名混杂最使李时珍头痛,使他往往弄不清药物形状和生长状况。过去的本草书,虽反复解释,但由于部分作者没有深入调查,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作“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于是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除不辞劳苦到各地采药及以自身试药外,他还遍访名医宿儒,并到处访问渔夫、农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间验方。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了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武当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死后第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

结语

这些中医大家不仅是医学领域的奇才,更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们的医术智慧、创作和临床经验,不仅治愈了无数病痛,还留下了医学经典,为后人传颂不衰。

#讲好中国文化##中医#

唐朝历史人物——苏定方(十七史百将传)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十五岁时,以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岁,追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人物生平  少年悍将  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今河北武邑),后来迁居到始平县。隋炀帝大业末年,父亲苏邕率领家乡几千人众,为自己的州郡讨伐贼寇。

  苏定方骁勇彪悍,力气过人,胆气超群绝伦,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令其接替父亲,统领部众。

  苏定方在郡南大破贼首张金称,杀死了他,又在郡西打败了杨公卿,追击逃兵二十多里,杀死俘获很多,从此叛军们不敢挨近州县边境,乡亲们都靠他保护。

  不久,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苏定方遂投奔窦建德帐下,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很喜欢定方,收其为养子。嗣后,他又随从高雅贤为刘黑闼大军攻城掠地,每次都立有战功。等到刘黑闼、高雅贤败亡后,苏定方便归隐故乡。

  征-厥  贞观初年,苏定方被唐廷重新启用,任匡道府折冲。  贞观四年(630年),随从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袭击-厥颉利可汗。二月初八夜,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 的骑兵为先锋,乘雾秘密行进。离贼大约一里远,大雾突然散去,苏定方望见了突厥的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纵马突袭杀死了几十上百人,颉利可汗和隋朝的义成公主狼狈散逃,余众俯伏在地。李靖大军赶到,-厥溃不成军,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虏男女十余万,获得杂畜数十万,斩杀义成公主,擒其子叠罗施。颉利率领残兵一万余人想要渡过大漠,被屯于道口的李勣部堵截,没能通过。不久其部落酋长均率众来降,李勣部俘五万余人而回。

阴山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败走后,投奔位于灵州西北的苏尼失,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俘获,-厥遂亡,其地尽归唐境。

  在唐朝灭-厥的大决战中,长驱直入攻破颉利可汗牙帐的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又迁任左卫中郎将。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大唐遣使求援,苏定方和程名振讨伐高句丽,得胜而归,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五百破阵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即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次年大军到达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西突厥两万骑兵前来抵御。两军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激战连场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

  苏定方所部正下马休整,隔着一座小山岭,离大总管约十里远,看到远处尘土扬起,于是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贼众大败溃逃,唐军追奔了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西突厥军所丢弃的铠甲兵器、牛马纵横交错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无法统计。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定方的功劳,对程知节说:“敌军虽然逃跑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结成方阵,将辎重安置在军阵中间,四面列队,人马披甲,敌来就迎战,这才是万全之策。不要让士兵轻率离阵,以致造成损伤。”王文度假称另有诏命,说程知节恃勇轻敌,让王文度替他指挥部队。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唐军每日骑马,披甲结阵,因此战马大多瘦死,士卒疲劳,没有战斗的意志。苏定方心急如焚,对程知节说:“天子下诏征讨敌人,如今却只是防守,如何能立功呢?再说您是大将,然而领兵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看副将的眼色才能决断,按理不能这样!何不把王文度关押起来等待朝廷发落?”程知节没有听从。大军到达恒笃城,有胡人归降。

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我军撤回后,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死,夺取他们的资财。”苏定方说:“如果这样处置,那便是自己当贼,又怎能说是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等到瓜分财物时,唯独苏定方一点都没拿。

  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唐军最终无功而返,王文度矫诏该当判处死刑,后特除名为民;程知节逗遛不前追贼不及亦遭撤职处分。

