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羊

柴堆(柴堆图片)

时间:2023-10-08 20:26:15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跟着邮政日戳学汉字(9)——厝

厝(图片来源于网络)

跟着邮政日戳学汉字,今天我们来学习“厝”字。

厝,读音为cuò。《现代汉语字典(第7版)》给出了“厝”字的三个解释。

一是作动词,意为放置。如“厝火积薪”,意思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出自《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厝火积薪(图片来自于网络)

二是作动词,意思是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潜埋以待改葬。如“暂厝”:的灵柩出中央公园,经北京长安街、西单、西直门,移往西山碧云寺暂厝,安放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龛内。(《人民政协报 —— 遗体暂厝北京西山》)。

北京西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是作名词,主要用于闽语,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福州话中是“汝厝”;普通话的“邻居”,在福建方言中说“厝边”。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名中,也有很多带“厝”字的,比如福州的陈厝、梁厝,莆田的石厝、前厝,泉州的肖厝、曾厝,厦门的曾厝埯等等。而且,通过中国邮政官网查询,带有“厝”字的邮局,全部都在福建省,可见其该字的使用范围。

我国带“厝”字的邮局(所)目录

以下是我收寄的带“厝”字的邮政日戳。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株厝邮政支局邮政日戳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邮政支局邮政日戳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邮政支局邮政日戳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张厝邮政支局邮政日戳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张厝邮政支局邮政日戳

与福建省一峡之隔的台湾省,本就有“五缘”之说,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些也体现在了邮政日戳上。通过台湾省“中華郵政”网站,我们可以查询到,目前台湾省带有“厝”的邮局(所)共有21个,包括17个邮政所和4个邮政所。

目前,我正在做台湾邮政日戳的收集工作。目前,只收寄到一枚带“厝”字的风景戳,即台湾芦洲李宅古厝。芦洲李宅,创建于清咸丰7年(公元1857年),光绪19年(1893年)改建,宅前有半月形莲花池,拥有台湾现存最漂亮四合院屋顶,内有56个房间、9个厅、130个门,是台湾传统农村家族聚落之典型,难得的是至今大部份保留原貌,破坏极少。

台湾芦洲李寨古厝风景戳

台湾芦洲李宅(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虽然台湾省目前还没有真正回归祖国怀抱,但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小小的邮政日戳,宣传好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邮品共赏(1)」一封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退信

柴堆起火 大爷想“抢救”藏在其中的现金反被烧伤……

消防安全 【柴堆起火 大爷想“抢救”藏在其中的现金反被烧伤……】如果把钱放在家里,你会放在哪里?广安的这位老乡选择把钱放在柴堆里,不料柴堆起火,老乡去救火不但没有“抢救”回现金,反而导致自己手臂被烧伤。5月20号12点53分,花桥专职消防队接到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调度电话,某地发生火灾。花桥专职消防队接警后,立即调派2车9人火速赶赴火灾现场,13点10分救援力量到达灾害现场。经现场勘查和询问,消防队员了解到起火部位为二楼阳台柴堆,燃烧范围约20平方左右,主要燃烧物质为木材,且柴堆内存放有两万五千元现金。火灾突发时,房主大爷心疼钱财损失而冲入火中,不但没能“抢救”回现金,反而导致自己手臂被烧伤。广安消防提示:发生火灾切不可贪恋财物,应第一时间逃至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看度记者:殷勇)

来源: 看度新闻

金钟奖获奖者陈泳汐:勿忘初心,努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通讯员 任秦璞

10月26日晚,第十三届金钟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音乐会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20位来自钢琴、古筝、声乐(美声)、声乐(民族)四大奖项的新晋金钟奖获奖者们,将在聚光灯下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而这其中,便有武汉音乐学院教师陈泳汐。

陈泳汐以总分98.03分夺得声乐(美声)奖项总决赛第三名,摘得金钟奖大奖。

昨晚,远在成都的陈泳汐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连线专访,讲述了他如何一路化紧张为动力过关斩将,也吐露了要让更多世界观众欣赏到用美声演唱中国作品的坚定追求。

四战金钟奖

珍贵与艰辛并存

“梦到今天恍如昨日。”

在得知自己获奖后,陈泳汐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央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也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代表着中国音乐各专业的最高水平。

