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2、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资治通鉴》的主编。
3、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1039~1112) 。
4、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继孔子孟子之后,人称“朱子”,开创礼教先河。
音乐:
1、陈旸——(1064~1128年),北宋音乐理论家,古代八大音乐名人之一,官至礼部侍郎。
2、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政治军事:
1、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北宋名将。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宋庠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三元状元。
4、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北宋宰相。
5、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富弼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画家:
1、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2、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或笑笑居士,人称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北面)人,著名画家、诗人。
3、范宽——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01 马致远
重要事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等著名作品。
影响:马致远被誉为元代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成为小令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推崇为“秋思之祖”。
评价和争议:马致远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人质疑他的部分作品缺乏独创性,只是模仿前人的风格。
02 马占山
重要事件:马占山在九一八事变后,担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此外,他还参与了西安事变和解放战争。
影响:马占山以家国大义为根本,坚持武装抗日,戎马一生,誓死报效国家的精神,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和抗日名将。
评价和争议:马占山的抗战精神和军事指挥才能受到广泛肯定,但也有人对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和行为提出质疑。
03 马三立
重要事件:马三立出生在相声世家,从小在父兄的熏陶下接触相声,成为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并曾两次赴朝鲜慰问演出。
影响:马三立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他的相声作品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评价和争议:马三立的相声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相声艺术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但也有人认为他的相声风格过于老派,不够现代化。
04 马钰
重要事件:马钰是王重阳收下的首位弟子,继承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被尊为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
影响:马钰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他的代表作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评价和争议:马钰是中国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全真道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人对他的修道观念提出质疑,认为其理论过于空泛,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此外,由于全真道在历史上曾与政治权力相结合,也有人对其政治色彩提出质疑。
05 马援:
重要事件:马援是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将领,东汉开国功臣。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马援老当益壮,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影响:马援是东汉建立初期的重要功臣之一,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唐德宗时成为“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加封至“忠显佑顺王”,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评价和争议:马援被后人评价为勇猛果敢,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但也有人认为,马援的投靠行为对于他的忠诚度存在争议,同时他也因为捕杀无辜而受到批评。
06 马超:
重要事件:马超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后来归刘备,助刘备击破刘璋于成都。
影响:马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是蜀汉四大帅之一。他的勇猛过人和全才的才华被人们所称赞。在历史上,他的战功被广泛传颂,被后人尊称为“锦马超”。
评价和争议:马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之一,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将领。但也有人认为,马超的性格骄横,有些自负,同时他的被曹操击败也被一些人所批评。
07 马本斋:
重要事件:马本斋是中国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影响:马本斋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英雄之一。他是回民群众中的杰出领袖,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他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卫祖国和民族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评价和争议:马本斋被认为是一个忠诚、勇敢、正义的革命者和民族英雄。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一些争议,主要是关于他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对待汉族群众时是否存在过激行为的问题。
08 马良:
重要事件:马良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因其才华出众,被刘备举荐为荆襄人才之一。他与诸葛亮关系友善,被称为白眉马良。在蜀汉谋臣中排名前列,被认为是蜀汉第二梯队谋臣的前锋。他曾派往东吴招纳五溪少数民族。但在夷陵之战中,马良遇害身亡。
影响:马良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的杰出谋臣之一,与诸葛亮、姜维等齐名。他的才华和忠诚受到了刘备和蜀汉人民的高度评价。
评价和争议:马良被后人评价为忠诚有才,是蜀汉官员中的佼佼者。但也有人认为,马良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不够出色,导致蜀汉军队失败,因此他的战略能力也受到一些批评。
09 马远:
重要事件:马远是南宋著名绘画大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他出身于绘画世家,曾在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任职,被封为待诏。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常作边角小景,以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著称,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其代表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影响:马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家之一,被誉为“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独具匠心,影响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
