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承蒙各种演义式的历史小说,咱们中国人对历朝历代的大致演变多半心里都有个数,而在各类历史小说当中,成型于清朝的《隋唐演义》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了,看过“说隋唐”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个印象:这里面人物的姓氏似乎很奇怪,而且复姓特别多。
比如独孤(隋文帝皇后),宇文(隋朝重臣),长孙(长孙无忌),尉迟(尉迟恭)……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姓氏都这么古怪?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就三个字:鲜卑人,隋唐之前中国正是南北朝乱世,北朝长期被鲜卑人掌控,虽然这些鲜卑人基本被汉化,但却也留下一点鲜卑痕迹,就连隋朝的皇室杨坚都被赐过鲜卑姓氏(普六茹氏),只不过后来隋文帝取代北周自立后,宣布尽灭胡俗,他才恢复了本性。
后来隋朝灭亡了陈朝,一统中华,接着隋炀帝又把隋朝玩坏了,唐朝结束乱世后取代隋朝,这一段时间很短(隋朝总共也就38年),所以很多之前的鲜卑世家大族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虽然基本已被汉化,但是在姓氏上却有些古怪。
一直持续到宋朝,中土仍然有不少姓鲜卑复姓的名人存在,比如北宋大将呼延赞(呼延也是鲜卑姓氏),南宋奸臣万俟卨(万俟也是鲜卑姓氏),只不过这些复姓发展到现在,人口已经很少了。
那为什么这些复姓现在都哪去了呢?按理说这些人都是贵族,发展到现在,家族开枝散叶应该人数很多了才对啊,怎么现在反而稀少了呢?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隋唐之际复姓的人口并不多(贵族人口是很少的,而鲜卑平民则早就被完全汉化),只不过由于时期特殊,所以出现了一批名人而已,按照正常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小的姓氏会越来越小,所以现在姓这些复姓的人已经很少了(当然也有,比如尉迟姓就有著名主持人尉迟琳嘉)。
更何况,政治上是血雨腥风的,这些名门望族有时候很容易受到灭顶之灾,比如长孙家族,由于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长孙无忌被诬谋反,大批长孙宗族被株连,导致长孙这个姓氏也渐渐销声匿迹,而且还有很多复姓人士的后代为了和周围的汉人保持一致,所以把复姓改成单字姓,比如很多呼延氏的族人就把姓氏改成了呼姓。
所以现在,隋唐时期的一些复姓,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
国史拾遗 作者:云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承蒙各种演义式的历史小说,咱们中国人对历朝历代的大致演变多半心里都有个数,而在各类历史小说当中,成型于清朝的《隋唐演义》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了,看过“说隋唐”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个印象:这里面人物的姓氏似乎很奇怪,而且复姓特别多。
比如独孤(隋文帝皇后),宇文(隋朝重臣),长孙(长孙无忌),尉迟(尉迟恭)……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姓氏都这么古怪?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就三个字:鲜卑人,隋唐之前中国正是南北朝乱世,北朝长期被鲜卑人掌控,虽然这些鲜卑人基本被汉化,但却也留下一点鲜卑痕迹,就连隋朝的皇室杨坚都被赐过鲜卑姓氏(普六茹氏),只不过后来隋文帝取代北周自立后,宣布尽灭胡俗,他才恢复了本性。
后来隋朝灭亡了陈朝,一统中华,接着隋炀帝又把隋朝玩坏了,唐朝结束乱世后取代隋朝,这一段时间很短(隋朝总共也就38年),所以很多之前的鲜卑世家大族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虽然基本已被汉化,但是在姓氏上却有些古怪。
一直持续到宋朝,中土仍然有不少姓鲜卑复姓的名人存在,比如北宋大将呼延赞(呼延也是鲜卑姓氏),南宋奸臣万俟卨(万俟也是鲜卑姓氏),只不过这些复姓发展到现在,人口已经很少了。
那为什么这些复姓现在都哪去了呢?按理说这些人都是贵族,发展到现在,家族开枝散叶应该人数很多了才对啊,怎么现在反而稀少了呢?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隋唐之际复姓的人口并不多(贵族人口是很少的,而鲜卑平民则早就被完全汉化),只不过由于时期特殊,所以出现了一批名人而已,按照正常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小的姓氏会越来越小,所以现在姓这些复姓的人已经很少了(当然也有,比如尉迟姓就有著名主持人尉迟琳嘉)。
更何况,政治上是血雨腥风的,这些名门望族有时候很容易受到灭顶之灾,比如长孙家族,由于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长孙无忌被诬谋反,大批长孙宗族被株连,导致长孙这个姓氏也渐渐销声匿迹,而且还有很多复姓人士的后代为了和周围的汉人保持一致,所以把复姓改成单字姓,比如很多呼延氏的族人就把姓氏改成了呼姓。
所以现在,隋唐时期的一些复姓,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
国史拾遗 作者:云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尉迟(wèi chí)恭,你好!”
