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只知道自己的农历生日?不知道该如何查询自己的星座?第一星座网农历星座查询系统帮你查询!
选择农历生日,立即查询你的星座。
星座是按阳历来计算的,本农历星座查询,会自动将你的生日转换为阳历。一定要选择出生年份哦!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阳历生日,也可以通过星座查询来查询。
“我其实很喜欢他,但因为我们星座不合,所以不能在一起。”
堂妹今年上大二,至今母胎单身二十年。一次聊天的时候,我问她有没有喜欢的人?她说有之后,我就八卦心起,问她为什么不追他,女孩子也可以主动一些,遇到喜欢的人不要轻易放手什么什么的。
她直接跟我来一句:“他跟我表白了,我没接受。”我一脸懵,你喜欢人家,人家也喜欢你,为什么不在一起?我以为她要说性格不合,长相不好看,人品不好等等,结果她来了一句:我是水瓶座,他是摩羯座,不配。
额,是的,你没看错,堂妹判断一个人跟自己合不合适,不是通过长时间的了解和相处,而是对方的星座。我估摸着,这怎么像以前的人们,因为俩人八字不合而棒打鸳鸯呢?区别就在于,她打的是自己。
关于星座,你不知道的“秘密”
星座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相信的东西,小到小学生,大到高知青年。问他们为什么会相信,大多人的回答是:“因为准呀,我看星座上对于一个人的评价,都蛮准的,确实就是这样的人。”
星座到底准不准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分析一下,那些关于星座,你不知道的“秘密”。
1、巴纳姆效应
为什么很多人都相信星座呢?因为星座给人一种很准的感觉。例如,我第一次接触星座的时候,是在初中。那时候我通过生日,第一次自己的星座是白羊。看着关于白羊座的性格描述,我觉得好准,这就是我呀。
很多人跟我的感觉一样,看着那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描述,觉得像极了自己的性格,无形之中就很相信星座命理。但是,真的准吗?你的性格就是星座所说的那样吗?实则不然。
巴纳姆效应,又名福勒效应,是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通过研究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意指个体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关于星座,你不知道的“秘密”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这就要提到心理学上所说的“主观验证”了。“主观验证”主要指个体内心的真实想法。当我们选择去相信某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尽办法找有关系的证据。就算跟这件事没有关联,也会找逻辑去符合我们的设想。
这个效应很好地解释了,个体为什么会认为星座命理那么准。因为那些空洞的语言,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我还是觉得星座命理很准,我的性格和人际交往确实如星座说的那样。即然如此,就要提起心理学上的“自证预言”。
2、自证预言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所谓自证预言,是指人并非被动的由环境改变,而是主动根据人的期望,达成其行为和目的。简单地来说,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事情的走向。
关于星座,你不知道的“秘密”
举一个例子,若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笨蛋,那他的举止和行为会往“笨蛋”这两个字上靠。当他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他就会想:你看,我就是一个“笨蛋”。渐渐地,他所有的行为都跟这个两个字连上了。
所以说,当个体以星座命理去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给他套上该星座的特征。如自己所想的时候,你就会想:他就是那样的人。
概括为一句话,无论自己还是他人,当你认为是某种类型的时候,你就会把他所有的行为和语言,都往你的逻辑里套。但其实,只是“自证预言”和“认知偏差”罢了。
3、总述
综上所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星座命理并不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人们喜欢把空洞的语言往自己身上套,自以为很准。但是,相信星座命理也无可厚非。如果相信星座,可以使你变得更开心,更加主动、乐观,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关于星座,你不知道的“秘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盲目的把星座命理往他人身上套。根据星座,就直接给一个人“定性”的做法,是盲目的。人的性格受先天和环境的影响,又岂是一个星座特征就能说清楚的。总的来说,可以相信,但别太当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在开始之前
来看看这段描述
你思维敏捷,好奇心强,而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你热爱自由,喜欢生活中的小惊喜和小插曲,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
有时你在陌生人面前会显得拘谨甚至有点高冷,但是在熟人面前,你会变得很放松、很健谈;
虽然你表面坚强独立,但其实内心柔软,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希望自己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但嘴上却往往不说出来;
你最近有点迷茫和焦虑,缺乏安全感,要多与身边的同学或者同事交流,或许有意外不到的收获……
…
这是某个网站上的星座分析
好了
大家不妨来猜猜
这是哪个星座的性格?
等你五秒
双鱼?
射手?
水瓶?
你猜的是什么?
其实
这段话是不同星座里随便挑几句话拼凑起来的
你猜对了吗?