评价和争议:马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有人认为,马远的作品有些过于写实,缺乏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一名、墨子
墨子(生卒不详),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史记》和《汉书》虽未言明墨子出生地,但由于大夫之职世袭,实际上暗示了墨子就是宋国人。后世学者也据此认为墨子是宋国人,出生地也当在宋国。《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其中包括了墨子的思想、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科技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尊称为“兼爱”、“非攻”等。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史上,墨子被认为是“兼爱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相处。在儒家和道家之外,墨子是中国古代第三个独立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墨家”。
第二名、商汤
商汤(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商汤是商的开国君主,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 (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 ,(河南商丘)人。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国号为“商”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约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由商人建立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历史自商朝进入信史时期。商朝共历500余年,传17世31王。关于商汤后世评价,历史上对商汤的评价很高,认为在秦朝以前他是仅次于尧舜禹的明君。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商汤只是一个贵族革命者,他的统治并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名、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本名庄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宋国蒙县,即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的思想和作品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庄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庄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的作品《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其中,“逍遥游”是道家经典《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庄子》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四名、惠施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抗秦,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庄子和惠施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厚。庄子把惠子看作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人,也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友谊的深厚。《庄子》多篇记载了他们的故事,我们管中窥豹,通过他们之间的几次辩论,浅探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说到惠施和庄子的辩论,首当其冲的就是“鱼乐”一事。庄子认为鱼快乐不快乐,跟鱼快乐不快乐没有一毛钱关系。庄子表达的是主观意志和客观事实不需要也没有必然联系这么一个想法。而惠施则认为鱼快乐不快乐与人无关,因为人无法理解鱼的世界 。
第五名、花木兰
花木兰(公元412年-公元502年),别名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之一。花木兰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其中(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和安徽亳州)都有人认为是她的出生地,其中(河南虞城)的声音最大,认可性比较高。2005年11月25日,河南虞城申报“木兰传说”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木兰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因事迹流传,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木兰辞》的内容初步奠定了后世木兰形象的基础,因此对《木兰辞》的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花木兰有着向往和平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她在艰苦的战场上和男儿们一起战斗了12年,可见理想的重要性。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她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常出现在通俗文学与戏剧影视作品中。在中国文化中,花木兰的形象是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
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4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重要古都之一。曾为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还有两个曾短暂以商丘为都:529年和681年。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开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八大古都如果能再多加两个名额,商丘应该可以进前十的[赞]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给予指出指教,不对的地方我会及时修改。不要上来直接喷,谢谢了[祈祷]
屋檐,木头,宝盖头下一木头,打一个字,就是宋了。说起这个字,本义是指的是人的定居之地,就像屋子一样,但是现在有了多种意思:
从字上看,它是一个会意字,像屋子一样,木头撑起屋檐,《说文》里就有“宋,居也”一说。直到后来它指了国家、朝代的意思。
把它作为姓氏看,宋出自子姓,它的开宗始祖是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商朝灭亡后,他带着棺木,跪求周武王才保全商族香火,后商族遗民被安排在旧都殷墟居住,由纣王儿子武庚管理,后武庚开始搞事被周公旦摆平了。这期间,微子启没有参加,于是后来周公在殷墟及周围建立宋国,封微子启为国君。自此,宋国延续700年,灭国后子孙以国为姓,便有了宋氏。
秦汉时期的宋氏,主要活跃在北方地区,等到隋唐时期,宋氏已遍布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等地,到了宋朝时,宋氏族人开始南迁,和其他姓氏一样,清朝康熙年间,宋氏开始向海外发展。
同样,宋氏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河南省商丘市是宋姓的发源地,这里有微子启也不称为宋微子的坟冢和碑楼,但已是当地政府重修的,当年的墓冢和庙宇,早已在千年间随风而逝,现存唯一的古物是明万历年间官府所立一通石碑,现存的微子祠是后人所重修。
其次是上海市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虽为女子,宋庆龄从小就深切关心国家命运;观其一生,一直和一起奔走于报国路上,其故居纪念馆是个值得瞻仰的地方。
宋姓名人,同样有很多:
战国时,有楚国宋玉,为屈原弟子,擅长辞赋,有《九辩》、《风赋》等;唐代时有贤相宋璟,历任多朝,对开造开元盛世贡献很大;宋代时有宋慈,为法医学家,是世界法医学鼻祖,著有《洗冤集录》;明代时,有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了;清代时,有宋湘,是对联奇才,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著作《红杏山房诗钞》。
宋姓历史故事,值得一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长安三万里》热播,大家对唐代诗生卒和大事年表都做了详细统计,很多人对宋代诗词名家的先后出生顺序还有些模糊,比如李清照和陆游,谁先出生?苏轼和范仲淹又有什么关系。元好问和文天祥是否一个时代?