  灭西突厥  显庆二年(657年)春,朝廷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征讨西突厥,任雅相、回纥婆润(即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又派已归附大唐的步真及弥射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旧众。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以北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多帐投降。苏定方加以安抚,从中调发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至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

  沙钵罗可汗因苏定方人马太少而轻视他,军队左右翼展开包围苏定方。苏定方让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自率领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西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苏定方趁敌人混乱进攻他们,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人马数万,并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贼众大奔溃逃。

  第二天整顿军队继续进兵,胡禄屋等五 失毕举众来降,阿史那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罗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回纥婆润率各部虏兵赶赴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追击败兵,自己和任雅相率领新附之众拦截贼军后路。

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昼夜兼程,到了双河,同弥射、步真会师,唐军士气饱满高涨,长驱直入,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时,下令摆好阵势前进,大军逼近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此时贺鲁正准备打猎,苏定方趁其无备,纵兵进击,打败了他属下几万人,全都让他们回到了自己的部族。

  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唐军穷追不舍,定方追贺鲁至碎叶水(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尽夺其众。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部众饥饿困乏,遂派人携带珍宝入城 。城主伊沮达官假意以酒和饭菜出去迎接,引诱他进城后,关门将其拘捕。苏定方派遣副将萧嗣业一路追击至石国,石国人将沙钵罗交给他。

  此次唐军征伐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归所居,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故地。

  凯旋归来的苏定方在都城长安举行了隆重的昭陵、太庙献俘礼仪。唐高宗亲临殿前,定方身穿军服押着贺鲁献上。西突厥灭亡后,大唐划分那里的土地为州县,一直到达西海(今咸海东经60°北纬45°)。苏定方因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儿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显庆三年(658年)五月二日,安西都护府又迁至龟兹,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在西突厥故地分别设置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尽波斯”(今伊朗)。

  显庆四年(659年)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一百二十七”,并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中亚河中地区府、州分布:康国置康居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石国瞰羯城置大宛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米国钵息德城置南谧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朱马巴札尔)、史国乞史城置佉沙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安国阿滥谧城置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安国(小安)喝汗城置木鹿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拔汗那国渴塞城置休循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何国置贵霜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大唐帝国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其踏雪夜追沙钵罗一幕堪称唐代著名边塞诗《塞下曲》的真实写照:“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平定葱岭  显庆四年(659年)冬,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所部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唐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大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

  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抵抗,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把城池四面包围起来,并伐木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起来,出城投降。

  显庆五年(660年)春,大军押着俘虏回到东都洛阳,唐高宗亲临乾阳殿,有关-请依-处。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唐高宗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加赐在邢州巨鹿收纳五百户租税的实封,迁任左武卫大将军。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均隶属安西大都护府。“仍立碑于吐火罗以志之”(按:《通鉴》记州七十六,《旧唐书.地理志》与《唐会要》记州八十)。至此大唐帝国统辖的西部疆域臻于极致,为中华历代之最。

  十六国都督府分布:吐火罗国阿缓城置月氏都督府(今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厌哒国活路城置大汗都督府(今阿富汗马札里沙里夫西)、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置条支都督府(今阿富汗加兹尼)、解苏国数瞒城置天马都督府(今塔吉克斯坦境内)、骨咄施国沃沙城置高附都督府(今塔吉克斯坦境内)、罽宾国遏纥城置修鲜都督府(今阿富汗喀布尔河北)、帆延国罗烂城置写凤都督府(今阿富汗巴米扬)、石汗那国艳城置悦般州都督府(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北)、护时犍国遏蜜城置奇沙州都督府(今阿富汗北境希巴尔干南)。