“你说什么?有胆你再说一遍!”
生活中,你肯定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念错了别人的名字,尚可求得原谅
可如果念错了别人的姓
那就尴尬咯
中国有几百个姓氏
有的是多音字
有的是生僻字
有的还很容易读错
今天,教你这些姓氏怎么读
多音字:读音相异
中国人的姓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这里总结了一些一字多音的姓氏给大家。
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朴,读【piáo】,不读pǔ。此姓朝鲜族多见,如韩国前总统朴槿惠。
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繁,读【pó】,不读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瞿,读【qú】,不读jù。如革命家瞿秋白。
员,读【yùn】,不读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能,读【nài】,不读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
阚,读【kàn】,不读h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乜,读【niè】,不读miē。
缪,读【miào】,不读móu。
句,读【gōu】,不读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gōu。
阿,读【ē】,不读ā。
多音字:声调不同
还有一些多音字,声调不同,用于姓氏时也容易读错。
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
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华,读【huà】,不读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过,读【guō】,不读guò。
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曲,读【qū】,不读qǔ。如唐代司空曲环。
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钻,读【zuān】,不读zuàn。
谌,读【chén】,不读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
一字多音,姓氏读多音
同样,一字多音,姓也不同。
折,一读【shé】,一读【zhé】。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隗,一读【kuí】,一读【wěi】。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
召,一读【shào】,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zhào】,为傣族姓。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
容易错认的姓
这些容易认错的字你都读对了吗?
逄,读【páng】。
桓,读【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殳,读【shū】。
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靳,读【jìn】。如演员靳东。
郄,读【qiè】。
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郦,读【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璩,读【qú】。
郗,读【xī】。但古籍中也有读chī的。
妫,读【guī】,不读wěi。
郏,读【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郜,读【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易读错的复姓
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复姓也很容易读错哦。
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亓官,读【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倪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尉迟恭,亦称尉迟敬德,是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功臣,后成为中国民间的门神。尉迟恭辅佐李世民平定天下群雄,后又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唐朝初年非常重要的人物。人们非常了解尉迟恭,但是对于尉迟恭的家族,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其实尉迟恭的家族非常显赫,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尉迟恭虽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是他的家族并非是汉人,而是来自西域的胡人!这还要从尉迟这个姓氏说,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原地区是没有尉迟这个姓氏的。尉迟氏源自西域于阗,是塞种人,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到西晋时期,尉迟部有一支开始东迁,来到了今天的山西境内。
东迁这部分人,接受北魏的统治,在与代北鲜卑人接触过程中,逐渐接受其语言文化,实现了鲜卑化的过程,因此被称为“鲜卑尉迟氏”。在北魏建立、巩固过程中,尉迟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时,将尉迟氏列入“勋臣八姓”之中,还把尉迟氏改为尉氏,不过到北魏末年,又恢复为尉迟氏。
在南北朝时期,尉迟(尉)家族涌现除了许多著名人物,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比如北魏时期的尉古真、尉诺、尉眷、尉元,东魏北齐时的尉景(高欢的姐夫)、尉长命、尉瑾,西魏北周时的尉迟迥(宇文泰的外甥)、尉迟纲、尉迟运。隋朝时期的大将杨义臣原本也姓尉迟,是被皇帝赐姓杨氏的。
我们再来看看尉迟恭祖上的情况。尉迟恭的曾祖尉迟本真,担任北魏冠军将军,被封为渔阳郡公;祖父尉迟孟都,在北齐、北周都做过官,曾做过济州刺史;父亲尉迟伽,在隋朝时也担任过仪同的职务。尉迟恭早年也凭借战功,被封为朝散大夫。可见尉迟恭的家族,具有浓厚的尚武精神,凭借战功跻身仕途。
尉迟恭是鲜卑人,他身上还保留着鲜卑族的尚武传统、直率性格,但隋唐时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鲜卑人已经逐渐汉化,整个鲜卑尉迟氏也不例外,因此自唐朝开始,鲜卑尉迟氏已经完全融合汉文化之中。
再来说说留在于阗的这部分尉迟部,他们是尉迟恭的同族,被称为“于阗尉迟氏”。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也就是西汉时期,尉迟氏就在此地建立,史称于阗国。到东汉时期,于阗一度非常强大,“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但是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开始衰落,经常遭到柔然、吐谷浑的袭扰。
唐朝时期,于阗国与李唐王朝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于阗王尉迟胜亲率军队来到中原地区,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于阗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国王尉迟婆跋继位时,唐朝已经灭亡,他自称“唐之宗属”,改名为李圣天,自此于阗就又被人们称为“李氏王朝”。1006年,信奉佛教的于阗被喀喇汗王朝所灭。这个从西汉时期就存在的,一直延续到北宋年间,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1.《于阗史从考》;2.《魏书》;3.《旧唐书》;4.《尉迟敬德墓志》;5.《魏晋南北朝史札记》