“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能够参加国家级比赛的机会非常少,而这次金钟奖对我来说次次都是考验。”从选拔赛、复赛、半决赛到最终决赛,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全国大赛,在陈泳汐看来,珍贵与艰辛并存。“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就像华山论剑一样,在这个舞台上摔打、磨练、总结,在高压的、紧张的情况下,才会让我们更好地审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10月19日,作为第85位、最后一名参赛者,陈泳汐在等待4个小时之后登上了复赛的舞台。“我当时在候场练声时,看到大批观众进入剧场(成都城市音乐厅),还是会紧张,但心里想一定要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观众和评委,而我应该是遇强则强的选手,同时看到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在,也就将观众、舞台,以及竞争者的压力全都转化成我的动力,最后几乎不紧张了。”

陈泳汐现为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师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教授,曾获2016年意大利贝洛克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等奖项,2018年考入美国马里兰抒情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培训计划,并作为大奖优胜者签约该剧院,成功主演了《拉美莫尔的露琪亚》《蝴蝶夫人》《茶花女》《波西米亚人》等多部歌剧。而今年是陈泳汐第四次参加金钟奖大赛。“这一届参加时,我已经是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除了是选手也是武音本科孩子们的老师,多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中国音乐金钟奖是我国唯一常设的国家级大赛,是选拔年轻人才的一个途径。音乐人需要经历比赛,但真正的艺术家也不都是靠比赛出来,有很多优秀的歌者是靠在剧院演唱的实践。对于我来说,我参加了很多比赛,也有成功或者失败,它们都是我成长中的一个又一个珍贵的经历,提醒着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决赛舞台演绎《伤逝》

更开心的是能够让观众多听中国歌剧

除了过硬的音乐素养、遇强则强的心态,选曲也非常关键。“我很感谢我的老师(贺磊明教授),他指导我选择演唱了一首中国歌剧咏叹调,无论是从曲风上还是在演唱的意义上,都非常重要。”

在美声唱法决赛中,入围的12名选手应演唱两首歌曲,分别为中外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等,在决赛中,陈泳汐的曲目为《金色的秋光》和《柴堆上火焰熊熊》,后者选自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这两首歌曲不仅能展现陈泳汐独特音色、技术,也是他十分喜欢并且渴望表达的作品,尤其是《金色的秋光》。

“秋光啊金色的秋光,为什么这样短暂。一切都化作过眼云烟……”这首歌选自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歌剧《伤逝》,是陈泳汐学习声乐听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唱段中男主角涓生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对生活的无奈,对美好回忆的不舍。是我本人非常喜爱的唱段,在演唱时,我会更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中文字清晰的演唱,让观众听清每句话的表达,从而达到共鸣。”

陈泳汐认为作为一位中国的美声学习者,演唱中国歌曲或者中国歌剧,是他们将所学的一身本领最终回馈的所在。“美声是西方的唱法,如果我们能将其运用到中国作品上,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去年,我在第二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获得美声第一名,当时我在采访的时候说,我作为一个武汉人,能够在深圳声乐季的选拔当中获得第一名,这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我更开心的是我们能够多演唱中国歌,能够让观众多听用美声唱法演唱的中国歌。”

陈泳汐回忆了决赛时评委们给参赛者的寄语,“不管是拿奖的选手还是没有拿奖的选手,首先是能够把美声的这条道路一直努力地走下去,希望更多人能够冲出中国,在世界的歌剧舞台上发光发亮;其次就是一定要演唱好属于咱们国家自己语言的作品。”陈泳汐说,演绎好中国作品也将是他在赛后“下更大功夫的地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苏联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场战争:苏芬战争

冬季战争(芬兰语:talvisota,瑞典语:vinterkriget,俄语: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场苏联与芬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局部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开始,到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前后总共历时103天。

苏芬战争中的芬兰士兵

综合实力对比

从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苏联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时的苏联在1938年的国土面积已经达到2240.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1.6亿。

经济上,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已经达1770万吨,钢材1300万吨,生铁1450万吨,煤1.28亿吨,发电量365亿度;工业总产值占世界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而且当时的苏联经过前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建成了六千多家大企业,涵盖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部门,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企业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军事上,在193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积极扩军备战,当年飞机产量达到7500架,1939年欧战爆发后,年产达到1万架;1938-1940年,苏联约有3000个新的工业企业和军工企业投入生产;军事拨款年年在增加,到1939年已经占国家预算的25.6%。