怛没国怛没城置姑墨州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捷尔梅兹西北)、乌拉喝国摩竭城置旅獒州都督府(今阿富汗北境)、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置昆墟州都督府(今阿富汗穆尔加布河流域)、俱蜜国褚瑟城置至拔州都督府(今中亚苏尔哈布河流域)、护密多国摸逵城置鸟飞州都督府(今阿富汗东北伊什卡什姆)、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置王庭州都督府(今塔吉克斯坦卡菲尔尼甘河下游库巴的安),同时在波斯国末代王子卑路斯驻地疾陵城置波斯都督府(今伊朗扎博勒)。(按:此时萨珊王朝已被大食所灭)

  讨平百济  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  显庆五年(660年)二月十日,苏定方随唐高宗巡幸太原,三月十日,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韩国《大唐平百济国碑铭》记“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国。又以新罗国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唐军从城山(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海边)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了整个海洋,相继到达。百济军战败,死了几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迎击,一场大战,打败了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说:“国王和太子虽然都出了城,但依然活着;叔父统领兵马,就擅自称王,如果唐军撤退,我父子性命就无法保全了。”于是文思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泰无法制止。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处境窘迫,开门请命。其大将祢植又带着义慈来降,太子隆与众城主皆前来奉表归诚。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百济府城(按:刘仁愿后来继任熊津都督,与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留守百济)。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一日,百济国第三十一代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赏赐的珍宝无法统计,唐廷“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其子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大唐攻灭百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规模空前,体现了唐朝初年强大的水军建设和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高句丽失去盟国,从此陷入孤立境地,而唐朝却以百济故土为战略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为后来高句丽的最终灭亡打下坚实基础。

  攻高句丽  早在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率李勣、李道宗等多位将领亲征高句丽,但围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一带)至九月仍未攻克,随着冬天临近,草枯水冻,大军难以久留,没有达到灭高句丽的最终目的。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唐高宗开始策划第二次征伐大战。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诏以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661年)一月二十二日,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四月二十九日,李治欲效仿父亲率军亲征,被武后谏阻,未能成行。五月二日,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句丽。

  龙朔元年(661年)八月十一日,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北线的陆路唐军进展却相对缓慢,高句丽权臣盖苏文遣其长子泉男生率精兵数万,固守鸭绿江,唐军无法渡江,双方一直僵持到九月底。天气开始寒冷,鸭绿江水结成坚冰,唐军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踏冰而过,鼓噪奋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泉男生仅以身免。正当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率领的北路唐军顺利推进,将南下与苏定方会师平壤的时候,唐高宗下诏班师,于是撤军,很快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大唐边境。十月十一日,萧嗣业回国改任仙萼道行军总管并加入铁勒平叛大军。两人班师后,唐军南北合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

  入冬后高句丽冰天雪地,气候及其它因素再次成为唐军进攻的羁绊。此前唐高宗让新罗王子金仁问回国“举兵相应”,同时敕令新罗共同向唐军输送军粮,但新罗军在翁山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境内)受阻,没有按期抵达高句丽进行军事支援。新罗军士不至,粮道不继,唐军开始出现粮草、冬衣的补给问题,进攻的最佳时机已不复存在。

  龙朔二年(662年)初,沃沮道总管,蛮酋庞孝泰率岭南兵战于蛇水之上,“贼知其懦,袭破之”,与其子十三人皆战死。同月,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在军中病逝。孤军围城的苏定方没有办法得到友军的协同作战援助,又正逢大雪,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于二月班师回国。