……
…………
等等
你真的猜对了吗?
……
…………
这只是一道开胃小菜
接下来
我们直接来实战模拟一下
看看占卜、算命、通灵之流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如何让人信服的
_____________
比如说
现在你就是一个占卜算命的
↓↓↓
这时
一个年轻的妹子
眉头紧锁地走进来
你作为占卜师
要说什么才好呢?
有个高大上的名词叫
冷读术
Cold Reading
冷,指没有事前准备
冷读术,也就是说
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
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
来读懂对方的心理活动
你看这个妹子
年轻可爱,眉头紧皱
不用问
十有八九是感情问题
因为从统计数据的角度上来看
占卜面对的
大部分是职场失意或者情场失意的问题
而年轻女性感到困扰并找占卜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是感情上的问题
普通的占卜师算命先生
开场可能会直接问
你算什么东西?
虽然这很常见
这个就暴露业务水平很一般了
因为如果在这里
稍微冒小小风险直接指出问题的话
可以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打消对方的疑虑
开场信任值就蹭蹭往上涨
非常关键
▼
保险点
你可以说
你最近在感情上遇到了挫折
▼
激进点
你可以说
最近你的男朋友对你不太好
▼
当然
最厉害的还是这样——
虽然只是从陈述句
变成了否定疑问句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句式改变
熟练运用各种话术
占卜师就能让谈话往有利的方向倾斜
否定疑问句营造了一种不确定性
让人感觉这句并非毫无回转余地
1
即使被反驳
由于这个句式的特殊性
也能轻易逃开
只要进入别的话题就可以了
▼
你可以直接逃开
哦,最近的人都是问情感问题呢
▼
也可以进一步引导
你可以说
XX上显示了XXXX,你不妨想想有没有什么人
际关系的隐患/最近你的人际关系可能要出问题
对方就会乖乖帮你脑补
跟好朋友少沟通了是不是出问题?
跟父母顶个嘴是不是出问题?
自己交际不积极主动是不是出问题?
这么一通脑补下来
肯定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
有·点·问·题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
“主观验证”
也就是说
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描述和观点时
人们会不自觉地找各种理由
来论证它的真实性
2
这种问法如果命中的话
效果就爆炸了
因为陈述句过于肯定
即使猜中了
有时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戒心
而带有神秘感的问句
反而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而且前面我们已经提前分析过
所以这句问话大概率是对的
对方自然会出现激烈的反应
下一步该干什么?
下一步当然是替她分析问题啊
最好用 瞎扯玄学+性格/经历分析 的方式
这个时候
就看自己是什么专业方向了
▼
占卜师就让人抽个牌
算命的就看看面相、算个卦
通灵者就通个灵
反正就看各自的业务水平了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分析
但实际上说什么不重要
性格分析也好、经历分析也好
我们的目的是继续骗取信任
来获得更多信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不管是什么分析
最重要的是笼统
比如
“表面坚强,内心不安”
“有时外向,有时安静”
“你面临着重大的挫折”
人们会被这些话迷惑
觉得说得很准
这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的学名叫
巴拉姆效应
Barnum effect
人容易会把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当成自己的特质
换句话说
笼统的概括
其实套在谁的身上都行
但自我意识会认为——
虽然这么一说
道理很浅显
但是一对一的时候
听的人往往就中招了
因为
凡是去占卜算命的人
不管是真的被骗
还是只是听一下
都有一个共同点
缺乏安全感
因为人最害怕的是未知
有时候坏消息好过没消息
找找认同感也是好的
俗称
图个心安
一开始就知道对方缺乏安全感
再加上仿佛深入对方内心的
对方还以为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内心
从而进一步放下心防
也就意味着
你已经基本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到了这个地步
对面的无辜少女
基本上对你的信任条已经满了
差不多该进入心理辅导阶段
也就是
提提建议
这个建议的说法
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说
“会分手的”
或者
“不会分手的”
其实这个时候
已经是打情感牌的时候了
只要说法不过于绝对
都是可以的
比如这样说
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
好处就是怎么解释都行
要是后来分了
不必慌张
你可以说
“沟通/避开是为了看清楚渣男,及时止损”
要是和好了
那还得了
你就是挽救了一段感情的活神仙啊!
由此可见
占卜(算命、通灵)
包含了心理学、统计学、语言学等学科
是一门高端交叉学科的专业
所以
有时候甚至只需其中一小部分招数
就能把人耍得团团转
比如
光是网上随便搞的星座分析
就大把人开始对号入座了
最后还是为占卜算命平反一下
占卜算命就是模棱两可?