苏军接收火炮

当时的苏联拥有450万军队,作战飞机2万架,坦克2.4万辆,汽车27万辆(不含82万辆民用汽车)。

与苏联相比,芬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当时芬兰国土面积只有38万多平方公里,不到苏联的零头;总人口有440余万,常备陆军有3.2万。即便是1939年10月下旬芬兰开始全国总动员,一直到战争前夕,芬兰陆军也仅仅扩充到12.7万人,同时拥有着30万的预备役以及10万的妇女后援队。

技术兵器方面,芬兰只有FT-17和6吨维克斯坦克各32辆,不过这些坦克在苏联坦克面前就是小弟弟,无论技术还是实力都不在一个量级;航空兵上,芬兰开战时才146架作战飞机,相当一部分是20年代甚至一战时代的,后来从国外订购了148架,总共也就不到300架。

塑粉边界地图

苏芬边境上的兵力对比

到战争打响前,苏联红军在苏芬边界附近共集中了约30多万人的兵力,后来又做了局部动员,总兵力达到54万人,包括4个集团军,25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4个坦克旅以及约2000余辆坦克和战车(其中包括T-28中型坦克和试验的T-35/K重型坦克)、2876门各型火炮、800多架飞机。

而且苏军的重炮比例远比芬兰高得多,供应也更为充足。

而芬兰这边是8个步兵师,另外还有2个步兵师作预备队,后来又勉强组建了三个步兵师参战,拥有534门火炮,包括反坦克炮约100余门,重炮数量严重不足,枪弹仅够2个月、炮弹仅够3个星期作战之用;空军同样不足,仅有轰炸机30架,战斗机56架,侦察机59架,坦克只有32辆一战老爷车FT-17能用,聊胜于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一线作战部队的实力,双方都不在一个量级,苏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要全面碾压芬兰。

惨败的苏军

出人意料的战争

面对这样一个小国,面对苏联占据的绝对优势,苏联领导人以为通过谈判施压或军事威胁就能迫使芬兰妥协,实现自己对芬兰的领土要求。

对于苏联红军领导人当时所持的这种乐观估计,赫鲁晓夫曾作过如下描述,他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芬兰并没有服从苏联的施压和威胁,更没有投降,而是摆出一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姿态。于是在1939年11月30日,苏联发兵大举进攻芬兰。

芬兰军队

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面对弱小的芬军,苏军却无法达成战略目标,前后投入120万人,最终伤亡375491人,苏军的第18师、第44师、第54师、第163师、第168师被芬兰全歼,另外还有第34坦克旅、西伯利亚滑雪旅也受到重创,损失了大约1000架飞机,坦克几乎损失殆尽。

而芬兰一共伤亡105904人,损失飞机62架,坦克约30辆,跟双方实力对比一样,双方的损失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尽管最终以芬兰扛不住了主动服软,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但苏联的胜利只能说是惨胜。

被击毁的苏军坦克

苏联失败的原因

1、盲目自大,准备不足

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苏联认为对芬作战十拿九稳,因此苏军的准备做得也不充分。

在开战前许多部队都是从外地临时抽调,开战前一到两个月才到列宁格勒军区,没有接受完整的寒带作战训练;指挥部完全没有做好对芬兰侦察和参谋工作,对于芬兰军队的部署、兵器、防御措施等近乎全然无知,哪怕连气候、地形、林带、水系、道路等最基础的侦察工作都没有。

后勤准备方面更是糟糕。由于盲目自大,因此一开始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服装和帐篷等物资,没有足够的防冻液,没用白色的雪地作战服,哪怕是一桶白色的油漆,不好意思,没有;坦克车辆涂装全是橄榄绿,士兵身穿卡其色和褐色棉衣,在雪地里就是最好的活靶。