  安定吐蕃  龙朔三年(663年)五月三十日,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此后吐谷浑被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请求移居唐朝内陆。唐高宗任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别屯兵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和鄯州(今青海乐都一带),以防备吐蕃。六月二十六日,又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以定吐蕃、吐谷浑。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在西北边陲啸啸马鸣、瑟瑟寒风中,度过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唐高宗闻讯后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于是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人物评价  总评  他是保卫家乡、先登陷阵的少年英雄,是开疆拓土、老当益壮的一代名将;他是大军事家李靖麾下骁勇前锋,亦是唐高宗朝中杰出统帅;他是窦建德、刘黑闼旧部,天下安定后,又成为拱卫国土、平定四方的大唐军魂;他在演义中是受人唾骂的大反派,在中国历史上却又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了巅峰,大唐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定方不仅英勇盖世,且为人正直。王文度杀降谋财时,“唯定方一无所取”;在灭亡西突厥后,定方让“诸部各归所居,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问疾苦,画疆场,复生业,凡为沙钵罗所掠者,悉括还之,十姓安堵如故”;都曼投降时曾答应饶他性命,于是定方又信守诺言,顿首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义。更难得的是,苏定方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却依然被委以重任,“为诸将节度”,以七十多岁高龄默默镇守在吐谷浑战场的最前线。

  苏定方善于提携后俊。早年遇上才德兼备的青年裴行俭时,直感叹“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倾囊相授,“尽以用兵奇术授行俭”。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也成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将领,兼任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文武二职,史称“儒将之雄”。裴行俭后来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唐朝建中三年,师徒二人双双配享武庙,在代表古代武将至高荣耀的圣殿享受祭祀,在中华历史上前后辉映。

  历代评价  《旧唐书》:“邢国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疏封陟位,未畅茂典,盖阙如也。”  赞曰:“五将雄雄,俱立边功。张、苏二族,功名始终。郭、薛、务挺,徼功奋命。垂则穷边,兵无常胜。”  《新唐书》:“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悠悠遂古,茫茫厥初,人伦草昧,造化权舆,冬巢夏穴,壳饮鹑居,以结以刻,或畋或渔。淳源既往,大道沦胥,爰及三五,代非一主,揖让唐虞,革命汤武,上齐七政,下均九土。屡扰干戈,式淸区宇,未渐西掖,岂覃东户?奥我圣皇,德叶穹苍,莹镜千古,牢笼百王。逖矣远徼,遐哉大荒,咸禀正朔,并预封疆,蠢兹九种,独隔三光,叛族泽国,凭凌水乡。天降飞将,豹蔚龙骧,弓弯月影,剑动星芒,貔貅百万,电举风扬,前诛蟠木,却翦扶桑。冰销夏日,叶碎秋霜,赳赳武夫,明明号令,仰申庙略,府齐军政,风严草衰,日寒江净。霜戈夜动,云旗晓暎,□戟前驱,吴钩后劲,巨猾授首,逋诛请命,威惠四海,边隅已定。嘉树不翦,甘棠在咏,花台望月,贝殿浮空,疏钟夜铿,淸梵晨通,刊兹宝刹,用纪殊功,拒天关以永固,横地轴以无穷。”

  魏元忠:“臣闻帝王之道,务崇经略;经略之术,必仗英奇。自国家良将,可得言矣。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古语有之:'人无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强弱,将有能否’。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

  杜祐:“国朝李靖平突厥,李勣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

  曾公亮:“苏定方骁悍多力。”  张预:“孙子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定方乘雾行而破颉利。又曰:'速乘人之不及。’定方见尘起而驰捣贼营。又曰:'出其不意。’定方知虏恃雪而追掩是也。”  陈元靓:“邢公御侮,阚如虓虎。生执都曼,钳驱贺鲁。暨平百济,凡攻皆取。伐国之功,焜耀千古。”

  黄道周:“苏子定方,少年骁勇。乡里贼侵,赖之不恐。突厥从征,乘雾一涌。诛者不胜,降者接踵。贺鲁再征,攒槊殊猛。大雪不休,砍几绝种。后袭诸敌,三路云拥。面缚而降,献俘丹甬。论法应诛,苦求恩宠。葱岭以西,因而朝拱。”  :“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  金庸:“《说唐》这样的小说跟历史相去很远,比如历史上苏定方是一个很好的大将,打了很多漂亮的仗。但《说唐》最大的歪曲就是把苏定方这么好的大将写成坏人,完全不对。我就指导她,去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