本文简要的梳理两宋时期,横跨319年的文化名人编年史。
937年,李煜出生。
954年,王禹偁出生。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
961年,寇准出生。
963年,陈尧佐出生,书法家、画家。
967年林逋出生,就是那个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隐逸诗人。
974年,杨亿出生。
975年宋灭南唐,千古词帝李煜身陷牢狱,3年之后的七夕之夜賜药身亡。临死前留有《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8年,三度拜相的吕夷简出生,虽然与范仲淹不合,多次贬抑,但能力出众。
979年,穆修出生。
大约980年柳永出生。
989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出生。从年龄看,范仲淹是导师级的存在,比欧阳修还大18岁!
990年张先出生,“云破月来花弄影”就出自他手,人称“张三影”,因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又称“张三中”。
991年晏殊出生,47年之后他老来得子,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晏几道,这父子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晏”。
996年,“二宋”的哥哥宋庠出生。
998年,“二宋”的弟弟宋祁出生,曾写“红杏枝头春意闹”,世称“红杏尚书”。曾公亮同年出生。
梅尧臣1002年出生。
1004年,富弼出生。年轻时,范仲淹说他“帝王的辅佐之才”,推荐给晏殊,晏殊将女儿嫁给他。
文彦博1006年出生。
北宋第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年出生,和他年龄相仿的苏舜钦1008出生,同年,后来的名相韩琦出生。
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出生,直到28年之后,1037年苏轼才出生,欧阳修是苏轼的父辈,柳永、范仲淹可以算是苏轼爷爷辈的人物。
1011年邵雍出生于范阳,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出生。
1017年,周敦颐出生。
1018年文同出生,著名学者吕公著出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年出生,同年出生的还有司马光和刘敞。其中司马光20岁中进士。
1020年,思想家张载出生,世称“横渠先生”。他把儒者使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称“横渠四句”。
王安石在1021年出生,他们都要比苏轼大十几岁。王安石22岁中进士。
章杰1027年出生,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出生,王安石王安国都是范仲淹儿子们的同龄人。
1028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出生。
1030年,名将王韶出生。
1032年程灏出生,次年弟弟程颐出生,两人合称“二程”。同年,王安石变法的黄金搭档吕惠卿出生。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1034年出生。
朱淑真1035年出生,章淳出生。
1036年,曾巩弟弟曾布出生。
晏几道1038年出生,比苏轼小1岁,所以后来苏轼去拜访他,他都懒得搭理苏轼。
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年出生。
1041年,“三范修史”之一的范祖禹出生,与同时代的范镇、范冲齐名。
1043年,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韩琦为枢密副使。九月,与富弼一起开启庆历新政,范仲淹才是宋代改革的先行者,26年后,王安石变法更激进、更大胆、更彻底。
1044年,王安石长子王雱出生,与叔叔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临川三王”。
“苏门四学子”中的黄庭坚1045年出生,秦观在1049年出生,米芾1051年出生,都比苏轼小十几岁,年龄再小一点的是写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贺鋳,1052年出生。
1054年,苏门学子晁补之、陈师道、张耒出生。北宋后来有一个江西诗派,杜甫被列为师祖,陈师道与黄庭坚、陈与义并列“三宗”。
1056年周邦彦出生,这也是一位婉约派的大词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就是他的名句。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后人又将陈师道以及李廌加上,合称“苏门六君子”。
嘉佑二年(1057)年,宋仁宗命欧阳修担任贡举考官,和王珪、梅挚、韩绛、梅尧臣等文坛巨匠开科取士。
参加这一年科举的总约40万人,最终登进士及第388人,其中在《宋史》有传的共 24 ⼈,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
这次进士榜中,唐宋八大家占三位,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思想家有二程、张载等人,有9人先后担任宰相,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其中吕惠卿、曾布、章惇三人都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在北宋政坛具有重要的地位。
1058年,50岁的韩琦被宋仁宗拜为宰相,开启了为期十年的宰相生涯。
1059年,李廌出生。
1060年宗泽出生。
以上这是一个时代。
1067年,韩琦拥立19岁的太子继位,为宋神宗。
1068年,谢逸出生。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相,开始变法。
1072年,欧阳修去世。
1075年,韩琦病逝于河南省安阳市,享年67岁。辅三朝,立两帝,奉君定策,抚民安邦,初为庆历新政主导,后反王安石变法。
1077年,叶梦得出生。
1082年,宋徽宗出生。
欧阳修和苏轼两代文坛领袖相继登场,尤其是苏轼,他的门人遍布,有前四学士,还有后四学士,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1084年出生,同年出生的曾几、吕本中。
1085年,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加王安石为司空,任司马光为相。
这一年,是赵宋王朝“文消武兴”的转折点!南宋初年名将,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张俊,这一年出生!3年前李纲出生,3年后刘光世出生,4年后韩世忠出生。
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去世。3个月后,司马光去世,享年68岁。
两个政治家和文学家家的去世,标志着中国文人的君子之交彻底结束。他们可以政见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私交甚笃,甚至惺惺相惜。自此以后文人相轻,诋毁无底线,再没有士大夫的高贵典雅和铮铮铁骨!