被击毁的苏军坦克,橄榄绿的涂装在雪地中实在醒目

这就导致一开始苏军确实打得芬军节节败退,但很快就被芬兰人的坚壁清野和遍布的湖泊沼泽以及严寒气候给挡住了去路。

由于准备不足,苏军坦克车辆无法穿越湖泊沼泽,发挥不出机动作战的战力,而且在严寒气候下水箱冻裂,润滑油结冻,无论坦克车辆还是士兵手中的武器都成了没用的铁疙瘩;士兵大多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等温暖地带,没有受过寒带作战训练,少量受过训练的部队战力有限。

而芬兰军队寒带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掌握着绝对的后勤优势,准备有充足的御寒衣服和食物,从来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每天的活动就是吃饭睡觉打苏军。准备不足的苏军经常被芬军分割包围,被切断和食品补给,落入芬军“柴堆战术”的陷阱中,被击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

被俘苏军

2、指挥失当,协调不灵

此时的苏联刚刚经历政治运动,海陆空三军有3.5万名军人遭到迫害,其中733个的旅级以上高级指挥员就有579人,留在岗位上仅154人,军队损失了大批自无产阶级革命以来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

接替指挥任务的苏军军官有四分之三入职时间没超过一年,缺乏足够指挥经验,尤其缺乏指挥坦克兵团作战经验,坦克集群各兵种协同动作规定不明确,通信设备落后导致指挥经常中断,对新技术新兵种的使用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甚至一窍不通;还极度缺乏新技术新兵种的专业技术人才,坦克车组、炮兵、飞行员等技术型战斗员严重不足,

而且因为运动的余波,苏军指挥官的死板和僵化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在面对芬军坚守的堡垒时,苏军指挥官经常不顾士兵伤亡和装备消耗发起“集群冲锋”。苏军的步兵、坦克、工兵等兵种之间的配合完全没有,往往都是一拥而上,白白成了机枪下的亡魂。

面对芬军的分割包围,苏军既无法坚守,也没有办法突围,活活耗死。

芬军中的白色死神

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也有很大问题,拉多加湖以北苏军近10个师的兵力,面对3-4个芬兰师兵力优势可谓无比巨大,结果各师之间的行军路线距离遥远,也无法协同,于是各师几近各自为战,18师、44师、163师、75师、139师反而被兵力劣势的芬兰人各个击破、分割包围,结果都损失巨大。

至于空军和炮兵的火力支援,由于诸兵种之间缺乏配合,而且自身技战术落后,虽说声势浩大,但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根本起不到支援的作用。

而熟悉当地环境的芬兰军队发挥滑雪特长,避免正面作战避其锋芒,踩着滑雪板和雪橇以小分队形式广泛进行伏击战、阻击战,打了就跑,神出鬼没,突袭苏联红军的翼侧与后勤,切断苏联红军的补给,使苏联红军火力优势无法发挥,经常陷入挨冻受饿的境地,部队士气濒临崩溃。

战斗中的芬军士兵,身后的滑雪板让其在雪地里神出鬼没

3、非正义的战争

在面对苏联的入侵时,芬兰除了正面抵抗的军队,广大芬兰人民也投入到了这场抵抗侵略的战斗,他们积极为军队运输物资,构筑工事,设置障碍,从而有力地妨碍了苏军的行动和推进,为己方军队的运动作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芬兰除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声援外,还得到了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美国在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的同时,为芬兰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贷款,让其用于购买武器;1940年2月,芬兰陆续得到英法援助的156架飞机、400余门火炮、85门反坦克炮和其他一些军用物资;

在战争期间共有1010丹麦志愿者、895位挪威志愿者、372位英国志愿者、346位芬兰在外国的移民和210位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参加了战斗;瑞典志愿军有8402人在2月中旬参加了战斗;还有许多外国记者来芬兰报道。

国际上的支持,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芬军的实力,也鼓舞了他们的信心和士气,将苏军拖入了人民战争的泥潭。

行进中的芬军

苏芬战争的意义

尽管苏联犯了一系列错误,丧失了国际舆论的支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还是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赢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夺取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芬兰土地,改善了北方重镇列宁格勒的安全条件。

并且通过这一场战争,让苏联成功发现了军队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苏军开始重新起用有能力的军事指挥官,大批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军官得到升迁,并加强军队现代化,对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对后来抵抗纳粹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即便苏军收获良多,但始终无法改变苏芬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事实,而且一场占据绝对优势的战争打成这样,苏芬战争绝对是苏联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场战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