星座就完全不准?
话也不能这么说
虽然很多性格描述比较模棱两可
不同星座确实存在性格差异
比如有的偏外向、有的偏神经质等等
然后科学家统计了一下
发现占星学院的学生的性格
与星座描述的性格
完·全·一·致!
后来科学家们想想
说不定是统计样本有问题
然后他们又统计了普通人的性格
发现
有的相信星座的人
性格跟星座性格描述
高度一致
不相信或者不了解星座的人
性格就跟星座性格描述
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
你信了,你可能会逐渐成为你所相信的人
你不信,那么这些东西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其实有时看看占卜算命
调节下生活
也未尝不可
只是如果你信了
那别人估计还挺开心的
因为原本读人是件困难的事情
现在倒好
网上全是你的性格描述
挺省事
星座什么的不太靠谱
想要调节一下生活的话
还有朕说啊
调查显示:47.5%的人经常关注星座,将近30%的人觉得星座很有意思;星座文化做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几乎渗透进了全部的青少年群体之中。很多人一见面就互相询问你是什么星座?
这么多人对星座感兴趣,星座真的那么准吗?
法国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测试。他们将一个已经被处决了的杀人狂,马塞尔.贝迪德的出生日期,寄给了一家提供星座预测分析的机构,希望得到一个预测结果。不久详细的分析报告就寄回到了研究人员的手上,这份报告是这样说的:“你的适应能力很好,是个可塑性很强的人,你在生活中充满了活力,在人际社交中举止得当,并且富有智慧,是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同时你非常有道德感。。。。。”此外,这份星座报告还对杀人狂马塞尔.贝迪德做出了进一步推断,说他在1970-1972年之间会经历一段情感上的波折。 事实上,这个很有道德感的贝迪德,不光是个负有19条人命的杀人狂,而且早在1946年就已被处以死刑了。
以上的例子其实就完全可以说明星座预测是否准确的问题。 那么即便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星座理论呢?
早在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著名的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给一群人做了一个详细人格测试,测试完成后,针对每个人拿出两份测试结果,一份是真正的测试结果,而另一份则是笼统宽泛概括的一般性性格描述,然后他让参加测试的人们,从两份结果中,选出自己认为更准确的那一份。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那份概括的一般性描述,认为这份结果更接近于自己真实的性格特点。
这个实验反应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真实特质。而那些真正符合其特征的描述,却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所谓的星座、生肖、血型分析会非常准确了!说白了,那些概括笼统的一般性描述,就是一顶戴在谁的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在情绪低落、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心理层面的依赖性就会大大增强,从而大大增加了接受暗示的几率。同时在心理学上,主观验证的心理倾向,也是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人们经常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建立起一个逻辑,将一些哪怕不相干的事情与自己产生必然关联,进而证实支持自己的设想。例如当医生说出一种症状的时候,很多人便会立刻将相关症状,对号入座到自己身上,怀疑自己是否得了某种疾病,严重的还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
通过巴纳姆效应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个自己,往往是受环境及外界暗示以后的自己,可能与真实的自己存在着某种偏差,也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认识的不准确。所以们我要学会面对自己,采用客观、科学的认知方法来认清自己,另外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收集信息、辨识信息的素养,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进而对己、对人、对事都可以做出明智的决断。
那这么说来,巴纳姆效应似乎成了认识自我的绊脚石,其实巴纳姆效应也存在很多的积极因素,比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一直在给予自己的孩子正面积极的评价,她不断的给阿甘强化与暗示: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使得阿甘后来的人生,如同装满不同口味巧克力糖的盒子一般,丰足多彩。
人难在自知,但也贵在自知。希腊人2000年前就把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刻在了神殿上。直到如今,认识自己依然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人生课题之一。
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星座文化的追捧,无非是以下3个原因;1、认识自己。2、了解他人。3、标明新奇与独特个性。这种神秘主义亚文化的功能之一,在于它能提供了一个与主流文化形态完全不同的视角,让热衷于追求“另类、新奇”的青少年群体,有了另一个维度对自己和他人进行一种全新的解读。
如果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说,它也不失为一种让人重新自我建构的方式。只是需要知道,尽量汲取积极向上的一面,剔除那些千篇一律的附和,不要一出问题就拿预测来生搬硬套,总之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避免其消极的一面,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正确途径,还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思考、觉察、体验等科学的方式方法的。
关于巴纳姆效应你了解了吗?
洞察人性,从掌握规律开始,每天一个心理学规律,生活就此不同。我是浅草物语,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一定要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你的支持是我成长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