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果光看甲骨文金文跟篆书,不看隶书的话,是不是以为这个字就是“月”呢?
其实,“夕”字最早跟“月”就是同源的,后来才分化。从上图甲骨文、金文的左右两个字的对照,我们就能一窥它的演变过程:减去了“月”里面的一小竖,用以指示月无光、黯淡。月亮初现之时,是不是就很黯淡无光呢?
减少符号的指事字在前不久的文章《让“元旦”告诉你什么是指事字》里说过,指事字,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或减少符号/笔划。如“上、中、下、元、旦、刃、本、闩、勺”等,都是典型的指事字,不过它们大都是添加符号,像“夕”字却属于减少符号,很容易被误以为不是指事字。
“夕”和“莫”黄昏时分,常常能看到日月同天的景象,“夕”是用月亮来表示黄昏之时,“莫”则是用太阳来表示。
“莫”的甲骨文、金文,是不是很像太阳快要隐没在草丛间呢?一点没错。莫,从日,从茻(mǎng),是一个会意字(会意字的解读详见文末链接《六书》),最初读mù,表示日头落下、天色将晚之时,引申出“晚、没”等意思。后来,古人又造了“暮”专门表达日落的意思。
“除夕”,也是“岁暮”的最后一天,一种结束是另一种开始,正如明代于谦在《除夜太原寒甚》中说的那样:“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用心观察大自然汉字很有意思,每个字造字之初,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作为现代人,我们也不要过于依赖科技设备,偶尔放下手机,多看看大自然,那片星空、那片田野,藏着太多有意思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发现。
相关阅读让“元旦”告诉你,什么是指事字让“元旦”告诉你,什么是指事字
8个学习古文字的网站
小明:我“滚”出去的时候没看见水啊小明:我“滚”出去的时候没看见水啊
汉字揭秘:“塑”料,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塑”料,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汉字字体的演变
六书
世界最古老四大文字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语言学概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