1091年,张元千出生。
1100年宋徽宗即位,在位25年,期间,众多文学家先后去世,北宋文坛的高光时刻随之散去。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于常州,秦观则于几个月前去世。次年,陈师道去世。
留给南宋一点希望的是1103年岳飞出生。
1123年,看不惯权贵醉生梦死,写出《题临安邸》的林升出生。
1125年陆游出生,1126年范成大出生。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同年杨万里、尤袤出生,未来这四个人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在那个吟风弄月主要写词的时代,他们却发力写诗。
这个时候李清照44岁,跟着赵明诚一路南逃。
朱熹、唐婉1130出生。
1132年,张孝祥出生。
1140年辛弃疾出生。
两年后的1142年,岳飞被杀,整个南宋期间,最能文善武的两位词中名将仿佛接力一般,前仆后继地出现,试图拯救这一片国土。
1143年陈亮出生,未来他会成为辛弃疾的好朋友,辛弃疾的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写给他的。
辛弃疾还有一个朋友叫刘过,比陈亮小11岁,“欲买桂花同载酒,終不似,少年游”就是出自他手。
其实整个南宋能摆上台面的就是两个群体,一个以陆游为主的诗派,一个以辛弃疾为主的词派。两个人撑起南宋的风骨,而在1203年,当时63岁的辛弃疾前往拜访78岁的陆游,南宋的两把烛火在暗夜中交汇。四年之后辛弃疾病故,七年之后陆游长逝,形神俱散,心灯不灭。
词人刘过、张孝祥、张元干这些词家都写过声律铿锵、击剑鸣鼓般的豪放词,豪放词也成为南宋词坛创作的主旋律,一直到邓剡的“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才算是为豪放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153年翁卷出生。
1155年李清照去世,同年白石道人姜夔出生了,他是继苏轼之后少有的全才诗书音画无所不精 ,可他一生未仕,漂泊无依,背着琴箫天涯流浪。
1157年,杨万里儿子杨长孺出生。
1162年,徐玑出生。
1163年,史达祖出生。
1167年,戴复古出生。
1170年,赵师秀出生,就是写出“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那位。
1190年,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出生。
好多人觉得元好问是元代人,其实他比叶绍翁还大4岁,比文天祥大46岁,去世21年后文天祥才被押送北京,第二年宋朝才灭亡,他是正儿八经的宋代文学家,只是因为一直在金元统治区为官!
1194年,叶绍翁出生。
1200年,吴文英出生。吴文英在正史上没有传记,本姓翁,是翁逢龙之弟,翁元龙之兄,后来过继给吴家。翁逢龙为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官至平江通判。吴文英一生与科举绝缘 ,游幕终身。
1209年,许衡出生,他是金元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1236年,文天祥出生。
1241年,郑思肖出生。原名不可考,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肖”字是“赵(趙)”的一部分,思念赵宋之意,字忆翁,指怀念宋朝,号所南,也是不忘宋朝之意。他家有匾“本穴世家”,把“本”下边的“十”字挪到“穴”下面,就是一个“宋”字,都是为了表达对大宋王朝的誓死忠诚。写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名句。
1245年,蒋捷出生,曾写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248年,张炎出生。
1278年,42岁的文天祥被捕,写下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便是南宋最后的挽歌。
1279年南宋灭亡,大宋319年的诗歌史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